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七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七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唐天台沙門湛然釋

○次明最實位即一地所生之次位也故前立三教及以人天今唯在圓若不至法華開顯安知一地所生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此之謂也故知三草二木各謂自立蒙一味雨方知一地所生如彼窮子至臨終時乃識其父是故須明一實位也為令識父是故須明前諸權位於中先標。

明最實位者即圓教位也。

○次釋釋中文自開為十意。

(△簽初列十意四字正是此文之科)。

此為十意一簡名義二明位數三明斷伏四明功用五明粗妙六明位興七明位廢八開粗顯妙九引經十妙位始終。

初列十意者雖同釋圓門不無小異初之四意及第十意正釋圓位余之五意因此便明何者此既唯明一實之位不合即明粗妙等文故此等文應合在妙行文後位妙章初列之應雲一明諸位次明粗妙及以興廢開顯等也今來此者欲更重與權位比決及開顯彼粗位故也故先釋竟重判粗妙及開顯等問今此初約通別圓三三句料簡至下結文既雲與藏通同初料簡中何故不對三藏簡耶答一者通是大乘初門堪入後故二者二處羅漢名同故初對通而後兼藏此十章次第者理雖無名理籍名顯名下有義方顯所詮義上有名方知詮異故名義一章最居於首既知圓門名義次辨所詮位數乃識圓位開合不同雖知位數位數本為分別斷伏若不識者徒設何為故次明斷伏既知斷伏應明斷伏功用不同既知圓門斷伏功用若不望前諸位皆粗焉知此位諸位中最既知粗妙何不純說一實之位何用前來諸粗位耶應知粗妙皆為緣興緣既迭興事須迭廢法華前教迭興迭廢約人雖廢其法仍存況大小並興受益不等若顯若密當座殊源若橫若豎法味差降時熟化畢咸會法華根緣既同應無異跡諸粗至此妙理斯均是故須有開顯相也雖始立名義終至開權權實諸位理須憑據雖不孟浪有始有卒其唯聖人既是佛之本意不得不委辨其大體故以十門括於一化方了法華妙位之意。

○於中先釋名義中二先指下文。

一簡名義者若圓別不同自有十意下辨體中說。

○次辨今意又二先標列三意。

今約通別圓三句料簡一名通義圓二名別義圓三名義俱圓。

○次釋釋中自三今釋初意中二先述次釋述中先述二名與小教同。

名通義圓者下文雲我等今日真阿羅漢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又雲我等今日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

○次結。

此名與通藏同而義異。

○次何者下釋釋中先釋初名中經但述應供之名今具以羅漢果上三義釋之一一文中皆以偏顯圓。

何者彼但殺四住之賊無明尚在此不生義偏故天女曰結習未盡華則著身今殺通別兩惑得如來滅度故殺賊義圓又彼是分段不生界外猶生寶性論雲二乘於無漏界生三種意陰今則分段變易二俱不生不生義圓彼是界內應供非界外應供凈名曰其供汝者不名福田則應供義偏今則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則應供義圓。

言三種意陰者二乘在彼三中之一今通言之故云三種非謂二乘盡具三也言意陰者由意生陰名為意陰又作意生陰名為意陰又意即是陰名為意陰前之兩釋從因得名後之一釋從果得名又雖名意陰亦可具五何者佛尚具足常色等五況復因人但小教中不雲界外更有生處然不了教尚雲滅心何況於色凈名曰其供汝者此借凈名折挫之言彼經挫其同於悲境當知聲聞應供義偏。

