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現觀莊嚴論》及其注釋
略談《現觀莊嚴論》及其注釋任傑
一、此論之名義《現觀莊嚴論》或譯《現證莊嚴論》,聖慈氏(彌勒)菩薩造,全稱為《般若波羅密多教授現觀莊嚴論》。聖無著菩薩因過去發大乘菩提心,承事供養無量諸佛,廣修菩薩行,所積殊勝善根為增上,現生髮大乘菩提心為擔荷如來聖教,欲求親見聖慈氏菩薩聽聞教法,以期通達般若,住持正法。於是入山經十二年勤修慈氏觀行,乃親見聖慈氏菩薩,聽受《般若波羅密多教授現觀莊嚴論》等聖慈氏五部論著。由於《般若經》甚深廣大,微妙難測,即由聖慈氏菩薩的教授教誡,以此論義能令聞者易於通達,故稱為「教授」。 「現觀」有依智慧現前證得諸法之智義,這在聖無著菩薩的論著中有其廣說,如《顯揚聖教論》卷十六「成現觀品」中詳述現觀次第,或四或六或七或八種現觀,及其種相有十八種之差別,及《阿毗達磨集論》卷七建立十種現觀。依上論義,現觀只限於三乘人觀察三寶四諦等境,斷三界所系煩惱,以般若智慧觀察修證為主,立名智現觀。如《顯揚聖教論》云:「於惡趣中不起現觀,不能證得三摩地故,色、無色界亦無現觀,唯一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現觀。」因此,隨順三乘人聞思修慧在各個階段由修行斷證的智慧不同,其所立現觀之名各異。總的來說,現觀皆由五道十地所攝,如資糧道,又名信道和順解脫分,皆名法現觀。法現觀的「法」字,即十二分教法,在資糧位緣此教法隨順聞思慧抉擇諸法現觀時,因此現觀是隨順解脫一分,故又名順解脫分。加行道,又名順抉擇分和抉擇支,名為義現觀,「義」為抉擇四諦法義,是修加行者為得見道所修之加行,既名加行道。見道名為諦現觀,「諦」有真實不虛之義,此即見道者身中親證之智,初證粗細無我及初證四聖諦之道真實不虛,故名諦現觀。見道以後修道位中,稱名隨現觀或後現觀,是見道以後,修道者身中的智證無我之現觀道。若依《顯揚聖教論》卷十六所說,於修道位中有十六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所繫於四諦各有四智,即成十六智,聲聞得此對治三界雜染,菩薩所得對治十種地障。無學道名為究竟現觀,是三乘聖人各自修道諦所證的究竟滅諦涅槃果位智德,即名究竟現觀。但聲聞現觀和獨覺現觀,與菩薩的大乘現觀,有其根本不同的區別,因為菩薩為教化聲聞獨覺種姓者,必須了知聲聞獨覺現觀,不是取證二乘現觀,若依《阿毗達磨集論》卷七所說,聲聞現觀與菩薩現觀之差別有十一種。所以本論主要所說,是大乘菩薩現觀,從初發大乘菩提心入資糧道,歷經修大乘加行道、大乘見道和大乘修道,乃至成佛現證法身果位的究竟現觀智德,名為大乘究竟現觀,是故唯佛乃能究竟圓滿現證斷德與智德。此即本論所說的大乘八現觀之次第。「莊嚴」,如《大乘經莊嚴論》卷第一云:「譬如庄美質,臨鏡生歡喜,妙法莊嚴已,得喜更第一。釋曰:譬如美質加嚴像,現在於鏡則生勝喜。」「莊嚴妙法義入自心則生勝喜。」該論為發大乘菩提心者又說五種莊嚴義,如金器、如花正開敷、如食美膳、如解文字和如開寶篋、如其次第,心向大菩提、受教大乘法、思維大乘法、修行大乘不思議法和自覺證得無上菩提故。正喻《般若經》微妙甚深,自體本質本來美妙莊嚴,再加上《現觀莊嚴論》的庄飾妙具而顯得更加莊嚴,能令聞思修者證受法味,於《般若經》生起清凈信心,倍生勝喜,由此以般若為莊嚴之因緣,自覺求證無上菩提。若依聖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所說,佛教論典,具有第一義諦、能令眾生出離諸苦果和正行究竟三種功德,名之為論,此與本論所說,由通達甚深般若,現證空性第一義諦;令諸眾生髮無上菩提心,解脫一切眾生諸苦果;正修菩薩加行究竟成佛之功德,其義相同。此即略述《現觀莊嚴論》之名義。
