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湘西會戰中,何應欽故意放跑日軍?

湘西會戰中,日軍被中國軍隊打得落荒而逃,讓這次戰役成為日軍自己不得不承認的大潰敗戰役。但是戰役中,109聯隊被完全包圍,卻未能全殲讓其突圍而出,也是戰役中的一個問題。在後來抗戰史中有這樣的觀點:當時負責指揮湘西作戰的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為了主動結束該戰役,向當時國民黨第六屆一中全會報告大捷,於是便在「軍事配合政治」的借口下,將洞口公路方面的口子放開,讓日軍出逃,以便儘快結束戰爭。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簡單說說這個說法最初的來源。筆者經過查證,最初來源出自於《文史資料選輯》第90輯中的時任第四方面軍參謀長邱維達將軍關於《我對湘西雪峰山會戰回憶》一文。

20日深夜,我(邱維達)在漵浦指揮所接得王耀武電話說:前方戰事仍未結束,何總司令很著急。因為中央已確定日期召開四中全會,委座電催何回重慶,親自向大會報告湘西大捷經過。何總說,戰鬥仍在繼續,他去報告大捷,前方後方豈不矛盾。何總要我同你研究一下,如何早日結束這場戰爭,要你考慮一下。我說讓我考慮幾分鐘再回答你吧。我乍聽王耀武提到「早日結束這場戰爭」這句話,心裡已經有了底,統而言之,不外乎草草收兵。我想,抗戰八年,打的敗仗多,勝仗少,這次將士們流血犧牲,眼看只要堅持一周最多也不過十天,就是一次勝利的會戰。想到這裡,立即掛上電話請王講話。

我說,「你要我考慮早日結束戰爭的事,我已經考慮過,為了善始善終結束這場會戰,最快也得5天左右。」

王說,「不行!何老總後天清早就要飛回重慶,在他動身以前要設法解決戰局。」

我說:「吃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作戰也得一仗一仗的打。」

我反問他一句:「你同何商討過沒有?你們的腹案打算如何指導?」

他在電話中露出了底牌。他說:「在胡璉正面包圍圈放開一個缺口,這樣可以早點結束戰局。」

我又反問他一句:「下面部隊長是否同意這樣干呢?這樣干,對整個戰局有什麼好處?」王又補充一句;「就在洞口公路附近放開個口子就行了。」

看來他們的決心早已下定,我再說也無用。我說:「如果你們真要這樣干,我作為幕僚

長,利害得失我不能隱瞞,我不能執行,請你直接打電話告訴部隊行動。」

我放下話筒不久,何總又來電話。

他說「我後天清早要回重慶,王佐民同你談的問題,希望你全面考慮。」最重要的一句,我至今仍未忘懷,他說:「軍事要配合政治吧」。我想來想去,實在想不通。將被圍的敵軍放出去,這是什麼政治!

同樣時任18軍11師師長楊伯濤,副師長王元直在後來的回憶中都提及此事。楊回憶」忽然接到軍長鬍璉轉來上級命令,要求將扼守在石下鎮的一個團全部撤離,集中全力向敵側面攻擊。這樣一來,包圍圈就出了一個大口子。被圍日軍一見有路可逃,就不顧一切的一擁而出。我軍雖督隊猛擊,但斬獲之數不大。」

副師長王元直更是直言,「第18軍為何不截斷芷江、邵陽間公路,積極配合友軍圍殲敵人。而要轉移地點,改取守勢,我至今是不理解的。」

最後筆者查閱了《第十八軍湘西會戰戰鬥詳報》,17日,就在第18軍各部全力收縮包圍圈,準備配合友軍對第116師團做最後的圍殲之時,接到了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親自打來的電話,要求他們放開公路正面,「著重側擊」。

綜合上述資料,基本可以肯定,確實有將圍殲日軍機會放棄,改為追擊潰敗日軍。那何應欽是為何要這麼做?

筆者通過查閱《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一書,發現所謂為了去重慶開會報告大捷的原因根本站不住腳。

因為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45年5月5日開始(另註:正式會議開始於5月7日,之前為預備會),何應欽參會並做軍事報告,14日又出席軍委會會議,報告中國陸軍總部成立後部隊整編經過。

也就是說,王耀武給第18軍下達命令時,何已在重慶開會了。更何況,何在大會上做的軍事報告中,有關湘西會戰戰況的內容僅到5月3日止。(全文收錄於何應欽:《何上將抗戰期間軍事報告》,台北:文星書店有限公司,1962。)因此,這個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何已經在事情發生的半月前就前往了重慶,並且已經做過了軍事報告。

那作為前方的臨時指揮官,第四方面軍司令的王耀武為何會做出這樣放棄圍殲日軍一個聯隊的大好機會呢?

細究起來,王耀武也不是沒有苦衷。自步兵第109聯隊被接應出包圍圈後,第116師團主力蝟集於土橋、黃虎砦及白眉山以西地區。第四方面軍司令部判斷其有固守待援的可能,感到異常緊張:從4月下旬開始,日軍由於前方各個攻擊部隊都遭遇重創,20軍就開始向湘西地區增兵,到5月中旬到達戰場附近的日軍已從最初的約3萬人猛增到6萬人左右,兵力增加了一倍。

根據《第四方面軍湘西會戰戰鬥詳報》中描述,17日日軍34師團所部萬餘晨已由全縣北竄,先頭二千餘已竄抵新寧南側。

此外第四方面軍在此前的作戰中消耗很大,各部隊均已疲憊。一旦不能在短期內解決第116師團,很可能遭到日軍後續部隊的迂迴包抄。方面軍已沒有預備隊應付,有被日軍反包圍的危險。

根據何應欽4月14日下達的作戰命令,新6軍應以一個師空運到芷江作為第四方面軍的總預備隊(《抗日戰史·湘西會戰》,第10頁),此後又多次指示其推進至一線參加戰鬥,但均未得到執行。因此,第四方面軍事實上沒有預備隊。]而第18軍放開口子也符合兵法上講的「圍師必闕」的原則,讓日軍倉促突圍,以便所部在追擊和側擊中取得最大戰果。果不出他所料,第116師團逃出包圍圈後,只顧逃命,根本組織不起有效抵抗。第四方面軍乘機尾追和側擊,打得日軍潰不成軍。

當然,王耀武這個決定也讓日軍的109聯隊避免了被全殲的厄運,失去了一次極其難得的,全殲日軍一個步兵聯隊的機會。


推薦閱讀:

罕見老照片:大量侵華日軍照曝光 震撼寫實(組圖)
你所不知道的歷史,馬來西亞星島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華人華僑抗爭侵略史(3)
日軍駐紮地-《亞東映畫輯》1930年蒙古
1943年8月下旬,我爺爺朱永瑞跟下朱路一青年被侵華日軍的走狗偽軍抓去做龍皇山碉堡苦力!

TAG:日軍 | 湘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