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周易大師

伏羲:又稱伏羲、伏犧、宓羲,宓棲,或作皇犧、羲皇、犧皇,一說伏羲即是太昊,距今約6500年左右。伏羲是古代神話中傳說的部落首長和有類的始祖,姓風,建都於陳(今河南濮陽)。《周易?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近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史記?太史公自序》也說:「余聞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認為八卦是伏羲所畫。

神農氏:傳說中的炎帝,亦稱連山氏、烈山氏。相傳為姜水人(今湖北隨縣)人,姜姓,誕生之地稱為烈山。是中國農業和醫藥的發明人。相傳,神農氏擴大了伏羲易的運用範圍,「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周易?繫辭下》)。

黃帝:傳其演八卦為六十四卦,作《連山易》號軒轅氏、有熊氏,又號歸藏氏,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相傳,黃帝將伏羲之易推而廣之,鉤深致遠,制器尚象,發明了文字、天文、曆法、舟車、宮室、杵臼、棺槨、衣衾等,並據《易》之理,興禮樂,治百官,濟萬民,作兵家八陣法大破蚩尤。黃帝之易以《坤》為首卦,認為《坤》象地而屬土,萬物均坤土之功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故其《易》稱為《歸藏易》。

周文王:商末周部落領袖。周族是夏商時後起的一個姬姓部族,相傳始祖為后稷,傳十五代到文王。文王名昌,又稱昌伯。文王爺爺公亶父遷都至岐陽周原,《詩經?魯頌》說:「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當時就定下了滅商的決策,經公亶父—季歷—文王—武王四代的不懈努力,才完成滅商的大計。周文王不斷擴大自己的實力,使殷王朝大為震驚,將其關羑里監獄達七年之久。在此期間,文王重新演《易》,並作卦辭,寄託了他的政治主張,將無言符號變成了有生命的語言,成為西周的建國綱領。

周公:西周傑出政治家,姓姬名旦,亦稱公旦,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周(今陜西岐山),史稱周公。他助文王擴大周的勢力,幫武王滅了殷,又佐年幼的成王數次東征,平定了武庚及東方少數民族的叛亂,鞏固了新生的西周政權,可謂三朝元老。他自稱「多才多藝,能事鬼神」(《尚書?金滕》),在父文王作卦辭的基礎上,又為卦作了爻辭,使一部完整的《周易》流傳於世。他又遵武王之命,建造洛邑,使周王朝又延續了500多年。

老子: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學說的創始人。姓李名耳,溢號為聃,字伯陽。楚國苦邑(今湖南鹿邑)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據說,孔子曾向他問禮。後見周朝衰落而隱居,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經》)一書。老子之學,承黃帝《歸藏易》之體系,堅持守靜、貴柔、尊陰和無為的思想,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和「天下萬物於有,有生於無」的觀點,形成了宇宙生成論和數字推演法。據傳,有老子挾圖書西行出關之說,認為今日所傳《易》之圖象,皆是老子所遺。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孔子對《周易》有很深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史記》載:「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書三絕」。相傳《易傳》是孔子所著,有《繫辭上下》、《文言傳》、《彖辭上下》、《象辭上下》、《說卦傳》和《序卦傳》,共十篇,又稱《十翼》,是易學的重要著作。孔子摒棄了《周易》的卜筮功能,注重研究其哲理思想,提出「不佔而已矣」的觀點,認為只要用《周易》揭示的哲理去指導思想、行為,不要去占卜。雖說孔子是用儒家思想去研究和解釋《周易》,所解不完全是《周易》的本義,但他對易學的發展是功不可抹的,如果沒有孔子的這些論述,或許我們今天還不知道《易》在說什麼。

