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科儀中內煉 齋醮科儀與內煉養生的淵源

丹道養生《中國道教》史孝進2015-08-14 11:11[導讀]正一派的齋醮科儀,包含著內秘功夫。這種功夫來自於道士們的內煉。其實,從道教創立之日起科儀就與內煉養生結下了不解之緣。

張天師(資料圖 圖源網路)張天師將內煉融於齋法道教從創立開始,其科儀就與內煉養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儘管當時二者都很簡單。張陵的正一盟威道(即早期天師道)的主要齋法有指教齋、塗炭齋。陳國符先生考證指教齋與塗炭齋,「源出三張,古拙清素」。《無上秘要》說「三天齋者是三天法師所受之法,名曰指教」。《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宿緣經》稱,「昔正一真人學道時受靈寶齋,道成後,謂此齋尊重,乃撰《靈寶五稱文》,中出齋法,為指教經」。因此在南北朝時期道門中人認為指教齋乃出自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張陵之手。《道法會元》卷14《玉宸登齋內旨》:「約古者禱祠祭祀之法,為道家龠天事帝之科,蓋始自玄中大法師而闡於漢代張天師。其後,諸宗匠繼出,則著以科文,設為朝范,其法漸備而其教大行矣。」根據陳耀庭教授的分析,指教齋的節次為發爐、上香、叩齒、出官、讀辭、四方朝、三上香、再拜、復爐、出壇。塗炭齋節次為上啟、說戒、復爐、奉戒、禮師、思存、禮五方、鳴天鼓、發爐、長跪上啟、三上香、禮十方、禮四方、說十二念願。其中,發爐、叩齒、出官、復爐、思存、鳴天鼓,都是和內煉養生有關的內容。張天師將內煉養生內容融於齋法活動之中是與他所處的歷史環境及其本人的經歷志趣有著密切的關係。張陵本是太學生,對於中國古代的內煉養生之學頗有研究,並且加以體驗,「苦節學道,嗇氣養神。」「精思服煉,能飛行遠聽,得分形散形之妙,通神變化,坐在立亡。」張陵著有《想爾注》。《想爾注》對於內煉養生更是大加闡述,其中「保形」、「鍊形」、「食氣」等都是長生的內煉養生方法。張陵作為一位精通內煉養生的大家,所創立的正一盟威道又是以重生思想為重要特徵的,因此在道教科儀中融入內煉養生內容是不足為怪的。

陸靜修(資料圖 圖源網路)科儀與內煉進一步融合魏晉之際,上清派之《大洞真經》、《黃庭經》以存養神氣、吟詠寶章輔以服氣、咽津、念咒、佩符。這使得道教對於內煉養生方面的認識有了新的發展,內容更加豐富。《黃庭經》則是公認的一部以內修為主的重要經典。在此基礎上,陸修靜整理後的正一科儀更趨完備,其科儀中的內修內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上清靈寶大法》稱,「齋法起於中古,晉宋之間簡寂先生始分三洞之目,別四輔之源,疏列科條,校遷齋法。」陸修靜將齋法分為九齋十二法。「其六法,自然齋,普濟之法,內以修身,外以救物,消災祈福,適意所宜。」對於《度人經》,也有以為是主講內煉者,講究內煉之要在守攝眼耳鼻口意諸竅,不隨逐物慾,使先天一靈不泄與外,五氣保固於五臟,精氣神混為一丹,如此則能「長春不老,與天齊休」,外能發布真氣,化土石為寶,起枯骨成人,乃至救萬病、辟邪妖、動風雷、挾萬物、拔幽魂,此即《度人經》之上乘要義。李養正先生認為靈寶經出,則教義又有了變易與發展。表現在「從存想以守身中之神,更擴展到通過修齋、燒香、誦經以呼求天外之神來佑,亦即不只是默想身中之神,還要用讚頌、音樂以及呼喚召引來外界諸飛天之神以護佑己身」。可見,魏晉時期道教齋醮科儀與內煉養生關係已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隋唐時期正是道教的大發展時期,道教各方面都更為成熟,科儀與內煉術兩方面同時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從隋蘇元朗開始,又有劉知古、崔希范、鍾離權、呂洞賓、施肩吾、彭曉、陳摶等大闡其道,到宋代這種成熟的內修術對道教齋醮科儀之內煉養生產生著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使得宋代道派林立,道法鋪張。天心正法、神霄雷法、清微大法等法派相繼誕生,這些道法都是道教內煉養生術與齋醮科儀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結果。《道門通教必用集》:「古儀無關告土地,便外壇宿啟,後世增修為文,止是啟告,尋置文牒。復有行法而居師位者,又加以印訣符咒,命召土地諸神,蓋出於《天心正法》今遂為成規。既坐命諸神,皆須如法文變神掐訣,方可施行。」

