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記(四)
二、《金剛經》的自我升華 (一)認識自我 1.不見五蘊空,即生一切苦。 《心經》觀五蘊皆空,是故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見五蘊皆空」是說把身心、精神組合成的自我,看成一種不斷變化的過程現象,例如這幾年來,我的白眉毛從兩根變成四根,白頭髮愈來愈多……既然在變、會變,那麼,這身體就不是真的,所以不必那樣地執著,也就不會把自己看得那樣認真,不會得到的捨不得丟,沒有得到的拚命追求。 既然我們的身、心都是一種臨時的結合,是因為時間、空間的存在而變化,一切都只是時間、空間不同而產生的變動。體認到這點,對自我就不會看得那麼重要了。 有人問我:「師父,既然我們的身體是空的,早一點死又有什麼關係?」這就錯了,空是不要執著它,但是還要用它。用它來做什麼?用它來受報、學佛,來行菩薩道。 2.若住六塵,即不得滅度。 《金剛經》觀六塵皆空,是故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六塵是什麼?是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面對的環境,六根對六塵而產生心理作用就叫作「六識」;如果只有六根,而沒有六塵,就不會有六識的現象發生。六識的活動是由於外界環境的影響,外界的環境一動,我們的心也跟著動。環境的好壞與否,都是由於六根接觸外界以後,經由自我判斷而產生的認識。因此,造業、作惡都跟六塵有關,行善、祈福、修福報還是需要六塵,譬如,諸位聽見、看到的人和事,我們需要改善它或幫助它,或希望從它那兒學習到什麼,或得到一些成果,在在都需要六塵。 《金剛經》告訴我們,面對環境,處理環境中的一切事,但是,不要把六塵當作永恆不變的東西,也就是說,不要執著六塵。譬如,你做了一件好事、行了一樣善,心中不要再想:「我做了好事,行了善。」做了好事而心中老是牽掛著,就不是真正的好事,而是「有漏」的福報、「有漏」的善意。 做了好事而心中總是牽掛著,就會產生兩種可能:第一,經常記掛著想回收,若不能回收,即產生怨恨、憤怒。第二,這一生不能回收,便想「就結個來生緣吧」;那麼,這一生不回收,來生也會回收,既然已回收了,「福」就沒有了,這種福是有限的。 因此,「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即是對我們的環境不要在乎,但是需要努力改善,此處所生的「心」,便是智慧心、慈悲心。以智慧心、慈悲心處理一切的事,幫助一切的人,便是「無住而生心」。「住而不住」是《金剛經》中非常重要的觀念。 3.《金剛經》以「信心」為我 還未解脫的初發心菩薩們應該以「信」為基礎。如果信心不堅固,信心不建立,很可能今天努力,明天就不努力了;今天朝這個方向,明天改變另一個方向。因此,信心非常重要。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金剛經》)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又云:「乃至一念,生凈信者。」相信有持戒、有福德、有善根,但這些都還是我的異名。舉例來說,信心成就,還是屬於賢位的菩薩,不是得解脫的大菩薩。可是,賢位菩薩學佛,也必定是對《金剛經》所講的道理有信心。什麼人會對《金剛經》有信心呢?是持戒修福的人。 持戒有兩層意思:消極的持戒-害人的事、害眾生的事,不去做;積極的持戒-應該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犯戒;能做而不去做,也是犯戒;可以學習去做,卻不肯學著去做,也算是犯戒。這就是菩薩道的觀念: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菩薩道是積極的。很多學佛的人,不做壞事,但也只是做個持戒的好人,天天念經念佛,卻沒有積極的行善,請問,他們到底做了些什麼好事?也許,他們會說:「我念佛把功德迴向給大家,使大家得到福報。」但這未免太消極了,只管自己好好修行,不關心他人,不幫助社會,這種持戒,雖然也是持戒,卻只是消極的持戒,真正菩薩道的持戒應該是積極的。 很多人怕犯戒,所以不敢受戒。譬如,學佛的人應該持五戒,很多人卻因為害怕而不敢持五戒,怕一受戒又破了戒,就得下地獄;認為只要不受戒,便無戒可犯,大概可以不必下地獄。沒有這回事!「持戒、修福」是連在一起的。因此,經典中說五戒,又稱為五種大布施。持戒的本身,即是修行、學佛的行為。唯有持戒修福的人,也就是說,已經信仰佛法、修持菩薩道的人,對於《金剛經》才能夠信受奉行。 一尊佛出世,需要相當長久的時間。自從釋迦牟尼佛出世後,到現在還沒有另一尊佛出世,我們迄今還在等待之中。