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和諧家庭需要什麼標準?

和諧家庭需要什麼標準?

  近日,北京市制定了一套「和諧家庭」評比的具體指標體系,常上網、藏書量300冊以上、常旅遊聚餐購物、家庭有一人為社區義工等成為了評選指標。該體系一經面世,便引起了廣大市民的熱議,有人認為,指標太過物質化,有嫌貧愛富之嫌;也有不少人表示,指標的明確化,給「和諧家庭」的建設指引了方向。

  「和諧家庭」的前身是「五好家庭」,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的提高,「五好」的標準已經不能完全反映現如今家庭生活的狀態,於是「和諧家庭」的體系便應運而生。但一個家庭是否和諧,過得是否和睦,需要用標準來判定嗎?

  筆者以為,「和諧家庭」的標準可以有多條。但顧名思義,唯一不可或缺的標準應該是「和睦」。和諧是一種自身幸福的感覺,是滿足現狀的表現,是內在自我價值的肯定。它是一種主觀感性的事物,無關乎貧窮和富裕。一貧如洗的家庭成員依然可以相濡以沫,幸福美滿;反之,家庭富裕並不代表成員和睦,精神文明。其實家庭是否和諧,家庭成員最有發言權,不同的人也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與感受。

  誠然,創建「和諧家庭」有利於社會的進步,是社會大和諧體系的進一步表現,但用一套固定的評比體系來確定成千上億個形形色色的家庭和諧度,似乎有失偏頗。相關部門在制定「和諧家庭」評比標準時更應該聽聽各個階層市民的聲音,進一步了解和諧的深層內涵,而不是單純地通過專家或者以幾個大概念量化的形式來評比「和諧家庭」。style="LINE-HEIGHT: 25px; FONT-SIZE: 14px">

  創建學習型家庭評價標準

  (一)增加文化投入,提高家庭文化生活質量。

  1、有100冊的家庭藏書,訂閱1份以上的報刊。

  2、家庭擁有電腦,並開通上網。

  3、辟有家庭讀書角(有書櫃、書桌等),有條件的應有獨立的書房。

  4、經常去文化書店,不斷添置新書和文化學慣用品。

  (二)父母帶頭學習,成為學習型家庭的主體。

  1、父母有明確的學習動機,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有具體的學習目標。

  2、父母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能客觀評價自己的學習成果。

  3、父母掌握現代優教知識,與孩子能建立互動式的學習模式。

  4、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善於欣賞孩子,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對孩子的期望合理,家庭形成平等、民主的氛圍。

  (三)合理配置休閑時間,家人經常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1、家庭成員堅持收聽收看新聞節目,關心國內外大事,每天安排一定時間閱覽報刊、上網學習。

  2、每人的學習時間不少於休閑時間的三分之一,能常年堅持學習日活動。

  3、家庭成員經常交流學習體會,共同分享學習成果。

  4、家人經常共同外出參觀、遊覽,不斷豐富業餘文化生活。

  (四)積极參与社會活動,家庭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1、積极參与學習型家庭建設的各項活動,提高參與社會的交往能力、生存能力、競爭能力。

  2、善於利用社會信息資源支持家庭學習,並能將獲取的新知識、新能力應用於本職工作。

  3、家庭學習質量不斷提高,家庭學習成果明顯,使家庭的發展、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彼此協調。鄰里之間和睦、互助、謙讓,子女在學校是個好學生,父母在單位是個好職工,在社會是個好公民。

  (五)主動完善學習型家庭成長檔案袋,形成個性化的學習型家庭。(自主評價)

  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

  不民主的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對家長的態度往往有這樣幾個階梯式的變化:

  第一步,絕對服從,毫無怨言。

  第二步,不得不服從,但有怨氣。

  第三步,對家長的部分觀點產生懷疑。

  第四步,對家長開始試探性的質疑(往往遭到呵斥)。

  第五步,對家長意見不予看重,你說你的,我做我的,但不公開表示反對。

  第六步,家長說一句,我反駁一句,沒有一句能聽進去,經常吵架。

  第七步,討厭家長,一聽家長說話就煩。

  第八步,仇恨家長,甚至發生家庭暴力。

  這時,你的家庭教育就宣告失敗。

  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應該是:承認每個孩子都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生命,承認孩子有自己說話的權力,父母必須尊重孩子,民主、平等地對待孩子,做孩子信賴的朋友,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朝著自己的發展目標與方向前進。

  家庭環境與孩子的成長密切相關。

  在挑剔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就學會了苛責;

  在敵意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就學會了爭鬥;

  在諷刺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就學會了羞怯;

  在羞辱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就學會了自卑。

  在寬容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就學會了忍讓;

  在激勵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就學會了自信;

