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楞嚴經第十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

淨業學園129講次 講義286面 2009/07/17

己四、明行陰境

466我們這一科是講到,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也就是修真如三昧的過程當中,所遇到的五陰魔境的一些相貌。當我們在修真如三昧的時候,其實我們所修的法門有二個重點,第一個是正念,第二個是正知。

「正念」就是你要如實不顛倒的去觀察二空的真如之理,我們說是:「於諸境緣不迷、不取、不動」,安住在一念不生那樣的真如理,這就是正念。但是你除了正念以外,你還要加上一個「正知」,正知就是心中的一種覺照功夫,你要隨時的保持覺照,看你這一念心是不是已經如實的安住在你的正念當中。因為我們在整個修學當中,我們的內心雖然累積很多的善根,但是也累積很多顛倒五陰的種子;這時你的正念跟你過去的顛倒種子一接觸的時候,你色受想行識那種顛倒的煩惱相貌就顯現出來。

宗喀巴大師講出一個譬喻,他說:我們今天要去調伏一個性情非常暴惡的狂象,要怎麼辦呢?你要做二件事:一、拿一條繩子把牠往前拉,要牠照著我們所規劃的方向往前走,這叫正念。二、要有一個人旁邊拿著鐵棒,隨時觀察這隻象是不是有失控的現象,牠一旦失控,你要隨時用鐵棒調整牠,讓牠回歸到原來的道路上。

這意思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的因地發心是正確,我們依止不生滅心,但是過程就未必了。所以在整個當中,我們怎麼樣不忘初心,你不要忘失你最初的不生滅心。這怎麼辦呢?靠「正知」。佛陀在前面不斷的提醒我們,要「覺了不迷」,你一定要經常保持覺了,而且你要經常檢查,你現在的因地心跟你最初的發心,是不是相隨順?你是不是已經忘失了初心?這是修行一個非常重要自我反省的功夫。

這一科講到行陰魔境。行陰這個「行」怎麼說呢?就是我們內心深處,那種生滅而且遷流的相貌,很微細生滅遷流的相貌。

(分三:庚一、總示陰相。庚二、別明發相。庚三、結過勸示)

庚一、總示陰相(分四:辛一、結前想陰盡相。辛二、正式行陰區宇。

辛三、懸示行陰盡相。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辛一、結前想陰盡相 想陰窮盡的相貌。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

佛陀招呼阿難說:這修止觀的善男子,在大乘三摩提的過程當中,他依止內心的正念正知,不迷、不取、不動,這種正念真如的觀照把想陰給破壞了。

想陰一旦破壞以後,他內心是什麼相貌呢?這個人他平常的夢想完全消滅。夢跟想,是一個東西,白天叫想,晚上作夢叫夢,日有所思就夜有所夢。夢想一旦消滅以後,他內心的狀態是「寤寐恆一」,他白天是覺醒的狀態,或者晚上在睡覺他永遠都是在定中,內心是恆常如一,常在定中,所以他一念覺了之心是特別的清晰,也特別的寂靜。

講出一個譬喻,譬如萬里晴空,一點雲彩都沒有,古人說:「萬里晴空,一輪明月」。烏雲都被消滅了,烏雲就是妄想。他對麤重的第六意識所分別的妄想,就完全不再生起了,這時他從佛堂走出來,面對各式各樣的人,遇到各式各樣的事情,他的內心像一面清澈的鏡子,是了了分明而不生分別。

怎麼說呢?是來無所黏,過無蹤跡。人事前來的時候,他不會有所住,去的時候,他心中也不會有任何的障礙。一念的虛受照應,「虛受」是他內心當中是空空蕩蕩,又是「照應」,了了分明;了了分明空空蕩蕩,空空蕩蕩了了分明。了罔陳習,心中沒有一點過去的妄想習氣,唯獨只剩下一念的精純真實之心。「精真」指的是第八識,只剩下那一念非常微細的第八識了別的心識現前。

這地方是說什麼意思呢?

我們一般人是活在妄想當中,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這個人煩惱很重,什麼叫煩惱很重?就是這個人妄想很多。一個人想像越豐富煩惱越重,佛法是這個意思。天下本來是沒有這種事情,你自己去那邊打妄想,打妄想就讓自己心有千千結,自己起煩惱,煩惱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

在佛教的因果觀裡面,本來不應該有煩惱。我們造了一個業,顯現一個果報,就是這樣子嘛!一切法本來就是那樣就是那樣,這樣就是這樣,本來一切法是因果的顯現,但是我們心中有所住、有所黏。『瑜伽師地論』上說:我們凡夫的心就像強力膠一樣,看到什麼就要黏,要有所住。這個修止觀的人把妄想破壞以後,他的心就像一面鏡子,照了萬物的時候,套一句〔禪宗〕的話,就是他看事情,那樣就是那樣,這樣就是這樣,來無所黏去無蹤跡。他整個過去生的妄想習氣完全被破壞了,他的心中是空空蕩蕩的,而了了分明,了了分明空空蕩蕩,他做什麼事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心裡面沒有太多的妄想罣礙、恐怖的負擔通通都沒有了。

這一段是讚歎想陰破壞的功德,當然他在整個回家過程當中,還沒有到究竟圓滿。

辛二、正式行陰區宇

想陰一旦破壞,行陰的障礙現前。

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ㄉㄢˋ)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ㄧˋ)(ㄧˋ)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這個人心像鏡子一樣,他是不是大事已辦了呢?還沒有。他在止觀當中,他會出現什麼事情呢?一切有情眾生的這種生滅的根源,從這個地方全部顯現出來。什麼叫生滅根源?就是蘊藏在第八識那俱生的有漏種子,俱生的我法二執的種子。他在一念空空蕩蕩了了分明的心中,觀察十二類眾生是畢殫其類;他能夠很清楚看到眾生那種生滅流動的相貌。

當然他這時候是有天眼通,後面會說到,他八萬大劫的天眼通,他知道眾生從什麼地方來,將往哪裡而去,整個生命的流動是怎麼回事,他完全清楚分明,但是他還不能完全通達在整個流動中的根源。生滅的根源指的是什麼呢?生滅的根源指的是第八識,他這時候只能看到第七意識的行陰,但是還不能夠看到第八識的識陰的障礙。但他,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他能夠清楚的看到眾生的生命因果,雖然是各式各樣,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一種造作遷流的相貌;「同生基」是行陰。行陰講出一個譬喻,就像野馬一樣的熠熠清擾;「野馬」指的是什麼呢?這地方的「野馬」指的是陽燄,太陽的折射照到空中,好像一種光明的水氣。陽燄你遠遠望去是熠熠清擾;「熠熠」生滅閃爍的樣子;「清擾」微細流動的相貌。

行陰是我們整個眾生的根身世界的一個究竟樞穴;「樞穴」,開關的意思。就是這個人他為什麼能夠去走路呢?他為什麼能夠坐在那裡呢?他因為有行陰。整個有情眾生,生命的動力的來源就是行陰。

『八識規矩頌』有一句話形容行陰說:「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月鎮昏迷。」一個人的生命,他為什麼能夠去造業,為什麼去得果報呢?因為他有一個我。有情眾生是以自我來發動他的整個生滅的作用,也是因為有一個我,所以才得果報。說,這個地是誰掃的?是我掃的。也因為有這個自我意識的執取,也使令眾生就活在三界顛倒當中。

「行陰」第一個、它是有情眾生生命的根源。第二、他是一個顛倒的根源。這時在禪定當中,他是完全顯現出來,當然這時候也是他要對治破壞的時候。

行陰的破壞,是怎麼破壞的方法?

辛三、懸示行陰盡相

「懸」預先。佛陀先把這個相貌整個破壞,先說明: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

假設我們經過止觀,正念真如,一方面能經常保持覺照不迷,在面對行陰的時候,經常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一念不生的狀態。這時候這種微細生滅擾動的這種根源就性入元澄,生滅之性就轉入不生滅的寂靜的體性;「澄」指的是寂靜。這地方的寂靜不是講本來面目,指第八識;第八識比第七意識它相對來說是寂靜。「性入元澄」是一個總說。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性入元澄呢?

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

就在第八識的寂靜心中,要把所俱足生滅流動的習氣都要完全的窮盡,就好像水中的波瀾把它消滅了,而轉化成寂靜的水,這就是行陰窮盡。這就超越眾生自我知見的這種顛倒的執著。

第六意識就像是一個很大的波浪,你看我們打妄想,我們馬上知道。第七意識它是一個微細的波浪,第七意識它是一種生命流動的根源。當然它的流動不是你在高速公路看到車子這樣子跑來跑去,不是這麼粗的流動,那是在定中意識,或者說是用高倍的顯微鏡,看到我們生命的細胞在動,我們整個生命的細胞都在動態,沒有一個東西是靜的。

從行陰的角度,我們生命是活在動態當中,我們色身的細胞,我們內心的狀態,沒有一個東西是不動,都在動。

動的力量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就是行陰發動出來的。行陰是一個微細的波浪。第八識是一個沒有波浪,但它有微細流動的水;真如是完全不迷、不取、不動,它沒有波浪也不流動。

這地方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在破壞行陰的過程當中,這地方有段經文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如波瀾滅,化為澄水』,這一句話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化」,轉化;不是說,行陰是生滅的根源,一刀二斷,那你就完了!它是生滅的根源,但是它也是我們智慧的根源。『唯識學』講:轉第七意識,成平等性智。是要「轉」,這波浪是不好,但是沒有波浪你也找不到平靜的水,所以它是轉變。不過《楞嚴經》在轉變煩惱,它的方法很特別,它比較不採取任何行動,就是「不迷、不取、不動」。它認為達妄本空,煩惱本來就不真實,你要不隨它轉,它自己會消失掉。本經的思想是這樣,不像我們看『唯識學』它是要對治,「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完全站在一種抗拒的角度來對治煩惱。《楞嚴經》說,你不用對治,它自己會消失掉,你只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你就做三件事,不迷、不取、不動,它就自然消失,本經的思想是這個意思。

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為什麼我們一出生,我們內在的內心、外在的世界就一直在那邊動呢?這是怎麼回事?是上帝創造的?是怎麼回事會在那邊動來動去呢?

467

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行陰的根源:

我們眾生生命的動力,是一種幽隱的妄想。

我們先解釋「幽隱」,再解釋「妄想」。

行陰的相貌我們可以作三個總結,前面剛剛所說的,第一個、它是變化而相續的,生滅變化,但是又恆常相續。所以你看,我們到時候進入到十種魔境的時候,主要的顛倒只有二種,一個斷滅見,一個常見。為什麼起斷滅見呢?因為他只看到我們眾生生滅變化當中,他看到生滅變化這一部份,他起斷滅見。為什麼起常見呢?他看到行陰相續這一部份,起常見。其實行陰是二個都俱足,它生滅而相續,相續而生滅。

第二、行陰是微細而難知的,我們很難知道,只有定中才能夠知道,它是很微細的流動。

第三、它是有情眾生生命的根源。你要了生死,這就是關鍵了,它是我們的「同生基」,眾生一種生命最重要的根基。這樣的一個根基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妄想而來的,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

妄想而來表示什麼?表示它是可以消滅的。諸位如果我們研究菩薩戒,你就會了解一個觀念,在『菩薩戒』整個戒文當中,佛陀在訓練一個菩薩的心態,菩薩有一句話是絕對不能講,說:「我做不到!」你不能講,絕對不能講。菩薩在斷惡修善度眾生,你只有資格講一句話說:「我盡量做!」你不能說我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你這些都是虛妄的想像,要斷除色受想行識,它的本質都是妄想,它沒有實體,所以菩薩是不能講我做不到的!這不合道理,菩薩只能夠說,我盡量慢慢改,表示我不放棄。

他為什麼有這種的力量呢?來自於他的一種空正見,一切整個生命的根源都是我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過去的妄想捏造出來,它是可以斷除的。

這一段是把我們要進入到整個行陰的十種魔境之前,佛陀先給我們一些基本的概念。

庚二、別明發相 各別發明行陰十種計度的相狀

(分十:辛一、計二無因。辛二、計四徧常。辛三、計一分常。辛四、計四有邊。

辛五、計四矯亂。辛六、計十六有相。辛七、計八無相。辛八、計八俱非。

辛九、計七斷滅。辛十、計五現涅槃)

辛一、計二無因

「計」是一種計度執著。他執著的二種情況是沒有因的:一、本,一切法的生起是沒有原因的,「本」指的是過去,過去是沒有原因的。二、「末」,是未來,一切法它結束以後也是沒有原因。這類似無因緣論的思想。二種無因生起的由來…

標由示墜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佛陀說:阿難,你應當了知!在我們修學大乘的正知(觀照的智慧)奢摩他(止),大乘止觀相應當中,我們的心是凝明正心;「凝」是一種止的功德,安住不動,「明」正知而不迷惑。止觀雙運當中,他已經超越想陰的十種天魔的干擾,所以他這時候能夠去精研,很深入的去觀察,窮生類本。他去窮究眾生為什麼會一直在那邊動呢?色身為什麼會有老病死?內心怎麼會生住異滅呢?這所有動的來源是怎麼回事?他去窮究眾生這一切生滅的根源。

這時候他在定中觀察眾生,已經顯現出來的行陰的相貌,因為這時候他的想陰破壞,生滅的根源顯露出來。顯露出來以後,他就觀彼幽清,用智慧來觀察這非常幽隱、非常微細的這種行陰的相貌。他得到一個答案是:圓擾動元。他就知道這是整個十二類生,生滅擾動的根源,我們的色身生老病死,內心的生住異滅,通通都是因為行陰的流動所創造出來的。這時候,他對於這種圓滿普遍的行陰就生起計度執著,這時就產生二種無因邪見的理論,也就是他在行陰當中觀察它的流動相,觀久了以後突然間自己起顛倒。

怎麼起顛倒呢?

分別詳釋

本無因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祇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他在身心世界的流動當中不斷的觀察,他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一切眾生生命的生起,是沒有因緣的。這是怎麼回事呢,他為什麼生起這個理論呢?有二種理由:一、定中所見。二、他產生的計度分別。

一、定中所見。是人既得生機全破,「全破」這個意思,古德解釋是完全顯露。因為他把想陰破壞了,所以他整個行陰的相貌,那種生滅流動的力量顯現出來了。因為他在禪定當中有天眼通,他就依止他眼根天眼通的八百功德;天眼通最大的極限,空間觀察一個小千世界,時間觀察八萬大劫。這時候他觀察他所能夠見到的八萬大劫的過程當中,所有眾生的業流灣環,眾生造了什麼業,然後到哪裡去流轉;「業流」是因,「灣環」是果。他造了這個業到人天去了,然後又到三惡道去了,總而言之,死了以後又生,生了以後又死。這當中有一個問題,他只見到他整個八萬大劫的眾生,在那地方造業而輪迴,只是眾生的輪迴他有一定的處所,他所見的八萬大劫就是他的處所;而在八萬大劫之後,他就完全見不到了,這個是他定中所見的相貌。

以下他對這樣的相貌,他自己解釋,他說:哦!原來此等眾生,八萬劫來是無因自有,因為他八萬大劫以外,他是看到一片黑暗。眾生什麼地方來呢?是沒有理由的,沒什麼地方來的,是莫名其妙自己出現的;也就是說,眾生在八萬大劫之前是沒有任何因緣而自然生起的。依止這樣的虛妄計度,而亡失了大乘的正知正見,而墮落到外道種性,惑亂自己菩提善根種性。這是講它生命的根本是沒有原因的。

末無因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

二、他產生的計度分別:

前面是講生命的起源是沒有原因的,這地方是講生命未來的結果,自然消失掉,也沒有原因。他為什麼提出這個理論呢?他也是有他的道理。因為他在定中他見到整個八萬大劫之前是沒有因緣而生起的,他就執著既然過去是沒有原因,過去沒有原因不可能現在突然間有原因,所現在也就沒有因緣。怎麼說呢?人死了以後還做人,鳥死了以後還做鳥,烏鴉的黑是本來就是黑的,鵠鳥一生出來羽毛就是白的;生命本來就是一個偶然,沒有任何理由,沒有所謂造善招感安樂果報,造惡招感痛苦的果報,生命是沒有章法的,好像樹上的樹葉掉下來的時候,它往東邊、往西邊是完全沒有理由的。人天的眾生他本來就豎立而行,畜生本來就橫行而走,鵠鳥的白也不是洗成的,烏鴉的黑也不是染造而成。所以從八萬大劫以來,這樣的一個因緣,完全沒有改變,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他自己也推論,未來今盡此形,亦復如是;八萬大劫以後,我們每一個眾生自然進入消失掉,自然進入涅槃,自然的,你不用修行,他自然會消失掉。

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

我過去既然沒有見到菩提,當然未來也不可能見到菩提的功德,所以這一切的物象,不管過去、現在、未來,完全是沒有因緣的。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由此計度,亡失了大乘的正徧知,這種正知見,而墮入外道的邪見種性,惑亂自己的菩提善根。這是第一種外道,立無因論。

我們前面講到想陰的魔境,他的干擾是外面來的,魔王派遣一個說法的法師,跟他顯神通來引誘他,來破壞他的戒定慧,是外來的。行陰已破的所有的魔境都是自己的妄想生起的,他在定中看到了事情,自己在那地方虛妄分別而產生的。

這地方的問題出在哪裡呢?這個思想是有點斷滅見,八萬大劫以後完全消失了,而且他對現在是自然。他這個是一種斷滅見跟一種自然外道,不過他的自然理論是從斷滅來的。我們從經文來看可以知道,他首先看到八萬大劫之前是一片黑暗,所以他知道我們眾生的來處是沒有理由的。既然我們從什麼地方來,這一部份是沒有理由的,當然現在也就沒有理由。所以他為什麼做人呢?也就沒有理由,未來也就沒有理由,他的思想是這樣推論。

這在所有的邪見當中,這個地方是最嚴重的,無因緣論是比邪因緣論更糟糕,因為他就造成一個人及時行樂。佛教修學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一種「因緣」,你今生跟來生是有關係,有密切關係;我們今生是由前生創造,佛教的過去現在未來是連動的,是有因緣的,今生的你是由過去創造的,你過去做了很多想法,造了很多善業,所以變成今生的你;來生的你是你今生創造的,就構成一個三世因果。現在這個人世間,前生跟今生是完全沒有理由,好像抽籤一樣,你前生要投胎的時候抽籤,抽過一次,來生再投胎也是抽籤,那完全是沒有理由的,跟你今生所造的善惡是沒有關係的。那這個修行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無因緣論是最糟糕的,斷滅!

辛二、計四徧常

這以下的思想都比較偏重於常見,前面是無因緣論。這以下是認為,生命是有因緣的,但是這個因緣他解釋錯了,邪因緣論。生命是由四種因緣而創造的,這當中他講到心境、四大還有八識,還有末那四種,這四個法是普遍常住的,是一切眾生生起的根源,他這樣執著。

標由示墜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徧常論。

跟前面一樣,「常」相續,在周徧圓滿而相續的行陰當中生起的計度。這當中有四種計度。

一、內心跟外境,把它計度做常。為什麼有生命呢?因為我們心跟境這二個是常住的

分別詳釋

心境計常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這個人在行陰圓滿而相續當中,他窮究他的內心,同時也窮究他的外境,他發覺二處無因。二處指的是什麼呢?內心跟外境這二種處所,這二個生滅的因緣都是沒有因緣的。為什麼二處無因呢?

