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爺的好時光:上半場在香港,下半場在內地

周星馳新片《美人魚》成為內地第一部突破30億的電影,突破5億美元恐怕也不在話下,這個紀錄恐怕短時間內沒人打破了。從90年他登上香港地區票房之王算起,已經過去了整整26年,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

二十多年過去了,周星馳還是那個周星馳,華語電影市場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遷。

上半場,香港電影的喜劇之王

1、香港電影——曾經的華語電影中心

香港電影自上世紀70年代之後,從許氏兄弟的市井喜劇開始崛起,之後經歷了成龍、周潤發(搭配吳宇森、王晶)的輪流坐莊,風格主要是在功夫、喜劇之間切換,周潤發電影很難說是一種什麼風格,因為他是唯一一個非導演的票房之王。到80年代後期香港電影逐步走向鼎盛。

周潤發是唯一一個非導演的票房之王。

到90年代前後,無論是從票房成績還是電影質量來看,華語電影的中心毫無疑問是在香港地區。

先說票房收入,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如果有人告訴你曾經香港一個地區的票房收入就超過整個內地市場,你是不是會大吃一驚。然而這卻是事實。內地電影市場從1994年引進第一部好萊塢分賬大片起,才算有了比較嚴謹的票房數據(之前的數據估計比實際數值要偏低),當年香港地區總票房(包括香港製作和外片)約14.7億港幣,內地票房收入不超過10億人民幣(當時人民幣對港幣匯率大概是1:1)

不僅如此,彼時香港電影還有豐厚的海外收入(主要是東南亞泛華語文化圈),每年大約有14億港幣左右,遠遠超過在香港本埠的票房收入,是支撐香港電影繁榮的重要因素。那個時候的香港號稱東方好萊塢,絕非浪得虛名。

當然內地票房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也曾有過短暫繁榮,大體都有25億以上,1992年內地票房32億(記住這一年,這是個特殊的年份),是那個時代的頂峰,直到15年後的2007年,內地票房才再次企及這個數字。但是那會比起香港電影的總體收入來說,內地票房一直都稍遜一籌。

再說電影製作水平,當時香港年製作電影超200部,1995年前後到達頂峰,有500多部,內地年製作電影不超過100部,電影質量就不用說了。90年代的香港電影毫無疑問碾壓內地電影,是當之無愧的華語電影中心。

2、周星馳橫空出世和香港電影沒落

就在1990年,周星馳憑藉《賭聖》第一次登上香港地區票房冠軍,之後連續4年佔據冠軍寶座,90-95年每年至少有3部作品霸佔當年票房榜前十,1992年更是包攬票房前五,將香港電影推上最後的巔峰,這種成就絕對空前絕後,華語影史上再難找出第二人。在香港電影最風光的時代,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然而也就是在92年,伴隨著周星馳到達他電影歷史的第一個巔峰,香港電影盛極而衰。從93年起,香港電影總票房逐年下滑,前兩年還維持在相對高位水平,到97年後,票房數字直接腰斬,電影製作數量也逐年萎縮,世紀之交那兩年,香港電影基本失去了海外市場,本埠收入也低於10億港幣。

巧合的是,內地電影市場也是在92年到達歷史巔峰後突然下滑,和香港電影一起走向衰微,從94年之後連續10年票房不到10億,是名副其實的市場冬天。至於為什麼,那就是另外一個宏大話題了,自然好萊塢特效大片從那個時候興起,現在橫掃全球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伴隨著香港電影逐步衰落,周星馳也逐漸減產,1999年他拍完具有自傳性質的《喜劇之王》,給自己的電影上半場作了一個小結。

《喜劇之王》

周星馳電影之路的前半段,伴隨著香港電影從繁榮期走向巔峰,再逐步衰落,是那個時代港片盡皆癲狂,盡皆過火的典型代表,具有那個時代小工藝作坊式速成港片的所有特點。

下半場,伴隨內地電影市場前進

1、周星馳電影風格的轉變

比起上半場,周星馳電影的下半場風格大變,從《少林足球》開始轉型,雖然還保留了星式電影的無厘頭特色,但最大的一個轉變是,周星馳順應了電影工業時代大潮,開始把特效完美地結合在自己的電影作品裡面。注意,是特效和劇情的完美結合,這一點,直到最近上映的妖塔、三打這些渣渣依然不行。

功夫足球特效

而最重要的轉變是,他和其他香港電影人一起,開始把市場重心徹底轉向內地。因為所有人都看出華語電影的未來在內地。

在經歷了十年市場寒冬之後,內地電影市場開始回暖,2002年國師拍攝的中國式大片《英雄》開啟了內地電影商業化道路,雖然國師及凱歌后來都悲劇了,但這一代電影人已經完成了他們的使命。內地電影市場在10億區間徘徊許久之後,05年突破20億,隨後大踏步前進,2010年突破百億,而剛剛過去的2015年,光是比2014年多出來的票房,就有144個億。內地電影市場的高歌猛進勢頭毫無停歇之意,超過北美市場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內地電影市場的興起,吸引了所有香港電影精英。在周星馳之前成龍就已經是香港電影在內地的最大品牌,1995年《簡單任務》獲得了1.1億票房,但是成龍後來選擇去了好萊塢,再次回歸內地市場以後,他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突破之前的成績。周星馳之後成功的品牌還有徐克,而陳可辛還需要票房佐證,王晶只能算是趕上了內地電影市場爆發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杜琪峰和古天樂曾經接近成功。

