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爆發前歐洲大國間的恩怨情仇

1914年,一場醞釀已久的衝突再巴爾幹半島爆發,迅速將歐洲主要大國捲入其中,並在全球殖民的背景下蔓延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經濟損失。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場大戰爆發前各個主要大國間都有哪些恩怨。

觀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最早可以從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以及德國的統一中尋找線索。德國戰勝法國,取得決定性勝利,從而建立起強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國。而法國則因為戰爭失利,不僅導致了軍事上的衰落,而且由於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塊領土被割讓,造成了國內局勢的動蕩。因此,在法國國內,逐漸孕育出強烈的對德復仇情緒。

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左)在普法戰爭中成為了俾斯麥(右)的俘虜

德國首相俾斯麥對於法國的復仇願望是高度謹慎的,它通過孤立法國、平衡奧匈帝國和沙皇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野心,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和平。在俾斯麥晚年的時候,他為了安撫法國,甚至鼓勵法國大力進行海外殖民擴張,但這並沒能消除法國的反德情緒。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法國最終從戰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償清了戰爭賠款並重新恢復了軍事力量。但由於人口相對較少,法國面對強大的鄰居德國,始終難有安全感。

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歐洲的殖民主義發展達到高峰,各大國為了佔據更有利的位置,紛紛結盟爭霸。德奧於1879年結盟,義大利於1882年加入,形成了三國同盟。法俄兩國間則逐漸接近,並在1892年簽訂同盟條約。

英國在這場結盟浪潮中卻始終置身世外,採取了與歐洲大陸若即若離的政策,著眼點主要有兩條:「一是在歐洲大陸各國中協調斡旋,以建立所謂的「協調的歐洲」。二是避免與歐洲其他國家結盟,以保持自己的行動自由,實現「光榮孤立」。

英國喜歡遊離於歐洲大陸之外是有傳統的

但是到20世紀頭幾年,英國開始逐步放棄「光榮孤立」政策,同它兩個在殖民擴張過程中最主要的對手法國和俄國分別簽訂了殖民地協議。這被認為是英國對德國進攻性外交政策和海軍擴張政策的回應,並最終演變為英德兩國的海軍造艦競賽。

另一方面,英國之所以選擇法國和俄國簽訂協議,也是由於英國當時認為德國還不足以成為制衡其他歐洲國家的力量。當時的英國外交官亞瑟·尼科爾森曾說:「一個敵對的法國和俄國對我們來說比一個敵對的德國更要命。」所以英國拒絕和德國簽訂協議,而是與法俄走近,並不是因為英國認為德國是重大威脅,而是相反認為,德國對英國來說威脅程度較小。

英、法、俄三國形成的所謂「三國協約」,經常用來與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的「三國同盟」相提並論。但是許多歷史學家反對這種比較。因為英法俄三國之間的協定,與德奧意之間的同盟條約和法俄之間的同盟條約有本質上的不同,因為英國與法俄之間的協定並不具備共同防禦的內容,因此英國一直保持著相對靈活自由的外交政策,即使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也是如此。

1914年沙皇俄國出版的宣傳畫,是沙皇俄國(中)將帶領英(左)法(右)兩國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贏得勝利

1905年,圍繞摩洛哥的政治改革及地位問題,法德兩國展開了激烈的外交爭奪,一度導致法德兩國在邊境進行軍事對峙,導致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機。雖然隨後通過多邊國際會議,這一事件得到了解決,但是卻嚴重惡化了德國與法國和英國的關係,推動了英法兩國殖民地協約的簽訂。

1908年10月,奧匈帝國宣布吞併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成為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兩個省。其實早在1878年,奧匈帝國就已經從奧斯曼帝國手上奪走了波黑地區,並進行實際佔領。只是因為在其他國家,尤其是在沙皇俄國的阻撓下,一直沒有正式宣布吞併,名義上仍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到了1908年,由於巴爾幹地區動蕩以及奧斯曼帝國自身內亂,奧匈帝國為避免夜長夢多,趁機正式宣布。

但是奧匈帝國在此時宣布吞併,使巴爾幹地區本已脆弱的權力平衡情況更加惡化,激起了塞爾維亞人和泛斯拉夫主義者的憤怒。沙皇俄國由於在日俄戰爭中慘敗,特別是海軍力量損失慘重,無力制衡奧匈帝國,被逼無奈承認了奧匈帝國的主權,但卻把奧匈帝國的行為視為一種威脅、挑釁和羞辱。俄國採取的反制措施是在巴爾幹其他地區鼓勵和培植親俄反奧的情緒,激起了奧匈帝國對這一地區斯拉夫人可能會進行擴張的擔憂。

1908年10月18日的法國漫畫,奧斯曼帝國蘇丹對波黑被分割顯得無能為力

1911年4月,法國宣布在摩洛哥境內部署一支小規模軍隊,此舉引發了德國的強烈不滿,並以在摩洛哥阿加迪爾港部署炮艇作為回應。再次引發了法德兩國關係緊張,並牽動整個歐洲的神經。這被稱為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在此次危機中,英國出於對自身安全形勢的擔憂以及對德國擴張的擔心,選擇堅定地支持法國,兩國的殖民地協定得到了強化。最終經過談判,法國以非洲剛果的部分領土為交換,換取了德國承認法國是摩洛哥的保護國。雖然危機得以解決,但是英國與德國也在此次事件中漸行漸遠。

