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天地氣化論與人體氣化論之異同+陰陽、臟腑、辨證、治則與氣化論+ 中醫氣化論+《傷寒論》的氣化學說
1.天地氣化論:
「天氣左旋下交於地,地氣右旋上騰於天。」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觀宇宙自然造化之機,浮沉為陰陽之本體,升降為造化之妙用。升含乎開,降含乎合,是以升降合度則天地之氣和,成交泰之勢。天地並氣,故能生物。人在天地氣交之中,升降浮沉出入歸常則健康,反之,升降失調,出入無序,亢害生則病。
以圖示之,準確直觀,便於理解。見下圖一。
注意:圖一所示天地氣化圖,水火立極,升則震位一陽載二陰升入離,降則兌位一陰覆二陽降入坎。不含中土,身在其外觀察之(注意:如身在其中觀察則是五行或者人體氣化,此差別導致後面兩個方向分化。)
圖二加入圖一則變成人體臟腑氣化與五行學說,兩者有別。
2.人體氣化理論:
人體氣化理論是動態五行理論,在天地氣化中加入中土。見下圖所示:
3.天地氣化與人體氣化差異在於:
3.1.天地氣化是四象。即下坎、左震、上離、右兌---即左升右降,開合出入。
3.2.人體氣化是四象加中土,即土樞四象----也就是動態之五行生化,相生相剋。
3.3.一個是四象,樞機是陰陽之開合出入、水火立極。從六經,治主在經絡,在體表部。一部傷寒治天下,升降出入樞天機。(詳見三七生論述)
一個是五行,樞機是五行之土屬四象、水火立極。從六氣,治主在臟腑,在體內部。四聖心源治天下,土樞四象樞天機。(詳見四聖心源論述)
這個差異不用圖準確繪出是難以發現的。正是此處之差別造成中醫傷寒論與四聖心源代表的中醫有差異。
4.差異結果:四象與五行導致中醫方向與結果不同。
傷寒論以天地氣化為哲學根基,加之返觀內窺,形成古中醫學。與內經素問中的陰陽、四象及靈樞經絡相同,是返觀內窺之實證醫學,天生具有神秘的源泉;又與不符合五行理論。方葯對證,隱與醫理、治病效如桴鼓。故傷寒給人的感覺是即來自內經又跟內經對不上。
四聖心源則是土樞四象,一氣周流。即符合陰陽、四象、八卦,又符合五行。
(轉載請註明出處李宗仁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ead9736c0101jcf7.html)
中醫天地氣化論與人體氣化論之差異對中醫的認知有著重要的意義。
陰陽、臟腑、辨證、治則與氣化論
中醫陰陽、臟腑、經絡等理論,給中醫學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氣學理論又將中醫學淹沒在氣化雲霧之中,使中醫理論似乎成了虛無縹緲的玄學謬論。今對中醫的陰陽、臟腑、氣化等理論,進行剖析和揭秘,還中醫樸素唯物論經驗醫學的本來面目。1.中醫陰陽學說的實質中醫陰陽學說來源於古代哲學陰陽學說。哲學中的陰陽代表兩種事物的屬性,其所指無定在。陰陽學說被引入中醫學之後,陰陽則是指與人體有關的兩類事物,陰陽可以代表表裡、內外、上下、寒熱、腹背、臟腑、氣血等等事物。 但筆者認為中醫的陰陽最主要是代表正氣的陰氣和陽氣這兩類生命活性物質。陰氣包括精、血、津、液和營氣。陰氣這類物質具有滋養涼潤作用,在調暢氣機的作用中,具有降、入、斂、合、納作用。陽氣包括動氣(即通常簡稱的氣,為了同廣義的氣相區別,《氣化論講評》將其名之曰動氣,具有推動作用,是人身的動力之源。通常所謂氣虛,即指此動氣不足,動氣虛。誠然動氣包括腎間動氣)、少火(即通常簡稱的陽,它具有溫煦、溫化的作用,是人身的熱能之源。通常所謂陽虛,主要指少火不足和動氣不足。)和衛氣。陽氣這類物質,具有推動溫煦作用,在調暢氣機作用中,具有升、出、散、開、宣作用。陰氣和陽氣組成了人體的正氣。陰氣和陽氣即相互資生、相互化生,又相互制約、相互依斂。陰氣和陽氣的作用,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這種陰氣和陽氣的對立統一關係就是所謂的陰陽互根的真實含義。中醫陰陽學說認為人體生理活動正常、健康的標誌,就在於陰陽平衡,陰平陽秘(即陰氣平和,陽氣固秘),陰陽和利(即陰氣和陽氣的作用的和利、涼潤與溫煦適度,氣機升降、出入、斂散、開合、納宣作用和利),陰陽互根(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生陽長,陽升陰長;陽化陰,陰制陽;陽固陰,陰斂陽,就是陰氣和陽氣的互根。)由此可見,陰陽平衡,陰平陽秘,陰陽和利和陰陽互根的生理狀態,就是基於陰氣和陽氣的氣化作用的和利。陰陽失調則是機體進入病態的關鍵。陰陽失調,陰陽不和,陰陽乖戾,其本質是陰氣和陽氣生理狀態的破壞,平衡、平秘、和利、互根關係的破壞。綜上所述,中醫陰陽學說的實質是陰氣和陽氣的氣化論。2.中醫臟腑學說的實質中醫臟腑學說是以五臟為核心內容的學說。中醫臟腑已脫離了解剖形態學含義,似乎已無爭議。但中醫臟腑,尤其五臟究竟是什麼?尚無準確的說法達成共識。筆者認為,五臟是在古代粗淺解剖知識基礎上,作為五行的翻版,引入中醫學理論的。肝、心、脾、肺、腎就是木、火、土、金、水的翻版代稱。五行是五類物質的統稱,五臟也是人體五類活性物質的統稱。準確地說,五臟、五行是人體五組陰、陽、氣、血正氣分類的名稱。人體正氣除按陰陽學說分成陰氣和陽氣外,又按五行學說,分成肝臟之氣、心臟之氣、脾臟之氣、肺臟之氣和腎臟之氣,即五臟之氣。每一臟之氣,又包括各自的陰、陽、氣、血。例如:心臟之氣包括心陰、心陽、心氣、心血;腎臟之氣包括腎陰、腎陽、腎氣、腎精。余臟類推。如此,五臟則成為陰陽氣血的組合分類名稱,是五組正氣的名稱,脫離了解剖形態學含義。中醫五臟功能就是基於五臟之氣(五組陰、陽、氣、血)的平衡、平秘、和利、互根,五組陰陽氣血的氣化作用和利。例如心臟之氣和利、平秘、互根、平衡,氣化作用正常, 則能主神明藏神、主血脈、榮舌、養面、主汗液;腎臟之氣和利、平秘、互根、平衡,氣化作用正常,則能藏精主生長發育繁殖、主骨生髓通於腦、主水、開竅於耳、司二陰;余臟之氣類推。綜上所述,中醫臟腑學說,尤其五臟五行學說,其實質是五組陰陽氣血的氣化論。至此,無須贅述,經絡、三焦、營衛、精血、津液都是對人體正氣---生命活性物質的分類名稱,都不是解剖形態學概念。中醫氣化論好似一部古樸的「生化學」。其陰陽臟腑經絡三焦營衛精血津液等氣的分類命名,是在粗淺解剖知識、古代哲學陰陽五行和氣的學說基礎上,通過黑箱式的猜測、思辨、推理、取類比象的方法,逐漸形成的醫學理論。因此它們只有辨證分型的意義,而沒有定位診斷價值。這正是令人誤解,容易同解剖形態學、現代醫學相混淆的根本原因。3.