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達人秀」還能紅多久?6

「中國達人秀」還能紅多久?2010-10-11 15:10:54 來源: 新民周刊 (上海) 跟貼 288 條 手機看新聞

達人秀因為猜出了時代之謎而讓我們的眼淚和歡笑超越了所有美國的大片,但我們仍然應該反思,今後的達人秀應該往何處去?

偷師就怕「洋涇浜」

節目流程可以拷貝得一模一樣,但節目氣質往往根植於這個國家的國民性格。就像《英國達人》和《中國達人秀》,前者讓你感受到平凡人創意的力量,後者讓你感受到平凡人夢想的力量。

撰稿/王小木 實習生/黃麗娟

主角和配角

拿來主義,從來就不容易。

拷貝海外電視節目,有人認為「盜版」的不靠譜,擁有正宗版權才是王道。比如說山東衛視的《中華達人秀》沒有多少動靜,而東方衛視的《中國達人秀》就風生水起,就是因為東方衛視付了版權費,他們擁有英國的「達人寶典」。

且慢。就在幾個月前,湖南衛視和江蘇衛視在相親節目上就演繹過類似劇情,差別就在於,付了版權的《我們約會吧》完敗於《非誠勿擾》。

同樣兩個達人秀,究竟為什麼成績懸殊?

《中國達人秀》剪輯速度快,這正迎合了喜歡快節奏的年輕人,看得齣節目組試圖爭取做到不播出一個沒有信息量的鏡頭;場上的第一主角是選手,第二主角是三個評委,然後是觀眾,最後可能才輪到側幕主持人程雷,選手們的故事可以在前期「策劃」得非常精彩,但上了台後,就不能再有「安排」。宣傳總監陸偉說過一句話:「做這檔節目就要把選手視為靈魂,去尊重你的選手,包裝你的選手,儘可能完全把他們呈現在觀眾面前。但是現在很多綜藝節目還是習慣讓明星、讓大家熟悉的臉來撐這個舞台。」

不尊重選手,這可能就是《中華達人秀》最大的問題所在。這個尊重不只是人格意義上的,而是有沒有把選手當作節目組策劃流程中的靈魂。人們一次次看到,選手們表演完了節目,主持人吳宗憲和三個評委司馬南 (微博)、李文、關凌(某一期)立刻接棒成為了節目的主角,選手被晾在了一邊,如果選手剛剛表演完劈叉的話,那李文很可能就會被吳宗憲邀請也來上一段。

主持人搶了嘉賓的風頭,這也是《我們約會吧》很長時間內給人造成的印象。《我們約會吧》和《非誠勿擾》的母版節目都是英國的《Take Me Out》,舞台場景相似、人物設置相似、節目環節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非誠勿擾》跟著英國人學,同樣找了個光頭主持人,這當然是玩笑話。孟非犀利,而何炅溫和,頗像兩檔節目本身的味道。孟非似乎不那麼顯山露水,其實他非常善於把握節奏,這不是其他人輕易能模仿得了的;而何炅自身的主持特點在相親節目里也展現得一覽無餘,他話有點多,在愛情和婚姻方面好像沒自己的經驗心得,也沒出彩的言語,喜歡捧人哄人,基本不會一句話逼得人跳腳。

今年上海電視節期間,因為《非誠勿擾》驚人的收視率,主創被邀請來上海交流經驗,其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並不把自己當成婚戀節目」。而《我們約會吧》一改湖南衛視娛樂節目一貫「豁得出去」的習慣,整個節目氣質不溫不火,有人把敗筆歸咎於何炅。這有點冤,孟非的確以民生新聞主持人的經驗而敢問敢說,何炅大多時間在《快樂大本營》里和明星們嘻嘻哈哈。但更深刻的原因是湖南衛視從十年前草根娛樂起家後,如今希望能更上一層樓,爭取更加高端一點的廣告資源,所以《我們約會吧》在策劃思路上介於真實和娛樂大眾之間搖擺不定,捨不得放棄低端和低齡性質的廣告,但又希望自己能吸引到更多高端品牌的青睞。

