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皇后(唐太宗皇后長孫氏)—搜狗百科

生死相隨

唐太宗登基後生過一場重病,纏綿床榻累年,長孫皇后悉心照料,晝夜不離左右。唐太宗和長孫皇后自少年結髮,共同進退十多年,即使武德末年生死攸關之際都互不離棄。因感念丈夫對自己付出的真心實意,長孫皇后將毒藥系在腰間,準備「若有不諱,亦不獨生」。 貞觀八年(634年),帝後生死相依的情景再度出現。在九成宮的某夜,柴紹突來告變,太宗立刻穿上盔甲,同房就寢的長孫皇后,見丈夫全副武裝準備,不顧自己病體虛弱,立即緊跟太宗而出。左右竭力勸說她應以身體為重,然而長孫皇后只顧念著丈夫,不惜自身病情加重,執意隨從丈夫,直至此事完結。

無須誓言表白,多少次危難中的生死相隨,增進了李世民與長孫氏在相知相守歲月中的濃情深意。無論夫妻倆身份如何改變,始終不渝。

當太宗面對長孫皇后的遺作,悲痛欲絕,親口對侍臣說出「我豈不知道皇后之崩是天命而不能割情?只是想到失去賢妻良佐,仍然剋制不住悲傷啊」時,太宗和長孫皇后夫妻二人的情深意篤已然昭顯。

愛屋及烏

太宗對長孫皇后的寵愛同樣惠及到了長孫皇后的親族身上。太宗對長孫無忌的寵遇眾所周知,自太宗登基開始便一再加恩,委以腹心,群臣莫及。 長孫皇后父親早喪,後來由舅舅高士廉撫養,她與李世民的婚事也 是由高士廉促成。因此,太宗一生對於高士廉都非常感激,極其敬重。 貞觀二十年(646年)高士廉病重,太宗親臨其家探望,並和他述說生平往事,感慨流涕。 二十一年(647年)高士廉去世,太宗因著「故舊情深,姻戚義重」,不顧自身病體和大臣勸諫執意要去臨喪。後來在陪葬詔中太宗又不忘強調「朕爰在弱齡,早敦姻戚,綢繆眷遇,多歷年所」可見對高士廉的感念。 類似「地兼賢戚」,「地兼姻戚」「椒掖之親」的詞語在下達給長孫無忌和高士廉的詔書中比比皆是。當然長孫無忌和高士廉除了長孫皇后的原因之外還有自身的才幹,可是其他人卻是實實在在的「以後親」了。

長孫皇后的族子長孫祥,他的父親長孫安世曾經是王世充部署,但因為長孫皇后的緣故,長孫祥得以在唐廷做官,並最終做到刑部尚書。長孫敞因受賄被免官後,太宗卻因為他是皇后的親叔叔,常常賞賜給他大量絲絹,不久不僅重新任命還升他宗正卿。

比起私惠後親,還有更明顯的事,貞觀初年,長孫皇后的異母哥哥長孫安業(名無憲,字安業)參與謀反,按律當誅,卻因為長孫皇后的求情,太宗免除了他的死罪。唐律謀反本十惡之首,最後不僅活命還官拜兵部尚書,封薛國公。 親兄弟謀反,皇后沒有跪著請罪,擔心自己被株連,反而以「釋憾於兄」這個牽強的理由直接要求太宗網開一面饒恕這位異母兄長,能有如此的自信,可見「恃寵」之言非虛。

長孫皇后臨終前之所以要說「妾之本宗,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則為幸矣」。當一個皇后不去憂慮人走茶涼,反而擔心皇帝莫要賞賜太多時,必然是因為皇帝已經對自己的家族太好了。   其實唐太宗對長孫皇后親族的好也就是和普天下所有愛妻子的丈夫一樣,愛她所愛,親其所親,身為帝王在自己力所能及又無傷大雅的範圍里給予妻子最好的。

帝後互動

李世民愛重長孫皇后,尊重她的看法,即使朝政大事也毫不避諱。經常向長孫皇后詢問朝中賞罰之事,長孫 皇后不想回答時以「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為由拒絕干涉朝政。李世民卻一定要和她討論,再三詢問,長孫皇后無奈之下決定不理踩丈夫,以沉默應對,對此李世民對妻子也毫無辦法。

