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釋清凈:楞嚴經講記:卷一(7-1)

卷一(7-1)

本卷提綱:講述阿難因乞食,被摩登伽女用幻術攝入淫席,將毀戒體。如來放光,並勅文殊師利以神咒往護,遂將阿難及摩登伽女來歸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悔恨自己一向多聞,道力未全,因而啟請宣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告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有諸妄想故有輪轉。又告以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能破客塵煩惱,以顯常住真心性凈明體。

一、聖眾雲集,匿王請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凈毗尼,弘范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此經上所說的,都是我親耳聽見的。在某一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在室羅筏城祗桓精舍。和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這些人都是證到無漏的大阿羅漢。像佛的兒子一樣,能夠住持佛的事業,善能超出一切煩惱之外。能於任何一個國土中,樹立一個完美人格的榜樣。作佛的助手,從佛作宏揚佛法,利益眾生的事業。堪能擔任佛遺留囑託他們的成佛度眾生的責任。整肅毗尼,為三界眾生開展一個正確可以遵循的軌範。應化無量的身份來救度眾生脫離生死。拔濟未來的無量眾生,超出一切塵累煩惱。

「如是我聞」:由阿難尊者結集經典時所說,為佛經開卷語。「如是」,指佛經經文內容如此;「我聞」,阿難自稱我聞之於佛。意思是「這是我親自聽佛所說」。《佛地經論》:「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如是。」 本師釋迦牟尼佛入大般涅槃前,曾囑咐弟子四件事:

(1)佛弟子應依「波羅提木叉」(戒律)為師;

(2)佛弟子應依「四念處」為住: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3)集結經文之首應冠以「如是我聞」;

(4)對待惡性比丘應用「默擯」為之。

「山僧講經」的故事:

有一位出家人在山上茅棚修行,有位居士幾十年如一日的供養護持他。這位師父,普普通通、老老實實,天天受持《法華經》。有一天,師父對居士說,過幾天我就要走了,就要往生了,臨走前給你講一次《法華經》,報答你多年的護法之恩。哦?沒想到自己護持的師父竟然有了大成就,預知時至,居士又驚又喜,就按照吩咐準備好了法座。到了那一天,這個出家人搭衣持具,禮完佛就上座了,居士一家恭恭敬敬地合掌等著,希望能聽到從來沒有聽過的妙法。師父說:注意,我現在要把《法華經》的奧秘告訴你們,注意聽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說完「啪」一拍桌子,坐脫立亡,就地圓寂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空間取當體,時間取當下,正是《法華經》《圓覺經》及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的奧秘所在。

「如是我聞」又作「我聞如是」,我所聞見,本來如此;諸佛實相,眾生本具;世間幻象,事理圓融。

「一時佛在」,一時一切時,佛性不生滅,不來亦不去,生死大涅槃。原來佛陀早就把宇宙時空、生死涅槃的真如實相放在每部佛經的開頭,開宗明義,和盤托出。

《如來藏經》云:「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慾恚痴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華嚴經》云:「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一時佛在」宣明了「時間、人物、地點」。佛經不記載佛是在哪一年哪一天說的,只用一個籠統的名詞「一時」代表盡了。不管過去千年萬代、未來千年萬代,就是「一時」,沒有過去,亦無未來,只有當下,也就是「時間取當下」。因為時間是相對的,沒有固定的。地球的時間不是月球的時間,月球的時間不是太陽系統的時間。過去已去皆空,未來沒來是空,現在當下空。因此「一時」即是「一切時」,《金剛經》之「無壽者相」即是「輪迴涅槃不二,過去現在一如」的時間無分別的意思。

「佛」者覺悟也,「住」者常也,一切眾生皆有覺悟之性,名為佛性。性者不改的意思也,通因果而不改自體是雲性,如麥之因,麥之果,麥之性不改。《華嚴經》云:「佛性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坐。」《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佛法的解釋分為俗諦解經和真諦解經。俗諦為以文解字,真諦為以理證義。「一時佛在」俗諦解釋為「那個時間佛住在……」;真諦即為「時間空間皆幻化,常樂我凈無生滅」的意思。