定位時差之毫厘,播出效果謬以千里。往往如此。

無區別的「愛」

「不把自己當成婚戀節目」的《非誠勿擾》最終走火入魔,遇到來自民間和官方的雙重批評後,夾著尾巴改頭換面。讓很多批評者詫異的是,這檔節目依然在安全播出,並且收視率還是穩居榜首,即使《中國達人秀》也沒有超過它——僅僅用慣性收視是很難解釋這個現象的。

其實《非誠勿擾》的母版節目《Take Me Out》,最先起源於澳洲的《taken out》,然後被升級成《Take Me Out》在英國、丹麥、瑞典、西班牙、日本和菲律賓等國生根發芽。以英國ITV電視台的《Take Me Out》來說,這檔今年2月才首播的節目也是靠出位的言論和生猛的話題作為收視保障的。從這點上來說,「盜版」的《非誠勿擾》反而深知其中三味,不像《我們約會吧》畫虎不成反類犬。

英國當地媒體評價《Take Me Out》時就說,誰也不能指望幾分鐘的時間就能闡述對莎士比亞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愛,男嘉賓只能找找主持人的茬,跳跳舞,甚至來個後空翻,而且通常他們表現越賣力,滅的燈越多。女孩則是可怕的 「獎品」,她們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型的女人,喋喋不休的、愚蠢的、甜美的、哥特式的、年輕的、老的,反正沒有一個是你願意和她共度餘生。當她們對著鏡頭說,我來就是為了找到自己的 「Mr. Right」時,台下觀眾會心一笑,誰真的想靠電視速配節目找老公?

其實中國女人和英國女人區別沒那麼大。英國的女孩們也會以貌取人,帶倫敦口音的男嘉賓肯定更受歡迎一些,那些說話時帶有格拉斯口音的男嘉賓一般總會遭冷遇;也有男嘉賓直接提問,我怎麼知道你是喜歡我這個人還是喜歡我的錢。聰明的女嘉賓可能會這樣回答他,你怎麼知道我以後不會比你有錢呢,而不會在那兒解釋一大堆自己看上了他的什麼優秀品質。這檔節目在英國也被諷刺了夠,只是英國人見得多想得開,你覺得這檔節目不真實那就換台吧,收視率不行的話電視台自己會祭起鍘刀的。

歐美多個國家還有一檔很流行的名為《黑暗約會》的相親節目(國內的長沙電視台也做過類似的節目),在黑暗的房間里,男男女女交換姓名,靠聲音和交談來相互了解性格,然後有一對一的單獨相處,一切都是在黑暗的房間里進行,攝像頭通過夜視技術記錄下一切的交談。直到節目結尾,嘉賓才有機會見識到對方的「廬山真面目」,決定是否再進一步交往,整個節目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以貌取人」,不考慮一切背景,沒有親朋好友的意見「干擾」,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你喜不喜歡與對方相處。

但是這檔《黑暗約會》節目有一個很容易被國內人詬病的環節,即節目組除了讓男嘉賓為女嘉賓做晚餐之外,還會要求女嘉賓為男嘉賓按摩——這也是要在黑暗中進行的。節目組可不會對按摩的動作和體位作出細緻入微的規定。

又扯到了國民性

節目流程可以拷貝得一模一樣,但節目氣質往往根植於這個國家的國民性格。就像《英國達人》和《中國達人秀》,前者讓你感受到平凡人創意的力量,後者讓你感受到平凡人夢想的力量。最明顯的就是歐美盛行的博彩類節目,移植到了國內就成了益智類節目:英國的《GO?BINGO》本來是在電視上抽大獎的博彩節目,央視的《幸運52》就變成了益智類的綜藝節目,猜猜商標和價格,獎額也很小,主旨是和李詠一起歡樂為主;還有克隆美國ABC電視台《誰能成為百萬富翁》的《開心辭典》,人家真金白銀的拿出來當大獎,我們強調的是「一人參加,全家開心」和「百萬人參加的盛大遊戲」,一個以「你確定嗎」為台詞的主持人就此成為了中年人最愛的國民偶像。

赫赫有名的《超級女聲》脫胎於《美國偶像》,借鑒了平民偶像、零距離和觀眾投票等基本元素,也增加了海選、PK、玉米和涼粉等新鮮辭彙,但最終《超級女聲》能獲得創意口碑,甚至引發整個知識分子階層的狂熱,還是因為那種親手投票決定別人命運的感覺。這是一次全民狂歡,也是一次全民實驗。最終簡訊投票環節被禁後,偶像選秀也就淪為了明日黃花。

在偶像選秀節目式微相親節目興起之前, 由浙江衛視的《我愛記歌詞》,帶領著《誰敢來唱歌》和《挑戰麥克風》等其他衛視的小兄弟們佔據了晚間綜藝節目的大部分時間,那段時間的「歌唱類節目」真可謂是雨後春筍,好樂迪和錢櫃難免抱怨:電視台怎麼搶起我們的生意來了!