他說:他因為修學禪定而產生二萬大劫的神通,他發覺這十方眾生,他心境所有生滅的相狀,咸皆循環。

什麼叫咸皆循環?他發覺一個人的色身,他是遵循著生老病死,死了以後他又出生,又生老病死;我們的內心是生住異滅。所以他把生命分成二種,一個是能夠用的心,一個所受用的境。當然這當中有快樂痛苦,有些人的心是快樂的,有些人外在的境是非常美好的;有些人內心是痛苦的,外境是非常貧窮的。他說,心跟境雖然有變化,但是它遵循著一定的軌則,這軌則是從來沒有改變的,就是這個心,它永遠是生住異滅,這個色身永遠是生老病死,這個軌則是不能變的。喜怒哀樂會改變,貧窮富貴會改變,整個心跟境這種生住異滅,生老病死的原則是不改變的。所以他就執著我們凡夫的心跟境,它是常住的,原則是常住的,相貌當然是變化。

諸位我們要分別一下,前面這二種思想,本無因,末無因,是完全的斷滅見;這個地方是常見,認為生命在變化當中,有些東西是不變化的,這是我們所追求真實的皈依處。他認為心跟境是皈依處,當然這樣的皈依是很粗的,越往下越微細…

四大計常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恆,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這一個人他不是觀心跟境這麼麤,他觀察四大。他說:一切的物質是由地水火風構成的,地是堅性,水是濕性,火是熱性,風是動性,這四種體性是不能改變的,是常住不變的。他是依止什麼理由講出這一句話呢?因為他禪定的神通是觀察四萬劫,他這個理論是由他自己現量的境所看到的。他看到什麼呢?他看到眾生生滅變化,他看到這一個人前身是一條小狗,今生變成一個人,來生變成天人。當然小狗的相貌是不一樣的,人的相貌也不一樣,但是構成小狗,構成人的體,這個地水火風是不能改變的,地大還是堅性,水大還是濕性。構成一切物質的元素是不能變的,只是排列組合不同,而構成不同的物質出來,所以他認為四大的體性是未曾散失,就計以為常。說,四大是我所追求的常住不變的真實的本性。

當然這佛法是不同意,四大是唯心所現,怎麼說是常呢?一盆水,我們接觸是水,餓鬼道他去接觸水變成火,這體性怎麼會有真實性呢!他是錯認消息。

八識計常 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恆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前面他是把構成物質的元素,四大執著為常;這以下是構成內心了別活動的元素,所謂的八識計以為常。

他覺得向外攀緣是比較粗糙,他就向內觀察,他觀察他得到結論,他說:六根末那執受;「六根」指的六根當中的六識,還有第七的末那,跟第八的執受。所以他這個「心意識」八識當中,本元由處,第八識根本的來處,它的體性是恆常不變的。前六識它的功能就是了別,第七的末那就是思量,第八識就是執受,這是不能改變的。說這一個人第六意識起煩惱了,但是第六意識還是了別,它的了別性沒有變,只是它是在煩惱中了別。這個人他聽聞佛法,生起智慧的觀照,這也是了別,只是這個了別跟智慧相應,了別的本質是不變的。

他這樣子的觀察,是怎麼來的?因為他在禪定當中,生起八萬大劫,看到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這個人變成了一個畜生,他便生起了畜生的想法,但是他第六意識的了別性還是這個了別性;他變成一個人,他生起人的想法,但是人的了別也是那個了別。所以構成內心的作用是不同,但是構成內心的元素,能構成的元素是不能改變的,內在的元素是不能改變的。你不管是在整個六道當中,你不管怎麼弄,第六意識永遠扮演了別的功能,第七意識永遠扮演思量的功能,第八永遠扮演執受的功能,這是本來常住,不可改變的。他就依止這樣的心意識,不改變的體性,把它當作是常住的真理,是這意思。

這一句話講的是不對,你看第八識,第八識是執受,到佛的時候他就沒有執受了,佛的第八識是不增不減。執受就是怎麼樣?可以增加,你看我今天跟昨天的第八識不同。佛陀他去幫助眾生,你說:恭喜你!佛陀,你善法增加了。佛陀沒有所謂增加,佛陀第八識,再造什麼東西進去,他不會增加,不增不減,他不再扮演執受的角色。所以他是看到凡夫才是這樣子。

淨業學園130講次 講義289面

我們講到這一科是,辛二、計四徧常。外道邪見的思想主要是二部份,一個是無因緣論,一個是邪因緣論。無因緣論是認為整個生命的生起跟結束是完全沒有因緣的,所以從這個思想就變成一種自然的外道,一種斷滅的思想。邪因緣論是認為,生命的生起它是有一定的章法,一定的構成的軌則。這個軌則依我們的觀察是錯誤的軌則,所以叫做邪因緣論。

想盡計常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

這個修止觀的人在這個地方是既盡想元,想陰的根源完全破壞了。在前六識整個生滅的體性當中,他已經沒有各式各樣流動運轉的相貌出來,第六意識沒有這種相貌;也就是說整個第六意識麤分的想心已經永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微細第七意識的生滅流動。所以他就認為,理中自然成不生滅,他認為第七意識的這種體性,它正是不生滅心;因為生滅的部份第六意識被他破壞了,這時第七意識微細的流動現前,他說,唉呀!這就是我的真如本性,我終於找到家了,就把第七意識末那識的生滅流動,當作一種常住的真如本性。

結成外論 由此計常,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前面他是廣泛的執著八識,但是他後來又想一想,前六識已經不存在了,第八識還沒有生起,只有第七意識現前,那乾脆就執著第七意識。總而言之,前面四種執著,都是亡失正徧知,墮落外道,迷惑菩提善根種性,這是逆圓滿真常的理念。

這個思想他是這樣子想,他把生命分成身心世界,而身心世界都有二種情況:一、它外在的相貌跟作用;二、它構成內在的體性,或者講構成的元素。他認為外在的相貌是變化的,構成的元素是不變的。他這個思想跟我們現在科學家的思想是完全一樣,科學家也是認為這樣,我們色身是變化的,但是我們整個物質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構成的,這一部份是不能變化的,這個思想就是常見,邪因緣論。科學家認為,這個人為什麼很聰明呢?因為他腦細胞很發達,所以他很聰明。這是錯誤的,這樣解釋因緣觀是錯誤的,跟腦細胞沒有關係;他聰明是因為他過去有聞思修的善根,是內心當中的一種相續的功能,這跟腦細胞是沒有關係的

辛三、計一分常。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前面完全一樣,想陰破壞了,行陰現前。前面的邪因緣跟這地方的邪因緣差在哪裡呢?

前面的邪因緣是完全就著同一個人的身心世界,來分別他的常跟無常的差別;他表面的相用是變化的,內在的組成元素是常住,是約著同一個人。這個地方就不一樣了,約著自他,自己跟他人做比較,他認為他自己是常住的,別人都是生滅的。

分別詳釋

雙計自他 一者是人觀妙明心徧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徧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他在禪定中他去觀察妙明心,當下這一念寂靜的心;這「妙明心」其實就是那一念流動生滅的行陰之心。他發覺他的心是普徧十方世界,他想要到哪裡就哪裡,他要到美國、到台北,他隨時一念之間內心就可以顯現。

這時候他就產生一個顛倒的想法,湛然以為究竟神我;他把這一念生滅流動行陰的心,他的不動相、他的普徧相,這就是圓滿的神我。

什麼叫做「神我」?

從是則計我徧十方,凝明不動

我是普徧十方世界的,而且是非常清楚分明的照了而沒有任何的動轉,一切眾生就在我一念心中,自然的生也自然的死,這些都是生滅變化的。而我這一念心性,它是常住不變的,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這就是一個大我的思想。說,這個我是很大的、普徧的,一念眾生就在我一念心性當中,在我的心中自然的生也自然的死,但這個「我」是不能變化的。所以這個「我」是能受用,「我」是能主導,一切眾生是被我所主導,被我所受用。好像是整個地球是繞著他自己轉一樣,我是周徧法界,是凝明不動,眾生就在我一念心中自生自死,他的思想是這樣子的,神我外道的大我思想。

計他國土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徧觀十方恆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這修止觀的人,前面他是觀內心,他這時候他不觀內心,他向外觀察十方世界的恆沙國土。當然他看到了國土,就看到這個國土會成住壞空,那他就加以分別了。他說在劫壞之處,在壞劫二十劫當中,壞劫、空刧是破壞的、是無常的,但是二十劫的住劫它是不破壞的。他把這世界分二部份,住劫是恆常住不變化的,其它都是無常的,他是這樣區分。

計自身心 三者是別人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前面那一個「我」是很大很大的,所有的眾生都在我中,自然生而自然死;這地方的我是比較微細的一個「小我」,我已經管不了別人了,但是起碼我自己的身心世界,我是可以控制的,這個我是「小我」的思想。

這個人他觀察我的內心,發覺我的內心是,精細微密;「精細」指的是他行陰的種子是特別的精細,「微密」指他行陰現行的相貌。內心的生滅流動就好像空中的飛塵流轉十方,在十方世界到處的流動。流動的情況就好像空中的飛塵,要有陽光的照射,你才感覺它的存在,在黑暗的地方你就看不到灰塵的存在了,可見得我的內心是精細微密。

我這一念心是「性無移改」,我是不能有變化的;我是一個人,死了以後我變成一個天人,我的形狀改變,但是「我」是不能變化;好像我現在住了一個房子,這房子破壞了,我再買一個新的房子,這個房子我不要了,但是人那一個我,還是那一個我,換湯不換藥,是這個意思,性無移改,這是觀心。其次,他觀色身…

能令此身即生即滅

色身也因為有那個我在控制,所以我會起惑造業,不同的業得各式各樣的果報,所以生命有各式各樣的生,有各式各樣的滅。然而內心當中那個不破壞的體性,名我性常;微細的自我是常住不變的,所以我無量的生命當中,生生死死,我的色身都是從這微細的真我流露出來讓我受用。我們受用人的果報,由我來受用天人的果報,這個我是不變的的,色身外在的環境是變化的。

微細的自我跟前面那個廣大的自我不太一樣。

雙非自他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

第四種他認為麤重的想陰破壞了,行陰微細的流動現前了,就執著行陰這種微細相續是常,色受想這種麤分已經消失了,已經看不到是無常。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總而言之,他把生命分成一分常,一分無常,墮落到外道種性,迷惑了我們的菩提善根。這是第三種外道,一分常一分無常。

外道在解釋因緣,他都是對立的,常跟無常,你跟我是不一樣的,我跟你不一樣,一個是常,一個是無常,這二個沒有關係的,是種對立的思想。

大乘佛法是不二的。佛法說:我們的體性是常,作用是無常,但我們是恆隨緣而不變的,恆不變而隨緣,佛法是講不二的思想。外道的常跟無常二個是對立的,這地方不太一樣。

辛四、計四有邊。

前面談到常跟無常的思想是從時間上來觀察,這地方是從空間上。什麼東西無邊際的?是我們的常住真如。什麼地方是有邊的?就是我們應該要放棄的。他是從空間上來觀有邊無邊,有四種有邊。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他的整個行陰的觀察是從四種的分位,一、時間,二、見聞的功能,三、彼我,四、行陰生滅。

分別詳釋

計三際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他的所觀境是觀察時間,觀察他這一念心,哦!我這一念心果然有過去未來的差別。他執著「生元」,行陰流動生滅的根源是遷流業用,而循環不息的。在整個流動當中,他就認為過去已經消失了,未來還沒有現前,所以他認為這二個是靠不住的,是有邊際的,有現量的,換句話說,這二個是不能依止的。那麼既然不能依止過去,也不能依止未來,那怎麼辦呢?計相續心,名為無邊;我現在這一念相續的心是周徧法界的,是無有窮盡的,我應該活在當下。以現在為常住,是無邊,以過去跟未來為有邊,這個意思。

計見聞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從見聞中觀察:

他在禪定中觀察八萬大劫的時間,他所見所聞,他認為在八萬大劫之前,他看不到,所以他是寂靜無所見、無所聞。在八萬大劫以外的世界是無邊,這叫冥諦;在八萬大劫以內的是有邊際的、是有現量。

他認為劫外是無邊,劫內是有邊,他是這樣區別;前面是過去未來是有邊,現在是無邊。

計彼我 三者是人計我徧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他人跟自己做比較:

他說:我當下這一念心是能夠普徧了知一切法。這個人的色受想完全破壞了,內心特別的明了寂靜,所以他認為他自己這一念心,是無邊的,是常住的,其餘一些苦惱的生死凡夫,他就在我一念的明了心中顯現出來。

「我曾不知彼之知性」這句話古德解釋說:彼不知我的心性,而我能夠知彼的心性;我看他是看得很清楚,但是他看我看不清楚。彼不得無邊之心,所以苦惱眾生是有邊的,但我是修禪定的人,我已經破壞色受想,我的心才是無邊的,我才是特別的尊貴。

從自他中區分有邊無邊。

計生滅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這一個人在窮究行陰的真空之理,他要探討生命的根源到底從什麼地方來,他在探討的過程當中,他也不依止聖言量,他完全依止他的所見所聞,他就在定中心路籌度,自己妄加的計度。他怎麼計度呢?一切眾生在他的生命當中,一半是生一半是滅。

怎麼說呢?因為這一個人,他一入定以後他止觀現前,他那個行陰生滅的相狀他暫時可以調伏,所以他滅相現前;但是他一旦出定以後他止觀就消失了,他的行陰又生起來產生生相。他就發覺他在禪定當中的心跟出定的心是不一樣的。

這是內心的隨緣,你隨順止觀的因緣而產生功德,也因為隨順散亂顛倒的因緣產生過失,這是正常現象。

那他就產生執著,他就把它產生一個決定想,他說:我們的身心世界,原來是一半是生一半是滅,乃至於外在的世界,也是一半有邊一半無邊。他是這樣想的。

結成外論 由是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468這個外道的思想,最大的問題是太相信自己的六根,問題出在這裡,所以他看到什麼,他就計度分別。

台灣有一個叫現在禪,現在禪它的思想就有一點像外道的見聞覺知。什麼是見性?他說,見聞覺知就是見性,你看到這朵華,當下就是見性。

這個思想是有一點似是而非,當然他已經不落入妄想,因為這個人想陰破壞了,他的確看到的事情是一個依他起性。但是這畢竟是個依他起,見聞覺知,這是看到第七識、第八識,你不能說他是見性。佛法的見性是從理論上思惟,不能從事相上去體會,不能從假相上去體會。

孔夫子有一天,他在行腳的過程當中,他經過了廚房,他看到子路菜煮出來,他拿著菜就往嘴巴塞。孔夫子很生氣,子路這個人真不懂禮貌,大眾師還沒有用他就先用,他就把子路叫過來,把他罵一頓。子路說:夫子啊!我沒有偷吃,我是看這菜煮出來有一個髒東西,我把它拿起來看一看,把它丟掉,我沒有吃啊!孔夫子說:哦,弟子們!我親眼看到的事情都有錯誤,何況說道聽塗說呢!

他看到這個假相,孔夫子在解釋這個假相的時候,他照樣解釋錯誤。你怎麼能說見聞覺知就是見性呢!假相就是假相,真理就是真理。所以佛教很重視傳承,道理不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是「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

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這些修止觀的人可能到最後都沒有在看經典,這不對的!他剛開始是應該有看經典,但是走到最後的時候,他就完全是根據自己的分別來判斷,這個是常、這個是無常、這是有邊、這是無邊,完全在假相產生顛倒。所以佛教是要如理思惟,要依止聖言量。

辛五、計四矯亂

矯亂就有點像戲論,違背真理而言說不定。外道為什麼叫矯亂呢?因為他以無想天為究竟,他認為生無想天,他的因必須一生當中不能亂答於人,所以他回答的時候…他很怕回答錯誤,所以他回答一切法是亦有、亦無、亦生、亦滅,總而言之,含糊籠統。佛陀說:這個叫矯亂,言說不定,違背真理。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徧計虛論。

他的整個顛倒的生起是在知見中,在自己的所知所見,在禪定當中的所知所見,而產生四種顛倒知見,以無想天不死的果報,而引生四種矯亂的言詞,依止虛妄的徧計執,而創造虛妄的言論。

分別詳釋

八種矯亂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恆;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八種分四段:他在禪定中觀變化元,觀察行陰生滅變化,而又恆常相續,這樣的生命根源。首先他看到他的遷流處,生命有它的生滅變化的地方。他說,這就是無常的、變化的;但是它變化以後,它又產生了相續,他把相續的地方叫做常。所生命又分成變跟恆一對。

二、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

他在八萬大劫之內所見到的,他認為這是生。「不見見處」 蕅益大師說:見不見處。在劫外當中見到一個不可見的處所,什麼都沒有的處所,名之為滅;劫外的叫做滅,劫內叫生。他把生命分成生跟滅。

三、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

他說這相續的因,這種能夠相續不斷滅的功能叫「增」,你看他死亡以後他又會受生。這受生的力量是怎麼來呢?是「增」而來的。

在整個生命的相續當中,他要有一個休息的地方。什麼叫休息呢?比方說,我們呼吸,我們吸氣以後再吐氣,吐氣以後吸氣,在一吸一呼的時候中間會有一個中間的休息,那個地方叫減,沒有吐氣也沒有吸氣的地方叫減。我們生命在相續當中,它會稍微停一下再相續,停一下再相續,那個中間停的地方叫減。

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

一切眾生他在受生的地方叫有,他消失的時候叫做無。

他就用這個道理來觀察,用心別見,他以有所得的心,分別而見。有人來請法,問什麼是諸法的真實相?他說: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亦常、亦無常。在一切時當中你問他真理,他都是這樣回答,他認為這樣子是合乎中道的,我才能夠往生到無想天去。但是他使令聽的人,遺失章句,不得要領,不知所云。

前面的外道是很清楚的說明生命當中,哪些是恆常住的,哪些是變化的,他是很清楚的指出來。這個外道他雖然看到了變跟不變、增跟減乃至於有跟無,他看到了,但是他不做任何的評論。他說亦增、亦減、亦有、亦無、亦變、亦不變。你再問他一次,他把這個答案再重複告訴你,他認為這是最圓滿的答案。但是這圓滿是別人聽了以後,完全不懂,遺失章句,不知所云。

唯無矯亂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

這個人在禪定他觀察他這一念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他入了禪定以後止觀現前,於一切法不迷、不取、不動;他能夠暫時把行陰生住異滅,把生住異破壞,使令滅相現前。他認為滅相就是最永恆的功德,所以因無得證,證得一切法究竟無的真理。

這地方他實證的,他在禪定當中止觀現前的時候,滅相的無現前。所以有人問他,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他說:無!你再問他一次,他還是無,除了無之外,無所言說;他說一切法無,是究竟的真理。

唯是矯亂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這個人也是觀察內心,各各有處,他在生住異滅當中,他看到了生,生住異滅,滅了以後,他發覺又有一個新的念頭生起來,因有得證,他證得一切法是畢竟有。所以有人問他,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呢?他說:是,當下就是!你問他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呢?門前那一顆樹就是,當下就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有無矯亂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有些人前面是看到無,有些人是看到有,這地方是有無俱見。他看了滅,他也看到了生,二個都看到。他把生跟滅怎麼解釋呢?其境枝故;他說生跟滅是一個東西,比方說一顆樹它分叉成二個枝,所以真理是二個都俱足,生跟滅都俱足。既然看到二個,這時候能觀的心也是錯亂了。所以人問說,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他就回答說: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他說世間上的真理是怎麼回事?當你看到一件事情有的時候,他早晚會變成無,亦有一定會變成無;你看到這小孩子出生了,你論斷他這個人遲早會消滅。但是你看到無的時候,就未必會再生起,你看到有的時候,這東西遲早要消失掉,但你看到消失的時候,你不一定會看到它在生起,亦無之中不是亦有。總而言之,這道理是矯亂、錯亂的,而且這錯亂的思想,不容窮詰。你再繼續問他,為什麼會這樣子?他說,這個道理高深莫測,很難講清楚,你要自己體會,不容窮詰。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徧計虛論。

以上四種都是一種計度矯亂心虛無,墮入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徧計虛論。

469其實他這個思想,你不能說他全錯,佛法也經常用有、無、生、滅對治我們的煩惱。他的問題在於矯亂,他自己都錯亂,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他只是言說是這樣,其實他自己本身是含糊籠統。

比方佛法說:什麼是生命的真理?我們可以說,因果絲毫不爽,強調有。但是有時候 佛陀說,什麼是諸法的真理?法性本來空寂,強調空。那是對治,其實一切法的真理,即空、即假、即中,諸位看『維摩詰經』,一切法是不能說的。有人問文殊菩薩,什麼是大乘的不二法門?文殊菩薩不講話,不能講!

不能講就沒人知道,怎麼辦呢?那隻好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諸位要知道,說法是不得已的,既然是開方便門,那這個門就很多,你看我們這個房子,你可以從那個門進來,他可以從那邊進來,每一個人說法的方便之門,他的角度就有所不同。

蕅益大師講《阿彌陀經》的時候,就講很清楚,說我的講法跟蓮池大師不同,蓮池大師說法跟幽溪大師也不同。蕅益大師說,通通都對,『經』是無量義,既然是開方便門,他說這《阿彌陀經》本來是我們都沒有資格說的,那是佛陀甚深的境界。但是沒有人說就沒有人知道,那隻好開方便門,「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都見不到廬山真面目;但每一個人沒有離開廬山。」蓮池大師比喻的更妙:講經像瞎子摸象,沒有一個人把佛陀的真實義講出來,他摸到象腳,他摸到象的尾巴,他摸到象的頭,但是重點是大家都沒有離開象、大家都沒有離開象。講法是開方便門,每一個人的開顯就有所不同。

所以有些人在整個生命當中的即空、即假、即中,為了對治你的執著,佛陀會講空性這一部份,強調色即是空;但是又怕你斷滅,空即是色。所以,蕅益大師說:妙答無生,說空說有都是方便。但是你產生執著,空空都是戲論,觀念在這裡。

辛六、計十六有相

十六有相,先講四種法,色受想行,這四種法。這四種法有二種執著,一個是即色即我,色受想行就是我;二、離色即我,離開了色受想行另外有一個我。離色即我有三種,離色即我又一種,就四種了,四種再乘以四就有十六種。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在整個三摩地中,他已經把想陰破壞了,行陰微細的流動相現前。他就在行陰整個無盡流的生命當中產生了計度,他說一個人死了以後,有一種人我相現前,色受想行四種人我相是不能破壞的。

依止這種人我相而產生一種錯誤的發心,一種顛倒的發心。

正明本計 或自固身,雲色是我;或見我圓含徧國土,雲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迴復,雲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雲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即色即我:他把自己的色身堅固的執著,色就是我,或者受就是我,乃至想行就是我。

這地方就有個問題了,這樣的思想很容易斷滅見,因為色就是我,那我色身死了以後,那糟糕了!那一個我就死掉了。我們一般人很容易即陰計我,你的色身死掉了,你就說我要死掉,這是把色受想行四陰當作我,這是第一個,這是比較嚴重的。

比較輕微的是,離色即我,色受想行這四種是流動變化的,但是另外有一個我是不變的,這當中有三種情況:一、或見我圓含徧國土,雲我有色;

我是很廣大的,色陰是很小的,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所以我的色受想行死了以後,我還是在的,我是廣大的,一個大我,色存在大我當中,這第一個。

二、或彼前緣隨我迴復,雲色屬我;

前面是講大小,這就不講大小了。說前言,在定中的所緣境隨我迴復;他感覺到我的行陰是隨我而轉的,我要它生它就生,我要它滅它就滅,乃至於我出定以後,我對我的色受想行,是完全可以主控的,我要走路就走路,我要休息就休息。所以色是屬於我的,我是能受用,色受想行是所受用,是我的眷屬,主伴的關係。

三、或復我依行中相續,雲我在色。

我比較小,色受想行四陰比較大,我必須依止四陰當中,我才能夠相續的作願,所以我在色受想行當中,受想行比較大,我就住在裡面。

470總而言之,以上四種,都執著人死了以後還有一個自我的相狀,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更述轉計 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

從前面我相的人死了以後的自我,他就更加的推論,畢竟煩惱,畢竟菩提;說我的內心有一個雜染的煩惱,也有一個清淨的菩提。

他得到的答案是什麼呢?煩惱永遠是煩惱,它不會改變的,沒有轉煩惱為菩提這回事情,菩提永遠是菩提。所以我們生命中二種體性,雜染法、清淨法是各走各的,彼此不互相抵觸,我們頂多把煩惱給壓住,我們不能夠去斷滅它。因為煩惱畢竟是煩惱,菩提是菩提,這二個是不能改變的。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他這地方的意思就是說,真跟妄是獨立的,妄想永遠是妄想,真如永遠是真如,咱們各走各的。

佛法不是這意思,佛法講「真妄不二」,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也就是說,你要迷惑,那全體是妄;你要覺悟,那全體是真。所以我們迷惑的時候是「全真成妄」,你要覺悟的話是「全妄即真」。我們佛教講「真妄是不二」,他這個地方是真就是真,妄就是妄,那這二個永遠不能改變。

總而言之,外道的思想結論只有一句話,就是「用心別見」。他用他有所得的分別心,分別的去見真理。我們一再強調,真理不能追求,真理只能夠在一種看破放下的情況可以體會,不能追求。真理你一追求它,就不是真理,動念即乖;仁者心動,一念方動,烏雲遍布。

外道其實他看到也沒有錯,他也看到了生,也看到了滅,也看到了有,也看到了無,也看到的增,也看到了減,看到的通通沒有錯。他錯在哪裡呢?錯在用心別見。你要不追求,一切法是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一切法本來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真理就當下顯現出來的,他當下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循業發現,清淨本然,清淨本然,循業發現,但是你一追求就完了!就什麼都不是了。

這意思就是,法沒有錯,是心態錯誤,問題在心態錯誤。你看外道他所看到的都沒有錯,他也看到了眾生的生相、滅相、有相、無相,但是他想要去追求的時候就找不到了。真理只能夠體會,不能夠追求,這大家要知道。

淨業學園131講次 講義293面

辛七、計八無相。

471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也就是在正念真如的時候,其實它整個重點有二個:一、破妄,二、顯真。破妄跟顯真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呢?