二、此論之所詮內容 此論所詮內容,即三智、四加行和果法身,稱為八法、八事或八現觀,共成八品,二百七十八頌。論初二頌(原論一頌)說明造論之前先禮讚三智功德,為令所化眾生於此般若生起清凈信心,由此清凈信心為緣,當得解脫及圓滿成就如來一切智智,並以三業至誠禮讚佛、菩薩、聲聞和獨覺四聖眾之母——般若波羅密多。 次有二頌,說明造論之所為(目的、宗旨)義,謂即此論以大乘修行作用成佛為究竟宗旨。次有十五頌,總說全論八品略義境行果,此即: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以此三智為境。圓加行或名圓證加行或圓滿一切相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加行,以此四加行為行,第八法身為果。總說全論三智、四加行和法身八現觀境行果既周。次後廣說八現觀開為七十義而廣釋《般若經》的文義,說明從初發大乘菩提心,修習三智四加行,最後圓滿成就如來法身妙果之次第。 第一、一切相智,或譯一切種智或一切智智,為佛陀的究竟智德。此品共五十六頌,總有十義究竟聖智,以為大乘圓滿道體。一、大乘發心二十二種喻,以喻說明從初發大乘菩提心為基礎,至第十地菩薩最後一念大乘菩提心圓滿之功德。明菩薩為利眾生故,樂求成佛圓滿一切智智,必須先發大乘菩提心以為基礎。二、大乘教授,菩薩發心以後,首先要聽聞開示大乘教授。此有十種教授:1、最初發起所緣空性之修德,所求方便不能違背世俗和勝義二諦,故開示二諦為修行自體之教授。2、開示四諦為修行所緣境之教授。3、開示佛法僧三寶為修行所依境之教授。4、為修行堅固之因,對治懈怠,開示精進之教授。5、為修行增進之因,對治退屈,開示不疲勞精進之教授。6、為修行不退之因,對治自輕懈怠,開示大乘道精進之教授。7、於所修行能得自在,不依仗他因,開示五眼之教授。8、於所修行之果能速圓滿廣大資糧之因,開示六通之教授。9、10、為令了知必須斷除分別和俱生煩惱種子,故開示見道與修道之教授。此十種是大乘教授之自體。三、大乘加行道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順抉擇分,遣除邪執分別,勝出聲聞和獨覺。 四、大乘修行所依自性住種性,即安住菩薩身中之法性。五、大乘修行所緣斷除增益執著。六、大乘修行所為,即大悲心為心大,斷除二障為斷大,證得一切智智為證大。七、披甲正行,即菩薩修行六度正行。八、趣入正行,即菩薩修習加行廣大事業。九、資糧正行,即菩薩修習廣大資糧,其中包括智資糧、十地資糧和對治資糧三種。十、出生正行,即在見修道中對治能取所取分別,由修福智二資糧決定出生一切相智。第二、道相智,又名道種智或道智,此品共三十一頌,總有十一義。一、道相智之支分,即遠離違緣障礙生道相智。二、了知聲聞道之道相智。三、了知麟喻獨覺道之道相智。四、了知菩薩道之道相智,即具有大勝利功德之大乘見道。五、大乘修道作用。六、大乘勝解修道。七、大乘勝解修道之勝利。八、迴向無上修道。九、隨喜無上修道。十、大乘引發修道。十一、清凈修道。 第三、一切智,又名體智,此品共十六頌,總有九義。 一、由於具足智慧即不住三有此岸。二、由於具足悲心即不住涅槃彼岸。三、由於無有方便善巧則離果般若遙遠。四、由有方便善巧則與果般若鄰近。五、所治品,即應對治無有方便善巧及無殊勝智慧的煩惱實執類之錯誤處。六、以一切法皆無諦實之智慧的能治品。七、菩薩加行即以世俗勝義二諦之真理能滅除顛倒執著。八、於內心與外境上能滅除實執的加行平等性。九、大乘見通。 第四、圓滿一切相加行,又名圓證加行或圓加行,此品六十三頌,總有十一義。 一、所修加行相。二、能修諸加行。三、修加行的功德。四、修加行的違緣過失。五、加行性相。六、大乘順解脫分。七、大乘順抉擇分。八、有學不退僧。九、生死涅槃平等加行。十、清凈剎土加行。十一、方便善巧加行。此為圓滿總修習三智境的加行,故名圓加行。第五、頂加行,由緣空性的般若妙慧之智已到至極之頂,故名頂加行,此品共有四十四頌,總有八義。 一、煖頂加行。二、頂頂加行。三、忍頂加行。