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腦的生存方式
改變腦的生存方式
人類的腦具有可塑性,能無限改變。種種令人感動的事情,正是改變腦的契機,當進行了某些行動獲得正面結果,腦會分泌報酬物質多巴胺,完成的事情難度愈高,完成之後所分泌的多巴胺也愈多,使人感到喜悅,如此便能達到正面的循環,使整個人朝某個方向改變。作者茂木強調,人格的生成並非全由基因而決定,腦科學家也不認為IQ是唯一判別頭腦好壞的指標。他認為,受到人生中相遇的人們、感動人心的電影、強烈影響自己的書等影響,與這些事物交織而成的總體,才成為每一個獨特的人類個體……
0-1 【導讀】就算沒有才能,不管到幾歲都能成長最好要了解「腦的快樂原理」,跳脫自己微小的軀殼作者茂木曾主持NHK「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節目,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工作心得。其中一位讓茂木印象深刻的專家就是青森的果農--木村秋則。木村先生透過保持果園中的生態系統平衡,使物種互相制衡,即便不灑農藥也能栽種出美味得令人印象深刻的蘋果。茂木將多樣性的重要從果園中延伸至日常生活,他認為,日常生活中來往的對象最好也要保持著多樣性與複雜性。用腦科學的理論加以解釋,與自己異質的人相遇,能夠促進腦中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活動。將他人的作為做為一面鏡子,映照出自己。名為「他人」的鏡子愈多愈好,從積極的他人身上映照出自己的怠惰、從他人的長處中看見自己的不足。因為透過各式各樣的人來觀察自己,了解自己,才能進而能鍛鍊自己。人類的腦具有可塑性,能無限改變。種種令人感動的事情,正是改變腦的契機,當進行了某些行動獲得正面結果,腦會分泌報酬物質多巴胺,完成的事情難度愈高,完成之後所分泌的多巴胺也愈多,使人感到喜悅,如此便能達到正面的循環,使整個人朝某個方向改變。茂木強調,人格的生成並非全由基因而決定,腦科學家也不認為IQ是唯一判別頭腦好壞的指標。他認為,受到人生中相遇的人們、感動人心的電影、強烈影響自己的書等影響,與這些事物交織而成的總體,才成為每一個獨特的人類個體。【內容導讀】腦具有支持改變的力量~茂木健一郎/腦科學家、知名暢銷作家、本書作者我今年四十六歲,正值人生的轉折點,回顧自己的人生,發覺我真的改變不少。我認為人是可以改變的,我也認為能夠改變是非常好的事。因為我知道人類的腦,原本就具有支持改變的力量。十五年來,我持續研究腦科學,我想要透過這本書向各位解說,人類是可以改變的。接下來我將針對如何才能改變,說明我的想法以及方法。首先,關鍵詞叫做「偶有性」。所謂偶有性,是指一半已經決定,但另外一半還不知道會如何演變。稍微用難一點的形容詞說明,就是一半是規則的,剩下的一半則會因偶然而有所改變。比方說人們的對話就是如此。人們的對話,到某種程度為止的對話,大多已經決定好,之後的對話將如何展開就不得而知了,正因為如此,對話才顯得有趣。人生也是一樣,雖然人生看起來早已決定,但其實卻尚未決定。正因為不確定以後變成如何,才有生存價值。不是嗎?這個「不確定以後會變成如何」,正是腦開始活動的重要因素。相反來說,若所有事情都已經事先決定好,那麼腦就會失去本來的功能。在某種程度下,可以事先預測進展,但之後不確定會如何演變,在偶有性中,為了繼續生存,腦才得以不斷進化。如果有「腦的使用說明書」的話,偶有性因為非常重要,將放在第一頁重要的位置,接下來我將會不斷重複,加以解說。仔細思考看看,我們每個人都各自有一個腦,但誰也沒讀過什麼使用說明書。令人恐懼地,儘管沒有使用說明書,我們每天卻還是使用自己的腦。相反來說,一直以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沒有注意到許多可能的精彩。我自己也是如此,我認為我可以做到的事,或許還未達到所有可能的一萬分之一。但是我依然經常嘗試各式各樣的事,我總是在思考,該如何才能盡情使用自己的腦,以及該如何才能做到許多事情。我想讀者當中有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能力早已註定吧。比方說深信「自己是不擅長英語的人」,雖然自己如此斷言,但是,實際上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不擅長英語的腦」,只是因為尚未找到學習英語的方式。因此,「不擅於學習的腦」也不存在,而「不擅長人際關係的腦」也不存在。只是剛好至今以來的人生演變成如此的狀態,就只是如此而已。僅管每個人的腦都隱藏著非常大的可能性,但在活著的期間,卻僅僅使用到非常小的一部分,然後就此離開人世,這就是實際的情況,我認為真的非常可惜。我會這麼說並不是因為我想推行某個新興的宗教,或是想要為各位洗腦,我只是在陳述科學的事實。當然,人類的腦在某種程度已透過基因(DNA)決定,比方說智商(IQ)。在一項同卵雙生的雙胞胎調查中,指出智商的百分之五十是由基因決定。但是剩餘的百分之五十,會依據出生後經驗到的事、學習到的事而有所改變。此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我們腦科學家,並不認為智商是觀測人類的唯一指標,那是因為在愈來愈了解人類的腦的複雜度之後,得出的結論。比方說,透過腦的記憶研究,我們了解到人類的記憶並不像電腦一樣,一旦存進資料後就一直維持不變,人類的腦持續在編輯資訊。讀者的腦也是如此,現在於本書中讀到的內容,一旦收納於腦中,再與至今為止獲得的經驗相對照,持續不斷地編輯。至於之後會出現什麼,無法簡單地加以控制,也無法預測會如何進展。因為原本在入口之處就已經有所取捨,就算是現在讀到的東西,也無法全部記得。想要知道到底留下了什麼,那麼就得透過感情中樞的杏仁體(Amygdaloid body)(註)往記憶中樞的海馬體(hippocampus)(註)發送信號,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在腦中分別排序「這個很重要所以要記住」,以及「這個不記得也沒有關係」。盡管人類的腦是非常複雜的系統,但是我們正在慢慢解開謎團。雖然智商在以前被當作是分別「頭腦好壞的指標」,然而現今我們卻認為不能僅僅透過智商來了解人類的智慧。知名的藝術家岡本太郎(註)曾有句名言為「藝術是爆發」,他以前曾在一場派對乾杯時,叫喊著:「讓我們持著喝完這杯酒後就會死去的心情,喝吧!乾杯!」像這樣充滿靈感的突發奇想,能夠透過智商測驗測出嗎?絕對測不出來吧。正因為不知道腦中會編輯出怎樣的訊息,所以才無法測出像這樣瞬間爆發的判斷與靈感。實際上腦受到基因影響的部分,僅佔整體的百分之五十,真的就只是這麼多。我們的性格也是一樣,或許你會認為性格是天生的,但是人是可以改變的。在美國曾進行過詳細的研究,研究成果得知,在性格形成期間,受到雙親的影響佔二成,其餘的八成是受到其他人的影響。我們在人生當中,實際上會遇見相當多的人。我至今以來的人生,也與各式各樣的人相遇。正因為與相遇的人們接觸,一點一滴受到影響,因而造就出人格。比方說在小學時,說話方式會跟自己比較要好的朋友類似,或是與朋友興趣相同,那就是人格互相影響、互相培育的狀態。所以我想請各位先捨棄掉一個想法,那就是「自己從一開始就是獨自一人」的想法。我們在人生中,會與各式各樣的人相遇;此外,也會與各式各樣的人相互連結。自己的人格,就跟柏青哥的小鋼珠一樣,在互相撞擊的過程中,慢慢地造就人格的形成。現今的你,並非由基因決定,而是透過至今以來的人生中,相遇的人們、受到感動的電影,以及受到強烈影響的書,與這些人事物的相遇交織而成的總體,這就是現今的你。相反來說,接下來你也將會有各式各樣的遭遇,也會因而有所改變。所以把改變當作是喜悅,繼續生活下去是最好的事。【作者簡介】茂木健一郎腦科學家,也是日本知名暢銷作家。現任日本SONY電腦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東京藝術大學兼任講師。1962年生於東京。自東京大學理學院、法學院畢業之後,繼續攻讀東京大學研究所理學系研究科物理學博士課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並曾任職於劍橋大學。自二○○六年起主持NHK節目「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主要的著作有《腦與感質》、《創造心靈的腦結構》、《腦內現象》、《何謂意識》、《「腦」的整理術》、《腦與假想》、《腦和創造性》、《感質降臨》、《Process A.I.》、《柔軟的腦》、《機智的腦》、《音樂腦》《感動腦》等【目錄】前言 第一章 人不管到幾歲、在那裡都能成長1 腦具有支持改變的力量2 人格與知性是「交織的總體」3 人類在改變的瞬間會變成蛹4 腦的學習是「可能無限」5 想要改變、最好方法就是「感動」6 當心受到動搖時,踩下油門吧7 「七十從心所欲」這句話的厲害之處8 智慧一生都能磨練9 「無記」思想的意義10 重要的事反倒不說11 將自己的缺點以幽默表現12 對自己抱持「認知的距離」 第二章 培育腦的多樣性13 腦的個性,本人也不知道14 「奇蹟的蘋果」的文明論意義15 腦中是叢林16 愈是與自己異質的人,愈是了解自己的鏡子17 奇怪的人展現著生命的多樣性18 優秀的人教養深厚19 已經不需要大學20 智慧的光芒是社會的護照21 腦是透過「雪人」式學習22 才能並非與生俱來23 精通「腦的快樂原理」24 在戲劇中,不管是誰都有角色可演25 世上最美的東西 第三章 把他人當做鏡子了解自己26 了解自己的幽默27 不及格是了解「自己優點」的機會28 創造了解自己的相遇機會29 一位天才的智慧,不如一百位平凡人的智慧30 彈奏「自己」這項樂器31 我們真的無法得知他人的內心32 不要為他人設立框架33 不安與恐懼的理由 第四章 不要典當人生34 大家都正在典當人生35 不管是什麼人生目的,都不符合活著的效益36 佛陀變成「不起眼的平凡人」37 恢復人生的偶有性38 該說什麼與不該說什麼的嚴格區別 第五章 保有腦的空白39 腦的放空時間很重要40 落語中的「下位視線」41 享受偶有性的秘訣42 享受空白就能豐富腦43 不要設限自己是某種人44 重要的事兩秒鐘就決定45 總之先出力試試看46 比起能力更需要瞬間的判斷 第六章 學習時,持有孩子玩樂的心態47 不論何種職業,都有豐富的學習種子48 試著替換別的人生49 不要認為自己比以前更偉大50 「神之山」的尋根體驗51 遊玩時不知不覺就已日落 終章 如何活出人生52 沒有正確解答的事才重要53 理解人心就是教養54 道德是學問的集大成55 無法忘懷的人