這一招其實也是美國人教的,2007年在《美國偶像》和《美國達人》的節目形態已經成熟後,美國NBC推出了《歌唱小蜜蜂》這檔測試參賽者記憶歌詞能力的競賽類節目,錯過了偶像選秀節目的浙江衛視以最快速度找到了這檔平民娛樂節目的竅門,中國人不像以前那麼羞澀,搶著表現自己的人多了去,而主持人朱丹也因其伶牙俐齒成為國內綜藝界的新「一姐」。

在娛樂節目之外,商業真人秀如美國地產大亨唐納德·特朗普製作的《學徒》,比拼商業戰場上的生存規則和為人處世,全方位體現團隊合作、個人奉獻、領導才能和銷售技巧,比商學院的案例學習可能更實際。《學徒》的信徒在國內同樣遍地開花,央視有《贏在中國》、《絕對挑戰》和《實習生》,浙江衛視推出過《天生我才》,東方衛視也製作過頗為成功的《創智贏家》。

雙方最大的差距就是中國電視業找不出像唐納德·特朗普這個集遊戲規則制定者、最終評判者和絕對控制者於一身的靈魂人物,他不僅自己有商戰經歷,而且必須要對選手做出一針見血的評價,在淘汰別人時給出合理的商業解釋等等。中國電視製作者們能力平庸,自己都不具備完備的商戰知識,可能只有央視《贏在中國》的核心人物王利芬稍稍與眾不同,而中國的商界人士們偶爾會去電視上拋頭露面,或者掛上一些顧問的名義,但是他們不可能成為長伴電視節目的策劃核心。如果非要在華語電視界找出一檔最像《學徒》的節目,那可能還是TVB連續劇《珠光寶氣》里的一段「戲中戲」——由陳寶珠、黃宗澤和王喜等人一起完成的創業真人秀,這絕對是國內觀眾人數最多的商業競爭真人秀節目了。

如果追溯到更早一點,2000年8月,央視引進了美國CBS同年熱播的《倖存者》,這是世界電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野外生存真人秀這個全新的電視節目類型誕生。隨後,廣東、湖南、四川、貴州、河北等多家省級電視台紛紛涉足該領域,《生存大挑戰》、《完美假期》、《重走長征路》和《城市別動營》等多檔真人秀節目開始了本土化的嘗試。

製作成本上的差距戰且不論,國外生存真人秀節目最具看點的「人性紛爭」在我們這兒觸礁。我們習慣了在電視上展現美好的東西,一旦電視上出現了「勾心鬥角」,評論自然視其為令人噁心的醜劇,於是節目要麼是淡而無味,要麼就是被叫停。

就在生存真人秀節目難以為繼、慢慢淡出時,今年上海外語頻道ICS向迪斯尼集團購買了《極速前進》(連續七年獲得艾美獎黃金時間最佳競賽類實境節目)的版權,自製了正在熱播中的周末檔真人秀節目《衝刺!中國》(極速前進中國版),收視率效果也非常不錯。從《中國達人秀》到《衝刺!中國》,可以說,這兩年,SMG各頻道已經開始了購買正版的探索之路。或許,「照搬」才是「王道」,真正的「密碼」是掌握在節目核心團隊手中的。光靠「偷師」可沒那麼簡單。

(本文來源:新民周刊 )


推薦閱讀:

李敖,「愛台灣」與「愛中國」的完美結合
中國最牛最美的小城,堪稱「土豪製造機」,已有2000年歷史,卻美得不動聲色!
中國茶文化之品茶
盤古開天 女媧捏人 四大神獸 中國神話故事知多少?

TAG:中國 | 達人 | 中國達人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