四、世第一法頂加行。五、見道頂加行。六、修道頂加行。七、無間道頂加行。八、應遣除邪執分別行。 第六、漸次加行,即以次第修習三智行相境,故名漸次加行,此品一頌,總有十三義。 一、布施波羅密多漸次加行。二、凈戒。三、安忍。四、精進。五、靜慮。六、般若,此為修六波羅密多漸次加行。七、隨念佛寶。八、隨念法寶。九、隨念僧寶。十、隨念凈戒。十一、隨念天。十二、隨念舍,此為六念漸次加行。十三、了知諸法清凈,修習法無自性之漸次加行。 第七、剎那加行,謂從修漸次加行力所生起的菩薩究竟觀行,最後一剎那即圓滿現證無上正等菩提,故名剎那加行。此品共五頌,總有四義。 一、非異熟剎那加行。二、異熟剎那加行。三、無相剎那加行。四、無二剎那加行。 第八、法身。此品共四十四頌,總有四義。 一、自性身。法身以無相為相,以法自性清凈為身,故名自性身。此分二種,即遠塵離垢清凈之自性身,及自性清凈之自性身。 二、智慧法身。總有五智之智德,廣為具足二十一聚究竟無漏智德,謂以智德為身,故名智慧法身。 三、圓滿報身,又名圓滿受用身。此身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之圓明妙相莊嚴之佛色身。 四、勝應化身,即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道的菩提化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之佛色身,及以法身為增上,如來為利益眾生,有二十七種利生事業無盡,乃至盡三有際。此法身事業無有間斷,安住世間利樂有情。 此是就為樂於廣說者,此論以八品開為七十義釋《般若經》。 為樂於中者,有一頌攝為六義:一、三智自性之相。二、總修三智行相之圓滿一切相加行。三、修習三智最極之頂加行。四、三智行相貫穿於次第修習時之漸次加行。五、修三智加行究竟時之剎那加行。 六、修三智四加行究竟圓滿之異熟果即是佛法身。 最後一頌,為樂於略者,攝為三義:一、三智是修加行境。二、四加行是修三智究竟之因以為行。三、法身及法身事業是修加行究竟之果。此即是本論攝為境行果三法門之略義。 此論的組織結構非常嚴密,修行次第及其斷證境相極為細緻,是一部完整修學般若及菩薩行,利生廣大事業的無上法門,應當深入研究、思維觀察的般若甚深教法。
三、此論是解《般若經》《現觀莊嚴論》是宗《般若經》為根本經,是解釋《般若經》的一部釋經論,論中的法相名詞,都是《般若經》中固有的涵義。據說古印度聖解脫軍論師著有經與論對照的科目。後來宗喀巴大師著《十萬頌》、《二萬五千頌》和《八千頌》,廣中略三部《般若經》與論對照的詳細科目。法尊法師曾譯有《般若八千頌》與《現觀莊嚴論》對照的科目。如果將論頌科目批之於經,更能了知經文義理,其經文本身又能解釋論義。 我們的大師釋迦牟尼佛,最初在古釋迦牟尼佛前發大乘菩提心,中經三阿僧祗刧供養親近諸佛,積集福、智二種資糧。修習菩薩難行能行之道,最後圓滿福智二種資糧,斷盡煩惱、所知二障,究竟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一切智智。佛陀以大悲心,愍念一切眾生,為解脫一切眾生苦果,滅除一切眾生的無明暗昧稠林,令獲得有餘依和無餘依二種涅槃妙果,廣說無量法門,皆貫以般若為中心,三世諸佛及一切聖眾皆從般若而生,故說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亦是菩薩、聲聞和獨覺之母。《般若經》是廣說菩薩從發大乘菩薩菩提心起直至成佛,菩薩修行斷證次第廣大甚深的無上法門,所以佛說《般若經》時自敷法座,表示對般若的尊重,最後的「囑累品」中再三囑累阿難尊者如侍佛一樣尊重般若,若般若住世,如佛住世說法無異,尊重恭敬供養以及讀誦修習般若,即能見佛真身,當獲得無量功德。《般若經》在我國的漢藏譯本中,是佛教大乘經藏中一部卷帙最繁的經典,因般若是三世諸佛及一切聖眾之母,是一切諸佛菩薩共趣之道,所以漢藏經目都冠以大乘經藏之首。