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養生---養性
1.止惡行善,人格日臻完美
佛教認為,人世的一切痛苦煩惱,都是由我們的身、口、意所做的惡業造成的。只有去除惡業,才能消除煩惱。人生的惡有許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十惡」,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前三種屬於「身業」,中間四種屬於「口業」,後三種屬於「意業」。十惡中,屬於「意不凈業」的貪慾、嗔恚、邪見是諸惡之源,佛教稱之「三毒」。
為了對治十惡,佛教提出「十善」之說。十善有兩種,一是止,二是行。止即是但止前惡,行則是修行勝德,利安一切。
在「止惡」的意義上,「十止」或「止十惡」包括:①不殺生;②不偷盜;③不邪淫;④不妄語;⑤不兩舌;⑥不惡口;⑦不綺語;⑧不貪慾;⑨不嗔恚;⑩不邪見。
在「行善」的意義上,「十善」包括:①以救生離殺生;②以布施離偷盜;③以凈行離邪淫;④以誠實語離妄語;⑤以質直語離綺語;⑥以和合語離兩舌;⑦以愛語離惡口;⑧以不凈觀離貪慾;⑨以慈悲觀離惱怒怨恨之心;⑩以因緣觀離一切執著虛妄。
佛教所謂的行善,首先是自利而不害他,乃至利他之善。小乘佛教只求「自利」,大乘雖然在「自利」的同時不忘「利他」,但同樣不排除「自利」。
佛教鼓勵人們修善行,為的是自我解脫,免除此生及來生煩惱,求得「現法樂」和「後法樂」、「畢竟樂」,難免有「自利」色彩。但是佛教的這種「自利」行為並不以「害他」為條件,甚至與「利他」相輔相成,因而並不妨礙其成為佛家所認可的「善行」。佛教所竭力倡導的「十善」就可視為自利而又不害他,甚或利他之舉。
佛教的行善之行動主要表現為「四攝」。「攝」有導引、攝受之義。「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它的是菩薩導引眾生時所應做的四類事。
(1)布施
「布施」是佛教中的一個專有名詞,是指用自己的物質和愛心幫助別人。
眾生需要什麼就給什麼。布施有三種:
①財施。即以金銀、財寶、飲食、衣服等物惠施眾生,叫「外財施」;以體力、腦力施捨與人,叫「內財施」;捐巨資修寺造塔,叫「大財施」;捐錢物供養寺僧,叫「小財施」。
②法施。即向眾生傳播佛法、佈道。
③無畏施。對疾病者施與醫藥,對迷路者指明方向,對冤讎者調解道歉,對受災者解救危難等,都叫「無畏施」。佛教大乘所崇尚的布施,是出於「慈悲」心、不求報酬與果報、不存私心雜念的利他之舉。
(2)愛語
即說親愛之語、使人歡喜之語。在幫助他人時,不是盛氣凌人,而是客客氣氣;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誠懇負責。《華嚴經》說:「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能隨順供養諸佛;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因此,對人說話要和顏悅色,善言慰喻,說誠實語、質直語、調解語、柔和語,使他人樂意聽你說法,奉教行事。
(3)利行
《普賢行願品》說:「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優藏。」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多作利人之行。
(4)同事
即與眾生同處,隨機教化。《觀音普門品》說:「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示宰官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普門示現,隨類化身,同止同作,同學同修。」有一則佛教故事說,菩薩為了拯救一個賊,就把自己化為賊,與他同吃同住,慢慢教化他。
2.利樂眾生,以慈悲為懷