○次釋後名。

彼但小乘從他聞四諦聲則聲偏聞偏今能令一切法界聞一實四諦佛道之聲使一切聞則聲聞義圓故知依義不依語從圓判位也。

可知。

○次釋名別義圓。

名別義圓者如五十二位名與別同而初中後位圓融妙實隨自意語非是教道方便依義不依語應從圓判位也。

五十二名不異於別從初至後觀圓證圓止觀第六卷末雲借下成高此之謂也。

名義俱圓者文雲開示悟入皆是佛之知見佛一切種智知佛眼見此之知見無有缺減又入如來室坐如來座以如來莊嚴此則名義俱圓判於圓位也。

次名義俱圓者從始至終無非佛眼佛智言入室等者皆雲如來故知名圓既雲諸法空座大慈悲室如來莊嚴故知義圓。

○次明位數如名義俱圓中雖並以佛知見之言謂之為俱然諸教大量須曉位數方能引於行者心期於中二標列。

二明位數者又為三一明數二引證多少三料簡。

○次釋釋自三先釋數中四先列古師次今謂下斥舊三又有下重述破四論諸下正明今意。

數者人解不同有言頓悟即佛無複位次之殊引思益雲如此學者不從一地至一地又有師言頓悟初心即究竟圓極而有四十二位者是化鈍根方便立淺深之名耳引楞伽雲初地即二地二地即三地寂滅真如有何次位又有師言初頓悟至十住即是十地而說有十行十迴向十地者此是重說耳。

初師意者並列無位之文或生臆見未當大途或引經文不曉聖者意別是故須破頓悟初心即究竟者然華嚴中位兼圓別人不通曉兩教位意又復不達圓位始終直指初心以為妙覺唯尚頓門成佛速疾乃成圓教後位徒施兼成出佛煩重之過故依舊判誠為未可。

○次斥中三。

(△初總斥)。

今謂諸解悉是偏取。

初總斥中雲悉是偏者約理則證法無名約事則不無諸位故知諸師偏從理說。

○次然下別述難意。

然平等法界尚不論悟與不悟孰辨淺深既得論悟與不悟何妨論於淺深。

前之三師並雲頓悟故總以一頓悟斥之引經失旨其理自虧故知悟即初住未悟即住前既許有悟與不悟何妨兩位俱有淺深乃成五十二位耶。

○三究竟下引經部所明皆有兩意如何獨以無位為語。

究竟大乘無過華嚴大集大品法華涅槃雖明法界平等無說無示而菩薩行位終是炳然。

(△三重述破)。

○次重述中二先述次難。

又有人言平等法界定無次位。

初文者此師意者兼斥前之三師故立定言。

○次今例下以見證為難又三先正舉權實兩證次引大論譬三引普賢觀證。

今例難此語真諦有分別耶真諦無分別耶見真之者判七賢七聖二十七賢聖等今實相平等雖無次位見實相者判次位何咎。

初如文。

○引大論中二先引論。

大論雲譬如入海有始入者到中者至彼岸者。

○次例論意謂江海深淺。

若見真判位如江河深淺若實相判位如入海深淺。

(△三引普賢觀證)。

故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

引普賢觀雲大乘因者等者雖俱實相因果灼然若有因果即有淺深如止觀中及此下文圓漸漸圓四句料簡則圓家之漸泠然可知。

○次正明今意為三初總述用位意次還約下列位數三今於下釋。

論諸次位非徒臆說隨順契經以四悉檀明位無妨。

初文言隨順契經等者是佛所說契教根理乃如符契故名為契佛尚赴機以說諸位末代弘教應順聖言若不爾者如來何故為此凡下遍說諸位故知皆為令物聞位歡喜生善破惡發真即是明位利益意也故今依諸教如下所引是也。

○次列。

還約七種以明階位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可見。

○三釋中二先述今文所立次廣釋諸位初文者先述。

今於十信之前更明五品之位(云云)。

○次釋釋中先大師次私釋前文為三先正釋次如此下結嘆三若欲下決位初自為五初品文者又二先述境即圓聞而起信也。

若人宿殖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謂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如前所說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

一塵中有大千經卷如止觀第三記。

○次欲開下依信起行又二先正明十乘行法次舉下結束示位初文者又三初總明行意。

欲開此心而修圓行。

○次圓行者下總示行相。

圓行者一行一切行。

○三略言下別示行相先舉數。

略言為十。

○次列圓行為十者即十法成乘廣論具如止觀第五初至第七末今此正意論於教門是故觀法文相稍略故但略列與前三教以為此決顯經圓意。

謂識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傷己昏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又識己心及凡聖心又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

