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不如一代的「鐵帽子王」
本文節選自《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4月上,微信:gjrwls
作者:閻京生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清代宗室爵位制度雖然仿照明朝,但也有自身的特點。首先,皇帝之子並不像明朝那樣必然封為親王,而是可能封為郡王、貝勒、鎮輔國公。其次,即使封為親王,王位也往往並不世襲,後代繼承爵位時要遞降(這一點更像宋朝的制度)。比如說始封爵位為親王,則其第二代繼承人只封為郡王,第三代封為貝勒,第四代後(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便不再遞降,由其後代世襲該爵位。奉恩將軍以下沒有可降之品級,則稱為「閑散宗室」。親王除了繼承人外的其餘諸子只封為不入八分輔國公,而且授爵之前要考騎馬、射箭、國語(滿語)。成績優秀者授予其應有爵位,平者降一等封爵,劣者降兩等。郡王以下的宗室子弟也比照這一規則遞降授爵。
清朝王爵分封的最高待遇是「世襲罔替」,其子孫世世代代繼承王爵,並不降等。如果王爺犯法,則只判其人,不削其爵,由旁支承襲。這種待遇被形象地稱為「鐵帽子王」。需要說明的是,清朝有宗室爵位、蒙古爵位兩個系統。蒙古王爺不實行爵位降襲制度,個個都是「鐵帽子」,這與清朝世代優渥籠絡蒙古貴族的國策有關。
第一代含金量最高
清朝從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到咸豐帝的兩個兒子(同治帝和憫郡王),共有皇子127位,冊封或追封為親王、郡王的有59位,其中生前實封王爵的有46位(包括登基為帝的雍親王、寶親王、嘉親王、智親王,即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在這些親王、郡王中,只有12位享有世襲罔替的待遇。其中以清初開國勛業而享受世襲罔替的「功封」鐵帽子王共有八位:
禮親王代善
一、禮(意為有禮的)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崇德元年因伐女真各部、征蒙古、攻明等歷次軍功,及擁立皇太極之功,被封為「和碩兄禮親王」。後代世襲罔替,但封號先後改為巽親王、康親王,到乾隆四十三年恢復禮親王的封號。禮親王前後共封襲13位,是清朝地位最尊崇的親王之一,朝會時立於宗室諸王之首。
二、鄭(意為重)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的第六子,崇德元年因征蒙古、攻朝鮮、攻明等軍功獲封,順治元年加封號為「信義輔政叔王」。其後代封號改為簡親王,乾隆四十三年復稱鄭親王,共封襲17位。咸豐帝死後,鄭親王端華為顧命八大臣之一,慈禧與恭親王發動「祺祥(同治帝最初所定的年號)政變」後被賜自盡。
睿親王多爾袞
三、睿(意為智者)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崇德元年因征蒙古、攻明等軍功獲封。順治元年攝政,順治八年因謀逆大罪而削去爵號、掘墓斬首、挫骨揚灰。多爾袞沒有兒子,以弟弟多鐸的兒子多爾博為嗣子。其後代先後降封為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乾隆四十三年恢復睿親王爵位,並賜予世襲罔替的待遇,共封襲7位。
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第十五子