「室羅筏城」:即僑薩羅國之都城,此國之主為波斯匿王。此國在中印度,位於迦毘羅衛國之西北,波羅奈因之北方。世尊曾前後於此居止二十五年,經常於此開示佛法。

「祗桓精舍」:「精舍」,為精修梵行者所居之舍。此精舍又稱為「祗樹給孤獨園」。在《阿彌陀經》和《金剛經》等多部佛經中,開卷都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描述。「祇樹給孤獨園」就是舍衛國的須達長者奉獻給佛陀的道場,也稱為「祇園精舍」。

祇園精舍是佛陀在世時規模最大的道場,佔地約七甲,七層樓高,莊嚴富麗,環境優美,好比人間天上,勝過竹林精舍。僧房計有數百棟,此外禮堂、講堂、集會堂、休養室、盥洗室、儲藏室、誦讀室、運動場等,應有盡有,設備齊全,比之憍薩羅國王宮,有過之而無不及,實為天下第一福地。建好後,須達長者舉行了盛大的迎請儀式,佛陀如約接受了供養,帶領弟子們來到這裡安居弘法。

須達長者經常來到精舍,探望佛陀及比丘們的生活起居和健康情況,供養一切所需。因此,他成為佛陀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在家弟子。祇園精舍也因佛陀的安居,來往度化,成為當時遠近馳名的道場。佛陀後半生在此結夏安居長達二十四年,因此現今流傳的經典,大約有七、八成都是在這裡講說的。舍衛城也因祇園精舍的盛名,在印度諸大城市中佔有重要地位。

「比丘」:比丘,梵語的音譯,一般意譯為「乞士」,俗稱「和尚」。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條。《大智度論》卷三列舉了比丘的五種意譯:乞士、破煩惱、出家人、凈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見的意譯。隋吉藏《法華義疏》卷一說:「比丘名為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比丘是佛的弟子,當然要從佛乞法,但為什麼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學法,一般不作治生產業,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驕慢之心。《金剛經》載:「(佛)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釋迦牟尼出家時,凈飯王派憍陳如等五名親信隨侍。釋迦成道以後,這五人在鹿野苑聽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相對應的出家受戒後的女子稱為比丘尼。沙彌是比丘的實習生,式叉摩娜(學法女)是比丘尼的實習生。

「眾」:梵文為「僧伽」,譯為和合,故得稱「和合眾」。僧眾以和合,故得共住、共修。

「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釋尊的常隨聖眾,「俱」,在一起的意思。

「無漏」:「漏」,即是煩惱之異名。三界有三種漏:欲漏、有漏、無明漏。聖人已破淫、怒、痴諸煩惱,故達於無漏(無煩惱)之境界。

「阿羅漢」:又譯為「阿羅訶」,其意思是:1、無生;2、殺賊;3、應供。

「善超諸有」:「超」,是超越。「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也就是三界,以三界皆是「有法」,有因有果、有生有死、有煩惱、有苦,而非涅槃之無生,故三界又稱為「三有」。

「妙堪遺囑」:這些大比丘,都證入了勝妙之智慧,而堪能紹繼如來度化一切有情之附囑。

「嚴凈毘尼」:這些大比丘僧,於敬持如來律法方面,都能清凈、莊嚴。戒品清凈即不破戒、不漏戒、不缺戒、不污戒。以戒品清凈,故得四威儀妙相莊嚴。

「弘范三界」:能為三界一切眾生之師範。

「應身無量」:三乘賢聖,為度眾生,應其根機及因緣,而示現無量之身。

「拔濟未來,越諸塵累」:這些大比丘僧,能拔濟未來之眾生,令其超越六塵之負累,而得解脫三界苦難,因此不負如來的殷勤囑託。

這一段是序分,講述在距離現在大約三千年的時候,佛在印度室羅筏城外的祗桓精舍。同住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出家人,他們都是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不會再漏落生死輪迴。同時在佛的國土中,有威可敬,有儀可仰,能幫助宣揚正法,繼承佛遺志。他們嚴持戒律,堪稱三界人天的導師,能夠應現多種身形,協助大眾,對於將來的眾生也同樣會拔除他們痛苦的根源。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chī)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他們的名字是:大智慧的舍利弗,大目犍連,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人,均為上首弟子。

「舍利弗」:舍利弗為佛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常代佛宣說法要,或重誦佛所講之經。諸佛菩薩之示現,都有「本」、有「跡」,「本」就是他的本身;「跡」就是他的示現。舍利弗為釋尊之十大弟子之首,這是他跡現,而其本則為過去之金龍如來,今倒駕慈航,助佛轉輪。

