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和而不同的戊戌六君子 (2)

最年輕的林旭,在早年與康有為並不熟悉,戊戌變法前一年,他還在刻意避免與康有為接觸。此後他的觀點受康有為影響,逐漸開始認可維新之論,甚至以康有為弟子自居,在入選軍機處之後,林旭的行為也較為激進。儘管如此,軍機大臣廖壽恆在戊戌政變之後求情時仍不認為林旭與康有為是一黨。楊深秀與康有為沒太深的交往,1898年他跟維新變法有關的第一道上書,內容是勸告清政府不要妄想借俄國之力阻止德國侵略山東,他力主變法保國不可依賴外國。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後,抓的第一撥維新黨人也沒有他,他是隨後上書質問慈禧太后為何囚禁光緒而遭拘捕殺害。劉光第的情況很複雜。一方面,劉光第參與了一些維新活動,還曾以身家性命替康有為擔保;另一方面在劉光第被殺後抄家發現了他彈劾康有為的奏章,尚未寫完。私下裡,劉光第對維新派與守舊派的爭端並不認可,他說「新舊兩黨,互爭朝局」令他寒心,同時又自詡「好在自己並無新舊之見,新者、舊者均須用好人,天下方可久存」。楊銳是張之洞的學生,對維新派的一些做法很不認可,在給張之洞的信中說康有為「繆妄」,不過保守派也沒有希望,他更傾向於不改變政體的自強運動。其軍機處同僚高樹後來回憶說,楊銳對同為軍機章京的維新志士譚嗣同、林旭很有意見,私下裡形容譚嗣同是「鬼幽」、林旭為「鬼躁」,聲稱「某君鬼幽,某君鬼躁,同列如此,禍可知矣」。戊戌政變之前,楊銳甚至要發聲明說自己與康有為毫無關係以避禍,只是後來怕因此導致同僚關係鬧僵而作罷。殊途同歸若說戊戌六君子的共同點,那就是救國的理念。這6人中,康廣仁是跟隨其兄康有為一直救國的,而譚嗣同、楊深秀、劉光第、楊銳、林旭5人,均是在中日甲午之戰後,在清政府喪權辱國之後,受到了極大的震動。楊銳慨言「二十年卧薪嘗膽」,劉光第上《甲午條陳》,譚嗣同憤而著《仁學》,楊深秀思「甲午之恥」,林旭有詩云「分明家國千行淚」,救國圖存,雪甲午恥,成了這群觀念並不相同的知識分子的共識。在民族大義之外,這6人的另一個共同點則讓他們同赴一死,那就是對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的相似態度。維新變法的一個主要矛盾就是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的權力之爭,而這6人出於不同考慮,都站在光緒皇帝一邊,這才是慈禧太后痛下殺手的關鍵。楊深秀本來沒事,卻在戊戌政變後質問慈禧為何拘禁光緒;劉光第在戊戌政變前就上書要慈禧把權力還給光緒;譚嗣同、林旭直接參与了康有為、梁啟超最後救援光緒的活動;楊銳對甲午之戰中慈禧的作為公開批評。這些舉動本就是慈禧的大忌,在戊戌政變的你死我活中,更成了慈禧舉起屠刀的動機。歷史上,維新志士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變法之前宣揚的君主立憲、開議會、定憲法等關鍵政治主張,即使是在百日維新最順利的時候,也沒有被光緒皇帝提起過一次。光緒皇帝下令執行的維新政策,也無非是發展工商業、廢除八股文考試等一般政策。光緒皇帝對變法維新的興趣和從慈禧太后那裡爭回權力的興趣,究竟哪個更大一些呢?答案恐怕只有光緒皇帝自己知道。 張甫卿摘自《文苑》2014年第2期/樂佳
推薦閱讀:

君子心細微論
君子之道述議之三(依仁篇)
東林黨是一群什麼樣的人?自詡正人君子,實則齷齪至極
易經丨君子有終 大吉大利
不知易不可為君子

TAG: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