鬼谷子:相傳為戰國時楚人,縱橫家之祖。姓名傳說不一,因隱居於鬼谷,而號稱鬼谷子,後人或稱之鬼谷先生。長於養性持身和捭闔之術,據《史記》臷,其為蘇秦、張儀之師。其學源自《易》論,因變無常,從黃老「心術」,論世御事,講求內外損益之理,後來又演變為「反應」、「揣摩」之術,為縱橫家所宗。今傳《鬼谷子》一書,為後偽托。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漢今經文大師,漢代新儒學的奠基者。廣川(今河北省栆強縣廣川鎮)人。景帝時為博士,武帝時拜江都相,因言災異而下獄,赦免後任膠西王相,不久便告病歸家。生平講學立說,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其學以儒家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形成了封建神學體系,核心是「天人感應說」,是「天命論」和陰陽五行說相結合的產物。他通曉《周易》,擅用易之陰陽五行說解釋災異之事。著有《春秋繁露》和《朱子文集》。

孟喜:西漢今文經學家,今文易學「孟氏學」的開創者。字長卿,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蘭陵鎮)人。宣帝時立為博士。其父孟卿善治《禮》《春秋》,孟喜遵父命習《易》,為漢代易學家田何的再傳弟子。孟喜以陰陽說《易》,以此推算氣候的變化,判斷人事的吉凶,為「卦氣說」的倡導者。其《易章句》已失傳,一部分內容保存在唐僧一行的《卦議》中。其特點是以《易》之卦象解一年四季的變化,即以六十四卦配四時、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侯。其學說在易界有相當大的影響。

焦延壽:西漢易學家,字贛,梁國(今河南商丘)人。家貧寒,曾因好學而得到梁王資助。學成之後,為郡吏察舉,補小黃令,元帝時為三老。政績優異,專攻易學,曾從孟喜學《易》,自稱得孟喜真傳,後傳之與京房。其說長於災變,注重易象,以一卦變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共演變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之下皆有韻文繇辭。著有《易林》十六卷,《易林變占》十六卷。

京房:(前77—前37) 西漢今文易學「京氏學」的開創者、律學家。東郡頓邱(河南清豐西南)人。曾學《易》於焦延壽,以通變說《易》,好講災異。元帝初元四年,以孝廉為郎,後立為博士。因彈劾中書令石顯等專權,被捕下獄處死,年僅四十一歲。其易學理論,進一步發揮了孟喜的卦氣說,並吸收了當時流行的陰陽五行學說,其主要成就有:1、八宮卦說,把六十四卦分別納入了八宮。2、世應、飛伏說。3、納甲說,將八宮卦配以十天干,各爻分別配以十二地支。4、五行說。以五行學說解卦,包括五星配卦、五行爻位、五行生剋、八卦休旺等。5、卦氣說,以消息卦和雜卦的關係,解釋氣候反常現象,演講災變。6、陰陽二氣說,以陰陽二氣的變易,用來解釋卦象和爻象。其著作頗豐,今只傳《京氏易傳》三卷,其餘皆已失傳。

鄭玄:(127—200) 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東南)人,東漢末年經學、易學大師。博通經學精於天文曆法。少而好學,不樂為官。遊學十餘年,復歸鄉里,聚徒講學,弟子眾多。後因黨錮事被禁,便潛心著述。其著述以詮釋古今經文為主,成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其易學著作有《周易注》、《易贊》、《易論》、《易緯注》,現僅存《易緯注》,其餘已失傳。其易學的主要觀點有:1、以爻辰說解釋《周易》經傳,力圖揭示卦辭和爻辭之間的內在聯繫。2、以五行解釋《周易》,將「大衍之數」看成是五行之氣生化萬物的法則。

諸葛亮:(181—234) 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字孔子孔明,謚曰忠武,琅琊陽都(今山東濟南南)人。東漢末,隱居隆中,自比管仲、樂毅,被稱為臥龍。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草廬始從之,幫劉備聯合孫權,對抗曹操,建立了蜀漢政權。劉備稱帝於成都,拜其為丞相。劉備死後,輔佐後主劉禪,被 封為武鄉侯。足智多謀,通曉兵法,所傳其通曉黃帝之兵家八陣法,並根據伏羲八卦和古代兵法,推演成八陣圖。其軍事思想、用兵之道,多與《周易》相通。著有《諸葛亮集》。

