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實錄13】一篇文章,讓你真正走出商業模式的迷思!

主講嘉賓:

胡萬平教授

中國商業模式創新「4+1」及企業頂層設計方法論 創始人;

清華,北大,上海交大,浙大,復旦,同濟,華中科大,湖南大學,上海財大,西南財大,中南大學,廈門大學,華僑大學,西安交大,重慶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江西財大等全國各類高校EMBA,金融,資本運營,私募,國學總裁班特聘授課教授。被眾多高校學員評為最受歡迎實戰專題教授之一;

財中商業模式研究院 執行院長;

天星財中股權投資基金 創始合伙人;

《資本五大道》 培訓項目總策劃;

代表著作:《掌控商業模式的力量》。

以下為嘉賓分享內容: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通過博商微課堂這個平台與大家做分享。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如何突破商業模式創新的盲點」。由於時間關係,只能講一小部分。

1點子思維與系統性邏輯的區別

我們該如何理解商業模式?首先要回到商業模式本身對企業的價值來思考。商業模式解決的是什麼企業問題呢?是解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實與盈利模式不是對等關係,有些企業雖然是虧錢的,但是有價值,而有些企業雖然賺錢,但未必是可持續發展的。企業要可持續發展,我們要明白點子思維和系統思維的區別。

1、點子思維

所謂點子,其實就是一招鮮走天下。我們過去會覺得,一家企業技術好,就有發展前途,那是不是說只要技術好,就能夠做到可持續發展呢?答案是未必。比如施樂公司曾被評21世紀最具備技術創新的公司,世界上很多重大發明技術都是來自施樂,比如說圖形處理技術是施樂發明的,但是把圖形處理技術發揚光大的是蘋果公司;office軟體應用是施樂發明的,但是將office軟體應用發揚光大的是微軟公司;列印技術也是施樂發明的,但是把列印技術發明光大的是惠普公司。所以喬布斯在1996年的時候就說,施樂本來是完全可以成為世界很多領域的巨無霸公司,可是它缺少將技術轉換成商業的連接和路徑。至今,施樂本身的中國市場都被富士收購了。這足以說明,一家技術僅靠技術是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

那麼僅靠好的品牌,企業能否可以獲得可持續發展呢?答案也是未必的。比如80年代,一講到好產品好品牌,大家就會想到上海,上海擁有眾多日用品、消費品、家用產品里的眾多品牌,可是為什麼今天這些品牌卻寥寥無幾了呢?因為他們沒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支撐品牌。所以僅靠好的品牌,企業也是不能可持續發展的。

那麼僅靠好的產品,企業能否可以獲得可持續發展呢?答案同樣是未必的。就像中國有句古話「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可以適用於供給滿足不了需求的時代,那個時候擁有商品就擁有主控權。可是這句話不適用於現在了,現在中國已經處於嚴重的產能過剩的時代。中國可以成為世界加工廠,就說明我們不缺乏生產好的產品。而在產能過剩的時代,必然導致的結果是同質化競爭,利潤下降,成本上升。商業模式產生的背景就是,當利潤越來越薄的時候,大家就必須考慮如何通過其他賺錢方式來讓企業贏得差異化競爭。

2、系統性邏輯

既然點子思維無法使企業可持續發展,那我們需要怎樣的思維來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呢?商業模式表達的是一種系統性的思維。而這個系統性思維,主要由六個元素構成。這六個元素是商業模式的核心邏輯。簡單來說,要判斷企業或商業項目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主要看企業的這六個元素。打比方說,這六個元素就像一條珍珠項鏈的六顆珍珠,要看這六顆珍珠是否都完整,還要串聯起來的項鏈是否具備完整的企業價值。這六個要素都包括哪些內容呢?

其一,是企業定位。也就是說,「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我是誰」的問題。定位決定地位,定位不對,努力白費。那麼什麼樣的定位是正確的呢?首先是符合趨勢的,所以我們第一個要思考的是趨勢在哪裡。

其二,是用戶價值。我們無論做什麼行業,都是向市場提供某種產品或者服務,重點是,我們通過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給用戶創造了什麼獨特的價值。而價值和產品功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比如說,水的功能是解渴,而水的用戶價值不純粹是解渴的作用,還有獨特的體驗性問題。所以對於用戶價值這顆「珍珠」,我們要思考的是企業通過為市場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給用來帶來了怎樣的價值。

其三,是盈利方式。也就是說,錢是怎麼賺的。對於盈利方式,主要盲區是:你的盈利方式是一生一次性還是一生一世性?所謂一生一次性,就是買賣結束,關係結束;而所謂的一生一世性,就是交易結束,關係才剛開始。如何讓錢可持續、動態、多點化地轉?現在是靠什麼賺錢,以後還可以靠其他的什麼方式賺錢?再以後還可以怎麼賺錢?盈利方式的一生一世性,表達的就是整個商業模式邏輯設計裡面的可持續性。