漢譯本,唐玄奘法師譯《大般若經》六百卷,佛於四處說法,分十六會,即鷲峰山說前六會,給孤獨園說八會,他化自在天宮說一會,竹林園說一會,前六會分有品名,後十會但有分名而無品稱。若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大般若經》十六會漢藏勘同記所載,《大般若經》總二十萬頌,十六會分。第一會鷲峰山說,四百卷,七十九品,與藏本《十萬頌般若》對照,比藏本多「常啼品」、「囑累」和「法勇」三品,其藏本卻在第五會中說。第二會鷲峰山說,七十八卷,八十五品,此於藏本無「常啼品」等,余皆大同。此會經與藏本《二萬五千頌般若》對照。第三會鷲峰山說,五十九卷,三十一品,此會經與藏本《一萬八千頌般若》對照。第四會鷲峰山說,十八卷,二十九品,此會經與藏本《八千頌般若》對照。第五會鷲峰山說,十卷,二十四品,此會經與藏本《八千頌般若》對照。但此會經比藏本多「常啼品」、「法勇品」、「囑累品」和「慈氏問品」四品,漢本第一會中「慈氏問品」全缺。第六會鷲峰山說,八卷,十七品,此會經藏本缺。第七會給孤獨園說,曼殊室利分二卷,此會經與藏本《七百頌般若》對照。第八會給孤獨園說,那伽室利分一卷,此會經藏本缺。第九會給孤獨園說,能斷金剛分一卷,此會經與藏本《三百頌般若》對照。第十會他化自在天宮說,般若理趣分一卷,此會經與藏本《一百五十頌般若》對照。第十一會給孤獨園說,布施波羅密多分五卷。第十二會給孤獨園說,凈戒波羅密多分五卷。第十三會給孤獨園說,安忍波羅密多分一卷。第十四會給孤獨園說,精進波羅密多分一卷。第十五會給孤獨園說,靜慮波羅密多分二卷。以上五會經,共十四卷,與藏本《一千八百頌般若》對照。第十六會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說,般若波羅密多分八卷,從五百九十三至六百卷,此會經與藏本《二千一百頌般若》對照。漢譯《般若經》的異譯本,從後漢至北宋,相續傳譯一千餘年,總有四十部,七百九十四卷,七十六帙,(《開元錄》說,二十一部,七百三十六卷,七十三帙)但這些經多是從《大般若經》某一品的異譯本或別行本,如:一、《放光般若經》三十卷,九十品,西晉三藏無羅叉共竺叔蘭譯。二、《摩訶般若經》三十卷或四十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三、《光贊般若經》十五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此三經與《大般若經》第二會同本異譯。但《光贊般若》只譯有三分之一,至「散花品」後文並缺。又如:一、《摩訶般若鈔經》五卷,十三品,苻秦天竺沙門曇摩鞞共竺佛念譯,此與《小品》、《道行》同本,但文不足,若准《道行》,後缺十品。二、《道行般若經》十卷,三十品,漢靈帝光和二年(179)後漢支婁迦讖譯。三、《小品般若經》十卷,三十九品,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四、《大明度無極經》四卷或六卷,三十品,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五、《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經》二十五卷,三十二品,北宋咸平六年至景德元年(1003-1004)施護譯。以上五經與《大般若經》第四會同本異譯。《勝天王般若經》七卷,十六品,陳月婆首羅譯,此與《大般若經》第六會同本異譯。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經》二卷,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般若經》一卷,梁扶南三藏僧伽提婆譯。