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我都有段奕身迅情 (評論: 不想放手)

香港樂壇近年的低迷已成有目共睹的事實,究其原因,很難講說是本島經濟不景氣多些,內地接觸外界信息渠道漸長多些,還是台灣音樂異軍突起多些。加之張國榮、譚詠麟、王菲、張學友等一代巨星都因種種原因逐漸淡出,後起之輩如張敬軒等在內地後勁又稍顯不足,90年代初港島音樂一統天下的巔峰格局早已不復存在。於是唯一能夠代表香港驕傲、能同時收穫口碑和高人氣的歌手,似乎就只剩下陳奕迅了。他們叫他Eason、E神、陳胖子,或者是「新歌神」,人人認定他就是張學友接班人。   其實陳奕迅不能算是張學友接班人,看似性情重合,實則路數不同,好比一個九陰一個九陽,何況時代的背景早就兜兜轉轉一大圈。如果說張學友的全盛時期尚有四大天王中其他三位在演藝事業上與他並駕齊驅的話,那麼今日的陳奕迅卻真正做到了捨我其誰的王者之風。港人對陳奕迅的特別偏愛,不僅因他肩負著香港樂壇的神話旗幟,更因他的音樂,本身就寫活了本地小市民喜樂參半的生活歷程,那些好奇、熱戀、輾轉和自怨自艾,在看似不著力的字句曲調間,卻分明烙下了打著「香港」二字的情感印記。      Part 1 「越渴望見面然後發現,中間隔著那十年。」      其實Eason幾乎沒有唱到過完美的愛情,如果有,也早被忘記了。他的歌,多的是錯過後的唏噓,抱憾後的懷念。他最為內地人熟知的一首歌,是林夕填詞、陳小霞作曲的《十年》,雖然論意境比不上粵語版的《明年今日》,但這場淺顯的無疾而終的愛情,在陳奕迅直抒胸臆的演繹下,已顯得足夠動人。林夕和陳小霞的第二次合作,是06年的《不如不見》,同樣是關於十年的輪迴,同樣的物是人非、抱憾不已,這次Eason甚至連一個高音都沒有,只是旁若無人地訴說著這樣不完美的卻發生在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身上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在這兩首類似的歌曲中,林夕的粵語填詞都遠遠超過了國語版,國語詞里的林夕總顯得直白和流俗,只有母語令他細膩、敏感和暗沉。所以《愛情轉移》里只能不痛不癢地唱「徘徊過多少櫥窗,住過多少旅館,才會覺得分離也並不冤枉」,到了《富士山下》里卻成了「攔路雨偏似雪花,飲泣的你凍嗎,這風褸我給你磨到有襟花」的痛心與悲涼。   Eason最好的情歌,大都出自林夕之手,因為他夠決絕夠悲涼夠無奈,同時他又夠理智,《富士山下》中唱「何不把悲哀感覺假設是來自你虛構,試管里找不到它染污眼眸」,這是林夕的一貫哲學,仿似愛情從來都不是隨隨便便的走馬觀花,而是計算準確的精彩好戲。這種特質又進一步被黃偉文加以放大,《葡萄成熟時》教人面對愛情要靜候再靜候,《十面埋伏》里精心策劃卻依舊無緣相見的兩人更令聽者心生悲切,然而退一步說,這才是最最真實的都市情感寫照,不是男孩兒夢想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也不是女孩兒以為的「命中注定我愛你」,而是每時每刻的擦肩而過和不如不見,這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   25歲以前,很難聽懂Eason到底在唱什麼,他不是五月天,不會興高采烈地叫喊著「難道我又我又初戀了」,他也不是蔡健雅,可以毫無遮掩隨心所欲地唱「得不到的就更加愛」。