能夠聽到《金剛經》,而且相信《金剛經》中所說的,必定已在一尊佛、兩尊佛、三尊佛、四尊佛、五尊佛處聽說過佛法,種下善根……也必定已經是個修行很久的人。 因此諸位若相信《金剛經》是真的,那麼諸位也是「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的人了。相信後,則必須持戒、修福。 4.《金剛經》的自我提升 從有信心的自我,提升至實相無相的自我,是故經云:「(須菩提言)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又云:「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自我提升的第一個階段是有我的,是以信心為我。相信《金剛經》的人,修持佛法、持戒念佛,都是有我的,以「我」來修持佛法,以「我」來信《金剛經》為真,進而提升到《金剛經》所說的:「相信它、理解它、接受它,而且照著去做。」 又說:「有人聽到這部經之後,就能生起實相。」前面已經說過,實相就是無相,實相就是無一相不是佛。了解、相信實相的人,即成就了世間第一難得的功德,為什麼?因為實相即非實相。 「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這是《金剛經》中的一段辯證法。實相是什麼?很難懂,但是,也很容易。 舉例來說,當你們看到我的手在動時,我的手是在「空」之間動,因為「空」的關係才看得到我的手在動。如果沒有空間,便看不到我的手在動了。實相就是空相,所有能動的一切相都在空中,而空是動的還是不動的呢?空是不動的。只有不動的、不變的,才能稱為實相,凡是能動的,都叫作「幻相」,也就是暫時的一種現象。 我們「執意為我」的這個「我」,是在時間與空間之中成長、活動、變幻的我,所以是「幻相」,是假我,不是真的我。 又例如,你們現在看到我脖子上是一條圍巾,我現在把它打一個結,圍巾變成一個結了,這個結是真的?還是假的?你們看到的是真的,但是,它不是一個結,它只是我玩的一個花樣而已,如果我把結打開,還有結嗎? 再舉例說,一個家庭的組成皆有夫婦兩人,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是真的。夫婦兩人是真的,可是結婚以前有沒有夫婦呢?沒有。台灣現在的離婚率很高,離婚率逐漸上升,亦表示婚姻的如幻如化,變化莫測。 夫婦要白首偕老,愈老愈好,但是,從小夫婦變成老夫婦,究竟小夫婦是真的?還是老夫婦是真的?都是真的。都是一段一段時間的真,分段的真。段段都是真,但是沒有一段能夠保留不變,所以,任何一個段落都是一個臨時的變化現象,都非真。因此,實相是無相的。 「實相即是非相」,實相就是空相。空是不動的,但是,你說它不動,如果我的手在空中揮動,空的本身會因我的手動而受到影響,空本身沒有變,但是,空中可以有變化、有異動,因此,不要以為「實相」就是真正有一個不變的東西。 《金剛經》在這裡反覆說明。因為很多人認為實相是最高的,因此希望趕快成佛,趕快證涅槃。以為一旦成了佛,證了涅槃以後,就可以永遠擁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永遠受人膜拜、燒香、頂禮。不要這樣想!成佛以後是沒有定相的。成佛以後是究竟圓滿的,可以分身無量百千億,處處皆在,處處皆現,現種種相、種種身。觀世音菩薩是古佛再來,據說能現三十二種身,實際上是現無量身。釋迦牟尼佛據說有千百億化身,並不是這千百億化身全部是佛的樣子,而是現種種樣、種種身、種種身分、種種形象……只要他對你產生用處,就是佛在你面前出現了。所以,不要認為實相就是什麼都沒有。
(二)化解自我 1.眾生的自我相,是由妄心,透過肉體的六根,執取外境的六塵而生,是故《金剛經》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眾生的自我相,首先是從身體,之後是從身體相關的環境,產生心理的反應,把身體以及和身體相關有利害得失的六塵都當作是「我」。 譬如,太太對先生來說,是「我的太太」;你們諸位對我而言,是「我的聽眾」。本來我只是小小的一個人,在國父紀念館演講時,你們諸位是「我的」聽眾,「我」就一下子變成三千多人,這三千多人,都是「我」;我在台北巿演講,台北巿所有的人都受到我的影響,也都變成我了。如果我這麼想,就是把環境的六塵變成我的執著,而成為「我」。 因此,《金剛經》教我們化解自我,不要把環境當成你自己,不要在乎環境是你所倚靠的,或你所付出的,所以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也就是《金剛經》反覆陳述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面對所有人、所有情況、所有事,處理一切你能處理的,處理之後,不必再說:「這是我做的,他們因為我而得福,而得利了。」