蕅益大師說:如果是一個利根人,他的大乘善根特別強,煩惱也特別淡薄,他可以直接的去開顯真如。也就是說,他直接觀照現前一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入一種不思議境,就在一念不生當中,念念的把真如本性給顯現出來,這種人不需要經過破妄的過程,他可以直接的正念真如。第二種人是鈍跟人,就像我們這種人,我們有善根,但是我們有更麤重的煩惱。蕅益大師警告鈍跟人不能直接正念真如,要先求破妄再求顯真;也就是你在觀你內心的時候,不能直接觀即空、即假、即中,不可以!要先修空觀來破除妄想。修空觀來破除妄想,再修假觀開顯真如的妙用,再修中觀入一念不生,它是要有次第的。

很多人問我正念真如要怎麼正念呢?

我們剛開始不要被這些話所蒙蔽,其實正念真如的下手就是破除妄想,你面對妄想的時候能夠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不隨妄轉念念之間就是在開顯真如,就是「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你念念的迴光返照不隨妄轉,「不離當處常湛然」,它就是念念現前。真如是你本具的,你不用去求的,你越求,它就不是真如。

所以在這個地方,他整個行陰的障礙都是他要對真如有所求,結果真如就風雲變色,變成不是真如。也就是說,在整個行陰十種障礙當中,都是沒有直接破妄,就直接要去肯定。所以初心學佛是先修否定法,再修肯定;你對你的妄想要先否定,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先求大死一番,然後徹底的破妄以後才直下承當,「否定門入,肯定門出」。當我們在自利的時候是否定的,當我們要住持正法,弘法利生的時候,才能夠肯定這一念心跟諸佛是不二的。所以你在肯定跟否定的操作當中,你要適當,才不會落入這十種的顛倒邪見。

辛七、計八無相。

這裡的無相指的是一種斷滅。這八個法指的是什麼呢?色受想行,這四陰中它生起之前,他認為是斷滅的,他滅除以後也是斷滅無相的,所以四乘二就是八種無相的斷滅。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

這一個人他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他已經把想陰給消滅了,而微細行陰的生滅遷流活動現前。

於先前所滅除的色受想三陰當中,他生起一種錯誤的執著。什麼執著呢?因為他認為色受想三陰消失了,他經過那麼長的時間,他也沒看到生起,他就認為一個人死後是斷滅無相的。發起這種斷滅心,這樣的心是違背佛法的實相道理,所以叫做顛倒;以斷滅心為本修因,最後的結果是斷滅之果。

這地方是簡單的總標,以下各別說明斷滅見是怎麼生起的…

正明本計 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

這個人在定中他看到四大的色陰消滅了,認為身形已經無所依託了。因為色身以四大為依託,能夠去創造色身的四大都沒有了,那身形消失以後當然也就沒有,因為他四大已經被破壞了,色陰被破壞了,所以他認為整個色身已經沒有根本,根被拔掉了。

觀其想滅,心無所繫

我們心的活動是以想為本,於境起相;想陰消滅了,第六意識也就沒有依託了,心也就沒有根了。

知其受滅,無復連綴,

感受消失的時候,我們色心二法這中間就沒有一個中間連接傳達的地方。你看我們的色身跟我們的內心中間要有一人傳遞;說,我現在很痛苦,這痛苦的感受要經過受陰。你的色身產生痛苦,產生逼迫,是誰傳給你內心呢?是看那個感受,受陰。受陰是色法跟心法之間的一個橋樑,一個連綴的橋樑,現在這受陰被破壞了,色身二法各走各的,你的色身走你色身的,我的心走我心的,二個都沒有關係了。

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

「陰」指的是前面色受想三種的陰性既然都消散了,色身也沒有根本了,內心也沒有根本了,色跟心中間的橋樑也被破壞了,縱然我現在還有一些生理的作用;這個生理的作用指行陰,還可以吃飯、還可以睡覺、走路,這種造作遷流,是靠行陰來維持。但是我心中已經沒有感受、沒有想法了,活在世上就跟草木一樣沒有感情。你看草木也是每天長大,但是它沒有感受沒有想法,就跟我現在一樣。這樣的一個身心世界在我活著的時候,都是如此的沒有感受、沒有想法,就像草木。等到我身心世界消失的時候,那更是一種斷滅無相的情況。

他就由此類推,他這樣子來加以勘驗校對,他就堅定的認為,一個人死了以後,就再也沒有身心世界的相貌出來了。因為根被破壞了,好像輪盤,開關被關掉了,只有剩餘輪盤的活動。如是循環有八種無相,四陰當中生前是無相,死後也無相,八種無相。

更述轉計 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

他從這樣的死後無相,他就更加一步的轉計,說出世間的涅槃、世間的因果這都是不存在的,一切法都是斷滅空的,只有一個暫時的名字跟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我們的身心世界終究要歸於斷滅的。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他認為死後無相,最後他就生起斷滅顛倒的邪論。

這地方在古德的開示說,其實行陰的執著,主要就是四種執著,斷、常、空、有。以體性上來說就是斷跟常,要嘛就是斷,要嘛就是常;在作用上就是空跟有。他這一段所執著的是認為「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世間上的生命遲早要斷滅的,現在不斷滅,死了以後肯定斷滅。這樣的思想當然就很危險,沒有一種相續因果的思想。

辛八、計八俱非

「俱非」是什麼意思呢?他是非有非無,不是有也不是無;雙遮有無叫俱非。八個法指的是什麼呢?在色受想行四陰當中,都有一個非有非無,加起來就是八個法。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

修大乘圓頓止觀的人他把想陰破壞了,行陰的流動現前。他在定中看到行陰是存在的,尚未消滅,但是受想是消滅了。所以他在定中等於看到二個東西,看到色陰現前。

現前是什麼?非無。

他同時也看到他的感受想法被消滅了。是非有。

所以他這二個是同時看到,他看到以後就產生執著,雙計有無;所以他對於存在的行陰,他執著這是有的;對於已經消滅的色受想,他覺得絕對是沒有的。所以他就以「有無」這二個之法,就自體相破。

什麼叫自體相破?他以行陰的有,來破前面三陰的無,安立了非無,以有來建立非無;他同時也以前三陰的無,來破行陰之有,而安立了非有,以無來建立非有。因為他同時看到了色受想的消滅,他也同時看到行陰念念的現前。所以他只好認為,人的生命它不是有,也不是沒有,這就死後墮入非有非無的顛到。

正明本計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

他在定中觀察已經消滅了色受想,雖然見到行陰之有,但是他認為終歸不是恆常存在的,所以有中有非有。而在行陰的遷流當中,觀無不無;前面的三陰雖然沒有了,但是他認為未來終將生起,所以非無。他進一步他說:非有當中有非無,非無當中也蘊藏著非有。如是的輾轉循環,窮盡陰界;「陰界」包括色受想行四陰。他就安立了八種的非相,四陰當中每一個陰都是同時俱足非有跟非無二種相狀,所以在整個四陰當中,隨舉一陰,都認為一個人死後,他是非有非無,是這個相貌。

什麼是生命的本來面目?非有非無。

更述轉計 又計諸行性遷訛話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

他又轉計,他不但認為自己的身心世界,他認為一切的萬法諸行,一切的有為諸法,它的體性都是遷變虛假的,不真實的。為什麼呢?因為它是非有非無。

內心啓發通達了悟,他認為一切法,你說它有也不對,說無也不對;虛實失措,非虛非實,含糊籠統,莫衷一是。因為你說它有沒有,說有也不對,說沒有也不對,這樣子的虛實失措。到底它是真實的呢?還是虛妄的呢?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含糊籠統!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他執著一個人死的相貌是非有非無,後際昏瞢,在未來的生命中,可以說是茫然無知,無可道故。所以他認為法是道可道非常道,法是不可以宣說的,你說有也不對,說無也不對,所以你只能夠說,不能講!他認為真理是不能宣說的。這樣就墮落外道種性,而迷惑我們的菩提真性,這第八種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這一段可能很多學過〔唯識〕的人會產生疑惑,因為〔唯識〕的實相正是建立非有非無,〔唯識〕的中道實相就是非空非有。那跟這個思想是完全一樣,怎麼說他顛倒呢?

這地方的意思,我們加以解釋:

我們在分別一些微細外道的法的時候,你要去讀他的絃外之音,他講這一句話心態是什麼?而不是他講話的內涵,這是很重要的,就是他的心態。

外道講非有非無的時候,他的內心是一種昏瞢的狀態,他的內心是不決定,他自己是搞不清楚,到底是有?到底是沒有?他是昏瞢不清,無可道故。

佛法講非空非有是一種方便,是破你有的執著,破你無的執著,他是開方便門而示真實相。這二個是不同的,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比方說,〔禪宗〕有一個公案:有三個好朋友相約去出家,到了一個大道場以後,知客師出來,知客師要出來審查看你發心對不對。問第一個說:你為什麼出家呢?他說:我爸爸叫我出家的。啪!打一個香板,你爸爸叫你出家,你一點主張都沒有。第二個一看哦!說我爸爸叫我出家不行。第二個出來,知客師問你:你為什麼出家呢?我自己要出家的。啪!你自己要出家的,你爸爸沒有同意你就敢出家,自作主張。第三個看兩個都挨打。第三個上來,你為什麼出家?我爸爸想讓我出家,我自己也想出家。啪!油頭滑嘴!三個都挨打。

從他所說的法三個應該總有一個是對,因為三種可能性而已,但是結果是三個都挨打。諸位要知道,禪宗打的是你那一念心,不是打那個法,但破其心不破其法。因為禪宗的祖師感覺到你講一句話的時候,仁者心動,你有攀緣心,你的心沒有真正安定下來,打你那個有所得的攀緣心,不是打你說的法。禪宗從來不管你講什麼話,根本不甩你說什麼話,但是他會去感覺你的心態是什麼。外道講的話跟佛法完全一樣,非空非有,但是外道講一段話的時候顛倒邪見。佛陀說,非空非有,那是善巧方便。這地方你要清楚,二個人用心不同,一個是在含糊籠統執著的心講出來,一個是大智慧的佛陀開設方便,對治眾生的煩惱而安立的善巧方便,話是一樣,但是內涵不同。這地方大家要把它揀別出來。

辛九、計七斷滅。

「七」,七個處所,外道在禪定當中,他啟發了天眼通,看到整個三界當中,他認為有七個處所是不斷滅的。也就是有七個處所是消失以後,就永遠不再生起了。這七個處所指的是三界的七個處所。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

這個人的心態:一個人的知見跟這個人過去的個性是有關係的。

這一個人他在修學止觀的時候,把想陰破壞了,行陰生滅的流動現前。現前以後,他在定中看行陰剎那、剎那生滅的相狀,但是他於後後無生計度者。

什麼叫「後後無」?行陰的相貌是生(存在的意思),生了以後又變成滅又沒有了,沒有以後又生又沒有,又生又沒有。

但是這個人他在生跟滅的二種相貌,他只看到後後無,他只看到滅相念念的現前,這個人生相沒看到。沒有看到的時候,這個人就墮入七種斷滅論,這個人看事情會被自己的思想誤導,我們說這種人比較悲觀,只看到滅相。

只看到滅相會有什麼結果發生呢?產生七種的結果…

分別其相 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已無復。

他就執著在三界當中有七個處所,是消失以後不再生起的;

或計身滅。指二個處所,「身」指色身。色身指的是什麼呢?包括四大部洲的人民,也包括了六欲天二種的眾生,他的色身消滅以後不再生起了。(二處)

或欲盡滅。欲盡滅指的是初禪,初禪是離生喜樂地,他欲界的貪欲已經窮盡了;他認為初禪的慾望消滅以後,這三界的慾望永遠就消滅了,初禪的欲是斷滅。

或苦盡滅。苦盡指的是二禪,二禪是定生喜樂地,他心中已經沒有苦受(以憂為主),憂苦的感受消滅了。

或極樂滅。極樂指的三禪,離生喜樂地;它是整個有為快樂當中最快樂的,他就認為當三禪的有為快樂消失以後,也終究是斷滅。所以三禪殊勝的快樂,也終究要斷滅。

或即捨滅。即捨滅包括了四禪跟四空二個處所。四禪是捨念清淨地,是捨念;四空是捨色身,不管捨念捨身都是屬於捨。他執著四禪四空的捨心,一旦捨了以後,就永遠不再生起了。

所以他就輾轉認為,在三界當中(前面說的七個處所)現前雖然暫時存在,但是終歸要消滅,而這個滅了以後就不再生起了,也就是終究要斷滅的。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他等於是在整個行陰當中看到了滅相,他沒看到生相,跟下一科是完全相反,下一科是比較積極樂觀的人,他在生滅當中他只看到生相,這二段是對比的。

辛十、計五現涅槃

他執著在三界當中,有五個處所的安樂,常住的、是不壞的就是涅槃。也就是說,他認為三界當中就有涅槃,不必離開三界要灰身泯智才會出現涅槃。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他就在想陰破壞,行陰現前的時候,他在行陰的生相念念現前的時候產生了執著。他認為生命是以生為本,不是以滅為本,他認為滅是暫時的,一個人暫時的消滅,但是終究要生起的。所以他從長久的生當中,他就發覺在三界當中,有五處不生不滅的涅槃處存在。所以他的這個執著跟他的思考模式有關係。

分別其相 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五處涅槃指的是什麼呢?

第一個是講到六欲天,他以欲界的六欲天為正式的轉依;「轉依」,我們生命的究竟依止處,也就是涅槃的意思。

為什麼他會認為六欲天是涅槃呢?因為他

觀見圓明,生愛慕故;

他以他的天眼通來觀察六欲天的依正二報,不管他依報的宮殿是何等的莊嚴,他身心的正報是充滿了光明,而這光明是超日月。所以他認為六欲天的依正二報,是值得我們愛樂心慕的,這就是涅槃了,就是一種究竟安樂處。

或以初禪,性無憂故;

或以天眼通觀察初禪,初禪是離生喜樂地,他已經沒有三界的憂惱,而受種種的喜樂。

或以二禪,心無苦故;

或認為二禪定生喜樂就是涅槃。為什麼呢?內心沒有微細的憂苦。

或以三禪,極悅隨故;

離喜妙樂地,身心世界種種的妙樂現前,這就是最殊勝的涅槃。

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

他認為四禪的捨念清淨地,他能夠捨除痛苦,捨除快樂,而且更重要是,不受輪迴生滅性故。因為四禪有一個特點,大三災不能破壞,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在壞劫破壞三界的時候,四禪不可破壞,不受輪迴的生滅性故,所以他認為四禪是究竟涅槃。

因為他執著這五處是涅槃,因此而迷失了有漏的生滅果報,把有漏的果報當作無為涅槃的理解,而依此五處的涅槃來當作最勝依故,最清淨的人所依止之處。而最清淨的人是佛陀,他認為這就是佛陀依止的處所,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472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他也是一種顛倒的邪見。前面從生滅當中他是執著滅相,這個是執著生相。

《般若心經》告訴我們,觀一切法空的時候要遠離六相,大乘佛法的空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在體性上遠離生相滅相;在相狀裡面,遠離染污相跟清淨相;在作用方面,遠離增加跟減損相,這六相都要遠離,這樣才能夠契入中道實相。

我們一個人的執著…你正念真如的時候,真如是無相的,但是我們無始劫來熏習很多、很多的色受想行識,很多很多的想法這都有相的,會把你過去的想法逼出來。你看有些人他過去生就比較悲觀,他在修禪定的時候就容易產生斷滅的思想;有些人是主動積極樂觀派的,他就會產生常見涅槃的思想。這都跟你過去的種子有關係,你一不小心你就被你自己騙。被誰騙呢?被過去的你騙。因為這些色受想行識就是過去你造作痕跡,你現在要把這垃圾清掉的時候,它就會出現。前面十種的行陰,都是我們自己的內心顯現出來的。

庚三、結過勸示 佛陀結示過非,勸勉我們要好好的注意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

前面的十種魔境是怎麼來的呢?

這十種心中的狂解(邪見)顛倒,都是我們在行陰的時候,用心交互;我們同時在正念真如,我們以空假中三觀來照這一念心性,觀察這一念心性當下即空、即假、即中的時候,這時候跟行陰的相貌真妄交攻顯現出來的。

這地方的五陰魔境還是你自己顯現出來的,自己騙了自己。

迷則成害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一般的眾生他遇到這個相貌,他當然不會迴光返照,只好心隨境轉,就以迷惑當作正解,就以為自己成就聖道,或認為自己就是斷滅,大妄語成,終究墮入無間地獄。

誡令保護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銷息邪見。

佛陀勸勉我們一定要將佛陀真實的法語,在佛陀滅度以後的末法,魔強法弱,要使令一切修止觀的眾生,都能夠覺了斯義,對這十種的魔境要如實的覺了,用智慧來觀照。絕對不要使令你內在的心魔,引生你重大的罪障;「孽」,禍害的根源、罪業。保持我們止觀的功德,也保護修行的大乘善根,來消滅我們心中的邪見。

473

勸修真道 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開導修止觀的眾生,能夠開解真義,真實了解諸法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實義,對無上道不遭外道邪見的歧路,心中也不要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成就自利的功德),作眾生清淨的標指(利他的功德)。

這段經文的意思說,段經文佛陀講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說,我們要不修止觀,當然什麼事都沒有,我們就順著過去的習氣,我過去做什麼,我現在還做什麼,順從五陰,五陰要你幹嘛,你就幹嘛!所以你跟五陰兩個就處得非常好,你也喜歡它,它也喜歡你。但你一旦要修行,這事情就麻煩了,有人不肯。你過去生當中所熏習的感受、想法,它不同意了!就是所謂的「用心交互,真妄交攻」,所以你一旦要修行,你肯定有事情。你說,我修行的時候風平浪靜。你沒有修行,因為你風平浪靜,表示你跟五陰兩個是和合無爭,這樣才會風平浪靜。五陰的方向是順生死流,你是順涅槃流,這兩個當然是漢賊不兩立,真妄肯定是要去交攻的嘛!交攻的時候,它一定把你過去儲存的垃圾表現出來,這每一個修行人遲早要面對的。

佛陀只告訴我們一個觀念,怎麼辦呢?只有一個方法「覺了斯義」。佛陀並沒有說你要把誰斷掉,就是啟動你的覺悟。

諸位,《楞嚴經》我們學到這個地方,佛陀只告訴我們這個事情,你要把你心中的覺性啟動起來,不迷、不取、不動,只有「不迷」最重要。五陰不可怕,但是你一迷惑的時候就變成很可怕。色受想行識,它只會在你顛倒的時候活動,你越顛倒它越喜歡,但是光明一出現的時候,它就消失掉,五陰就像露水一樣,太陽出來它自然消失掉。奇怪,我明明剛剛有這種感受,我們過去也經常有這樣的經驗,我很想去做一件事情,但是我去拜佛靜坐的時候,欸!做這個沒有意義的,但是當時我真的很想做。是怎麼回事呢?五陰的活動,它是欺善怕惡的,只有你顛倒的時候它對你有作用,你心中光明一出現的時候,五陰就完全消失掉。

我們修學佛法最重要是你能夠加強你的觀照力,你不能要求煩惱不來,不可能!煩惱它不會放過你,你過去一天到晚跟它在一起,它現在是你的好朋友,熟境界,肯定放不過你。所以在這地方最重要就是「覺了不迷」,你一定要事先知道,經常保持覺照的功夫,就像我們走路的時候,你一定要把手電筒打開來。修止觀的過程當中,你心中一定要保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個地方是最重要的。

474

我們修行人啊,有些人修行很快,很快就進入狀況,有些人他的修行,他很用功,善根也很強,方法也對,但是他就是跟過去的煩惱妄想糾纏不清,跑不出來。問題出在哪裡呢?方法錯誤。你一個人要進步,我剛剛講過,你不能太肯定自己,你肯定自己,你過去的煩惱習氣正是大歡喜。

蕅益大師提醒我們末法眾生要先修空觀,再修假觀,再修中觀。修行人要先否定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你動一個念頭,你要告訴你自己,這個想法是不對的!先否定它,不管對不對,先否定它,不是這樣子、事情不是這樣子。如果它是真實,你否定它,時間久了,它還是會出現,因為真理是不能否定的,但是妄想你一否定的時候,他就消失了。如果你否定以後他就消失,那真的是妄想,如果你個想法是真實的,它經得起你否定。就像智者大師說的,你遇到相狀的時候用火去燒它,如果是真金它不怕你火燒;你這想法是隨順真理的,你否定它,它還是會出現,但是它不是真金,你一燒它就消失了。

所以你一個修行者,尤其是初學者,諸位,你要能夠在菩提道當中一路走過去,一定先用否定的法門,你一定要否定你自己的想法感受,你才能夠進步的,你會進步很快。否則,你會覺得好像修行很久,原地打轉,昨天是這樣、今天也是這樣,明天也是這樣,因為你就是一路的肯定你自己,所以你就很難改變,很難超越。

己五、明識陰境

前面的色受想行完全消滅,這時候識陰現前。「識」什麼意思呢?我們內心最深處那個微細的明了分別的功能;前面的「行」是造作遷流,這個「識」就是了別,明了分別。

(分三:庚一、總示陰相。庚二、別明發相。庚三、斥邪結正)

庚一、總示陰相 攏總的指示識陰的相狀

(分四:辛一、結前行陰盡相。辛二、正明識陰區宇。

辛三、懸示識陰盡相。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辛一、結前行陰盡相

淨業學園132講次 講義296面

本經在整個結構當中,它就是一直在分別我們生命真跟妄的問題,其實《楞嚴經》就在講二件事,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妄的,這二件事情。真實的當然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我們講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現前一念心性」,這是真實的。但這真實的心性當它一念妄動以後,我們就出現了五種的虛妄相,色受想行識。色是最外層,然後受想行識,好像我們穿了五件衣服一樣,色陰破壞了受陰現前,受陰破壞了相陰現前,乃至於行陰破壞了識陰現前,五陰的現前它是一層一層的。

前面行陰它窮盡的相貌是什麼?我們一個人把生滅的力量破壞以後,到底他的行陰窮盡是什麼相貌呢?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囉,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他一個人在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的過程當中,他的行陰窮盡是什麼相貌呢?