中醫病因學的天才猜測在沒有顯微鏡、化驗、細菌病毒分離等技術手段的古代,在簡單物理氣象知識的基礎上,用取類比象方法,對病因學進行了天才的猜測和推論,提出了邪氣這一病因學重要概念,是值得敬仰的。邪氣包括:1)外邪--包括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和疫癘之氣。2)內邪-- 即內生邪氣,包括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以及滯氣、逆氣、瘀血、痰飲。除內外邪氣之外,飲食、勞倦、七情內傷所謂不內外因,也能作為致病因素,傷及正氣陰陽氣血,產生內邪,導致氣化失常,陰陽失調發生疾病。這與現代醫學大量病因未明性疾病的病機,幾乎有異曲同工之妙。應當指出,邪氣的分類顯得粗陋模糊。如內風與外風,內寒與外寒,內濕與外濕,內火與外熱,其界限有時很模糊,難以嚴格區分,因此才有內風引動外風、內外合邪之說。這多少有些詭辯之嫌。取類比象命名的邪氣,六淫已脫離了物理氣象學含義,如風邪已不是空氣流動之風,而是比喻某些病徵,具有善行數變、遊走、振掉、顫抖、強直、搔癢等特徵,類似風的性狀,其病因統稱為風邪。 這也造成許多誤解,許多人為了免受風邪侵擾,而懼怕空氣流動之風,不敢開門開窗,尤其產婦怕風,捂得滿身熱痱子,室內空氣污濁,影響健康。殊不知產後風實為破傷風桿菌作祟,與空氣流動之風無關。誠然,產後適當保暖, 是科學之舉。中醫的所謂風邪,絕非空氣流動之風,切莫受此誤導,又有賊風之說,更令人難以言表。現代可知,破傷風桿菌就是賊風之一,腦血管意外則是內風罪魁,低鈣恰是雞爪風的禍首。中醫同道們,該為空氣流動之風平反昭雪了吧?4.辨證的真正總綱是虛實中醫以辨證論治著稱,被視為中醫特色,數千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辨證經驗,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氣血痰飲辨證、病因辨證等等。各種辨證有其一定適用範圍,但始終沒有辦法得到統一。大多數人認為,陰陽是辨證的總綱,因為經云:「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然而此陰陽並非指陰氣和陽氣,也不是指陰證和陽證,是指虛實而言。臨床辨證有不陰不陽、不寒不熱、不表不里之證,也有非風、非濕、非痰、非郁(或瘀)之疾,但絕無不虛不實之病。《儒門事親》敘中云:「六氣沴(li 音麗,因氣不和而生災害,氣相傷謂之沴)乎外,七情侵乎內,而諸疾生焉,有寒有熱、有表有里,千狀萬證,不可具述,而要之不過虛實兩者之間焉。」這就是說,所有病證,皆不外乎正氣虛或/和邪氣實,絕無例外。虛實辨證才是統領中醫全部辨證的真正總綱。中醫所有辨證程序可以規範如下:1)病證屬正氣虛或/和邪氣實:(1)正氣虛者,屬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精少、津虧、營虛、衛虛。(2)邪氣實者,屬風、寒、熱、(火、溫、暑、燥)、水濕、痰飲、滯氣、逆氣、瘀血。邪氣來自外感,抑或內生或內外合邪。2)虛實在何處在表裡、營衛、在何臟腑,在何經、在三焦、在精血津液。3)虛實何者為主,即正氣虛和邪氣實,孰強孰弱,何多何少(1)正氣和邪氣勝負對比,何者為主,何者為本,何者為標(2)誰真誰假,哪個是本質的。任何病證,只要按上述辨證程序,進行分析辨別,一一作出回答,定能得出一個比較全面確切的辨證,綜上所述,虛實才是辨證的真正總綱。中醫病因學及辨證就是正氣和邪氣相互作用的分辨,分析正氣和邪氣如何相互爭勝,即正邪相爭。5.補虛瀉實是治病總則的本質調整陰陽,補偏救弊是中醫治病的總則。調整陰陽的關鍵在於損其有餘,補其不足,實者瀉之,虛者補之,瀉其邪氣之實,補其正氣之虛,令正氣得安,邪氣消亡,從而使陰平陽秘,陰陽平衡,陰陽互根,氣化以常,恢復健康。可見,補其正氣之虛,瀉其邪氣之實是調整陰陽治病總則的本質所在。張景岳稱瀉其邪氣,補其正氣的全部治法均為「調氣」,調其正邪之氣。他說:「凡氣有不正,皆賴調和。如邪氣在表,散即調也;邪氣在里,行即調也;實邪壅滯,瀉即調也;虛贏困憊,補即調也;由是類推,則凡寒之、熱之、溫之、清之、升之、降之……。正者正之,假者反之,必清必凈,各安其氣,則無病不除,是皆調氣之***也。」可見調氣就是調其正邪之氣,治病總則的本質,仍然是以正氣邪氣氣化論為根據的。總上所述,以陰陽、臟腑理論為核心的中醫生理學,以正氣、邪氣為實質內容的病因學,病理學、辨證治療的臨床學,均離不開陰氣、陽氣、臟腑之氣、正氣、邪氣,可以肯定中醫理論本質是氣化論,是正氣和邪氣相爭的廣義陰陽臟腑氣化論。中醫氣化論中醫陰陽、臟腑、經絡等理論,給中醫學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氣學理論又將中醫學淹沒在氣化雲霧之中,使中醫理論似乎成了虛無縹緲的玄學謬論。因此,關於中醫存廢之爭七十多年仍無定論。為使中醫存廢之爭能擺脫政治色彩的攻擊、謾罵,成為健康的學術討論,必須對中醫的陰陽、臟腑、氣化等理論,進行剖析和揭秘,還中醫樸素唯物論經驗醫學的本來面目。從而客觀的評價中醫學,為我國醫學發展決策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1.中醫陰陽學說的實質中醫陰陽學說來源於古代哲學陰陽學說。哲學中的陰陽代表兩種事物的屬性,其所指無定在。陰陽學說被引入中醫學之後,陰陽則是指與人體有關的兩類事物,陰陽可以代表表裡、內外、上下、寒熱、腹背、臟腑、氣血等等事物。 但筆者認為中醫的陰陽最主要是代表正氣的陰氣和陽氣這兩類生命活性物質。陰氣包括精、血、津、液和營氣。陰氣這類物質具有滋養涼潤作用,在調暢氣機的作用中,具有降、入、斂、合、納作用。陽氣包括動氣(即通常簡稱的氣,為了同廣義的氣相區別,《氣化論講評》將其名之曰動氣,具有推動作用,是人身的動力之源。通常所謂氣虛,即指此動氣不足,動氣虛。誠然動氣包括腎間動氣)、少火(即通常簡稱的陽,它具有溫煦、溫化的作用,是人身的熱能之源。通常所謂陽虛,主要指少火不足和動氣不足。)和衛氣。陽氣這類物質,具有推動溫煦作用,在調暢氣機作用中,具有升、出、散、開、宣作用。陰氣和陽氣組成了人體的正氣。陰氣和陽氣即相互資生、相互化生,又相互制約、相互依斂。陰氣和陽氣的作用,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這種陰氣和陽氣的對立統一關係就是所謂的陰陽互根的真實含義。