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俗人生禮儀

生辰 儀 禮

生辰,即出生的日子,對所尊敬的人則稱為「誕辰」。在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這都是一個印象最深的日子。山西民間普遍有過生日的習俗。

一、普通生日

每逢生辰,山西各地都有舉家慶賀,甚至大宴親友和賓客的習俗。民間一般以50歲以下為「 做生日」,儀式相對簡略一些。晉南襄汾一帶有「三十石榴四十桃」的說法,即一個人滿30歲,親友要送面石榴祝賀;滿40歲,則要送面桃。現在都時興給孩子買生日大蛋糕,上面插上與孩子歲數相等的彩色蠟燭,在全家人關注的目光下,由孩子一口氣吹滅所有的蠟燭。這一風俗已經逐漸由城市推廣到農村。

二、壽誕

從40歲或50歲以上,過生日便稱為「 做壽」,又名「祝壽」,其儀式相對隆重一些。祝壽時,親友要來祝賀,送壽桃、壽麵、壽聯、壽屏等,稱為「 拜壽」。較為隆重一些的人家要設壽堂,燃壽燭,結壽彩。老人身著新衣,端坐中堂,接受親友、晚輩的祝賀和叩拜。臨汾一帶,祝壽時要吃「長壽麵」,即澆湯麵或臊子面。席間,賓客在吃第一碗時,要把面挑出一筷子,搭在事先放在飯桌上的一根大蔥上,名為「添壽」,意在祝福老人益壽康寧。

每逢60壽辰,雁北、忻州的一些地方要給老人做「壽材」,即做棺材。一般講究在有閏月的年份做,而且最好是在閏月里做,所謂「閏年閏月一百歲」。在立幫安底的那天,兒孫還要燒香祭獻,鳴放鞭炮。同時把一段紅布系在棺幫上,讓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孩從棺木框內鑽過去,以此祝福老人長壽百歲,稱為合龍口。晉東南有些地方在給老人做壽材時,木工講究先用鑄斧把原木砍一下,以木屑飛出的遠近來占卜老人的壽命。壽材做好以後,除應得工錢外,各地都有額外給木工「花紅禮施」的講究,同時還要邀請親友、鄰里舉行上壽活動。

人到50歲,俗稱知命之年,亦稱半百,60歲為耳順之年、花甲之年,70歲為「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叫古稀之年。山西各地都講究為老人縫製「 壽衣」,即老人去世後所穿的衣服,有些地方又叫「送老衣」。除選擇衣料有講究外,剪裁的日子也要細加選定。壽衣做成後,每逢節令或喜慶日子,還要讓老人穿戴起來。

人活到80歲,便被譽為老壽星。80歲做生日為大慶,稱為「過大壽」,又叫「 慶八十」,其儀式比「 六十花甲」更為隆重。除了各種帶「壽」字的禮品外,人們還常用「富貴耄耋圖」作為賀禮。圖中下方畫一株盛開的牡丹,幾隻飛蝶於花上盤旋,幾隻貓匍匐花下,做撲蝶之狀。古代70歲稱「耄」,80歲稱「耋」。貓蝶諧音耄耋,民間又稱牡丹是富貴花,三者組成的畫面,即表達了「富貴耄耋」之意。民俗稱88歲為米壽,100歲為期頤之年,108歲為茶壽。民諺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俗信以為聖人孔子、亞聖孟子壽數分別為七十三,八十四歲,是凡夫俗子難以跨越的年齡。普通老人往往會在這個年齡心理蒙上一層陰影。

另外,山西各地還都有「扎紅」的習俗。無論大人、小孩,凡在本人屬相年內,叫本命年,特別是生日那天,小孩一般講究穿紅背心、紅褲權、大人多扎紅腰帶或穿紅色內衣褲,以此,祛除邪惡,祈求吉利。

第五節喪葬 儀 禮

《說文》:「死,澌也,人所離也。」段注曰:「人盡曰死……形體與魂魄相離。」《說文》:「葬,臧也。從死在草中」即將死者藏與草叢中。由此可見,「死」與「葬」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有「死」就有「葬」;有「葬」,自然就有喪葬儀禮。喪葬禮儀,既是人生最後一項「通過禮儀」,也是最後一項「脫離儀式」,它表示一個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最終脫離了社會。 