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能夠忘掉是最好的,人我都沒有負擔;如果不忘掉,就是沒有智慧心,把包袱背在自己身上,老是想著「這是我的成就、這是我的功勞、這是我的功德」,最後變成了自己的負擔。如果能將做過的事馬上放下,就是一身輕,時時保持自由之身,就是最有智慧的人。 2.眾生的自我相,是從主觀的身心與客觀的身心相對立而產生,是故《金剛經》一再提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又云:「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金剛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這裡的「我」,前面已經大略講過,四個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實際上指的是同一個東西,就是「我」,包括主觀的我和客觀的我、個人的我以及跟我相關的我。「我相」是單獨的個人,有個人的我、家庭中的我、社會中的我;「人相」是和我相對的另一個人;「眾生相」是許多和我相對的其他人;「壽者相」是所有的眾生在時間過程中的活動現象,今天的你、我,明天的你、我,加起來就是「壽者」。具有這四種相,其實都是「我相」,如同前面說過的,小我、大我都叫作「我相」。 樂小法者,就是「小乘」的人,他們認為世間太混亂、太痛苦、太麻煩,而想離開世間;《金剛經》是大乘的菩薩法,稱為「大法」。樂小乘的人,心中仍有「眾生」存在,害怕所謂的「眾生」來麻煩他,以為世間最可怕的是「眾生」,眾生中最可怕的是「人」,人之中最可怕的是「自己」-因為自己有個身體,有身體則需要東西,需要的對象則來自於自己的親人,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父母親眷亦難免痛苦爭執。小乘人執著於我相、人相,所以逃避世間,因此,不能聽聞《金剛經》而為別人覆誦、解釋,也不願意讀誦、相信《金剛經》。 或許有人會認為做凡夫很簡單,只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小責任;成了佛,則要有千百億化身,本來只需管一個人、一件事,現在,則要管一切的人事,要「度盡一切眾生」,多麼辛苦。所以許多人一聽到要「度盡一切眾生」就不想學佛了。但是諸位不要以為自己沒事就可以了,事實上我們大家同在一條船上,彼此聲氣相通,息息相關。所以我們不但自己學佛,離苦得樂,也要發願度眾生。眾生的世界太苦了,所以,很多人不為自己而為社會,不為個人而為大眾,這就是菩薩心。
(三)提升自我 1.提升煩惱的自我為智慧的功能。 煩惱從哪裡來呢?來自於「自我」。很多人以為煩惱是別人給的,說社會不好、政府的制度不好、他人的問題太多,所以困擾我、打擊我,使我很苦惱。其實,天下本無事,煩惱是自己找的,如果能把自我中心放下,煩惱馬上就會不見了。 姑且不說能不能把自我中心放下,能放下小我,而擔起大我的時候,煩惱就會減少很多,個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如果天天為社會問題、國家大事、世界問題而操勞奔走,個人身體上的一點點小病痛,也就無暇理會,不成問題了。 其實,我天天在害病。演講的時候頭不痛,一下台,卻渾身都是病。為什麼?因為講經的時候,沒有想到自己的問題,只想到要把經講好,讓人家聽懂。不擔心自己的時候,身體差一點根本不是問題。因此,我有一句共勉語:「勤勞健康最好。」並不需要健康得像一頭牛一樣,而是說,如果能夠勤勞的話,身心就會是健康的。縱然你可能仍在害病,但是對其他人來講,你的身心是健康的,不是病人。 總而言之,不自找煩惱,就是智慧。有煩惱的時候,不要把它當成困擾,就是沒有煩惱。 2.轉變自私的自我為慈悲的作用。 自私是為自己、為個人、為小團體、小環境。慈悲是不為自己。「慈悲沒有敵人」,慈悲的人看不到敵人,只看到眾生需要幫助。對方有問題,但不是我的敵人,而是需要幫助的人,這就叫「慈悲」。而且慈悲是平等的,慈悲是沒有選擇的,不為自己的團體,不為自己的家人,當然,更不為自己個人,而是為整體、為全部。 有選擇的慈悲算不算慈悲?自己的兒子,給他兩塊糖,別人的兒子,只給他一塊,還認為「我能給他一塊,已經算是不錯了!」這算不算慈悲?這不是平等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平等的,因為無我、無一定的對象。 3.既是無我無相,故已不受世間現象的困擾,也就不必逃避世間現象的困擾。是故《金剛經》云:「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無法相」,就是說對世間的一切現象不放在心上、不在乎它。「亦無非法相」,就是說世間所有的問題、所有的事、所有需要我幫助的人,我都得去做,這就是「非法相」。