(△次結束示位)。

舉要言之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是名圓教初隨喜品位。

○次行者下明第二品於中為四初正明第二品相次內外下明第二品中十觀三金剛下引證四聞有下結位。

行者圓信始生善須將養若涉事紛動令道芽破敗唯得內修理觀外則受持讀誦大乘經典聞有助觀之力內外相藉圓信轉明十心堅固。

初二如文。

○引證文三初引金剛以證能資。

金剛般若雲一日三時以恆河沙身布施不如受持一句功德。

○次舉次品資於前品。

初品觀智如目次品讀誦如日日有光故目見種種色。

○三引彌勒論以證能資力大。

論雲於實名了因於余名生因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

論雲於實名了因等者頌意正明讀誦般若資於實相是故持誦名為了因故云於實降斯已外但名生因生因者有漏因也故云於余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者布施七寶如須彌山福也受持及讀誦此二趣菩提是故此二名為了因論文福不趣菩提二句在前於實名了因二句在後今從義便於理不違又准五種法師於論二文各開為兩更加說法名五法師今引論文且存自行故無說法又不名師安樂行?廣釋五種法師。

(△四結位)。

聞有巨益意在於此是名第二品位。

○次行者下明第三品為三初明第三品相次安樂行下引證三說法下結位。

行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弘誓熏動更加說法如實演布。

初如文。

安樂行雲但以大乘法答設以方便隨宜終令悟大凈名雲說法凈則智慧凈毗曇雲說法解脫聽法解脫。

次引三文者安樂行可見次凈名文雲說法凈等者唯說圓常內心無著故名為凈如引安樂行雲但以大乘法答等故知以說法力內熏自智令倍清凈化功歸己意在於斯大小同然故引毗曇以為類例若言聽法得解脫者在隨喜位初文意各別相從來耳。

(△三結位)。

說法開導是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己十心則三倍轉明是名第三品位。

○次上來下明第四品為四初明位相。

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虛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

○次大品下引證。

大品雲菩薩少施超過聲聞辟支佛上當學般若即此意也餘五亦如是事相雖少運懷甚大。

○三此則下明位意。

此則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布施。

○四事福下結位。

事福資理則十心彌盛是名第四品位。

○次行人下明第五品中二亦先明位相次具足下結位初文二先總明。

行人圓觀稍熟事理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

○次若布施下別示六度之相。

若布施時無二邊取著十法界依正一舍一切舍財身及命無畏等施若持戒時性重譏嫌等無差別五部重輕無所觸犯若行忍時生法寂滅荷負安耐若行精進身心俱靜無間無退若行禪時游入諸禪靜散無妨若修慧時權實二智究了通達乃至世智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故知正行六度文中為欲略明圓境故云十界依正俱舍廣明行相應如隨自意及止觀正助合行事理不二方名正行若取其意但用三藏事六度相皆以實相融令不二無非法界即是其相無畏等施者論有三施謂資生無畏法舍於依正名施資生略不言法故云等也。

(△次結位)。

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如火益薪此是第五品位。

○次結嘆。

如此五品圓信功德東西八方不可為喻雖是初心而勝聲聞無學功德具如經說。

可知。

若欲比決取解類如三藏家別總四念處位義推如通教干慧地位亦如伏忍位義推亦得是別教十信位(云云)。

三決位中類如三藏念處位等者但大小相望俱是外凡不論內觀及境優劣下去格位一切皆然一一品中皆應具十更倍增明文無者略故十信初復重牒雲令五倍深明也。

○私釋中因向決位故以五品對於五停於中為二初總對。

私謂五品位是圓家方便初欲令易解准小望大如三藏之五停心。

○次別對。

初品圓信法界上信諸佛下信眾生皆起隨喜是圓家慈停心遍對治法界上嫉妒第二品讀誦大乘文字文字是法身氣命讀誦明利是圓家數息停心遍治法界上覺觀說法品能自凈心亦凈他心是圓家因緣停心遍治法界上自他痴痴去故諸行去乃至老死去兼行六度品是圓家不凈停心六蔽初名貪慾若舍貪慾欲因欲果皆舍舍故無復報身非凈非不凈也正行六度品是圓家念佛停心正行六度時即事而理理不妨道事妨於道即事而理無障可論大意如此(云云)。

