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中華傳統的「女德母教」
[編者按]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課題,金川集團公司也展開了「弘揚傳統文化,提升道德素質」等活動,在培訓中心,很多教師都不同角度地對這個課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王彥菊老師從「女德母教」思考和撰寫了本文,經與作者商量,我們也特別在「三八」節來臨之際在校園網上發布此文,也算是和校園姐妹教師們一起交流和學習如何做一名既有傳統美德又有現代意識的女知識分子吧。
重新認識中華傳統的「女德母教」
管理培訓部 教師/王彥菊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經過不斷醞釀與積累,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豐富璀璨的傳統文化,女德母教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到了今天,它對我們做女人、做妻子、做母親有什麼啟發呢?帶著這個問題,本人進行了一些學習和探討,在「三八」節來臨之際和各位姐妹分享交流,不妥之處請多批評指正。
一、女德母教
女德教育追溯到《禮記》的《曲禮》以及《內則》。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歷代祖師大德,歷代古聖先賢也都對女子的德行教育非常推崇。中國有著悠久的母教傳統,歷來重視母親對子女的養育作用,《韓詩外傳》卷九說「賢母使子賢也」,說的是賢良的母親重視教育,使孩子長大成為德才兼備的人。中華民族歷史上出現過許
多賢母名母,她們深明「婦道」,教子有方,培養出眾多的傑出人才,充分顯示了母親教育的力量。《女范捷錄》有云:「上古賢明之女有孕娠,胎教之方必慎。故母儀先於父訓,慈教嚴於義方。」在遠古的周朝,三太的德行照耀古今,母儀天下,為天下女子所效法。孟母三遷,培養出了儒家的「亞聖」孟子。孔子、岳飛、寇準、柳宗元、歐陽修以及元太祖忽必烈等等著名的英雄大德都是在年少時就主要受到母親的教育和影響。
在人類文明史上,女性的作用和貢獻是不可替代也不可忽視的。近代著名的佛門大德印光法師曰:「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曰:「教子為治平之本,而教女更為切要。」「蓋以世少賢人,由於世少賢母。有賢女,則有賢妻賢母。有賢妻賢母。而其夫與子之不為賢人者,蓋亦鮮矣。其有欲挽世道而正人心者,當致力於此焉。」
不僅中國的母親善教兒女,國外也有許多母教的榜樣,《母親》一書的作者李明博是韓國第十七任總統,在該書的前言中有這樣一句話:「李明博,從一個鄉下窮小孩成長為韓國總統,這個平民神話的背後締造者,其實只是那個小學都沒有畢業的母親。」作者在書中講述了這樣兩個故事:……打架那一天回到家,聽完來龍去脈之後母親對我說:「明博,你要學會忍耐。以後活在這個世界上,比這更冤的事也要忍耐,忍到最後你就贏了。」自那之後當其他人再向我挑釁時,我都按照母親的囑咐忍了又忍,忍耐之後糾紛就不會升級為鬥毆。如果當時母親說「男孩要勇敢地回擊」,並教我鬥毆中打贏的方法,也許我就成地痞了。但母親沒有教我用拳頭打贏的方法,而是教會我打贏人生的方法。……我聽說母親因為我入獄的打擊卧床不起,坐在探監室的母親臉色異常蒼白。許久之後,母親打破了幾乎凝固的沉默:「學習了嗎?禱告了嗎?讀《聖經》了嗎?我相信你,堅持做你認為對的事吧。」她沒像其他母親那樣抱著我痛哭。母親拋給我的三個問題,是她能忍住眼淚說出的最長話語……一位偉大的母親,不在於她自己多麼優秀,而在於她愛孩子的智慧,能夠做到:「慈愛不至於姑息,嚴厲不至於傷恩」。古德云:「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聖賢都是母親教出來的,可見母教之重要。
作為女子的另外一個重要角色——妻子,是女德的重要方面。三國時期,諸
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大的城市很多家庭不和諧?很大程度上就是沒有把握好夫婦相處之道。傳統文化講「五倫」關係中最重要的「夫婦」這一倫,就是夫義婦德,丈夫要有恩義,情義、道德,不是講丈夫有權有勢。做妻子的,要懂得和,懂得順,要有德行。這個「懂得」里有很多的智慧在裡面,並不是說盲目的聽從順從,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本份是什麼?自己應該怎麼樣先把自己的德行修好,做一個好女人、好妻子,以此去讓丈夫行走在仁義的道路上,同時成就他的事業和家族的家業。女子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相夫教子」,輔助丈夫的德行,善教兒女。
二、認識「女四書」