0-2 【內容試讀】前言:日本的「腦熱潮」依舊延燒雖然學問本身與熱潮的延續並無關聯,無論如何,一般人對腦愈來愈感興趣這點並非壞事。 幫助我們生存於世的是人類的腦。在面臨各式各樣情況時,腦就是支持我們的力量。 比方說學校的學習。擅長學習的人,一定會很關心自己的能力究竟能加強到何種地步吧。另一方面,不擅長學習的人,平時一定傷透腦筋,想說到底該如何才能度過難關吧。這時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腦。 到了思春期,就會開始意識異性的存在。到底該怎麼接近對方,才能讓對方敞開心房呢?還有與其他數也數不清的「他人」,到底該如何溝通才好呢?這時也必須充分活用腦。 或是剛成為社會新鮮人,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因為沒有什麼工作經驗,不知該如何是好,也不知道如何借用職場前輩的力量,讓工作順利進行?工作幾年之後,累積了工作經驗,該如何在工作報告上好好表現,以獲取升遷的機會,還有該如何才能發揮自己的魅力?想要知道如何掌握這些事情,關鍵在於活用自己的腦。 在現代社會,大家都對自己的腦非常感興趣。將來會變得如何,誰也不敢保證。要是不經常學習的話,才剛學習到的知識,馬上就變成舊知識了。 正因為如此,現今的「腦熱潮」,既不是裝模作樣,也不是因為一時好奇。因為這是我們為了生存下去需要知道的事,因此才具有迫切的意義。「腦熱潮」今後也將持續下去吧。 雖然對腦感興趣是件好事,但是現今社會上流行的「腦熱潮」,似乎停留在很淺層的方面。不管是什麼東西,都想要早點得手(想要早點知道讓自己感到安心),也想要得到明天馬上就可以派上用場的情報,總之想要讓自己感到安心,雖然這是現代人特有的天性,但這也表示日本的腦熱潮沒有深度。 人類的腦本來就是不可思議的存在。我們人類想透過科學的方法加以解釋清楚的東西,其中最複雜也最困難的對象就是腦。直至今日腦科學家們仍致力解開腦的神秘面紗。 我常常會被問到:「就現在的科學,腦的秘密已經解開了多少百分比?」每次要回答這個問題總讓我感到非常困擾。只要解開一個,就會出現1個還未解開的謎團。這反倒讓我們瞭解到,至今有那些尚未解開的謎團。就像在炎熱的夏天常會看到的海市蜃樓,不管我們解開多少謎團,依舊還有努力的空間。腦就是這樣的存在。 腦的秘密怎麼樣也解不完,若現今出現於日本的腦熱潮,能夠真正帶領人們對腦產生興趣就好了。如此一來,令人擔憂的日本「知識低落」也能夠就此踩下煞車吧。而且不管對什麼事情,都能養成「嗯,等等」,稍微停頓思考的習慣。也因而,自然而然地自己也會對活著這個深奧的神秘產生興趣。 無論如何,不能嘲笑那些想要解開腦的神祕的人們的努力。透過腦所看見的宇宙非常神秘,也非常深奧。我希望讀者能夠暸解「現在,自己正面對著無限」,還有當處於情緒高昂時,腦所面對的各種狀況。 我對腦的研究開始產生興趣,是因為我讀了一九八九年出版、英國的數學家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註1)所寫的《皇帝新腦》The Emperors New Mind。在書中,他斷言利用電腦探知的「人工智慧」,無法說明由人類的腦產生出來的意識。他的論點是,透過電腦想要「理解」某些意義是不可能的事。 條理分明的邏輯與深刻的洞察。若將該書論點與現今由敷衍了事、不冷不熱的現代科學所支配的世界相比較,他嶄新、尖銳的論點真的令人讀來相當暢快。 雖然我以前就知道羅傑?潘洛斯在數理物理學方面非常有名,沒想到他也能針對腦加以分析。但世間一般人必非全都像羅傑?潘洛斯一樣有著高昂的情緒,他的論點受到嚴厲的批判,也有很多人反對他的論點。儘管如此,由羅傑?潘洛斯提出的重要問題,至今仍引起熱烈的討論。 我之所以想要從事腦的研究,就是受到羅傑?潘洛斯「高昂情緒」所吸引。我也常回想起,這就是我的原點。想要理解羅傑?潘洛斯的論點,必須知道各式各樣的東西,像是量子力學(註2)的基礎理論,也必須暸解重力理論。但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得先了解這些理論就太過嚴苛了吧。 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想將這些高昂的情緒傳達給某個人知道,也想將我對腦的思考,以及對生存意義的思考,以及關於這些事情更深層的意義傳達出去。雖然全力投入研究,至今卻仍只瞭解到一部分,但是我還是想與大家一起思考無限的問題。 我認為當我在透過腦思考各式各樣的人生問題時,這些情緒都是支持我繼續下去的動力。我也想讓讀者知道人生的無限有多美好。我也深信我必定能夠將這份熱情傳達出去。 腦就像是「要石」(註3)一樣的東西。所謂「要石」,就是位於日本茨城縣鹿島神宮,那顆傳說的石頭。要石出現在地平面以上的部分又圓又小,但是一直往下挖掘,就會變得愈來愈大,不管怎麼挖都挖不完。 相傳水戶的德川光□(註4)也曾經想要挖起要石,但是因為一直不成功,只好放棄。 人類的腦也是一樣。儘管認為自己已經知道,或是認為很簡單的事,但那些都只是在深入了解之前的入口。出現在地表的部分只有一點點。人類現今還未能得知究竟存在於地底下的石塊到底有多巨大。 儘管如此,我們人類還是必須生存下去,依舊必須表現出某種東西才行。 關於人類與腦,我已經盡力將我在現階段思考的東西以言語表達出來。因為我只知道這個面對人生無限的方法。由腦的觀點出發,將生存的悲哀與愉快收錄於「言語的專輯」裡。 希望有幸能讓關心真正生存意義的所有人,都能閱讀到這本書。【註】1、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一九三一年出生,英國數學物理學家與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2、量子力學:描寫微觀物質的物理學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3、要石:日本傳說「要石」是為了守護當地不受地震侵害。「要石」如同冰山,只露出一小塊,其實底下是一大塊,因此「要石」到底有多大,至今仍是謎。4、德川光□ :Tokugawa Mitsukuni,一六二八年~一七○一年,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第2代藩主,父親是水戶藩第一代藩主德川賴房,祖父是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推薦序1】腦有無限的可塑性~張承能/林口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當天下雜誌總編輯希望我為本書寫序時,我懷疑到我所學的醫學專業,能和本書拉上什麼關聯嗎?但書名深深吸引我。當我看完了茂木健一郎所寫的《改變腦的生活方式》時,心中澎湃萬千,久久無法自己。書中描述了腦的成長模式、人的處事原則、人生的態度,幾乎從生理、道德、人生哲理都包含在內,與我多年的研究頗有相似之處。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閱讀當中,許多以前讀過的論語字句,相互呼應,逐漸浮出腦海,而且最後總結談到如何活出人生時,竟然以孔子作為結尾,讚美孔子為「有人格的人」真的令人難以忘懷,茂木先生的體驗更與中華文化不謀而合。書中談到腦發展的天生因素只佔一半,後天的學習、開發、成長佔一半,每個人都有努力成長的空間,腦有無限的可塑性,與我個人多年來作腦皮質語言區的發展不謀而合,人的語言區,母語較局限方式於側溝,而後天所學多種語言的發展,可以分布到左側大腦更廣泛的區域。但學習需有方法,也要終生學習,並且須有停下來思考的空間,方能作更大的彈跳。我的朋友仁寶電腦的許勝雄先生也談到禪七對他的影響,當他遇到難題時,靜坐沈思之後,常常困境可迎刃而解,可見停下來休息一下,讓腦子放空,的確可以走更長遠的路。腦具有擴展性,像食物鍊環環相扣,神經細胞也是一樣,神經傳導也是個個相連,形成迴路,所以常常思考,發動一個腦細胞的思考,可以源源不絕的啟動下一個腦細胞的活動,真是「舉一隅可以三隅反」。腦的學習必需正面思考,才有快樂的結果,這與我看過的一部影片「秘密」有異曲同工之妙;抱持負面思考則一路負面到底,當你想到:「糟糕!遲到了,又塞車了」,則一路塞;反之「還好,車子多,可以趕得上」則一路順暢。所以正面思考,才會有正面結果,但仍須自我比較,量力而為。書中第二部份主要談到人生之道,自己如何對待自己,如何與他人相處。他建議自我批評缺點,反而會使別人與我們相處碰到缺點傷處時,更為自在。但有些時候某些事還是不要當面點破才好,說出來反而雙方尷尬。最後談到的是人生哲學,他建議與自己個性相異的人相處互見,才能看出自己的本質,如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而且每個人不論能力如何,都能扮演一定的角色,這就是藝術。