一切法還是在的,雖然它是假的、暫時的,但是要改善、要幫助的,還是要做,這就叫作「亦無非法相」。 我們對任何人做了好事,不要掛在心上,過去了,就已經過去了,這才是做好事。如果做完了,還在想「我已經做了好事,幫了誰的忙」,這就叫後患無窮。誰的後患呢?自己的後患。對方不回饋你,自己心中增加一重煩惱;回饋了你,可能會帶來另一種麻煩。 你幫了眾生的忙,不要想到你幫了眾生的忙。但是,眾生是有的,還要繼續幫助下去,並且更加積極的度眾生。很多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其實,佛教是最積極的,是積極中最積極的一種實相。 這是《金剛經》的觀點。所以又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裡講的,仍是從有相到無相、從實相到不執著實相。所有一切眾生,我們都要用佛法來幫助他們,使他們都能得到解脫,都能夠成佛。但是,對我來講,沒有一個眾生是因為我而使他們成佛的,這就是沒有「我相」的意思,也就是「無相」;是「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也就是「實相無相」的意思。
第三講 《金剛經》與凈化社會 任何一個時代所處的社會都不會是最好的社會,都不會是最好的時代。但是,人通常認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覺得現代的人、現代的社會是最壞的,古代的人、古代的社會是最好的。或者認為我們所處的環境是最壞的,我們環境之外的其他地方、其他國家會比我們更好,實際上這是個錯覺。以我個人來說,從小到現在,還沒有看過我們的社會是完好無缺的,但是,我卻充滿了希望。 我在中國大陸出生,然後到了台灣,又去了日本,現在我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美國、歐洲等地弘法,世界上最有名的都巿我幾乎都去過。說台北巿很壞,但是我卻最喜歡台北巿;說上海巿很糟糕,但是我很懷念上海,因為我在上海讀過書;有人說東京
不好,但是我也非常喜歡它;有人說紐約是世界上最亂的城巿,但是我在紐約卻覺得很平安。其實,我們身外的環境是沒有完好的,但如果我們的心、我們的觀念對它有不同的想法,這社會自然就可愛了。 古代人是不是比現代人更好?古代社會是不是比現代社會更好、更安寧?我們看到書中的記載,很多只是一種理想,或經過美化的,但現實之中的古代社會和現代社會應該是類似的。因為,凡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人的問題,人愈多問題就愈複雜,也就是說,社會的關係愈錯綜複雜,問題也就愈層出不窮。 所以,我們談《金剛經》的社會環境以及《金剛經》與凈化社會,目的是希望推展《金剛經》的理念。
一、《金剛經》的社會環境 (一)自然環境:中印度舍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 印度分為北印度、中印度、南印度,其中文明最高的是恆河流域的中印度。中印度的舍衛國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弘法的兩大都巿之一,實際上舍衛國是個城邦。除了舍衛國之外,另外一個叫王舍城,這兩個城巿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首要弘法、說法之處。舍衛城外有個非常有名的精舍叫「只樹給孤獨園」,王舍城外有個精舍叫「竹林精舍」,這是當時最著名的兩大寺院。 只樹給孤獨園是由給孤獨長者以金磚鋪地向只陀太子購買而得的名園,園中樹木則為只陀太子所捐獻。面積八十頃,距離巿區不近不遠,地面平正,樹木茂盛,植有許多繁花,宛如一座公園。左右各有蓮池清流,而且是一個個的池,清流可以迴流其間,蜿蜒流於經行處、講堂、溫室、食堂、廚房、衛浴、儲倉、水井、醫療室等之間,這是水資源的應用和水資源的享受。最高的殿堂高達七層,遠近諸國的人民都非常喜歡到這裡來,供養以及懸掛各種莊嚴物飾,有幡、蓋,同時散香燒香,燃燈長明,日日不絕。 在當時的印度,有這樣的設施是很不容易的,也可以說,佛教的道場,非常講究自然環境的陪襯以及自然環境的建設,不能缺少樹木、花卉和水資源的應用,以及各項生活所需的設施。 這是《金剛經》中所說的道場環境,因此佛教到了中國以後,中國所有的道場、寺院多半座落在山林里。就算是在巿區,道場本身也經常是清凈、整齊的,擁有很多花草樹木。如果寺院沒有這些東西,就會顯得非常枯燥,生活在其中也會感到非常厭煩。生活在寺院裡面,就好像生活在大自然中一樣,自己就好像是自然裡面的景物,是其中的天然景觀之一,所以歷代中國畫家的畫作,常出現出家人的形象以及寺院的圖像,這表示寺院的環境非常令人賞心悅目。 