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哪三種人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 造就

來源:造就

微信號:xingshu100(本文經授權轉載)

王煜全

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

未來都是加速型增長的,未來都是不可預期的。所以在這個不可預期的世界,大家將聽到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因為有加速的指數級的增長,所以未來一定會很光明,我們今天擔憂的能源問題,如何飛向太空找到下一個家園的問題,在未來都不是問題了。

壞消息是:他們看我們就像人類看螞蟻,我們看他們就像螞蟻看人類,彼此完全不能理解,不能溝通。

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叫王煜全。

今天跟大家討論的既不是我的專業,也不是我的興趣,而是我對未來的一個思考。首先要說為什麼我能談未來?因為我的工作是專門研究世界前沿科技,分析科技的未來走勢和對未來前沿科技公司進行投資。比如太空梭、盲人眼鏡、無線充電、飛行汽車,以及有著人類表情可與人自由互動的機器人…各種各樣的所謂的黑科技。

對於未來,大多數人的認知可能是《三體》里描述的:黑暗森林、降維攻擊,最後世界毀滅,一片暗淡。

但我總結的未來卻是:人類社會的未來是指數級增長。

人類社會怎樣擺脫螞蚱式生存?

指數級增長是什麼意思?過去的發展在任何一個點上永遠是緩慢,永遠是平的;未來的發展永遠是直的、陡的、在很短時間產生日新月異的變化。過去的平緩增長是怎樣?是人類和其他動物沒有區別,人類祖祖輩輩像螞蚱一樣生存。當我們物資足夠豐富或發現了新大陸時,就開始繁殖;繁殖到資源不夠,就開始饑荒、戰爭,然後人口數量銳減;人口銳減了以後,資源又充分了,然後我們又開始繁殖,然後進入下一輪饑荒戰爭、人口銳減、然後再繁殖的怪圈裡面。

這個怪圈一直就沒被打破,一直到蒸汽機的發明帶來了工業革命。從歷史學家的眼裡看,全世界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只有一件大事,就是工業革命,就是蒸汽機帶動了人類從平緩的增長,走入了指數級增長。

很多人都知道「摩爾定律」——集成電路的計算水平、計算能力每隔18個月會翻一番,而它的價格每隔18個月會減一半。這是標準的指數級增長的例子。著名的《奇點臨近》的作者、認知科學家和人工智慧專家庫茲韋爾,提出庫茲韋爾定律。

他認為所謂摩爾定律只是庫茲維爾定律的一個子集,而庫茲維爾定律說的是整個IT界都在維持著指數級的增長。其實我們從一個更廣闊的角度(超越It界)來看,這個指數級增長都是一直存在。若人類社會進入指數級增長,它會在三處對人類形成本質性的深遠改變:

一,外部環境,就是實際環境;二,虛擬環境;三,人。工業令農民被替代,自動化令工人被替代,而人工智慧則正在把「知識工人」如律師、高管、營銷人員等等替代,把他們改造為「創意工人」,因為創意不可被替代。其實不光是創意,有三類人是不可被替代的。

第一類是「創意工作者」,如進入富豪榜的小說家J.K.羅琳。過去的時代,英雄是像比爾蓋茨那樣的IT專家。因為世界是靠IT、靠所謂的「知識工人」推動的。但未來的時代,這個世界的英雄可能就是創意專家,因為世界要靠創意來推動了。

第二類是「人際連接者」。未來人類社會,我們的社會越來越複雜,需要越來越多的協同。以前我們做事幾個人就行了,現在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幾十乃至幾百人,甚至互聯網上能形成幾百萬人的協作,這種時候對協作者的需求會變得非常巨大。

第三類是「複雜模式的判斷者」。

這種人才十分稀少,最典型的例子就像丘吉爾,需要在非常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軍事環境當中去做出正確的判斷,現在機器在這方面仍然不如人。這也是為什麼圍棋國手迄今還沒有被人工智慧團滅的原因——因為圍棋偏重複雜形勢下的判斷。在現實世界被改變後,機器替代了很多重複性的工作,使得人類可以集中力量去開掘大腦中未被使用或者說真正屬於人性光輝的部分,使它能夠彰顯。

從改造現實到營造虛擬再到改造人未來,人的創意如何才能真正發揮?我認為,只是改變現實世界可能無法滿足這個需求。比如在任何一個現實場景里,你無法找到一條全是書店的街。但是改變虛擬世界就可以,在同一個地方可以有10家甚至100家書店。虛擬世界的版圖是無限的!虛擬世界裡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容納疊加的、無限的內容!虛擬世界裡每個人能看到的東西可以完全不一樣!營造虛擬世界的兩種主要技術是VR(虛擬現實)和AR(擴展現實)。隨著技術發展,你會發現:生活在虛擬現實空間里的人,將比在真實空間里的還多。

比如有一類《魔獸世界》的鐵杆玩家會說:「我們是《魔獸世界》里的人,那是一個完美的世界;我們只是偶爾到不夠完美的地球來出個差、吃個飯、睡個覺我就回去了。」你會發現如果這樣去看,可能自己會生活得很快樂,因為擺脫了現實世界裡很多很多的束縛。那麼大家可能會問,未來的人都會像《駭客帝國》一樣,每個人都在虛擬世界裡活著,背後插根輸送營養的管子,像植物人躺著一動不動?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件事情不會這麼發生!