四、豫(意為雄壯的)親王多鐸,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崇德元年因征蒙古、攻明等軍功獲封。因與多爾袞有牽連,後代降為信郡王(享受世襲罔替待遇),被壓抑了一百多年,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恢復豫親王封爵,共封襲13位。
五、肅(意為嚴肅的)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崇德元年因軍功獲封。此後被兩次革爵、兩次降封、三次復爵,順治八年仍追封為親王,並且封其子為顯親王,世襲罔替。乾隆四十三年封號恢復為肅親王,共封襲10位。
清朝,肅親王善耆(左二)和侍衛
六、承澤(意為有造化的)親王碩塞,皇太極第五子,順治五年封為親王,後降為郡王。順治八年以參與征討李自成、滅南明、征喀爾喀蒙古、鎮壓大同姜瓖之變等軍功而再封親王。其子博果鐸襲爵後封號改為庄親王(後因無子,以康熙帝第十六子允祿為嗣),共封襲11位。光緒末年庄親王載勛因支持義和團被賜自盡。
七、克勤郡王岳托,禮親王代善長子,先被皇太極封為成親王,隨後獲罪削爵,死後追封為克勤郡王。其後代的封號先後改為衍僖郡王、平郡王(平郡王福彭的母親是曹雪芹的姑母),乾隆時期封號改回克勤郡王,共封襲17位。
八、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禮親王代善三子薩哈璘的次子,順治五年以軍功封為郡王,世襲罔替,共封襲15位。
乾隆、同治、光緒三朝,又有四位親王因種種原因被賜予世襲罔替待遇,稱為「特封」。這四位王爺分別為:
怡親王允祥
一、怡親王允祥,康熙帝第十三子,為皇四子(雍正帝)即位前之親信,在雍正朝負責督理河工水利、辦理西北兩路軍機,立下了很大功勞。允祥為人「謹慎忠誠」,因此死後受到雍正帝的優待,除了恢復原名胤祥、配享太廟外,還令其第四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並且特意叮囑「凡朕加與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可任意稍減」。另外雍正還加封允祥的第三子弘晈為寧郡王,也享受世襲罔替待遇(後來在乾隆朝改為遞降)。咸豐帝死前指定怡親王載垣為八位顧命大臣之一,「祺祥政變」之後被慈禧勒令自盡,怡親王爵位由寧郡王弘晈的玄孫載敦承襲。
怡親王載敦,奕格二子,謚號端
二、恭親王奕訢,道光帝第六子,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奉命留京辦事,後與慈安、慈禧兩宮太后聯手發動「祺祥政變」,推翻顧命大臣肅順等人的勢力,在同治元年被兩宮太后授予「議政王」之銜,成為軍機領班。太后還賜予其世襲罔替的待遇,被他固辭。同治三年兩宮太后再度令恭親王世襲罔替,並賜親王雙俸。後來奕訢因事遭到慈禧太后猜忌,「議政王」頭銜被削去,王爵被降為郡王,世襲罔替待遇也一度被取消。
奕訢死後,王爵由其孫溥偉承襲。1936年溥偉在偽滿去世,三年後溥儀將其第七子毓嶦(毓君固,即溥儀《我的前半生》中所稱的「小固」)封為「恭親王」,這也是清代王爵名號的最後一次封襲,此時距清朝滅亡只有二十餘年了。所謂「冊封」也沒有按照清朝的典章賜其金冊,只是把毓嶦叫到偽皇宮的緝熙樓口頭冊封,讓其磕頭謝恩而已。此外還把溥偉死後上交給偽「宮內府」的三件寶物——一條皇帝大閱用的黃絛帶子、一張咸豐出逃熱河前命恭親王為欽差全權大臣的硃筆上諭、一口道光帝賜給恭親王的白虹刀賜給了毓嶦,作為封王爵的「信物」。
三、醇親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次子載湉繼皇位而被授予世襲罔替待遇。但是奕譞因自己的兒子需在慈禧掌中過活,不得不一生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地服侍慈禧,買她的歡心。醇王府在晚清先後出了兩位皇帝,可謂絕無僅有。