當他描述到一個不會說英文的日本孩子,也可以在陌生的美國小學中演話劇,他起初有點猶豫,結果話劇中介紹他時,竟然說:「我們有個不會說英文的同學,但他會唱日本歌。」所以當這位日本小孩在台上唱出日本歌時,不也是成功的表演了英文話劇的一部分嗎?每人都有存在的價值,只是看我們如何讓他發展而已。他談到行事之道:用下位視線降低欣賞的標準則一切滿足;為腦製造放空機會,以便跨出下一大步;不為自己設限,掌握大方向;重大的事物,可以在兩秒間決定,但仍須起而行,才能有實質結果;而且必須以稚子之心終身處於學習狀態,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最後提到如何走出人生?就是要像孔子一樣,有學問,有人格,才能令人難以忘懷,弟子與後代人的合作,才造就了《論語》的產生。本書從腦的生理功能談到人生學習方式、道德、進而哲學,的確可以讓讀者重新思考,定位自己,進而找到自我,發揮自我,渡過一個完美有人格的一生。值得讀者閱讀、深思,再起而行。【推薦序2】 體驗「心」與「腦」的共鳴~廖瑞銘/政大心理系教授、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主任人類存在天地萬物之間,對「自我」心智功能的了解,隨著近代神經科學研究的神速進展,已經累積了許多從微觀角度所得的科學實證;然而,如何將之提升到以巨觀角度去解析個體的認知學習,與其在人際社群之行為,是當前神經科學研究的趨勢。為了使一般人了解心智大腦之間的奧秘,近年來國內對大腦與神經科學的知識普及化,透過媒體傳播及書籍出版,已經具有相當程度的效益。然而,若要使一般人可以更具體的去了解神經科學知識的運用,例如:心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現象,而大腦是如何參與其中,神經科學的研究如何與人文思維結合等議題,則仍有待學界與業界共同努力。這本書的內容將大腦神經科學的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表達,正可符合前述的期待。我們知道,成人腦的平均重量一千三百公克,約估身體重量的百分之二,其大小約莫一個合掌的杯筊,內有十億個腦神經元細胞,及十倍到百倍個腦神經膠細胞。這些細胞分工合作,支持我們的身心靈活動,從不斷的學習及反覆的修正行為,建構成人類的基本行為樣貌。書中多次以多巴胺為例,說明大腦的神經化學物質是如何在真實生活情境中,與人類多采多姿的行為「共變共舞」。作者從人文的角度出發,文情並茂地解讀出,大腦對於人生正面學習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它如何幫助我們活出高尚品格,包括:教養、包容、利他等等。這些多元化的人生面相,若得以相互和諧匯聚,不失為是大腦的健康生存之道。書中列舉佛教、儒家思想,讓人對神經科學的人文意涵有了更多的啟發。其實人類心智淵源流長,豐富的蘊藏在古聖先賢的哲思裡。例如:《莊子?秋水篇》裏有一段故事,亦可解釋書中提到的大腦鏡像神經元之作用。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看到鯈魚「從容出遊」便覺得它快樂,因為他自己對於「從容出遊」的滋味是有經驗的。雖然鏡像神經元的實驗證據,目前只見於人與猿猴類的腦科學研究報導,但未來是否也有可能,在其它非哺乳類動物得到相似的實證;若果真如此,鯈魚可曰:「爾等出遊從容,是爾樂也!」因為鯈魚的鏡像神經元,看到莊子惠子「從容出遊」便覺得他們很快樂,因為它對於「從容出遊」的滋味也是很有經驗的。近代腦科學研究的蓬勃發展,可以說替這段古文中的鯈魚伸張了權益,也還了莊子一個公道。另外,十三世紀的明代大儒王陽明認為,「心」是萬事萬物之本源,世上的一切都由「心」推演而來,受「心」的支配。他有句名言: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從現代神經科學的觀點看來頗具啟發,有助於當前討論大腦與心智互動的議題。大腦是理性的,視覺讓「我」知覺到「花的顏色」;心智是感性,一朵花、一個人同感孤寂,事實上孤寂是「我」賦予「物」的感知,花何嘗會感到孤寂呢?於是「我」的感覺變成為「物」屬性了。心智、大腦與學習,看似一條鞭的腦神經元作用,其實三者各自獨立又相互協調。這些相關的心智大腦統合議題仍有許多待解之謎,與本書中所提到的「感質」(qualia),一種在經驗意識下所敘述主觀(體)的感覺,引發了心智與大腦之間對於學習有沒有主導權之爭的論戰,例如,痛覺可不可以藉由意志力的控制,而忽略痛覺的存在它呢?「感質」(qualia)與其相關的意識 (consciousness)研究,都屬蓬勃發展中的心智科學焦點問題,同時也是當前神經科學研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議題。自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以來,獨立於宗教影響之外的新思維不斷湧現,出現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讓人類文明得以持續發揚光大。一般人可以看到智慧的累積,並享受心智的教化成長;對於腦神經科學家而言,想的卻是,人腦的重量與體積,從古至今幾乎沒有太大的改變,它是如何促成「一腦多智」的功能?科學的分工愈細,科學家愈容易專注在自己的領域。如何兼容並蓄看到自己培育的大樹長成整片森林之美,恐怕是每一位科學家必須深思的課題。唯有結合微觀及巨觀雙向角度的科學研究,對解讀人類心智活動方屬可行之道;同時,也較易使一般人了解心智大腦之間的奧秘何在。心智存乎於你我的腦中,讓我們用更寬廣的視野去體驗「心」與「腦」的共鳴。【推薦序3】改善思考模式,活出精彩人生~蔡炳坤/建國中學校長日本知名暢銷作家、同時也是腦科學家的茂木健一郎先生,又有大作《改變腦的生活方式》在臺出版,是我個人繼《感動腦》與《音樂腦》之後推薦他的第三本書。這本書是茂木於各種場合的演講內容集結而成,共整理成七章五十五篇,每一章都有明確主題,並彙集了數篇屬性相近、蘊意相關的文章。作者除了延續前一本《感動腦》的調性外,並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包括「偶有性」、「無記」、「多樣性」等概念,書中並舉了許多知名人士的精闢論述與成功經驗作為佐證,其中有數學家、物理學家,不乏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有各國各類運動選手,亦不乏奧運金牌得主;有作家、劇作家、電影導演等等。這些知名人士當中也有諸多都是作者在主持NHK「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節目中,所邀請訪問的對象,益顯其真實性與臨場感。個人有幸先睹為快,謹從中略述閱讀所得一二,分享如下:一開始,作者就提出所謂的「偶有性」,也就是說人的成長與學習,一半天註定(資質天份)、一半會因智能的開發而改變,其實也就是肯定了腦的作用。此種因為「偶有」,所以「改變」;因為「改變」,所以「進化」的論點,確實很有教育意義,我們經常提醒學生「天資加上努力才能成器」,不正是這個道理。另外,他也詮釋了「無記」的重要與內涵,一種無言猶勝過有言的修為,正是「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可貴沉默,作者指出「真正強韌的人,是不會輕易地就亮出利劍的。」此種因為「無記」,所以「強韌」的觀點,實與「無欲則剛」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我們與人互動的過程中,除了彼此之間默契的建立格外珍貴外,留一個情面給他人,其實也是開一條康莊大道給自己。在談到「培育腦的多樣性」時,作者舉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例子,農家木村秋則先生傾力摸索不採用農藥種植蘋果的方法,但始終無法突破,在陷入困難、走頭無路之際,原想登上岩木山尋求一死,沒想到卻在山中看見各式各樣的動、植物都能夠自然自在地生存,沒有農藥的噴灑,蟲兒、鳥兒各取所需,所有果樹仍活得好好的,整體維持著生態平衡。他欣喜感悟出來「多樣性」的重要性,於是再度回到原初的夢想,讓蟲兒與蘋果樹共生共存,幾經努力,無農藥、無肥料的蘋果花終於綻放開來。此對今日社會、家庭、教育等各層面而言,都深具啟發意義,人們所刻意營造的「無菌狀態」,其實是讓孩子失去了在「多樣性」的異質環境中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值得為人父母、為人師長者省思箇中意涵!作者以「如何活出人生」作為終章的主題,也是最讓我感佩不已的部分。他在「道德是學問的集大成」這一篇中指出「當人類為他人做某件事時,自己也能夠感到喜悅。」、「能夠教導我們如何生存的學問,才是真正的學問。」所言甚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念茲在茲的「進德修業」,不就是這些嗎?作者接著在最後一篇「無法忘懷的人」中,以孔子為師,認為孔子之所以能夠聚集眾多弟子且被尊敬,是因為崇高的人格,他並以「真正具有魅力的還是人格。只要能夠察覺到這點,我認為這就是人生最快樂的事。」作為結語,真是既得宜又圓滿。全書一氣呵成,精彩極了!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且具有啟發性的好書,對於改善思考模式、增進學習效果、養成健全品格、活出精彩人生,深具參考價值。