「女四書」是清朝初年學者王相編輯的。他生活在康熙年間。自小受到良好的母教。他母親是一位賢母,姓劉。劉氏寫了一本《女范捷錄》。王相因為受母親的教誨,對於女德教育非常重視,他把《女誡》《內訓》《女論語》《女范捷錄》這四部書合在一起,就稱為「女四書」,在當時成為女子必讀的教材,流傳非常的廣泛,遍布到全國,一直到近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德育課程。
《女誡》漢朝班昭所著。班昭是著名的史學家,父親班彪寫《漢書》,但因英年早逝沒有完成,兄長班固接著寫,可後來班固因遭到小人陷害,死在獄中。班昭繼承父兄的事業,終於在她四十歲時寫完了《漢書》。班昭十四歲時嫁給了一個姓曹的人家,她的先生叫曹世叔,所以別人就稱她曹太姑。她做過皇
《內訓》是明朝明成祖的徐皇后為了教育宮中的婦女,把古聖先賢關於女子品德的教誨編成書,分為二十章。因為女主內,所以叫內訓。
《女論語》是唐朝一位女學士叫做宋若華編著的。效仿《論語》的體例,所以《女論語》原版也是用師生問答這個方式來寫的。《女論語》又叫《宋尚宮.女論語》,尚宮是皇上封的在宮廷裡面教化公主、后妃、包括公子、王子這些人。尚宮的地位與尚書相當,部長級。
《女范捷錄》為明末儒學者王相之母劉氏所作,也叫《女孝經》。此書分為統論、後德、母儀、貞行、貞烈、忠義、慈愛、秉禮、智慧、勤儉、才德等11篇。
不知道這些書之前,我一直誤認為古代的女子是不受教育的,她們受封建禮教的束縛,生活得很不幸福。相比之下,我們今天的女性不但可以受到完整的教育,在社會上也是男女平等,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做出一番事業來。但是對於大多數的女子來說,承擔大部分的家務事是很自然的,即使是在工作中很出色很有成就的女
子,依然要面對教育孩子、輔助丈夫、侍奉公婆等家務事。傳統的女性是用自己絕大部分的精力來做這些家務事,用畢生的心血做著傳宗接代、相夫教子的工作。雖然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固定的事,但是也在為社會工作做貢獻,孩子不能沒人教、丈夫不能不吃飯。由此看來,女子在家裡的工作和丈夫在社會上的工作同等重要。另外,閱讀這些經典之後,發現它們撰寫的體例基本都是先寫原理原則然後寫很細小的生活瑣事該怎麼做,很有可操作性。例如:《宋尚宮女論語》:「莫學懶婦,不解思量。日高三丈,猶未離床。」就是說女子一定要勤勞,早起做家事,女子懶惰是很不好的習慣。
對於今天的女性來說,我們學習古人的女德很多方面是要變通的,要與時俱進,雖然方式方法不同,但是存心都一樣,例如,如何侍奉老人?如何對待賓客?古代的人生活方式和現代人不同,可是對待長輩和賓客的恭敬心應該是一樣的。
三、女子的「四德」
現代的女性,當聽到「三從四德」這樣的字眼都會覺得比較刺耳,可能會本能的反對。我作為一名女性,粗學了一點傳統文化之後,認為不應該不分是非的「從」或者「不從」,「從父、從夫、從子」這三從,到了今天在觀念上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但是,小時候「從父」這是孩子的本分,結婚了要不要「從夫」呢?如果丈夫做得對,那麼從了也沒錯,如果不對,那就不要從,不能不分是非的「從」,也不能不分是非的「不從」。「從子」這一點,當代人與古代人也有很多不同,現在看來如果兒女已經長大能夠自立,我們也就老了,對外面世界的敏感度可能不如孩子,聽聽孩子的意見也未嘗不可。由此看來,從不從不是最重要的,對不對才是最重要的。古代人認為女子除了要「三從」還要有「四德」,四德一說,首見《周禮·天官·內宰》:「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工。」
1.婦德
班昭在《女誡》里講:「幽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所謂婦德,說的就是女子的綜合素質,或者說是一個女子的氣質。
《詩經.關雎》講:「窈窕淑女」就是有女德的女子,窈窕,是講內心有美德,外表也是莊嚴美好,有其內必有其外。一個人美不美不是取決於打扮穿著,那種美不是最究竟的美。淑有美善的意思,女子真正的美是內心中有貞德,表現在外面的氣質是賢淑安定,這種氣質的美,就是淑女之窈窕。如果養的是女兒,母親是女兒見到的第一位女性,她柔美的形象是女兒心目中的榜樣。如果養的是兒子,兒子長大了也會以母親的形象為標準選擇自己的配偶。母儀就是女德,如果一個女子沒有女德,很難想像她教出來的孩子會很有道德。民國初年印光大師曾說過:「世人只知愛女,任性嬌慣,不知以母儀為教,此吾國之一大不幸也。」說明當時興盛了幾千年的女德教育已經在滑坡。
2.婦言
《女誡》:中講到婦言時說:「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