其四,是關鍵流程。也就是說,這事我是怎麼乾的?當然,我們干這個事的時候,既涉及到交易結構,同時也涉及到成本。從商業模式角度來講,我們對流程的思考就是,干這事兒的成本如何做到最低,交易結構如何做到最簡單最有效率。

其五,是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這事為什麼我能幹別人不能幹?因為只有我能幹別人不能幹,才有價值,這是符合以稀為貴的道理。

其六,是發展格局。也就是說,這事幹個五年十年以後,可以干成什麼樣子。

對商業模式的思考,必須把這六顆「珍珠」都思考完整,同時,它們還能夠因果關聯,經得起邏輯推理。這就是系統性思維,與之相反的,也就是思考商業模式時任何一個元素的缺乏、不完整,或者說整體思想不是一生一世性,都可以被統稱為商業模式的缺陷,也就是點子思維。中國今天的企業家和經營者不缺點子思維,但普遍缺少系統性、系統性思維的商業模式思維體系。

2改變性創新與改良性創新的區別

對於商業模式,除開系統性,還要思考第二個概念:創新。談到商業模式,就必談創新,這是商業模式的一個訴求。那麼,該如何進行創新?我們過去以為的創新和現在真正的創新是不是一樣?在這裡舉一個例子,來真正理解創新的概念。

我們都知道諾基亞,諾基亞在前年被微軟以低廉的價格收購了。而諾基亞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機生產製造商,至今為何落得如此下場呢?這裡面還有一個插曲,就是當諾基亞的董事長和微軟簽訂併購協議時,還說了一句非常委屈的話:我也不知道我們做錯了什麼,但是我們就是輸了。

我們來思考一下:諾基亞到底有沒有做錯什麼?

在蘋果之前,諾基亞毫無爭議的是手機行業的龍頭老大,諾基亞的手機產品非常好,信號穩定,經打經摔,耗電能力很強等等。諾基亞其實是被蘋果乾掉的,而蘋果本身來說還不算手機行業,簡單來說,諾基亞本身的對手根本不應該蘋果,而是摩托羅拉、三星、愛立信等這些公司,而這些公司無一不把諾基亞當作他們的頭號對手,都想把諾基亞從龍頭老大的位置搬下來。那為什麼真正把諾基亞幹掉的不是這些公司,而是蘋果呢?

很多人都說是因為諾基亞沒有創新,其實這不完全正確,作為手機領域的龍頭老大,不可能沒有創新,包括其他各類手機公司,他們其實都在持續不斷地創新。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諾基亞認為自己沒有錯,是因為,他們在進行創新的過程中,首先定義了手機是幹什麼的,即手機就是移動通訊工具,當諾基亞一旦對手機做出了這個定義後,其所有的產品研發,戰略營銷管理,渠道等,都會圍繞這個定義來思考,包括認為自己的對手是移動通訊工具公司。而在手機是移動通訊工具的前提下,諾基亞沒有做錯事,成為了世界第一。那麼,像摩托羅拉、三星、愛立信等這些公司沒有把諾基亞幹掉呢?答案是一樣的:他們同樣思考創新,但是創新也是基於手機就是通訊工具這樣一個前提,所以他們的創新,最多就是手機比諾基亞的耗電能力更強、信號更穩定、更經打經摔等。這只是一種改善性的創新,也就是比你更好。而用這種思維去思考,很難動搖諾基亞在手機領域的龍頭老大地位。

而諾基亞被蘋果乾掉,答案也很簡單:蘋果雖然是手機行業新的入侵者,但它重新定義了手機:手機是移動智能終端,這明顯跟那些手機公司是不一樣的。在這個定義下,手機不僅僅是通訊工具,還可以用來上網、聊天、照相等等,真正變成移動智能終端。當然,蘋果和諾基亞的競爭有多重原因,我只是在這一點上跟大家強調。蘋果未必是贏在優秀的研發、優秀的戰略管理、優秀的團隊、更好的客戶市場等等,真正的關鍵是創新的思維標準和其他公司不一樣。蘋果講的是創新是改變,而其他公司講的創新只是改善。這就是改變和改善的區別。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重新定義一下什麼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創新。我的答案是:真正的創新,其實是改變,而不只是改善。今天我們說創新,說轉型升級,而我們需要反思的原點問題是:過去種種的思考,是一種改善性思考,還是改變性思考。