慈悲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基礎。佛教以慈悲為本,尤其是大乘佛教更是主張慈悲普度,利樂眾生是成佛的先決條件。《增一阿含經》三十八卷《力品》云:「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慈本是指父母的愛,引申為憐愛。《辭海》引《新書·道術》說:「親愛利子謂之慈」,又「惻隱憐人謂之慈。孔穎達疏『慈者,愛出於心,恩披物也』」。悲是指悲哀,傷心。《辭海》引顏師古註:「悲謂顧念也。」「慈悲」一詞,《辭海》注為「佛教名詞,謂以愛護心給予眾生,以安樂名慈,以憐憫心拔除眾生的痛苦為悲」。《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釋初品大慈大悲義》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慈指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這是一片愛心;悲是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這是一片同情心。佛教從佛祖釋迦牟尼始,即以慈愛為懷,以悲憐為情,想拯救眾生於苦海,這對佛教以後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逐漸形成大乘的自覺覺人、自利利他的信念原則。他們喊出「我為十方人作橋,令悉踏我上渡去」,「眾生度盡方成正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人地獄」的道德誓言,顯示出慈愛悲壯的博大胸懷。
《大智度論》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救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佛給予眾生未來之歡樂,故為「大慈」;它為救度眾生拔除痛苦,故名「大悲」。因此,佛教的道德準則不但體現於對自我修持的要求,而且還貫穿在人與人、人與眾生之間的關係上,並希望和幫助他人得到快樂,希望和幫助他人解除痛苦。因此,它以利他為人生觀,講究施與恩惠,救除患難。
佛教宣揚「大慈大悲」,佛陀則是奉行大慈大悲的先驅。話說佛陀的弟子眼睛失明,要穿針縫衣都很困難。作為偉大的聖人,佛陀主動去幫助這位失明的比丘,並一針一線地為弟子縫衣。有病的弟子口渴了,佛陀會去親自倒茶。有時他還親自服侍重病的弟子,為他們清理污穢的糞便和血膿。他說:慈悲就要不分大小、貴賤、高低!有一次摩羯陀國的阿閣世王與越祗國發生糾紛而準備戰爭,就派大臣雨捨去拜訪剛從越祗國回來的佛陀,打探敵情。佛陀知道他的來意,故意不正面回答,而是同弟子阿難大談越祗國的政治民主、上慈下孝,並用很嚴肅而慈悲的神情說:「假如一個國家具有政治民主和上慈下孝的民風,這個國家必然強大......」雨舍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瞧,「慈悲」戰勝了一場戰爭!
3.持戒為本,求得人生幸福
佛教認為,人的行為可以通過某種神秘的東西對今後的生活和命運產生影響,這種神秘的東西叫做「業」。業常常被理解為是一種力,但不是牛頓力學所說的力,而是一種神奇的力,它超越於時空之上。物理學的力可以超越空間,但不能超越時間,它可以對遙遠的物體產生影響,如地球引力,但不能直接影響將來的事物。從某種意義上說,業力更像是一種能量,它可以儲存起來,過一段時間以後再釋放出來。但是,誰也不知道它到底儲存在哪裡。也許它是擴散在宇宙中間的一種能量,無所不在。
從作用時間上看,業力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短期的,一種是長期的。短期的作用表現為一個瞬間發生的行為對下一個瞬間產生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前件就成了後件的條件和原因。佛教認為,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任何原因都有結果。事物的發展就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因果鏈,環環相扣。改變其中的一個環節,就會影響事態的發展。這種思想構成了佛教的緣起論。由於事物的發展受每一個環節的影響,所以結果是無法預知的。「諸行無常」所表達的就是這種意思。佛教不相信命運,不承認存在著預先安排好的秩序,認為一切都是不可預料的,一切都是可能的,而且一切都是合理的。這是因為,每一個事物的發生都是有條件的,當條件成熟時,該發生的事就會發生;當條件不成熟時,不該發生的事永遠不會發生。