0-3 【內容試讀】人類在改變的瞬間會變成蛹 我想談論一些關於我自己的事。雖然我現在從事腦科學的研究,但我之前是學物理學,也曾經在法學部待過兩年。從小學開始,我因為崇拜愛因斯坦,所以想要學習物理,至於為什麼有一段時期是在學習法律,那是因為在大學時期受到某位女性的吸引。 關於學習法律這件事,在我之前的人生從未出現過如此的想法,但是該名女性的世界觀,卻與我的世界觀完全不同。 比方說,我會很興奮地說:「所謂相對性理論(簡稱相對論)(註),就是愈接近光速,物質的重量會變得毫無止盡的重,而物質的長度則會變短」,但是該名女性關心的卻是別的事。她關心的是從事研究後,幾歲可以當上教授?還有當上教授後,薪水會有多少? 當我知道原來世間還有這種人存在時,我真的受到非常大的衝擊。世間重視的是A先生比B先生的社會地位高、年收入比較高等事。但是社會就是由這些人聚集而成,為了讓社會得以運作,才會有民法、商法等法律體系的出現。 我還深刻地記得當時自己的變化,大概有半年的時間,變得很混亂,彷彿就像是我至今以來的人生全部被否定一樣。 回顧過去的那段時期,我有一件事想要特別提出來,那就是當人類真正改變時,有一瞬間會停止活動,剛好就像是進入「蛹」的狀態。當蝴蝶從幼蟲轉變為蛹後,在變化為蝴蝶之前,在蛹中,之前幼蟲的細胞融化,慢慢變化成蝴蝶的組織。人在變化時,就像是如此的狀態。 請回想一下至今以來的人生,你曾經發生過多少次這樣的情況呢?不管當下再怎麼痛苦,若無法跨越這段時期,人類就無法改變。而這也與偶有性的問題有所相關。 我之所以會說這與偶有性有關,是因為實際上在蛹的狀態,轉變時並非所有的東西都被替代,因為至今以來的自己,依舊存在著。也就是說,一方面來說,至今以來一直存在的自己,而另一方面,也存在著正在變化的自己。像這樣已經決定的部分,與不確定會如何變化的部分,兩者一起產生變化時,這時就是人類最容易改變的時候。 我最近電視相關的工作增多,從數年前開始擔任NHK的「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的主持工作,沒想到這份工作,卻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世界,其中有超乎我想像以外的壓力。 比方說我的工作夥伴是播報員的住吉美紀小姐,雖然我在說話時會看著她說話,但是我因為害羞,每當說完話後,馬上就會將眼神撇開。但是當攝影機特寫時,我的表情就會非常明顯,觀眾看起來就會覺得很不自然。 請回想一下你至今以來的人生,曾經有過精密控制自己的視線朝向某個方向,或是朝向某個方面行動的經驗嗎?曾經學過戲劇的人或許有過這樣的經驗,但是在電視的世界裡,與其說是重視說話的內容,反倒是重視這些方面的表現。所以當導播對我說: 「茂木先生,請在說完話之後,凝視吉小姐三秒鐘。」 這真的是令人難為情的事啊。 總之對我來說,這真的是一場苦戰。轉換分野,真的有發生令人想像不到事。所以,如果可能的話,請盡可能將自己置於面對各式各樣人生的局面,或是身處於各式各樣分野中行動,這樣是最好的事。所以,我才會常說:「請跳入偶有性的海裡吧」。(註)相對論:關於時空和重力的理論,由愛因斯坦創立,依其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提出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也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腦的學習是「可能無限」 支持「腦的學習是可能無限」這項信念的原因,在於一項腦科學的事實,那就是腦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可以無限改變。 無限分為兩種種類,可分為「絕對無限」(註)與「可能無限」。 絕對無限存在於神的世界。所謂絕對無限,是指沒有人見過、也沒有人聽過,甚至也沒有人摸過的極限世界。 另一方面,可能無限,則是我們人類生存的世界。從1、2、3開始來數數字,不管數到多大的數字,後面必定還有更大的數字,這就是可能無限。人類的腦就是「可能無限」。 因為我常與學生接觸,所以我知道年輕人常會認為人生會永遠繼續下去。我大概在二十歲左右時,因為狂傲不羈,當時的我也認為人生會永遠繼續下去。 當時的我之所以會有如此想法,是因為年輕時經常會認為「還有下次」。就算今天結束了,還有明天。到了隔天後,一樣依然還有下一天。 我以前在學習數學時,學到「數學歸納法」。某些主張如果到N還是成立的話,那麼N+1也成立。這就是可能無限。人類的腦在某種意義之下,也具有N+1的可能無限,就算你很努力學習,覺得自己已經學到極致,但必定還有可學習的東西。 人格與能力也一樣,可以可能無限地改變。我的個人經驗也讓我得知,處於這種時期,不能感到害怕。或許有人會認為我還有研究的工作,所以就算不從事電視的工作也沒關係。 但是像這樣的事情,是從對面突然朝自己的方向飛過來。雖然實際嘗試後,覺得真的很辛苦,但是若非因為這些事情突然朝自己飛來,也無法引發出自己的腦的無限可能。 這時可不能感到害怕,不能只顧著想要守護自己。因為人類的腦具有守護現在的自己、老舊的自己的免疫反應。所以當你面對與自己不同性質的人時,就很容易拒絕對方,但是那個人很有可能是日後對你很重要的人。 雖然順著平常自己的慣性生活是最輕鬆的事,但是若就此拒絕挑戰,將無法使人類的腦之最優異的能力、無限可能引發出來。(註)絕對無限:Absolute Infinite,是數學家康托爾的超越超限數的無限概念,他把絕對無限等同於神,堅持絕對無限有各種數學性質。想要改變、最好方法就是「感動」 接著,想要引出可能無限的方法,以及改變自己的腦的行動、最佳方法就是「感動」。雖然光只是感動,人類不會改變,但是相反來說,感動卻有可能是改變人類的「致命毒藥」。 請回顧一下你至今以來的人生。我認為人因為對某些事情感動,才得以成就那個人的人生。如果曾經有過深刻的感動,影響將非常深遠。 萊爾?華特森(Lyall Watson)(註)是一位動物行為學家,他經常旅行世界各地,他會將在當地看到的自然與文化,透過優美的文章表現出來。當萊爾?華特森還年輕的時候,他在印尼的某個島,到了夜晚,他划船出海,沒想到從海底慢慢出現一道又一道的光芒,等他回過神時,整艘船被光芒圍繞著。 那些光芒是一群烏賊正在發光時的光景。當船在搖晃時,烏賊的光芒也跟著搖晃。稍微敲一下船尾,光芒也隨著一起震動發出聲響。那次感動的體驗,決定了華特森的人生。 華特森在當時想到的是,雖然烏賊擁有非常精巧的眼球,而這個眼球蒐集到的情報,卻超乎烏賊本身微弱的中樞神經系統所能處理的情報,那麼,為什麼烏賊會擁有如此精巧的眼球呢? 華特森在當時得到一個直覺,那就是烏賊的眼球並不是為了自己而存在,而是為了看某種更大的東西、世界。正因為有那次的體驗,他才會從事之後《水世界》(The water planet)、《天堂的呼吸》(Heaven』s Breath)等一連串的工作。 請想像一下華特森當時受到的感動。若當時他只是做出「那是烏賊」或是「烏賊是透過螢光素發光」等無聊的分析,那麼他也無法得到感動的訊息吧。華特森看見了某些東西。當人生中發現到如此的東西時,就會感受到某些事,也因而決定那個人的人生。 另外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個研究分野叫做「人工生命」,就是利用人工製造生命。有一位叫做蘭頓(Christopher Langton)(註)的前衛人工生命學家。 藍頓在某天夜裡,一個人在研究室裡工作,突然間他覺得好像有人在他後面,當他想著「是什麼呢」時,他回過頭探視。但是他看到的只是電腦螢幕裡的模擬實驗,白色與黑色的生命遊戲(Game of Life)正在閃耀。若是普通人,可能只會認為「什麼啊,原來是生命遊戲啊」。然而藍頓在當時卻得到一個強烈的直覺,就是他認為「這個生命遊戲,的確是活著的」。而那次的經驗,也是他決定在人工生命這塊研究分野裡研究的原因。 另外,近代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文藝評論家小林秀雄(註),他曾經在文章中提到過,在戰後他母親馬上就過世了,對他來說,母親過世這件事比日本戰敗還要來得重要。 某天,他因為想要祭祀母親,但佛壇上的蠟燭已經用完了,於是他為了去買蠟燭而來到了鎌倉的扇谷。 當他走在路上時,突然有一隻很大的螢火蟲飛了過來,因為非常地突然,當時他認為:「啊、母親現在變成了螢火蟲。」 這是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註)寫在他未完成的作品《感想》開頭的事。這件事情可能有人認為只是「螢火蟲」,或許也有人會嘲笑說:「母親的靈魂變成螢火蟲這種事,只是迷信。」但是,那件事卻深深地感動小林先生,感動這件事真的很重要。 能夠感動的能力,也就是把自己當作樂器,看看自己這項樂器能夠演奏多大聲。與人見面、談論重要的事時,或是面對一些讓內心動搖的事時,以及面臨人生重要局面時,自己這項樂器能夠發出多大聲響?這正是決定人類器量的時候。 只能發出很小聲的人,就只能成為很微小的人,能夠產生很大共鳴的人,就能成為偉大的人。(註)萊爾?華特森:Lyall Watson,一九三九年~二○○八年,是博物學家,生於非洲,在歐洲接受教育,以野生地區為家。潛心從事生物學、古生物學、人類學與考古學的田野工作,其獨到之處在於能以不尋常的方式將這幾種生命科學串聯起來。蘭頓:Christopher Langton,一九四九年出生,以人工生命的研究聞名。生命遊戲:Game of Life,又稱生命棋,是英國數學家約翰?何頓?康威(John Horton Conway)在1970年發明的細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on,也翻譯成「格狀自動機」)。最初於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中、馬丁?