中醫陰陽學說認為人體生理活動正常、健康的標誌,就在於陰陽平衡,陰平陽秘(即陰氣平和,陽氣固秘),陰陽和利(即陰氣和陽氣的作用的和利、涼潤與溫煦適度,氣機升降、出入、斂散、開合、納宣作用和利),陰陽互根(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生陽長,陽升陰長;陽化陰,陰制陽;陽固陰,陰斂陽,就是陰氣和陽氣的互根。)由此可見,陰陽平衡,陰平陽秘,陰陽和利和陰陽互根的生理狀態,就是基於陰氣和陽氣的氣化作用的和利。陰陽失調則是機體進入病態的關鍵。陰陽失調,陰陽不和,陰陽乖戾,其本質是陰氣和陽氣生理狀態的破壞,平衡、平秘、和利、互根關係的破壞。綜上所述,中醫陰陽學說的實質是陰氣和陽氣的氣化論。2.中醫臟腑學說的實質中醫臟腑學說是以五臟為核心內容的學說。中醫臟腑已脫離了解剖形態學含義,似乎已無爭議。但中醫臟腑,尤其五臟究竟是什麼?尚無準確的說法達成共識。筆者認為,五臟是在古代粗淺解剖知識基礎上,作為五行的翻版,引入中醫學理論的。肝、心、脾、肺、腎就是木、火、土、金、水的翻版代稱。五行是五類物質的統稱,五臟也是人體五類活性物質的統稱。準確地說,五臟、五行是人體五組陰、陽、氣、血正氣分類的名稱。人體正氣除按陰陽學說分成陰氣和陽氣外,又按五行學說,分成肝臟之氣、心臟之氣、脾臟之氣、肺臟之氣和腎臟之氣,即五臟之氣。每一臟之氣,又包括各自的陰、陽、氣、血。例如:心臟之氣包括心陰、心陽、心氣、心血;腎臟之氣包括腎陰、腎陽、腎氣、腎精。余臟類推。如此,五臟則成為陰陽氣血的組合分類名稱,是五組正氣的名稱,脫離了解剖形態學含義。中醫五臟功能就是基於五臟之氣(五組陰、陽、氣、血)的平衡、平秘、和利、互根,五組陰陽氣血的氣化作用和利。例如心臟之氣和利、平秘、互根、平衡,氣化作用正常, 則能主神明藏神、主血脈、榮舌、養面、主汗液;腎臟之氣和利、平秘、互根、平衡,氣化作用正常,則能藏精主生長發育繁殖、主骨生髓通於腦、主水、開竅於耳、司二陰;余臟之氣類推。綜上所述,中醫臟腑學說,尤其五臟五行學說,其實質是五組陰陽氣血的氣化論。至此,無須贅述,經絡、三焦、營衛、精血、津液都是對人體正氣---生命活性物質的分類名稱,都不是解剖形態學概念。中醫氣化論好似一部古樸的「生化學」。其陰陽臟腑經絡三焦營衛精血津液等氣的分類命名,是在粗淺解剖知識、古代哲學陰陽五行和氣的學說基礎上,通過黑箱式的猜測、思辨、推理、取類比象的方法,逐漸形成的醫學理論。因此它們只有辨證分型的意義,而沒有定位診斷價值。這正是令人誤解,容易同解剖形態學、現代醫學相混淆的根本原因。3.中醫病因學的天才猜測在沒有顯微鏡、化驗、細菌病毒分離等技術手段的古代,在簡單物理氣象知識的基礎上,用取類比象方法,對病因學進行了天才的猜測和推論,提出了邪氣這一病因學重要概念,是值得敬仰的。邪氣包括:1)外邪--包括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和疫癘之氣。2)內邪-- 即內生邪氣,包括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以及滯氣、逆氣、瘀血、痰飲。除內外邪氣之外,飲食、勞倦、七情內傷所謂不內外因,也能作為致病因素,傷及正氣陰陽氣血,產生內邪,導致氣化失常,陰陽失調發生疾病。這與現代醫學大量病因未明性疾病的病機,幾乎有異曲同工之妙。應當指出,邪氣的分類顯得粗陋模糊。如內風與外風,內寒與外寒,內濕與外濕,內火與外熱,其界限有時很模糊,難以嚴格區分,因此才有內風引動外風、內外合邪之說。這多少有些詭辯之嫌。取類比象命名的邪氣,六淫已脫離了物理氣象學含義,如風邪已不是空氣流動之風,而是比喻某些病徵,具有善行數變、遊走、振掉、顫抖、強直、搔癢等特徵,類似風的性狀,其病因統稱為風邪。 這也造成許多誤解,許多人為了免受風邪侵擾,而懼怕空氣流動之風,不敢開門開窗,尤其產婦怕風,捂得滿身熱痱子,室內空氣污濁,影響健康。殊不知產後風實為破傷風桿菌作祟,與空氣流動之風無關。誠然,產後適當保暖, 是科學之舉。中醫的所謂風邪,絕非空氣流動之風,切莫受此誤導,又有賊風之說,更令人難以言表。現代可知,破傷風桿菌就是賊風之一,腦血管意外則是內風罪魁,低鈣恰是雞爪風的禍首。中醫同道們,該為空氣流動之風平反昭雪了吧?4.辨證的真正總綱是虛實中醫以辨證論治著稱,被視為中醫特色,數千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辨證經驗,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氣血痰飲辨證、病因辨證等等。各種辨證有其一定適用範圍,但始終沒有辦法得到統一。大多數人認為,陰陽是辨證的總綱,因為經云:「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然而此陰陽並非指陰氣和陽氣,也不是指陰證和陽證,是指虛實而言。臨床辨證有不陰不陽、不寒不熱、不表不里之證,也有非風、非濕、非痰、非郁(或瘀)之疾,但絕無不虛不實之病。《儒門事親》敘中云:「六氣沴(li 音麗,因氣不和而生災害,氣相傷謂之沴)乎外,七情侵乎內,而諸疾生焉,有寒有熱、有表有里,千狀萬證,不可具述,而要之不過虛實兩者之間焉。」這就是說,所有病證,皆不外乎正氣虛或/和邪氣實,絕無例外。虛實辨證才是統領中醫全部辨證的真正總綱。中醫所有辨證程序可以規範如下:1)病證屬正氣虛或/和邪氣實:(1)正氣虛者,屬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精少、津虧、營虛、衛虛。(2)邪氣實者,屬風、寒、熱、(火、溫、暑、燥)、水濕、痰飲、滯氣、逆氣、瘀血。邪氣來自外感,抑或內生或內外合邪。2)虛實在何處在表裡、營衛、在何臟腑,在何經、在三焦、在精血津液。3)虛實何者為主,即正氣虛和邪氣實,孰強孰弱,何多何少(1)正氣和邪氣勝負對比,何者為主,何者為本,何者為標(2)誰真誰假,哪個是本質的。任何病證,只要按上述辨證程序,進行分析辨別,一一作出回答,定能得出一個比較全面確切的辨證,綜上所述,虛實才是辨證的真正總綱。中醫病因學及辨證就是正氣和邪氣相互作用的分辨,分析正氣和邪氣如何相互爭勝,即正邪相爭。5.補虛瀉實是治病總則的本質調整陰陽,補偏救弊是中醫治病的總則。調整陰陽的關鍵在於損其有餘,補其不足,實者瀉之,虛者補之,瀉其邪氣之實,補其正氣之虛,令正氣得安,邪氣消亡,從而使陰平陽秘,陰陽平衡,陰陽互根,氣化以常,恢復健康。可見,補其正氣之虛,瀉其邪氣之實是調整陰陽治病總則的本質所在。張景岳稱瀉其邪氣,補其正氣的全部治法均為「調氣」,調其正邪之氣。他說:「凡氣有不正,皆賴調和。如邪氣在表,散即調也;邪氣在里,行即調也;實邪壅滯,瀉即調也;虛贏困憊,補即調也;由是類推,則凡寒之、熱之、溫之、清之、升之、降之……。