業力的長期作用表現為當前的行為對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來世產生作用。按「輪迴說」,今世的命運是由前世的行為所決定的,今世的行為又會影響來世的命運,這種現象稱為「業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前世做好事,後世幸福;前世做了缺德的事,後世受苦。最苦莫過於地獄,最幸福的可能是天堂。地獄和天堂是六道輪迴中的兩個極端,中間(由下而上)還有餓鬼、畜牲、阿修羅和人。佛教把人放在第二位,僅次於天堂,這是很樂觀的。在人之下是阿修羅,相當於神話傳說中的「巨人」、「神怪」,他們的本事比人大,但地位比人低,經常受到某些有法力的人如巫師的控制。畜牲就是動物。餓鬼是還沒有進入地獄、到處遊盪、無家可歸的小鬼。六道輪迴說認為,六道是可以轉變的:前世為善,後世升級;前世行惡,後世降級。以人為例,如果今世做了許多善事,來生可能會成為天神;如果今生多行不義,采世可能會變成阿修羅、畜牲或餓鬼,甚至直接下地獄。同理,畜牲行善也可以變成人,天神行惡也可以下地獄。所以,為了來生,人必須控制自己的行為,多做好事,少做壞事。
因為行為對命運有短期或長期的影響,所以佛教非常重視行為修持;即使是心理活動對命運也有短期或長期的影響。
佛教把業分為三類:意業、口業、身業。意業就是心理活動,口業就是言語,身業就是行為。這就是說,業不僅指行為,還包括心理活動。因此,佛教修習不只是針對行為的,也有針對言語和思維的。一般認為,行為和言語的修習屬於戒,思維方面的修習則屬於定和慧。
佛教的戒律非常多,如五戒、八戒、十戒等,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1)五戒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最基本的戒律,不論出家在家都要遵守。
(2)八戒
在五戒的基礎上再加上「不做任何賞心悅目的娛樂活動和不任意裝扮自己、不眠坐高廣華麗的大床、不食非時食」,合為八戒。八戒是針對那些無法穩定地持戒的在家信徒設立的,又叫八關齋戒。八戒只需受持一晝夜,雖然要求較高但時間較短,因而容易修持。八戒的具體內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裝飾、打扮及觀聽歌舞,不食非時食。
(3)十戒
把八戒中的「不做任何賞心悅目的娛樂活動和不任意裝扮自己」一分為二,再加上「不蓄金銀財寶」就成了十戒。十戒針對已出家但未受具足戒的沙彌、沙彌尼而立,具體內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裝飾、打扮,不觀聽歌舞,不食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
(4)具足戒
具足戒是比丘戒、比丘尼戒的總稱。之所以稱具足戒,有兩層含義,一是使比丘、比丘尼離一切應該遠離的身語業;二是受戒時,要具足人、法、事、界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同時,佛教戒律又規定未受具足戒者,不得閱讀、旁聽具足戒的內容,可見對具足戒的尊崇。
4.學會忍讓,寧願犧牲自己
《六祖壇經》說:「讓則尊卑和睦,忍則不惡無喧。」佛教把修行方法歸為「六度」,「忍辱」就是「六度」之一,它要求對於所有有損於自己的言行都要不動心,忍辱負重,忍氣吞聲。「忍」成為佛教的行為準則。
十八羅漢中的第十一名羅漢叫羅喉羅,他本是釋迦牟尼的兒子,後采出家修道,成為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相傳羅喉羅以忍辱而著名,在舍衛國時,他曾被一些輕薄者打得頭破血流,但他慈心能忍,因而受到佛陀的讚揚。
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說苑叢談》曰:「能忍恥者安,能忍辱者存。」《增廣賢文》則告誡人們:「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程頤更說得深刻:「憤欲忍與不忍,便見有德無德。」忍,成了中國人的一種處世方法,更是一種深刻的道德準則。