到現在為止,中國的寺院不管在巿區或在山林中,應該都是衛生第一,是最整齊、清凈的環境。如果寺院在衛生檢查的時候不及格,這對佛教來說,是很丟臉的一件事。 中國蘇州有一個很有名的庭園叫留園,杭州有個西湖,裡面都不能缺少寺院的點綴,有了寺院點綴,就感覺這個地方飄飄欲仙,具有出塵、離世、超塵、脫俗的氣氛,這就是佛教對自然環境所具備的功能。也因為這個緣故,我們才會非常強調、非常努力地提倡環保的重要性和環保的工作。這是法鼓山正在努力的方向,我們配合現代人的需要,不只是都會地區,而是整個現代社會任何一個地區的人類,希望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地方當做一個道場來看。 做為一個佛教徒,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道場,就是修行環境,所以應該要愛護你的自然環境,培育你的自然環境。如果環境既臟又亂,心還能保持安寧清凈,這恐怕是不容易辦到的。如果我們的心是寧靜清凈的,一定也能夠影響到環境,使它整齊清凈。 我不知道你們在家中吃過飯後,是不是碗筷都堆到洗碗槽中,等到第二餐要吃飯、煮菜前才洗?很多人現在都是這個樣子。有垃圾的時候,想趕快把它扔出去,例如,很多人開車的時候,吃了水果,果皮往外丟,擦了鼻涕的衛生紙,也趕快往車外丟。在新加坡,凡是丟垃圾,一律重罰;但在台灣,很奇怪的,雖然也不準丟垃圾,不準丟果皮、紙屑,但是,我在路上行走,經常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或是隨手丟果皮、紙屑、垃圾,後面的人一踩,車子一擠,垃圾就粘附在地上了,可是卻沒有人管。 為什麼新加坡能做到,我們台灣卻做不到?農禪寺做得到,為什麼其他的地方做不到? 有些人很奇怪,他們在參加「禪七」修行活動的時候,都能依照寺院的生活方式,隨時保持清凈、整潔。但當我去訪問他們的家庭時,卻到處亂七八糟。於是我問他們:「你不是打過禪七嗎?怎麼是這個樣子呢?」 他們就說:「師父啊,我現在又不是在禪七之中。」 禪七期間辛苦的訓練大家,要生活得非常整齊清凈。結果一個星期以後,大家以為這樣就修完了,所以在平常生活上沒有養成習慣。對這種狀況,我感到非常痛心,覺得我是白費氣力訓練了一個星期。
(二)社會環境的接觸層面 1.給孤獨長者贈地,只陀太子獻樹。 所謂「社會」就是人和人的接觸、人和人的交往、人和人的聚集、人和人的共同社會。如果只有一個人,不能稱之為社會,如果只是和大家生活在一起,卻不配合整體的生活步調,不遵守大眾的生活規律,這個人是反社會的,不算是社會裡的一份子。 例如,生活在寺院中的人,必須遵照寺院的清規-即清凈的規律,一個社團一定有它組織的章程,有它運作的規律、規則,學生有學生守則,教師有教師守則,公務人員也有必須遵守的公務人員規則。所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如果沒有規矩,就會變成一批烏合之眾,烏合之眾會造成很多問題,幾乎什麼問題都可能發生,大的、小的,困擾個人、困擾團體、危害大眾的行為,都可能發生。 所以,社會的意思,並不僅僅是說幾個人生活在一起,而應該是,你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中,就一定要遵守這個社會的規律,否則,你就是出軌的人。 任何一個社會、社團組織,一定有主有從,有主有賓,有上有下;可能互為賓主,互為上下,或許今天你是主、我是從,明天可能位置又互換了,但是無論怎麼變,一定有它的秩序、規律可循,這才是「社會」。 《金剛經》的社會是怎樣的呢?有一位名為給孤獨的長者,據說是當時舍衛國的一位宰相、大臣。他的身分即表明了他在社會中的地位,亦即表示他在社會中所應盡、應遵守的義務和規則;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地位,也代表了他相對的責任和規律。另外一位叫作只陀太子,他是波斯匿王的長子,也就是當時舍衛國國王的長子,當他還是太子的時候,便對佛陀非常尊敬信仰。後來由於弟弟篡位,只陀太子因為學了佛,於是就讓位給弟弟,並沒有當上國王。 給孤獨長者當時看中了只陀太子私人的一座花園,認為這座花園供給佛陀以及弟子們修行、弘法是最好的,於是,找只陀太子商量。 只陀太子說:「這座園子我不賣,它是屬於我自己的花園。」 給孤獨長者說:「你要怎樣才肯賣呢?」 太子說:「除非你用金磚將花園的地面全部鋪滿,我才將地賣給你。」 沒想到給孤獨長者果然用金磚鋪滿地面,買下園地送給佛陀。 太子非常感動,便說:「這樣子吧!地你已經買下,林木就由我來奉獻吧。」 因此,這座精舍就叫「只樹給孤獨園」,這裡面有兩層社會關係,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宰相。