此二經與《大般若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同本異譯。 《儒首菩薩無上清凈分衛經》二卷,劉宋沙門翔公譯,此與《大般若經》第八會那伽室利同本異譯。《能斷金剛經》一卷,有五種漢譯本,其中四種譯本,與玄奘法師譯《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經分同本異譯。《實相般若經》一卷,大唐天後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此與《大般若經》第十會般若理趣分同本異譯。 《仁王般若經》二卷或一卷,八品,有姚秦鳩摩羅什和唐不空三藏二種譯本,此經藏本疑折辨入藏。《開元錄》亦未註明此經為《大般若經》的異譯本。 《帝釋般若心經》一卷;《遍照般若經》一卷;《大乘理趣六波羅密經》十卷;《開覺性般若經》四卷,此四經藏本缺。 委細查對藏譯《般若經》編入《甘珠》大藏經「般若部」的總二十三種,共二十一函,每函可譯漢文約三十卷,但沒有異譯本。藏地先德們分《般若經》為「母子十七分」,與漢譯《大般若經》十六會分有同有別。 母部有六經,一、《十萬頌般若》,即漢譯第一會。二、《二萬頌般若》,即漢譯第二會。三、《一萬八千頌般若》,即漢譯第三會。四、《一萬頌般若》。五、《八千頌般若》,即漢譯第四會、第五會。六、《般若攝要頌》。此六部經稱為「母」部者,是以《現觀莊嚴論》八品分別所解釋的《般若經》。子部有十一經,一、《七百頌般若》。二、《五百頌般若》。三、《三百頌般若》。四、《理趣分般若一百五十頌》。五、《五十頌般若》。六、《般若二十五門》。七、《善勇猛般若》。八、《帝釋般若》。九、《小字般若》。十、《一字般若》。十一、《般若心經》。此十一部經,稱為「子」部者,不是以《現觀莊嚴論》八品分別所解釋的經,其所詮內容之類別,是唯一單獨所解釋的《般若經》。 還有:一、《般若一百八名經》。二、《般若日藏大乘經》。三、《般若月藏大乘經》。四、《聖般若普賢大乘經》。五、《聖般若金剛手大乘經》。六、《聖般若金剛幢大乘經》。此六部經不屬於母子十七分所攝。
四、《般若經》與此論之著疏 解釋《般若經》的論著,漢譯本不多,主要有聖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一百卷,解釋《般若經》第二會的文詞義理微妙甚深實相之義。《金剛經論》解釋第九會能斷金剛分。宋施護譯,陳那菩薩造的《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一卷,此論與藏本《般若攝要頌釋》對同。宋施護譯,三寶尊造的《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釋論》四卷,此與藏本《般若攝要頌釋》對同。宋施護譯,赤衣論師造的《聖佛母般若波羅密多九頌精要釋論》二卷,此與藏本《婆伽梵母般若波羅密多攝義九頌大疏》對照。是否還有,以後待查。 解釋《般若經》與此論的疏釋,從古印度譯為藏本的比較多,編入《敦珠》大乘論藏中的「經疏部」(西藏人的著作不入藏),解釋《般若經》與《現觀莊嚴論》的著疏,總有十六函,三十八種。總的來說,在古印度共同許可的有二十一種,可分為兩大類,第一,與經論結合解釋的有十二種,此亦分為三類。 一、《二萬頌般若》與《現觀莊嚴論》合釋的有四種:(一)、聖者解脫軍論師著的《般若二萬頌光明論》。(二)、大德解脫軍論師著的《般若二萬頌釋》。(三)、師子賢論師著的《般若二萬頌八品釋》。(四)、靜命論師著的《般若二萬頌具清凈論》。此四家是《大般若經》第二會的經論合釋。 二、《般若八千頌》與《現觀莊嚴論》合釋的有三種:(一)、師子賢論師著的《八千頌釋現觀莊嚴光明論》。(二)、靜命論師著的《八千頌釋殊勝心要論》。(三)、無畏論師著的《八千頌釋難要月光論》。此三家是《大般若經》第四會的經論合釋。三、《般若波羅密多攝要頌》合釋的有三種:(一)、師子賢論師著的《般若攝要頌釋難易解》。