清代何紹基在外地為官,有一天他接到家裡來信,得知家中因一牆基與鄰人爭吵,要打官司,請何紹基相助。何紹基立即修書一封云:「萬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的家人讀罷家書,立即讓人三尺;對方深受感動,也讓了三尺,一場官司在「忍讓」中化解講和。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人發生各種矛盾、爭執。有的人視「橫蠻」為「英勇」,在矛盾和爭執中總愛誓死爭高低,使小事釀成大禍。有的人則視「忍讓」為美德,做到「人善我,我善人;人不善我,我亦善人」。這兩種人際關係的善惡,人們一眼即明,但要見之於行動則非易事。它需要矛盾的雙方具有理智和道德,要相互尊重、相互諒解。
我們常看到有些人在牆壁上懸掛一幅書法作品,上書一個「忍」字,以此來告誡自己:「忍!」在現實生活中,「忍」確是「化干戈為玉帛」的有效方法。從功利上來說,「忍可以免災」,「莫大之禍,起於須臾不忍,不可不謹」。古人要求人們能忍則忍,把「忍」看成是法力無邊的法寶,能使人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佛教也極度宣揚「忍」,使之成為自我犧牲的精神。
確實,「忍」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倘若每個人都「忍讓」些,生活將減少許多矛盾和爭鬥,社會也變得和平與安寧。「忍」也有利於我們自身的健康,「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面對矛盾和紛爭,退避三舍,禮讓謙恭,自己會心裡舒坦;同時,對方也會因你的寬容大度而受到感動。
然而,「忍」並不是要求毫無原則地忍讓,不善「忍讓」者或與人爭執,或虛偽退舍而求伺機報復,這實際上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現,容易導致偏執型、分裂型、自戀型、反社會型、強迫型或被動攻擊型等人格障礙。善「忍」者則不然,他講究靈活處理,講究氣度讓人,「得忍且忍」就是這個道理;倘若你的「忍」只是為了表現自己求得讚賞,倘若你的「忍」只是為了來日報復,這將貽害無窮!
因此,佛教所倡導的「忍」,是從根本意義上的「忍」,是一種徹底地自我犧牲和利他主義,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忍」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5.隨緣養生,萬事順其自然
凡事皆是有規律的,我們不能憑主觀意志去違背規律行事。所以做什麼都應當順其自然,不要強求,隨緣,隨他去。
佛教中所謂的「隨緣」,是以活潑流轉的生命之流,融人萬物虛空,但不拘泥於虛空,從空境聖境中轉身而出,將小我轉化為大我,將個體轉化成全體,隨緣任運,洒脫無拘,使個體生命與宇宙生命合而為一,時間與空間融成一體,至真至美,無拘無束。
隨緣者總是不去幻想生活那麼圓圓滿滿,也從不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因為每個人的一生都註定要跋涉溝溝坎坎,品嘗苦澀與無奈,經歷挫折與失意。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失意並不可怕,受挫也無須憂傷。只要心中的信念沒有萎縮,只要自己的季節沒有嚴冬,即使風凄冷,即使雪紛飛。艱難險阻是對你另一種形式的饋贈,坑坑窪窪也是對你意志的磨礪和考驗。晚春,落英雖會凋零,但來年又燦爛一片;黃葉雖在秋風中飄落,但春天又煥發出勃勃生機。只要隨緣任運,開放心懷,即可盡情欣賞品味這一切!這何嘗不是一種達觀,一種洒脫,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萬事隨緣的人生態度,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棄,隨緣是一種思想上的輕裝,隨緣是一種目光的空闊。隨緣不會使人終日鬱鬱寡歡,洒脫才不讓人覺得生活太累。
懂得了這一點,我們才不至於對生活求全責備,才不會在受挫之後彷徨失意。
懂得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挺起剛勁的脊樑,即使櫛風沐雨,即使花開花落,也總能找到充滿希望的起點。
能否隨緣,不在乎你是怎樣性格的人。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從來都是矛盾的結合物,往往在大膽中蘊涵了魯莽,在謹慎中伴隨著猶豫,在聰明中體現了狡猾,在固執中伴隨著堅強。有時,我們的羞怯會成為一種美好的溫柔,暴躁會表現成一種力量與激情,但無論如何,豁達的隨緣態度,對於任何人,都會賦予一種完美的色彩。