因為當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改變以後,人類也會有極大提升,他進入了「靈性文明時代」。

在公元2500年前,地球的幾大文明幾乎不約而同的進入了理性文明階段,作為代表者的有希臘的蘇格拉底、印度的佛陀、中國的老子和孔子等等,他們開始思辨,開始了解外部世界是有其客觀規律的,人類應該把所謂的自我中心剝離掉。人類社會先後經歷了感性文明、理性文明。從感性時代到理性時代,相當於從「地心說」轉變為「日心說」。因為我們有了理性,所以我們征服了自然,但是在我們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人類並不舒服,人類對理性的態度很像一個受委屈的孩子對批評他的家長的態度。「你說得都有道理,但你不理解我為什麼犯錯誤。我犯錯誤因為我不是理性的,你要允許我犯錯誤。」所以理性和感性的衝突一直走到今天。而靈性文明是兩者融合後上升到的新境界,不再互相衝突:能夠用理性的方式去理解感性,用感性的方式去認知理性。我們將不斷地在理性、感性之間切換,在現實、虛擬之間切換,大量的理性研究使我們了解了自己,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用什麼方式去解決問題。人類的能力會因為文明的融合,被充分釋放出來。所以我們可以推導出:人類的未來發展將是指數級增長的。

我們在未來人的眼裡就和螞蟻一樣說到這裡,讓我們來討論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為什麼迄今為止人類沒有發現外星人?宇宙如此浩瀚,裡面的類地球的行星如此之多,理論上一定有外星人出現,但是為什麼迄今為止人類沒有感知到?當然現在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但基本上都不成立,我卻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新的解釋。這個解釋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上:在一段的時間之後,我們就不能理解未來的人了。就像我們現在遇到10000年以前的人類,很可能會認為他們是動物。因為他們沒有思想,沒有語言,只會嗷嗷叫地溝通,只會用棍子作為工具。即使你願意給他解釋今天的社會,他能懂嗎?就像螞蟻和人類的關係,人類能夠觀察螞蟻,反過來螞蟻不能感知人類的存在。

7000年之前人類文明誕生,但100年之前人類才有了無線電技術,也就意味著不到100年之前,我們才至少有能力去了解有沒有外星人。我們想要理解另一種像人類的外星人類,如果那個地球上的人類也是迅速發展的,對方傳遞出來的信號,能讓人類接收到並且理解的窗口期有多長?最多七千年。如果人類去探測的話,最多要花一千年。宇宙如此之大,星星之間往往相隔上萬光年。假設一個四萬光年以外的星球產生了文明,這個文明只有一千年的窗口期可以發射出一些智能生物能夠讀得懂的信號。只要時間上錯過了一點,他再發射過來,間隔千年之久的我們就再也理解不了他們的信號。所以,我們在未來人的眼裡就和螞蟻一樣。我們與未來人將無法互相理解。

狄更斯的一句話被今人反覆提及,「這是一個好的時代,也是一個壞的時代」。我的理解是,其實這不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不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只是一個加速變化的時代。在一個加速變化的時代里的任何一個點,就像是加速的指數型的曲線里的任何一個點,往前看都是平的,往後看都是陡的。

這意味著什麼?未來都是加速型增長的,未來都是不可預期的。所以在這個不可預期的世界,大家將聽到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因為有加速的指數級的增長,所以未來一定會很光明,我們今天擔憂的能源問題,如何飛向太空找到下一個家園的問題,在未來都不是問題了。壞消息是:他們看我們就像人類看螞蟻,我們看他們就像螞蟻看人類,彼此完全不能理解,不能溝通。我們今天唯一能做的,就是盡我們現有的智力水平,用一切能力去推動科技的發展,去推動社會的進步,使得這個指數級增長的人類文明能夠延續下去,使得我們未來的人類能夠達到一個更大的輝煌。

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未來的航天結構——航天薄膜結構概述
悲報:未來的貓會越來越乖,哦不,是越來越怪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你的態度決定孩子未來
12生肖中誰在未來一個月必有大好事發生,吃香喝辣到明年!
未來會被淘汰的七種人,第六種會很慘!

TAG:人工智慧 | 未來 | 智慧 | 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