一、喪葬儀禮主要內容

中國曆來重視喪葬禮儀,特別是長輩的喪葬禮儀。早在春秋時期,喪禮已經形成一整套禮儀。從初終到大殮、殯葬、葬後,約有40餘項。以後歷代傳承,雖有簡化衍變,但主要程序卻一直相沿未改。山西各地也大體遵循著這一套程序。 

(一)初終。老人臨終前,按風俗,所有的子女都要來到老人身邊日夜守候。這樣,物質、心理上的準備也就有了,彌留之際,親人要給死者沐浴更衣,穿戴好壽衣,這一方面是因為死後屍體僵硬,不好穿戴,另一方面是由於俗信如果沒有來得及穿上衣服就咽氣,是「光著身子走了」,親屬會感到十分遺憾與內疚的。臨終之前,垂危的人要對親人囑咐、安頓一番, 「遺言」在習俗中貴如黃金,後人得到老人的臨終吩咐是幸運的,據說有的還能因此而財運高照。(二)沐浴更衣。亡人氣絕後,山西南北各地都講究趁其身體未僵硬時,以最快的速度為死者換上預先特製的「壽衣」,即「送老衣」。替換下的衣服,平魯、沁縣等地講究隨手撂在房頂,待安葬時燒掉或任其日晒雨淋,不再處理,以祛除不祥。晉南、雁北等地講究在死者的袖筒里放一些紙錢和麵粉與頭髮揉成的圓球,然後用麻披把袖口和褲腿口扎住,五寨一帶稱之為「打麻伴」。晉中祁縣等地則在死者左手放一串與死者歲數相等的小麵餅,名為「咬牙餅子」;再在死者右手放一條鞭子或拂塵;把死者咽氣後燒化的錫箔紙包好,放入死者懷中;最後再給死者摟上一條麻披擰成的帶子。民俗認為人死後魂歸地府,紙錢、錫箔是用作盤纏的;去地府要經過惡狗村,有面球、麵餅和鞭子就能夠抵禦惡狗的撲咬。沁縣一帶把裝在死者袖子里的小麵餅,就稱為「打狗餅」。死者絕氣後,口中還要放入一枚古銅錢,叫做「口含錢」。這一習俗由古代「含玉」的喪禮衍變而來。一些地方直接把飯放在死者口中,名為「 含飯」。都是認為死者口中含錢 、含飯入殮,這樣到陰間才不會挨餓。還要理髮、洗滌,進行整容

(三)設床。給死者裝束好以後,即設床停屍,從床榻移到一塊木板上,這叫做「停喪」 或「 停屍」。沁縣一帶講究「男正女側」,即男性死者仰卧,女性死者側卧。安置之後,要有一塊布蓋在死者臉上,聞喜一帶用白布,曲沃等地則用紅布。雁北五寨等地覆蓋死者面部用的是一張麻紙,俗稱「打善面紙」,古代稱為「面衣」,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說,夫差不聽伍子胥的勸諫,以至國破身降。臨死時覺得不好意思在陰間再見到先死去的伍子胥,讓人給他臉上蒙了一塊絹帛才咽了氣。人們沿用這一習俗,表示對死者的尊重,讓死者安息。以上這些程序,大體相當於傳統喪禮中的「小殮」。

在為死者穿壽衣時,山西各地講究不能哭。認為死者正在絕氣之際,哭迷了路,死者的靈魂就無所歸宿;或者認為淚水落在死者身上,會出現走屍、殭屍等不祥事故。在給死者穿好壽衣,安放停當後,全家男女老少這才大放悲聲,嚎啕痛哭,並燒化紙錢,俗稱「燒倒身紙」、「下炕紙」,翼城一帶則稱為「奠魂紙」。沁縣等地至死者去世的傍晚才燒紙,稱為「燒黃昏紙」。五寨一帶則在死者彌留之際燒紙,叫做「燒回頭紙」,其意在於以金錢賄賂閻王,買通小鬼,放死者靈魂附體,重回人世。燒過紙錢以後,久久不見死者復生,家人才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俗稱「嚎喪」。