隨緣等於承認事實,豁達洒脫。
隨緣等於趨利避害,保持樂觀。
隨緣的人,每每是樂觀的人。
隨緣等於自嘲自解,擺脫困境。
生活是在隨緣中實現的,心智也在隨緣中成長。每一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緣去生活,依自己的因緣而成就人生。這就是「如來」的生活。
《大殊禪師語錄》有曰:「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心為定。本心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鏡無心,八風不能動。」堅持萬事隨緣,了頃其自然,毫不執著,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我們養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
佛教經典《華嚴經》上說,我們的心,好像是一位大畫家,能隨心所欲地畫出種種人生的境界來。也就是說,人生的苦樂與美醜、煩惱與憂傷,其實都是我們這顆心所作用出來的,它並不是絕對的。只要我們懂得「轉心」,苦也會變成樂;只要我們懂得「轉境」,醜小鴨也會變天鵝。
佛法說:「心能轉境,即同如來。」我們的心只要懂得轉個想法,就能轉煩惱為菩提、轉痛苦為自在了。就因為「紅顏多薄命」,所以我們只求「中等之姿」,中庸才是幸福的最佳保證書。不信你可以看看社會上那些幸福的女人;有幾個是長得標緻美麗的?俗話說「美女多伴拙夫眠」,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你雖然只是中等之姿,但只要心能轉境,依然可以活得快樂又自在。
名與利,是碌碌凡夫們熱衷追求的標的。一般人對於名利,執著牽纏,徒有追逐的苦惱,而沒有知足的洒脫,所以,無數貪婪的人持續地葬身在名聞利養的死海中。他們不知道人人都有一間幸福銀行,「知足心」是存摺,「惜福心」是印鑒,只要懂得知足惜福,人生道上總有提領不完的幸福利息,足夠你一生慢慢地享用;只要你心能轉境,就能擺脫名韁利鎖的羈絆,得到生命的快樂與自在。
有一位23歲的女性,在她寂寞的17歲時,發覺乳房有一個約兩厘米的硬塊,壓它會動,有一點點的疼痛。她暗自背著「恐癌症」煎熬了6年不敢去看醫生。6年的黃金歲月,天天籠罩在灰色的基調里,她活得一點也不快樂。後來證實只是良性的纖維腺瘤,是乳腺體纖維增生所造成的,30歲以下的女性經常會見到。她只怪自己的無知與瞎操心,在證實了身體無礙之後,天空豁然開朗,原來6年來的煩惱,全都是從執著心所生出來的。
一切的境界,都是從心想生出來的。心的力量大到不可思議。以前看到台灣的民俗信仰里有過火、坐釘的場面,覺得真是神力無邊;後來看到了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神跡」出現,譬如,雲南的少數民族傈僳族,為了紀念明朝的尚書王冀平定麓川有功,每年都會舉行上刀山、下火海的儀式以資紀念,所有參加者都能毫髮無傷地完成儀式,理由是「有信心」;後來又看到了遠在歐洲的西班牙鄉間也有類似台灣過火的儀式,參加者不受傷的理由也同樣是「有信心」。可見,與其說是神力的展現,毋寧說是信心的作用來得貼切。心的力量,實在不可思議。
台灣有一位捉蛇大
所以,攝心是非常重要的。佛法說,心清凈,境界就清凈。法身大士心裡一塵不染,所以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清凈,他們實已楔入了「一真法界」的至高境界了。我們要效法法身大士,將心中的煩惱塵埃逐漸地撣除,這樣,就可以找回自性中原本具足的那顆燦爛天真心了。
一切煩惱,從心想生;心不妄想,人生便得自在。
古人云:「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本來就很難活到一百歲,還偏要去煩惱千年以後的事,這不是太愚蠢了嗎?所以,佛祖釋迦牟尼經常告誡眾人:「對過去的事要煩惱,對未來的事要煩惱,那麼,你們將變成一株枯草!」
推薦閱讀:
※出於對六道輪迴、因緣果報的恐懼而發願懺悔,有效力嗎?
※得意時儒家,失意時道家,絕望時佛家
※佛家「六道」走一遭是種怎樣的體驗?| 如是我聞
※跟儒家學樂觀,跟道家學旁觀,跟佛家學達觀
※120句佛家禪語,你能悟到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