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投資人麥子姚:通貨膨脹下如何不白乾一輩子
麥子姚最初的身份是網路作家、新銳導演,憑藉微電影《謝謝你來過我的青春》一炮而紅,愛奇藝點擊已破700萬,評論達2000多條。成功之後的麥子姚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低調轉型天使投資人,投資領域涉及餐飲、酒店、美容、金融、O2O等等。
如今這些公司都已經發展壯大,作為天使投資人的麥子姚賺得盆滿缽滿,早已實現財富自由。而在通貨膨脹已經形成共識的基礎上,全民投資理財成為風潮,如何在「買買買」同時安心地「賺賺賺」已是絕大部分消費者最頭疼的問題。
就此,我們採訪了投資理財專家麥子姚。
「人民幣貶值速度按通貨膨脹率3%計算,如果你有一百萬,24年後,這100萬的購買力只相當於現在的50萬。想想十年前的一萬塊和現在的一萬塊,你就明白了。」麥子姚說,「用句很通俗的話來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會理財的人,以後生活也會輕鬆很多的,因為他們懂得如何讓自己的手上的資產去為自己創造最大的價值,讓錢生錢。」
「錢分兩種,一種是職務性收入,一種是財產性收入,職務性收入是指通過工作等職業行為帶來的收入,財產性收入是指通過理財、投資等帶來的收入。越年輕時,職務性收入越高,年紀越大,比如四五十歲,職務性收入會下降。」麥子姚表示。
工作收入是最初收入的來源,是投資理財的基礎和前提。但即使有工作收入也不能保證一生富有。如果不能將工作收入合理規劃,揮霍殆盡,永遠也無法過上富裕的生活,更談不上實現財務自由。
「財富的積累應是由人賺錢到錢賺錢的轉變,即由依靠工資收入轉變為投資理財收入,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應該越來越重視投資理財收入。僅僅靠工作收入難以滿足我們提高生活品質的要求。」麥子姚說,「我給大家講個故事,5年前,我有兩個朋友都積蓄了30萬元,其中一個定存了理財產品,而另一個買了一輛「寶馬」車。5年後的今天,定存理財的那個財富已經增長到了100萬,而另一個的寶馬二手車只值5萬元。」
這則理財故事告訴我們,要正確區分「投資」與「消費」行為,買理財產品是「投資」行為,30萬元並未花出去;而花錢買車是「消費」行為,30萬元已經花出去了。
據麥子姚介紹,當一個人的財產性收入在家庭收入比重中逐漸提高時,他就正式告別了屌絲,完成了從工薪階層向中產階層的進階;當財產性收入與職務性收入各佔一半之時,財務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現;而當財產性收入佔到絕大比例之後,你就會擺脫對職業的依賴,越來越自信,開始考慮如何過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
在麥子姚看來,理財是個長跑,起跑的時候錢多錢少並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五年後、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你的財富有沒有增長,理財的能力和技巧有沒有提升。60後70後現在已經到了財富打理的十字路口,股市方面股災、熔斷仍然讓人心有餘悸;而存銀行實際相當於虧錢,根本跑不過通貨膨脹;信託等高端理財對投資者們的財力要求又比較高;互聯網理財則要求投資者有相當專業的金融知識來規避風險。
「那麼人們該怎麼理財呢?原則上投資者應該不斷減少風險上面的投入,增加確定性產品上的投入,這樣可以避免大多數情況的波動和痛苦。麥金所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麥金所背靠東融集團銀行端資產,由保理公司發行,完全能夠保證投資者的投資安全,並帶來穩定的收益。投資理財合適才是最好的。跟風理財的風險最大,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家庭情況和能夠承受風險的程度來做出決策。」麥子姚最後說道。
推薦閱讀:
※巨額虧損的美圖上市其實就是為了投資人要退出!
※一個國有投資公司員工關於投資工作的部分思考
※網格金服:從這三個方面提升自己,做一個成熟的網貸投資人
※對話丁健:沒有一個真正的牌手會跟某一手牌較勁|甲子光年
※雲海橋| 小車間主任的管理絕招,驚呆了無數大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