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薩提亞看「七個習慣」

SATIR給我們詮釋了一種積極、光明的方向——改變是可能的。當我們作為「社會人」,面對生活中各種紛繁複雜的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與父母的關係、與同事和老闆的關係……總會遇到「十之八九不如意的事」。從「不如意」到「如意」的改變,既有來自外在環境的變遷,但更多是來自內在感受、應對態度的不同。我在六七年前接觸商界經典書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時,對提升自我素質、加強人際合作有很大幫助。時值今日,學習了一些SATIR的課程,突然發現,從SATIR心理學的角度回味「七個習慣」,另有一種通透的感覺。習慣一:積極主動(Be Proactive)主動積極即凡事採取主動,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而非一時的情緒或外在環境來做決定。在SATIR家庭治療理念中,有三個觀點讓我感受到「主動」的深刻含義:其一,改變是可能的(Change is possible)。SATIR給我們詮釋了一種積極、光明的方向——改變是可能的。當我們作為「社會人」,面對生活中各種紛繁複雜的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與父母的關係、與同事和老闆的關係……總會遇到「十之八九不如意的事」。從「不如意」到「如意」的改變,既有來自外在環境的變遷,但更多是來自內在感受、應對態度的不同。記得我在八年前加入一家美國諮詢公司前,問公司里的一位資深顧問:「我在公司里能得到什麼?」,老先生很簡約地說:「這全在於你自己。有人進了寶山還空手而歸,而有人去了垃圾堆還能尋到寶。」這句樸實而深刻的話自此一直伴隨著我的職業生涯,並時刻警醒自己是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困難和挫折。其二,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問題(Problem is not problem, coping is)。當我們面對困境、危機時,並非只有一種應對模式,你可以選擇以不同的情緒、不同的觀點,來積極思考不同的解決方案。當我很決絕地說:「沒辦法,當時我只能那麼做……」,是因為我腦海里的消極思維先否定了一切可能性,隨之,思維就很「配合」地停滯在沒有辦法的境地里,最終在行為上驗證了「沒有辦法」這一後果。可是,當我比較開放地說:「再想想,還能有什麼其他思路?」,是因為我的腦海里先有一種積極的思維模式:面對任何一種情況,總會有兩種以上的辦法。於是,我會飛快地思考各種新的可能性、發掘各種內外資源,並在行為上主動與人溝通,去嘗試幾種解決方案的最佳配置。通過自我覺察和勇於選擇,我們將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得以擴展自己的觀點、挖掘自己的所有資源,從而與我們的人性連接得更深。按照德芬女士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中所寫,「時間長了,在我們的下丘腦會馬上組裝一種化學物質,叫做「胜肽」,形成慣性的思維模式。」其三,冷靜的區分和神奇的轉化(Distinguishing and Transformational Thinking)。SATIR的理念中蘊含著充沛的「滋潤、陽光」,我覺得很大程度上來自兩個技術:區分技術——我們要能把行為和人區分開來,以開放、尊重的態度看到行為背後的人。比如,面對提出反對意見的員工,經理人要區分清楚:員工是對這個方案不支持,還是對經理有不滿;他是對方案的細節沒有理解清楚,還是工作態度比較消極。如果經理人的區分能力不到位,就會將「事」與「情緒」、「態度」混為一談,找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轉化技術——任何過往經歷中都蘊含中「滋養我們的正向資源」。因為我們能夠冷靜區分,我們才能夠積極轉化,將過往經歷中的負面成分剔除出去,將正面因素為我所用。