葛登能(Martin Gardner)的「數學遊戲」專欄出現。小林秀雄:一九○二年~一九八三年,日本作家與文藝評論家,確立日本文藝評論界的靈魂人物,影響了後來大多數的文藝評論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一八五九年~一九四一年,法國哲學家,曾獲一九二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奇蹟的蘋果」的文明論意義 我因為主持NHK「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也藉此學習到多樣性的意義,在工作中,有一位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來賓,是一位種植蘋果的農家,名字叫做木村秋則。關於木村先生的那集節目,真的讓我難以忘懷。 在某種意義之下,木村先生正在嘗試解決陷入現代文明之困難、難解的問題。 木村先生在青森種植蘋果,因為蘋果是最容易受到病蟲害的農作物,所以在栽培時使用農藥是常識。然而,因為使用農藥,木村太太的皮膚變得非常糟。所以木村先生跟太太正在摸索不採用農藥種植蘋果的方法。 但是六年、七年過去了,蘋果花還是無法綻放。因此木村先生只好晚上時在小酒店、柏青哥店打工,賺取生活費。但是因為實在太過貧窮,而孩子們也真的很可憐,木村先生認為已經無法再繼續下去,終於決定一死。 於是他帶著繩子登上岩木山,他在深山裡看到了蘋果樹。但是在這樣的深山裡怎麼可能有蘋果樹呢,他再仔細一看,原來是跟蘋果樹長得很像的橡樹。 他摸了一下橡樹底下的土,土非常地柔軟。他思考著為什麼土會這麼柔軟呢?他又再仔細觀察,在山中明明沒灑農藥,為什麼這些樹不會蟲咬傷呢?於是木村先生突然察覺到某件事,讓他完全忘記自己原本是因為要尋死所以才到深山,他馬上就離開岩木山。 到底木村先生發現到什麼呢?原來是他發覺到正因為山中保持著多樣性,所以在山裡有各式各樣的生物。就算有蟲想要咬葉子,另外也有會吃這隻蟲的鳥的存在,整體維持著非常好的平衡,生態系統也具有多樣性。所以木村先生察覺到,在山中就算不灑農藥,蟲也不會增加。 於是他再度挑戰無農藥、無肥料的栽培,距離他第一次挑戰開始已過了十一年,蘋果花終於綻放了。培育出來的蘋果被稱為「奇蹟的蘋果」,就算切開蘋果,表面也不會變色腐壞。我也在攝影棚裡試吃了一下,雖然甜度並不高,但是卻是真正蘋果的味道。 相反來說,這顆蘋果讓我忘記那些因農藥栽培而有濃郁味道的蘋果,因為農藥栽培出的蘋果已經失去蘋果原本的生命力。 木村先生不採用農藥種植蘋果,也經常調查果園裡蟲的數量,果園裡的平衡維持得很好。一般來說,想要豐富生態系統,同時又想巧妙控制是件極為困難的事。然而透過灑農藥的方式,根絕蟲的存在,造就無菌狀態,卻很簡單。但是其中若有一處沒灑到農藥的話,蟲就趁著縫隙溜進去,結果就會變得很慘。 請思考一下,我們的文明,就像是「無菌狀態」也說不定,因為只押寶在一個原理之上。但是對腦來說,若只用一個原理來決定,那真是不幸的事。愈是與自己異質的人,愈是了解自己的鏡子 多樣性的重要,不僅在自然界是如此,在我們生活的世間也是一樣。我們彼此接觸,與我們接觸的他人之間,保持多樣性與複雜性是很自然的事,也是必要的事。 有孩子的人,一定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與他們很合、又很優秀的朋友吧。朋友真的是一生的寶物。 但是另一方面,與討厭的人見面也很重要。 比方說我們非常熱情地談論很重要的事,但是對方卻嗤之以鼻的人;一直不斷說著無關緊要話題的人;不管談論什麼話題,一定會繞回來談自己的人。就算你討厭這些人,還是必須跟他們見面。 若是世間的人都想那些人一樣,那真的是非常討厭。但是與自己異質的人相遇,卻能促進腦中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註)的神經細胞的活動。鏡像神經元是將自己與他人的行動,就好像是映在鏡子裡一樣表現出來的神經細胞。比方說,看見某個人生氣時的表情,與自己在生氣時一樣會出現同樣的神經運動。 從這個神經元的功能,可以歸納出一項科學意義,那就是他人是映照自己的鏡子。若是沒有名為他人的這面鏡子,我們就無法認識自我,身為人類也無法獲得成長。 名為「他人」的鏡子,最好能夠盡量多樣化比較好。 前衛藝術家的小野洋子(註),有一本叫做《葡萄柚汁》(Grapefruit Juice)的著作。她在這本書中提到各式各樣的命題,其中一個命題就是「將他人當作鏡子放在身旁」。 也就是不管是胖的人、瘦的人、年輕人、老年人,盡量接近各式各樣的人,把這些人當作鏡子來看自己。 名為他人的鏡子,盡量多一點才好。合得來的人、合不來的人。會停下思考的的人、積極的人。因為能夠透過各式各樣的他人,來觀看自己,也能因而鍛鍊自己。 真的沒有比多樣化更重要的東西了。這個地球,正是多樣生命共同生存的地方。 人類的腦,是與人接觸的生態系。人與人相遇、相結合,因各式各樣的事交織混合,我們人類才因而形成。所以更要注重多樣性。 比方說在亞馬遜的叢林裡,在一顆樹的附近,找不到同類型的樹。若是想要找到同種類的樹,就必須走到距離數公里的地方才行。而途中遇到的樹,都與原先那顆樹不同。 還有,若想要在叢林裡抓蝴蝶,抓進網中的蝴蝶的種類也都不同,能夠讓人實際感受到亞馬遜生態系統的豐富程度。 金子美鈴(註)的詩中,有一句非常地優美,「正因為大家不一樣,所以大家都很好」,亞馬遜的生態系統也正是如此。 這正是腦的本質、文化的本質。相反來說,若腦中全部都是相同的狀態,那麼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事了。為了讓自己有樂趣,也讓社會具有多樣性才是好事。 所以人想要成長、想要改變,就必須允許與自己相異的人的存在。這些人的存在,實際上非常重要。若這些人不存在了,那麼也會失去映照自己的鏡子。若大家都一樣,就會變成獨裁者,或是陷入停止成長、自我滿足的狀態。 身旁的人若越是與自己相異,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這時,偶而遇到真正能夠產生共感的人,就像在沙漠中,遇到難得的雨,內心也會變得很愉快。 (註) 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觀看者在腦中直接反映出他人的行為。 小野洋子:一九三三年出生,日裔美籍音樂家、藝術家,約翰藍儂(John Lennon)的第二位妻子。 金子美鈴:一九○三年~一九三○年,本名金子照,是日本大正末期與昭和初期活躍於兒童文學界的童謠詩人。
0-4 【內容試讀】創造了解自己的機會 十多年前,義大利的腦科學家發表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也就是本書中提到過、鏡像神經元這個神經細胞的研究。當自己在做某件事,而他人看到自己正在做這件事,這時兩個人的腦中,同樣的神經細胞正在活動,這就是鏡像神經元。 比方說,當自己看到某個人正在揮棒打棒球,就好像是看著自己正在揮棒的鏡子一樣,在腦中產生如此的活動。也就是說這項研究發現了將他人的活動,當作自己活動的「像鏡子般的神經細胞」。這個鏡像神經元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呢?據說是為了讀取他人內心而存在。 所謂教養,就是瞭解人心。這是我的老師──養老孟司(註)的名言。然而想要了解他人的心,真的是很困難的事。所以像這種能將他人當作鏡子映照的神經細胞的存在就變得相當必要。 鏡像神經元不僅發揮讀取他人內心的功能,也發揮了解自己的重要功能。 請回顧一下自己至今以來的人生。當自己發覺自己是什麼的瞬間,是在什麼時候呢?當然與自己合得來的人產生共鳴也很重要,但是當遇到與自己不同、個性非常強烈的人時,認為「搞什麼啊、這個人」,或是「這個人不了解我」而受到傷害時,正是切實了解自己的時候。 我以前是崇拜愛因斯坦的少年,所以大學才會選擇就讀物理學科。就像我在第一章提到的,我在大學時有一位親近的女性朋友。我認為那個人對我來說,就跟鏡子一樣。 她跟我不一樣,她以完全不同的觀點看著這個世界。我以前認為只要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就好,但是她考慮的卻是在社會中,該如何與他人相處並生存下去。為此,才有法律的存在。她持有的世界觀與我完全不同。 當時我認為應該要配合她,所以到法律繫上課,但是只去上了三天課,之後就只修自己物理科系的學分然後就畢業了。到了現在,我還非常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感受,也就是原來這個世上還有與這麼不同的人存在。但是我的心情反而變得很輕鬆,也因而了解自己。 我想累積很多人生經驗的讀者大概就會知道,通往成熟的第一步,就是理解這世上有各式各樣的人,也有各式各樣的想法,而那些想法未必與自己的想法想同。 在某種意義之下,我在當時也強烈地感受到這種想法。因為當時讓我感到興奮的事,比方說是以光的速度來追光,會變得如何?或是任何物質都離不開黑洞,甚至是光也出不來之類的。但這個世上也有聽到這些話題時,會說著:「嗯,這樣啊……」的人。 但是當時的我只會說「什麼啊,對這些事沒興趣嗎?稍微感興趣點啊」這種幼稚的話。也因此知道,原來他人的存在是讓我明白原來自己的想法是如此。 我也是去了法學部之後才知道:「到自己不知道的世界繞一繞,才知道有那些努力思考法律的事的人,正因為有那些人在幫大家思考社會的組織,所以自己才能研究自己喜歡的科學。」 在英國留學時,也讓我遇到與自己非常不同的人,獲得非常強烈的經驗。我出生於日本,也是在日本長大。但是去了英國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是被如此看待,也經歷過很多悲傷的經驗。 