2.如來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為善男子善女人說發無上菩提心法。 《金剛經》里也呈現了兩種不同的社會,一種是出家的社會,包括一千二百五十個人,叫作「比丘」,比丘就是完成出家身分的人。佛陀的弟子有出家人和在家人,出家的弟子又分為五類,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以及式叉摩尼;也就是說,出家人的僧團分為五個層次,有男、有女,男的已經成年的,稱為比丘;女的已經成年的,稱為比丘尼;未成年、剛剛出家的,男的稱為沙彌,女的稱為沙彌尼;另外還有一類是結了婚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懷孕,所以出家以後並不馬上為她剃度,而給予一年的觀察時間,稱之為式叉摩尼。 出家團體中,每一類都有他們應該遵守的規則,稱為「戒律」,比丘有比丘戒,比丘尼有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也各有不同的戒,式叉摩尼也有他們的戒。「戒」的意思聽起來很冷酷、很呆板,但實際上那只是一種規則、一種軌範,你是什麼身分就需要遵守什麼樣的軌範、規律,照著去做,是你的義務,也是你的責任,這就是社會運作的方式。 善男子、善女人是已經學了佛、信了佛的在家弟子,許多已經皈依三寶,但是沒有出家的人,那就是在家佛教徒。事實上,佛教徒中在家居士占絕大部分,出家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最主要的成員應該是在家人而不是出家人。很多人誤以為皈依佛門就是出家,常常有一些新聞媒體報導,將「某某明星皈依佛門了」,寫成「某某明星出家了」,這是錯的,出家和皈依是兩回事。皈依的意思就是回到三寶,依靠三寶的指導、幫助來修行菩薩道。譬如,諸位來聽《金剛經》,你們聽了《金剛經》以後,不管已經皈依或尚未皈依,假若認為《金剛經》里有一、兩句話,或我所說的話中有一、兩句很有用,而接受了它,這算不算皈依?算,雖然沒有舉行儀式,但是你接受它,就算是了。你依靠它、接受它、認同它,叫作「皈」;認同、接受後,照著去做,就叫「依」,即依著這個方針去做。認同,且照著做,就是「皈依」。 許多人以為一做佛教徒,就必須出家,一出家彷彿就離開我們的世間,就好像本來這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在生產,信了佛以後,世間、社會等於多了一項損失,這是絕對的錯誤。以我為例,我聖嚴出了家並沒有造成社會的損失,如果是損失,那麼我也不會有機會來這裡演講,也不會讓我來「引誘」大家離開這個社會,使我們的社會受到「損失」了。在家人學了佛以後,不是消極,而是更積極地把自己奉獻給社會。 善男子、善女人是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也就是已經發了菩薩心的人。菩薩心即是舍己而為他,把自己放下,把大眾的利益擔起來,亦即「一肩挑起如來家業」,要度盡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是真正的「提得起,放得下」-先放下自我、自私的利益,擔負起為眾生謀福利的責任和義務,這才算是善男子、善女人。千萬不要誤會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信了佛以後逃到山裡去,每天在那裡誦經、念佛。一些章回小說形容出家人「青磬紅魚了此殘生」,木魚是紅的,磬是青的,以為出家人就是一天到晚在敲木魚、敲磬,就這樣浪費了一生;「殘生」,就是剩下來的一點點生命就這樣虛耗了,為什麼這樣說? 原因有兩種:第一種,我們佛教徒的確有很多人是這樣子的,很多人一信佛就變成這個樣子。我現在還常常遇到一些人,我問他:「信不信佛?」 他說:「還早,我還有家庭、事業,等我退休之後,家裡的責任了了,社會的工作告一段落了,再來好好的學佛。」 這種想法是絕對錯誤的,我們要趕快學習佛法,用佛法的精神來貢獻自己、利益社會,這都唯恐不及了,怎麼還要等,難道要等到快進棺材了才來學佛? 因為這種誤解,所以才讓一般人以為所有信佛的人都是一味逃避現實。有這種誤解,是因為佛教缺乏人弘揚,教理缺乏人來闡明。 在佛陀的時代並不是這個樣子,那時善男子、善女人都是發菩薩心、發菩提心的人。諸位聽了《金剛經》的人都是善男子、善女人,以後是不是還要逃到深山裡去「青磬紅魚了此殘生」?請各位千萬不要這樣。 第二種原因是,中國社會的文化背景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道家的思想的確有隱遁的觀念存在,因此把佛家和道家混在一起以後,很可能學了佛以後就真的「學道」去了,這種狀況直到現在都還是一樣。 我有個美國朋友,五年前到中國大陸訪問,調查大陸是不是還有一些在山裡用功的修行人,他訪問了許多名山,有的是道教名山,有的是佛教名山。