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

這時候一切有為世間的體性,包括幽隱輕微的生滅擾動之相,而這種擾動之相是一切有情眾生一種生滅的根源,叫同分生機;「機」就是生命活動的開始,像一個開關一樣,你一打開它就開始活動,你把它關掉它就不活動。這整個生命活動的根源,他突然間完全破壞。

這是什麼意思呢?

沉細綱紐,補特伽囉,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補特伽囉」是有情眾生。有情眾生當中深沉微細生命的綱紐(開關),生命流動的開關消滅了。為了酬達業力,這種微細的流動,行陰整個消滅了,整個三界因果的感應,完全斷除窮盡;「感應」是因果的感應,完全斷除窮盡。

行陰到底它扮演什麼角色呢?

行陰我們不容易感覺,譬如我現在有一個感受,我有一個想法,這很容易清楚。那行陰代表什麼?我們常常說,生命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從現在也會流到未來;既然是水流,那有時候這波浪打得很漂亮,有的波浪打得很醜陋,這我們就不管。問題是那個水流為什麼會流動,它為什麼會從過去流到現在?也會從現在流到未來?那個水流流動的力量是怎麼來的?我們看大海它不斷的在動,那個動力是哪裡來的?生命的水流它的流動力是行陰,所以行陰一破壞的時候…我們前面在講耳根圓通的時候,講「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生滅就是行陰破壞以後,寂滅(第八識)現前,第八識是個寂滅,微細不流動的水流。

當然這個地方還不是真實的心性,所以古人說:「莫謂無念便是道,無念猶隔一重關。」無念其實就是第八識現前,真如它不是無念,真如它是無住而生心,它無念中而有念,有念中又是無念,它是即空、即假、即中。但是在行陰破壞以後它的確,這個修行者他完全進入到一個無念的狀態,因為他生命的水流的力量完全被破壞了,「酬業深脈,感應懸絕」,那個推動因果招感的力量完全消滅,這時候叫行陰窮盡。

辛二、正明識陰區宇 識陰是什麼相貌?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前面是把整個行陰破壞了,這以下是把識陰的相貌表現出來。

於涅槃天,「天」指的是真如佛性。這時,對整個真如佛性將要大開明悟,還沒有明悟,但要明悟。講出一個譬喻,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公雞天亮的時候叫三次,他這個是最後一次叫,這時候你遠遠的看到東方,往東方看過去光明之色已經出現;也就是說太陽將要出來,但是還沒有完全出來,但是已經將要出來。在整個昏暗的天地當中,已有精色,已有一些少許的光明之色出現,這個就是識陰。

表現在我們整個身心世界是怎麼回事呢?

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

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什麼叫做「虛」?虛就是他不再有感受,受陰破壞了叫虛,他已經不受一切法;「靜」寂靜,不再有妄想,想陰破壞叫做盡。「無復馳逸」就是不再有生滅遷流,這就是行陰破壞。所以在整個見聞嗅嘗覺知,受想行三陰完全消滅。所以他的內六根外六塵,是湛然光明合為一體,入無所入,內六根外六塵完全沒有能所對立的差別。

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

他能夠深達十方世界有情的十二類生,生死流轉以來它的根源在哪裡?它的根元是第八識,第八識的執受。他能夠觀察生命執受的根元,而且不再招感三界的果報。

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在十方世界已經在諸生命差別當中找到一個共同點。這個共同點指的是什麼呢?

古德解釋說:識陰的共同點就是「六已銷,一未亡。」因為我們過去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六根的障礙破壞了,但是一精明現前。但是這個一精明,還不是真實的真如本性,所以這個「一」還沒有銷亡,但是六根已經銷亡了。

第八識的精明之色,已經不再隱沒不現,而是分明的現前,識精元明,清楚的現前;識陰微細的相狀也完全發明出來,這就是識陰區宇。

〔唯識學〕認為生命的緣起是有三能變,真如不守自性以後一念妄動以後,變成阿賴耶識,叫初能變;變成第七意識叫二能變,執我,有一個我的感覺;到了前六識開始對外境了別。而這樣的一個第八識正是我們很微細、很微細的障礙。從〔唯識〕的角度,萬法唯識,所變現的萬法是無量差別的,但是能變現的心識是沒有差別的,而這能變現的心識正是第八識現前,所變現的萬法完全消失。完全攝用歸體。這時候生命只剩下一個明了寂靜,寂靜又明了的心識,但是這個無念的心識還不是真如,還有一個薄薄的障礙存在,還有一個根本無明,一念的妄動存在。但是他已經把整個生命的差別相完全消滅,所以在整個十方世界當中,已獲其同。

三能變:(1)異熟能變,又稱第一能變、初能變,即第八阿賴耶識。(2)思量能變,又稱第二能變,即指第七末那識。(3)了境能變,又稱第三能變,全稱了別境能變,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識。

辛三、懸示識陰盡相 什麼叫識陰窮盡之相呢?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

在整個眾生所招感的生死果報當中,已經獲得一個共同的心識(指第八識)。假設你在第八識中繼續用功,照樣觀察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繼續往前走,最後會怎麼樣呢?

銷磨六門,六根的差別功能消滅掉了;合開成就,六根一合就是識精元明,開的話就是六根。所以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六根互相的通達,而且六根能夠互用,眼睛能夠聽,耳朵也能夠看。在整個十方(器世間)世界跟有情(正報世間)眾生,就像琉璃寶一樣,身心世界內外是光明透徹,唯一心性,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

識陰是我們最微細、最微細最後的一道障礙,它的相貌是明了而寂滅。它差在哪裡呢?我們經文來看,它還有一個內外的對立,有一個能變現的識,一個所變現的萬法。所以當我們把能所完全破壞時後,內外明徹,這時候就真如本性現前。就像古人說的:「山河大地,應念化成無上菩提」。不但我的心識無上菩提,所變現的山河大地也是無上菩提,能所雙亡,這時候妙用現前。

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識陰是怎麼來的呢?

「罔象」指的是似有非有,似無非無,如幻如化的假象;「虛無」前面的罔象指的是作用,虛無指的是它的體性,它的體性是空寂的。一種違背真如的妄想,以為其本。

本經用「罔象、虛無」這二句話來形容第八識是非常的恰當。因為第八識它的功能就是集起,它在因中集合前七識的種子,在果中它生起前七識的現前;從因地上它集合前七識的種子,所以它是虛無的,它體性是不真實。什麼叫第八識?它就是有很多、很多的種子集合在一起叫第八識,它沒有實體的。比方說,什麼叫淨律學佛院?就是有很多人結合在一起叫淨律學佛院,如果這些人全部散開了,就沒有淨律學佛院了。淨律學佛院這個假名是安立在很多人集合在一起,產生一定的作用才叫做淨律學佛院。第八識就是把我們過去善惡的功能集合在一起才叫第八識,所以它的體性是虛無的,它變現作用的時候是罔象的,是如幻如化的。

所以你從「罔象、虛無」這二個字,你就能夠去體驗第八識的體性跟相狀。

庚二、別明發相(分十:辛一、因所因執。辛二、能非能執。辛三、常非常執。

辛四、知無知執。辛五、生無生執。辛六、歸無歸執。

辛七、貪非貪執。辛八、真無真執。辛九、定性聲聞。

辛十、定性緣覺)

辛一、因所因執

「因」,他認為識陰是一切萬法生起之因;也就是萬法的究竟依止處叫做因,他這樣認為。「所因」是一切萬法是從此而流出,萬法是所因,第八識是能因,它產生這樣的執著。

心遊兩邊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阿難當知!修行大乘真如三昧的過程當中,這個人已經能夠窮究行陰生滅之相,「窮諸行空」的意思是把行陰給消滅了。這時候第八識的識陰現前。八識是什麼相貌呢?已滅生滅,這時候整個生命的流動之相完全停下來,第八識是一個寂滅的相狀。但是這個寂滅缺乏什麼呢?而於寂滅精妙未圓,在這識陰的寂滅當中,他精妙的真如本性卻還沒圓滿通達。

第八識跟真如本性差在哪裡?真如本性能夠生起妙用,第八識不能生起妙用。

所以講他在寂滅當中,那精妙的作用還不能夠現前,第八識的相貌是這樣。

迷執成墮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能入圓元。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婆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個人他在識陰現前的過程當中,他就在禪定中觀察自己的六根身之間的隔合。他已經能夠開合自在,六根能夠開能夠合;他也能夠跟十方眾生諸類通覺,他能夠進入在眾生共同的知覺,因為一切眾生都是從第八識流露出來的,所以他能夠跟一切眾生同一個知覺。

這地方諸位要知道,他沒有說跟十方諸佛同一知覺,這一句是關鍵。識陰是跟十方眾生同一知覺,但是跟十方諸佛不同一知覺。

覺知通(沕+曰),能入圓元。

彼此的知覺是互相周徧圓滿的,我周徧到你的地方,你也周徧到我的地方,能入圓元;「圓元」就是第八識;「圓」指的一切眾生是互含互攝的,「元」指的是一切眾生的依止處。

他就在這樣的一個圓元當中,若於所歸立真常因,對一切法所皈依的的八識把它當作是真實常住的因,而產生堅定不移的理解。這時就墮入因所因執,認為第八識是陰,一切萬法是從第八識所生起,墮落到外道娑毗迦羅(黃髮外道)他們所說的冥諦;一切法都是冥諦所生的,最後還歸冥諦,成為外道的伴侶。475迷失諸佛菩提的功德,亡失大乘的正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這就是安立第一個有所得心,第八識當作一切法生起之因,也以第八識為一切眾生最後皈依之果,違背了大乘的圓通(真如本性),而背離了涅槃的功德,生在外道種性。

這段經文,「非因計因」,他認為第八識是能生,一切萬法之所生。

這一句話學過〔唯識〕會覺得,對啊!〔唯識〕就是這樣講,你怎麼說他是外道呢?

我們還是那一句話,佛法講萬法唯識,它是要破唯識的,〔唯識學〕它是安立唯識以後破唯識的。佛陀告訴我們第八識變現一切法這是不正常的,有情眾生的根本就是第八識,所以佛陀講出這一句話的時候是說,這是不正常,你要破的,但是外道是認為這是正常。同樣講一句話,口氣不同,諸位懂這意思嗎?外道認為第八識變現一切萬法這就是真實相。佛陀說:萬法唯識,是因為你顛倒,所以你才有阿賴耶識,所以你要把阿賴耶識破掉。

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講得好:「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認作本來人。」

阿賴耶識是生死的根本,佛陀是把這個根本講出來,佛陀的目的要你把這根本拔掉;外道是認為把這根本當真實。講的話口氣一樣,但是目的不一樣,所以諸位要體會,他講這一句跟〔唯識學〕講的話完全一樣,但是唯識講這一句話的目的是要破它,外道是要建立它。

辛二、能非能執

「能」他認為識陰是能生,「非能」一切眾生是我所生。在第八識又加一個「我」出來,我的第八識是能生,一切萬法是我所生。在一切法中安立了一個「我」。

心遊兩邊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這個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他已經把行陰的整個生滅相超越了,但對於第八識的精妙還沒有圓滿的證得。

第八識的「精妙」怎麼說呢?第八識畢竟不是前面的色受想行,諸位要知道,第八識是不能完全破壞的。行陰是生滅的根源,這要完全破壞,你一點不能客氣。但是你遇到識陰就不是這種口氣了,因為識陰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它是妄中有真,真中有妄,你把第八識破壞你也完了,你就斷滅了。

所以他只能夠說,他在寂滅當中,那種不生不滅精妙光明的妙用,還沒有顯現出來。因為第八識是不能斷滅的,迷了以後叫第八識,悟了以後叫真如本性

迷執成墮 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對於他所皈依的第八識,把它覽為自體。

這地方就有問題,前面是說的第八識變現一切萬法,這地方把第八識當作自我。當作自我以後他就說,這法界當中所有眾生,都是我的第八識流露出來的,我創造了宇宙萬法,我創造了山河大地。這一個人就墮入了能非能執,我為能生,一切眾生一切萬法是我所生。色界的大自在天,摩醯首羅天,這個大自天是色界的天頂。他現無邊身,他認為他能夠顯現無量無邊的眾生之身,能夠變現、能夠創造無量無邊的眾生,成為他的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徧圓種。

認為我為能生,一切眾生是我所生,我是一切法之因,一切眾生是果,違遠了圓通本性,也背離涅槃的功德,死後生大自在天的我慢的徧圓之種;這是我為能生,徧滿在整個法界之中。

古德說:前面第八識的能生,一切萬法是所生,是法執,是很微細的;這個地方是把它覽為自體,就是我執。前面認為有一個第八識存在,他會變現萬法,這一段是說這一個第八識是我,把它覽為自體,變成我能變萬法,這個跟上帝的思想完全一樣。

辛三、常非常執

這地方是認為第八識是能變現,而且他是真常的,一切萬法是變化的。

心遊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這一段跟前面完全一樣,就是他把行陰破壞了,這時候不斷的去思惟觀照第八識,但是還沒有把第八識破壞。

迷執成墮 若於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虛空咸其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沉迷,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常非常執,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就在「所歸」指第八識,對所歸的第八識,當作整個究竟生命的不生不滅的皈依處。第八識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他就把第八識執著它是不生滅的,他只看到不生滅這一部份。他就自己懷疑,我的身心世界是第八識表現出來的,乃至於整個十方虛空一切萬法也都從第八識所生起。第八識是一切萬法所宣流的處所,無不從此法界流,而這個第八識生為一切法的根本是真常,是真實常住之身,作這種不生滅的理解。在整個微細的生滅當中,他就預先執著第八識是常住的,迷惑了無生真如,也就迷惑了生滅的第八識。

迷真才會起妄,他因為還沒見到真如,就把第八識是當真如解,就把第八識的生滅相當作不生滅。所以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就安住在深沉第八識微細的生滅當中,就不想進步了,把第八識當作真實常住的佛性看待,這個人就墮入常非常執;他認為第八識是常住的,一切萬物是非常住的,就墮入到大自在天,他就認為一切法是大自在天所創造的,大自在天是常住的,一切法是生滅,迷失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他是安立的因依心,認為第八識是一切法之因,第八識為整個生命的皈依處;一切法從第八識生起,最後還是回到第八識,它是一個因,也是一個果。違背了圓通的佛性,也背離涅槃的功德,而生起倒圓種,顛倒的認為第八識是一切萬物的生起跟依止處所。

蕅益大師有一句話來形容這個知見,他說:「本是心生天地,今者反謂天地生人。」

這觀念就是說,天地間有一個能生的第八識,它創造了我們,它也主宰了我們,這個就是天地。這是我們中國說的天地,所以我們自己的吉凶禍福,我們自己作不了主。是誰作主呢?天地鬼神作主,而這天地鬼神是常住不變的,我是生滅的,我死了以後,我還回到天地去,我就排班,等天的下次再把我創造出來,這樣是錯誤的!

我們的心把天地創造出來,不是天地把我們創造出來。這個思想在我們中國的演變,不但印度有這個思想,我們中國的文化有這種思想。你看孔夫子他所弘傳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道統從什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不要講太遠,近處就是周朝的周公所安立的道法。

周公對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在哪裡呢?

他改變人對生命的態度。商朝要滅亡的時候,周文王領兵來討伐商朝,是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商紂王給滅掉了,一個月的時間。滅掉以後,這時周公就招集整個幹部會議,檢討商這麼大的國家一個月就滅亡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個月不是很長,因為古時候都是用走路的,從這個地方到打仗的地方要走好幾個禮拜,幾乎是一打商紂王就滅掉了。後來發覺,商朝的思想模式有問題,商朝的文化是以神為本,他認為人是沒有價值的,所以商朝為什麼到最後失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周公安立的,他認為商朝之所以會滅亡,是失掉民心。比方說他為了祭祀,他可以殺很多人來供養神,他以神為本,他不把人當一回事,遇到災難,天上出現兇災,就把那些人全部殺死,供養鬼神。所以他完全失掉民心。到了周公的時候,他把文化改變了,他安立以人為本,所以在商朝他們的信仰,是敬仰天地鬼神。到周公的時候,他提出一個觀念很重要,他說:「禍福無門,惟人自招。」你的吉凶禍福跟鬼神沒有關係,天地不能主導你,是你自己作主,所以他就安立以人為本。所以為什麼儒家思想安立了仁義道德又制禮作樂,他就告訴我們自己,你的吉凶禍福是你自己作主的,儒家思想是打破過去以神為本的思想。以前是尊重鬼神崇拜,到了周公以後,開始建立個人修養,一個人好好的修行,你自然能夠創造你的生命,所以人的吉凶禍福跟天地鬼神是完全沒有關係的,這一點對整個中國文化的改變貢獻非常大,而孔夫子就是繼承這個思想,以人為本的思想。當然佛法更高,佛法是以佛為本,它不是從人的善念,它是觀照到人的佛性,那個覺性。

那這個思想不管中國也好,印度古老的思想就是天地鬼神創造萬物,主導萬物的思想,這就是所謂的常非常執。

辛四、知無知執

意思是說,第八識是有知覺,第八識創造了一切草木萬物,那麼這樣講,草木萬物也應該有知覺才對啊!因為是有知覺的第八識創造出來,它們應該也有知覺,是這個意思。

心遊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行陰的生滅相被超越了,而寂滅相現前,但是精妙的佛性還沒有完全的顯現出來。

迷執成墮 若於所知,知徧圓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徧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婆吒(ㄒㄧㄢˋ)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所知」指的是第八識。他認為第八識的知覺是徧滿法界的,知徧圓故。他就認為既然第八識的體性徧滿法界,所以他的知覺也應該徧滿法界;他認為十方草木也應該有知覺,它的知覺跟人完全沒有差別。所以他就輾轉計度說,草木死了以後就變成人,人死了以後也會變成草木,有情無情互相輪迴。

無擇徧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

心中對於有情無情完全不能加以辨別,因為這二個都是有知,只是形狀不同,對於這樣的看法生起堅定的理解。這個人就墮入到知無知覺,認為草木是有知的,實際上它是無知的。

婆吒(ㄒㄧㄢˋ)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婆吒」外道的名稱叫避去,「霰尼」有軍。這二個外道都執著這一切的草木都是有知覺的,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他認為第八識的知覺不應該只存在第八識,應該普徧的在一切的草木萬物當中都有知覺,叫計圓知心,成就虛謬之果,最後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生起顛倒知覺的種性,把有知覺的認為是無知覺的,無知覺的認為有知覺,倒知種。

476

佛法把一切萬物是分成三類,因緣法是不能混濫的:第一類是有情眾生,他是有生機也有知覺,他有生長功能,他也有感受想法。二、無情的草木,無情的草木是有生機而沒有知覺,有生長功能,但是它沒有知覺。三、是山河大地、水火,是沒有生機也沒有知覺,三種的差別。這個人是三種完全混濫,草木也有知覺,人也有知覺,人死了以後變草木,草木以後變成人。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思想是佛性跟法性互相混濫。蕅益大師說:你在迷的時候,佛性就是佛性,法性就是法性,這二個不同;佛性是有知覺的,法性是沒有知覺的,在迷的時候是這樣。你要悟了時候,法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法性。在我們凡夫顛倒的心,你不能夠說法性就是佛性,不能這樣講。

他這個地方就是說,佛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法性,從凡夫的角度這觀念是錯的。

第八識的整個執著它是越來越微細,等於是探討整個生命的根源,從生命的根源當中,安立我執跟法執的差別,這二個觀念,不是我執就是法執。

淨業學園133講次 講義299面

辛五、生無生執

我們這一科講到五陰魔境的最後一個魔境,識陰魔境,識陰它的形相是甚深微細的,我們一般人是很難去了知的。在『成唯識論』中講出一個偈誦,把識陰作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說明,它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這個偈誦就講出了它的四種相貌,所謂的「因果染淨」四種相貌。無始時來界,「界」指的是種子,阿賴耶識它的功能,它能夠攝持我們過去生無量無邊有漏無漏的種子,這講它的「因相」,它有攝持無量功能的相狀;一切法等依,就是說它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它會變現各式各樣的果報,人天的果報,三惡道的果報,這是它的「果相」。因跟果又有雜染跟清淨的差別,所以「由此有諸趣」,這指的是雜染的因果,假設我們在因果當中執著有一個真實的自我,那就變成整個六道的因果;「及涅槃證得」,這講清淨的因果,假設我們在因果當中能夠觀察我空法空的真理,以平等的心性來面對因果,這時候就成就涅槃。

所以說,整個阿賴耶識我們掌控「因果染淨」這四個相貌,你就很清楚了。在十種的五陰魔境當中,前面三個是偏重他的因相,執著阿賴耶識為真實的自我,它能夠主宰一切的萬法,它是曰著能生的因相這一方面來執取的。在四五六七八這五科當中,他所執著的是它的果相,阿賴耶識所變現的雜染的果產生執取;後面二科是對清淨因果的執取,對涅槃的執取。

辛五、生無生執

這是對第八識雜染果報的執取。生無生是什麼意思呢?第八識它變現了四大,他以為這個四大能夠生起一切萬法之因,但事實上它並不能夠生起的因,它本身不是能生,執著四大為能生,叫生無生執。

心遊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這一個修止觀的人已經把第七意識的相貌給破壞了,而寂滅的第八識現前。

我們剛剛講過,第八識有二種相貌,第一個是雜染相,第二個是清淨相。當我們剛開始接觸第八識的時候,當然還是在雜染相活動,雜染相是一種麤重的相狀。

這個修行人在這寂滅的第八識當中,他還是在第八識麤重的狀態中活動,對於第八識清淨精妙的相狀還沒有完全的證得,他還在雜染生滅的因果上活動。

迷執成墮 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在圓融的一心,這時他已經是六根互用,而且對整個六根互用可以說是神通自在,他隨時可以以眼根生起種種的觀照,也可以以眼根生起種種的聽聞等等。他就在圓融變化六根當中,他就執著六根能夠生起種種廣大的妙用,而這六根是四大所成;既然六根有這樣的作用,四大也應該俱足這樣廣大的妙用才對!眼根能夠去看東西,眼根也可以去聽聞東西,四大之根是不可思議的。依止這樣的思考,求火光明,火中求廣大的光明,他認為光明一定從火中而來;樂水清淨,他就追求水中的清淨潤澤;愛風周流,追求風大的周徧流動;觀塵成就,觀察地大它能夠成就一切的山河大地等等。四大當中各有各的尊崇,各有各的供事,外道他有事火外道,事水外道,事風外道,事地外道,因為他認為四大有不可思議的妙用。

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認為四大之體能夠發起萬物的妙用,而以四大為常住不生滅的理解,這個人墮生無生劫;他執著四大為能生,實者四大並非能生。在整個印度當中,迦葉波(事水外道),婆羅門(事火外道),這二種外道就跟他作伴侶。一生當中勤勞他的內心,役使他的色身來侍奉火,希望火中賜給他光明消他業障;崇拜水希望水能夠給他種種的潤澤等等,乃至於依止四大能夠求出生死,而成就不生不滅的涅槃之果。當然他的結果就是,迷佛菩提,亡失知見;迷失諸佛菩提廣大的功德,也失去大乘善根的知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這是第五種執著,向外攀緣四大崇事遵奉,迷失內心的功德,而尊崇無知的地水火風四大之物。因為你依止的是一種虛妄之因,當然追求的是虛妄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起顛倒知見的外道種性。

四大它不是能生,它是所生,它是被動的,它本身沒有主動權。蕅益大師在這一段說:其實四大之性是個人的循業發現。你福報很大,你看到的四大全部都是安樂的功德相,你業障很重,你看到的四大都是苦惱。四大怎麼能夠作主呢?是你內心的業力作主,你循業發現。比方說,有些人喜歡買水晶的念珠、沉香的念珠。那麼到底這水晶、沉香有沒有效果呢?如果從佛法的角度,很難講!你要福報大,你有那種善業力,你就可以把它好的一面啟發起來;你要是業障重,你接觸的東西對你通通是傷害。從《楞嚴經》的角度,每一個法都俱足功德相,也同時俱足過失相。火,有些人去接觸它很溫暖,有些人一接觸它熱惱。火本身是沒有自性的,它本質就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我們前面講四科七大每一個法都是這樣,你怎麼能夠把四大當作功德能生的一個性種呢!你是心外求法。

辛六、歸無歸執

「歸」,趨向。他認為只要把四大的根身滅除了,就能夠趨向空無的涅槃。這個思想跟前面完全相反,前面是追求四大,這一個是非常討厭四大,他認為四大是障礙他趨向涅槃唯一的障礙。

心遊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在整個第八識的麤重跟精妙當中開始抉擇。他怎麼抉擇呢?

