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基本功法「正反旋」—洪均生

陳式太極拳是我國較為古老的傳統武術拳種之一,以其陰陽對立理論為指導的螺旋纏繞形式為突出特點。此拳外顯瀟洒飄逸輕靈而內涵沉穩雄渾厚重,因其有很強的技擊性作用和強身健體功能而深受我國廣大人民歡迎,並在改革開放中走出國門,在日、韓、歐、美、澳等各國傳播。但因此拳有很強的理論性,要學到一定層次或較高層次,又絕非易事。   所謂「基本功」,是練各種藝術的最基本要求,不同的藝術有不同的基本功要求,太極拳真正實用起來(表演、健身例外),是人與人之間近距離接觸,又各自保持全身高度配合的運動。所謂近距離,又不同於摔跤。其實摔跤名手交起手來,亦是瞬間便產生作用。當年陳師說到比賽,講過一句十分簡明的話:「還用幾分鐘?讓我說就一、二、三,這還是就合大家,其實僅用一就行。」這才是太極名家的高精度。《太極拳論》「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準確概括了太極拳實用的高難度。因其理論性極強,所以大家把太極拳及各種武術做為武學去研究。現在學、練太極拳者,各種情況都有。有武校、武館及體院,有各種學習班,亦有民間小團體等。凡校、館、院學練,因受學齡、水平程度限制,比賽要求限制,又是集體上課,大都有一套所謂「基本功」訓練方法,比如單獨的腰腿功,拳、掌要求等。這些「基本功」,儘管施教之師資不同,門類不同而要求卻大同小異,這大概便於學生在初級階段形成齊步前進格局。集體學練,尤其對有學齡限制、年齡限制而採取的這種初級訓練方法,有可能從中挑選比較有用的人才。   陳師當初教我們,隨之學者達幾十人,陳師單一傳授,也沒要求單練基本功,只是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一遍遍照規矩一絲不苟地練套路,練到套路熟了,放足拳架,多練或單練某式。我們也沒陳師,需要練什麼樣的「基本功」。陳師是名師,他沒要求我們練,應該有他的道理。我則認為:陳師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是明師的方法。他雖然未從理論上給我們多講什麼,但肯定有自己的實踐經驗體會,隨之學者大部分亦很有興趣,水平亦因人有所不同提高。我從學拳、教拳實踐中,體會出針對套路的十三式,針對提高腰襠靈活性與太極拳的基本線路,經常讓學者練練手的「正、反旋單手圈」,認為這有助於太極拳的提高,這僅為自己一得之見,現簡單講一講供大家參考。   手的正、反旋單手圈,既包括套路中手部的公轉與自轉,手臂、肘、肩部的八法,在練正、反旋單手圈時,腰隨之左右旋轉,腿部的順逆自轉,亦鍛煉了腰襠基本功。陳式太極拳的要求,強調立體螺旋運動,這種基本功有助於套路線路的熟練與全身的配合,久之,自然有好處。(因為無論太極拳式多麼複雜與不同,在手臂部卻總是這兩個「正、反旋手圈」與腰襠部的左右旋轉,區別只有方向、角度、高低、大、中、小的變化)。   這種基本功法,不受場地、時間限制,用定步、側馬步、活步均可,根據自身條件,高、低架皆可。亦可用手的雙順雙逆,或一順一逆練習。如第一金剛搗碓第二動作與第五式左轉身搗碓第二動均為手臂部的一順一逆的例子;二路左單雲手,右單雲手,一路上中下三個雲手為正手圈活步的例子;一路十字手為雙逆轉雙順的例子等。練手的正反旋手圈時要應輕、柔、慢,自然放鬆,尤其特別注意體會與全身螺旋的配合。 先說正手圈   假定用右手(左手亦然)練習,它的線路如下:手高齊右眼角,角度為胸前45度處。第一動,身左轉,松肩沉肘到肘貼肋,小臂順纏自轉走外下弧線,手指上揚。如一路拳第三式六封四閉第一動作的側掤、二路右單雲手等。假如對方手在我方手臂下面便為捋法,如六封四閉第三動作左轉身捋法。第二動,身仍左轉,手隨身體的左轉,收到心口前,手指上揚,手心斜對心口,手部為掤法,肩、胯部為靠法。如攔擦衣第三動作的下半圈。(不拘左右手,當順纏手收到手心斜對心口時,手指上揚,手部均為掤法,而肩、胯部即為靠法)應知道的是:第二動的左轉,左肩與左胯不準轉大。左肩既要與左胯合住,更要與右胯合住。方法是:左肩略左轉便上挑一點兒,也就是肩部與胯部走╯小弧線(肩部左轉的幅度,不能超過15度)形成往右去的力,形成這一動的立體形式和角度,右腰部不僅不準凹進去,胯部更是隨身的左轉形成往右前進的力。第三動,身略左轉一點兒立變右轉,手順纏隨腰的左轉往上托一點兒為挒法,如一路第二十九式上雲手第三動的挒、靠、肘、擠、按法。(此例為左手。肘法使用起來,小臂部順逆皆可用,側面貼近我偏前一點兒的人,我方肘法小臂應用逆纏,貼近我偏後的人,即用順纏。不拘小臂部順逆,手腕部必須略揚起,不許下垂。還有句話叫「打肘不見肘」,是說不許把肘高高抬起或肘部離開肋部單獨擊打,而是用全身松沉之力發勁。)單手挒法兼靠法如一路第十三式右轉身搗碓第三動作。第四動,手繼續沿胸前45度,走右前上弧線為:按法。