在很多地方,人死時焚燒「咽氣馬馬」和宰殺公雞也是一道程序。意思是讓死人的靈魂騎馬早走。雞也一起殺掉。俗信說法,人在世上吃了苦,造了孽,死後在陰間要吃蟲子的,因此讓雞替他吃。

大同、沁縣等地在死者咽氣的當天夜裡,要前往本地的土地廟、城隍廟或五道廟舉行一種儀式,沁縣一帶叫做「 壓魂」,苛嵐一帶叫做「 告廟」,意思是向陰間報到。定襄一帶稱「上望鄉台」。在死者亡故的第二天夜裡,介休一帶講究家人繞街行走,一邊燒化紙錢,一邊嚎啕痛哭,稱為「知死」或「尋魂」。這一夜,鄉寧等地要在大門外設奠燒紙,當地人稱為「隔夜幡送魂」。浮山等地則在本院土地神前設香案,燒化紙錢,焚燒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全家人痛哭盡哀,名為「點化錢」。

停屍期間,死者頭前或腳後要點油燈或蠟燭,俗稱「引魂燈」,又叫「 指路燈」、「長明燈」。民俗以為,陰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亡靈要藉助於燈光才能看清道路。同時,還要把燒化的紙錢灰裝在瓦罐內,叫做「燒倒頭紙」。瓦盆內每次祭奠時都要往裡放一些酒食叫做「倒頭飯」。這些入葬時都與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陰間使用。停屍期間,要有人在一旁守護,嚴防貓、狗等活物跳越其上;如果是在夏季,又要防電閃雷鳴,意恐「驚屍」、「炸屍」。沁縣等地預防的辦法是在死者身上放置刀、秤等鎮物。

(四)報喪。死者小殮之後,家人請來同族長輩和鄰里鄉親,共同商定喪葬事宜,然後親自去或請人去親友家報喪。長輩去世,兒孫要身穿孝衣,手持哭喪棍,奔赴親友家叩頭報喪。晉南一些地方稱為「送孝」。

死者的家門口要貼白紙黑字的訃告 ,又叫「 門狀」,寫明死者生卒年、月、日與殯葬安排等事項。晉中祁縣一帶要在街門上糊白紙,死者為一戶之長,而且年齡已進入古稀之年,街門滿糊以白紙;如不足60歲,或夫婦有一方健在者,只能糊半邊街門,一般是男左女右;死者如系小輩,雙親尚在,則只能在門額垂貼一張白紙。晉南是把紙摺疊起來剪成條狀花絮,死者多大歲數,就剪幾條,然後懸掛在大門外。聞喜、浮山等地稱為「縞門紙」或「孝門紙」,還有些地方則叫「歲數紙」。忻州一帶大門口則要插「引魂幡」。

這時死者的親屬要穿起孝服。死者的晚輩親屬、兒孫均稱之為孝子、孝女、孝孫。全部著孝服,孝服有許多講究。依死者的親疏遠近分為不同的種類和式樣。山西有些地方未婚女婿要披一條大紅彩帶。孝鞋也是有講究的,一船穿布鞋、用白布包住用針縫好,叫做「滿鞋」,死者兒女輩的鞋後跟留一寸的口子,孫子輩的要露出三、四寸的口子,如果死者的配偶仍健在則按男左女右的原則把口子留在配偶一邊。孝子要拿喪棒,也叫哭喪棍,治喪時所用的柳木細棒,或高粱稈棒,長約尺把,上面纏上白紙條,供孝子使用,先放於棺前,出殯時,象拐杖一樣,托在手裡,邊走邊用,用後插在墳堆之上。(五)入殮,又叫「入棺」、「入木」、「落材」……古稱「大殮」。這是喪葬活動中重要的一項,習俗講究也特別多。每一項都圍繞著死者升天或進入陰界後能過上舒服日子的禱祝而進行。