迷執成墮 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對於圓滿湛明的心中;「圓明」指的是第八識。他執著湛明虛無體性,這時他就認為這是我的究竟歸依之地。怎麼辦呢?非滅群化,他就想要去消滅四大所成的根身世界,他覺得色身對我是障礙;你看我有老病死就是有色身,我要沒有色身我就不會生病、就不會衰老、也不會死亡。所以他就想要去消滅四大的根身,以永滅依為所歸依;他認為一旦我的根身消滅了,我明了的心就進入一種空無的狀態,這就是永恆安樂的歸依處,以這樣子來當作他的勝解。這個人他墮入到歸無歸執,他心中想要以遠離四大的空無為所歸依之境,而事實上,它不是真實的歸依處。在法界當中,比方無想天,還有舜若多(空性之神),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依止圓虛的虛無之心來當作因地,而成就空亡之果,在因地違背大乘圓通的佛性,在果地上也背離涅槃的功德城,生起斷滅種。

他認為只要把四大斷滅了,就所作皆辦了。前面一科是把四大講得不得了,功德莊嚴,這地方是把四大講得一文不值,身是苦本。

佛法對於色身也不會很排斥,當然也不能執著。根身世界是苦惱沒有錯,但是問題不在你的色身。在《遺教三經》裡面講到,有些人他用手去造業,他就想要把他的手砍掉,有些人用嘴巴造業,他嘴巴就不講話,其實問題不在根身。佛陀說:牛車跑錯地方,你打車子是沒有用的,車子是無辜的,是牛出了狀況。所以我們在整個身心世界你會感到痛苦,那是內心中有業力跟煩惱,跟色身沒有關係。你看,佛陀也有色身啊!佛陀的色身對他不構成障礙,佛菩薩的色身無量的功德莊嚴。所以你把色身滅掉了,問題不在色身,問題是我們煩惱的心。

所以你看《楞嚴經》的思想,就是講順逆皆方便。《楞嚴經》認為外境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你說:欸!這個絕對是障我的道。《楞嚴經》不同意這個看法,世間上沒有一個人絕對障你的道,你要好好的利用,他是你的善知識;你要不好好利用,他變成你的障礙,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每一件事情都是這樣。諸法無自性,完全是存乎一心。所以我們對四大根身,不認為它是好,也不認為它是壞,用得好,它是助道的因緣,用的不好,當然障礙重重。

辛七、貪非貪執

貪求他的壽命能夠長生不死,這叫做貪。但是這樣的貪求是不應當的、是做不到,所以叫做非貪。貪求一個根本做不到的東西。

心遊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開始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中開始活動,開始修止觀了。修止觀當中他出了一個狀況…

迷執成墮 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明了的心,在第八識圓滿常住的法當中活動。第八識我們知道它的體性,「浩浩三藏不可窮」,它的整個空間是徧滿法界,整個時間充滿過去、現在、未來。他在第八識中活動的時候,他就覺得:哎呀!這第八識不得了,圓滿常住。他想我的色身要是能夠像第八識這樣常住不壞,該有多好呢!

同於精圓長不傾逝。所以他就希望,他的色身能夠等同於第八識的這樣識精元明,能夠常住不壞,常久住世而不滅亡。依止這樣來當作一種堅定而殊勝的理解,這時候墮入貪非貪執。比方說,阿斯陀這個長壽仙,一生追求長壽、長命,來當作他的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外論 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他執著第八識是壽命的根元,壽命是第八識所變現的,這能變現的第八識是這麼樣的圓滿常住,我所變現的壽命也應該圓滿常住才對啊!因為這樣而安立一種固妄之因,堅固色身,來當作它虛妄之因,追求常住的果報,以為其虛妄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心中虛妄的追求延長壽命,而成為長壽仙之種類。

佛法是認為色身是無常敗壞的,色身不可能長久,你總有一天要死亡,但是你內心是無窮無盡的。你看我們前生那一念心,就是你現在這一念心,佛法的意思就是這樣;水流從上游流到現在,那個水流還是前面那一個水流流下來的,沒有上游的水流,就沒有下游的水流。

前面我們在講四科七大的時候,破妄顯真的時候,佛陀不是講一個譬喻?他問波斯匿王說:你小時候幾歲去看恆河?他說:我三歲去看恆河。佛說:你現在六十二歲,你再去看恆河,有什麼差別?他說:差很多,恆河的水也不太一樣了,比以前污濁,我能看的眼根也衰老了,所依的根身衰老,所看的恆河也衰老。佛陀說:那你那能看的心,清淨明了的心性,住在你眼根當中去看恆河的時候,那個能看的心,有沒什麼差別?這時候波斯匿王迴光返照:欸!沒有差別,還是一樣那個明了的心。佛陀說:是的,那個心是沒有差別,那個心就通於過去、現在、未來,那個就是你的生命的依止處。

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就是依止這個來修,通於過去、現在、未來,我們不能以根身來當做生滅的因。說,你為什麼修行呢?為了長壽。為了長壽,你身體要生病的時候,你就沒辦法修行了。依止這個為本修因,色身生病照樣可以修行,方法不同而已,我不能拜佛,我可以念佛。所以色身它只是個工具,不能當修行的本因。

辛八、真無真執

「真」就是把第八識所變現的安樂果報當作真實常住,但事實上它不是真實常住的。從四五六七八都是約著果相,它所變現的果相,包括它的四大、根身乃至於它種種的安樂的依正二果報。

心遊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跟前面一樣。

迷執成墮 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個修止觀的人他就在第八識當中觀命,觀察第八識是眾生生命的一個根本的依止處,而且這生命的依止處是互通的。眾生他所變現的果報各式各樣,但是他的第八識之體是互通的。

他產生這樣的理解以後,他就產生怎麼樣的行為?

卻留塵勞,恐其銷盡

貪戀世間五欲塵勞的境界,他恐怕壽命的銷亡窮盡,他所變現的這些依正安樂果報也銷盡,所以他就在定境當中,就全心全意的去貪求安住在蓮華宮。

「蓮華」不是指清淨的意思,這地方的蓮華指的是莊嚴的意思。

他貪戀過去的善業所變現的莊嚴美麗的宮殿,而且廣化七珍,以神通力在宮殿當中變化種種的珍寶,-而且多多的增加種種的美女,恣縱其心,放縱自己的內心,享受在整個宮殿五欲當中,以此當作一種殊勝堅定的理解,這就是我修行追求的目標,就是這一件事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他執著第八識所變現的安樂果報當作真實常住之想,實際上不是常住的。他變成什麼眷屬呢?吒枳(結縛),迦羅(我所作)眷屬,吒枳跟迦羅指的是六欲天天魔的異名;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就做這件事情,變現安樂的果報來作種種的受用,以這樣子來當作他的涅槃,迷失佛陀的菩提功德,而忘失大乘的善根知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他起自己放縱自己慾望的因,追求熾盛塵勞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功德之城,生起六欲天天魔之種,以後變成天魔的眷屬。因為他追求五欲的快樂,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都是這個想法。

識陰魔境前面這八科,他的特點就是,不管是能生的因,不管是所生的果,總而言之,他產生自我意識,一個「我」、還有「我所受用」這二個部份,所以都是生死凡夫。凡夫的「我」跟「我所」是很堅固的,你看他在止觀的過程當中,還是被 「我」跟「我所」所迷惑顛倒。

在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君叫楚成王,楚成王是春秋五霸楚莊王祖父,楚成王在歷史上是很有作為的,奠定整個楚國稱霸的基礎。他本來是立一個太子,他的長子商臣,後來他晚年的時候,覺得老大長子不長進,他喜歡小兒子,所以很想把太子商臣給廢了。但是太子當時跟很多文武百官的關係非常的好,所以商臣很快就知道他父親要把他廢掉,所以他就提前發動政變,領著軍隊直接殺到王宮去,殺到王宮,楚成王就沒辦法,他的兒子就給他一條繩子說:父親,你就自己了斷吧!楚成王沒辦法,就上吊而亡。楚成王死掉以後,發生一件事情,楚成王眼睛都沒有閉,死不瞑目。為什麼呢?因為古代的君王死了以後,有一個重大的事情,就是他下一代的君王要封給他一個賜號,這個賜號是要留名千秋的,表示他一生的成敗。所以楚成王他眼睛沒有閉,為什麼呢?他要看看我這個不孝子到底給我什麼賜號。果然他這兒子給他的賜號不太好,給他一個叫楚靈王,靈巧的靈,古時候靈巧不是好事情,這個人做什麼事不夠厚道的意思。這個兒子給他楚靈王的賜號,他老爸不滿意眼睛還是沒閉。大臣就說:這樣子不行,先王沒有閉眼睛不能入殮,大禮不能成就。所以想想,他兒子就親自跑到他爸爸說:封你一個楚成王,表示你功成名就。講完以後,他爸爸眼睛就閉起來,滿意了。

所以你看我們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自我意識在整個因緣果報當中,我跟我所,我跟我受用這個東西執著是很深的。臨命終的時候根身敗壞,權力已經消失了,所有的東西都消失,那個自我意識我們還是不肯放棄。

到前面的八科,其實前面修止觀的人在整個第八識的因果,都沒有離開我跟我所的這一部份的執取;第九第十就不一樣了,那是出世的聖人,這種聖人是在第八識當中,已經證得我空的真理,他只有一種微細的法執。

辛九、定性聲聞

定性聲聞是怎麼說呢?這個修行者他是決定證得偏空無為之理,而成就阿羅漢的果位。但是他在成就阿羅漢果之前,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誰跟他講都沒有用,他一定要證得阿羅果才能夠迴小向大的。在整個初果、二果、三果的過程當中,他不可能迴小向大。

心遊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在第八識的生滅跟不生滅的二個相貌中活動。

迷執成墮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這個時候在整個眾生的命根的顯現。眾生命根指的是什麼呢?第八識。

第八識命根的境界顯現當中,他在那地方做什麼事呢?

分別精麤,疏決真偽

分別第八識有精妙根麤重二種差別,他認為第八識當中的「道滅」二諦是精妙的,而「苦集」二諦是麤重的;他把它分別出來,這一部份的精妙的,這一部份是麤重的區分出來。而且又有真違的差別,他認為道滅是真實永恆的功德,而苦集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他不但分出精麤,也把它分別出真偽。

因果相酬,唯求感應

他認為整個生命是因果報應的。怎麼說呢?我們因過去有漏集諦的業因,才招感世間苦諦的果報,也因為出世間的道諦之因,而招感出世間滅諦之安樂。所以他認為生命是因果報應的,所以他追求出世間的道滅二諦的感應,他就厭離世間有為的苦集二諦,而追求出世間無為的道滅二諦,追求出世間二諦的感應。

但是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是背清淨道,背離大乘實相的清淨的菩提大道。為什麼呢?因為他見苦、斷集,證滅、修道。他如實了知三界的痛苦,而這痛苦是由心中的集諦、煩惱跟罪業所招感的。

那怎麼辦呢?應該要修學戒定慧的聖道,而證得出世的涅槃。

這個當然都沒有錯,錯在當他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出離三界以後,他就居滅已修,更不前進。問題在這一段,他就安住在偏空的涅槃心滿意足,認為大事已辦,而不想再繼續的前進,依止這樣生起堅定的理解,這個人墮入定性聲聞。無聞比丘就是他不俱足多聞…小乘的學者他也不是完全不聞,不是像我們一般人什麼都不學,他是把他所有的精神體力都用在思惟苦諦、無常、無我,在這地方以外他就不想學習了。什麼叫做一心三觀?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廣大甚深的中道實相,他也不想學習。依止這樣成就增上慢,而成就他的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一個已經是一個聖人,這一科跟前面不一樣。

結成異種 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第九種的魔境,圓滿成就精妙的功德。因為他已經成就出世間的偏空涅槃,成就小乘涅槃之果。但是從大乘的角度,他是違背大乘圓通的佛性,也違背大乘的大般涅槃之果,而生在纏空,為偏空真理之所纏縛,而不想再前進。

這個種性的問題《法華經》就講很多、很多,《法華經》專門講種性。說這個人他為什麼會這樣子?他有他的種性。這個人為什麼他會做這件事情?他有他的種性。比方聲聞人來說,他有二種種性,有一種是定性聲聞,一種是不定性聲聞。

有些人他一學佛以後,他一輩子就生長在小乘國家,他今生生長在泰國,他來生還是生長在泰國,第三生還是生長在泰國,他內心完全所熏習的就是知道一件事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其他什麼事都不知道,這個人他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定性聲聞,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誰講都沒有用,這種人就是所謂的定性聲聞。有一種人不是,有一種人是他前三生在泰國,後來又生長在台灣,他也聽了《楞嚴經、法華經》,後來又生長在泰國。那他的善根是怎麼樣?夾雜。有小乘的善根也有大乘的善根,但是他小乘的善根比較強,那麼這種人在修小乘的過程當中,他就很有可能迴小向大。你看『法華會上』佛陀三周說法,第一周說法,舍利弗尊者就迴小向大,因為舍利弗尊者過去生他修過大乘佛法。

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你修的福報會消失掉,你今天去布施、做義工,你到天上去享完就沒有了。善根一到你的心中,你永遠不會失掉的。你聽過一部《楞嚴經》,結果你都沒有去修,也沒有損失、沒有損失!

大乘佛法除非沒有進入到你的心中,大乘佛法很奇怪,一旦進入到你的心中以後,它就永遠在你的心中停留。為什麼?因為它稱性,它稱合你的本性,你沒辦法把它破壞的。你說,你後來很放逸,到三惡道去了,善根還在。你以後從三惡道出來,你會比一般人早發菩提心。

這種定性聲聞是怎麼回事呢?

他的阿賴耶識當中都沒有熏習大乘佛法,你要他迴小向大,怎麼迴小向大呢?

佛陀沒辦法,只好為你宣說小乘法,為實施權!這種人他本身的學習是比較狹隘的,〔天台宗〕說,這是生滅四諦,觀察四諦法的時候是用對立的心態(生滅就是對立)。他認為苦集跟滅道是不能共存的,有苦集就沒有滅道,有滅道就不能有苦集。

大乘佛法在觀四諦是不二的,苦集當中有滅道,滅道中有苦集,這是圓教的四諦。

辛十、定性緣覺

他是決定證入偏空的正理,而成就緣覺的聖者

心遊兩邊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也是在第八識的麤跟精二個過程當中活動。

迷執成墮 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個修行人他在圓融的六根互用當中,他這個時候,內心生起一念的清淨覺明之心。他這時候的心已經不受外塵的染污,在清淨覺明心中,他就發心的去研究深妙的我空之理。

他這時發明我空之理有二種差別:第一種人是緣覺乘,他生長在佛世,順逆觀察十二因緣,順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病死;逆向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經過這二重的觀察,他得到結論,原來生命是因緣所生的,因為有這個因緣才帶動另外一個因緣,因為有這個因緣又帶動另外一個因緣,在整個因緣的相續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所以他從十二因緣,觀察到因緣空的道理,這是緣覺乘。

第二、獨覺乘,他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的方,沒有佛當然也沒有佛法,他只能山中打坐,「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他看到春天百花盛開,到秋天的時候百花凋零,所以他看到外在的環境是無常敗壞的,他同時也觀察他的內心也是情緒變化。你看,我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心情也不一樣,所以他從整個內外的身心世界,也觀察到身心是無常的。從無常當中他體驗到苦諦,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從無常、苦、無我當中,他就獨自的證得我空的真理,這個是獨覺。

他總而言之,他就即立涅槃而不前進,在我空相應的涅槃之處,他就認為大事已辦了而不再前進,依止這個而生起勝解,這個人成就定性的辟支佛。他的生命當中,他決定要證得辟支佛果,包括諸多的緣覺、獨覺這一類的,暫時不可能迴小向大的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 是名第十圓覺(+)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這是第十緣覺,「圓」指的是整個圓滿十二類生當中,他已經成就第八識一部份的覺性。

覺性指的是什麼呢?第八識的覺性有二個,一個是我空的覺性,一個是法空的覺性。他證得我空這一部份,他證得我空的覺性以後,「(沕+曰)心」他認為這個已經是符合內心圓滿的期待,他不再前進了,而成就湛明之果;在一念湛然光明的心中,成就我空的果位。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他成就獨覺、緣覺的圓明(我空真理),他不再接受佛法的教化。他認為他大事已辦了,他就不再接受教化,當然不受教化也就不可能再迴小向大。

聲聞跟緣覺他們二個很像,都是證入我空,但是過程不太一樣,緣覺人智慧比較高,智慧有深淺差別。聲聞人斷見思煩惱,如燒木成炭,但是緣覺他是更清習氣,燒木成灰,他把煩惱斷了,習氣也破除了,他的智慧比較高。

淨業學園134講次 講義302面

庚三、斥邪結正

我們前面講到十種識陰的魔境,前面的八種都是屬於染污心產生的執著,後面二種是對我空的清淨心產生的執著。這一段是佛陀把它作一個總結,說是「斥邪結正」,「斥邪」是佛陀訶責十種識陰魔境的過失,「結正」是結歸大乘正確的菩提之路。先說明什麼是不對的,再說明那什麼是正確的。

(分二:辛一、斥邪。辛二、結正)

辛一、斥邪 佛陀怎麼訶責前面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佛陀招呼了一聲阿難,這一句話有警覺的意思。

阿難!你應當了知,前面十種識陰的魔境。

佛陀在訶責的時候是分二部份訶責:一、是訶責前面八種外道的邪見。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你本來應該是正念真如,你也應該去順從法空、法空的真如,怎麼在中途當中生起斷常種種的邪見呢?這個邪見是怎麼生起的呢?

佛陀作一個總結說:因依迷惑。

邪見還是我們自己迷惑不覺的心生起的。這很重要,你不能說我看到這件事情是他引誘我的啊!不能這樣講,外境是被動的。諸位要知道,外境永遠是被動的,你有主動權,別人刺不刺激你,是他決定的,你要不要起煩惱,是你決定的。

過去有人在一本書上說:印順老法師講一些思想大家不同意,說打倒印順。印順老法師提出一個方法不錯,他說:打不打歸你,倒不倒歸我。高明!因為外境你沒辦法決定,打不打我沒辦法決定,倒不倒我決定,我自己不迷、不取、不動,你打不了的。

這個地方佛陀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一個人會起顛倒,你自己要負責,你自己顛倒嘛!