言文字是法身氣命者例如欲界有漏色身息住命住息盡命盡法身亦爾有能詮教法身則住大乘教沒法身豈存故隨喜位內觀法身無讀誦息持于慧命則被覺觀破壞法身正行六度中雲即事而理等者理即是佛事妨於道於事會理使事無妨妨即是障即事而理無障可論。

(△次廣釋諸位)。

○十信位者又為五初牒五品為十信因次正明十法橫豎對十信三普賢下引證四入此下功能五此位下指廣所明。

一明十信位者初以圓聞能起圓信修於圓行善巧增益令此圓行五倍深明因此圓行得入圓位。

初文者然此中先重牒前五品之初聞圓起信能習十法成於圓行入隨喜品品品漸進入十信位名為圓位。

○次以善下正明十法既由十乘入於十信故今文義理須具對橫豎二意故先豎對次引瓔珞十信有百以對橫文故知十信與十乘義義同名異須善會通令不失旨今比望豎出其橫相。

以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迴向心善修凡聖位即入護法心善修不動即入戒心善修無著即入願心是名入十信位瓔珞雲一信有十十信有百百法為一切法之根本也是名圓教鐵輪十信位即是六根清凈圓教似解暖頂忍世第一法。

一一信中言善修者由緣實相行於五悔?勤精進至第五品得入十信名為善修由善修故相似解起是故十法在相似位轉名信心乃至願心亦復如是何者不思議境以信為本慈悲弘誓藉念力持心安止觀功由精進破於三惑妙慧方遍於通無塞由決定力元修道品為求不退正助無闕回因向果不濫次位方能護法內外不動由善防非於法無愛由大願力故得至此名為信心乃至願心十法既許初心具修當知信信皆具十法是則十信有百明矣。

○三引觀經證。

普賢觀明無生忍前有十境界即此位也。

可見。

○四功能中二先正敘功能。

入此信心能破界內見思盡又破界外塵沙無知能伏無明住地之惑。

○次引仁王證。

仁王般若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亦此位也。

雲十善菩薩發大心者亦有人云六根清凈名為頓義十善菩薩此是漸義今文所引十善菩薩以證六根豈應引漸而證於頓故知二文俱頓明矣但仁王經語其初後法華經意論其中間人不見之徒生異見。

○五指廣教中二先總舉。

此位經經出之不同。

○次華嚴下引眾多文。

華嚴法慧菩薩答正念天子明菩薩觀十種梵行空學十種智力入初住十種梵行空即一實諦亦無作之滅諦學十種智力即觀無作之道諦即十信位也。

初雲華嚴法慧等者彼經不列十信之名唯於住前觀十梵行自古講者判為十信故今引之以為信位十梵行空具如止觀第七記。

若大品雲譬如入海先見平相亦是是乘從三界中出也。

譬如入海先見平相者大論六十六雲聞深般若乃至正憶念當知是人不久授記如欲見海發心欲趣不見樹相山林等相當知是人雖不見海知海不遠何以故大海處平無樹等相故菩薩受持般若正憶念等雖未佛前聞劫數記自知近於菩提不久樹山等者生死也又如春樹陳葉若落當知是時新葉不久聞深般若觀行成就亦復如是。

仁王般若普賢觀如前引。

仁王普賢觀如前引者仁王偈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次文即雲習種銅輪二天下故知十善是鐵輪位普賢觀雲十境界等又雲三昧力故六根漸凈具如經說六根凈已為諸如來摩頭授記授記即是入初住也故知六根即是住前十信位也。

下文入如來室座衣等即是修四安樂行行處近處。

引今經意者既雲安樂之行安樂名涅槃即指初住已上前通望位雖以五品為行今此望證為行故知明行必在住前行處則通通於五品十信近名有通有別如?釋雲約遠而論近即離十惱亂約近而論近即指在空閑處修攝其心約非遠非近而論近即指不動不退等一十八空菩薩應須觀察如是三法故俱名近是則所近之法有親有疏故云通別通疏別深故也。