記得在課堂上,我從若干種「負面情緒「中看到了積極的成分:因為恐懼,所以我會珍惜、謹慎,從而激發潛力;因為內疚,我會不斷檢視、不斷提升自己,會對周圍人有更多的同理心、責任感;因為妒忌,我會有強烈的上進心,發現自己在意、渴望的是什麼,也會懂得欣賞我所不具備的……「轉化技術」彷彿一道神奇的彩虹,任何灰暗的事情、情緒、想法籠罩在它的下面,都會折射出絢麗的玫瑰紅、溫馨的檸檬黃、淡雅的紫羅蘭……習慣二: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我們一直忙碌著探索職業發展的「動力」——成就、影響力、學習、創新、自由……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尋覓覓生命中的「重心」——家庭、健康、名利、金錢、享受……其實,對於個人、家庭或是組織,只有明晰了「終點」,才會形成「堅實的內在」,前進得有激情、有持久力,才能夠面對困惑、誘惑時把持住自己。在SATIR的「冰山模式」里,我感受到的「終點」隨時幫助我釐清思路——一方面,看到某種現象、行為,不要馬上急著下判斷,而是去深入挖掘一下深層次的感受、信念、期望。最終我會發現,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是多麼一致,我也就能真正地理解對方的言行、從而接納以往不可能接納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在我面對各種選擇難以取捨時,我會耐心而細緻地問自己:選擇這件事情是為了獲得什麼——職位、收入、生活與事業平衡……?獲得了「家庭與事業的平衡」又能怎樣?自由感、內心的平靜。獲得了好的職位又如何?獲得重視、認可。最終,各種選擇的落腳點都是在人類共同的渴望——愛、自由、重視、認可、接納……想透了「終點」,心中就多了平和、少了焦慮和怨恨,就容易化解恩怨、接受現狀,尋找更有效的方法。我印象最深的兩部災難片:《泰坦尼克》 、《2012》——那份震撼不是來自宏大的災難場面,而是其中幾個溫馨的離別時刻。在《泰坦尼克》中,巨輪即將傾覆之前,兩位老人手拉著手躺在床鋪上,一起依偎著面對生命的最後時刻;幾位小提琴手在眾人的慌亂逃生中一直堅持演奏,當最後的樂曲緩緩結束時,他們深情道別、共赴死亡。而在《2012》中,面對是否告訴民眾「人類滅亡的消息」時,堅持告知真相的總統這樣說服眾人:「至少我們還有時間與家人道別!」的確,愛、平等、尊重、接納——這些簡單的辭彙最具有震撼力,因為她們閃爍著人性的光芒,像明亮的燈塔一樣,為我們撥開路途中的迷霧,指引前行的方向,讓我們在生命旅途中一直感受到安全、溫暖與幸福。習慣四:雙贏思維(Think Win / Win)在「七個習慣」中總結了人際交往的六種模式里——利人利己、損人利己、損己利人、兩敗俱傷、獨善其身、好聚好散。「雙贏思維」闡述了最佳的交往模式——利人利己,考慮雙方的利益,謀求兩全其美之策。如何能達到這一境界?SATIR為我們揭示了幾點思路——其一、我們為自己的期待負責任。我們如何為自己的期待負責任?不僅要清晰、直接地告訴對方「我的期待」,而且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方可能滿足我的期待,也可能由於各種原因無法滿足我的期待。面對未被滿足的期待,怎麼辦?我們可以降低期待,也可以保持期待、繼續努力,還可以用別的法子替代目前的期待。只有具備這樣成熟的心態,我們才能在人際交往中樹立清晰而靈活的「邊界」,最終實現雙贏:既努力實現雙方的期待,不犧牲、剝奪任何一方的權益,又可以進行適當的妥協,因為我們關注於長期的利益、連接於深層的渴望。其二、我們有許多選擇。即使在壓力下,也可以在「反應」(Reacting)和「響應」(Responding)中做出選擇。任何事情的解決辦法都不止一種。可為什麼我們常常說「實在沒有辦法」?做出了損害自己、損害他人、或者兩敗俱傷的決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在做抉擇時落入了情緒的陷阱,無法有效區分「客觀事件」、「我的感受/ 情緒」和「我的思維」。如果我們能夠放下對人、對事的判斷——這種判斷常常蘊含著過往經歷中積累下來的負面能量,而是專註於當下的情境、最終的目標,我們就能比較冷靜地發現多種可能性,最終選擇出有利於雙方的解決方案。所謂「擱置往日恩怨、展望美好未來」。