其實也許他就是一個擰巴勁兒十足的中年男人,表達點個人情感還要繞好大的圈子,結果就是你很難明白在世俗面前,「白如白牙熱情被摧毀,香檳早揮發得徹底」是多麼慘烈和悲壯的情感廢墟。   結果就是你很難明白,為什麼他明明要說「I will always love you」,出口就變成了「從來未愛你,綿綿」。         Part 2 「感激車站裡,尚有月台曾讓我們滿足到落淚。」      與很多歌手不同的是,Eason所唱的,從來都不僅僅是情愛。他的愛情觀總是帶點怯懦和自嘲,他自比K歌之王,到最後他唱「愛是懷疑,愛是妒忌」。愛情是他曾經歷的精彩部分,親情和友情卻是他的信仰,雖然亦總有些缺憾,然而懷念卻與日俱增,成為回憶里最珍貴的部分。   《單車》是我聽過描寫父子之情最好的作品之一,不是默契貼合相親相愛,而是相處的局促、表述的缺失、內心的深愛。Eason從來不唱虛構的完美,卻能發掘出平淡中感人至深的那一面。《Shall We Talk》也是如此,感嘆著兩代人不夠相互體諒,卻不忘點醒聽者關係的生疏只是因為表達錯誤和害怕觸摸,並不是愛本身不夠強大。   《你的背包》講的可能是愛情,也可能不是,是懷念多過愛戀;《人來人往》唱的大概是愛情了,然而放到更廣闊的範圍里,也同樣適用。「閉起雙眼你最挂念誰,眼睛張開身邊竟是誰」,這樣殘酷的問題實際上根本不需回答,或者無法回答,是一直盤踞在所有人心中的困惑。所以他開始唱夕陽無限好,說「風花雪月不肯等人,要獻便獻吻」,看似無所謂,有沒有都無所謂,卻不免還是要在《最佳損友》里懷念「從前共你促膝把酒,傾通宵都不夠」。   都市生活有時沉重又枯燥,至少應該學會珍惜。無論是父親的單車、母親的熱湯、情人的背包,還是那個不知道為什麼會讓我們熱淚盈眶的車站月台,心靈的慰藉常常不過只需要一個契機罷了。因為愛情的發生幾率永遠都是那麼低,所以毋需時時憧憬完美,不若微笑著看透它,反而可以擁有很多。   這是我們最容易忘記的,有天聽Eason唱出來,才頓覺無比貼切。         Part 3 「花都走馬看花,水都划艇嬉水,都比不起家裡的餐台。」      有一個歌迷說,「奕迅一直都在唱生活」,如果你還記得《Last Order》里連續失戀兩次的男子,失戀的原因是因為「只是回到他的家裡,十幾坪,家徒四壁」,就應該知道此話不假。他唱的是都市小市民的生活,絕不是高高在上呼風喚雨的傢伙。我們在家裡痛恨自己的肥肉時,他在《King Kong》里為他的肥肉辯護,「只因一身脂肪抵擋得起炮火」;我們還在裝模作樣安慰股市炮灰,他已經開始幸災樂禍「誰輸了錢,失了戀」;然後有一天,他躺在床上痛苦地大呼「頭痛得要死」。我們愛這樣的陳奕迅,是因為他唱歌不用負責的,所以他比我們誠實,心裡話都唱出來。   《隨意門》裡面說,「隨意門即使准我打開,兩秒後我就回來」,的確是普通市民的心理狀態,花都水都華麗無比,家裡的餐台卻勝在實在二字。但另一方面,你又不能阻止他繼續抱有對隨意門的幻想。香港人的精神實質與英國人一脈相承,而英國人本來就有夠矛盾,不知道是由於倫敦的天氣問題還是他們身處巔峰,最後多少帶點嬉皮士的味道。簡單說來,就是對周遭的一切都充滿抱怨和不滿,但又能為自己的每個所作所為找到再合適不過的理由,內心可謂強大無匹。   看看陳胖子在香港影片中的癲狂表現,他的確是市井氣質的最佳代言人。他在《打得火熱》里表現得像個無賴,《衝口而出》里則是個自負的瘋子。