正者正之,假者反之,必清必凈,各安其氣,則無病不除,是皆調氣之***也。」可見調氣就是調其正邪之氣,治病總則的本質,仍然是以正氣邪氣氣化論為根據的。總上所述,以陰陽、臟腑理論為核心的中醫生理學,以正氣、邪氣為實質內容的病因學,病理學、辨證治療的臨床學,均離不開陰氣、陽氣、臟腑之氣、正氣、邪氣,可以肯定中醫理論本質是氣化論。6.氣化論表明中醫理論具有樸素唯物論特徵1.1氣化論屬唯物論氣是物質的同義詞。正氣、邪氣、陰氣、陽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三焦之氣、營衛之氣、精血津液等氣都是物質,人體生命活性物質,為氣化論奠定了唯物論基石。王充《論衡?無形篇》說:「形之血氣也,猶囊之貯粟米也,……人以氣為壽,氣猶粟米,形猶囊也。」明確指出,氣象粟米一樣,是物質。至今認為氣是功能者大有人在,中醫學基礎教材也有氣是生理功能的觀點。其實是對氣的誤解,是極其錯誤的。不僅陰氣、精血、津液營衛是物質,陽氣同樣是物質,是與陰氣作用恰好對立的另一類物質,它為人體生命活動氣化作用提供動能、熱能的物質。臟腑之氣不是臟腑功能,而是臟腑功能的物質基礎。臟腑的功能是臟腑之氣的說法,犯了邏輯錯誤,是必須糾正的。1.2氣化論是樸素唯物論氣化論關於正氣、邪氣的分類,其種類不超過百種,相當簡單。每一種氣又都是多種活性物質的複合統稱。陰陽之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概念,就像金屬、水果、石頭、氣體等概念一樣,都包括多種物質,相當籠統。關於氣化作用方式,調暢氣機也不過限於升降、出入、斂散、開合、納宣等力學方式。推動、溫煦和化生作用仍處於朦朧狀態,相當模糊、粗陋。因此,氣化論決定中醫理論相當簡單、籠統、粗陋而模糊。氣化論只具有樸素唯物論特徵,這是肉眼黑箱式猜測的必然結果。中醫學氣化論它不是「偽科學」,也不是玄學,更不是神秘的超科學,而是「經驗陳述、哲學陳述……與邏輯或事實不符的錯誤陳述」的「非科學」。7.中醫學是個經驗醫學儘管中醫理論相當簡單,籠統、粗陋而模糊,是非科學,但畢竟屬樸素唯物論的醫學理論,臨床辨證論治使用中藥或針灸也有一定的療效,這些都是數千年歷代醫家經驗的總結,值得珍視。然而辨證論治至今仍停留在經驗水平上,並非完全精確可信,還缺少雙盲法、統計學現代科學方法的檢驗證實,中醫學還是一個經驗醫學,辨證論治的療效還有待研究論證。請注意,辨證論治方葯的療效,值得研究論證,而且要用現代科學方法去研究論證,不是用中醫理論自我欣賞方葯的療效,不能被現代科學方法所證實的「有效」,將永遠是不可靠的經驗之談。這應當是中西醫結合、中醫現代化研究的重點,而不是去研究陰陽臟腑經絡這些籠統概念,中醫理論沒有科研價值。至此,有人可能誤我,是廢醫存葯派,我在此申明中醫理論沒有科研價值,但辨證論治經驗可以保留還有臨床應用價值,尤其現代醫學不可能窮盡全部醫學問題,中醫辨證論治經驗可能長期存在下去。我們應當珍視這份遺產。廢醫非吾本意,存葯確是真心。辨證論治的療效的確切性,有待現代科學研究論證,療效未能得到證實之前不宜進入全民公費醫療用藥目錄。中醫中藥是否和如何退出國家醫療體制,還需反覆論證,慎重對待之。朋友!謾罵誰人不會?應當明白,謾罵本身是理屈辭窮的無奈之舉,是愚昧之輩對科學的褻瀆,有失學者風度,勸君莫學癟三混混兒們的劣習,應多動腦子,學點真知,能以理服人,真理是罵不倒的,望自珍自重,勤學共勉。《傷寒論》的氣化學說劉渡舟研究《傷寒論》的理論,可稱豐富多采,美不勝收。如用六經六氣、標本中見的理論,指導六經辨證論治之法的,則稱之為「氣化學說」而名稱前茅。 在清代這個學說非常盛行,其代表人物則有張隱庵、張令韶、陳修園等人。 到了今天,「氣化學說」,逐漸凋謝,瀕於失傳 [醫學教育網整理髮布]。有的學者,目之為「形而上學」,反而對它加以批判。 我認為氣化學說,是從中醫的理論特點而產生。是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六氣人體的辨證法。成立一個學說,乃是發展中的精華結晶。為了慎重起見,所以不能輕率地把它一棍子打它。而仍有研究分析之必要。 張仲景在《原序》寫道「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揭示了《傷寒論》的內涵,而有氣化之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說出了天人之間而有互相溝通之理。醫學教育網 張仲景重視氣化學說,事實俱在,勝如雄辯。 氣化學說,如樹之有本,水之有源,肇始於《內經》「七篇大論」而以《陰陽大論》為篙矢。 張仲景把經絡與氣化有機地進行了結合,他在《傷寒例》中,一字不漏地引用了《陰陽大論》。不但發揚了氣化學說,而且保存了舊論(《陰陽大論》)免於亡佚,這是一個偉大收穫。 中醫學離不開五運六氣,而且中醫的特點也就在此突出。我們天天講風、講火、講濕、講寒,為什麼對《傷寒論》的氣化理論,一聽就勃然大怒,憤然而起呢?[醫學教育網整理髮布] 《內經·六微旨大論》雲;「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 《六微旨大論》指出了六氣標本中見的氣化組成,以及它的規律與程序,所以它是「氣化」學說的核心與理論根據。 首先它指出了三陰三陽,是由六氣所化而為之主。風化厥陰,熱化少陰,濕化太陰,火化少陽,燥化陽明,寒化太陽。 由六氣所化,建立了三陰三陽。所以六氣為氣之本,而三陰三陽則為氣之標。 六氣之本,乃是氣化學說的第一手材料。「氣化」就是六氣的變化,神出鬼沒,變化萬千。但是它有規律可尋,這就是「氣化學說」—門知識了。 陰陽為標,它說明了六氣必須分出陰陽,它雖是六氣所派生,但必須由陰陽定性以後,才能起到客觀實際之應用。 在六氣之本,與陰陽之標,而兼見於標本之間的,則叫做「中氣」。 「中氣」,乃是陰陽表裡之相合的產物。因為它在表裡之間存此一格,因此它有節制六氣,平衡陰陽的作用。 本氣、標氣、中見之氣,鼎足而三。但它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互相聯繫,互相配合,或互相支持,或互相頡頏,使氣達到化育萬物,品類咸彰之目的。 人的臟腑陰陽,經脈互相絡屬,共有「六合的格局: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互相絡屬而為一合;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互相絡屬而為二合;足陽明胃與足太陰脾經互相絡屬而為三合;手太陽小腸與手少陰心經互相絡屬而為四合;手少陽三焦與手厥陰心包經互相絡屬而為五合;手陽明大腸與手太陰肺經互相絡屬而成為六合。 