涅槃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

引涅槃意亦與安樂義同。

大論雲菩薩從初發心即觀涅槃行道若觀涅槃行道生相似解即是一行如來行也(云云)。

大論意者即涅槃為所觀所證故知行道亦在住前亦是如來之行。

○次明十住位者為五初總牒信為入住之因次初發下明三法開發三舉要下明十法分成四仁王下略引證五此位下指廣教法。

二明十住位者以從相似十信能入十住真中智也初發心住發時三種心發一緣因善心發二了因慧心發三正因理心發即是前境智行妙三種開發也住者住三德涅槃也緣因心發即是住不可思議解脫首楞嚴定慧心發即是住摩訶般若畢竟之空正因心發即是住實相法身中道第一義。

初二如文。

○三從舉要言之去十文即是初住十法從證受名故名為住故仁王雲入理般若名為住住於三德一切佛法乃至能生後後諸位位位無不皆具十法故也故今十法從住為名後去諸位用此初住十法為因於中為二初大師釋出初住十法次私會釋初又二先正釋次華嚴下稱嘆。

舉要言之即是住三德一切佛法也又住清凈圓滿菩提心無緣慈悲無作誓願普覆法界又住一念中成就一切萬行諸波羅蜜又住一切種智圓斷法界見思無明又住得佛眼圓見十法界三諦之法又住圓入一切法門所謂二十五三昧冥益眾生又成就菩薩圓滿業能顯一切神通謂三輪不思議化彌滿法界顯益眾生又能成就開權顯實入一乘道又能嚴凈一切佛土能起三業供養一切十方佛得圓滿陀羅尼受持一切佛法如雲持雨又住能從一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德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

初文中意言從證者證不思議名住一切佛法證三種菩提名住慈悲普覆證寂照止觀名住成就萬行證破三惑遍名住一心三智證於通無塞名住佛眼圓見證無作道滅名住法身冥益證助道萬行名住神通顯益證圓門實位名住開顯一乘證安忍內外名住嚴凈佛土證無諸法愛名住諸地功德此初住證轉似為真故也。

華嚴雲初住菩薩所有功德三世諸佛嘆不能盡若具足說凡人聞迷亂心發狂。

私謂初住成就十德應是十信中十法轉似為真一住具十細意尋之對當相應何者十信百法為一切法本豈不得作此釋耶初住既爾三觀現前無功用心斷法界無量品無明不可稱計一往大分略為十品智斷即是十住。

○四引證。

故仁王雲入理般若名為住即是十番進發無漏同見中道佛性第一義理以不住法從淺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

可知人見淺深之言多不曉於圓別之意具如下辨亦如止觀中文。

(△五指廣教法)。

此位諸經出處不同華嚴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聞法不由他悟是菩薩成就十種智力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清凈妙法身湛然應一切當知即是發真無漏斷無明初品也凈名雲一念知一切法是為坐道場成就一切智故亦是入不二法門得無生忍也大品明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當知此菩薩為如佛亦是阿字門所謂一切法初不生也即是今經為令眾生開佛知見亦是龍女於剎那頃發菩提心成等正覺即是涅槃明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此諸大乘悉明圓初發心住位也乃至第十住(云云)。

五指廣教者並是證一分無生能八相作佛故云坐道場等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等者此並迦葉嘆初住文也華嚴釋初住中贊文甚廣不能具記。

三明十行位者即是從十住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更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他功德與虛空等故名十行位也。

十迴向位者即是十行之後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真明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迴向也。

十地位者即是無漏真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十地位也。

行向地文多是華嚴瓔珞文意瓔珞文雖次第亦可借用念念進入之言。

等覺地者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畢竟清凈斷最後窮源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七明妙覺地者究竟解脫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此即三德不縱不橫究竟後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大即是前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過茶無字可說(云云)故盧舍那佛名為凈滿一切皆滿也。

妙覺位中名大涅槃十法至此俱名為大是故文雲御車達到猶名為車自爾已前雖具諸法未究竟顯不名為大雖有慈悲為無明隔故不名大雖常寂照所嚴未窮能嚴非大雖破三惑智未周窮故智非大雖知通塞塞仍未盡故知非大雖得道品道未至極故道非大雖用正助正行未滿故用非大雖復開權理未窮終故開非大雖忍二邊猶有餘惑故益非大雖不著位位未至極故位非大是故妙覺十皆名大名究竟乘十法成乘對大車喻如止觀第七乃至分別此十法中或七或一等。

