標籤:

究竟是什麼在阻礙我們成長?

在網上看見這樣一個段子,很生動地表達了一個關於成長的真理:

不久前的一天,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一家大公司的職員吃完午飯,回到公司門口,看到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昨晚妨礙你在公司成長的人去世了」。公司還在運動中心為這個同事設置了靈堂,一時間每位員工都對這位逝去的同仁感到難過,但過了一會,他們開始好奇這位仁兄到底是誰?於是他們帶著一種好奇走到運動中心向死者哀悼。每個人在心裡嘀咕:「這個人到底是誰?他怎麼就妨礙了我們成長呢?」

「算了,不想了!反正他已經不在了」然後,每個員工慢慢靠近棺材時,當他們看到棺材後全部無言了——棺材裡有一面鏡子,探頭進去剛好看到的是自己,在鏡子的旁邊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阻礙你的成長---你自己」。你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只有你自己能夠幫助你,做自己的生命的舵手吧,親愛的你!!!

成長,意味著活得更自在。

誰不願意活得更自在?

可是,大多數人都自覺不自覺地自己阻礙著自己。這個罪魁禍首就是你的舒適區。

我們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心理感到舒適的區域,除處之外,就是不舒適的區域。不管是誰,在生活中都有不適應的時候。活在這個世界上,或多或少都有不自在。在這個時候,就是我們在舒適區之外的時候。

一般情況下,這些不自在、不適應不會危及我們的生存,所以,即使這些不自在已經比較強烈了,我們也不一定非要去改變。(當然有的時候是沒有找到能夠真正改變的途徑。)

例如:

1、兩口子關係不和諧,經常吵架,後來為了避免衝突,就盡量隔離,甚至減少交流,夫妻關係仍然能夠維持下去。

2、子女經常逃學,上網吧深夜不歸。家長每說一次能夠管幾天,但幾天之後又犯。能夠管幾天算幾天。家長後來也就適麻痹了。很可能發展下去孩子就會留級、休學。

3、和自己的同事搞不好關係,長期不說話,在單位上班時覺得不愉快,時間長了,也就適應了。

4、30歲還沒有找到自己能夠幹下去的工作,每換一個單位都幹不了多長時間。生活費還夠用,也就無所謂了。

5、40歲了還沒有結婚,甚至相對固定的朋友、伴侶也沒有,也談不上對象。時間長了,也就適應這種孤獨了。

6、結婚過後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有說不出來多的煩惱,甚至覺得還沒有單身時愉快,但又絕對不願意離婚。

7、結了婚就離婚,離了婚又結婚。又結了婚還是搞不好關係。又搞不好還是能夠過下去。

……

以上這些情況,要說嚴重到什麼程度,也不至於。不去改變,我們也能夠照常活下去。這就是說,我們有一定的舒適區。

但是,世界不會只按照我們的願望來發展。生活也不會只聽從我們的安排。除了那些舒適區,我們總是有不自在的感覺。

儘管也有活得不自在的地方,卻往往不會去尋求心理諮詢,更談不上參加工作坊。

我們並不急於自覺地去改變。或者說,我們總是得過且過。

原因有很多,但其中的罪魁禍首,恰巧就是我們的舒適區。

人是慣性的動物,天性喜好避苦趨樂,我們都有意或者無意地都貪戀自己的舒適區。

什麼是心理舒適區?

心理舒適區是指人們習慣的一些心理模式,如果人們的行為超出了這些模式,就會感到不安全、焦慮,甚至恐懼。

舒適區具有正面和負面兩種作用。從正面來看,它是一種自我調節器,它對人有保護、穩定作用,能夠起到一種避風港的作用。

舒適區象徵著人的自我形象。它也決定了人對外界信息的接納度。舒適區的突破意味著打破習慣,擴大行為範圍和適應範圍,在更大的範圍內感到自在。

其實,「舒適」也需要付出代價。舒適區也有它的負面作用。

舒適區既然意味著感到自在的範圍。也就是說,你只會在自己舒適區的範圍內感覺自在。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舒適區小,你只有小自在。如果你的舒適區大一點,你就有大一點的自在。一旦生活越過了你的舒適區,你就會感覺不適應、不自在。

「我不需要太大的舒適區。」——有的人也許會這樣說。問題在於,舒適區不會保持不變。我們常常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舒適區不去擴大,就會縮小。例如,上面談到兩口子關係不和諧,很少交流,似乎各自維持著一個舒適區。可是,誰也難以避免在外面受一些氣,受一些委屈。這些委屈沒有人傾聽,沒有人理解,就會積壓在心裡。一旦積壓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連同以前積壓的不滿,一起向對方爆發出來。一旦爆發出來,就會傷害對方。對方也往往還以顏色。這樣,你們的舒適區便不可避免地縮小了……