中醫學中有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精髓。它將陰陽毫不保留地與一定的物質相結合,叫做「陰陽應象」。所以六氣配陰陽,臟腑配陰陽,只是唯物論的辯證法而已。把這個道理明白了,我們再講「氣化」學說「從本」、「從標」、「從中見」的具體內容,似乎就比較容易一些。 《至真要大論》對氣化而有「從本」、「從標『、「從中見」的一定範圍。那麼,什麼是「從」呢?「從,當隨從講」,也就是跟隨的意思,言六氣為本,陰陽為標,陰陽表裡之相合,而為中氣,摶之為一,分之為三。在分析病症,指導臨床,對氣化學說三個方面,而不是隨意排定,它有一定格式與攤派的理論。 《至真要大論》說:「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 由此來看,「從」,是有原則的,分層次的,而有範疇與規定的。 少陽、太陽從本,其理論在於少陽本火而標陽;太陰本濕而標陰,陰陽標本之氣相同,而無差別之處,所以少陽應從本氣之火,太陽應從本氣之濕化。 以上提示我們,治少陽病要抓住火,治太陰病要抓住濕。至於少陰,太陽從本從標的道理,因為少陰本熱而標陰,太陽本寒而標陽,兩經的特點是「標本異氣」難求一致,不能歸於一方。所以就有或從本,或從標的兩種證情先後出現。 結合《傷寒論》的太陽病而論:「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 「必惡寒」,言「惡寒」在發熱之先。根據臨床觀察,即病者,必先惡寒,不即病者,則多見發熱。 惡寒先見,乃是動了太陽的本寒之氣;發熱在後,則是動了太陽的標陽之氣。 古人云: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為什麼太陽病的惡寒,跟隨的如此之緊?因為太陽的氣化是本寒,病隨本寒而化,所以惡寒而為突出。 以上將古人的氣化學說,從標、從本、從中見的道理與模式大致地論述了一個梗概。 我認為對氣化學說,亟須改進的問題有二:一個是五運六氣要大眾化,要推陳出新,不能始終不變地「模式化」,而使人難於接受;第—是本著「善言天者,必應之於人」的原則,就應該把氣化的原理聯繫六經為病的生理病理特點,從中可以發現氣化具有互補性、頡頏性。最要緊地要以《傷寒論》的精神而互相印證,用六經六氣的學說推動氣化學說不斷地向前發展。一、太陽經病 太陽為寒水之經,本寒而標熱,中見少陰之熱化。古人認為太陽標本氣異,故有從本、從標兩從之說。然而,寒水雖為太陽本氣,但它能化生標陽之熱,因為太陽的中氣是少陰,古人只講「表裡相絡者為中氣」的形式和位置而不談中氣與本經的生理病理關係。少陰之氣為熱,而與太陽膀胱相通,它能溫化寒水變而為氣。這個氣又能達於體表,佈於全身,而起到閉表抗邪的功能。可以說,「氣」從水生、「水」則由氣化。兩者相互為用,達成陰陽表裡之關係。為此,在太陽病中也出現較多的少陰寒證,例如第29條的四逆湯證;第六十一條的乾薑附子湯證;第八十條的真武湯證等。這和太陽的「中氣」少陰氣化不利而有乾絲萬縷的內在聯繫。 外邪初客於表時,出現的惡寒現象,陳修園曰:「太陽主人身最外一層,有經為病,有氣之為病,……何以為氣?《內經》云:「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其病有因風而始惡寒者,有不因風而自惡寒者。雖有微甚而總不離乎惡寒。蓋人周身八萬四千毛竅太陽衛外之氣也。若病太陽之氣,則通體惡寒,若病太陽之經則背惡寒。」 人入浴湯時,首先出現的不是熱,而是洒然寒,然後則發熱。根據《陰陽大論)所說,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名曰溫病。 凡即病之傷寒則以惡寒為先,陽郁之發熱則在惡寒之後。惡寒則從太陽之本化,發熱則從太陽之標化。所以《傷寒論》的第三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末發熱,必惡寒」。仲景對惡寒與發熱的先後,交待地非常明白,而且對本、標氣化之理也昭然若揭矣。二、陽明經病 陽明氣化不從標本,而從太陰中見之濕化。因為兩陽合明,名曰陽明。陽氣太盛,必用陰加以節制,方使氣平而無病。為此,乃有隨從「中見」之濕化頡頏其燥氣。燥得濕,相濟為美。若濕太盛,或燥太盛,則燥濕不得其平反而為病。陽明之中氣為濕,若濕氣不及,則不以從中而化,而反從本燥之化,抑或從標陽之熱化。這樣,就成為濕化不及,燥氣太過,便可發生陽明病的燥熱實證出現。 陽明病的熱證:在於上者,熱與氣鬱,則見心中懊儂,胸中窒塞,舌上有苔;在於中者,則熱傷氣陰,而見渴欲飲水,口乾舌燥;在於下者,則熱與水結,而見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陽明病的實證:「潮熱」「腹滿」、『手足濈然汗出」,譫語,大便操結,脈沉緊,舌燥苔黃。至於陽明而從「中見」之濕化,反映在陽明病中則非常突出,例如第187條的「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堅者,為陽明病也。」陳修園註:「陽明與太陰之氣相為表裡,邪氣亦交相為系。傷寒陽明脈大,今浮而緩,陽明身熱,今手足自溫,是為病不在陽明而系在太陰。太陰者,濕土也,濕熱相併,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濕熱得以下泄,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已過,唯八日值陽明主氣之期,遂移其所系,而系陽明。胃燥則腸干,其大便無有不堅者,以為陽明也。」他又說:「此節合下節,明陽明與太陰相表裡之義也。」 殊不知陽明從中見太陰之濕化乃為正局。而不從標、本之化也。所以本節論述中見太陰濕化之典型者,而陳氏反解為陽明與太陰相表裡之病,勿乃干慮之—失歟?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陽明病,燥則從本,熱則從標,濕則從中見也。所以古人指定,從中見之義,讓我們從濕的對立之氣,去認識燥熱之病。何況陽明病開宗明義而以三種陽明立論,首先提出「太陽陽明為脾約」,脾之陰液而為胃之燥氣的約束不前。再觀陽明中見濕化各證,對比論證能不令人玩味無窮也。 正如張隱庵所說:「陽明發熱而渴,大便燥結。此陽明病陽也。如胃中虛冷,水谷不別,食谷欲嘔,脈遲惡寒,此陽明病中見陰濕之化也。」