但是這卻是鍛鍊自己的機會。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呢?是因為腦中有「鏡子」存在。在那面鏡子上,映照著自己與他人,透過他人這面鏡子也能夠了解自己。 我常對學生說,請盡量與各式各樣的人相遇,並多聽他們說話。這時就能發現與自己意見相異的人。 這世上有很多與自己不同的人吧。但這些人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他們不是你的敵人,正因為有這些人,才能讓你看清自己。 去跟某個人見面,或許理念不同,對方不了解你,也或許對方會說了什麼難聽的話,讓你因此受到傷害。但正因為如此,才會讓自己強烈地了解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註)養老孟司:一九三七年出生,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門是解剖學。一位天才的智慧,不如一百位平凡人的智慧 有一個叫做Google的公司,現在的市價可不得了,原本是由兩位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所學生所創立,是網路上檢索情報的搜尋引擎。 二○○四年Google獲得馬可尼獎(Marconi Award)(註),因為參加典禮而到了義大利,然而他們卻全數捐出一千萬日圓的獎金。一千萬日圓金額看起來很大,對他們來說卻是小數字。他們包下飛機,讓家族及友人們一起到義大利參加頒獎典禮。他們也是名列世界十大富豪之一,擁有數兆日圓資產的富豪。 在Google這家公司裡,有一位叫做施密特(Eric Schmidt)的CEO,我在「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的節目中曾經訪問過他。 施密特這位CEO,是讓Google這家公司的地位提升到足以威脅到微軟、對公司來說是很重要的人。他的工作風格雖然讓人感覺很強硬,但實際見面後,他的行事態度卻非常柔軟,像太陽一般的人。 在像Google這麼巨大的公司裡,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他做最終決定的。比方說近年Google花了兩千億日圓買下YouTube。這也是他做出的決定。 在會議中他會先說完自己的意見,然後等待有沒有人會提出與他相異的論點。他更期待有人在提出異論之後,掀起大家共同討論的旋風。他好像一直都期望能聽到這樣的討論。 傳說以前聖德太子(註)曾一次聽取十個人的請願,就跟這種感覺很像。總之,好好地聽取周遭的人說話。在聽取各式各樣的人的意見之後,最後再由自己決定。 這個「聽取各式各樣人的意見,最後由自己決定」的事,不僅是對像Google這樣大公司的CEO很重要,不管對誰來說都很重要。 他還說了這樣的話。 比起擁有一位聰明人的智慧,不如擁有更多人的智慧。 他認為相較於一位天才級的人,一千個人的智慧還比較優秀。 吉本隆明(註)是代表日本的思想家,他最近說不想再在市民大學開講座。他說大學老師到公民館去講解《源氏物語》,很明顯地是脫離時代潮流。他表示大學老師應該坐在台下,讓一百個人來當講師,聽取這一百位講師話還比較有幫助。 就像這樣,一個人的智慧有限,聽取多數人的智慧,相異的智慧各顯得有特色。 只要聆聽他人說話,就能擁有與自己不同的意見。這時請思考一下「為什麼這個人會說出這個意見呢」、「為什麼這個人會感受到如此的情緒呢?」 不管再怎麼討厭的人,他們都有父母親,對那個人的雙親而言,不管孩子的性格再壞,都是可愛的孩子。請先抱持著這個前提,聆聽對方說話時,再去找出對方的優點。 這也是很困難的事,就算聽取各式各樣人的意見,可不能這邊聽聽就跑過去,再聽取另一邊後,又被牽著走。 聆聽各式各樣人的說話,把這些人當作鏡子。只要聽取一百人的話,就有一百面鏡子,也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形式看見自己,最終回歸到自己身上,然後思考自己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想要如何過自己的人生? 如果能夠好好地往來兩邊,人生就會變得很快樂。(註)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一八七四年~一九三七年,義大利發明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一九五五年出生,是Google的董事長和CEO,同時他也曾經是蘋果公司董事會成員。聖德太子:五七四年~六二二年,是日本飛鳥時代視為皇族的人物,女帝推古朝的改革推行者。吉本隆明:一九二四年出生,日本的思想家、詩人、文藝評論家。彈奏「自己」這項樂器 在聆聽別人說話時,有件重要的事,簡單比喻的話,就是把自己當作樂器。也就是努力大聲彈奏樂器。將樂器彈奏得愈大聲,愈能夠與別人產生共鳴,對自己來說,獲得的東西也越多。 我在主持「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這個節目、聆聽代表各界來賓的談話時,總會特別注意一件事,那就是努力引出這個人最好的一面。因為我認為如果能夠做到這點的話,不僅節目有看頭,對我自己也有好處。 雖然播放出來的內容只有十五分鐘,但是我每次都會花四小時仔細聆聽對方說話。在這四小時內,注重的就是如何與對方產生共鳴,以及如何彈奏自己這項樂器。這個確實很困難。 小林秀雄是我非常尊敬的評論家,他可謂確立近代日本評論的人,從戰爭期間開始到戰後,持續針對莫札特、梵谷、西行以及實朝(註)等古典與藝術的天才寫下評論。在晚年更花了十年以上的歲月書寫《本居宣長》。 小林秀雄的一生都在擔任評論家,我認為這就是「如何彈奏自己這項樂器」的範例。 小林先生在一場針對《本居宣長》的演講中表示: 不是我針對本居先生有任何新的解釋,我只是經常仔細地閱讀本居先生的文章,並將之寫下來而已。雖然有各式各樣的人寫過關於本居先生的文章,但是我都覺得有點不滿,本居先生不是那種人。閱讀文章真的是件很困難的事。 比方說,看畫或看風景,若只是稍微看一眼就不看了,那真的很可惜。難得一生下來就擁有這麼優秀的腦,完全不用的話,實在太浪費。 請好好彈奏「自己」這項樂器,彈奏的方式,將決定自己日後會獲得什麼。當與他人相處時,請好好地彈奏「自己」這項樂器,這是一場認真的比賽。 比方說在鳥取縣有一間投入堂(註),真的非常壯觀。但是想要去看投入堂,真的非常困難。我雖然攀登到了投入堂的附近,很認真地看了一個小時,但還是很困難。看東西真的很難。 投入堂對現代的我們來說,完全屬於別的領域。為什麼要那麼辛苦地在那個地方建造那樣的東西呢?就算我已經就近眺望,還是不清楚。要朝著距離自己很遠的地方,彈奏「自己」這項樂器,真的很困難。但是若不試著彈奏,就失去了生存的價值。 去看與自己不同的東西,並努力嘗試與異質的東西交心。就算無法了解,那分無法了解的悲哀依舊珍貴,因為它豐富了我們的人生。 請務必與某項東西接觸,彈奏「自己」這項樂器,並請嘗試與遠處的東西產生共鳴。這對我們人類是否能夠成長、改變來說,是很重要的契機。(註)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一七五六年~一七九一年,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一八五三年~一八九○年,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西行:一一一八年~一一九○年,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至鐮倉時代初期的武士、僧侶、歌人。源實朝::一一九二年~一二一九年,日本鐮倉幕府時代第三代征夷大將軍。投入堂:位於日本鳥取縣,日本國寶。我們真的無法得知他人的內心 他人是與我們不同的人。當與不同的人接觸時,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溝通。 在這個部分,我想要請讀者思考一下。該如何跟他人說話,還有該如何與他人接觸。這真的是非常神聖的生活,是透過神來進行的溝通。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稍微說明一下。 小津安二郎是我非常尊敬的電影導演,他有一部代表作叫做「東京物語」,於一九五三年公開上映。我在第一章也有提到過,這部電影教導我們如何與他人接觸,是非常好的教材。 電影中老夫婦非常高興地從尾道前往東京,去見許久未見的孩子,然而孩子們卻因為太忙無法陪他們。唯一對老夫婦很親切的人是他們在戰爭中死去的兒子的媳婦。老夫婦感到非常失望,之後便回到了尾道。回到尾道之後,老奶奶就離開人世。老奶奶過世時,孩子們回都回來了,但最後還是留下老爺爺一個人,電影就結束了。 在這部電影中,飾演老爺爺的是演員笠智眾。笠智眾是位很優秀的演員。電影中,老夫婦的兒子是醫生,開了一間診療所。兒子與老夫婦約好:「難得過來東京,這個星期天去東京觀光吧」。 但是到了星期天,診療所突然來了急症病患,因而不能成行。孫子們耍性子說:「不是答應要帶我們去嗎?」老爺爺只好幫忙安慰孫子們,兒子道歉說:「不好意思,難得要帶你們去東京觀光。」老爺爺還是很親切地回應:「嗯,沒關係、沒關係」、「工作比較重要」。 真的是非常懂人情、優秀的老爺爺。 然而劇情如果就此結束的話,小津電影在歷史上也不會被稱作名作。不管任何人,內心都有另外一面。在電影中有一場景,是笠智眾與東野英治郎(註)飾演的同鄉一起喝酒。 東野英治郎吐露說:「我的兒子一直都說自己是部長,但是他其實只是資深職員,因為實在太丟臉了,所以才會在人前說是部長」。