嚴格意義上來說,成龍和徐克已經完全內地化,而陳可辛拍的電影能叫你懷疑他是否曾拍過香港電影,他們已經沒有多少香港電影的影子了,他們的新作在香港市場取得的票房已經可以忽略不計。王晶保留了最後的香港電影影子,但在澳門風雲前他拍的都是渣渣,就算澳門風雲票房大賣了,也還是渣渣。事實證明,內地市場是一個全新的市場,需要新的思路,像劉鎮偉、黃百鳴之流,完全吃香港電影的老梗,註定要被無情拋棄。

只有周星馳,既部分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有新的突破。

2、周星馳電影對內地電影的引領作用

周星馳的電影下半場之路,到現在為止只有5部作品,和之前《賭俠》1個月就趕工完成不同,每一部都製作精良,除了《長江七號》,每一部都是當年票房冠軍。實際上,如果《少林足球》能夠在2001年上映,也肯定是當年的票房冠軍。

而且每一部都對內地電影市場都有一定的引領作用。

《少林足球》作為星爺轉型的第一部電影,意義重大。這不僅是華語電影第一部大規模引入CG特效的大片,和後面的《功夫》一起,引領華語電影和國際電影工業接軌,逐步改變過去的手工作坊拍片模式,探索出一條華語電影工業化製作之路;更重要的是,《少林足球》在華語電影最寒冬時期出現,給市場注入了一支強心針,正是在其帶領下,才有了後來香港救市之作《無間道》和內地救市之作《英雄》,可以說它真正開啟了華語電影市場回暖之路。

《功夫》是第一部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的純華語電影,並且時隔多年以後,再次宣示了華語電影依然可以創造豐厚的海外收入。之前成龍在好萊塢取得了成功,但他拍的片毫無疑問不是華語電影,而李安拍的《卧虎藏龍》只能算是一部中國風畫衣下的西方電影。

《長江七號》是第一部真人加CG動畫形象的電影,在技術發展上比之前兩部更進一步,雖然票房不太成功,但我一直認為七仔要比胡巴更萌。

《長江七號》

《西遊降魔》最大的意義有兩處,一是第一次讓人覺得國產3D電影特效不再那麼五毛,雖然比起後來的《尋龍訣》等片還有差距,但開創性功不可沒;二是發掘了春節黃金檔,從此徹底改變了內地電影市場檔期格局,賀歲檔再也不是第一檔期。

《美人魚》已經創造了歷史,但是要評價它的意義,要等時間沉澱一段之後了。

卡梅隆在《泰坦尼克》之後只拍了一部《阿凡達》,但就是這兩部電影分別創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改變了電影工業發展路徑,他對世界電影格局及發展的影響功不可沒。周星馳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卡神,但周星馳在華語電影界就是卡梅隆。

每一個人都無法脫離他所在的環境和時代,個人努力固然重要,時代大勢才是成就英雄的必然。在周星馳的上半場,香港電影孕育了他,他將香港電影推向最後的輝煌;在周星馳的下半場,內地電影市場崛起再次給了他機會,他也再次引領著內地華語電影前進。

這就是周星馳。

番外:周星馳在香港電影中的地位

回顧香港電影市場,許氏兄弟是開拓者,地位類似於唐詩裡面的初唐四傑,成就不足以和後面的「雙周一成」相提並論。

「雙周一成」裡面周星馳最賣座當之無愧,在他最多產的90-95年,每年至少有3部擠進年度票房前十,尤其是93年他能主導自己電影之後,每一部電影都進入票房前十,可謂數量質量雙優。與之相比,成龍最多產時期也只在85年創造過獨佔年度票房前四的成績,至於95-97三連冠已經是成龍拍片減少的創作後期了;至於發哥,他作為一個演員,沒法決定電影風格,拍的爛片實在太多了點,冠軍數量也少了點。因此若論香港電影最典型的代表,成龍和周星馳就是盛唐詩歌中的李白和杜甫,一個偏重功夫、一個偏重喜劇,共同輝煌幾十年。

小卡解讀:在我看來星爺的成功,跟香港電影如何如何內地電影如何如何關係都不大。早年內地電影不可避免的充斥著大量革命元素,然而即便如此仍有數不勝數的佳片誕生,偉大的作品依舊偉大。港片則用一種看似有但誰也說不明說不清的風格標榜自己的獨特,最後《無間道》的輝煌也變成曇花一現很快被無情的吃掉老本,現在很多被標榜為港片的電影實際上有極大的內地標籤。但是兩者都有種非常自然的內因,那就是經濟。香港電影的光輝歲月和它在亞洲四小龍里的軌跡密不可分,溫飽思淫慾,物質上豐富之後沒有極大的文化需求那就是扯淡。說起來韓國也是此類,比如遊戲產業和韓劇。而中國,這個天命的大國又如何呢?首先內地就潛藏著強有力的文化力量,一個強大的中國有文化輻射四周國家是自然而然的事,這是一種以歷史為背景的文化自信。於是當改開之後,中國先是略帶含蓄的面對世界,歷經00年08年兩次金融危機和那些數不清的魑魅魍魎之後,國力開始恢復到歷史上那個原有的位置了,那電影產業不壓到港台這種小不點真是沒天理了。而星爺以自己的天賦輔以順勢,成功像當年他早年那樣吐槽過的獲得了,既有錢了也有地位了!ps:過年回老家的時候就聽人吐槽過,不知道TG變了什麼把戲,搞的家家一輛車,成天堵


推薦閱讀:

香港人都說英式英語嗎?
香港和上海的夜景,誰更好看一點?
香港的前端開發崗位就業情況如何?
那個時代的香港女明星們,從井莉、何莉莉說起
城市 | 香港二三事

TAG:香港 | 時光 | 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