習慣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習慣五對於有效溝通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我們要以開放、好奇的心態用心聆聽對方;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可見洞察自我很不容易),而兩者如果平衡,就可以大大提高溝通的效率。在SATIR的治療理念中,以下三點非常有助於深入溝通:其一、我們因彼此的相似而連接,因彼此的差異而成長。我們要放棄「分別心」,打開心扉與人溝通。因為,每個人都能從不同的人際交往中獲益——與自己相似的人,帶來「惺惺相惜」的親密、快樂;與自己不同的人,從「針鋒相對」中引發反省與創新。可謂「蜜?rdquo;、「摯友」、「諍友」,各有所長。按照「約-哈利窗」理論——一個研究人際互動關係的模型,對於每個人來講,世界有四個部分:第一: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事情,是公開的信息;第二:自己不知道,但是他人知道的事情,是個人的盲點;第三: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事情,是隱私;第四: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事情,是未知之事。那麼,誰能夠準確、冷靜地看到自己的「盲點」?往往是那些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其二、我們要保持內在感受和外在溝通的一致性。SATIR給我們呈現了幾種非常形象的溝通模式:討好、指責、打岔、超理智、一致性。當然,最有效的溝通模式是一致性——它充分考慮了自己、他人與情境三者的需求。一致性溝通的人具備比較高的自我價值感,他們能夠說出自己的看法,掌管自己的感受和行動,也為自己負責。具體而言,在考慮「自己」時,我們要意識到並坦然接受自己的有限——知識、精力、時間等等,並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與對方溝通的方式、承擔責任的程度。在考慮「他人」時,要了解對方的性格、溝通模式,並充分理解「對方也是有限的」。在溝通學中,職場人士被分成四類:貓頭鷹——分析型、孔雀——表現型、老虎——控制型、樹袋熊——友善型。我們的「溝通模式」越豐富,越能夠有效地影響他人。當然,我們之所以願意多樣化自己的「溝通模式」,前提的內在感受是:我尊重每個人,我承認每個人的溝通模式都是有意義的,而且我們在根本上是有共同渴望、可以彼此連接的。其三、在溝通模式中體現「冰山模型」。SATIR給我們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溝通四步曲:「我看到……」「我覺得……」「我認為……」「我希望……」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在這種溝通模式中,對方能夠明白我的感受、觀點、期待,因而加強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習慣七:不斷更新(Sharpen the Saw)Stephen Covey在最後提及的習慣七——「不斷更新」涉及生活的四個方面:生理、情感、心智以及心靈。正是這個習慣營造了持續健康的微環境,使其他六個習慣得以高效實施。而SATIR給我們描繪的「自我環」包含了八個方面:營養、生理、感官、情緒、理智、靈性、情境、人際關係,並諄諄教導我們要時刻關注這些方面,沿著「覺察——選擇——改變」的循環不斷提升自我。好奇妙,50年代的「家庭治療大師」與90年代的「商業思想巨匠」在 「身、心、靈」的修為中不謀而合!這再一次表明——人在深層次的渴望都是一致的,撥開層層迷霧,人性(Being)最終是能夠在愛、喜悅和寧靜中緊密連接的。當我們不斷洞察自我、做出改變時,是否就沒有困惑、一派和諧了呢?不會的。我們的心態還是會在順境、逆境中起起伏伏,對於一些事情「後知後覺」、一些事情「當知當覺」、偶爾做到「先知先覺」。能夠如此,人生已經很完滿了,不是嗎?
推薦閱讀:

你現在的習慣,決定了你未來的命運
這6種人的胃正在悄悄「變形」,只因他們有這個壞習慣!
閱讀、健身、寫作,最好的習慣你差哪一個?
熬夜傷身 支幾招幫你擺脫熬夜的壞習慣

TAG: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