3如何培養改變性創新思維

那麼,如何培養改變性創新思維呢?今天給大家推薦兩種簡單的方法。

第一種思維方式叫重新定義,就是破界思維,自然改變。要運用好這個思維,需要方式方法。最簡單的竅門是,要知道邊界在哪裡?而你的定義是什麼,你的邊界就在哪裡。比如說水邊界在哪裡?0°以下,水就是冰;而100°以上,水就是氣。所以說,水的邊界就是0°到100°之間,而在0°到100°之間思考的事情就是改善性創新;只有站在0°以下,100°以上思考問題才是改變性創新。破界思維,最重要就是懂得識別邊界,而邊界來自於定義。回到蘋果和諾基亞的這個案例說,諾基亞定義手機移動通訊工具,這個定義出來了,就可以看到其邊界是「非移動通訊功能與我沒有關係」,可以看到,諾基亞就是站在移動通信的邊界之內思考。而蘋果最重要的是站在了移動通訊功能之外去思考,從而實現重新定義。

第二種思維方式叫顛覆。物極必反、周期循環是一個最基本的規律。簡單來說,就是你們都這個樣子乾的時候我就正好反著干。但反著干是有一個「點」的,這個「點」就是趨勢的一個轉折點,叫物極必反。

4如何運用實現改變性創新

舉一些簡單例子來談這兩種思維方式的運用。比如,商業模式創新一共有六顆「珍珠」,要用改變性思維創新運用到其中一顆「珍珠」——用戶價值。破界思維是要從大往小破,破得越大價值越大,去思考如何破行業的邊界,思考如何去破市場的邊界,如何去破什麼產品的邊界。

1、破界思維

舉個例子,雲南白藥是中國的傳統老字號品牌,發展到今天還能發光發熱、業績斐然實在是鳳毛麟角,這都得益於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創新觀念。雲南白藥屬於藥品行業,一個人一生使用雲南白藥的頻率是很低的,因為人不可能每天都跌打損傷。從這個角度來講,雲南白藥是個小眾化市場。但云南白葯有一個很重要的創新點:打破了藥品行業的邊界,跨界到日用品這個行業去了,利用技術創新與牙膏進行聯合,而牙膏的使用頻率比雲南白藥高n倍。這樣一來,雲南白藥就從小眾化市場上升到n倍化市場,這就是破行業邊界,重新定義產品可以在什麼行業里去運用。

那麼是什麼是破市場邊界呢?思考一個問題:運動服是什麼時候穿的?很多人會說,是運動的時候穿,這就是它的邊界,那麼邊界之外是什麼呢?是不運動的時候也可以穿。事實上,現在很多人不運動的時候也會穿運動服。而卡帕是休閑運動服的始創者,它重新定義了運動服的主張:不運動的時候也可以穿,這樣可以顯得你健康、時尚、正能量、身材好。這樣一來,卡帕就繞開了一個激烈競爭的紅海市場。試想一下,如果卡帕定義自己是某某領域的專業運動品牌時,那必定是面臨的國際國內競爭對手多如牛毛。而卡帕通過破界思維重新定義了市場,找到了一個相對的藍海。

接下來是破產品的邊界。也就是,重新去思考我的產品是幹什麼的,我的產品功能是什麼?我的產品是怎麼使用?產品的功能使用方面一出來,定義就出來了,就可以知道邊界在哪裡了,我們要更多思考的,是邊界以外的地方。

2、顛覆思維

那什麼又是顛覆思維呢?也就是你們都這樣干,我要反著干。比如,看上圖,這個圖所表達的概念,就是中間的四個字:多快好省。簡單說,就是我們不管賣任何產品和任何服務,都會強調產品和服務的某個特點,比如說產品價格很便宜,產品質量很好等等。我們來看,相應的顛覆思維都是什麼。

首先是產品價格,一般都是由商家定價,那顛覆思維就是價格由客戶說了算,這就是競價;其次是產品功能,一般是商家決定設計研發,那顛覆思維就是由客戶來決定,這就是定製;在次是服務,一般是商家為客戶提供服務,那顛覆思維就是由客戶自己提供服務,這就是自助;最後是產品的個性,顛覆思維就是共性。通過這個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在任何一個行業和領域,如果大家都往一個方向主張時,我們就應該找到一個顛覆點,做到與眾不同。比如宜家購物中心,在家具行業里首創了自助化概念。客戶在宜家購買的產品,都要拿回家去自己組裝;宜家的購買方式也是自助化的,給人的體驗很不一樣,客戶自由選擇產品,雖然裡面的工作人員很多,但不會主動跟客戶打招呼,他們的任務主要是維護;而且宜家有很多體驗館,供客戶體驗等等。我認為,未來十年中國交消費升級,自助化、自助化是趨勢。

可以看到,當我們懂得運用改變性思維時,就很容易找到一些獨特點和與眾不同的地方。今天主要講的是改變性思維在用戶價值這點上的運用。以此類推,企業定位、盈利方式、關鍵流程、核心競爭力、發展格局都可以用改變性思維去思考,而不是改善性思維。這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價值在哪裡?就是,一個企業如果商業模式很好,那麼就能創造與眾不同的價值,做到獨特、持續領先。

這是一個互聯網時代,同時也是金融時代,所以從商業模式創新,在更高一點的思考是:你的商業思想也不能有缺陷。我們除了要有正確的改進創新思維外,還要有兩個商業思想的制高點,第一個是互聯網的思想,第二個是金融思想,當然,由於時間關係,今天不能多講了,如果大家對商業模式以及對商業模式創新有興趣,可以與博商諮詢了解更多專題的課程。

答疑環節問

如何梳理企業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幾大模塊之間如何更好地鏈接?它們之間有沒有邏輯順序?

