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的傳說大揭秘
養生之道網導讀: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也就是我們知道的鬼節,那麼關於中元節的傳說,你了解嗎?今天小編為您介紹中元節的傳說,每個地方有不同的版本哦!
中元節的傳說
農曆的七月十五,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儒、道、釋」三家「各取所需」,實現了「三教一體」和「三流合一」。關於中元節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傳說。
俗傳農曆七月初十開「鬼門關」,各家之死鬼均放歸回家,與家人團聚,俗稱「冥府開禁,鬼魂過年」。諺云:「七有半,鬼亂竄。」節期從農曆七月初十至十五,一般以12日為正期。至時,各家備酒食,焚化用白紙包封寫有祖先名諱的紙錢、金銀紙錠以祭祖先。富有之家還請僧尼、道士來家念經超度亡魂。七月十五,各地道觀均有齋醮等會,佛寺則大辦「盂蘭盆會」,誦經超度亡魂。城隍廟還做道場,放河燈。最後便是城隍出駕,巡遊街道收鬼「賞孤」,即為無後嗣的「孤魂野鬼」燒紙錢,送寒衣,潑水飯。
中元節原本是道教節日。道教說,有個名叫陳子禱的人,他與龍王的女兒結婚後,分別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個孩子。這「三官」主管人間的「賜福」、「赦罪」、「解厄」等三大任務。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地官」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所以,民間在「中元節」這天,其進行的所有祭祀活動,目的就是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希望「地官」赦罪他們的所有罪行。
還有一說是源於佛教《大藏經》中的目蓮救母的故事。目蓮歷經千辛萬苦才到陰府,見到死去的母親被一群餓鬼折磨,目蓮用缽盆裝菜飯給母親,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目蓮按照經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餓鬼再也不敢來搶奪了。為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都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道教也在這一天舉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燒冥紙,讓無主孤魂飽吃一頓。
另一說是由古代「郊社」演變而來。農民在夏收之後,趁農閑舉行祭田、祭祖儀式,酬謝管理土地的神靈和開闢田園的祖先,也含有慶祝豐收的意義。古時中元節只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是用素筵祭祀,並規定不能在別人家中過夜。後來從素食發展為葷食,從祭田、祭祖發展到超渡「無主孤鬼」。大概是古代七月多疫病,死人多,因而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稱為「鬼月」,需要祭奠,「七月半」也就演變成「送鬼節」。
鬼節禁忌知多少
傳說由農曆七月一日起,地府中的遊魂野鬼就開始被釋放出來,他們可以在人間遊離一段時間,接受人們的祭祀,直至七月三十,鬼門關會再度關閉,鬼節的節期亦就此結束。以下是鬼節禁忌,你可要記住了:
1、忌披頭散髮睡覺。鬼月時,到處都是在外遊盪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髮,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2、生理期的禁忌。民間認為婦女同胞在生理期間身體不潔,諸如動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或使得工事無法順利進行。
3、忌說鬼字。中元普渡這一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4、忌半夜慶生。七月生的人有點可憐,在晚上慶生時多半會出現一些不認識的「人」一起唱生日快樂歌,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5、忌亂拍他人肩頭。這項禁忌跟民俗有關,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6、忌捕捉蜻蜓及螽斯。民間認為這兩種昆蟲是鬼魂的化身,胡亂捕捉它們,小心引鬼上門。
7、拜門口。七月初一,「鬼門」一開,所有獲准可以返回陽間探親的孤野鬼,將會自陰間一擁而出,四齣搶食供品。因此,在鬼月的第一天下午,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前擺供祭祀,稱之為「拜門口」。由於只是讓途經的好兄弟小歇吃食,祈別入求它們屋侵擾家人,所以不用提供太過豐盛的供品。
8、忌半夜晾衣服。濕衣服容易讓遊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9、忌亂踩冥紙。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餘,自然會對你不利。
10、忌將筷子插在飯碗之上。吃飯時不可以將筷子插在飯碗之上,其形狀如同香插在香爐上,會招來好兄弟來與你分享食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