張氏雖然論寒濕,而濕熱諸證亦自在言外。三、少陽經病 少陽本火而際陽,中見厥陰風木。因少陽標本同氣,故從本氣之火以概其標。然少陽為始生之陽,其氣萌芽,向上向外,生長不息,最畏抑鬱氣機,而為發病之原。另外,少陽之氣初出於地上,雖然生機盎然,稚陽猶柔,必須藉賴中見之厥陰風陽溫煦,以助少陽生、升之氣。 少陽病的口苦、咽下、心煩等熱證,是從少陽之本,火氣之所化也,其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乃是少陽甲木氣機鬱勃不舒之象;至於頭目眩暈,又是中見風木之氣的病機反映。最有意思是少陽與厥陰兩經在發病中,其證候不即不離頗多近似,反映了兩經的內在聯繫。如少陽病的咽干,與厥陰病的消渴;少陽病的心煩,與厥陰病的心中疼熱;少陽病的默默不欲飲食,與厥陰病的飢不欲食;少陽病的喜嘔,與厥陰病的吐蛔;少陽病的往來寒熱,與厥陰病的燥熱勝復。兩經在證候上都有貌似神合之處。由此而論,少陽為病不但從本,亦未嘗不從中氣之化。四、太陰經病 太陰本濕而標陰,中見陽明燥化。因其標本氣同不悖,故太陰從本濕之化以概其標。 太陰既從本氣之濕寒,中陽不運,則中焦清濁失判。正如第273條所說:「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鞭。」 脾主腹。太陰為病,無論來自傳經,或因寒濕直中,或寒涼損傷脾陽,而使脾陽不運,寒濕內阻,表現為腹張滿;在腹滿的同時,還常見腹痛,因屬虛寒,故喜溫喜按。脾與胃互為中氣,寒濕困脾,清陽不升,水谷不化,故見下利;寒濕犯胃,濁陰不降,胃氣上逆,故而作吐。脾運不健,胃氣中滯,所以飲食不下。下利本屬虛寒,下利甚,則虛寒越甚,上述諸證也就愈重。病屬虛寒,法當溫補,若疑其脹滿為實而用攻下,則脾陽受創,寒濕更加凝結,病熱上移,則見胸下結鞭。 如用氣化等說分折,太陰濕寒邪氣得以猖獗無制,亦必是中見陽明燥化之氣不及,陽不勝陰,故有脾家寒濕之病變化生。 《太陰病篇》第278條云:「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錢璜註:「緩,為脾之本脈也。手足溫者,不至如少陰、厥陰之四肢厥冷,故曰系在太陰。然太陰濕土之邪鬱蒸,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其濕熱之邪氣已從下泄,故不能發黃也。如此而至七、八日,雖發暴煩,乃陽氣流動,腸胃通行之徵也。下利雖一日十餘行,必下盡而自止。脾家之正氣實,故腸胃中有形之穢腐去。穢腐去,則脾家無形之濕熱亦去故也。此條當與《陽明篇》中,傷寒脈俘而緩……、至八九日,大便堅者,此為轉屬陽明對比互看。」它最深刻,最明確證實了氣化學說陽明與太陰的「中氣」為病的關係,燥濕轉化的微妙之理,陰陽彼此往來之變。如識氣化之理則言下即悟,不識其理則寸步難行。誰雲《傷寒論》而元氣化學說也?五、少陰經病 少陰本熱而標陰,中見太陽寒水之氣化。因其標、本之氣寒熱迥異,故少陰氣化應本、標兼顧,寒、熱兩從為難。所以,後世注家反映少陰之為病,總不外乎寒化與熱比兩類。 少陰寒證:第282條曰:「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慮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程應旄註:「少陰病,治之不急,延至五六日,下寒甚,而閉藏徹矣,故下利。……虛故引水自救,非徒釋『渴』字,指出一『虛』字來,明其別於三陽證實邪作渴也。然而此證也,自利為本病。溺白,正以徵其寒,故不但煩與渴以寒斷,即從煩渴,而涉及少陰之熱證,非戴陽即格陽,無不可以寒斷,而從溫治,腎水欠溫,則不能納氣,氣不歸心,逆於隔上,故欲吐不吐,腎氣動膈,故心煩也。」 少陰熱證:第303條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卧,黃連阿膠湯主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若屬陽虛陰盛的,則以但欲寐,晤少寐多為主,若屬陰虛陽亢的,必見心煩,不能卧寐。因為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心火要不斷下降以溫腎水;腎水不斷上承以濟心火,少陰心腎水火能以交通既濟,才能達到陰平陽秘,陰陽相對平衡狀態,從而維持人體正常的活動。而今少陰病腎水虧虛,心火無制而上炎,陽不入陰而躁擾,就要發生心煩特甚不能卧寐之證。其證既屬陰虛火旺,必見舌質紅絳,苔凈而光,甚則鮮艷如草梅,脈數而細,小便必黃。 上述之寒化與熱化兩類證候,反映了少陰為病而有從本、從標兩從之情況,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此所謂氣化學說也。 少陰病除從標、本氣化以外,也與中見之太陽發生關係。例如:第316條的「少陰病,小便不利,……此為有水氣,」治用真武湯;第293條的「以熱在膀脹,必便血也。」可見少陰勿論從寒從熱而與中見之太陽膀胱仍有互相溝通,互相影響之關係。六經的「中氣」之化,至關重要,它能頡頏、仲裁六氣之太過與不足、陰陽之盛衰也。六、厥陰經病 厥陰的本氣為風,標氣則屬於陰,中見之氣則為少陽火。古人認為厥陰不從標本而從中見之少陽火氣,這因為兩陰交盡,名曰厥陰,陰氣到此已極,極則盡,陰極則陽生,故從中見少陽之火。此時由陰變陽,陰退陽進,則保持了生氣繼續地存在。 第326條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陰病,是六經為病的最後階段,為三陰經之末,病至厥陰,則陰寒極盛。但是事物的規律,物有必反,物窮則變。故陰寒盛極,則有陽熱來複,也就是陰盡而陽生,寒極則生熱。厥陰與少陽為表裡,從中見少陽之火化。少陽為—陽之氣,乃是陽氣萌芽,奠定了陰盡陽生的條件。所以厥陰病的持點是陰中有陽,常以寒熱錯雜的姿態出現。又由干陰陽有消長,寒熱有勝復,故厥陰病又可表現為寒證、熱證以及陰盛亡陽的死證。 厥陰病從本氣之風化者,如氣上撞心,心中疼熱;從標陰寒化證者,如乾嘔吐涎沫,頭痛;從中見少陽火化者,如嘔而發熱。 厥陰病以陰陽錯雜為病機,以陰陽不相順接論厥逆;以厥熱多少論陰陽進退。 陰陽為六氣之所化生,張仲景撰用《陰陽大論》,焉有不用氣化之理。所以氣化學說有機地與六經辨證論治結合,反映六氣陰陽的幽微玄妙變化難極。使人讀之如飲甘露陳釀,沁人心脾,拍案叫絕。 |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是我國古代醫家研究《傷寒論》的重要學說。