神霄雷法(資料圖 圖源網路)張繼先與白玉蟾推動融合在這種齋法與內煉相互融合的過程中,除「天心派」的譚紫霄、饒洞天、神霄派的王文卿、清微派的祖舒、黃舜申之外,關鍵人物要數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和白玉蟾二人。張繼先,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天師。九歲嗣教,宋徽宗崇寧以來,四召赴闕,問以道法異同和修丹之要,答曰:道體法用,體用一源。這位天師既精通齋醮又精通內修。曾於京城建壇設醮,傳授經,演法講說道妙。他留下的《金丹詩四十八首》正是其精通內修的最好的佐證。虛靖天師在詩中這樣寫道:「只見神爐當子夜,豈知火力散精邪,忽於金鼎凝寒玉,悠爾真身現彩霞。」「靜坐焚香念念中,念中須見己形容,生成本籍鉛中汞,變化端由火里龍,二八莫辭頻采造,一三還用苦交沖,此中有路通天去,可把塵蹤繼赤松。」這裡的「念念」,可以理解為「念念不忘」,也可以理解為在修鍊是不斷默念神咒或經文。默念神咒或經文,則是道教科儀的「內齋」形式。在內齋中,同時做內修的功夫,這就將齋醮科儀和內煉養生結合在一起了。這就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內煉術對於天師道的影響之大。直接闡述齋醮科儀與內煉養生之間關係較多的是宋代的一位大法師——白玉蟾。許多人都知道白玉蟾為南五祖之一,善於內修,其實白玉蟾也是一位精通齋醮的「大法師」。他對於道教齋醮科儀與內煉養生的關係闡述得相當清楚。白玉蟾指出「天地一身,一身天地」是道法的理論基礎,而道法的作用則是「內則修鍊自己還丹」,「外則馘邪治病」,從而闡明了齋醮科儀之齋法行持與內煉之間的關係。他認為「古之聖人以道學難入,世欲易迷,設科戒儀範之文以一齊其外,著注念凝神之法以正其心,復以練氣胎元之方制其食味,又以祈真朝謝之品,滌其過尤。」白玉蟾還強調道法靈驗與否與人自身內煉養生功底有極大的關係。「不行修鍊,將不附身」。因為將帥是法師的使者,如果將不附身,那麼齋法行持就不能達到溝通人神的目的。不僅如此,白玉蟾對於齋法行持也有具體的要求,他說:「夫設醮上章各分其職,欲其專也,是以心無雜念,身無雜務,抱元守一,如路真官,所謂去醮七日非醮中事不得干預者,方可行之。」白玉蟾對於齋醮科儀與內煉養生之間的關係有著深刻的認識,並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研究資料。通過以上考察,人們可以看出,道教齋醮科儀自正式形成起就與內煉相結合,並與內修術一起發展,到唐宋時,內修術成熟,成為道教修鍊的主要手段,而齋醮科儀中的內修內容亦已成熟,成為齋法行持的重要基礎。
推薦閱讀:

四季養生茶
梳子梳頭也可以養生的
男性養生保健大全45
女性私密處的13個保養秘密

TAG:養生 | 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