他離開大陸以後的第一站先到了台灣,告訴我:「看起來,佛教還是比較落實,比較喜歡和人接觸,道家的人比較不容易。」因為他在大陸深山中遇到一些碩果僅存的道士,每當他要去訪問的時候,那些道士都跑得更遠、更深。明明已經看到那些道士就在眼前,可是當他一跑過去,卻已經不見人影,為什麼?因為這些道士已經不接近人間,而且早已不食人間煙火,所以,到了道士所住的深山,他只能餓肚子,因為沒有東西吃。但是到了和尚住的山裡,那些和尚雖然都已經很老了,但是都非常親切、非常歡迎他,把平常吃的東西都拿出來給他吃,而且很願意主動地接觸、親近這位美國人。 從這一點來看,道家比較隱世、遁世,以隱遁為清高,但佛教並非如此。在佛教,入山只是一個過程,像我個人曾在山裡孤獨住了六年,一邊修行,一邊還寫了幾本書,文章仍在許多地方發表,就是懷著「不得已」的心,覺得佛教、佛法這麼好,怎麼知道的人那麼少,得趕快告訴人家!能夠講佛法而讓人聽得懂的人不多,許多人講的時候自己並不懂,只是念經給別人聽,結果對方也沒聽懂,只覺得:「喔,了不起!喔,好高喔!喔,好深喔!喔,真妙喔!喔,真玄喔!」講得這麼高深,好像代表他的學問好。但是我盡量讓自己變成沒有學問的人,說普通人聽得懂的話,最好連中學生也能聽懂。 實際上佛經並不難懂,只是因為語言的隔閡、名詞的隔閡,所以不容易懂。但是這些語言、名詞在當時的印度其實是非常通行的,是一種通俗文學,不是古典文學。
3.有樂小法者,初、二、三、四果的聖者說大乘菩薩法。 小法,就是小乘的佛法,也就是自了漢,自私自利,具有隱遁、逃避現實思想的人。為什麼稱它為「小乘」?小乘就好像是腳踏車,只能單槍匹馬,只容許單獨一個人騎著一輛車子到某個地方去。大乘則好比是火車、飛機或大輪船,能夠乘載很多人,共同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所以稱為「大乘」。因此,小乘自利的成份多,自利的人也算不錯,至少不再害人,只可惜不能髮長遠心幫助其他的人。 樂小法的人,一共有四個層次,也都是聖人,為初果「斯陀含」、二果「須陀洹」、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在《金剛經》的法會上,釋迦牟尼佛把這些修小乘法的聖者通通請來,為他們說菩薩法,要他們發菩薩心,發成佛的心。 可見得《金剛經》的社會中,有凡夫、聖人,凡夫中有出家人和在家人。聖人中包括四種小乘的聖人,這四種小乘的聖人,亦包括出家人和在家人;初、二、三果可能是在家人,也可能是出家人;到了第四果,則一定是出家人。《金剛經》的聽眾就包括那麼多不同層次的份子。
4.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菩薩是誰?就是已經發願成佛的人。在這些發願成佛的人之中,有「信位」的菩薩,有「無住位」的菩薩,亦即有凡夫位和聖位兩種等級的菩薩。 前面已經說了,有凡夫位的比丘、比丘尼和在家居士;也有小乘的在家眾和出家眾;此處所說的諸菩薩是指「聖位的菩薩」,是已經實證無住、無相、無我的菩薩。 由此可以看出,《金剛經》中的社會群眾層次非常完整,社群份子也非常整齊,都是學佛人。我相信今天在座的聽眾,也有很多的大菩薩在這裡。但是聖位的菩薩不會告訴別人自己是聖者,因為如果展現聖人的身分,凡夫通常會產生兩種反應:一種是盲目崇拜,一種是畏懼,不敢接近、不敢接觸,這樣一來便無法廣度眾生了。真正聖位的菩薩,絕對不會表現自己是聖人,如此才能夠跟所有的人接觸。 我叫「聖嚴」,這個名字不是因為我是聖人,而是到了我這一代,凡是我師父的徒弟,法號上全部都有個「聖」字,目的是鼓勵我們要往聖人的方向努力。 這點我要再說明強調,因為一個普通的人,才能夠深入基層,到任何地方,人家都不會介意,也不會顧慮,因此很容易與人接觸。所以,聖位菩薩在娑婆世界一定都現凡夫相。例如,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都有無數化身,這些化身都不是聖人相,而是凡夫相。他們以凡夫相與凡夫生活在一起,這才是真正的「聖」。所以,佛教非常民主,它的法師、老師雖然在倫理上有層次,但是在生活、觀念以及權利、義務上卻是平等的,不但沒有特權,反而要求的標準更高。 曾經,明代禪宗的紫柏大師,在擔任潭柘寺方丈的時候,因為肚子餓了,一時忘了寺院中的規矩,人家拿一碗飯給他吃,他就吃了。吃了以後,他想:「不對呀,我怎麼先吃了?」 等到大家吃飯的時間,他還是到了。但是到了以後,他叫侍者拿了根扁擔來,說:「今天有人破戒需要處罰,要打三十扁擔。」 很多人面面相覷,不知道今天誰要挨扁擔了。結果,紫柏大師自己跑出去跟侍者說:「要重重的打,你打輕了,你自己就得挨三十扁擔。」又說:「我今天糊塗,偷吃了大家的飯,犯戒了,所以要挨三十扁擔。」 從這一點可知,佛教是非常民主,非常平等,而且非常平凡的。修證愈高的人就愈能放低身段。這點我還在學習,有時候我還會覺得自己是個師父,這很慚愧,應該想到佛菩薩才是大家的師父,我不是,我只是個普通人。所以,我不是聖人,只是個凡夫。