朝政之外,長孫皇后和唐太宗的相處頗有有閑情逸趣。有一日春景正盛,長孫皇后在內苑遊玩,見桃花燦爛,嫩柳抽芽,一片欣欣向榮之景,便乘興賦詩,名曰《春遊曲》。太宗聽聞後,「見而誦之,嘖嘖稱美」。 貞觀二年,幼子李治誕生,洗兒禮時,長孫皇后贈給幼子一個吉祥之物玉龍子。這本來是李世民於晉陽宮所得,看它「雖廣不數寸,而溫潤精巧,非人間所有」便作為禮物送給了妻子,長孫皇后一直將它放在衣箱里,乘著這次幼子誕育,才又轉贈。後來李唐皇帝「以為國瑞,帝帝相傳」。

九成宮作為避暑度假佳地,深得唐太宗的青睞。貞觀六年,他和長孫皇后一起去九成宮避暑,興之所至便拉著妻子在九成宮中散步,歷覽台觀。帝後二人走到西城背陰處時,突然發現所處位置的泥土異常濕潤。太宗放開妻子,拿起手杖朝地上深礎,不多久,便冒出了泉水,帝後二人十分欣喜。太宗特地讓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刻《九成宮禮泉銘》,以作紀念。

太宗與長孫皇后還常常奉養高祖,誠心盡孝。貞觀六年十月(632年),太宗和長孫皇后回到京師,侍奉太上皇宴於大安宮。「帝與皇后更獻飲膳及服御之物,夜久乃罷」貞觀八年三月(632年),高祖在兩儀殿擺宴,宴請西突厥使者,因貞觀以來,功業極盛,四夷臣服,高祖十分高興。太宗與長孫皇后互進御膳,又獻服御衣物,長孫皇后執櫛為高祖理髮戴冠,看到高祖發已花白,心中感懷,與太宗皆不禁流淚,如同家人常禮。

子以母貴

唐太宗最寵愛的兒女皆為長孫皇后所出或收養。即便最是冰冷客觀的史書里,也依然能感受到那一腔由對妻子切切之情演化而來的拳拳父愛。翻開史書,唐太宗對長孫皇后兒女的寵愛比比皆是。

長孫皇后的長子李承乾,性聰敏,太宗「甚愛之」。對於長子太宗夫婦寄予了厚望。 在李承乾年幼時就給 他找了侍讀,又讓魏徳明,孔穎達教授承乾儒家典籍。 太宗登基後便立李承乾為太子,十二歲時,太宗就開始有意識的鍛煉承乾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了,下詔令承乾「宜令聽訟」,還說「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 後來又為他開設學館並先後派遣房玄齡魏徵等重臣加以輔佐。李承乾身體不好,太宗捨不得讓他多讀書,但承乾並不因此放縱,反而在太宗問他治國策略時顯示了才能。對此太宗非常高興,特地對群臣炫耀了一把。 貞觀年間李承乾兩次生病,太宗先後請道士,高僧入宮為太子祈福,承乾病癒後,又度了三千人出家,為他建造普光寺、西華觀, 並赦囚徒。 長孫皇后去世後李承乾漸漸長大,開始不修徳業,行為叛逆,太宗卻依然對他寵愛縱容,直到李承乾謀反事敗。 然而太宗卻不忍心依律將他處死,最終只是將李承乾廢黜。在廢太子詔中,太宗感嘆「況乎冢嫡,寧不鍾心」。雖然李承乾的作為傷了唐太宗的心,但在後來重新選立太子時,太宗卻仍然念著他的安危,竭力保全。

長孫皇后的次子李泰,聰敏絕倫,「寵冠諸王」。 太宗登基後改封越王,李泰所獲封地多達二十二州,其他同時受封者卻只有八州。 後又加封其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余官如故。雍州即長安京幾之地。因為太宗寵愛,李泰遲遲沒有出閣之藩,連帶李泰的兒子也被帶入宮中撫養,長孫皇后親自給其賜名「欣」。 除了王府之外,太宗還將芙蓉園和東都洛陽一個坊及此坊所在之地,一併賜予了李泰。李泰喜好文學,太宗便為他設文學館。李泰編寫《括地誌》成,太宗多次賞賜,以至用度超過了太子。 因李泰體胖,未免兒子上朝辛苦,太宗特意賜給他小輦。 類似這種私愛不勝枚舉。以至史官感嘆「其寵異如此」。 後來李泰奪嫡被貶,太宗卻仍然認為「朕之愛子,實所鍾心」,後來又對大臣表示自己「鍾心念泰」只是為了社稷不能不忍痛割愛。 沒過多久,便又重新進封了李泰。