商業模式強調的是企業的整體價值。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一個商業思考時,都要遵循幾個原則:

第一,為市場提供的價值是否屬於剛性需求;

第二個憑什麼我能夠提供這個價值,也就是對核心壁壘和核心技能的思考。並不是所有好的商業模式都與你的企業有關係,而是,只有符合企業核心競爭力、核心資源和核心能力的商業模式,才是與你企業有關係的。

這個邏輯順序肯定是有的。在把所有的思考點全部推理出來後,最後要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也就是我前面說的:我是個什麼公司,我為市場創造什麼價值,我是怎麼賺錢的,我是怎麼乾的,憑什麼只有我們干別人不能幹,這事照這樣幹下去可以乾的什麼樣子?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任何一個項目的思考,如果能把這幾句話都解讀清楚,就可以說其商業模式基本是完整的;如果不能完整解釋清楚,這就是所謂的商業模式缺陷。

市場用戶群固定,服務方式差不多,行業全部都差不多一樣經營方式,而且不是重複銷售,請問如何顛覆這種銷售模式?我們也經歷過BOT模式最重都行不通!請老師指點一下

這涉及到盈利方式的創新,還是要用改變性思維來思考。比如,我們今天覺得在任何一個領域同質化都很嚴重,賺錢方式也是一模一樣,都是10-8=2,10代表收入,8代表成本,2代表利潤。也即是,盈利方式就是收入減成本等於利潤,這是大部分人所定義的賺錢方式。

在這樣定義的盈利方式下,不管在什麼行業、什麼產品,大家的競爭都是一樣的。有沒有人用不同的盈利方式呢?比如10-10=0。這顯然不是收入減成本等於利潤,不是通過產品賺錢,而是通過產品背後獲取的資源賺錢。所以盈利方式,也是要用改變性創新而不是改善性創新,如果用改變性創新,思考的是怎麼與別人賺錢不一樣;而如果是改善性創新,思考的是怎麼比別人賺取更高的利潤,兩種思維方式帶來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可以用10-10=0的賺錢方式,甚至更厲害點,用虧錢的賺錢方式,這種方式叫10-12=-2,比如京東一直是虧損的,但它實際上是賺錢的,它就是用10-12=-2的賺錢方式。

請問在跨境電商這個行業,您有什麼好的改變性建議?純粹進口產品,做賣場?沃爾瑪都倒閉了,國內賣場有什麼理由能做得過沃爾瑪?

首先要表達一個前提就是,現在我們是處於互聯網的時代,同時也是資本金融時代,在這個時代下我們的商業思考必須要補充兩種思想:互聯網思維和資本思維。缺乏這兩種思維的思考是沒有制高點的。跨境電商也好,沃爾瑪倒閉也好,這些現象背後的道理是很簡單的。我們只需要解讀互聯網在商業上最重要的一個屬性:顛覆成本。

任何一個商業形態,如果藉助互聯網平台,就可以比同行更容易改變,甚至是降低、砍除成本。沃爾瑪倒閉,還有各種商場的倒閉,都是必然趨勢,因為這些商場的成本遠遠超過了電子商務的成本。從這個層面講,未來線下還具備價值的商業形態,不可能是簡單的買賣,一定是需要體驗性的東西。互聯網是通過什麼手段看出成本的?比如O2O砍掉的是服務的成本;又比如C2B是改變生產製造,比如小米手機,通過用戶的參與改變了生產製造。中國生產製造行業,必不可少的一種轉型是要改變成C2B的模式,只是行業不同時間周期不同。像沃爾瑪的倒閉,是因為說互聯網攻擊了流通、營銷這些領域。互聯網對傳統價值的倒逼是一層一層的,首先是攻擊流通和渠道,現在又開始攻擊生產、製造等,整個產業鏈都在重構。


推薦閱讀:

撬動商事服務革新,騰博智慧雲商的「支點」在哪?
商家如何用小程序留住用戶,達到轉化效果
案例 | Facebook
新零售玩法,單品打爆+顛覆你的想像力
澳洲其它商業技術移民簽證(類別890/892,891/893)詳細介紹

TAG:商業 | 商業模式 | 文章 | 迷思 | 微課 | 模式 | 一篇文章 | 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