(△二引證多少)。

○次引證中三初總標次廣引三如上下結酬。

二次引眾經明位數多少者。

初如文。

○次文者又二初引諸經次引此經初引諸經中二先大經次大品初引大經中二先正引釋次問下釋疑初文又二先引月愛三昧以證位中智斷次引第二經以證三德初文又二初大涅槃下證約智斷論法身。

大涅槃雲月愛三昧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漸漸增長又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漸漸損減光色增長譬十五智德摩訶般若光色漸減譬十五斷德無累解脫三十心為三智斷十地為十智斷等覺妙覺各為一智斷合十五智斷月體譬法身。

○次大經下證約法身論智斷。

大經雲月性常圓實無增減因須彌山故有虧盈不增而增白月漸著不減而減黑月稍無法身亦爾實無智斷因無明故約如論智如實不智約如論斷如實不斷雖無智而智般若漸漸明雖無斷而斷解脫漸漸離舉月為喻知是圓教智斷位也。

合前智斷等共顯三德二文各有譬合月愛三昧梵行品文。

大經雲從初安置諸子秘密之藏二德涅槃然後我當於此秘藏而般涅槃此即最後智斷也。

次文者合前三德只是秘藏。

○次釋疑中先問次答。

問何得知月喻譬位耶。

問意者經中耆婆為闍王說總有六喻初喻善心開敷次喻行者心喜三四二喻善根增煩惱減五喻除貪六喻愛樂云何得知此喻智斷此是通問。

答仁王明十四忍三十心為三般若十地為十般若等覺為一般若十四般若在菩薩心中皆名為忍轉至佛心名之為智此與十五日明智位同勝天王明十四般若位正用十四日月為譬故作此釋也。

答中以仁王勝天兩般若助證大經驗大經文義當智斷仁王十四忍者忍是因義至果名智今欲通論智斷故以智名替忍勝天王中亦以般若為十四般若即是智德彼二經中既有十四智斷何妨大經十四智斷十四義成十五可例。

○次引大品者又二先引經次諸學人下釋疑。

大品明四十二字門語等字等南嶽師雲此是諸佛密語何必不表四十二位。

初文中雲四十二字門雲語等等者南嶽釋雲言字等者謂法慧說十住十方說十住者皆名法慧乃至金剛藏亦復如是言語等者十方諸佛說十住與法慧說等乃至十地亦復如是又一切字皆是無字能作一切字是名字等發言無二是名語等一切諸法皆互相在是名諸字入門等也前是事解次是理解。

○次釋疑中二先出疑。

諸學人執釋論雲無此解多疑不用。

○次但論文下釋釋中二先引論文略釋意。

但論本文千卷什師作九倍略之何必無此解耶。

○次今謂下以字義意釋釋中又四初略引字義次引華嚴與字義同同是圓意三經雲下引經釋四十二字為證四廣乘下引經文次第以證字義。

今謂此解深應冥會何者經雲初阿後茶中有四十初阿字門具四十一字後茶亦爾。

華嚴雲從初一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德此義即同。

初二文可見。

經雲若聞阿字門則解一切義所謂諸法初不生故此豈非圓教初住初得無生法忍過茶無字可說豈非妙覺無上無過。

三引經者經中具釋四十二字功德互足具如南嶽兩卷中釋釋兼三教今意在圓。

○四引經文次第為二先正引次結酬。

廣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訶衍竟即說四十二字門豈非圓教菩薩從初發心得諸法實相具一切佛法故名阿字至妙覺地窮一切法底故名茶字此義其數與圓位甚自分明又四十二字後即說菩薩十地此是顯別教方便之次位也又次十地之後說三乘共十地此顯通教方便位也經文次比三義宛然今取四十二字以證圓位也。