女子要緘口內修;擇辭而說;先放下心中的對立,話不帶氣說,;不道惡語,那些胡說八道、挑撥是非、花言巧語、傷人的話讓聽到的人很不舒服,要說讓人受益的話,有智慧的話。女子有一個說話的原則: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抱怨帶來記恨,寬容乃是智慧;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了解;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傷害形成對立,關懷獲得友誼;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命令只是接受,商量才是領導;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
3.婦容
《女誡》:中講到婦容時說:「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
古籍中對女子的容貌也有不少的論述:《朱子治家格言》:「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奴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並不主張女子要很美麗,但是美麗不是過錯,天生長的美也是很好的事,只是勸諫女子不要把美麗容貌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還是要重德不重色。《周易》:「慢藏誨盜,冶容誨淫」,「誨」是教導、教育的意思,大意是,如果不謹慎的對待家裡的財富,所謂現代人說的炫富,就可能招來盜竊;如果一個女子打扮得妖冶,就是在告訴別人,允許他人對自己有邪念。就是說,一個女子的穿著打扮代表著他的內心世界。如果沒有正確的闡釋,想來很多人會把婦容和美色聯繫起來。一個女子不必過分在意穿著打扮,我們可以吃的一樣、穿的一樣,說的話不一樣,關注精神和思想、關注我們的存心。
4.婦功
《女誡》:中講到婦功時說:「專心紡績,不好戲笑,潔齊酒食,以供賓客,是謂婦功。」 用兩個字形容就是周慎,講的是女子在家裡做家務、在外面幹活要周詳、要謹慎。婦工體現在現代的女子上,最起碼的兩點,一是做一手好飯,不是要做得像廚師一樣,而是要用心去做,用一顆愛家人的心做飯,愛心就是最好的佐料,一定能做的很可口。二是要保持整潔,家裡要乾淨利落。可是就拿這最起碼的兩點,現在女性能做到的也不多。尤其現在的一些女孩子,基本的家務事都不會做,將來自己的生活都有可能受影響,如何能做到「助夫成道」呢?
《女誡》原文這樣講「四德」:「夫雲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技巧過人也」。就是說,在女子的四德當中,不需要每一項都出類拔萃,普通的女子都能夠做到,如果某一項比較優秀的時候,人會很容易傲慢。
有一些傳統家教教育出來的女子,她們不僅個人女德很好,能夠善教兒女,在事業上也有不菲的成績,例如,大連鴻祥金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靜瑜,自小受爺爺奶奶很嚴厲的傳統文化的教育,研究生畢業以後經營了自己的公司,她曾取得了國家註冊律師,證券分析師,高級黃金分析師,中國黃金協會理事,現任大連國際商會副會長,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經濟貿易發展工作委員會培訓師,事業做得如此成功,她的家庭生活也十分幸福美滿,丈夫有自己的事業,兩個兒子也受到較好的傳統文化教育,聰明懂事。陳靜瑜還不到四十歲,她的成就很難讓人不羨慕。她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兼顧事業和家庭,主要是深受傳統文化的女德思想的影響,安守住自己的本分而已。
如果不學經典,古聖先賢再偉大也教不了我們,現在是電視在教我們、網路在教我們,我們看到有專門教女性化妝的、美容養顏的、修鍊女性氣質的、如何賺錢的……,卻很少有人專門教女性如何做妻子,如何做兒媳,如何做母親。女人真正要涵養自己的德行,古代傳統就是從四個方面來說的,就是女子四德,我覺得四德在今天的現實社會中學習,也非常有價值和意義,關鍵是看存什麼樣的心去學,如果用一個非常輕視傲慢的心去學,什麼也學不到。如果要拿一顆恭敬的心,一顆感恩的心,一顆清靜的心,去學習古聖先賢教誨我們怎麼做女人,就能夠學出味道來。學習女德,就是學習標準,做女人的標準,安守女人的本分,讓優秀的中華民族女德母教的傳統重現光明。為了我們的人生少走彎路,為了我們教育孩子時少犯錯誤,讓我們循著古聖先賢老祖宗的智慧去尋找正確的方法,理智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推薦閱讀:
※趣談中華姓氏
※中華經典 | 《易經》第一講:易經真的讀不懂嗎
※中國餐飲禮儀_中華美食文化
※中華聖賢經--第二卷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其實有四句比它還霸氣的古代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