「摩訶目犍連」:大目犍連為佛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阿含經》云:「我佛法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目犍連為第一。」

「摩訶拘絺羅」:為舍利弗的母舅,出家前又號「長爪梵志」。拘絺羅在佛弟子中,為四辯才第一。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富樓那為佛弟子中,論說第一。

「須菩提」:須菩提為佛弟子中解空第一,其本為過去青龍如來。

「優波尼沙陀」:意思是塵性,以觀塵性空而得道果。「尼沙陀」這個名字是釋尊印許他所證的法,為顯其法,而賜他這個名字。

「而為上首」:就是領眾帶頭在前的意思。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另外又有無量多的辟支佛和無學位的聖者,和一些初發心學佛的人。大家一齊來到佛這裡,參加到比丘僧團中,一齊參與結夏安居結束時的考核。十方的眾菩薩,也來參與聚會,向佛請問關於佛法中不明白的地方。都以恭敬的心,遵從領受佛的教誨和關心。希望佛教給他們更高深的義理。於時佛敷設座具,安詳自然的坐下來,為以上眾人宣講深奧的佛理。在坐的清眾於此法都未曾聽聞過。佛講法的聲音,像迦陵仙音一樣的美妙,遍聞十方。像恆河沙那樣多的菩薩,聚會到這個道場。以文殊師利為這些菩薩中的上首菩薩。

「辟支無學,並其初心」:「辟支」,即辟支佛道,也就是緣覺,也譯為獨覺。「無學」,為二乘已證道果者,在此則指已證辟支佛果者。「初心」,指於辟支佛乘初發心的學人。

「屬」:值,正好碰到。

「休夏自恣」:「休夏」,即結夏。佛制比丘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結夏安居專心辦道,不外出行乞,或作其他事。「自恣」,即於安居三月完了,眾僧齊集,大家一齊共同檢討三月修行的得失,通常是自舉所犯過錯,而不是自述功德。詳細說,即若自知己過,便自行陳說,若自不知過,則「恣任僧舉」。自恣時之白文為:「大德長老,或見我過,或聞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舉,哀愍我語,我當懺悔。」

「十方」:四方(東、南、西、北)加四隅(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再加上、下,稱為十方。

「咨決心疑」:來諮詢決斷心中之疑惑。

「欽奉慈嚴」:諸菩薩眾,皆敬事如來,如奉事父母一般敬重、殷勤。

「將求密義」:想要請問密義。密意思是秘奧的道理,此理因為凡愚障重不解、不相應,恐生疑謗,所以如來不常開示,唯獨對大根器人說。以不常開示,故稱之為「密」。

「敷座宴安」:「敷」,鋪也。「宴」,即安也,恬然安祥寂靜的意思。「安」,安坐,身心不動。

「法筵」:以法會為供給大眾法食,故如同宴席。

「得未曾有」:從來沒有聽到過這麼好的道理。

「迦陵仙音」:在這裡是比喻如來的法音,如來梵音和雅,聽到者都很歡喜。

「道場」:有二義,一為修道之場所;二為講道、傳道之場所。

「文殊師利」:意思是妙吉祥,以其出生時有十種祥瑞。文殊主大智,曾為七佛之師,其本為過去龍種尊王佛,現在為北方之觀喜摩尼寶積佛,未來成佛,名為普現如來。

「十方界」:為十方之佛世界。

經中首先介紹來參加勝會的有眾所周知的舍利弗、目犍連、拘絺羅、富樓羅、須菩提、優波尼等。還有從別處來的聲聞、緣覺,和初、二、三、四果正在學習的大眾,都趁著結夏安居期滿的假日,來到佛前,參加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總結大會,互相坦白檢討過失,這是僧團的民主生活會。還有十方世界的菩薩,也在佛慈悲肅穆的氛圍中,恭敬請問難以解決的深奧問題。那時佛隨即展開坐具,舒適地坐下,面對在會的大眾,講說高深微妙義理。在會的大眾,在飽餐一頓法味,法喜充滿,有得未曾有的感受。這時佛的音聲,如同迦陵仙鳥聲音一樣,和雅悅耳,偏滿十方世界。而各世界無數的大菩薩,都一時涌聚法會來。在這莊嚴隆重的法會中,文殊菩薩是最傑出的上首一位了。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yè),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huáng)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