初文者大品第五釋廣乘中彼廣明三十七品乃至十八不共法已廣釋四十二字門次第六捲髮趣品中明菩薩摩訶薩發趣者從初歡喜地乃至法雲地法雲中明修治地業次發趣後出到品中須菩提問是乘從何處出到何處住佛言無人乘而到干慧等地是故結雲經文次比。

○次正引此經為二初引分別功德法師方便品通證始終圓位次引譬喻及序別證四十二因果之位初文者初明因位次又雲下證果位初因位中二先引兩品證內外凡。

此經分別功德品明初心五品弟子之位文甚分明法師功德品明六根清凈相。

○次引方便以證聖位又二初正引。

方便品雲諸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四句。

○次引南嶽釋證證中又二先以事證謂開等。

南嶽師解雲開佛知見是十住位示佛知見是十行位悟佛知見是十迴向位入佛知見是十地等覺位皆言佛知者得一切種智也皆言佛見者悉得佛眼也。

○次引理證同證實故。

又經雲是為諸佛一大事因緣者同入一乘諸法實相也。

○次果位。

又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者即是妙覺位也。

可知。

(△次引譬喻及序別證四十二因果之位)。

又譬喻品諸子門外索車長者各賜等一大車是時諸子乘是寶乘游於四方嬉戲快樂自在無礙直至道場言四方者即譬開示悟入四十位也直至道場即是究盡實相妙覺位也。

次引兩品中初譬喻意者寶乘是諸子所乘乘必從因至果果必究竟道場既先游四方非因何謂諸聲聞等既得記已即入初住驗知即是真因位也此因無易故云直至。

序品中天雨四華表此四十因位也。

次序品意者凡為序者作正弄引睹引知正應不徒施以正宗中談實相因果故也用正驗序始末炳然是故四華從天然理畢竟因空而雨果佛使見聞者莫不修一乘因感一乘果故復及諸大眾故知表因真位明矣。

(△三結酬)。

如上所引眾經為證及引今文明四十二位炳然皆是無次位之次位達於實相增道損生論次位耳。

言結酬者如文炳明也故知前以無位難者不然。

○三料簡中二初料簡品位次以四句料簡開合初文又二初料簡品位次末代下誡勸初又二先料簡品次此諸下料簡位前是料簡瓔珞次是料簡涅槃大品品位相成共顯一義觀心不須料簡初問。

三料簡者問無明覆佛性中道止作四十二品斷耶。

如文。

答無明雖無所有不有而有不無階品一往大分為四十二品然其品數無量無邊大論雲無明品類其數甚多是故處處說破無明三昧又雲法愛難盡處處重說般若也。

答中言法愛者即真道法愛也。

(△次料簡位)。

○次文中意者雖用涅槃不可定執何以故非證不知凡明位者但是為接凡下等耳於中二初恐失佛旨次如此下明諸位非聖莫測。

此諸圓位不可思議若專對法門尋者失意多別解別執則乖圓融之道。

初文中雲若專對當法門乃至別解別執等者如是圓位若不以四十二字門譬之不以一心三觀為行不以無明重數意消但專對當大經次第五行十德法門尋者多生次第別見。

○次明難測中三初總明難測。

如此等位莫以凡情局取不以凡心能宣。

○次引華嚴證。

華嚴雲諸地不可說何況以示人。

○三且置下引例又二初引大師舉極淺位以明難測次又且下展轉比決初文二先敘事次章安述。

且置是事若大乘懺悔發初隨喜圓信之心獲一旋陀羅尼已不可向人說雖種種分別亦不可解況後諸位二乘尚不聞其名豈凡人能說。

初文中雲一旋陀羅尼者此經列三陀羅尼下文釋雲旋假入空名之為旋旋空入假名百千萬億中道實相名為法音今舉三中之初以劣況勝故云一旋約位豎明雖在六根七信已前今通明之乃在初心。