從全人心理學的角度看,舒適區也意味著對自己負面情緒(如委屈、憤怒、恐懼、怨恨、悲傷等)的迴避、隔離、壓抑。如果負面情緒越來越多,我們要迴避、隔離、壓抑這些負面情緒,其舒適區就會越來越小。從能量學的角度看,這些負面情緒是能量,對於它們的迴避、隔離、壓抑這些負面情緒,本身也要消耗能量,這樣能量就會越來越少。舒適區縮小,與我們能夠自然支配的能量減少,是一個意思。

大家都知道「溫水青蛙」的故事。把青蛙扔到熱水鍋里,青蛙會從熱水鍋里一下子跳出來。如果把水一點一點地慢慢地加熱,青蛙不會跳出來,也永遠不會跳出來了,因為它不知不覺被煮死了。

不幸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溫水青蛙」!

舒適區最大的負面效應就是阻礙我們活得更加自在,乃至大自在。

要活得更自在,意味著要突破現有的舒適區。突破舒適區,也就是提高心理承受力,也就是讓我們的心靈成長。

舒適區同時也意味著盲點,因為它淡化、麻木了我們對自己負面情緒的覺察。突破舒適區,也就是提高覺察力,提高我們的敏感度。

關於心理諮詢的觀念應該發生變化。它不光是針對有心理疾病的人,而是針對所以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不自在的地方,不自在心理學就可以幫助您解決。心理諮詢的根本作用是幫助人成長,使人活得更加自在。我很欣賞中醫的這種說法:「上醫治未,中醫治已,下醫治病。」(註:這裡「中醫治已」的「中」,是指上、中、下的中,不是中醫的「中」。)

我做個體諮詢、辦減壓工作坊、心靈成長工作坊,每次都要幫助當事人、學員解決各種各樣的煩惱和問題。一般來說,只要諮詢一次,或者參加一次工作坊,當事人就會有明顯的變化。威力最大的是工作坊這種形式,由於有一個熱身的過程,又藉助了集體的力量,常常能夠對學員產生震撼效果,而每次做個案的學員中,總會有一部分會有新生的感覺。每次工作坊都有大量的學員有這樣的感慨:「幸好來了!」「對工作坊真是相見恨晚!」「值得!」

我借鑒禪宗的「看破、放下、自在」,發展出一個「成長公式」,並且將其運用在個體諮詢以及辦工作坊的實踐中,效果令人吃驚。這個公式的基本含義是人要活得更自在,首先需要尋找自己不自在,看破、放下這個不自在,人才能夠活得更自在。

能夠尋求心理諮詢,或者參加工作坊,意味著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自在,打破自己的舒適區,這是成長的開始。

有不少自以為是的人,認為自己活得還可以,舒適區比別人大,不求進取改變。這樣的人,可能還不如某些舒適區低的,在破釜沉舟的情況下,反而能夠把舒適區擴大很多,甚至取得決定性的突破,獲得大幅度成長。

全人心理學學員H就是這樣。在結婚18年後,離婚了,小孩歸老公,財產基本上沒有。在這樣的絕境下,來到工作坊,殘酷的現實反而使她真實起來,面對自己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每解決一個,能量就增加一些,直到換了個人似的。

佛陀是最光輝的學習榜樣。他是能夠居安思危,徹底打破自己原來舒適區的典型。他原來是一個王子,生活舒適、安逸,但他對於大家熟視無睹的生、老、病、死卻毫不麻木,而是捨棄一切優越,積極探索,終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全人心理學的兩大意識:成長意識與通心意識,前者體現了佛教的菩提心,後者體現了佛教的慈悲心。這兩大意識都體現了一種超越性。

若您對EAP行業感興趣,推薦關注「重慶品躍EAP」(點擊正文上方),每天將為大家傾情推送行業內最新動態、心理健康管理及日常生活心理應用大全,感謝您的關注,讓我們用陽光的心態擁抱生活,快樂前行!


推薦閱讀:

你說失而復得才叫真愛,我想兜兜轉轉都是安排。
【深度好文】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陪伴,才是你最大的遺憾!
楔子 盛夏,陽光溫暖
借光(6-8)
乾貨|快速成長的秘訣。

TAG:成長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