(二)、佛智論師著的《攝要釋難》。(三)、迦濕彌羅達摩室利論師著《般若波羅密多藏鍵論》。迦濕彌羅達摩室利論師著的《般若波羅密多十萬頌廣釋》,此為獨一合釋《般若十萬頌》的一種。 尊者彌底論師著的《十萬頌、二萬五千頌、八千頌般若母三義順同八現觀論》,此為合釋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一種。 第二,不是經論合釋而是單獨解釋《現觀莊嚴論》的有九種:一、師子賢論師著的《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二、法友論師著的《疏釋明句論》。三、金洲法護論師著的《分別光明論》。四、般若生慧論師著的《略義》。五、六、尊者彌底論師和童吉祥論師著的二種《略義》。七、惹那格底論師著的《現觀莊嚴論釋共稱分論》。八、迦濕彌羅布達室利論師著的《般若燈鬘論釋》。九、無畏論師著的《能仁密意莊嚴論》。 以上這些論釋,傳譯到西藏,主要以師子賢論師《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為根本論釋,因為此《義釋》文字精簡其義集中,最能顯明經義,比其它論釋特別超勝,是故西藏的許多《現觀莊嚴論釋》都依此《義釋》為根本依據。其次亦依聖解脫軍論師的《般若二萬頌光明論》等作為參照研習。 古德智者們說《般若經》為廣中略三部,又各分廣中略,即成九部般若。廣三部即五百卷和四百卷,但西藏未曾翻譯,廣中略《十萬頌》即漢譯第一會四百卷。中三部即《二萬五千頌》或《二萬頌》,即漢譯第二會,《一萬八千頌》即漢譯第三會。及《一萬頌》。略三部即《八千頌》及《般若十八卷》,此二為漢譯第四、第五會。略中略為《般若攝要頌》。這九部《般若經》中,《現觀莊嚴論》主要所解釋的廣中略三部般若,即《般若十萬頌》為廣般若,《二萬頌》為中般若,《八千頌》為略般若。此即共同稱為《現觀莊嚴論》主要所釋的廣中略三部《般若經》。
五、釋《般若經》密意的兩種見解在古印度釋《般若經》的密意,形成了兩種傳承和兩種見解。一是聖龍樹菩薩釋《般若經》的理趣。二是聖慈氏菩薩釋《般若經》的理趣。如宗喀巴大師的《現觀莊嚴疏 · 金鬘論》云:「正顯空性義的正理六聚論,及間接顯示空性義,為所化眾生身心中以生起現觀次第顯示空性而作解釋,此即由聖龍樹和聖慈氏二者解釋《般若經》的密意,由此而出現了兩種軌則。」這兩種傳承,到了西藏特別是宗喀巴大師即合二為一。聖龍樹系一般稱為「甚深見」,聖慈氏系一般稱為「廣大行」,以見行合一修學般若為主體,此即是般若中觀甚深見,及《現觀莊嚴論》廣說菩薩修行通達空性的次第。因此,聖龍樹菩薩的正理六部論和聖慈氏菩薩的五部論作為必學之論著,這就是藏傳佛教以《中論》和《現觀莊嚴論》為主,兼學其它諸論作為修學般若的方法次第。特別是格魯派主張先學《現觀莊嚴論》,修學菩薩廣大行法及通達空性的次第,然後修學《中論》以抉擇般若甚深空性而建立中觀正見。這兩種傳承雖然修學的方法與次第有所不同,但就修行的體性無差別,只是方法次第稍有不同。聖龍樹菩薩釋《般若經》的密意,直接正顯通達空性的次第,以無量正理差別門廣為抉擇,造正理六部論,及集諸大乘經中真性實相教理門造《集經論》,說明般若中觀為究竟一乘了義教。正理六部論者,謂以緣起境抉擇真性或空性的有四論:一、以破實有為主體,正破實有師增益(虛構)人我和法我的所立宗法,此即是《中論》。二、破實有師增益人我和法我的能立因法——分別十六句義,即《精研經論》。三、四、說明諸法雖然無有諦實,但能作所作一切因果規律極為合理的有二論,即從《中論》第七「觀生滅品」所余之支論,顯示一切法雖無自性,但能作所作一切因果作用之理趣極為合理的即是《七十空性論》。從《中論》第一「觀緣品」所余之支論,解釋一切法雖然都無諦實,但建立破與立的理趣極為合理的即是《回諍論》。此二論是從《中論》分出的支論,可以說為一本二支。顯示以有境內心方面的有二論,即五、《中觀寶鬘論》,六、《六十正理論》。