第二個訶責、於未足中生滿足想;這是佛陀對二乘聖人的訶責,對還沒有圓滿菩提就生起得少為足之想,這也應該加以鼓勵鼓勵。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總而言之,這都是在第八識的用功,所謂的真妄交攻,而產生這十種差別的魔境。

477魔境的理由只有四個字:「真妄交攻」你不修行就沒有魔境,一個要沒有修行他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他一輩子就是這樣貪圖五陰的快樂,福報享盡,只到死為止,他的內心當中什麼事都沒有。

什麼叫魔境呢?你有用功才有魔境,沒有用功的人他的心就是順從妄想。為什麼有魔境呢?因為我們的心皈依二個東西,一方面想要順從善根,又想要清除妄想,就在那個地方猶豫不決,這個事情就出現了

迷則成害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

總而言之,在魔境當中之所以會墮落,都是因為我們一種堅固迷惑,而我們在整個過程當中,不知道去迴光返照,去找回到我們的真如,找回到我們最初的發心。在十種魔境現前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在解讀魔境的時候,都是依止過去所愛著的因緣,過去生的習氣來迷惑我們止觀的內心。比方說,有些人他喜歡空觀,他因地當中看般若經看很多,他進入到第八識的時候,他肯定執著斷滅見;喜歡假觀、喜歡唯識的人,他進入第八識的時候,他就容易執著常見,在第八識不常又不斷的過程當中各有所愛。

這是什麼回事呢?先習迷心;過去的習氣來迷惑我們止觀的內心,在這地方產生安住,產生休息,當作自己究竟的皈依處,認為自己已經滿足無上菩提,就不用再增上了。

如果是前面八種外道的邪見,就很可能依止這個而成就大妄語,說自己成就涅槃、成就佛道等等。這都是成就外道邪魔之所招感,臨命終的時候因為大妄語的過失而墮落無間地獄,這是前面八種的邪見。後面二種聲聞、緣覺,因為這樣子無上菩提就不能繼續前進,得少為足,偏空涅槃。

勸誡保護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

佛陀勸勉我們,我們應該要存大悲心來秉持大乘的如來之道,將此《楞嚴法門》辨別邪正的法門,在佛陀滅度之後而傳示於末法,魔強法弱、是非不明中,普令修習止觀之人都能覺了這十種魔境的差別異相,不要被自己邪見之魔,而自己造作罪業,自己沉溺在自己的痛苦當中。

什麼叫做自作沉孽?因為你到了行陰跟識陰,天魔都不能幹擾你了,是你自己,你自己挖一個坑,你自己跳下去的。

保綏哀救,消息邪緣

保護安定修行的內心,來哀救修行之人,消除心中的邪見顛倒,使令他的身心世界,能夠證入佛陀中道的知見當中。從始至終能夠圓滿成就圓通的功德,而不遭外道、二乘的歧路,而直趨涅槃之城。

佛陀在訶責過失的時候,先講出過失的原因,再講出對治的方法。說我們為什麼會有魔境呢?簡單講就是「真妄交攻」。我相信每一個人發了菩提心,開始真正修行的時候,內心一直很矛盾,這個很正常,你要不矛盾、不掙扎,你就不是在修行。

為什麼呢?經典講很清楚,一個是我過去愛著的習氣,我很想這樣做;第二個是我們今生修學佛法,佛陀教誡我們,我們聽聞佛法所栽培的善根。那可好了!心中永遠二個聲音,很想這樣做,不可以!很想那樣做,它不同意,我們經常這樣真妄交攻。世間人他活得很快樂,因為他的內心統一的,用百分之一百的心去放縱;聖人也很簡單,聖人用百分之百的心安住在聖道。最困難就是這個過程最困難,有煩惱也有善根,有善根又有煩惱,這個就是真妄交攻。這時候色受想行識,就在我們的心猶豫不決,腳踏二條船的過程當中,五陰魔境就全部顯現出來。

五陰魔境的過程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說《楞嚴經》是照妖鏡,就這個意思。它把五種五十陰魔全部講清楚,讓你看過一遍。

魔境生起是真妄交攻,那怎麼辦呢?

佛陀在本經當中的方法只有一個:「不迷、不取、不動」。你不要亂動,不要輕舉妄動,你一亂動你就完了!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永遠是仁者心動,你心一動,你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起跑點很多人跑得很快,但是最後的終點你不一定達得到,這個過程很重要。不是說你開始很用功就怎麼樣,你這過程很多事情要處理的。我講實在話,煩惱不會放過你的,它不會投降的,你要對治它,它也不是簡單的,它肯定要跟你反抗;但是有一個好處,「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它沒有實體。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們所做的戒定慧是稱合本性,我們是真實體性,它只是一時顛倒所成的,我們是真實體性的。所以無明煩惱最怕什麼?煩惱有一個天敵就是時間,你要不動,它就消失掉。它怎麼能夠跟你這樣耗下去呢?它哪有時間呢?煩惱是一種情緒化,它是生住異滅,因為它不稱合本性,所以它一起來的時候,你一旦不隨順它,它就消失掉。煩惱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它經不起你時間跟它耗,你要不動,魔就消失掉了,你連對治都不要對治,你要一動,你就完了!它要的就是你動,那這事情就沒完沒了。

我們要慢慢體會這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字真言主要來自哪裡呢?它的理論基礎來自於:「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因為你沒有實體,我敢跟你耗下去;我的戒定慧是從我的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是有真實體性的。這地方我們前面花了很多、很多時間講「七處破妄,十翻顯見」,妄想是本空的,真如是本有。

這地方我們要知道,我們是真實的,它是虛妄的,所以你不要怕它,而且你不要跟它對治,你只要作一件事:「不迷、不取、不動」,當然「不迷」是最重要,你一顛倒你就完了。

這一段等於是把它煩惱生起的原因跟對治的方法說明了!

辛二、結正

應該怎麼辦,才是正確的修行法門?先結示正確的修學因果

法門殊勝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我們將《首楞嚴王三昧》修學法門分二部份:一、因地的正念真如,以不生滅心而修學所有的三昧,「正念真如」。二、過程當中遇到任何的魔障記得「不迷、不取、不動」。就是這二個法門,第一個「正念真如」,第二成就三不。這二個法門,是怎麼來的呢?這要有傳承,過去當中的恆沙劫微塵如來,都是依此法門而得心開意解,入佛知見,乃至於成就無上菩提。這個法門不是釋迦牟尼佛這樣做,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十方諸佛都是這樣走過來,沒有一個例外,沒有一個人修行不順從真如,不保持「不迷、不取、不動」,沒有一個人這樣子,都是這樣做的。

識盡根融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

功德相:假設你識陰能夠窮盡,你能夠在整個第八識當中,把它雜染的因果這一部份破壞了,以我空法空的真理,來開顯清淨的因果,這時候六根互用,這我們講,證得圓通法門。

在階位,古德判教,諸根互用是什麼階位呢?圓教的初住,破無明證法身,別教的初地。

頓超諸位 從互用中,能入菩提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

圓教初住它的功德是怎麼樣呢?

在六根互用當中,他能夠等入菩薩的金剛乾慧地。我們講到乾慧有二種,一個是初步的乾慧,十住、十行、十迴向;一個是金剛心以後又重複回到乾慧,這個是金剛後心的乾慧,是等覺菩薩的境界。

這地方我們解釋一下:

為什麼圓教的初住他的觀行力,等同金剛乾慧呢?

這是講本質是相同,因為圓教他入了真如三昧的時候,他是一入一切入,一證一切證,一修一切修。你不能夠說,我的真如跟你的真如不同,你的真如比較圓,我的真如比較不圓,沒有這回事情。

諸位你看〔天台宗〕的判教,六即佛,它怎麼判?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從理觀上是「六而常即」,雖然是有圓教即佛、名字位、相似位、觀行位,但是它所觀的理是一致的,所以「六而常即」,這是約理觀。圓教初住位的菩薩觀照真如的時候,他的理觀等同金剛乾慧,當然事修不同,福德資糧完全不同,但理觀是相同的。

他理觀是什麼呢?圓明精心。

「圓明」指的是他能觀的智,「精心」是他所觀的理。他就是以一心三觀而照了現前一念心性,以如如智,照如如理,這一部份是等同金剛乾慧的。

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

他在整個理智相應當中,他能夠「發化」;他能夠從初住直接轉入金剛等覺後心的妙用。前面說過,在理觀這一部份是相似的。就好像一個清淨的琉璃寶內外透徹,內含光明的寶月。「琉璃寶內外透徹」指的是所觀的理,也就是我們講的「現前一念心性」,或者講「真如」,所觀的理性;「內含寶月」指的是能觀的智慧,「空假中」三觀。三觀去照一念心性,一念心性又俱足三觀,以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還取如如智。

如是能超越別教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而等同於整個菩薩的金剛三昧十地,乃至於等同於等覺的圓明(一心三觀的智慧)。圓教初住是等同於等覺菩薩的,在理觀方面是等同的。

圓證佛果 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最終他就能夠證得佛陀的妙莊嚴海。這地方是就修德來說,他能夠成就無量功德的果海;在性德方面,他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哪有什麼得不得,你只是「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我們只就是把我們原來的佛性恢復起來而已,哪有什麼得不得?

從這經文道出講出二個觀念,就是我們修行:第一個是本來具的,你不要修行了,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你相信它的存在,然後順從他就好。二、熏習成,你要用功,這一部份是可以修來的。本來俱我們叫性德,我們的真如本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這一部份你不要去修,你只要相信它、順從它就好。第二個是「空假中」三觀,用空假中三觀來照了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空假中」三觀是要修來的。

在本經當中我們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樣講凡夫的清淨跟佛的清淨有什麼差別呢?

我們從這一段經文就看得出來有差別,凡夫的清淨只是一個清淨的琉璃寶,裡面沒有光明,被黑暗罩住,我們只有性德沒有修德,我們的清淨叫素法身;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有很多很多的妄想籠罩在清淨心當中。佛陀的清淨是那一念清淨心當中,多了一個寶月,多了一個光明,他有修德。所以我們性德是具足,性德這一部份跟佛是相同的,但是修德就是我們要用功的。

這一段等於是說明整個修學當中,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性德跟修德二項的操作,佛陀作一個總結。

戊三、結勸欽誨遵修

佛陀對我們的教誨,而弟子們應該怎麼去奉行。

遵循傳承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麼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

不要說十種,其實在整個五十種陰魔的魔境當中,釋迦牟尼佛你怎麼知道這五十種魔境呢?佛陀講出傳承:過去十方諸佛,他們在修習圓頓止觀當中,他們依止他們覺明的始覺智慧,他們判斷出來,定中所觀察出來的。

意思就是說這五十種魔境,是十方諸佛過去修行的經驗,過來人的經驗。

善知魔境 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ㄔˇ)(ㄆㄛˋ)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

這地方講到我們在對治五陰魔境的功德:

破惡與增善:五十種魔境現前,假設我們能夠清楚的知道它是虛妄境。你知道這是虛妄的,我今天要遵守真如本性,我不能再順從妄想,我要順從真如,你只要生起這樣的觀照,那有什麼好處呢?心垢洗除,不落邪見。

一方慢能夠調伏煩惱,你一旦不順從它,它就完了,你也不會落入邪見,這樣子你自己的五陰魔境慢慢銷滅,內魔銷滅,當然外魔不起,魔王再怎麼厲害他也不能強迫你。我們之前講過,魔王他頂多就是在前面挖個火坑,在火坑上面擺滿鮮花,很多莊嚴之物要你去跳。但問題是你自己要去跳才有辦法啊!魔王不能將你推下去,他沒有那個能力。所以說,我們內心的魔境消除了,天魔(魔王波旬)自然摧碎,乃至大力鬼神(魔王眷屬),它們就褫(奪取)魄逃逝,他的氣魄就消滅了,就逃逝了。為什麼呢?邪不勝正,你正念真如,你在光明當中,他在黑暗當中,黑暗怎麼敢去跟光明抗拒呢!魑魅魍魎更小的鬼神,當然更不敢出聲,魔王、大力鬼神,一些諸小鬼神自然消失掉,因為你心中有光明。

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

所有的功德都不會缺少,都能夠俱足,即使是下劣種性二乘之人,也能夠在正念真如當中,慢慢增長你的大乘善根,而趨向大般涅槃,永遠不會有任何迷惑產生。

這地方是破除邪見顛倒而增長善根,這是講到本經的功德。

勸修護持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假設在末法當中,眾生去佛久遠,而且自己障深慧淺,這個修行人他不能夠完全的通達大乘的一心三觀,什麼叫做「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他不知道,而且他也不能夠完全明白佛陀所說的五十種陰魔的法門,在這過程當中哪一個地方有火坑要小心,他也不知道,但是這個人也不簡單,他有善根喜歡修學《止觀三昧》。但是他對這止觀法門不是很清楚,過程當中哪一個要小心他也不知道,汝恐同邪,恐怕會墮入到魔障當中。那怎麼辦呢?

佛陀說有一個方法,你既然什麼都不知道,就好好的持『楞嚴神咒』(長水大師說,持『咒心』也可以),假設你也沒辦法持誦怎麼辦呢?將『咒』寫在禪堂,或帶在身上,仗持咒力,因為咒有金剛藏菩薩的加持,魔王也不敢動你。總而言之,如等應當欽奉十方如來真實的教誨,能夠究竟修學《首楞嚴三昧》,這是佛陀最後最圓滿的正確的修學軌範。

這地方是說,我們過去學很多的止觀,比方說『唯識止觀、四念處止觀』,其實這樣的止觀都是在枝末上對治煩惱。本經的特點,它是從你煩惱的根本,從你的不生滅心下手,你把煩惱的根斬掉了,你就好處理了,其它那些剩餘的勢力,你就比較好處理。所以你看〔天台宗〕它的「十乘觀法」,第一件事就是真正發心,它那個真正發心,不是說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這個!它是發起不生滅心。圓教的真正發心是依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它是真實的發起:「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這地方真如發心修學,因為我有真如佛性,所以我應該要順從它,念念順從真如。

丙二、更斷餘疑

到這裡佛陀等於講得差不多了,前面的破妄顯真,會四科融七大於一心三昧,把四科融入到一心真如,然後講到正助二行,二十五圓通,乃至五十種陰魔,整個過程都講得差不多了,佛陀最後再斷除最後剩餘的疑惑。

(分二:丁一、疑問。丁二、答釋)

前面的五十陰魔它本來就分二科(一、正明禪境。二、更斷餘疑)

丁一、疑問(分三:戊一、領前法。戊二、騰三問。戊三、總請答)

戊一、領前法 阿難尊者領受佛陀所說的五十種陰魔的法門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悔,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重復白佛:

阿難尊者完全聽完佛陀說的五十種陰魔之後,他可以說是非常的歡喜、也非常的受益。所以他以感恩心身業頂禮,而且意業遵奉憶持不失,將整個法門的過程憶持不失。這時在法會當中白告佛陀:

戊二、騰三問

「騰」,生起最後三個疑問

(分三:己一、問陰本妄想。己二、問併銷次第。己三、問詣何為界)

己一、問陰本妄想 五陰為什麼就是妄想呢?

「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

第一問:

佛陀啊!你在本經當中說五陰的差別相,五種的虛妄相都是我們的妄想所成,但是我親近您老人家這麼久,佛陀講那麼多觀念,講中觀講唯識,佛陀頂多是講五陰是因緣所生,它的本性是畢竟空,頂多也講五陰是因緣生啊!怎麼說五陰是妄想呢?你過去都沒提到這個觀念,現在怎麼會提到呢?

己二、問併銷次第

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

第二問:

五陰要銷除的時候是一併,還是要一個一個,先破色陰再破受想行識,是要一個一個銷除,還是同時銷除?

己三、問詣何為界

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第三問:

這五陰的相狀到底它彼此間的區分是什麼?比方說,色陰是從什麼到什麼?

比方我們講淨律學佛院,淨律學佛院到底從什麼範圍到什麼範圍之內都叫淨律學佛院?離開這個範圍就不是淨律學佛院,它有個範圍,五陰亦復如是。色陰的範圍是什麼?受陰的範圍是什麼?要把界線釐清。

阿難提出三個問?

戊三、總請答

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佛陀攏總的回答:

惟願如來依止心中的大悲心,一方面為了整個法會大眾來作清淨智慧的依止,更一方面讓末法障重的眾生為作將來的正法眼藏;一方面加庇當時的眾生,一方面加庇來世末法眾生。

丁二、答釋(分二:戊一、正答所問。戊二、結勸傳示)

戊一、正答所問

(分三:己一、廣答陰本妄想。己二、超答詣何為界。己三、追答併銷次第)

己一、廣答陰本妄想(分三:庚一、總明。庚二、別示。庚三、結成)

庚一、總明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佛陀說:為什麼五陰本是妄想呢?

我們眾生本來面目是精真妙明,精純而不夾雜,真實而不虛妄,而且是俱足無量的功能德用(妙明),俱足無量的智慧德相(本覺),周徧法界(圓淨)。我們一念心性俱足這五種的功德,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這五種功德它是一種真實的功德,所以它非留生死及諸塵垢;它不可能永久的停留在生死當中,停留在煩惱塵垢當中,不可能永久的。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所以真實的東西它本來沒有五陰的,沒有五陰是怎麼生起呢?是妄想生起。「乃至」就是說,不要說五陰,那個五陰它是有相狀的,乃至於相的虛空,都是妄想所生起的。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就可以推論,斯元本覺妙明真精;「斯」指的是五陰的相狀。它的根源就是我們本覺妙明真精當中,妄以發生,一念妄想的啟動,才產生這麼多依正二報的世界,這種情況就好像演若達多迷頭認影。

佛陀前面說,演若達多他起來的時候,他也不看自己的頭,他不摸頭,他只看鏡子的影像,結果這個鏡子很模糊,他看不到頭,他就認為他沒有頭。

他意思就是說,你不要老是看外面的鏡子,你自己摸一摸你就知道了。他只去認應鏡中的影像,而不去認他自己的真如本性;影像指的是五陰的假相,而忽略了真如本性。

迷執故有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事實上五陰的生起是沒有原因的,只就是一念的妄想而生起的。佛陀為了要從眾生的妄當中,所以安立了因緣。也就是說,佛陀是為實施權,而說因緣法,所以因緣法是為實施權。外道迷於因緣而說自然那更是顛倒,連因緣法都不究竟何況是自然呢!彼無相的虛空尚且是真實的心中一念的妄想所生的,更何況是五陰呢!所以因緣自然這二種教法,都是眾生虛妄的計度所產生的;因緣是佛陀的方便教法,但是它是不究竟的,「諸法因緣生」這一句話是不圓滿,應該說:「諸法是妄想所生」才是比較圓滿。「諸法」是指有漏之法,所以一切都是我們眾生妄想之所創造。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

佛陀為了使令眾生知道五陰是虛妄之法,所以只好說五陰是因緣所生之法,這只針對人天二乘根性而說。

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

實際上能生起五陰的妄想根本是無所有的,更何況由妄想所生的因緣之相,更是了不可得。你看五陰是妄想所生,妄想根本就沒有原因的,那你說五陰還有呢?

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何況是那些愚痴的外道,還把它當作自然。

他意思就是說,連因緣生都不究竟了,何況是自然呢?

陰本妄想 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總而言之,從圓滿的教法當中,五陰是妄想所生。

這觀念我們把它作個總結:

佛陀說法,不是什麼人都講一個法,他是不同人講不同法。不同法當中有權法跟實法二種差別;權法就是方便,比方有些人他沒有大乘善根,他的思考模式一定要產生對立,要嘛就是對,要嘛就是錯,那沒辦法,佛陀只好說諸法因緣生。

那是怎麼回事呢?那是依止虛妄相而說的。

比方說,你看大海,大海本來很清淨,突然間風一吹,撞到石頭產生水泡,這個水泡本來是沒有,它本來就是一念的妄動才有水泡,但是你跟他講說沒有,他也沒辦法接受。說:好吧!那就有吧,那這個是什麼呢?它是很多因緣嘛!因為有風的因緣,它去撞到石頭,所以就變成水泡。

佛陀在講因緣法的時候,他是假設很多的因緣而創造的五陰,說因緣生。說:這水泡有沒有?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當然是有,不能說沒有。這是佛陀依止虛妄相而說法,但是依止真實義來說法的時候,佛陀講話的口氣就不一樣,這個水泡本來就沒有,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大海哪有水泡呢?佛陀到《楞嚴經》說水泡是沒有的。

他說:你前面說諸法是因緣生,水泡是因緣生,那是為了方便說。

所以你要知道究竟義是當體即空,但是方便教法裡面說諸法因緣生;到了究竟義是諸法本是本自清淨,本來無生。所以諸位要把這二個觀念弄清楚,在方便當中,我們安立了因緣生,到究竟義的時候,一切法本自無生,本自清淨,本自無生。

諸位你要知道,到了《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的時候,他就不再講諸法因緣生,直接從無生當中去建立一切法,直接契入一心真如。因為在因緣生,你頂多破妄你不能顯真。你說這個水泡,是由風吹而碰到石頭就有這個水泡,你這個講得很表面,沒有把大海的本質講出來。但是講諸法無生的時候,就把大海講出來了,其實你要顯真,不是破妄而已,要顯真,把真如本性顯出來,你才能夠直下承當,才能夠順從真如,從真如當中開顯無量的妙莊嚴功德海。

所以到本經的時候,他不是要你去斷惡修善而已,不是這樣子那麼簡單,他要你承當:「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要承當這一件事情。你《楞嚴經》這一關你沒有衝過去,你後面的《法華經、華嚴經》你根本就走不過去,那是要顯妙用,你連承當真如你都不敢承當,你怎麼修《法華三昧、華嚴三昧》?那是要顯莊嚴、顯妙用。

《楞嚴經》它的觀念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告訴你,妄想不是你的主人,它是來掛單的,你不要相信它。說,欸!我煩惱很重。你不能說煩惱代表你阿!那是一時的生滅因緣,不能說你煩惱很重,不然你拿出來看看!所以在《楞嚴經》當中,佛陀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我們本來的面目是清淨的,妄想只是一時的風吹草動,你不要當真,它不真實的。大海當中偶爾生起水泡,它不能代表大海,大海還是大海,這個觀念諸位要清楚,你這個觀念清楚了,你這《楞嚴經》就沒白學了,「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能夠承當,對你以後念佛、持咒、修六波羅蜜有很大的加持力。

淨業學園135講次 講義305面

庚二、別示

本經在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佛當中的定位,古人講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本經主要的特色就是要使令我們覺悟生命的真實相。這當中佛陀是把我們的生命分成二部份來觀察,第一個是屬於真實的部份,第二個是屬於虛妄的部份,這二個部份。

這二個部份我們應該怎麼去如實的觀察呢?有二種差別;

第一、從生滅跟不生滅這部份來觀察,五陰的身心世界是生滅變化的,是我們沒辦法作主的,變來變去的。比方說,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跟前生的身心世界那是不一樣的,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跟來生的身心世界也不一樣,所以它是一個生滅變化的,而我們真實的心性它是不生滅的,永遠是這樣子。本經常常說,主人是不動的,客人是變來變去的,所以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不管你過去是由善業所招感的,或者是罪業所招感的五陰身心,總而言之,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它有一天會被無常所破壞,這是我們第一個覺悟:「它是變化的」。

第二、五陰身心它基本上是帶有過失的,從佛法的角度,我們眾生的五陰是由煩惱所招感的,一念的無明妄動才有的。所以煩惱所招感的是一種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的五陰身心本質是苦的。說,欸!我平常有些快樂,這種快樂是夾雜過失的快樂,以佛法的角度,這種快樂不是安穩的快樂,是不安穩的快樂。說是一個美好的食物,裡面有毒藥,雖然這食物吃起來很甜美,但是長久來說終成大患。

佛法對於有過失的快樂是持否定的態度,只有我們安住在真如本性,那種快樂才是安穩的長久的快樂。所以我們在修學大乘佛法,你一定要對你的生命要如實的了知二個道理:第一、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無常敗壞的。第二、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帶有過失、帶有痛苦,這個本質是不能改變的。