這時波斯匿王為他父親的忌日準備了齋飯,請佛到他宮中去吃齋,並且親自來迎請佛。準備了豐富而美味的珍品飲食。同時還親自迎請眾位大菩薩,一起赴齋。城中另有長者和居士們,同時也準備了齋飯,等候佛和弟子們來受供吃齋。佛命文殊菩薩分派各菩薩羅漢,依次到各家去領受齋供。眾比丘中,唯有阿難,先接受了別的邀請,遠出沒有回來,所以沒有參與在這次應齋的僧眾行列中。既沒有老修行的上座也沒有教導軌範的阿闍黎和他同道,路上一個人獨自回來。

「波斯匿王」:「波斯匿」,意思是月光,波斯匿王在過去龍光佛的時候,與釋迦菩薩同為地上菩薩。那時釋迦位居第八地,而波斯匿王為四地菩薩。今釋尊成佛,他就大權示現,內秘菩薩行,外現國王身,以助佛法化。

「諱日」:即忌日。

「營齋」:營,辦。「齋」:素食飯菜。

「宮掖」:宮殿中之旁舍。

「親延」:國王親自延請諸大菩薩。

「阿難」:全名為阿難陀,意思是慶喜,為佛之堂弟,白飯王之子。阿難在佛成道之日出生,佛的父王凈飯王聽到太子成道,又聽皇弟得子,實為一門雙喜,故賜小王子名為慶喜。

「別請」:指在家居士於僧眾中,特別指定某僧接受供養,稱為「別請」。

「不遑僧次」:阿難因受遠地之人別請,而趕不及參與眾僧之列。

「上座」:《毘尼母經》說:出家戒臘從二十夏到四十九夏,稱為「上座」;(零夏到九夏稱「下座」;十夏到十九夏稱「中座」;戒臘五十夏以上稱一切沙門、國王所尊敬,稱為「長老」)。

「阿闍黎」:又譯為阿闍黎耶,意思是軌範師,為能矯正弟子行為,並為其軌則、師範的高僧之敬稱。此外尚有密教之「真言阿闍黎」,又稱金剛阿闍黎。《大日經疏》卷三說:若對曼荼羅之種種支分,乃至一切諸尊、其真言、手印、觀行及悉地,皆悉通達,得傳法灌頂者,是名為阿闍黎。

波斯匿王在父親的忌日那天供佛及僧,是為了增進亡父的冥福。又恰逢眾僧自恣之日,也是佛歡喜日。在《盂蘭盆經》中,佛告訴目犍連,可於這一天日齋僧,以救拔其母,所以波斯匿王遵教在這一天設供,而修孝順。國王親自延請諸大菩薩,而非派人去請,表示十分尊重菩薩。城中長者及諸居士,知國王親自供佛,則各地一定有很多僧眾及菩薩來應供,他們在門口等待,希望佛慈悲,分派一些弟子及菩薩聖眾讓他們供養,以修無上之福。因為國王如不請佛,平常不可能有這麼多聖僧齊集一地,接受供養,所以這是一個很稀有難得的修福機會,大家都希望隨喜參與。

供養是修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寺院每天過堂之前,都要誦供養偈,以三德六味供養三世一切諸佛,供養諸尊菩薩摩訶薩,並令法界有情普同供養。而在初一、十五,寺院還要特別隆重地上供,以種種美妙飲食供養諸佛菩薩。那麼,是佛菩薩需要這些東西嗎?如果我們不供養,他們就會忍飢挨餓嗎?顯然不是。

通過供養這一方式,既是為了表達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也是體現我們對佛菩薩的報恩之心。佛陀教導我們,每一位佛弟子,不僅要「知恩」,更要懂得「報恩」。

恩有四重,分別是三寶的恩德、父母的恩德、國土的恩德、眾生的恩德。因為有佛陀出世,我們才能了知人生蘊涵的巨大意義,才能認識真理、擺脫痛苦。這種大恩大德,我們傾盡所有也報答不盡。或許有人會說,既然報答不盡,且佛菩薩並不需要,我們又何必多此一舉?須知,供養是積集福德資糧的捷徑。倘能以至誠懇切之心供養諸佛,在報答佛恩的同時,更在成就自身修行。

《佛說諸德福田經》中說:「毀形守志節,割愛無所親,出家弘聖道,願度一切人。五德超世務,名曰最福田,供養獲永安,其福第一尊。」出家僧眾因為具有五種功德而成為最殊勝的福田:

