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知識必學:三七
三七的得名,比較通行的一種說法是,這種植物的複葉多數是三枝,每一個枝上又有七片左右的小葉,所以稱為三七。另外一種推測是說三七這種藥物在栽種的過程當中,它對光照的要求是三分喜陽,七分喜陰。還有一種說法是,三七的「三」本身應該是大山的「山」字,「七」應該是油漆的「漆」字,李時珍講「如漆粘物」,而有個成語叫「如膠似漆」,漆的這種黏性就可以用來形容三七止血生肌的作用。後來有的人為了寫處方的時候方便,就簡化成了三七。不過這些都只是猜測,沒有定論。
三七最主要的功效有兩個,一是止血,二是活血化瘀。作為止血藥里的一種,三七是一個化瘀止血藥,特點是止血不留瘀。所以它最適合於瘀血引起的出血證,比如說跌打損傷有瘀血又有出血的情況,三七是最適用的。
三七還有一個妙用,那就是把少量的三七加在涼血止血藥或者收斂止血藥中,尤其是收斂止血藥,也能夠止血不留瘀。所以它的應用範圍可以擴大。
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在止血藥當中,三七的溫性還是比較明顯的,所以一般血熱妄行、熱勢比較重的,三七不是很適合,除此以外其他出血、瘀血情況都可以廣泛使用。
另外,三七從清代趙學敏開始就強調它是一個補氣血的葯。在雲南、貴州、四川這一帶,很多產婦一般在產後都要用三七來蒸蛋或者蒸雞,因為它不僅是一個活血化瘀止痛藥,還有利於產婦氣血虧虛的恢復。筆者曾看到一篇文章上講,美國的一個藥理專家,到雲南和昆明的植物研究所長期進行合作研究,後來他發表了一篇文章,說三七是產在中國特殊地域環境里的人蔘。因為三七和人蔘地面部分、地下部分從形狀到氣味非常相似,同科同屬,就是一個家族裡的兩兄弟,所含成分很多都是相同的。所以從化學成分這個物質基礎上來講,三七也確實應該有補氣血的作用。
有人認為,三七因人工炮製使其藥性改變而使其生熟功異,體現為生攻熟補:生三七功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善治跌打勞傷;熟三七(用菜油將生三七炸黃即成熟三七)功偏於補血強身,善治身體虛弱、神經衰弱。《本草綱目拾遺》有謂「人蔘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氣可速生而血不可速生,可見三七補血快中之穩妥。一般骨折前期服用三七粉主要是化瘀血,其為生吃;中後期三七粉熟吃主要是補血和促進骨骼癒合。
(摘自張廷模中藥學課程錄音整理稿,有改動)
推薦閱讀:
※穴位--中藥-
※治療白帶增多,中醫經典方葯完帶湯!
※中藥的臨床架構(二)
※咽喉炎吃什麼中藥
※【中醫中藥】吃中藥忌口之常見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