手有順纏變逆纏,應隨腰的變化而變,不是手的單獨翻轉,而是手走S形(因是左右手,因此有正S與反S之分);第五動,身仍右轉,手繼續走右前上弧線,手領肘,肘領肩回到原來的角度,為採法。如一路第六式白鶴亮翅的第二動和第一搗碓第三動作等。正手圈完成後的圖形,如一橢圓形的雞蛋,大頭在外,小頭在里。 再說反手圈 假定仍依右手為例在原處:第一動,身左轉,收肘齊乳,手指上揚,對方手在上面為掤法,如一路第八式初收第一動,對方手在下面為捋法,如再收第二動(此例為左手,不拘左右皆可用),與一路第十五式庇身捶的第三動;第二動,身略左轉立變右轉,手隨身的右轉回到胸口前,手指上揚,為掤法,肩部為靠法,肘臂部為肘、擠法,手部為按法。如:庇身捶二、三動作與一路第十式十字手第二動作的右靠法;與正手圈的第二動一樣,肩與胯部都不許轉大,要合住;第三動,身繼續右轉,手變逆纏,沿腹部、胯部走外上弧線,為擠法,如二路第六十一式第二動左進步擠;一路三十九式右轉身蹬腳第二動;(此例均為左手)一路十字手的一動右下擠法;第四動,身繼續右轉,小手指上挑,在胸右前繼續走外上弧線回到原處,為擠、採、按法;第四動與第一動轉換處,為按法、小挒法。如一路第七十八式退步跨虎第三動。手走外上弧線時,一定要手領肘,肘領肩,不許亮肘。反手圈完成後,亦如橢圓形雞蛋,不過大頭在里而小頭在外。   練習反正旋單手圈時,眼看固定方向,胸部不許超過45度,胯部可大於45度,但尾骨不能左右擺動,而是隨著腿部的一提一落,形成一螺旋的小倒三角線路。   為了說明兩個單手圈的線路,只能大體劃分四動,其實每一動里無論在任何部位均可根據對方的方向、高、中、低等不同角度變換各種著法。拳式子里每個「著式」的用法,就是根據對方來力的方向而變化的。當有了一定基礎後,在具體實踐中自然會體會出來。也就是說,反、正兩個單手圈亦可大可小,真正實用起來,可小到從外形看不出圈來的。 腿部的變化,身左轉,左腿必順纏,右腿必逆纏,反之亦然,這是與生俱來的。看似簡單的兩個單手圈,即包括了手的八法,手、臂部的公轉與自轉,腿部的順逆自轉,身體的自轉等整個套路中的要求,也是手臂在整套拳中的線路。久而久之,自然就會產生柔韌性以及與腰襠的螺旋配合,當練起套路來,當然就圓、柔,順隨,不僵硬,還可以防止學生亮肘。因此,我要求學生多練習劃反正旋單手圈。   《王宗岳太極拳論》有「由著熟而漸悟懂勁」之句。所說的「著」,簡單說就是太極拳的「十三式」,即: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個手法,前進後退的步法,左顧右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及各種腿法。所說「著熟」,是按套路從苦練、思索、實踐中對「式」的運用。「著熟」的下一步才「漸悟懂勁」,更不用說「階及神明」了,可見正確練套路是十分重要的。有人曾提出用「速成」與「封閉」方法搞太極拳,如果不是利益驅動與普及,那就是很外行的話了。   現在全國武術館、武校、體育學院數不勝數,對練太極拳者,大概都有一套訓練方法。學到兩三年,便畢業,便參加比賽。我看過部分大型、小型太極拳比賽,有些年輕選手拿了冠軍,也不過因姿勢優美,或本身有力氣,談不上多大技巧,更稱不上上乘功夫。所以多年來,學生如走馬燈來來去去,卻很難有陳師那樣公認的好身手(當然好身手在民間也可能有)。因此說:基本功有必要,但僅是一種初級方法,起輔助作用。   當然還有腿部及腰襠基本功的方法,如:全身放鬆,塌好襠勁,用左或右足跟里側輕貼地身前方45度方向逆纏擦進,足尖微微勾起。初用小步幅,久之用大步或仆步,落下該足踏實,然後外擺足尖,腿部順纏,外擺的足尖角度,隨步幅大小而定,腿部順纏時腰部不許隨之搖擺,要從足掌、踝部、膝部、胯部的旋轉調好該足的穩固,而後再出另一足反覆練習。不論步幅大小,身休必須中正,不許前俯後仰。如步幅大或仆步練習,身體要略前合住,防止後仰丟勁。這種練法對腰、胯、襠、腿的耐力及旋轉都有利。另亦可全身松靜,小開步自然站立,左右旋腰這些基本功的長期鍛煉。左右旋轉腰,也不是用腰、臀部去公轉的旋轉,而是用膝的一提一落協調全身的立體旋轉運動,使全身形成一立「∞」字形式。   至於正壓、側壓、里合、外擺、正踢等基本腿功,都是各種武術、拳術的基本功,那要因人而異。練太極拳沒有捷徑,沒有玄虛,只有踏踏實實照規矩練,然後,去悟、去實踐,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推薦閱讀:

太極拳的發勁
初學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第二段動作詳解
武當松溪派太極拳
名家抒己見之——也談太極拳的纏絲與抽絲
陳式太極拳傳承

TAG:太極拳 | 太極 | 基本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