四、慶親王奕劻,輔國公綿性長子。初代慶親王是乾隆的第十七子永璘,原封惠郡王,後來改為慶郡王。嘉慶二十五年病危時,被前來探視的嘉慶帝晉陞為慶親王,後世的慶親王稱其為「祖太王爺」。永璘之子綿慜降襲慶郡王,後因無子,奉旨過繼儀親王永璇(乾隆第八子)之孫奕綵為嗣。道光二十二年奕綵在服孝期間納妾,事發奪爵;此後永璘第六子輔國公綿性覬覦郡王爵位,向有關人員行賄,事發後也被流放盛京(瀋陽),而以其子奕劻過繼給綿慜為後嗣。光緒二十年奕劻被封為慶親王,光緒三十四年授予世襲罔替待遇,這也是清朝最晚出現的一家「鐵帽子王」。
末代鐵帽子王「斷送」大清朝
「鐵帽子王」中也不乏生財有道之人,尤以晚清的慶親王奕劻為最。
奕劻為慈禧辦事多年,老奸巨猾,見多識廣,受到慈禧的重用,清朝末年還與袁世凱、徐世昌、那桐等人沆瀣一氣,互相利用。奕劻先後擔任過鑲紅、鑲白等旗蒙古都統,鑲白、正黃、正藍各旗滿洲都統,宗人府宗正,並且前後五次得到崇文門監督這一肥缺。清朝創辦海軍後,奕劻奉命會同醇親王辦理海軍事務;陸軍方面的武備院、神機營、火器營、八旗驍騎營、練兵處等重要職務,他也曾以大臣的身份領任過。光緒十年奕劻奉命掌管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晉爵為慶郡王,此後擔任過外務大臣、軍機大臣、清末「皇族內閣」的總理大臣。
奕劻早年是個窮貝子,有時上朝穿用的官衣還要去當鋪贖取。後來被封為王爵、逐漸發跡,但貪鄙好財的毛病並未改掉。他擔任晚清總理大臣時,與其子載振、那桐一起賣官鬻爵,位於定阜大街的王府門庭若市,被時人譏笑為「慶那公司」。1908年奕劻七十歲生日,京中及外省官員紛紛送禮。奕劻明裡告誡下人不得收受禮物,暗中則造「福祿壽喜」四個賬簿,凡送現金萬兩以上,或禮物三萬兩以上者,記入「福」字簿;現金五千、禮物萬兩以上者記入「祿」字簿;現金千兩、禮物三千兩以上記入「壽」字簿,其餘記入「喜」字簿。至於禮物價值不滿百兩者,別記一簿。奕劻做壽三日,收到的禮金不下五十餘萬兩,禮物價值也達百萬兩。這三天之中,王府福晉等人打麻將、鬥葉子,輸贏亦高達三十萬兩。
奕劻、載振父子兩代慶親王挾億萬資財,在清朝滅亡後仍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家中僕役多達上百人,辦一次筵席就花費一千七百多元,連府中飲用的水都是蒸餾之後冷凝而成的「汽水」(蒸餾水)。慶王府中裘皮、綢緞堆積如山,但還不斷請各大綢緞店送來最時新的料子,由家裡的十幾名工人縫製新衣,有些只穿幾次就棄而不用,一雙新鞋也最多只穿半個月。「慶貞親王」載振還喜歡養花鳥、熱帶魚、蟈蟈、蛐蛐、金鐘兒,均有專人伺候,僅蟈蟈葫蘆就買了上千個,有些是用象牙雕刻的,後來玩膩了又統統扔掉??
有人這樣評價奕劻:「以理內政,則內政無不荒,以理外交,則外交無不敗??奕劻於皇族中,固斷送滿清之第一罪人矣。」1917年奕劻在天津去世,其家人向溥儀小朝廷請求賜謚,以便斂屍入葬。內務府大臣世續、紹英等人起初擬定「哲」字,被溥儀否決,他親自擬定了「謬」、「丑」、「幽」、「厲」四個惡謚。奕劻家人無法接受這樣的謚號,於是又找載灃說情。載灃請溥儀賜給奕劻一個比較好的謚號,但溥儀死活不肯,非要給其一個「帶犬旁」的謚號。載灃在紙上寫了個「獻」字,說:「這這這個字不好,這這這個字有犬旁」(載灃有著急時口吃的毛病),溥儀大鬧,說奕劻「收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斷送在奕劻手裡」。最後在父親和眾師傅的再三勸說之下,溥儀才勉強賜予其「密」字謚號,意思是「追補前過」。在清朝王爵的謚號和稱號里,除了雍正朝的「阿齊那」、「塞思黑」之外,奕劻的這個「密」字恐怕是最差的一個了。
推薦閱讀:
※女人這裡長痣不能娶,容易戴綠帽子?
※一款帽子的織法
※編織帽子
※清「八大鐵帽子王」的最後結局
TAG: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