王弼:(226—249) 三國魏山(今河南焦作東)人,字輔嗣,魏晉易學易理學派代表。官至尚書郎。幼而聰慧,少年得志,即享盛名。其易學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周易窮微論》、《易變》、《周易大衍論》,前兩種尚存。王弼解《易》,力排象數,注重義理,使《易》回歸到孔子義理派的軌道,史上有「王弼掃象」之說。其易學觀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古文經學派解《易》的闡發,排斥漢易的卜筮之說,提出「得意忘象,忘象取義」和理論,強調《周易》的哲理思想。二是用玄學觀點解易,其基本命題是「天間萬物皆以無為本」,認為自然無為、動息則靜,將太極觀玄學化,反對以太極為原初物質的觀點。王弼的易學理論對後來易學研究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也有著消極的一面。

孔穎達:(574—648) 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西)人,字仲達,亦作沖達。沖遠。少聰敏,強記博文,通曉經學。陏大業初,舉「明經」,授國子博士。唐代時,歷任文學舘學士,國子祭灑等職。曾奉唐太宗之命,與顏師古等人編定《五經正義》。其主撰的《周易正義》至今仍為最完善的注本。其著「必以仲尼為宗,義理可詮,先以輔嗣為本,去其華而取其實,欲使信而有徵。」雖說採用的是王弼注本,又糾正了王弼「得意忘象」的主張,認為物象和義理應該是統一的,義象兼采,易理備包有無,提出「乾坤二元論」,宣揚以陰陽二氣為核心的世界觀。

李鼎祚:生卒年不詳,資州盤石縣(今屬四川)人。唐代經學家,歷官左拾遺、秘書省校書郎、殿中侍御史。他勤於讀書,精於經學,尤通象數占學,著有《周易集解》、《連珠明鏡式經》。他的易學觀點,發揮了漢唐元氣陰陽說,否定王弼以玄學解易,認為易學講的是天象,提出「元氣絪緼」說,用以解釋「一陰一陽謂之道」及天地萬物的形成。他認為,《周易》是儒、釋、道的理論基礎,是治國、平家、修身的正術。他是提倡漢易象數的代表人物。

陳摶:(約871—989) 毫州真源(今安徽毫縣)人,字圖南,寧太宗賜號希夷先生,自號扶搖子。是易學圖書派的創始人。後唐長興年中,舉進士不第,遂隱居修道。先在武當山服氣辟穀二十餘年,後居華山四十年,被稱為「華山道士」。據《宋史》載「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其易學「不煩文字解說,止有一圖,以寓陰陽消長之數,與卦之生變。」以圖解《易》,所提出的易學圖式,包括象和數兩個方面的內容。所傳之易圖有:龍圖、太極圖、無極圖等,使象數易學得到了傳承和發展。

李之才:(?—1043) 宋初易學家,字挺之,青州(今山東青州市,《宋史》作青社)人。其性朴率自信,倜黨不群。天聖八年中進士,初為參軍共城令,後為澤州金署判官,官至殿中丞。其易得穆修所傳,屬陳摶圖書學派,後傳之於邵雍。其易學著作已失傳,今保存的只有《卦變圖》,一是卦變反對圖,一是六十四卦相生圖。他開創了宋代卦變研究的先河

邵雍:(1011—1077) 北宋著名易學家。字堯夫,謚康節,祖藉河籍范陽,少時隨父邵占遷共城(今河南輝縣),隱居於蘇門山百源之上,故被後人稱為「百源先生」,晚年定居洛陽。少時刻苦學習,博覽群書,《宋史》稱:「自雄其才,慷慨欲樹功名,於書無不讀,始為學,則堅苦刻歷,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才數年。」共城令李之才聞其好學,授以「物理性命之學」。終身不為官,以研易為業,「探賾索隱,妙司神契,洞徹蘊奧,汪洋浩博,多自得者」(《宋史》),以先天象數之學名於世,與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並稱「北宋五子」。其學在漢代象數學派的基礎上,把陳摶等道教思想與易理相結合,使易學成為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使易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