入殮的時間山西各地時間不一,有3天、5天或7天入殮的;而五寨、曲沃等地死後當天入殮。

入殮用的棺材,山西各地以木棺為主。木材以木質堅硬的柏、樟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為最一般。晉中祁縣一帶講究不論何種木質,在棺前擋板上必用柏木,至少也須鑲嵌一條。板材時興厚大,最厚者六寸,拗五(五寸五分)以上均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底、蓋、側均為整塊者稱為「獨幅」。棺木外塗油漆,有黑、紫、紅、黃幾種顏色。五寨一帶,不到50歲的死者,棺木塗以朱漆,稱為「紅棺」;50歲以上的多塗金黃色,稱為「金棺」。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繪圖案,圖案一般為百壽圖、四季圖、二十四孝圖或「萬字不斷頭」。有的棺木前頭正面還寫有「福如東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語句。棺木內塗以松香或用黃表紙裱糊,取的是「黃金入櫃」、「遺澤子孫」之意。棺木內還要貼上用金銀紙剪成的太陽、月亮、北斗圖案。雁北平魯、晉中祁縣等地,在棺木內底部另附一塊鑿有七個孔的襯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 駕鶴仙去,升入西天」。棺底,晉中祁縣一帶鋪以石灰、五色綢、線、五穀,再放上七枚銅錢、七塊生鐵,鋪上金箔紙剪成的錢狀物七張,然後鋪上褥子。不管放什麼物品,穀草都是少不了的。五寨一帶稱為「坐草」,取的是「落地而生,坐草而歸」之意。

入殮時,要由死者的兒子抱屍入棺。晉東南沁縣一帶,講究把死者的頭部用紅布圍上,然後由其長子抱頭,另外4人或6人抬身體,腳先頭後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陽或打傘,浮山等地稱為「上不見天」。入棺時,死者的腳要先進,然後平放棺內。原來死者袖口和褲腳系的麻披,這時要解掉。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饅頭;在女性死者的雙手都放上饅頭。鞭子稱為「打狗鞭」,饅頭稱為「打狗乾糧」。襄汾一帶,死者絕氣後要用白布束身,入殮後把白布取出,分給兒孫束腰,名為「留後代」。晉中祁縣等地,死者頭部要枕一種特製的凹型空心枕,上繪日月、山川、花卉圖案,枕中實以線香、五穀等。死者身上再鋪七張銀箔,最後從頭到腳蒙紅布七尺,此布須由已嫁女兒置備,俗稱「鋪兒蓋女」。

給死者鋪蓋停當以後,棺內還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愛之物,但絕對禁止放人毛織物和毛皮製品,如毛毯、皮褥子、毛皮鞋之類。民間認為犯了這一忌諱,就會「著毛變畜,錯胎轉生」。除了再撒一些五穀、紙錢外,五寨一帶講究還要在棺內放置一些驢蹄甲片和生鐵片。生鐵片最好是用犁鏵碎片,取的是「入土開路」之意。

人殮完畢後,棺蓋斜蓋於棺身之上,仍留縫隙。待死者親屬最後檢視後,在夜間或陰陽先生擇定的時辰蓋棺。蓋棺,又稱「合棺」,家人、親友齊集,揭去死者臉上的蒙面布或紙,跪拜向死者告別。晉中祁縣一帶,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蓋的紅布由腳部往下拉,露出顏面,然後順勢把紅布撕下一條,迅速合蓋落木鎖、即棺蓋與棺身之間的榫卯。釘棺一側用釘七枚,每顆釘子上把撕下的紅布條各墊一小塊。釘棺時,全家迴避不動哭聲,只有死者的兒子須立在棺旁口喊「躲釘」。這在山西南北都是大體一致的。參加釘棺的鄰里、朋友都要身系紅布條,並要給釘棺的人賞封,稱為「喜錢」。

(六)弔喪

入殮之後多種弔喪儀式就開始了俗稱「 開悼」 或「開弔」。開悼時架設靈棚,將棺木移置靈棚之中,名為「移靈」。隆重的喪事在靈棚前還要高搭牌坊。靈棚內懸掛幔帳或竹簾,後面停棺,前面為堂,靈堂中擺有供桌,桌上供靈花,陳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懸掛死者遺像。兩側擺放各式紙紮和陪葬品,諸如童男童女、金銀二斗、搖錢樹、聚寶盆、引路菩薩、打道鬼、方相……以及輓聯、挽幛、花圈等。

