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搶得到底是奶粉還是良心?

2015-02-10來源:方小小博客近日,德國媒體刊登出3名中國人拉著大箱子採購奶粉和兒童產品的照片,稱「中國買家正囤積嬰兒奶粉」。 甚至還有媒體使用這樣搶眼的標題「一掃而空。又來了!中國人把法蘭克福嬰兒們的牛奶都喝光了!」更有甚者,香港法官吳蕙芳在審理走私奶粉案件時表示:「自己國家出產的奶粉,自己國民都不敢吃,是一種國恥」。

想想也真覺得心酸,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荷包鼓鼓的中國人卻依舊給人感覺有些可憐:放著家門口的東西不買,以各種渠道,包括出國旅遊的方式購買國外物品包括奶粉。甚至還有香港人將中國遊客比喻為「蝗蟲」,原因是所到之處如打劫般掃蕩一空。

十三億人口的大國,買奶粉這種日常消耗品卻需要遠赴國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從某個角度看,香港法官所說的「國恥論」是有道理的。因為這舉動背後傳遞的是這樣的信息:國外奶粉可靠,老外不會胡來,不會在奶粉中添加亂七八糟的東西。而這說白了就是中國人目前的「信任危機」:對於中國企業的不信任,對政府監管部門的不信任,甚至對於整個中國社會的不信任。而與之相對照的是:對外國人百分百地信任。

這種「不信任」說大則大,說小就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及表現出來,比如:老人跌倒後無人敢扶,春運期間父親用手銬銬住女兒的手以防走失,中國家庭家家戶戶安裝的保險門防護欄以防小偷,人們接到匿名電話後首先想到的就是遭遇了騙子-----

而這不信任又是那麼的理直氣壯情有可原。就拿食品問題來說:地溝油,三氯氰胺,病死豬肉------無數殘酷的事實擺在國人的面前,讓人怎麼敢放心大膽地吃和買?特別是涉及到自家的孩子,怎能不越來越小心,越來越謹慎?甚至於一些母親做夢都會夢到自己的孩子被拐。

說得更加直白一點,就是中國人似乎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時時怕被人坑害,吃飯怕是地溝油,喝奶怕是毒奶粉,走在馬路上怕被人訛上,呆在家裡怕小偷上門,接個電話怕有人騙錢------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存狀態?從這點來說,香港法官所說的「國恥」一點都不過分。

而這種生活狀態所流露出來的,是整個社會的「良心」問題,是道德淪喪的現象。

畢竟,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無論是毒奶粉還是拐賣事件,都屬於「人為事件」,也就是說,在中國,有很多「人」出了問題,可以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

唯有將「人」的問題解決好,方能解決「奶粉」的問題。

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於「壞人壞事」相關的監管體系與法制健全。

當國人建立了對於監管部門與法制的信任,堅信中國社會是一個「揚善懲惡」的社會時,自然膽子也會大很多,也就不再擔心自己會吃啞巴虧,會蒙受不白之冤,由此也就不會再在食品問題上如此地不信任中國企業,轉而放心大膽地享用本國奶粉。就這點而言,中國對於「壞人壞事」的遏制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其次是教育問題。

教育乃百年大計,是中國的希望。對於老人摔倒後訛人的現象,有一種說法是:「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而所說的壞人,其實正是文革時期的紅衛兵,是被耽誤的那一代孩子們,他們在該讀書的時候沒有去讀書,整個青春期都生長在充斥著出賣和謊言的時代里,耳濡目染的也儘是邪惡,由此,方才有了今天許多老人不可思議的行事風格。

而今天的教育,終將在幾十年後顯露出應有的成果來回報中國社會。相信,在強調誠實守信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們,將來一定不會再製造有毒的奶粉!

最後,一切靠實力說話,企業自身對於品質的堅持,終將讓顧客回歸國內市場。

早在八十年代,流行的是出國後帶家用電器回來。而今,人們卻很少再費時費力地買幾大件搬回國。道理很簡單,國產家用電器性能一樣很好,為什麼還要捨近求遠呢?

當然,相對於家用電器,奶粉的優劣很難一眼看出,因此,消費者的信任程度就更加重要,而消費者回歸的周期也就會延長。但這種延長又絕對不會是無限期。企業也需要經得起等待,耐得住寂寞,堅守自己品質的這道關。唯有如此,方能夠重新再贏得國人的信任。

最後,想要補充說明的是,在一個不敢吃自己國家奶粉的國家,還好有越來越透明公正的媒體,不斷將負面新聞暴露出來,而非將這些不堪的東西通通藏起來,以達到眼不見心不煩的效果。

這是至少是一種勇於面對真相的勇氣,是對下一代的可貴責任感。既然問題已經被我們誠實而不扭捏地擺在了面前,那還是要好辦得多。更何況,很多中國人現在還有錢,至少還可以跑到國外去買,這也應該算是不幸中的幸運。

而中國目前所面臨的是一場挽救信任和良心的戰爭。要想打贏這場戰爭,小到每一個人大到一個企業,甚至整個中國政府,均需做好自己的本分,方能將「國恥」甩掉。

推薦閱讀:

良心商家可以有多良心?
吐血分享,史上最良心網站大合輯
不吹不黑,吳亦凡的實力與人品哪個更差?
馬蓉和宋喆的良心都受到譴責了嗎?
探訪 | 無印良品前員工爆料值得買和打死也不要買的產品清單 業界良心

TAG:中國 | 中國人 | 奶粉 | 良心 | 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