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香港奶粉限帶 打了誰的臉

  從3月1日開始,香港開始實施奶粉限帶令,任何人除非有出口許可證,否則每24小時不可帶多於1.8公斤,也就是不能帶超過兩罐嬰兒奶粉出境,違例者將被罰款或監禁。新規生效第一天,就有多名內地人被捕。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與會政協委員們的熱議。

  看到這一消息,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聖約翰爵士兒童弱視基金會會長馮丹藜很無奈地告訴記者,這幾年她的確見到過一些內地的年輕媽媽,為了給自己的寶寶購買幾袋奶粉,辛辛苦苦地跑到香港去,或者託人帶回來,「作為女性,我能理解她們的心情,也很同情。內地有那麼大的牧場,有那麼多的資源,為什麼不是香港人到內地去搶購奶粉呢?說到底,還是一個質量問題。」

  「香港奶粉限帶,對內地奶粉從業人員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悲哀,最先臉紅的應該是國產奶粉企業。」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祥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紅天直言不諱,內地家庭不願意用國產奶粉,除了個別消費者的盲從、崇洋心理外,恐怕更多的還是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前幾年的三聚氰胺問題,揭開了國內奶業問題的蓋子,從此國內奶業形象一落千丈。儘管對相關企業進行了嚴厲處罰,但消費者似乎並不買賬,對國產奶粉依然不信任,轉而將目光投向外部市場。

-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國產奶粉企業確實應該撲下身子,從源頭抓起,從質量做起,一點一滴,實實在在,做一個有良心的企業,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重新取信於消費者。」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府僑辦副主任蔡建國說,美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我國香港相繼限帶後,國內消費者選擇餘地和途徑越來越少,這對國產奶粉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恥而後勇,這也是國產奶業崛起的最好時機。

  消費者不買國產奶粉,國內奶粉企業自然是該首先檢討,但作為奶粉企業的質量監管部門也難辭其咎。「如果質量監管部門能對奶粉進行嚴格的質量監管,國民對自己的奶粉放心,誰還會跑到英國、荷蘭去買?」陳紅天認為,要解決目前的尷尬現狀,政府有關部門必須下大力氣,痛下決心,用鐵的手腕去治理問題奶粉企業,重塑中國奶業發展新環境。

  全國政協委員、希臘華僑華人總商會會長徐偉春已在國外生活了22年,最近幾年他發現,每次回到國內親友請他吃飯時,不再安排到外面的飯店,而多是選在自己家裡,「大家覺得自己家裡吃的安全,外面的飯店即使再高檔,也不放心。可見國內的食品安全問題積弊已久,大家不得不用腳投票了。」他認為,這次香港限帶奶粉事件之所以在國內引起如此大的波瀾,是因為香港的舉措擊中了國內食品安全問題的軟肋,暴露出了國內奶粉生產企業、監管部門日常存在的諸多問題,也可以說是國人對食品安全問題近年極度不滿的一次集中爆發。「政府應該以這次事件為契機,拿出實際行動和舉措,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給公眾一個滿意的答覆。」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表示,食品安全涉及到的環節很多,需要生產企業、政府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其中加大對違法企業的懲處力度顯然很有必要,「過去監管能力和水平有限,企業的違法成本也相對較低,今後應該在這兩個方面下工夫,尤其是要讓違法企業付出高額成本。」

  他介紹說,近期國家將採取多項措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比如建立企業信息庫,如果食品企業有嚴重違法行為,除了依法受到處罰外,還將終身不能再次進入食品行業。

  香港奶粉「限帶令」生效 兩天拘捕45人

  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黎棟國3日表示,限制攜帶奶粉措施1日起實行後,兩天內當局共拘捕45人,包括26名香港居民及19名內地人,檢獲178罐奶粉及1.2公斤非罐裝奶粉。

  香港《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1日起實行。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兩年。為容許私人用途,離港人士可在其私人隨身行李中,攜帶總凈重不超過1.8公斤(約兩罐)的奶粉。

  一名47歲男子1日因非法攜帶11罐奶粉離境被捕後,2日在法院承認控罪,被判罰款5000港元,這名男子也成為限帶新規定生效以來首位被判罰人士。9罐凈重共8.1公斤奶粉被充公。

推薦閱讀:

互聯網冗餘倍增定律 - 2018W7
精神遊牧,及一些絮語
《明通鑒》評論(十六)
近在咫尺:《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5. 【一篇序言】21世紀:斷劍柄上的新藤

TAG:香港 | 奶粉 | 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