周敦頤:(1017—1073) 宋代著名易學家,理學家的奠基者。字茂叔,原名敦實,因避宋英宗舊諱故改名,謚元公。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曾築書堂於廬山蓮花峰下,取故鄉「濂溪」為名,後人稱之為「濂溪先生」。歷任縣主薄、縣令、州判官、州通判、知州軍等職,多為刑獄之官,政績卓著。從政之餘,「汲汲於傳道授業」,程顥、程頤均是其弟子。善談名理,深於易學。其《易》得穆修所傳,「後學自有所見」,他參照道家的先天太極圖和陳摶的無極圖,繪製了一個新的太極圖,並作《太極圖說》,認為「無極」和「太極」是宇宙萬物的本原,「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將道家和道教的無極觀念引入於儒家的解易系統,建立了一個以易學為核心,融宇宙觀、方法論、自然觀、認識論以及倫理道德融這一體的、比較完整的哲學體系,對後世影響很大。其易學著作有《太極圖說》、《通書》、《易說》等,後有編入《周子全書》。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學家,著名易學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別號紫陽,謚文,世稱朱文公。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縣)人。十九歲登進士弟,曾任泉州同安主薄、知南康軍、秘閣修撰等職。為官不過十年,其餘四十年過著講學著書的生活,弟子眾多。對經學、史學、文學、音律均有研究,精於易學,「繼往聖將微之緒,啟前賢未發之機」,影響極大。其易學集周敦頤、邵雍、張載等北宋以來易學家之大成,批判地吸收了各家的觀點,自成體系。著有《周易本義》、《太極圖說解》、《易學啟蒙》等。在《周易本義》中首次將《河圖》、《洛書》等九張易圖公諸於世,確立了河洛之學,功不可抹。

蔡元定:(公元1135-1198)南宋律學家、易學家,字季通,建州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師事朱熹,長於天文、地理、樂理、曆數、兵陳之說,精識博聞。其易學繼承了漢易和宋易中象數學傳統,除受邵雍數學影響外,又繼承和發展了劉牧圖書學派的河洛之學,成為元明清象數派的主要理論依據。他與朱熹合著《易學啟蒙》,實為在朱熹指導下,由蔡元定成書。《啟蒙》認為,《周易》中的象數來源於河洛,河洛之數的演變,形成八卦、六十四卦卦象,而河洛之數又出於「自然之理」。其易著還有《皇極經世太玄潛虛指要》、《洪範解》、《大衍詳說》、《燕京原辨》等

張理:元代清江(今江西廬陵)人,字仲純。元仁宗延祐年間(1314-1320)為福州儒學提舉。張理一生博覽群書,尤精於易學。兼取以邵雍為代表的「先天圖」學,以周敦頤為代表的「太極圖」學,以劉牧為代表的「河圖洛書」學,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之學說。他以解「龍圖三變」而聞名。認為,第一變是「龍圖未合之數」,共五十五數,上二十五是天數,偶天垂象也;下三十是地數,形地之象。第二變為「天地已合之位」。第三變而成龍圖。按其說,龍圖之變有兩種情況:一是兩圖相重,即為五行生成圖,劉牧稱之為《洛書》;二是兩圖相交,即為「九宮圖」,劉牧稱之為《河圖》。張理以圖解《易》對後來的易學發展影響很大。著有《大易象數鉤深圖》、《易象圖說》。


推薦閱讀:

聽老涮講易經2.5後天八卦方位
周易乾卦與二月初二龍抬頭
《周易》是一本什麼書,還周易以本來面目——嶺南大講壇(曹礎基)
為什麼女人名字不能帶「瓊」字,看完我驚呆了
厲明忠評《周易》

TAG:中國 | 周易 | 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