一、毀形,在家人化妝打扮,追求華麗的服飾,而出家人剃除鬚髮,身著壞色衣。

二、守志節,出家人遠離一切非法的行為,一心一意行持善法。

三、割愛無所親,出家人捨棄了親朋好友,這種看破放下的精神非常可嘉。世間人在這方面是很困難的,總是放不下自己的親人,有些放不下父母,有些放不下妻兒。

四、出家弘聖道,出家人一心弘揚佛法,雖然有些在家人也能弘揚佛法,但跟出家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五、願度一切人,大乘的出家人都是發了菩提心的,他們都發願要度化一切眾生。

因此,出家僧眾具有如此功德。

這部經中還說,有七種善法能轉生到梵天:

一、建造佛塔、經堂、僧房。

二、修建園林浴池,種植樹木,給人們帶來清涼。

三、恆常布施醫藥。

四、造船濟度人民。

五、建造橋樑。

六、在道旁挖井,使渴乏行人得以飲用。

七、修建廁所。

這部經中還說:「供之得福,進可成佛。」意思是說,如果在殊勝的對境前作供養,可以獲得大福德,最終可以因此而成佛。此外,《寶鬘論》中在講積累福德資糧時,也要求興建旅店、花園、橋樑、浴室、水井等。

廣修供養,即廣泛修習供養,沒有尊卑之分,沒有親疏之別。我們不僅要供養諸佛菩薩和僧眾,還要供養世間一切眾生。佛教認為,世間有三種福田:一是恩田,即有恩於我們的人,如父母、親友等,應懷著感恩心報答。《雜寶藏經》云:「若欲供養諸賢聖及佛,但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中。」佛陀還告訴我們:無佛出世時,孝敬供養父母,就是世間最大的功德。如果連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話,就不是合格的佛子。二是敬田,即我們恭敬的對象,如諸佛菩薩、善知識及師長等,父母給了我們色身,養育我們成長,而善知識與師長則為我們指明了人生道路,使我們找到了心靈歸宿。三是悲田,即需要我們幫助的對象,如窮苦的乞丐、病人等,他們缺吃少穿,貧困無依,甚至生活無法自理,作為學佛者,我們應本著慈悲心積極幫助他們。

在佛教中,將孝敬父母、供養師長、布施貧者稱為培植福田。就像農民種田那樣,必須在春天播種、耕耘,秋天才能獲得豐收。否則,必定一無所獲。同樣,福報也不是從天上掉下的。有些人一生坎坷,什麼好事都擦肩而過,於是怨天尤人,責怪老天不公。其實,這不能抱怨他人,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自己造就的,取決於自己的福報。而福報並不是上天給予,也不是與生俱來,是源於已造業力的積累和培植。若能常行布施,廣修供養,努力耕耘恩田、敬田、悲田,福報自然源源不斷。事實上,這是最好的投資和儲蓄方式,是任何人無法佔有、無法奪去的財富。

《雜譬喻經》中記載:

往昔舍衛城郊外有一個婦女,一次佛陀到她家門前乞食,婦女供養了一缽飯。佛說:「種一生十,種十生百,種百生千,種千生萬,種萬生億,而能現見真諦之道。」婦女的丈夫聽了佛陀的祝願不相信,他說:「布施一缽飯能獲得這樣大的福德,還能現見真諦之道,瞿曇沙門說話為什麼這樣誇張呢?」佛陀問他:「你從哪裡來?」他回答說:「從城裡來。」佛說:「城裡的尼拘陀樹有多高?」他說:「高達四十里,每年結數萬斛的果實。」佛又問:「樹的種子有多大?」他回答:「只有芥子那樣大。」佛說:「你說的話太誇張,一粒芥子大的種子怎麼能長成四十里高的大樹,而且每年結數萬斛的果實?」他回答說:「這是我現量所見。」佛說:「無情法的大地尚且能成熟這麼大的果報,何況人以歡喜心供養佛一缽飯,福報一定會不可稱量。」夫婦二人聽後心開意解,當時證了初果。

看了這個故事,大家應該明白,對殊勝的對境作微小供養,福德也是不可思議的,而且以供養的功德,最終能斷除煩惱障垢,獲得聖者的果位。《華嚴經》中也說:「供養諸佛少功德,必斷煩惱至涅槃。」


推薦閱讀:

【楞嚴經分享2】十法界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八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79

TAG: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