此二論顯通達二諦之理,解脫生死必須斷除有無二邊,通達空性,方能現證人、法二種無我。《寶鬘論》略明三士道次第,廣顯二無我和廣修菩薩行。《六十正理論》針對實有師認為小乘人只證人無我和不證法無我的偏見等,指出不證法無我就不能證人無我,主張小乘人也必須證人無我和法無我二種乃能得解脫等。聖龍樹菩薩造論很多,這六部論著是從理論方面建立緣起性空,以破實有,破由自性有,以及破有諦實見等邪執偏見,斷除諸邊執偏見建立中道為主。由於通過破除實有自性及二種我執,即能直接通達一切法無自性,了知諸法自性本空,破除二種我執,現證人、法二種無我,以及廣修菩薩行法,正是《般若經》的甚深密意。 聖慈氏菩薩解釋《般若經》的密意有五部論。此五部論中,有三部是以唯識見解釋。菩薩為隨順攝受一類所化眾生具有大乘種姓者之機緣,暫時不堪直接圓滿宣說般若甚深微細空性者,即以方便善巧用唯識見釋《般若經》的密意,這就是:《大乘經莊嚴論》、《辯法法性論》和《辯中邊論》三部論典。《大乘經莊嚴論》正明唯識見行,二辯論正釋唯識見。 對具有殊勝大乘種姓一類所化眾生之機,即從最初宣說一切法由諦實空,勝義諦遠離一切實執戲論,正顯《般若經》的空性次第,此即是《大乘寶性論》和《現觀莊嚴論》二部論典。特別是聖慈氏菩薩依《如來藏經》與廣中略三部般若的密意相結合而造《大乘寶性論》,此論正說明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性,皆因忘相執著而不能證得。如來藏正顯如來之因,般若正明發大乘菩提心,廣修菩薩行,斷除妄想執著及圓滿福智二種資糧為成佛之果,是故此論是屬究竟一乘中觀了義聖典。聖無著菩薩又依《如來藏經》、《陀羅尼自在王經》、《聖指鬘經》(即《央掘魔羅經》)、《勝鬘經》和《諸佛境界智光明經》等五經而作注釋。但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譯,缺著者和釋者名,與藏本對照多有不同處。又因此論翻譯較早,沒有引起漢地先德們的重視,而在西藏卻有不少著釋,如甲操傑大師的《大乘寶性論疏》最為精闢,約譯二十餘萬言,為西藏名著。為了一類所化眾生身心中間接生起現觀次第,因《般若經》甚深廣大,猶如地下寶藏難於了知,若要了知當廣泛深入觀察方能如實通達,因此聖慈氏菩薩造《現觀莊嚴論》,詳細教授《般若經》的文句及其甚深義理,大乘菩薩修行次第和斷證功德,成就如來四身妙果的般若中觀聖典。此二論傳譯西藏,先德們也有各種不同的理解,究竟是屬中觀見還是唯識見,未曾解決,經宗喀巴大師抉擇,聖慈氏菩薩五部論中的《現觀莊嚴論》和《寶性論》,是以中觀見解釋《般若經》的密意,屬於中觀見。《大乘經莊嚴論》、《辯法法性論》和《辯中邊論》是以唯識見解釋《般若經》的密意。可能有人會問,《般若經》是說緣起性空之義,沒有唯心與三自性的名文,其實,唯心在經中也有名文,三自性在《般若經》的《彌勒問品》中有說法。但此品漢譯本未曾翻譯。不過對「唯心」、「三自性」,只是中觀師與唯識師各自的理解有所不同,解釋的見解也有區別。因此不能認為,位登十地已得灌頂一生補處的聖慈氏菩薩,沒有通達般若中觀親證甚深空性,他說唯識是為隨順當時一類所化眾生之機而作方便攝受,這正顯示菩薩雖說唯識。但聖無著菩薩他畢竟不是以唯識見為主體,如他的《寶性論釋》就是以中觀見解釋,所說唯識見亦是為隨順當時一類所化眾生之機的方便善巧,因此,聖無著菩薩雖然開創唯識宗,但不是純唯識見,更不能說他是唯識師,真正建立唯識宗特別是唯識見的應是世親菩薩。後來在古印度解釋《般若經》的密意亦分兩系,一是順聖龍樹菩薩的中觀見,二是順聖無著菩薩的唯識見。順聖龍樹菩薩的,如廣釋《三部般若摧難論》,此論以三門十一異門差別而釋《般若經》的密意。三門者謂最初在「因緣品」後,「佛告舍利子」乃至「應當精進」之間,首先是信解般若、於誰悟解般若、何故悟解般若和如何學修般若四種理趣,是為略顯門。其次乃至圓滿一切相智之間,證解一切戲論相,乃至在「一切相智品」中從有分別般若所攝而釋勝義諦理,是為中顯門。