  在公平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就學會了正直;

  在支持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就學會了信任;

  在友愛的環境中長大,孩子就學會了關愛。

  我們要擠出時間與孩子平等交談,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即使是出於對孩子的關心愛護,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要考慮他的內心感受。譬如,有些家長往往在孩子玩得最開心的時候給孩子換衣服。其結果往往遭到孩子的抗議。成年人往往把自己對事物的判斷強加給孩子,自己覺得冷了,就認為孩子也會覺得冷;自己熱了,就認為孩子也會覺得熱。其實孩子對氣溫的敏感度與成人不同。而且靜坐看書的母親與爬上爬下正在玩耍的孩子的體溫也不同。因自己的關心而過度頻繁地打斷孩子的興趣,這就是置孩子的自身需要於不顧,是不尊重孩子的行為。當孩子提出抗議以後,仍舊我行我素,這便忽視了孩子的權利。這就會導致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具有童心、童趣的孩子,才是心理健全的孩子。父母不要把世俗的、庸俗的東西教給孩子,譬如有的父母喜歡教孩子怎樣偽裝自己、討好別人,這無疑是在扼殺孩子純潔的天性。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自身要保持年輕的心境。父母要像回到自己童年時代一樣,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成長,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

  許多父母認為,遊戲畢竟是遊戲,玩耍畢竟是玩耍,遊戲和玩耍畢竟不是學習,而只是在浪費時間,耗費精力。這種認識是完全錯誤的。我們應該認識到,遊戲、玩耍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遊戲,能使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孩子會在遊戲中自覺地創造規則,遵循規則,學會信守諾言,體驗各種社會角色。因此,遊戲是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孩子的自由王國,孩子們很多能力的培養、習慣的養成,都可以從遊戲中找到影子。

  孩子的生活目標應在家長的幫助下由孩子自己來定,不能本末倒置。我們作為父母所能提供的只是幫助和引導,而非制定目標讓孩子來實現。

  家長們常常這樣問孩子:

  你怎麼總是這樣不聽話?

  你怎麼從來不知道努力學習?

  我告訴你多少次了,你怎麼還不改?

  你為什麼總是孩子氣?

  你什麼時候才不用我操心?  ……………

  家長們已經忘記了自己曾是孩子的時候。

  尊重孩子的家長往往是這樣問的:

  「我想聽聽你對這件事情是怎樣理解的。能說說嗎?」

  「你好好說說,讓我也理解你的意思,好嗎?」

  「我想,你之所以這樣做,肯定有你的理由,能說給我聽聽嗎?」

  如果我們丟掉成人的認識框架,以孩子的眼光來理解他們的世界,並給以指導,我們就可以幫助他們學到知識,學到經驗。如果我們站在成人的立場,用成人的思維方式,滔滔不絕地去向孩子灌輸,我們就限制了孩子的思維,不利於他們積極性的發揮。

  有人把人生比做長河,家庭則是在長河中航行的一隻小船,小船之外的情況,家庭無法把握,但小船自身的情況,則完全依靠自己。在小船上,父母兩人如能齊心協力,小船即使在風浪中也能保持平穩,讓孩子感到安全。如果父母離心離德,船劃得不平穩,那就有可能船翻人亡。家庭這隻小船可能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也可能成為孩子的毀滅之舟。

  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包括以下因素:

  1、對每一個孩子都一視同仁,公平公正;

  2、對孩子不撒謊,說話算數;

  3、父母之間要謙讓,不要互相責備;

  4、孩子的朋友來作客時,要真心歡迎,要給孩子面子;

  5、對孩子不要忽冷忽熱,不要亂髮脾氣;

  6、家裡要尊老愛幼,家長要為孩子做出榜樣;

  7、全家的大事決定前,要徵求孩子的意見;

  8、家裡要搞一些文體活動,每星期最好共同玩半天;

  9、父母如果有缺點,要允許孩子批評。

  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環境的形成主要依靠家長。這就對家長提出了一個要求:不要嚴於教子寬於律己。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每位家長都想把自己所有希望與夢想都轉嫁的孩子幼弱的肩膀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而對於家長自身的學習,就一味以「年紀大了,記不住了」等語言搪塞。不讀書,不看報,不思進取。然而你卻忘了,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最直接的榜樣,你這樣按不同標準要求,不但破壞了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同時也孩子以後的成長十分不利。所以,父母以身作則,有利於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http://tangying0511.blog.163.com/blog/static/860868982008101683547883/
推薦閱讀:

家庭和諧
宗教自由與族群和諧之道
以家風之美促進社會和諧
談談夫妻和諧相處之秘訣
《性事大全》之【性和諧】彙編

TAG:家庭 | 轉載 | 標準 | 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