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前,清軍的裝備都是大刀長矛嗎?

本文共1071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作者:高山仰止

——歷史故事

提起鴉片戰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如果問到鴉片戰爭為什麼會輸,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清軍手持大刀長矛,和裝備洋槍洋炮的英軍作戰,能不輸嗎?甚至到了今天,大多關於清朝的影視劇中,清軍仍然是身配鋼刀,手持長槍的形象。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入關前清軍武器裝備確實主要以弓箭、長槍、藤牌為主, 火槍的數量很少,火炮別說裝備,就是見都沒見過。但是在和明軍作戰過程中,後金認識到了火器的威力,例如在灤州之戰中明軍用紅夷炮轟擊灤州城池,僅僅三天就攻克了城池,後金一方損失慘重。

滿洲統治者見識到火炮的威力後,趕緊找人仿製。天聰五年,就成功製造出第一門火炮,隨後大規模裝備軍隊。過去仗著後金攻城能力差,明軍還可以據守城池。後金軍隊裝備火炮後,再高大的城牆在火炮的轟擊下也不堪一擊。此後,清軍攻城掠地有如兒戲。可以說,火器為清軍奪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清朝建立後,統治者看到火器這麼好使,便將火器大規模裝備部隊,這一時期清軍的火炮裝備數量大增。至於技術含量更低的火槍更是佔據清軍裝備的半壁江山。

據史料記載,山東省的鳥槍兵佔總數的二分之一,福建省鳥槍兵佔二分之一,滇黔二省鳥槍兵佔五分之三。由此可見,早在清朝初期清軍就已經大規模裝備了火器。

到了雍乾時期,清軍承平日久,貪圖享樂,哪裡還願意操練勞苦的弓馬騎射,刀槍肉搏。倒是使用火器,只需填裝火藥,瞄準目標,輕輕一按,既輕鬆又簡單,於是火器受到了清軍的青睞。

雖然雍正帝特意告誡八旗軍「滿州夙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有馬上槍箭熟習者,勉以優等。」但是雍正帝的指示並沒有起到作用。在這一時期,火器的裝備率越來越高,至於弓馬騎射刀矛肉搏則逐漸荒廢。

既然在鴉片戰爭中,清軍也使用火器,那麼為什麼仍然打不過英軍呢?其實這與清軍火器水平的落後有著密切的關係。

雖然清軍大規模運用火器,但卻不加以研究,例如當時技術先進的燧發火槍傳入中國後,由於早期燧發槍還有很多不足,清軍覺得不如火繩槍好用。於是便乾脆棄之不用。

至於火炮更為落後,道光年間,清軍新造的火炮,是根據《皇朝禮器圖式》製造的,而《皇朝禮器圖式》卻成書於乾隆年間。此外,不同的部隊運用的火器是不一樣的。

最好的火器首先供皇帝御用,其後裝備禁旅八旗和駐防八旗。而各地駐防的主力綠營軍仍在使用落後的火繩槍。其結果便是各地的清軍用最落後的火器去抵禦英軍,最終的結局自然可想而知。

其實,武器裝備的落後只是清王朝國力衰敗的縮影,在日新月異的世界發展潮流中,清朝統治者固步自封,無知守舊,最終種下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幾近亡國滅種的禍根。

有趣,有用,有態度

盡在【歷史故事】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鴉片戰爭的禍根在明朝時就已埋下
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談愛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經過
國兆文化——歷史事件精編之第二次鴉片戰爭
什麼是生鴉片和熟鴉片?

TAG:戰爭 | 裝備 | 鴉片戰爭 | 鴉片 | 大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