這二種觀觀念就帶動整個本經的所有修學,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破妄顯真,它的理由就是,因為虛妄的東西是暫時、是痛苦的,所以你肯定要破壞,你要離苦得樂,你要究竟的處理生命的問題,你一定要把虛妄的五陰破壞掉。所以破妄顯真就變成整個我們《楞嚴經》修學的宗旨。但是實際上,破妄顯真也等於是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宗旨,每一部經都是破妄顯真,不過本經在破妄顯真,它比較偏重在破妄這一部份,修我空觀、法空觀來破除五陰的假相,安住真如。所以本經從文字上來理解,你說它開顯真如這一部份講的不多,我們只能夠說安住真如,破除虛妄。你要看《法華經、華嚴經》那就不同,它是把真如本性的功德妙用完全顯現出來,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那真的是在顯真,顯真如不可思議的妙用。

但是本經我們來看,都是在教我們怎麼樣能夠攝用歸體,或者說把心帶回家。本經是要我們從虛妄而回到真實,從真實當中再出發這一部分交給《法華經、梵網經、華嚴經》這一部分來說明。所以本經的定位就是破除虛妄扮演重要角色,把你的基礎打好,說這個杯子你還沒裝甘露水,但是起碼你先把這杯子洗乾淨,那你以後所做的六波羅蜜全部是一種成佛的資糧,全部是一種稱性的功德。你沒有經過《楞嚴經》的過程,杯子沒有洗乾淨,你依止虛妄的心來布施、持戒、忍辱,所有的心都是虛妄的,杯子沒洗乾淨,裝的所有東西通通都是染污。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每一個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楞嚴經》這一關是必修的,是基礎課程,因為你要先破妄你才有資格顯真。所以本經在破妄這一部份,佛陀講得非常詳細,第一個你要怎麼破妄,要怎麼正念真如。第二、你在破妄的過程當中,真妄交攻,妄想會反彈,你要怎麼辦?你要如何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也就是說,你要怎麼去安住,安住了以後,這過程當中遇到障礙又怎麼去調伏。本經在整個破妄的過程當中,引導一個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講得非常的詳細。可以說,為我們未來行菩薩道打下一個堅固的基礎,一個不生滅的基礎。

庚二、別示

這一段是佛陀回答,五陰本是妄想所成,前面是總明,這以下是別示

(分五:辛一、明色陰惟是堅固妄想。辛二、明受陰惟是虛明妄想。辛三、明想陰惟是融通妄想。辛四、明行陰惟是幽隱妄想。辛五、明識陰惟是顛倒妄想)

辛一、明色陰惟是堅固妄想

前面佛陀在講到五陰魔境的時候,佛陀是把色陰惟是堅固妄想這個名詞講出來,但是為什麼我們的色陰是堅固妄想,它的理由在哪裡,佛陀沒有詳細的說明。這一科佛陀就解釋它的理由,為什麼我們內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都是堅固妄想所變現出來的呢?佛陀把這理由講出來。

體因想生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這地方把色陰當中其中一個部份,最重要的我們的身體來作說明。我們的身體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

首先是因為父母的情愛之想,就是你要投胎必須有父親母親彼此之間情愛之想,其次,汝心非想,則不能來。這當中我們自己也要有一個愛憎之想,比方說,我們今天是一個男眾,我們對女眾有貪愛心,對男眾有瞋恚之想,而女眾剛好相反。總而言之,我們今天會來投胎,我們自己要動一種很堅定的憎愛之想,這樣子就在想當中就去相續我們的命根。我們死了以後,為什麼又創造一個色身?因為這當中有三個人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第一個、你父親的想像力,第二個、你母親的想像力,第三個、你自己的想像力,三種想像結合在一起,就把我們今生的色身創造出來。

引喻詳釋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

佛陀譬喻說:

正如我前面講的一個譬喻說:我們內心想像酸醋的味道,我們口中就引生口水;我們心想像我們登於高山當中,我們足心就產生酸澀顫抖的相貌。但實際上懸崖並不現前,酸醋的東西也沒有真實的現前。我們的色身如果假設跟虛妄的想像沒有相通的話,我色身是色身,你的想像就是想像,假設是彼此不相通,那口水又怎麼因為你的想像酸醋而產生呢?

我們的色身基本上是深受我們的想像所牽動,所以這個色身它的本質是想像,跟想像有關係,因為你是從想像而生,所以你就會隨想像而變化。

結示立名 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我們的色身是我們的一個堅固的妄想。

「堅固」就是說,你那個想像是很明確,很堅定。比方說你臨命終的時候,你那時候心中對娑婆世界有很堅定的貪愛想像,我們就來娑婆世界投胎了。你臨命終的時候對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七寶池八功德水,產生很堅定的想像,「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那你就到極樂世界去投胎了。從本經來說,強調臨命終的一種堅固想像所創造出來了;當然從〔唯識〕的一種等流性,你臨命終的想像就是你平常累積出來的,所以說,我們的色身是跟我們的想像力有關係的。應該是這樣講,你今生的色身是你前生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說:我來生要去哪裡呢?你不要去算命,你看你一生當中,你大部分都是往哪一個方向想。一個人大差不多到了四十歲,最多五十歲,你來生的相貌大概已經畫出來了,因為你平常都在那個地方想像,點點滴滴那種堅固妄想已經把來你來生的色身,來生的外在環境這個圖畫已經畫了差不多了,除非你用很大、很大的止觀力量徹底的懺悔改變,否則你大概是往那個方向走。

所以我們說,你前生的想像創造今生的色身,你今生的想像就創造來生的色身,生命就是這麼一回事!

辛二、明受陰惟是虛明妄想。

它也是想像,但是它是虛明,沒有像前面那麼的堅定,它是一種比較虛妄不實,變化不定的一個想像。

轉想成受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

正如前面所說的,當我們心中想像自己臨於高山之想的時候,我們的身形就會產生一種酸澀的感受出現。你沒有真正爬到高山,但是你這麼一想,你就會產生這樣一種酸澀的感受。

結示立名 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由於我們心中的想像,就會產生感受的生起,而這個感受能夠牽動我們的身體感受的自體。也就是說,我們現前不管是順境中增益的樂受,或者是在逆境當中這種折損的苦受,這二種的感受在我們心中留動奔馳,這就是我們虛明的第二妄想。

前面的色身是可以去碰得到的,身體可以碰到,耳朵可以聽到音聲,眼睛可以看得到的,見聞嗅嘗覺,五根都是可以接觸的。但是這個想像就是完全是一種比較不是那麼明確的一個物質存在,因為你感受變來變去的,一下覺得快樂,一下覺得痛苦。所以它本質是妄想,是比較虛明的,是種變化多端的想像,創造我們一時的感受。前面是一個長時間的想像,我們想像有二種,一種是你經常這樣想的,長時間的想像會影響到你來生的正報依報;但是你偶爾打打妄想,這個一時的想像會影響到你來生很多的感受。比方說,有些人吃榴槤,他一吃榴槤,他就產生樂受,有些人一吃榴槤就很痛苦。榴槤它本質沒有快樂痛苦,就是完全你想像出來的,你認為它好你就很快樂,你覺得它不好,你就很痛苦。物質本身不能創造快樂,是你的想像自己創造自己快樂,也創造自己的痛苦,但是這種感受是比較虛明的,比較變化多端的。

辛三、明想陰惟是融通妄想

這是色受想,色陰跟受陰是比較偏重在外在的因緣,而想陰就是通內通外,想陰的力量很大的,它通於外在的物質世界,也通於內在的內心世界,所以叫融通,它可以說是通內通外,它是我們生命內外的橋樑,所以叫融通妄想。

身念相應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

我們的生命是因為我們心中的一個思慮(想像),我們心中有很多的想像,有很多的分別才會趨動我們的色身去造作很多事情。比方我現在想要去拜佛,你身體怎麼會跑到佛堂去呢?你一定心中先有想像,哦!我要去拜佛,我現在要去憶念佛陀的功德,要去讚歎佛陀的功德。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趨向分別,你才能夠推動你的身口去工作的。哦!我現在要去齋堂,你心中沒有想像,你不可能會行動的,不可能!

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

但是這地方有個問題,我們的色身它是一個物質的世界,它不是一個有明了性的心法,為什麼色身它會隨順我們心中的想像所驅使呢?色身是一個無情,我們心中的想像是有情,這彼此沒有關係的啊!但是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但是我們心中產生想像以後,我們就可以生起種種身口的造作,比方我們去拜佛、去齋堂等等,一切的身口造作都是跟心中的想像相應的。所以說我們想像力,一定有一個想像力是融通妄想,它是通內通外,它能夠通於外在的世界,也能夠通於你內心的世界,而這樣的一種通內通外就是我們的想陰。

結示立名 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前面的想陰是講到內外的融通,這地方是講寤寐的融通。想有二種意思,一個是內外,一個是寤寐,你白天的醒著的時候這想像的心,就是你晚上睡覺時候你想像的心。所以我們的想,通於覺醒也通於作夢,你白天怎麼想,你晚上就作什麼夢,這道理是這樣子的。

我們心中有所想像,才能夠去搖動我們的身口,做種種妄情的造作,這就是融通第三妄想。

在古德的註解當中說:我們的色陰跟受陰這二部份,其實都是在承受過去的業力,它只是一種果報。色跟受它沒有造業的能力,它就是你前生怎麼想,你今生就出現了,那你只好認命!我們對於色身對、於感受主要是認命,但是這想陰可不同,它是一個非常強的因地,它是一個很強大的造業力,它對來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它是一個因地。

在〔唯識學〕上有這麼一個偈頌說想陰:「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你整個身口二業的造作都跟你的思想有關係。

我們看大乘經典,佛陀對我們的想像力有二不同的說法:一個是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這是一種負面的說法。說你來生為什麼到地獄去呢?因為你作了錯誤的想像,你整天想一些殺盜淫妄的事情,你肯定到地獄去。那想像就不好啦?不是這個意思。「諸佛正徧知海,也是由你眾生心想中(從心想生)。」你看他為什麼到極樂世界?他也是善於利用他的想像力,去思惟極樂世界的功德,產生強大的信願而往生淨土去。

所以我們今生的想像力,是一個正面的想像或負面的想像,那會引導我們,動身發語獨為最;然後這個業力,引滿能招業力牽,會產生招感的力量。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諸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不斷的看經典?

因為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想像,我們要從一個眾生的知見入佛知見。佛陀平常都在作什麼樣的思想,佛陀一天當中,他對生命、對眾生他是怎麼想像的?其實我們就是在學佛的思想、學佛的思考模式。我們遇到我們有財富,我們應該要學佛陀去布施,養成布施的思考模式;養成持戒的思想,養成忍辱的思想。因為你有這個思想你遇境逢緣,你自然會有這個行為。所以我們讀聖賢書有什麼好處呢?提升我們的思想,我們過去是這樣的思想,欸!慢慢提升,你思想改變了,你行為自然改變。

這地方說融通妄想,想像通內、通外,通白天、通晚上,當然也通於善、通於惡。想陰是在整個五陰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造業的主導者。

辛四、明行陰惟是幽隱妄想

行陰是不容易了解,它是一個非常幽微、非常深隱,一個不可了知的妄想,一個微細的妄想所構成。

體遷不覺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

什麼叫做行陰呢?化理不住;行陰是我們身心二法當中一種生滅變化的根本;它是運運密移,它是一種動態的,相貌是念念的遷變,而且是非常的幽微深隱不易了知的。比方說,甲長,你的指甲每天在長,你感覺得出來嗎?比方說,你頭髮每秒在生長,你感覺得出來嗎?或者我們的氣血慢慢的消退,我們容貌慢慢的變皺。可以說,我們出生開始,我們的頭髮、我們的指甲、我們的氣血、我們的容貌,每一天都在變化。但是我們自己卻沒辦法去覺察它的存在,而那種變化的行陰是來自於,因為你心中有一種微細妄想的變化,所以促成我們生命不斷的變化。

你看佛陀的生命他沒有變化,佛陀的法身也好,報身也好,佛陀的自受用這一部份…他受用他是順應眾生,示現生老病死;佛陀自受用的身,你看他今天是這樣,他明天還是這樣,他沒有變化,因為他沒有那種幽隱的妄想,我們還有微細的妄想。所以我們整個身心世界不斷的變化。

雙詰是非 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

阿難!行陰假設不是我們的心,那也不對啊!它不是我們的心,為什麼它有力量讓我們的色身不斷的遷變呢?它不是我們身心世界的一部份,他跟我們沒有關係啊!那為什麼它會使令我們色身不斷念念的遷變?

假設它一定就是我們的心,那麼為什麼它變化的時候,我們無所覺知呢?

結示立名 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事實上,它本身就是我們身心世界的一部份,只是這樣的一個身心世界念念遷流變化是非常的幽微,非常的深隱而不可了知,如此罷了!

行陰它說什麼事情?我們的身心世界為什麼要有個行陰這件事情?你看色受想,它就是個很明確的東西出來,你的想法是什麼?我的想法要往生極樂世界,我的想法是我來生做個大國王,這個是很明確的。行陰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它到底在講些什麼概念?我們的身心世界,為什麼佛陀安立一個行陰?他就講一件事情說,我們的生命是處在一個動態的環境,我們處的色身、我們的內心是不斷的在變,我們沒有一刻是停止的。你說欸!我今天跟昨天一樣。不可能!它是剎那、剎那在變化的。我們的生命是處在一個動態的環境,不斷的在變。你說是,生住異滅,其實這個「住」,這一句話是不存在的,我們沒有住下,我現在感覺怎麼樣,你講一句話的時候,你是在形容你前一個剎那的身心世界,因為它是流動的,而這流動的相貌它正是「行陰」所收攝。

辛五、明識陰惟是顛倒妄想

識陰是什麼呢?是前面色受想行的一個依止處、大倉庫。所有的色受想行都是由識陰變現出來,所以它是一個我執、法執所相應的一個顛倒妄想。也就是什麼意思呢?前面的四個妄想都要加一個顛倒,從凡夫的角度,我們的色陰是一種堅固的顛倒妄想,我們的受陰是一種顛倒的虛明妄想,乃至於行陰是一種顛倒的幽隱妄想。因為我們所有身心世界的造作、變化都離不開第八識這個顛倒,它是以顛倒為本質。

識陰非真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

假若這精純明了湛然而不動搖的第八識,名恆常者;我們假設它是一個恆常相續的,第八識恆常相續的,但是它整個作用在身根當中,不離開見聞嗅嘗覺知六根的作用,假設它是一種精純而真實的心性,它不應該容受虛妄的習氣才對啊!

先按定其實這個第八識它也不是真實的,它也是妄想變現的,它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先把它按定,以下再說明理由。為什麼說第八識不是本來面目,它也是一種妄想習氣所變現呢?

隨境生滅 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為什麼我們過去曾經在某一年,我們看到一個很珍奇的物質,這個東西很特別,我們當初真的是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經過了一年、二年、三年、幾年過去以後,我們對於這件事情不但是忘記了,連忘記的念頭也沒有,忘得乾乾淨淨。後來在某一個特殊因緣當中,我們又再看到了一次這個珍奇的物品。因為你過去有這樣的一個種子,你又看到了,內心外緣的碰撞,我們過去生可能曾經親近過三寶,受過菩薩戒,但今生忘了一乾二淨,但是你看到佛像的時候突然很感動,這怎麼回事呢?你內心的善根被觸動了,記憶宛然曾不遺失,你過去的記憶力突然間,啪!表現出來,而且清楚分明的現前,一點都不忘失,就好像你回到過去一樣。

這個精純明了湛然不動的心中,就表示什麼呢?它是念念受熏,它的確會受前七轉識的熏習而有所增長,或者有所損減。有何籌算,這地方的種子是無量無邊,又怎麼能夠計算呢?

在〔唯識學〕上說,一個法會受熏…什麼叫「受熏」諸位知道嗎?受熏就是變化,它會增加。比方你看到三寶,讚歎三寶,你的善根就增加了,你訶責三寶,你的善根就退失。受熏就是什麼?就是它不斷的變化。當然變化就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本來面目不能變化的啊!

引喻申明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

阿難當知!這個湛然不動的體性,它不是我們真實的本性,它只就是像一個急速的水流,你遠遠望去,好像是很平靜而沒有波浪,其實它是流水流得很快速的關係,而使令流動之相不明顯的顯現出來,並不是沒有水流,它是流得很快,流得很微細,如此而已。

假若第八識它不是一個妄想的根源,又怎麼能夠接受熏習呢?又怎麼會有變化呢?除非我們的六根能夠互相的開合、互相的互用,否則,我們第八識的妄想是不能夠銷滅的。

結示立名 故汝現在見聞知覺,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我們現前六根的作用當中,第八識在我們還沒有轉識成智,六根互用之前,它是念念受熏的,而這第八識的種子它是貫穿於過去生無始的習氣。所以我們湛然明了的內心,它是一種罔象的、虛無的,而且是一種顛倒微細的妄想。

第八識我們叫根本識,因為你前面的色受想行都是依止它,才能夠生存、才能夠相續的。在〔唯識學〕給第八識二個字,一個叫「集」,一個叫「起」。集是它的因相,第八識它能夠集合無量無邊的種子,你過去生身口意的造作生起什麼樣的念頭,它完全把你收集起來,一個都不放過的,它有集合種子功能,它能夠把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全部貫串在一起。

所以蕅益大師說:什麼叫過去的你?

其實過去的你,也活在你的心中。你看我們要修行的時候,有人就反對啦!我想要去拜佛,有些人就同意,過去的你不同意;但是現在的我是接受佛法的熏習,我們覺悟拜佛是功德相,為什麼會有人反對呢?因為我們第八識的功能不是只有現在的你,它把過去的你也集合在一起了。所以你看我們經常會真妄交攻,很矛盾,很想這樣做又不要這樣做,就是你有過去的你跟現在的你,在那地方互相的抗拒。第八識它能夠把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功能全部集合在一起。第二、它會生起「起」,它會把強大的種子把它表現出來產生現行。第八識又叫做根本識,這是我們最微細的部份。

你看儒家思想講到我們的本性,什麼叫本性呢?本性就是不能改變,不管你怎麼教育都不能改變。

儒家的思想是講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為什麼造惡呢?他受外在環境一時的誤導而已。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教育就有效果,教育就是把你善良的部份啟發出來。儒家的思想為什麼要制禮、作樂?它的理論基礎就是人性本善,用禮、用音樂把你善良的部分帶動出來。

法家的思想是完全相反,法家的思想是人心是邪惡的,這個邪惡的本質是不能改變。所以制禮、作樂,仁義道德完全沒有用,只有一個有好處,嚴刑峻法才有好處。

性善、性惡的學說,在中國的文化裡面是經常存在的;佛法是認為人的性不是善也不是惡,因為你講善跟惡就落入阿賴耶識去了。本經是認為我們的心性是本來清淨,是本來清淨跟十方諸佛一樣。只是說,佛陀在清淨的心中,多了一道的光明,一個修德的智慧,我們缺乏那個太陽而已,但那清淨的本質是一樣的,性德是一樣的。

庚三、結成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五陰都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都是一個虛妄相,它是五種不同的妄想所構成的。

己二、超答詣何為界

「超答」是超越的回答。因為這個地方本來是第三個問題,佛陀把它當作第二個來回答。五陰的邊際範圍在哪裡?

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我們要知道因界淺深;因界指的是什麼呢?因界指的是五陰之法,因為它是整個十八界之因,只是開合不同,開的話是十八界,合起來就是五陰,所以它叫因。

五陰之法它整個淺深(邊際)範圍在哪裡?色陰是從什麼地方到什麼地方是色陰的邊際。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色就是有相,空是無相,從有相到無相,這個範圍都是色陰的邊際。所以你看我們在破色陰的時候是怎麼樣,從耳根來說,色陰是動靜二相瞭然不生,你要離動相,也要離靜相,因為動靜二相都是色陰所收攝。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

「觸」是我們心中所取著的,「離」我們心中所厭惡的。你喜歡一個東西,你被你的受陰所控制,你討厭一個東西也是屬於受陰所控制,它是取著跟厭離,都是屬於受陰所收攝的範圍,所以我們要離開受陰,你要做到不取、不捨,不取亦不捨,無喜亦無憂,這時候才能夠從受陰裡面跳脫出來,回到本來面目。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

「記」就是有念,「忘」無念,不管是有念無念都是屬於想。我們過去曾經說:「莫謂無念便是道,無念猶隔一重關」,你什麼都不想,它就是一種想。你說我現在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想就是在打妄想,它也是一種妄想。大乘佛法是你要觀照,不是不想就沒事了,不想就是一種妄想,那是一種無記,無記也是一種妄想。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

「滅」就一種很寂靜微細的相狀,「生」是一種很麤重散亂的相狀;不管是麤重的相狀,微細的相狀,都是屬於行陰所收攝。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湛」有為的生滅之法,「合湛」是無為的寂滅之法,也都是屬識陰邊際。你看阿羅漢你就很清楚,阿羅漢入了偏空涅槃…我們講到五十陰魔,諸位知道沒有離開第八識,因為你離開有為而證入無為,無為就是第八識;大乘佛法是離開有為,離開無為,才能夠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即空、即假、即中,才能夠徹底脫離第八識。所以阿羅漢在整個修學當中,離開有為的生滅法,安住在無為的不生滅法,這個是第八識。

這地方是講到五陰的範圍。

淨業學園136講次 講義308面

己三、追答併銷次第

這一科是說明五陰它的一個銷除的次第。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五陰的根元是重疊次第而生起的。五陰的生起我們前面講過,五陰的生起是由顛倒生,一念的顛倒想生起。也就是說,五陰不是我們本來就有的(這很重要),我們本來沒有五陰,是一念的顛倒而生起。而這個生起它不是同時生起,它是一個一個生起,說是…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當它生起的時候是先有識陰,才有行陰,乃至於才有色陰;但滅除的次第是從外面滅除,先滅色、再滅受、再滅想乃至於行跟識。所以說…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我們在修理觀的時候,說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當然一空一切空,當下成就,乘悟併銷,同時銷滅五陰的執取。但是在事相的修學,那你可以一個一個對治,一個一個銷滅,理觀跟事修是不同的,理觀是同時的現前,事修是要一個一個銷滅的。

我現在已經很清楚的指示,結波羅巾的六結(六根裡面的六結),它生起跟銷除的次第,你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再來詢問。

這地方是說,我們剛開始的一念清淨心,後來一念妄動,迷真起妄就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以後就在五陰裡面打轉就回不了家,整天就活在五陰當中,今生有一個五陰,來生也有一個五陰,久了以後就忘失我們的本來面目,就像一個小孩子,欸!我不知道我家在哪裡?