還有,《2001太空漫遊》唱的就是2001太空漫遊,《心裡有鬼》唱的就是心裡有鬼。這樣的內容怎麼能唱成一首歌呢?但他的的確確這麼做了。   不用多做計較,每個懂得生活的人都知道,取悅自己才是生活的重心,每一件能夠令你開心的事,都不會是無意義的。陳奕迅就是教你拋棄大腦、忘掉煩惱,又有什麼不好?當然這裡我們還是提供香港兩大作詞人的書面看法,用林夕的話是,「前程不管可否錦繡加燦爛,認真地玩,全心去玩,更好玩。」用黃偉文的話來說,是「繼續嬉戲,看我到處飛。」         Part 4 Life is going on…      我一早說,Eason代表的是香港。而香港情結的實質是什麼?大概就是「Life is going on」了。港人由於長期以來承受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所以極少沉溺於幻想之中,而是不斷與現實交戰,人人看重現實,心底卻又顧影自憐,於是對自身和其餘不可靠的事物充滿危機意識。   可能現實生活里,不如意的事總佔大多數,真正給予生活以慰藉的,恰恰是生活本身,至於選擇的是享受、忍讓還是反擊,反而不那麼重要。Eason音樂的出彩之處,正在於無論他唱什麼,總暗含生活的細節和玄機,這當然也與他的幕後班底密不可分。Eason的經典之作,半數以上出自林夕和黃偉文的填詞,加上陳輝陽的編曲,三位最頂尖最本土的音樂人合力成就了新歌神今日的江湖地位。毋庸置疑,林夕是寵愛陳奕迅的,但他寵愛的不僅僅是陳奕迅,他有太多的面給了太多的歌手,相比之下,黃偉文的確對Eason寵愛更多。但問題是,以上兩位的詞作,在目前香港歌壇的新作品中佔到了半壁江山,何以只有Eason能達到如此高度?   Eason自己曾說,他最難過的事就是12歲時遠離家人去英國念書,這段在異國他鄉漂流的見聞和經歷無疑造就了他後來的性格,並且早早領悟生活的真諦,顯得格外坦誠豁達。他的音樂除了愛情,也會有《苦兒仔》這種凄苦又極富香港特色的作品,即使在Pop界情歌的主流地位無法撼動,但關注生活本身的音樂同樣可以贏得喝彩。Eason所表達的生活態度其實一如既往,雖然他唱過很多長吁短嘆的苦情歌,最後仍然回到積極向上,樂活人生(至少是直面人生)的主旋律上來——生活本身不會完美,但它始終在繼續,所以如何更好地接受這一點才是重大課題。   於我而言,我同樣喜歡他差勁的身材、鬼馬的表情和永遠亂蓬蓬的頭髮,很有親切感,很有喜感。         寫在最後   1 有很多個人看法,並不要求他人認同。比如一開始我把Eason的位置擺在了學友天王之上,那主要是由內心決定,所以在這一點上請不要舉例來反駁我了。   2 一開始甚至打算寫一萬字,後來又覺得,就情感來講,一百字和一萬字,給旁人的感受是相同的。何況很多朋友都比我看得通透,所以,如果你在閱讀中有些跟我類似的感觸,我就很高興。   3 我還沒有聽《不想放手》,且終究愛他粵語歌更多。   3 關於張震岳,我這些年一直想說點什麼,但是很難。
推薦閱讀:

香港評論(76):立法會的低能丶白痴與天才│脫苦海
香港評論(59):區諾軒懷璧其罪此位不穩│脫苦海
莫言成諾獎熱門並非好事 評論稱國人或幫倒忙
微評論---人生本來就充滿缺憾
楊紫和張一山手牽手走紅毯,俊男靚女讓人羨慕,網友評論:老天爺也賜我這樣一個異性朋友吧

TAG: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