其基本內容是根據《素問》運氣七篇大論中六經標本中氣理論及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經移植與發揮用來分析闡述《傷寒論》六經病發生髮展及證治規律。這一學說推動了《傷寒論》的研究及學術思想的發展。1、氣化學說的淵源氣化學說淵源於《素問》中由王冰補充的運氣七篇大論,《素問?六微至大論》載:「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謂也。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本標不同,氣應異象。」《素問?至真要大論》載:「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闡述了自然界六氣陰陽消長生克制化的規律,即三陰三陽以六氣為本,六氣以三陰三陽為標。其六氣標本中氣從化規律,即具有互為陰陽表裡制約相配關係的六氣如何從標從本從中氣運化。後世醫家在《內經》基礎上又有闡發,如金?劉河間《素問玄機原病式》指出「大凡治病,必先明標本,……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故病氣為本,受病經絡臟腑謂之標也。」張子和《儒門事親》編成「標本中氣歌」:「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本濕上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太陽少陰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萬病能將火濕分,徹開軒岐無縫鎖。」明?張景岳《類經圖翼》描繪了「標本中氣圖」,以臟腑為本居里,十二經為標居表,表裡相絡者為中氣居中,六經六氣各有所從所主不同。論述了人身經絡臟腑與六氣標本中氣相應的關係。歷代醫家對於陰陽標本中氣理論的論述,對後學研究人體生理和治療具有啟迪和指導作用。2、《傷寒論》的六經氣化學說《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創始人為清代張志聰與張令韶二人,而以張志聰為主。張氏將《內經》標本中氣的氣化學說與天人相應等理論用來闡釋《傷寒論》的六經病。如他在《傷寒論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陽三陰謂之六氣。天有此六氣,人亦有此六氣。」在《侶山堂類辯?傷寒論編次辯》中也指出「天有六氣,地有五行,人秉天地之氣而生,兼有此五行六氣。」強調三陽三陰之氣與天之六氣相應的觀點。張氏論述了六氣與六經病的關係,其曰:「無病則六氣運行,上合於天。外感風寒則以邪傷正,始則氣與氣相感,繼則從氣而入於經。世醫不明經氣,言太陽便曰膀胱,言陽明便曰胃,言少陽便曰膽。跡其有形,亡乎無形,從其小者,失其大者。」又指出「所謂六經傷寒者,病在六氣而見於脈,不入於經俞,有從氣分而入於經者,什止二三。」也就是說張氏所說的六經病,早期大多是「氣與氣相感」的六經之氣為病,而不是經絡本身的病變。繼則才從氣分入於經絡,但只是十之二三。張氏認為人身之六氣,內生於臟腑,外佈於體表,「君相二火發原在腎,太陽之氣生於膀胱,風氣本於肝木,濕氣本於脾土,燥氣本於胃金。」而後各循其經,分主所屬皮部:太陽在背,陽明在胸,少陽在脅,太陰在腹,少陰在臍下,厥陰在季脅少腹之際。在六氣中惟太陽之氣不僅主皮部,還主通體。蓋太陽之氣外統一身之皮毛,內合五臟六腑,為膚表之第一層。六氣運行於皮膚肌腠之間為第二層。太陽之氣應天道運於三陰三陽之外有衛外之功。六氣應三陰三陽,運於天體之中,總歸太陽而近於毫毛。故外邪中人,病先發於太陽者固多,但也有不傷太陽之氣而入於里者,則是六經直中之風寒。按照通體與分部的觀點解釋太陽病則惡寒發熱、身疼脈浮等是通體太陽為病,頭項強痛、項背強几几等是分部太陽為病,兩者上下相貫,表裡相通,相互轉化。按張氏六經氣化為病的觀點解釋《傷寒論》的六經病則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謂太陽主寒水之氣;陽明病胃家實,謂陽明主燥熱之氣;少陽病口苦、咽干、目眩,謂少陽主相火之氣;太陰病腹滿而吐,謂太陰主濕土之氣;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謂少陰有標本寒熱之氣化;厥陰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謂厥陰從中見少陽之火化。張氏用六氣標本中氣學說從生理病理上闡述了《傷寒論》的六經病。3、清代醫家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論述《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另闢新徑,獨具一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陳修園對於張氏的學說極為服膺,他在《傷寒論淺注?凡例》中說張志聰張令韶「闡發五運六氣、陰陽交會之理,恰與仲景自序撰用《素問》、《九卷》、《陰陽大論》之旨吻合,余最佩服。」因而強調「六氣之本標中氣不明,不可以讀《傷寒論》。」並在張景岳「本標中氣圖」的基礎上將六經標本中氣與臟腑經絡結合起來論述。唐容川在《傷寒論淺注補正》中對張志聰過分強調六經氣化形氣相離的觀點提出了批評,指出「二張力求精深,於理頗詳,而於形未悉。不知形以附氣,離形論氣,決非確解。」強調六經氣化與六經所屬經絡臟腑的關係。陸九芝也推崇張氏之說,以氣化學說進一步闡述了六經病的病理特點和治療大法。眾多醫家的論述豐富和發展了傷寒六經氣化學說。4、現代醫家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認識現代醫家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討論十分激烈,反對者有之,贊同者亦有之。4.1 反對《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章太炎氏認為張志聰、陳修園之傷寒六經氣化學說「假借運氣,附會歲露,以實效之書變為玄談」<1> 。趙恩儉氏認為「以六氣解六經,其弊在於虛,使六經平脈辨證之實在學問成為『膚泛空虛』之談」 <2> 。陳亦人氏認為「氣化派注家的共同特點是把『六氣本標中氣』學說貫穿於《傷寒論》中的全部內容中。