法軍正在進入位於摩洛哥境內的軍營

1911年9月29日,義大利王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爆發戰爭,戰爭持續一年,最終以義大利佔領奧斯曼帝國的黎波里塔尼亞省(也就是如今的利比亞)告終。此次戰爭中,沒有一個歐洲大國對奧斯曼帝國表示了支持,這為緊接下來的巴爾幹戰爭埋下了導火索。後來歷史學家對此次意奧戰爭的評價就是,義大利發動了對奧斯曼帝國非洲領土的入侵,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其他國家對奧斯曼帝國領土投機性的進攻,特別是在巴爾幹地區。進而原本還能夠遏制衝突和戰爭爆發的地緣平衡體系遭到了徹底的破壞。

義大利對奧斯曼帝國的進攻

奧斯曼帝國在意奧戰爭中失利,使被奧斯曼帝國佔領的巴爾幹地區看到了擺脫統治的希望,因此巴爾幹戰爭爆發了。從1912年至1913年,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黑山組成「巴爾幹同盟」,反抗奧斯曼帝國,要求奧斯曼帝國退出巴爾幹地區。最終,奧斯曼帝國戰敗,損失了所有巴爾幹領土,其在歐洲版圖上的勢利範圍僅剩下伊斯坦布爾及周邊小塊地區。但是遭到削弱的除了奧斯曼帝國外,還有並沒有參戰的奧匈帝國。因為大大擴張了領土的塞爾維亞引發了奧匈帝國統治下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地區斯拉夫人尋求統一的強烈願望,奧匈帝國感受到來自巴爾幹地區的強烈威脅。在戰爭中大大獲利的塞爾維亞也開始尋求進一步佔領阿爾巴尼亞。但由於奧匈帝國的堅決反對,為避免戰爭,在沙皇俄國等的壓力下,塞爾維亞最初並不敢妄動。

德、法、俄、奧匈、英五國都想摁住巴爾幹這個火藥桶,但最終都沒能摁住

感受到自身受到威脅的奧匈帝國希望進一步向德國靠攏。可是德國最初對於奧匈帝國希望聯合自己壓制塞爾維亞的請求,並沒有給與明確的表態,甚至在1912年12月8日舉行的政府高層會議中宣布德國並沒有準備好支持奧匈帝國在未來的戰爭中對抗塞爾維亞和他的盟友。另外,圍繞巴爾幹戰爭前後,德國的外交政策發生了數次改變,但基本上沒有與奧匈帝國保持一致,這就對德奧同盟關係產生了嚴重影響,也使塞爾維亞更加敢於和奧匈帝國叫板。

1913年9月,塞爾維亞選擇強行佔領阿爾巴尼亞。10月17日,認識到自己實際上與奧匈帝國在一條船上後,德國向塞爾維亞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塞爾維亞在8天內撤出阿爾巴尼亞,否則德國將採取進一步行動。在德意奧等國的軍事壓力下,塞爾維亞不得不屈服。隨後德國皇帝訪問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一方面祝賀阿爾巴尼亞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也是儘力修補雙方此前因為巴爾幹戰爭而產生的分裂。

此次阿爾巴尼亞危機,沙皇俄國是幕後推手,德奧兩國認識到,沙皇俄國基本上已經從日俄戰爭中恢復過來,德國和奧匈帝國擔心俄國成為巨大威脅,因此決定未來幾年內,只要有可能戰勝俄國,就一定要利用一切機會對其發動進攻。

面對德奧兩國敵對態度的加深,俄國的反制手段則是進一步拉攏法國。其實早在1892年,法俄兩國就簽訂了同盟條約,初衷是防止德國進攻。但當時的條約僅規定兩國中不論誰遭到德國進攻,另一方都必須全力對德國發動進攻,從而將德國置於兩線作戰的危險之中。所以條約的本質是被動和防禦的。

1893年出版的關於法俄同盟的政治漫畫

在19世紀最後十年和20世紀最初10年中,法俄兩國均多次明確,這一同盟條約是防禦性質的,僅限於法俄兩國,不會拓展到由其他問題引發的挑釁行動中。比如,俄國曾明確告知法國,如果法國在北非挑釁德國並發生戰爭,法俄的同盟條約將不能適用。同樣,法國也堅持要求俄國不得使用同盟條約在巴爾幹地區挑釁德國或奧匈帝國。法國認為巴爾幹地區不論對法國還是俄國來說,都算不上核心戰略利益。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最後兩年,這一情況發生了變化。巴爾幹戰爭後,法國開始認可巴爾幹地區對俄國的重要性。所以法國在巴爾幹戰爭後明確表態,如果因為巴爾幹半島衝突,導致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之間爆發戰爭,法國將堅定支持沙皇俄國。因此可以認為,這時開始,法俄同盟在本質上開始發生變化,從防禦性轉為進攻性。未來不論誰在巴爾幹半島挑起戰爭,這一對同盟都將做出反應。而塞爾維亞則成為了法國和俄國的戰略賭注,更形象的說,是扣動同盟槍口的扳機。

這一扳機,最終在1914年6月28日被扣動,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刺殺,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積累已久的矛盾終於還是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一周之內,橫財運爆發的3大生肖
2012男女性情秘密大爆發(男人篇)
「穆斯林禁令」後48小時的美國:爆發的憤怒和沉默的歡慶
三年一變樣!新區發展重心北移,未來這裡將會形成大爆發
這個彈丸小國為何竟然敢於和大唐爆發戰爭?

TAG:歐洲 | 一戰 | 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