5.菩薩道要從惡劣的環境中成就。 是故《金剛經》云:「如我(釋迦因地)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釋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的過去世,叫作「因地」。這段經文的意思是,作為一個菩薩,應該難忍,能忍;難捨,能舍。只要對眾生有益,自己受多少苦難,都不會抗拒,也不會介意。 這個故事發生在無量劫以前,當時釋迦牟尼佛尚未成佛,而是一位修道人。有一次,歌利王帶著一群宮女出巡,當歌利王在山裡打獵之時,宮女們便四處冶遊。她們見到一位修道人在那裡,有些的宮女就圍著這個修道人,請問他種種修行的方法、道理。等到歌利王狩獵回來,發現宮女不見了,便四處尋找。當這位暴虐非凡的國王看見宮女正圍著修道人談話的時候,非常憤怒,說:「你這和尚,怎麼誘拐我的宮女!」 愧,應該想到佛菩薩才是大家的師父,我不是,我只是個普通人。所以,我不是聖人,只是個凡夫。
5.菩薩道要從惡劣的環境中成就。 是故《金剛經》云:「如我(釋迦因地)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釋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的過去世,叫作「因地」。這段經文的意思是,作為一個菩薩,應該難忍,能忍;難捨,能舍。只要對眾生有益,自己受多少苦難,都不會抗拒,也不會介意。 這個故事發生在無量劫以前,當時釋迦牟尼佛尚未成佛,而是一位修道人。有一次,歌利王帶著一群宮女出巡,當歌利王在山裡打獵之時,宮女們便四處冶遊。她們見到一位修道人在那裡,有些的宮女就圍著這個修道人,請問他種種修行的方法、道理。等到歌利王狩獵回來,發現宮女不見了,便四處尋找。當這位暴虐非凡的國王看見宮女正圍著修道人談話的時候,非常憤怒,說:「你這和尚,怎麼誘拐我的宮女!」 修道人說:「我是持戒的人,不會誘拐她們,她們是來向我請法的。」 宮女們嚇得一句話都不敢說,也不敢替修道人辯駁。 暴怒的國王說:「我聽人家說,修道的人不怕死。你是不是真正修道的人,我倒要試一試。如果你是真正的修道人,我就饒了我的宮女,如果不是,你就得死,宮女們也都得死。」 釋迦牟尼佛,也就是當時的這位修行者,為了要救宮女,便說:「大王您要怎樣都可以。」 大王說:「我要將你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割下來,看看你能不能忍受。如果能忍受,就證明你是一個修道人,否則,你就不是。」 就這樣,他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被割下,手、腳一隻一隻被割下,器官一樣樣地割開。當他被節節肢解時,不僅能夠忍受,更沒有一點瞋恨心,而以純粹的慈悲心作觀、看待歌利王,覺得歌利王很可憐,這些宮女們也很可憐。結果,證明了他確實是修道的人,宮女們也因此而獲救了。 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則寓言,說明了修行菩薩道的人,為了他人、為了眾生的利益,可以接受一切苦難的磨鍊,而不生瞋恨心。 修行的過程有順、有逆。順的時候,有人供給飲食、提供環境,成就你修行。譬如,這次我要講經,就有很多人來幫助我,這就是順。 逆,就是要做任何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碰到有人扯後腿,遇到很多打擊。那麼,好事還要不要做呢?要做,不能灰心、不能退心,雖然受種種折磨、種種打擊,但信心不要改變,方針不要改變,就算是現在無法弘揚佛法,還是要暗暗地用種種方式,將佛法傳遞給別人。 過去,在國外不容易弘揚佛法,但是卻很流行氣功,許多氣功師都拿《金剛經》、《六祖壇經》來講,說:「《金剛經》和《六祖壇經》是氣功的最高原則。」他們講的是「氣功」,不是在傳教,但是好多人就是因為學了氣功,而懂得佛法。 我在美國,遇到好多外國人,我納悶地說:「你們是怎麼學佛的?」 他們告訴我:「學氣功。」因為學氣功,氣功老師將佛法間接傳授給他們。 逆境之中也有很多人在努力於他們的理念、理想,從菩薩的立場來講,對好的環境應該非常感謝,對壞的環境一樣也很感謝。所以,對於我們現在的社會環境,我是充滿希望的,而且永不失望。環境好,我覺得:「太好了!太好了!」環境不好,我覺得:「正是時候!我們要努力。」這就是佛法的精神,就是《金剛經》的精神。
推薦閱讀:
※金剛經如是解----(明.張坦翁)
※《金剛經》解讀--五重玄義之辨用
※金剛經第七品無得無說
※《金剛經》與禪宗思想
※金剛經詞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