然而笠智眾的回答卻很令人害怕。 「我也是以為兒子長大會有些成就,沒想到去了東京,只是東京邊緣地帶、駒井町的小醫生。」 由笠智眾飾演的老爺爺,只有在這一瞬間吐露出隱藏在內心的真正想法。接著電影就這麼結束了。 在電影中,老奶奶過世時,在喪禮中孩子們擅自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如「給我遺物」,或是「明天還有棒球比賽,所以今天就先回去了」之類的話。總之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就算是在這些時候,笠智眾也還是微笑地說:「這樣啊,要回去了啊。」一個人靜靜地喝酒。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覺得與他人接觸時,任意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不叫做溝通。因為我們難免會有一些誠實的想法,比方說「我的父親最近好像變得痴呆」等。 因為是人類,所以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總會思考很多。但是一定要對外說出來嗎? 我認為這是神聖的選擇,真的是很嚴肅的選擇。 就像笠智眾一樣,就算他認為兒子只是「東京邊緣地帶、駒井町的小醫生」,但還是微笑地說:「沒關係、沒關係。」能夠描寫出這樣情節的小津安二郎,真的很深奧。 我想要提出這些事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我們真的無從知道他人內心的真正想法,所以在與他人接觸時,絕不要認為自己非常了解對方。就算是總是微笑的老爺爺,心中到底在思考什麼,我們也不知道。 我希望讀者能夠明瞭這點的重要之後,再與人接觸。(註)東野英治郎:一九○七年~一九九四年,日本演員。不要為他人設立框架 我很喜歡夏目漱石的《三四郎》這本小說。在這本小說中,出現一位叫做美彌子的女性。這位美彌子在女性之間的評價很差。 小說中三四郎這位主角,從熊本到東京,被美彌子這位女性玩弄,最後美彌子甩掉三四郎,與有錢人結婚。故事的內容就是如此。美彌子總是說著一些讓三四郎誤會她對三四郎有意思的話,所以三四郎一直被她牽著走,實際上她卻是一直在玩弄三四郎。 那些女性們都說,那些把戲看在女性眼裡,早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女性可以看穿舞台背後的事。但是男性,特別是年輕男性,就無法理解,年輕男性會認為女人笑起來真可愛,而且又溫柔。 雖然女性認為那些總是笑著、漂亮又可愛的女性是裝出來的,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真的不是這樣。 總之,她們表現出來的姿態,是她們非常重視他人的表現,相反來說,處在另外一個角度,看待這些女性的人,我們也不知道他們背後真正在想些什麼。 在了解這點之後,不管對方現在如何對待我們,總之就先接受。不要說「其實你心裡不這麼想吧」之類的話,坦然接受人前總是微笑的可愛女性,或是總是微笑又好相處的老爺爺。心裡卻知道他們背後或許曾經發生過很多事。這是與他人相處時很重要的事。 小林秀雄先生說過,孩子到了思春期後,大概就會知道雙親的程度如何,很有可能會說出「我的父親也不怎麼樣」之類的話。雖然了解雙親的程度這件事有優點,但是也會出現很不好的事。各位讀者在十四、五歲時,大概也是如此吧。 知道就好了,但是卻不能說出:「爸,你也不怎麼樣嘛。」因為真要說的話,不管是誰,都是不怎麼樣的人。 我希望在這個時候,大家能以溫柔的態度對待他人。 我在《生即是死的我》這本書寫道,當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年輕氣盛,說過:「人死了就變成零了,根本不需要墳墓。」沒想到我一說完,母親突然哭了起來,就像是彎曲的蝦子一樣,彎著身子哭得很悽慘。我非常驚訝,所以之後只要一回老家,就會先點香祭拜一下佛壇。 當那本書出版後,我對母親說「以前發生過那件事呢」,沒想到母親卻說「嗯~我也讀了那本書,雖然我很拚命的回想,但卻想不起那件事」,本人卻完全忘記了。 這時母親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很好。母親說就算是父母,也有各式各樣的人生,但是他們的人生,兒女們幾乎都不知道,就在孩子們不了解的情況下離開人世。這也沒有什麼不好。我也認為如此。 我幾乎完全不知道父母親在青春期的事。但是母親說不知道也沒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是這麼困難。我希望大家能暸解的重點是,他人有著我們看不見、廣大、陰暗的部分。 不要為他人設立框架,也不要說出這個傢伙就是如此之類的話。希望大家都能夠嘗試理解自己不知道的事。要是互相設立框架,就會互相討厭吧。享受空白就能豐富腦 偶有性的概念,是我是否能解開感質問題的重要關鍵。比方說現在我正在思考機率這個概念該如何改變?或是持有自由意志的人是如何?偶有性會與這些困難的問題相關。 不確定能不能成功解開偶有性的問題,與小學生時學習羅馬字時,不確定自己「寫得出來嗎」時,心中忐忑不安的心情是一樣的。不相上下的狀態。 當我們的人生不順利時,就會愈來愈無法享受偶有性。對將來感到不安時,也是最不好的徵兆。我也完全不知道將來會變得如何,說真的,我真的不知道。 現在我因為太過忙碌,在移動中時也一直在工作,雖然生活如此悲哀,但我還是認為在這樣的生活中不能忘了浪漫反諷。為腦製造放空的狀態很重要。 在現代,不管任何事都希望我們馬上決定。而社會也慢慢朝向管理化、情報化。但是若是不能保有自己內心的浪漫反諷,也就是空白,或是不抱持著夢想之類的事,這樣非常不好。 比方說,下星期三準備要去約會。現在因為有手機,當天直接去約好會面的地點,之後再手機連絡就可以了,極端來說,到下週三之前的時間,不必考慮男朋友或女朋友的事也沒有關係。 但是這麼一來的話,就等於抹殺了浪漫反諷。為了浪漫反諷,在對方不在的時間,培育品味是很重要的事。雖然下星期三直接在車站前揮著手等著男朋友/女朋友就好了。但是在星期三之前對方都不在,能夠好好品味這個「因為不在的不在」是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培育腦的想像力。 對方不在的這件事,也就是某人不在的事。如何享受、如何品味那個人出現之前的心情,這對接下來還長遠的人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 現在如果你肚子餓了,可以馬上到便利商店買個泡麵吃。但是如果在想吃的時候就吃,就愈來愈無法品味等待的狀態。 沒有空白。這對人類的腦來說,是危機的狀況。就「想像」來說,是非常不好的環境。能夠享受沒有事情發生,與發生某件事之間的對比,非常重要。 如果沒有這樣的對比,腦就會死去。我算是日本人中很健康的人,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我知道如何好好使用偶有性。 有一個叫做神經經濟學的新領域。二○○八年九月,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發生危機。像這種狀況下,不確定會發生什麼事的時候,針對此時,研究腦將會如此對應的研究,就是神經經濟學。透過這個神經經濟學,我們得知腦真的很討厭已經決定的事。 又比方說,在生日的時候,收到某人送你的禮物。 「一週後,我會送你禮物喔,是很好的禮物喔,好好期待吧。」 「還有五天,快到了呢,很期待那天的到來呢,因為我已經買好禮物了呢。」 「還有三天呢,你一定非常期待吧!」 如果身旁一直有人對你說這些話,到了生日當天,你一定會覺得「夠了」吧。 最好的戰略就是假裝忘記生日這件事,然後讓對方以為「忘了我的生日啊」,然後到了當天,突然拿出禮物說「生日快樂」,這樣對方也會比較高興吧。 已經決定好的事,對人類的腦不好。與其說是不好,應該說腦喜歡將發生的事與未發生的事做比較。 喜歡賭博的人,就是屬於這種人。若是打賭的事百分之百能中,大家都不想玩吧。正因為偶而會中獎,所以才有趣。 一定會發生某件事的情況,對腦來說並不是件高興的事。正因為不確定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人生才有趣。這是透過神經濟學得知的事,如果能巧妙應用於人生中的話,不管到了幾歲,都能夠學習。不要設限自己是某種人 我在年輕的時候,感到最不安的時候是思考「自己到底是什麼人呢」的時候。當我還在學期間,只要說「我是學生」就可以了。但是出了社會之後,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了,感到非常不安。 就像之前提到的內容一樣,我的學生時代是在理學部的物理學科學習,雖然研究所也是學物理,但是在此之間,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習法律。因為當時有一位正在交往的女性,我覺得我必須配合她才行。老實說當時的我想要進入公司成為上班族。 日前我去了一趟三菱商事。在大樓前看到在公司上班的上班族,不禁讓我想起「我之前或許有可能成為這些人的夥伴也說不定」。一想到「自己說不定會成為在公司上班的上班族」的時候,心中複雜的心情,直到現在也難以忘懷。這種感覺就是偶有性。 比方說學生在畢業後就職,有各式各樣的業界可供選擇。進入該業界之後,會覺得自己的言行必須有點該業界的樣子,也覺得應該要配合業界行動才行。雖然這沒有什麼不好,但是若是變得完全適應,那麼那個人也就此完結了。 這是非常困難的事,很難拿捏尺寸。完全適應的話,就會失去浪漫反諷。重點在於如何保有不確定的部分。 換個別的說法,就是不設現自己是某種人。