此語有意大師自說已證也。

次文中言此語有意者如智者大師初見南嶽所證之法即此初陀羅尼也何由可向下類人說令他解己所證法耶此即章安述大師己證可知。

○次比決中二先約內法次約外事內法又二無漏方便及以事禪。

又且置是事聲聞學四念處發得暖法亦不可向外凡說盡設種種解亦不能知又置是事如人坐禪初發五支不可為未證者說設方便說彼亦不解。

(△次約外事)。

又置是事斫輪人不能以其術授其子況諸深法而可說耶。

言斫輪人等者莊子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如齊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槌鑿而上(去聲)問桓公曰公之所讀者何耶公曰聖人之言曰聖人在乎公曰死矣然則公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也公曰寡人讀書輪人何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人曰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中間臣不能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斫輪古人之意不可傳者死矣故知公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矣此則人間之事亦不可說。

(△次誡勸)。

末代學者多執經論方便斷伏諍斗(云云)如水性冷不飲安知此乃諸佛赴緣不思議語隨機增減位數不同爾未證得空諍何為普願法界眾生歸僧息諍論入大和合海。

(△次以四句料簡開合)。

○次四句又二先正明四句。

又以四句料簡圓位或開初合後或開後合初或初後俱開或初後俱合如大經明三十三天不死甘露將臣共服此譬諸位開前為三十心合十地為一等覺為一譬三十二臣喻於因位妙覺為主譬於果位君之與臣同服甘露因之與果俱證常樂若不以圓位釋之此文難會是為開初合後以明圓位也若十四般若合三十心為三般若開十地為十般若就等覺為十四般若皆是因位轉入薩婆若即是果位是為合前開後以明圓位若四十二字門即是初後俱開以明圓位若天雨四華表開示悟入游於四方者此即前後俱合。

○次明開合意。

諸經開合不同皆是悉檀方便而圓位宛然矣。

○三明伏斷中二先正明圓位伏斷次複次下兼明諸位初文又二初正明位次判通別初文中二初凡次聖初凡位中二先外次內初外中五先立次諸教下斥權三大經下引證四例如下引例五今此下辨有無亦兼斥權。

三明圓位斷伏者五品已圓解一實四諦其心念念與法界諸波羅蜜相應遍體無邪曲偏等倒圓伏枝客根本惑故名伏忍諸教初心無此氣分。

初二如文。

大經雲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中鳴勝諸鳥。

引證中雲大經等者第六雲善男子聲聞之人有肉眼者說有調魔不為修學大乘人說故聲聞之人雖有天眼名為肉眼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何以故是大乘經名為佛乘如是佛乘最上最勝經文雖約調魔而說通一切法准此可知又聲聞所得天眼既貶同肉眼故知所得慧眼既未同於如來所得第一慧眼若望佛眼慧眼猶名為肉以未見於中空故也迦陵頻伽如止觀第一記。

(△四引例)。

例如小乘伏暖佛法則有外道則無。

(△五辨有無兼斥權)。

今此伏忍圓教則有三教則無。

○次內凡位中三先立次如經下引證三當知下結位。

十信之位伏道轉強發得似解破界內見思界內界外無知塵沙。

初如文。

○次文二先引此經次引瓔珞。

如經文雲得三陀羅尼但名似道未是真道旋陀羅尼是旋假入真百千旋陀羅尼是旋真入俗法音方便正是伏道未得入中。

此經中雲三陀羅尼者陀羅尼此雲總持此三各能總持諸法如雲一空一切空等假中亦然故名為總?雲旋者轉也轉一切法皆悉入空言百千萬億者以從數故故名為假中道法音能作內體方便故也此三秪是一心三觀持一切法通名總持此中即是相似三總持也。

(△次引瓔珞)。

如瓔珞從假入空觀雖斷見思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三結位)。

當知六根雖凈圓教暖頂四善根柔順忍伏道位耳若入初住得真法音陀羅尼正破無明始名斷道見佛性常住第一義理名圓教無生忍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皆破無明同是無生忍位妙覺斷道已周究竟成就名為寂滅忍。

次聖位者若入初住得真法音者謂破無明證真法性若關中雲七住已上照體獨立神無方所七住已前為證何法不知復是何教七住應廣破(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七

 音釋

(千廉切幖識也)。

(大透切物相投合也)。

乾隆藏 第116冊 No.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


推薦閱讀: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二)
妙法蓮華經淺釋
清代彩版《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欣賞
上夢下參老和尚:妙法蓮華經 23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