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藝的代表:潮汕工夫茶

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亦稱"潮州功夫茶",是我國古老的漢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據考,在唐朝時期茶文化已經十分完善,沿海一帶人們都十分喜歡飲茶,在潮汕當地更是把茶做為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這不僅是因為茶在許多方面有著養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喝工夫茶是廣東潮汕人一項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了,飯後,或者客人來訪,好友相見,都是以一壺茶來陪襯,邊喝茶邊說話。

所謂工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與茶具的結合。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為沏泡時的學問,品飲的工夫。工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為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標準的工夫茶藝,有後火,蝦須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沖,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潮州工夫茶一般主客四人卻只有三個杯子,潮州人有"茶三酒四"之說,之所以四個人只有三個杯子是為體現潮州人禮讓精神。沖泡由主人親自操作。首先點火煮水,並將茶葉放入沖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待水開即沖入沖罐中之後蓋沫。第一衝杯,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目的在於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里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後,再沖入蝦須水,此時,茶葉已經泡開,性味俱發,可以斟茶了。

斟茶時,三個茶杯並圍一起,形成一個"品"字,凸顯潮人重品德。以沖罐巡迴穿梭於三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三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三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最後,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工夫茶的茶具,包括爐子,是紅泯小炭爐,一般高一尺二寸,茶鍋為細白泥所制,鍋爐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單把長近三寸,沖罐如紅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壺,茶杯小如核桃,乃瓷製品,其壁極薄。

潮州自古以來的陶瓷工藝也為茶具提供了優秀的物質基礎,也可謂兩者相輔相成,成就了現在的潮州茶文化和潮州陶瓷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推薦閱讀:

中國十大名茶的真偽辨別
星巴克最大丑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星巴克中國的最新回應來了!
中國禮的演變史

TAG:中國 | 工夫茶 | 中國茶藝 | 茶藝 | 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