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美阿波羅登月無可爭議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美阿波羅登月無可爭議 央廣網北京2月4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79歲的歐陽自遠,是我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他參與制定了我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並為2008年發射的"嫦娥一號"探測器,設計了具體的科學目標,被譽為我國"嫦娥之父"之一。

去年,我國神州十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順利交會對接、嫦娥三號成功在月球表面實現軟著陸。在我國邁向航天強國之際,今年年初,歐陽自遠致信相關部門,呼籲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並且親自推薦了具體書目。這位年近耄耋的老者,懷揣著怎樣的科學情懷?我國的探月工程未來又將如何發展?帶著這些問題,中央台記者張棉棉走進了歐陽自遠的辦公室。

在國家天文台歐陽自遠辦公室內,最醒目的是一個一人環抱大小的月球儀,上面清楚地標記著"虹灣"、"雨海"等月球地名;牆上是我國"嫦娥二號"探測器拍攝的7米解析度月球影像圖;辦公桌上則擺放著《十萬個為什麼》、"嫦娥書系"、《再造一個地球》等科普讀物。坐在辦公桌前,年近八旬的歐陽自遠,頭髮梳的一絲不亂,透過黑框眼鏡,看到我向他走來,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了新版的《十萬個為什麼》航空航天卷。我們的對話就從這裡開始:

歐陽自遠:所有問題都是全國青少年和公眾提出的,組織全國各方面的在科學也在文字上都比較有造詣的科學家們,動員了四五十位院士,最終才弄成這一本,包括了火箭、衛星、飛機,而且這裡面全是彩頁。

《十萬個為什麼》航空航天卷,是專為青少年而設計的圖書,從直升飛機為什麼飛不快?到航天員如何吃飯、喝水?怎麼處理個人衛生問題?再到我國為什麼要建設自己的空間站?這些具體又帶有科學常識的問題被一一解答。歐陽自遠說,科研是科技工作者的本職工作,但科普宣傳同樣重要。年近八旬的他,除了寫書、做文章,每年要親自做50場左右的科普講座,目的就是使公眾了解、支持中國航天事業:

歐陽自遠:大家覺得你地球上的事情都干不完,你怎麼跑去干這個事了呢? 大家總以為你們要花一個天文數字的錢,最後我們也就14億這個嫦娥一號,這14億有一個概念北京市修兩公里地鐵的錢,大家都很難相信,而我們確實中國人離開了自己的搖籃。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官員曾說,科幻電影《星球大戰》,重新點燃了年輕人對太空事業的熱情。歐陽自遠坦言,比《星球大戰》更能激發全球興趣的,是曠日持久地對於美國阿波羅登月真假的討論。他曾經這樣對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官員說:

歐陽自遠:我覺得你們美國人真的是個陰謀,你就是不回答,就是讓全世界去吵吵嚷嚷,但這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科普運動,時間最長40多年,人數最多3億到4億人,你就藉助這個讓他們去吵,大家都關心、了解阿波羅,卻沒有花一分錢,我很佩服他們。

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月球研究的科學家,歐陽自遠明確表示,美國「阿波羅」登月是無可爭議的。1978年,美國曾向我國贈送了重量為1克的月球岩石。當時,歐陽自遠將這1克岩石一分為二,通過對0.5克月球岩石的研究,推斷出:它是阿波羅17號飛船採集的樣品。近年來,我國的"嫦娥二號"、印度的"月船一號",以及美國自己的月球探測器,都分別拍攝到了當年"阿波羅"登月後留在月面的著陸器、月面活動的地貌特徵,從而印證了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

歐陽自遠:他們發射了一個探測器上去,拍完了六個地面現在的照片,全部展現出來,阿波羅十一的著陸艙、旋梯,國旗,走的路。在月球上走一次,你把土翻開來,可能保留幾百年的那條路。

在組織、規劃我國的月球探測過程中,歐陽自遠經常會被問到,月球探測能解決地球的什麼問題?他說,除了月球本身蘊藏的巨大資源外,美國阿波羅探月已經表明,月球探測的投入產出比大致為1:14。

歐陽自遠:推動中國技術的突破革新和上一個新的平台,第二培養出中國的一支隊伍來,有了這個你還發愁別的工業不被它所帶動,這是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我覺得這個是很清晰的,歐洲也在搞、日本也在搞。

對於我國未來的月球探測,歐陽自遠透露,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規劃中的第三步,承擔月面樣品採樣並自動返回地球的"嫦娥五號"正在研製中,預計2017年前後在海南文昌發射:

歐陽自遠:我們這次上去的話也是一個著陸器要著陸月球,更難辦的,我們有一個鑽機,它打鑽,要取岩芯。那個時候我發現上去的時候軌道上就有一條飛船,等著它上來,交會對接,就變成一體了,然後由那條飛船進入到打球層底部以後那就可以用降落傘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落下來。

歐陽自遠認為,儘管我國的載人登月計劃還沒有立項,但從科學探測的角度,載人登月的作用是目前無人探測無法比擬的。同時開發月球資源,建立月球基地,都需要載人登月的支持:

歐陽自遠:我們的玉兔號已經是我們國家最高智能機器人了,但是怎麼也不如人。我想安個地震儀在月球上,我想了多少辦法都沒有辦法,因為月球上它帶回來的東西不是簡單地撿幾塊東西就可以了,你要開發它的資源利用它的,以後還是要上人的,所以人能不能夠上去,也是你技術水平、技術能力的一種表現。

推薦閱讀:

有沒有類似《Space Oddity》或者《Dancing on the moon》這樣講太空的歌曲?
在《掠食》沒有發生的世界裡,人類是怎樣探索月球的?
曾經失敗的美國登月任務:阿波羅13號的驚險歷程回顧
尼克松為何終止登月計劃?

TAG:登月 | 阿波羅 | 爭議 | 嫦娥 | 羅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