當決定「自己就是如此」或「我就這樣」的瞬間,腦就停止發展了。 腦具有開放式結局的性質。只要不設限「自己就是如此」的話,不管到幾歲都能持續發展。相反來說,若是自我設限的話,當場就結束了。重要的事兩秒鐘就決定 我研究腦科學已經十五年,在十五年的腦科學生活中,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不要設限自己」,也不能幫對方設立框架。當你為對方設限「那個傢伙就是這樣」的瞬間,人際關係就固定化了。必須在心中經常抱持不確定會變得如何的想法。 我主持NHK「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這個節目已經三年了。連我自己也沒想到我會去做這件事。當我成為這節目的主持人之前,我也是節目的採訪對象之一,在事前跟導播討論節目進行的方式。 討論完時,對方問我「茂木先生,順道問一下,你對當節目的主持人有沒有興趣?」,我回答說:「嗯~也不能說完全不想」。對方跟我「啊,這樣啊,再見!」之後就回去了。實際上,這就是希望我當主持人的交涉過程。 但是人生就是這樣。如果當時的我先自我設限說:「我是研究者」或是「我比較適合在大學教書」的話,也就無法接受當主持人的邀請了。 當面臨必須迫切決定重要事項時,兩秒鐘就決定了。在之後,正式的邀請來的時候,我也是兩秒鐘就決定說:「好啊。」 人類有直覺。所謂直覺,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比方說在足球比賽中,要傳球時,該往那個方向傳球才對呢,這時沒有絕對沒有正確的答案。因為這不像是套入方程式中計算,最後會出現正確解答。一旦接下傳過來的球,就必須瞬間判斷。足球選手就是在做這樣的事。 人生也完全一樣。當下的直覺與判斷,無法以電腦的程式表現。這在學術鍾幾乎已經獲得證實。兩秒鐘的直覺,是電腦無法計算的過程。 如果有女性跟你約好晚上十點到餐廳吃飯,吃完飯後對方問你:「要不要再去另一間酒吧?」你的回答會是:「明天要早起」然後就回家,還是會說:「嗯,走吧!」必須在兩秒鐘之內決定。 或許這個例子太容易理解也說不定,但是同樣的,在找工作或轉職時也一樣,必須先蒐集各式各樣的情報,但是到了最後必須決定的時刻,只能透過直覺決定。因為沒有正確解答。 絕對無法知道往那邊走,就一定會得到幸福。也不會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工作。這是我研究腦科學十五年,最想傳達給讀者知道的事。
市面上充滿著告訴人們如何決定、各式各樣知識與情報的書籍。比方說有「A型的人就是如此」的書,幫你決定「你適合什麼業種的工作」。但是絕對沒有這回事。 在NHK有一位播報員老手叫做三宅民夫,在NHK裡有一個傳說,就是只要你看見三宅民夫,工作就會很順利,三宅先生雖然是位非常有工作能力的人,但是在奧運現場轉播的前一個晚上,他也會擔心得睡不著,非常的辛苦。 像這樣的人到底適不適合當播報員呢?你能說適合嗎? 就結果來說,不確定究竟適合什麼,或不適合什麼。 需要在兩秒鐘就決定的事,在人生中會出現好幾次。到了必須決定的時刻,屆時就是靠活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下決定。總之先出力試試看 為了要磨練直覺,只有不斷地活動身體。這是我在《翻轉你的工作腦》中寫道的內容。《翻轉你的工作腦》最重要的重點是什麼呢?就是「與其煩惱,不如直接表現出來」這麼一句話。 我在劍橋大學留學期間,獲得各式各樣的經驗,也讓我了解到人類在決定時,需要什麼東西,我從英國人身上學到了不起的智慧。英國人知道玩足球或橄欖球,可以磨練瞬間的直覺力與判斷力,他們也知道如何巧妙地活動身體。 當足球選手接到對方傳過來的球時,或許根本不到兩秒鐘的時間,就必須瞬間做出判斷。人生也是一樣。可不能說:「先讓我考慮一下,一周之後再給您回答。」 當我在劍橋的時候,我的老闆叫做霍勒斯巴洛(Horace Barlow),是達爾文(Darwin)的曾孫,我真的非常尊敬他。某次巴洛主辦了一場學會,在這場學會中,有位參加者的論文一直沒送來。於是巴洛問對方:「發生什麼事了嗎?」,對方回答說:「我不知道該寫什麼才好。」 這時,巴洛立刻回答說:「Why doesn』t he write it, and then he』ll find out.(就動筆寫,這麼一來,就會知道了。)」 就算知道必須寫些什麼才行,但就是寫不出來。然而只要一開始書寫,就會知道自己在思考什麼。腦就是如此的構造。總之先出力試試看。 比方說,就職面試時,以為只要說出事先準備好的內容,就能夠傳達想法讓對方知道。但是對方卻認為「這個傢伙,只是說出事前準備好的內容而已」,在現場,由自己口中說出來的內容,能夠得到多少的信用?現場馬上得知,這就決定了一切。 在足球比賽中,也無法事前決定要往那邊傳球。企業的面試官同樣也在關注這個部分。面試時,你會說出什麼話呢?這個瞬間,就需要判斷力。要是遇到比較嚴格的面試官,事前準備好的內容,也會完全派不上用場。這時說出口的內容,才是真實的想法吧。 想要巧妙運用這項技巧,必須在平時就有此意識。如何在平時就意識到這部份,人生將有所改變。 必須學習各式各樣的事情,學習讓知識在身。但是你是否已明瞭,「在最後的最後,並沒有所謂的答案」當你能夠察覺到這件事時,人生就能改變。比起能力更需要瞬間的判斷 你有時會不會思考,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但是有沒有能力這種事,自己絕對無法知道。特別在現今電腦如此發達的時代,簡單的知識都能透過電腦,人類真正需要的是瞬間的判斷力。 YouTube在一年間,就到達市價二○○○億日圓的價值,但是在創業初期只有兩個人,只是在美國一家購物中心的二樓、中華料理店的上面,有一間破爛的辦公室。你一定無法想像,在一年之後,卻能以二○○○億日圓賣出吧。 買下YouTube的是Google這家公司。日本的企業不會去買下YouTube這樣的企業,因為太危險了。使用者擅自將各式各樣的電視節目刊登在網路上。若以日本的法律來看,這已經違反著作權。因為在日本,遵循規則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遵循規則卻是抹殺我們腦的事。「一年後,或許我們可以創造出二○○○億日圓的公司」、「或許會違反著作權,但是就用二○○○億日圓來買下這個企業吧」。重點在於,你是否能夠成為可以做出如此決斷的人。 或許這個例子的規模太大,那麼我們就來談規模小一點的事。當你進到吉野家(註)時,必須馬上決定,今天到底要不要在餐點加顆生雞蛋。 或許這兩者的規模無法比較,但是從腦科學的立場來看,兩者是一樣的事。不管是吉野家的雞蛋,還是YouTube是否值二○○○億日圓的價值,在判斷時都是一樣。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我已經跨越了那一個部分。我以前也認為人生是僵硬的。比方說我以前覺得行為舉止要像位學者是很重要的事。但是這種事其實根本無所謂。反倒是不這麼做,才是人生的真理。 不要自我設限,也不要以為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實狀況。只要接受這個觀念,接下來的人生絕對會很有趣。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面對偶有性。只要能夠享受不確定會變得如何的想法,人生就會變得很精采。 比方說,或許你不確定自己適不適合學習某項東西;你不確定那個人會不會對你產生興趣;你不確定自己能不能進到這個企業,不管是什麼事,正因為不確定,所以才有趣,這時你是否已盡全力?這才是重要的事。 現在身為明星球員的鈴木一朗(註),他現在的表現非常出色,他還在歐力士野牛(Orix Buffaloes)(註)打球時,那時仰木教練還沒出現,當時的鈴木一郎,不管是誰都覺得「這個傢伙不行啊」。這就是落語的「下位視線」。 當時,沒人知道他會成為現在有名的「Ichiro(鈴木一朗)」。王貞治(註)也是一樣,在他找到稻草人式打擊法(註)之前,也完全不行。他在教練的指導之下,才找出稻草人式打擊法。 我們會崇拜成功的人,但是請設身處地站在這些成功人士成功之前、非常不安的時代看看,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事。 松本人志(註)出身的故鄉,在夏天的時候,有歐巴桑(雖然她們是女人)會裸露上身走在街上。請想像一下,松本人志在國中、高中時代是在這種地方成長。雖然現在他已經是明星,但是國、高中時期的他,到了夏天,城鎮裡的歐巴桑會手持扇子、裸露上身走在街上。他當時的心情如何呢?當時的他在想什麼呢?請想像一下他是如何度過當時的生活。 像這些人,因為已經學習到各式各樣的事,所以才會變得愈來愈閃亮。這是因為他們很重視兩件事。 不要為自己設限,也不要自己決定自己有沒有才能。還有另一個,就是享受不確定人生會發生什麼事之偶有性。只要有這兩項,人生就沒問題。 這不是我個人的哲學,在背後有各式各樣腦科學的研究支撐。(註)
吉野家:日本著名牛肉飯餐廳。鈴木一朗:Ichiro,一九七三年出生,目前效力於美國職棒大聯盟西雅圖水手隊。歐力士野牛:Orix Buffaloes,日本職棒太平洋聯盟的球隊。王貞治:一九四○年出生,日本著名的職業棒球選手。稻草人式打擊法:也稱為「金雞獨立式打擊法」。松本人志:一九六三年出生,日本著名搞笑藝人及導演。
推薦閱讀:
※雜談 有時候殘忍是必要的,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繼續存活下去
※在廢土世界裡,少女們連洗澡都是個難題
※知乎生存法則
※經常獨居或獨行的女生如何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