長孫皇后的幼子李治,太宗對他十分鐘愛。為慶賀李治出生,太宗下令賜天下是日生者粟。李治封號晉王,為并州都督。之後又加封右武侯大將軍。長孫皇后去世時,李治年幼,在母親的葬禮上,哀慕甚深,太宗見狀,對他更是憐愛, 後來便親自撫養李治, 在長孫皇后去世後多年,仍然捨不得他出閣,於是李治一直沒有出宮到晉王府居住,一直到被立為太子。 雖然住在宮中,但李治在宮外卻有一座佔一坊之地的王府。 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被廢,太宗開始想立李泰,大臣認為要先安置晉王,不然難以保全。李世民聽後涕淚交下說「我不能」於是便找來大臣定計立了李治。李治成為太子後,太宗對他的寵愛絲毫不減,即便李治已經納妃生子,也不願和愛子遠離。導致大臣多次上書要求太宗讓太子回東宮,不要總是留在身邊過分溺愛,然而收效甚微。 征遼期間,因為李治擔心前線戰事,太宗為他創飛表奏事, 因為李治擔憂太宗打仗不愛惜身體,太宗便不再身先士卒。 一次李治久久沒有回信,太宗在終於接到信後非常激動,回信寫道「憶奴欲死,「少頃忽得手書,憂惶一時頓解」。 足見愛子之深。

太宗和長孫皇后另有四個女兒,長女長樂公主李麗質。美麗聰慧,太宗和長孫皇后「並所鍾愛」,並在她出嫁時嫁妝逾制。長樂公主還曾協助長孫無忌等勸說太宗打消了分封功臣的想法。長樂公主因病去世,太宗非常悲痛,將她葬在了離元宮很近的地方。並打破皇子、妃嬪、公主只設一道石門的制度,設了三道石門,是昭陵已發掘的陪葬墓中僅此一例。

城陽公主是長孫皇后所生,太宗對她也非常喜愛,將她嫁給了杜如晦的嫡子杜荷,因為尚公主,杜荷得封郡公。後來因參與李承乾謀反案被賜死。 太宗再次為她指婚,由於前段婚姻不順,太宗特命人婚事占卜,欲破例黃昏行吉禮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禮,以期女兒有一段良緣。

晉陽公主李明達是唐太宗極其喜愛的女兒,長孫後去世後太宗「親加鞠養」。 年僅五歲的晉陽開始思念起了母親。唐太宗外出巡幸都會帶上晉陽,每次經過妻子生前到過的所游之地,都會告訴女兒,孝順的晉陽控制不住自己的悲傷,哀哀地痛哭起來。晉陽公主和李治感情親厚。李治上朝之前,晉陽公主哭著不舍哥哥離開。唐太宗見此情景也淚流滿面。晉陽公主常常在太宗發怒時為大臣求情,晉陽宮中常常臨摹父親的飛白體,久而久之寫字時便有了太宗的風格。將太宗和晉陽公主的字出示大臣,大家都無法辨別。然而晉陽公主未及出嫁就去世了,太宗萬分悲痛,連續一個月沒法進食,身形消瘦,大臣見狀紛紛進諫,但唐太宗卻對來勸勉的臣子嘆道:「你們說的那些道理,其實我都明白。我也知道人死不能復生,再怎樣的悲傷都與事無補,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控制不住這種悲傷啊。」。最後太宗下令用晉陽公主湯沐之資,在公主墓旁修建佛寺,給早夭的女兒追福。

新城公主,初封衡山公主,打破了名山大川不得作為封號的規定。 公主墓誌記載其冊封后便「湯沐增賦」,可知新城公主和姐姐晉陽一樣小小年紀就有了實封。新城公主先是許婚魏徵之子魏叔玉, 後來因事婚約被解除,太宗又在妻子生日那天宣布將女兒許配給皇后的侄子。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感到自己大限將至,擔心耽誤女兒的婚事,便開始張羅新城公主出嫁事宜,由於程序繁瑣,最終沒能來的及,還是留下了遺憾。

除卻嫡齣兒女,長孫皇后還收養了庶女豫章公主。 因為被長孫皇后收養,太宗對豫章公主的感情也十分不同。豫章公主死後,太宗非常悲傷,長期穿著素服,以至群臣驚恐,紛紛上書勸諫,要求皇帝克制悲傷。

唐太宗對長孫皇后所生子女的溺愛事迹還有很多,古人云「母愛者子抱」太宗對於長孫皇后子女的寵愛即便在長孫皇后過世後也絲毫不變,反而更加依賴,憐子而思母。男人總會愛他所愛之人生的孩子,這一點,即使帝王明主也不例外。

推薦閱讀:

室內凈化空氣的花卉系列(十)——萬年青(銀皇后)
孝庄文皇后其人其事
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的皇后
【五代十國·後梁】張惠--朱溫皇后
隆裕皇后為什麼沒有得到光緒帝的恩寵?看看這些照片就知道了

TAG:百科 | 唐太宗 | 搜狗 | 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