由於大多強詞奪理,玄奧難深,因此對於理解《傷寒論》『辨證論治』的理論,不僅沒有幫助,相反會造成人為的障礙,增加學習的困難,降低學習的效果,甚至把學者引入機械唯心論的歧途。」指出「《傷寒論》的理論並非源於運氣學說,儘管六經病的性質與六氣有一定的關聯,而與運氣學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3>4.2 贊同《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萬友生氏認為三陰三陽的氣化理論是《傷寒論》的靈魂,如果離開了它,就會變成一部僵硬的教條,應把三陰三陽落實在氣化理論上才有意義 <4> 。戴玉氏認為六經氣化學說明確了形與氣的辨證關係,認識到氣化有生理病理之別,比較滿意地解釋了《傷寒論》六經證治的基本規律,對《傷寒論》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作出了貢獻。劉渡舟氏認為六經標本中見氣化學說是傷寒學中一門湛深的理論,有辨證法思想和唯物論的觀點。它能系統地分析六經的生理病理以及發病之規律而指導於臨床,並為歷代醫家所重視。<6>4.3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的淵源與形成戴氏認為《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淵源於《素問》運氣七篇,金元四大家中的劉完素、張子和等曾對《傷寒論》六經與六氣的關係有所論述。張志聰、張令韶等據《內經》的有關理論運用本標中氣理論全面地解釋《傷寒論》,至此氣化學說已系統形成 <5> <7> 。郝印卿氏認為「《素問》、《靈樞》尋不出天六氣和人六氣相應與同構的確證,傷寒六經氣化學說就一定是產生於《傷寒論》研究過程中。談論六經氣化,拘泥其出諸《素問》運氣七篇大論,張仲景創立《傷寒論》三陰三陽病脈證並治體系承襲沿用了它等論點,顯然是道在邇而求諸遠了 <8> 。4.4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內經》氣化學說的關係松濤氏認為《六微旨大論》中的氣化學說本是就自然界氣化而言,和人體臟腑經絡並不是一回事。但後世醫家在天人相應的思想支配下逐漸把它結合到人體臟腑經絡上來,並具體地運用《傷寒論》的理法方葯來驗證它,與《內經》意義有所不同了 <9> 。劉氏認為《內經》陰陽氣化學說是古人觀察自然界氣候知識的說理工具,經過傷寒家們的移植與發揮用以說明六經六氣標本中見之理,以反映六經為病的生理病理特點而指導於臨床<6>。郝氏認為《內經》只論述有①天六氣氣化,②人體六經命名,③天人相應與同構。學術上可以把這三者說做是六經氣化學說賴以形成發展的基礎,但還不能認為它們就是六經氣化學說,因為兩者概念內涵尚有距離。六經氣化學說是部分研究《傷寒論》的醫家在天人相應與同構理論指導下,將《素問》六氣氣化和《傷寒論》三陰三陽病脈證並治體系具體結合的結果,是中醫學術的發展 <8> 。4.5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臟腑經絡陰陽消長等的關係針對張志聰離形論氣的不足,現代醫家強調了氣化與臟腑經絡的相關性,很少有人單純從標本中氣理論來探討《傷寒論》六經病的。如戴氏認為形與氣之間具有辨證關係,臟腑經絡、營衛氣血等是六經氣化的物質基礎,陰陽消長勝復是六經氣化的基本動力<5> <7>。郝氏認為六經以臟腑經絡為基礎,六經氣化是有關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概括,強調不能離經言氣<8> 。程希賢氏認為陰陽表裡、六氣盛衰、五行生剋是標本中氣與六經氣化的基本傳變規律<10>。童增華氏認為運用氣化理論解釋六經病變時,亦必須結合八綱、臟腑、經絡、部位等理論,才不致顧此失彼,庶幾更為全面<11>。4.6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六經病證治松濤氏 <9>、戴玉氏 <5> 、劉渡舟氏<6>、程希賢氏<10>、扶兆民氏<12>、吳勇氏<13>、童增華氏<11>等運用六經標本中氣學說對《傷寒論》六經病的發生髮展、臨床表現、病機、治法等問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論述。4.7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與臨床實踐陸鴻濱氏通過臨床病例對六經氣化學說進行探討,認為六經氣化學說的主要內容是六經營衛氣血在正常及遭受外邪侵襲時的變化規律,六經的開闔樞及標本中見是氣化學說的中心。六經氣化可能是指有關機體適合外界溫度變化的一系列調節機制。傷寒六經氣化主要涉及體溫調節機制,與自然界陰陽密切相關。病例說明六經氣化涉及的病理生理是複雜的,諸如神經內分泌的生物釧機制、免疫機制等<14> 。5、結語古代醫家在人與天地相應的整體觀指導下,將運氣學說中的標本中氣理論運用於《傷寒論》六經證治規律的分析,概括解釋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為《傷寒論》的理論研究開闢了一條比較廣闊的道路,對《傷寒論》的臨床實踐亦有重要意義。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這一學說尚有不少片面及牽強附會之處,少數醫家過於強調了氣化,忽視了它的臟腑經絡物質基礎。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等是《傷寒論》六經辨證的物質基礎,氣化是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概括,氣化離開了臟腑經絡,就失去了物質基礎;臟腑經絡離開了氣化,就反應不出功能活動。因此,研究《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應該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六經氣化理論才比較完善,六經氣化學說也才有意義。
推薦閱讀:
※傷寒論講稿與中醫養生
※劉渡舟講傷寒論(8)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06講
※皇帝內經與傷寒論之二
※[回答備份]標準病案:苓桂術甘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