這怎麼辦呢?

大慈悲的佛陀就出世了,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講了很多語言文字的相狀。我們慢慢慢慢的讀讀讀,哦!原來我本來面目不是這樣子,我們就找到了家。找到了家,我們開始返妄歸真,在破妄顯真的過程當中,回家的路你得一步一步走,破除虛妄,先破外境的執取,先破色陰。你看我們在破根塵識,先破塵,然後再破根裡面的感受,然後再破識的想(識就包括想行識都在識裡面);根塵識先脫塵,我們先跟外境保持距離,然後再遠離我們心中的六根感受,再破除我們心中的想像。銷滅的過程是有次第的,由外而內,就像我們脫衣服一樣,你穿了五件衣服,你肯定是先脫外面的那一件,再脫第四件,再脫第三件…你不可能你第四件衣服不脫,就脫第五件衣服,不可能的事情嘛!所以五陰它是重疊生起的,銷滅也是要次第的銷滅。

戊二、結勸傳示

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這一段是佛陀對我們最後總結的開示:

說:「汝等」,包括與會的大眾,包括我們末世的弟子。我們應該將此五種妄想的根元,所謂五陰的五種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好好的深入的觀察,色陰為什麼就是堅固的妄想?乃至於識陰為什麼它就是一種顛到妄想?你要很清楚的開悟通達。(這講到自受用)

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

而且將此五陰虛妄,所謂五陰本來虛妄,我們的真如本來具足,所謂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樣的一個法門傳給末法的修行之人。讓他知道把心帶回家,你要先知道家在哪裡,你不要修了半天還在五陰裡面打轉,還沒有上高速公路,那你就是還沒上路,你根本還不認清路頭嘛!

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你能夠如實的了知五陰是虛妄的,這種深重的厭離之心自然生起,能夠了知涅槃的真實功德是本來俱足的,我們就不再貪戀三界。

我們大乘佛法的菩提心,我們一旦談菩提心,你肯定要談空正見,這二個是分不開的。只有菩提心沒有空正見,這個菩提心很快的退失掉,菩薩的願力是要有智慧做基礎的。

它這地方就講:令是虛妄。你那種深重的厭離心才能夠生起。

我們為什麼要產生厭離?

因為我們觀察三界的快樂…因為我們一個人喜歡快樂,人是追求安樂,但是三界的快樂是有過失的。說,五陰好不好?我們凡夫也覺得,欸!五陰有時候也有快樂,我吃一個美好的東西,我也覺得很快樂。但是這地方有什麼問題?為什麼佛陀要讓我們了解五陰的虛妄?

說:好!我們現在不想回家,我就活在五陰當中,這樣好不好?

不好!因為你利用五陰創造出來的快樂至少二種過失:

一、無常敗壞的過失,你過去生很辛苦的布施、持戒,創造一個快樂的五陰,但是你經常能夠擁有嗎?不可能!你死亡的時候,你什麼都破壞了,你不是空歡喜一場嗎?

所以無常敗壞讓我們感到弟子心不安,你不安穩,你不知道你明天起來的時候你五陰還在不在啊?你譬如你今天住在一個很漂亮的房子,這個房子是地震帶,你不知道你睡著第二天起來的時候,你的房子還在不在?你會覺得快樂嗎?你內心不安穩就不可能快樂。所以五陰所創造的快樂是不安穩的,有無常敗壞的過失。

二、它有三惡道的過失,你利用五陰來追求快樂,你肯定帶動煩惱;因為它本來就是煩惱構成的,它的本質就是煩惱,煩惱就會帶動罪業,有罪業就有未來三惡道的痛苦。所以你用五陰來創造快樂,你來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佛陀常常講一個譬喻說:你吃刀上的蜂蜜,這個蜂蜜很甜美,但是蜂蜜背後有一把刀,把你的舌頭割傷。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想要追求快樂,身為一個有情眾生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要追求沒有過失的快樂。你想要去吃蜂蜜,但是你不要去吃刀上的蜂蜜啊!佛陀沒有叫你不要吃蜂蜜,你要吃桌上放在瓶子裡面的蜂蜜。你去拜佛,你內心是法喜充滿,你有十塊錢,你保留五塊錢,你把五塊錢去幫助別人,你產生快樂。這種快樂是功德相,這種快樂會創造來生的快樂,我們應該追求那種沒有過失的快樂。這地方就是你要用智慧觀察,你才能堅定你所發的願力,願力是跟智慧有關係,觀照力影響你的誓願力。

這地方佛陀告訴我們說:真如本性是俱足無量沒有過失的功德,而你的五陰身心世界這種快樂是夾帶過失的,無常敗壞的過失,有來生三惡道的過失,你要好好清楚的了解,這樣子你才能夠堅固你的菩提心的。

甲三、流通分(分二:乙一、如來歎述。乙二、大眾歡喜)

乙一、如來歎述(分二:丙一、明滅惡力用。丙二、明生善力用)

丙一、明滅惡力用

我們好好的去受持本經、弘揚本經,有什麼樣滅惡的功德。

多功較量

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佛陀經常用較量的方式,先講出一個情況,然後再做出對比。

說:假設有一個人,這一個人做什麼事呢?他用徧滿十方的虛空,把這個虛空裝滿了七寶,然後再用這麼多珍寶去供養十方的微塵諸佛;用這麼多的珍寶去供養這麼多的佛,而且是一一的親自的去承事供養,不是你用寄的寄過去,是人直接走過去,而且內心當中是心無虛度,內心當中對每一尊佛都保持念念之間的虔誠恭敬。

這不可思議,心也不可思議,所供養的珍寶也非常的多,供養的又是十方諸佛。這個人這樣的一個布施的因緣,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你認為這個福德是不是很多呢?佛陀提出這個問。

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滿,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阿難回答佛陀說:「虛空是無有邊際的,所以虛空裡面的珍寶當然也沒有邊際。這地方是說,他能布施的心量是廣大無邊的,能施的心不可思議。第二個講到他所布施的佛陀,是最勝第一的福田,也是不可思議。舉出一個例子說:過去有一個眾生。這個眾生古德的註解說是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他曾經用一個七錢,數量很少,七個錢跟前面無量的珍寶比起來太少,用這七個錢,但是他供養是一尊佛,他不是供養無邊的佛,是供養一尊佛,來生猶獲七生七世的轉輪聖王。用七錢供養佛陀尚且七生轉輪聖王,享受七寶千子的福報,更何況你現在用現前無窮盡虛空的珍寶,來供養充滿十方佛土的諸佛,以這麼珍貴的珍寶,而且以這麼虔誠恭敬的心來供養。這個福報以我阿難來說,我用窮劫的時間來思議也算不出來,這個福報又怎麼會有邊際呢?」

這是佛問,阿難尊者的回答。先提出一個廣大的福報來讓我們想像,因為我們的想像一定要對比,凡夫的思考是二分法,二分法要對比,先安立一個很大、很大的功德再來對比。佛陀這以下就正式對比。

顯經功超

極惡因果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俱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

佛陀又講出另外一件事情,要講之前佛陀先證明佛陀是不妄語:

說:「身為一個佛陀,他的特點是他講的話是不虛妄。佛陀一生當中,要嘛不講話,保持默然,表示這一件事情還不確定。說:佛陀,我會不會往生阿?佛陀不回答,佛陀只有為初地以上菩薩才授記,因為我怎麼知道你會不會往生呢?這地方充滿變數。佛陀不為不定聚的眾生做最任何授記,所以佛陀不回答。但是佛陀一旦回答,就是真實不虛,佛陀的口叫金口,一講出去的話是三世不改,佛陀講的話是沒有虛妄。

在沒有虛妄當中,佛陀就以它不虛妄的真實語,講出以下的話:

有一個人他過去造了聲聞的四波羅夷,俱足四重戒法全部都破了,而且也破了菩薩戒的十波羅夷,當然這罪就特別的重。他這麼重當中,他的時間也不多了,他「瞬息」,就是可能他生命也快結束了,馬上就要經歷他方的阿鼻地獄,此方的阿鼻地獄結束以後,再經過他方的阿鼻地獄,乃至於他要次第輾轉的窮盡十方世界的無間阿鼻地獄都要經過,這個人罪太重了。

那怎麼辦呢?

暫時弘經 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

這個人造了這麼重的罪,但是他能夠一念的將此《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在末法當中,開示這些顛倒眾生,整天就是心外攀緣的這些人。

這一念法門啊!《楞嚴經》就是在講一念而已,一念的相應,一念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就做這件事情。

罪滅往生 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萬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個人的罪障就在一念之間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當下銷滅,而且他的業也改變了;念頭改變以後,他未來的果報就改變,他本來要到地獄去,變成安樂果。而他的福報也超過前面用無量無邊的珍寶布施十方諸佛的功德,百倍、千倍、萬倍、千萬倍,乃至於算術譬喻所不能及。

這地方是說明,我們用有限的財富來布施跟用佛法的修行是不一樣的,其實這就是福報跟善根的比較。福報它的情況有什麼缺點呢?在『智度論』上說,我們修習善業它沒有解脫分;我煩惱很重,我布施了回來以後,煩惱還是很重。它對煩惱沒有對治的力量,你看你是修了很大、很大的慈善事業回來以後,煩惱還是很重。只是在這麼多煩惱當中,上面有一個善業把它壓住,叫如石壓草,煩惱都沒有對治,修了一輩子福報,煩惱還是跟你以前完全原封不動,因為福報不是對治煩惱之因。但是你修止觀就不一樣,你心中會產生解脫分,會產生光明,它對煩惱有對治力,它有返妄歸真的力量,那可不得了!那是一個生命的改變。所以說,我們修習福報,是生滅的因緣,而修學善根是生生世世根本上的改變;一個是沒有解脫的力量,一個是有解脫的力量,那當然不同。

古德對這樣佛陀開示,他的註解說:為什麼一念的相應能夠滅這麼多的罪業,能夠增長這麼多的福報呢?

古德說:「因為達妄本空,何罪業而不消;知真本有,何功德而不成。」

你造罪是根據什麼呢?你就是根據五陰身心去造罪的嘛!你當初這個造罪的心,本來就是畢竟空的,覓心了不可得,何罪業而不消呢?

你知道你的本性是清淨本來俱足,何功德而不成呢?

我們一念的相應,已經成就一個成佛的種子,一個未來的種性成就。這地方的功德就在這個地方,他產生滅惡生善,他直接的正念真如,產生的力量…蕅益大師說:滅業障如翻大地,是從根本大地上的轉變。一個人要銷業障,你一定要覺悟真理,沒有其它的方法,不是整天在那邊懺悔。蕅益大師說:那個是吃止痛藥而已。懺悔以後,你以後還是繼續造罪,因為你沒有真正的覺悟。蕅益大師說:真正的懺悔你要真實的覺悟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才是真正的懺悔,發自內心根本的懺悔。

丙二、明生善力用

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至菩提,無復魔業。」

這地方講到增長我們大乘的菩提善根:

若有眾生能夠經常的讀誦這部經,能夠誦持『楞嚴神咒』,這麼多的功德,如果以我佛陀的角度來廣泛宣說,那是經歷窮劫都不能夠窮盡的。如果能依我所說的《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依我教言,宣揚此法門,成就利他之功德;如教行道(自利的功德),你自己受持對別人演說,你有什麼好處呢?你從凡夫位到無上菩提,你經常知道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經常知道達妄本空,知真本有,起碼你在過程當中,不會招感魔業。

這地方的魔業包括什麼?包括不會招感凡夫的罪業,也不會招感外道的邪見,也不會招感二乘的偏空涅槃,你在整個回家的路,你會直趨無上菩提,不會有中間的差錯。」

你看剛開始我們大家都發菩提心,一直往大乘的無上菩提走,但是越走人越少,很多人不曉跑到哪裡去了,有些人跑到外道,有些人跑到二乘去,他就是沒有好好的把整個過程,很清楚的弄清楚,這很可惜,初發心很好,中間產生差錯。

乙二、大眾歡喜

佛說此經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並初發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佛陀宣說這一部《首楞嚴》的法門以後,與會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於一切的六道凡夫中的天人、阿修羅,還有他方世界的菩薩,二乘的聖人,聖仙童子。 「聖仙童子」指的是誰呢?古得註解說:內修聖道,但外表現出仙身。以及初發心的護法尊神,金剛藏王菩薩等等,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佛陀講完以後大家表示歡喜,就是他自己受益他才會歡喜,他真實的了解;說我現在還沒辦法回家,但是至少我知道回家的路,「把心帶回家」,至少我們整個修行的方向明確,這個以後就慢慢走了,修行可以走得慢一點,至少你不會走錯,走錯就糟糕了,走慢你還有希望。

所以我們研究這一部經,起碼有什麼好處呢?認清路頭,認清回家的路。

肆、結示勸修

《楞嚴經》它把生命分成真實跟虛妄,首先我們要破除虛妄安住真如,這第一件事情。

甲一、安住真如

真妄不二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重點復習:

我們在生命當中分成二部份:一個是、浮塵諸幻妄相,外在五陰的相狀。這個相狀是什麼呢?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只是一個虛妄暫時的假相。第二個、它內在的體性是真實不變的功德。

本經先把生命區分成二塊,一個是虛妄的假象,一個是真實的功德,先這一部份。

觀相元妄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虛妄是什麼相貌呢?

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而滅,所以它是生滅之法,是暫時之法,我們沒有主導性的。

觀性元真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而我們的真實之法是常住妙明,不動周圓的一種真實的功德。

這地方講到一個觀念: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真中本來沒有妄,一個菩薩不容易啊!他面臨的是內心無量無邊的煩惱,要面對無量無邊的罪業。那他怎麼辦,他云何應住呢?他憑什麼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他用什麼理由講出一句話?

其實靠這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在一念的心性當中本來就沒有煩惱,本來就沒有罪業,這個菩薩才能夠安心的安住下來。那只是一種緣生緣滅的假相,都是可以消滅的。

對這地方的勝解會影響我們菩提心是不是真實的發起來,就是本來沒煩惱,本來沒有罪業,本來沒有生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勝解的觀念,「正念真如」。或者我們說「安住真如」。你經常要遠離五陰的假相,安住在你真實的心性,這是第一件事情。

甲二、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動)

第二、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就沒事的,五陰身心它可不會放過我們的。因為過去我們跟它打成一片,太熟悉了,你對治它,它肯定要反彈的,真妄交攻,所以才會有五十種陰魔。那怎麼辦呢?你不要亂動,不迷、不取、不動。你不要亂動它就消失掉,你一亂動你就完了,五陰的魔境要的就是你亂動,一念妄動全體殘。那怎麼不亂動呢?

客不成害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然彼諸魔,魔從二方面來說:第一個是什麼?你的冤親債主,他不會放過你,過去生我們對不起他,你現在想要往生淨土,他不同意的,這是一種魔障,冤親債主。

第二、大力鬼神,魔王當然不會親自找你,他根本不把我們當一回事,他派他的大力鬼神來干擾你就夠了。

這二種人看到你在那個地方念佛要求生淨土,他的心情大怒,非常生氣。但是有一個地方我們要知道,他生氣是他生氣,彼塵勞內,我妙覺中。他安住在一種生滅顛倒的妄想當中,我們安住在清淨的妙覺心中,咱們二個是不同的道路啊!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這地方講出一個譬喻:如風吹光,如刀斷水。第一個、風跟光的譬喻;你看風吹來吹去,光明會動搖嗎?當然光明不會動搖嘛!如刀斷水,刀可以把水斷掉嗎?斷不了。

所以說,真跟妄是不能夠接觸的,它活在妄想,你活在真心,這二個是二碼子事。

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消殞

這又講到另外一件事情,不但是各走各的,而且還邪不勝正。怎麼說呢?

佛陀說,我們修止觀的人就像熱湯一樣,魔王冤親債主活在妄想當中,他就如冷堅冰。諸位你想想看,是堅冰把熱湯消滅,還是熱湯把堅冰消滅?當然是熱湯把堅冰消滅,我是熱湯,你靠近我,你就融化,這是邪不勝正的道理。

所以徒恃神力,但為其客;魔王冤親債主在那個地方很生氣,但是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他只是客人,客人就是他沒辦法主導我們,真如本性充滿了正氣,活在妄想是幽暗之氣,他怎麼能夠干擾你呢?但是他不能幹擾我們,的確我們看到很多人,被魔境一干擾的時候都退轉,這怎麼回事?

迷亂由主 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原來不是冤親債主破壞我們的戒定慧,會成就破亂戒定慧是我們的主人,迷惑顛倒,客人才有機可乘。你自己顛倒,你不堅持真如,你從真如當中退出來活在妄想,他才有辦法對治。

我們在正念真如的時候,活在光明當中,黑暗不敢靠近,但是你一離開光明,黑暗就進來了。你不能離開三寶,離開三寶你就完了!你說,修行很辛苦啊!你不修行你更糟糕,問題在這裡,不是說修行很辛苦,你難道還有其它選擇嗎?

你修行這個光明是把你保護住,外面很多魔王恨不得你趕快出去,你一退轉,魔王就把你抓住,等你很久了!

所以主人,你不能迷惑啊!你一迷惑,你的光明消失了,魔王就有機可乘,所以我們自己是自己傷害自己才有辦法。

悟則必勝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所以我們在面對魔境的時候,你肯定在修學過程當中打了妄想。沒關係!趕快把正念再提起來,安住在禪那當中,安住在真如心中,只要我們的心中保持一念的覺悟而沒有迷惑,魔王是無奈如何的!

前面說過,他活在妄想,你活在真如,他是黑暗,你是光明,他怎麼拿你有辦法呢?

所以我們不斷的堅持真如,五陰的魔境慢慢慢慢就被光明所消失了;魔境都是屬於幽暗之氣,我們真如是屬於光明之氣,所以時間久了自然自動消失,它怎麼敢留下來破亂你的禪定呢?

我們會被魔境所干擾表示你沒有堅持光明。很多人說,為什麼有黑暗?因為你沒有堅持光明,你堅持光明,黑暗就消失掉。我們打佛七的時候也是這樣,你看有些人念佛的時候,念了三天,欸他就上路了!佛號念得非常好,有些人念了三天,心都還是亂七八糟。

你說:我妄想很重。這不是理由,這跟妄想重不重沒有關係,每一個人來打佛七妄想都很重,哪一個人妄想不重啊?關鍵是你要不要堅持佛號,不是說妄想重不重,你堅持佛號,佛號是清水珠,「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你堅持佛號,妄想就消失了。所以打佛七,看誰能夠上路就是誰對佛號的堅持,誰對佛號的皈依心強,誰就上去了。真如本性的道理也是這樣,你要堅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掉,不過那一分的堅持是來自於勝解,你要如實的了解。

甲三、功德超勝

迷故成障 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眾生怎麼就有六道輪迴的痛苦呢?是不是上帝創造的呢?

不是!是我們一念迷惑顛倒的心,我們背離我們真如的覺性,而去追求外在的塵勞,所以才招感煩惱業力,才有這六道之相。

六道的痛苦是一念妄想變現出來的,是自己創造出來,是一念的妄想。

悟則功超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佛陀的功德是怎麼來呢?

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議,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理事無礙,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事事無礙,內心安住不動道場,同時普徧十方,他的法身能夠含徧十方的無盡虛空,在一個小的毛端當中,現廣大的寶王剎,在小的微塵當中現廣大身,轉大法輪。

為麼佛陀有這麼多功德?因為他隨順於一念妙明的不生滅心,而順從於如來藏,所以開發這個功德。

結示勸修 滅覺合塵,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因為他遠離世間的妄想,順從真如本性,所以把真如的功德開顯出來。

這地方的總結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我們生命當中,我們有二個選擇,第一個、我們還是活在過去,我們還是隨順我的妄想,我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那就完了!你今生沒有希望,你來生更沒有希望,你就是走上一個顛倒痛苦的道路去,你自己選擇的。痛苦了很久,總有一天你覺悟了,你在讀《楞嚴經》,你還得乖乖的回來,你還是要走這一條路,因為你沒有其它路可以走,你離苦得樂只有回到真如。所以我們現在繼續選擇隨順妄想,那就是故發塵勞,有世間相,這佛陀也救不了你。

第二、我們正念真如,順從真如,順從彌陀的本願,欸!我現在不夠好,但是我們慢慢慢慢走向光明,走向功德。

這就看你要覺悟不覺悟,你的心,痛苦也是它,快樂也是它,你要順從妄想,那就生死流轉,你要順從真如,那就創造功德,生命就在你一念之間。當然這一念的抉擇,你要花很多、很多時間的學習,包括生命中的經驗,你才能夠產生強大扭轉的力量。

當然我們要改變自己不是那麼容易,但是至少你要先承當,先相信你有真如本性,你先相信五陰身心是生滅的、是痛苦的,先相信這件事情。先給自己生命的方向先明確,返妄歸真,然後再配合念佛,『禪淨雙修』,那就更殊勝。

我們這一部經,我剛剛在上課之前講過,《楞嚴經》是破除虛妄,它的定位是破除虛妄,至於開顯功德這一部份,就是未來我們,比方說『梵網經、法華經、華嚴經』這一部份,如果有因緣的話,那我們就知道怎麼樣依止真如,依體起用,積功累德創造萬德莊嚴。但是這一部經起碼,他告訴我們怎麼去遠離妄想,怎麼去安住真如。

我個人認為,即使你不修『法華經』、不修『華嚴經』,你能夠用本經的不隨妄轉。說:我妄想很多,但起碼我能夠安住真如不隨妄轉,然後再配合佛號,你肯定可以往生。我不敢保證你今天能夠成就很大功德,你要成就功德,那你要修『梵網經』,怎麼去發起菩提心,斷惡修善度眾生--『法華經』。但起碼你修《首楞嚴王三昧》,你能夠做到不隨妄轉,心常覺照,不隨妄轉;煩惱很多,但是我還是正念分明,煩惱打你的,我安住在我的真如,那麼這個時候,就像懺公師父常說的:「在本來無一物當中,把佛號提起來。」一方面順從真如,一方面順從本願,達到臨終的正念,肯定可以做到。積功累德到了淨土以後再做也可以、也可以!

所以本經我覺得它在整個菩薩道當中,破除虛妄,安住真如,這是我們整個修學的宗旨。

2009年8月10日星期一

推薦閱讀:

楞嚴經---精研七趣略說(125)
楞嚴經通議卷二
大佛頂首楞嚴經破妄識無處(七處徵心)第5片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17

TAG: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