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上的今天——3月5日
伏打當時的電池又叫「伏打電堆」,這是個用鋅片和銀片相間疊放在一起、中間加了浸過鹽水的布片的電池。不久伏打又把它改進為在稀硫酸溶液中放置鋅和銅板作為電極的伏打電堆。經過不斷改進,伏打電池日益完善,其中包括英國丹尼爾(John Frederic Daniell,1790.03.12-1845.03.13)製成的「丹尼爾電池」、法國勒克朗謝(Georges Leclanché,1839-1882.09.14)發明的乾電池。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乾電池就是一種改進的勒克朗謝電池。為了紀念伏打在物理學的貢獻,人們用他的姓氏作為電壓的單位——伏特(Volt)。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電池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除了以上一次性電池外,還有可以充電反覆使用的蓄電池,最早問世的蓄電池是1859年法國普朗特發明的鉛酸電池。不但有化學電池,還有能直接進行光電轉換的太陽能電池。此外在航天器上還有靠氫和氧不斷送入多孔電極而運轉的燃料電池。
在1796年出版的《宇宙體系論》一書中,拉普拉斯把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應用於太陽系,分析研究了太陽繫結構上的三個基本特徵:近圓性,行星公轉軌道橢圓離心率都不大,近似為圓;共面性,行星公轉軌道幾乎都在一個平面上;同向性,行星繞太陽公轉方向都一樣,也就是太陽的自轉方向。為了說明行星繞太陽運動的上述特性,拉普拉斯在《宇宙體系論》一書的第七個附錄中,提出了太陽系的起源的「星雲假說」。他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個龐大的旋轉著的熾熱氣體星雲形成的。星雲由於冷卻而收縮,由於收縮而自傳加速,導致離心力加大。最後,在重力和離心率平衡處拋出氣環。這一過程不斷出現,於是在星雲赤道面上拋出一個一個的氣環,每個氣環最後凝聚成一個行星,中心凝聚成太陽,行星繞太陽公轉,同時沿公轉方向自轉。
拉普拉斯的上述星雲假說,在科學上並非完美,但它的基本思想是正確的,因而經受住了時間考驗。恩格斯認為這一學說的提出,在形而上學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宇宙體系論》曾多次再版。1827年3月5日,拉普拉斯在巴黎正閱讀此書第六版校樣時突然去世,終年78歲。
推薦閱讀:
※科學史:給出了110個高斯定理?看數學王子高斯的學霸人生!
※清朝天文儀器解說–陳遵媯–筆記
※一本另類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讀《給世界的答案》
※人類出乎意料的偉大發明(日用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