開弔後,親友陸續前來弔喪,不論輩份大小,統統按照「 死者為大」的規矩,上香跪拜。死者的子孫披麻戴孝,手拄哭喪棍,跪在靈堂供桌西側的穀草或草墊上。沁縣一帶稱之為「跪草」,曲沃等地稱之為「跪靈」,聞喜一帶則稱之為「坐草守靈」。

古代喪禮中,外來親友對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賻(fu 付)三種形式。講究奠用香燭、酒果;賻用錢帛、金幣;奠後再燒紙,則為吊。山西民間於此變通頗多:平定一帶弔喪時奠而不弔,有的用豬頭、雞和面魚,名為「三牲」;有的用20多個麵餅,名為「蒸爐食」;如賻,則用現金,姻家再加酒食,稱為「上祭禮」。聞喜等地弔喪時奠、賻兩兼,一般親友至少為大饃兩個,每個重 2.5市斤;至親奠品除挽幛、宴席、三牲、香燭外,還須有大饃80至 120個,大饃可用現金代替,二者在奠品中的比例一般為三、七折或四、六折。興縣一帶弔喪時,只以紙錢數張來吊,俗稱「燒紙」;次日復來靈前一拜,叫做「道煩惱」。五寨等地,親友弔喪一般紙不過三張。當地有「三張麻紙一騾馱」的俗語,意思是說燒化三張麻紙,所得的冥錢須一匹騾子來馱。

在弔喪活動中,嵐縣一帶還有一種「管炕」的習俗,即本家、鄰里或親友幫助喪家招待賓客的住宿和飲食。管炕有「干、濕」兩種,連住帶吃叫「濕炕」,而「干炕」,就是只管住,不管吃,事後也不謝炕。這是當地一種互助性的活動,誰家也不計較為對方擔負義務的多寡。

出殯頭天晚上,五寨一帶還有「 叫廟」 的習俗。民間認為亡魂無陽氣,不得與人共處,自死者絕氣時已入附近寺廟庵觀棲身。於是,在出殯前一天,家人和親友要抱著牌位,打著引魂幡,提著燈籠,吹打著鼓樂到附近寺廟庵觀或其遺址招魂。設祭之後,家人大呼死者,一路放聲大哭回家。安放牌位後,繼而把斜蓋著的棺蓋打開,由死者的長子取凈水一碗,用新棉花球給死者擦臉,俗稱「開光」。象徵地擦拭完之後,碗里的水不倒,由兒孫、女兒及外孫分喝,以此表示對死者的孝敬,大家依次繞棺而過,瞻仰死者遺容,然後請木工重新封棺,打上「 銀綻」 表示再不開棺了。

這天晚上,興縣一帶講究「伴靈」,親友會集靈堂,飲宴通宵。五寨一帶則由死者的子女、孫子和外孫哭著守靈,稱為「哭靈」。太原等地,親友在這天晚上要帶著香燭、紙錢和果盒到靈前祭拜,名為「辭靈」。太谷靈石一帶這天晚上要 「上菜」,兒女子侄們跪在靈前,由主持唱誦著一道一道地上供菜肴,屆時鼓樂戲班吹吹打打,鄰里親朋聚攏觀看,是喪禮上僅次於出殯的一個儀式。

臨猗一帶,在出殯頭天晚上還有「暖窯」的習俗,家人要帶著香燭、紙錢和酒食到墓穴中去祭奠。聞喜等地,死者的兒孫要在墓穴的四角點火,表示把炕燒熱了,死者可以安睡其中。翼城一帶,死者的兒孫和至親則在墓穴中用木炭火煎食油餅,稱之為「暖房」。

「送行」的習俗,山西南北都有。五寨等地,在天蒙蒙亮時,由死者的長子一人出門,燒化紙車、紙馬、「家奴、院工」以及死者生前用過的枕頭,當地稱為「送烏明頭紙」。然後提一罐紅豆稀飯,在天亮前從家門一直撒到墳地。聞喜一帶則是家人、親友一齊到村外大路口,依次拜禮奠酒後,把寫有死者姓名的牌位插到紙馬上點火燒掉,表示死者騎馬離去。送行時哭,回來便不再流淚。