其次乃至圓滿成佛必須廣泛引發攝持一切詞句文義,在「道相智品」中,從有分別和無分別般若所攝持,顯示世俗與勝義理趣,是為廣顯門。十一異門差別:即佛告舍利子,乃至廣說為第一異門,其次善現請問廣說為第二異門,其次憍施迦,再次善現、彌勒、善現、憍施迦、善現、彌勒、善現,最後佛陀再三殷重囑累阿難尊重供養般若,若般若住世即如佛住世說法。以此三門十一異門差別,廣釋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甚深空性實相法義。隨順聖無著菩薩唯識見釋《般若經》密意的,世親和陳那菩薩等。如陳那菩薩造的《八千頌攝義論》云:「般若波羅密,正依於三相,遍計依他起,圓成實真如。由無等詞句,破一切遍計,以如幻等喻,正顯依他起。由四種清凈,善稱圓成實,般若波羅密,佛說余非有。」這是以三自性解釋經義,及《攝大乘論釋》等,都是隨順聖無著菩薩唯識見部分解釋。陳那菩薩的《八千頌攝義論》分為三十二分,如《論》云:「所依及自在,業者與修習,差別相與墮,利益正宣說。」其中「差別」即十六種空性差別,「修習」即以十種對治而對治十種散亂,再加所依、自在、業、相、墮和利益六種,成為三十二分。其「所依」即是大師佛陀,「自在」即佛陀善轉菩薩和聲聞*輪,「業」謂如是修行般若母,「相」謂魔業和不退轉相,「墮」者謂若遠離般若波羅密多當墮惡趣,「利益」即謂若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充滿以用布施,不及書寫讀誦般若波羅密多福德大。在釋《般若經》與《現觀莊嚴論》的論釋中,如上所說,古印度有二十一論釋,也有不同的見解,雖然多是以中觀見釋,與聖龍樹菩薩的中觀相順,但多是順瑜伽行的自續中觀師,以中觀自續見釋。如靜命論師、師子賢論師和佛智論師等,他們都是順瑜伽行的自續中觀師。以中觀應成見釋《現觀莊嚴論》的唯阿底峽尊者。這些論釋,傳譯到西藏,西藏大德們的論著很多,究竟有多少,現還無人統計。特別是格魯派從宗喀巴大師起,都繼承阿底峽尊者的見解,以中觀應成見釋《現觀莊嚴論》。如宗喀巴大師的《金鬘論》,甲操傑大師的《心要莊嚴疏》、《現觀莊嚴論修法 · 開勝乘眼》、《八現觀七十義釋及修法》和《現觀莊嚴略義寶鬘論》。開珠傑大師的《現觀莊嚴論顯明義釋 · 難解光明論》及《現觀莊嚴論究竟應成派正見釋》。其後有極尊卻吉堅贊大師(1469-1544)依《金鬘論》和《心要莊嚴疏》的難要之處著《現觀莊嚴論釋總義遊戲海》二函,為學《現觀論》者必學之教本。今本文多依此論而成。因此,格魯派諸大德繼承阿底峽尊者,依宗喀巴三師徒的論疏為主要聖典,形成以中觀應成見研習和解釋《現觀莊嚴論》的一宗之學風。《現觀莊嚴論》是藏傳佛教學習聖慈氏菩薩五部論中最主要的論典,是學法相者考取格西學位必學的課程。它的傳譯歷史較為悠久,藏地注釋也很多,宏傳極為普遍,至今弘盛不衰。漢譯藏本的歷史較短,在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能海上師從西藏回漢地,在山西五台山譯此論為《現證莊嚴論》,並多次講授。法尊法師在四川重慶漢藏教理院譯為《現觀莊嚴論》並譯《略釋》,得到太虛大師的高度重視。大師並將此論與《大般若經》第一會、第二會和第四會詳加對照,作序述其大意。序雲此論「皆經文固有之義層」,「次第綸貫經文,若網之在綱,有條而不紊。」將經與論之關係作了精闢論述。時光流失,歷經五十餘個春秋,此論在漢族地區,很少有大德學者研習,由此原因,筆者依諸論釋略述淺見,以供樂於研習般若者之參考。
摘自1993年的《佛學研究》
推薦閱讀:
※《靈城精義》注釋2 [南唐] 何溥 撰
※《野望·東皋薄暮望》注釋譯文_作者唐代詩人:王績
※02《第二 行發符懸旛法事》注釋淺譯(01)
※《靈城精義》注釋10 [南唐] 何溥 撰
※天元五歌·論陽宅》注釋
TAG: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