在出殯之前,除了各種弔喪供祭外,死者仍象生前一樣享受著人間煙火食,一日三餐,頓頓必由家人親供,清晨盥洗用品也一如日常安排,連飯後的嗽口水杯也不可缺少。每次供奉時,家人必痛哭盡表。這樣,一直侍候到出殯,死者才算是離家而去。

(六)選擇墓地及落葬日

山西各地通行「 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後臨時開穴打墓的。打墓舊時要請陰陽先生坐看風水,將穴定點。然後撒五穀,在所定穴位上用銀針開「 十」字,名為「 開土」或「 破土」。「開土」之後,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須在舊葬處旁邊另開一穴。死者如入祖墳,其墓穴在上輩腳下。依次類排,直到墳地無法再開穴後,再請陰陽先生看風水,選新地另建新墳。墓地的排列是有嚴格規定的,其基本原則是長輩在上,晚輩在下,男左女右,長左、幼右,男性為正方。女性稍偏一些,有一個以上妻子的,續娶者均不得入家墳。這種墓地形式是我國歷史上持續最長,影響最大的家族墓地,這種墓地按男性計算世系排列墓次,相同輩份的死者墳墓排成一列,後代同輩按秩序依次排列。與標準的家譜有異曲同工之妙,整個墓地墓向統一,墓式一致,進入墓地之後,一眼便可明了墓主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死後的排列順序與生前的名份秩序是完全一致的,人死後如同活時一樣,有著金字塔式的等級結構,這正是我國傳統家族制度的縮影。

在山西,習俗中築墓,「富者用磚圈,貧者則土穴耳。」(光緒:《榆社縣誌》)還有的地方如太谷,「葬求深固,穿地往往深至數丈,近年間有棺式葬者,四周為磚壁,上覆以石,富者或為石槨。」(民國:《太谷縣誌》)舊時還有掘土為窯的「窯葬」。此外,在太行山區,也有將棺木置於山崖半空之天然石縫、石洞者,叫做「崖葬」、或「懸葬」。(《平定縣誌》,1991年新版)這同長江兩岸原始先民使用的「懸棺」有相似之處。

俗信以為墓地的選擇和建造,決定死者陰間生活的好壞及子孫萬代的盛衰。這是民間陰宅風水之說大盛的重要原因。這一系列的活動全靠陰陽先生的指揮。陰陽先生,又叫「走無常」的人,在山西有些地方被稱作「二宅」,由他來完成活人對死人的安排和「陰陽傳戶」。一般常人不懂陰間的規矩。因此,人死了之後如何安排只能求助陰陽先生。凡有關葬禮之事都要「惟堪輿家言足聽,故察看龍脈,相地點穴,分經立向,以及墓道深淺,擇期營葬諸手續,必求陰陽家辦理,他人莫能為也。」(民國:《翼城縣誌》)在有些地方又稱「看日子」,山西北部則稱「批殃」,一般在人死後當天或第二天完成,以安排出殯日期,俗信這一點非常重要,認為如果出殯日期出了差錯,會影響到兒女及親友們的生活。陰陽先生的一套作法頗具巫術色彩,人們對此信之奉之,充滿著神秘的氛圍。陰陽先生行為的依據是他身邊所帶的兩本書《三之綜錄》和《協說邊方》,這究竟是何人所作,哪個朝代的書籍,不得而考。

(七)出殯

舊時出殯前,在山西各地,如沁縣、祁縣等地都有「點主」的儀式。即請人用硃砂筆往牌位上原來寫的「 王」字上加一點,使「 王」字成為「主」字。俗稱「成主」,即成為神靈之意。點主的人稱為「點主官」,要請當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學者或地方長官擔任。這項儀式一般只限於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喪及凶死者不舉行。

推薦閱讀:

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小時候被全班歧視的人在成年後會因此受到多大的影響?
獻給人生100句
有哪些句子讓你心有共鳴或深受感動?
興趣廣泛而無一精擅是不是一種悲哀?

TAG:禮儀 | 人生 | 民俗 | 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