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貨幣制度簡述
金滅遼和北宋,沿用兩國舊錢:
小平、
折二、
折三,(註:主要為北宋「崇寧重寶」與「崇寧通寶」折十,於宋徽宗後期改為折三)
三等幣值的銅錢,不用鐵錢。
金國扶持的劉豫偽齊政權,利用北宋舊有錢監和工匠,鑄造三等幣值的「阜昌」銅錢投入流通。偽齊廢國後,鑄造「阜昌」的錢監,繼續鑄造了少量的「天眷」(三等幣值)、「皇統」(國博藏一品小平/陳光洋藏一品折三)銅錢,希望錢監得以保留或延續。顯然當時的金國統治者對鑄錢並不重視,此事不了了之。(註:「天輔元寶」小平銅錢推測也是這時補鑄)
河南地區自北宋末年起,陸續出現過「錢引」、「小鈔」、作現錢流轉的「茶引」(七年為限)、偽齊劉豫發行的紙幣(七年一界),因此民間對紙幣並不陌生,具有一定的行用基礎。海陵王貞元二年(1154年),在大臣蔡松年(註:北宋宣和末年知燕山府蔡靖之子)的建議和主持下,正式發行紙幣----「交鈔」,行用於黃河以南地區,七年為一界,每界收取工墨費以舊換新。金國於河南地區發行「交鈔」,或許也有防止銅錢流向南宋的考慮。此後,金國幣制變為以三等銅錢為主,局部以交鈔為輔。
海陵王正隆三年(1158年)二月,中都(今北京)設置兩個錢監,東為「寶源監」,西為「寶豐監」;京兆(今西安)設置一個錢監,為「利用監」,三個錢監一起鑄造「正隆元寶」小平銅錢,投入流通。金國統治者認為這次才是官方第一次正式鑄錢。
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下令陝西添用北宋舊鐵錢,推測現存的「大定通寶」小平鐵錢應該鑄於這一時期。陝西添用鐵錢,效果並不好,於是大定四年(1164年)停用,這是金代貨幣史中,唯一一次(局部)行用鐵錢。這次行用鐵錢,與西夏同期在邊境地區鑄行「天盛元寶」小平鐵錢有一定關係。
在銅錢存量方面,金比南宋「幸福」。北宋一百六十餘年間,粗略統計所鑄大小銅錢摺合小平銅錢,加上唐五代舊銅錢,大約有3億緡(貫/千)(省陌制770文為1緡,下同)。劉豫被廢時,金國從汴京官庫運走:黃金120餘萬兩、白銀1600餘萬兩、米90餘萬斛、絹270餘萬匹、錢9870餘萬緡。又據金世宗大定年間的史料,提及各路官庫所存現錢有5000餘萬緡。
相比之下,南宋國庫的現錢,見於史載大多在數百萬緡,高峰期在1000萬緡上下;潤州(今鎮江)與升州(今南京)兩大軍資庫(分別供應淮東總領所與淮西總領所)所存現錢,也不過各有300萬緡;地方州府,例如重要和富庶的福州,僅有二三十萬緡。
這是由於北宋年間,銅錢主要投放於北方地區以應付軍事開支,又執行聚集現錢於京師(今開封)的財政政策,導致「靖康之難」後,大部分的北宋銅錢留在北方被金國獲得,南宋所繼承的留存於東南地區的銅錢,數量佔比很小。這也是南宋出現「錢荒」,推行「行在會子」紙幣,在江北行用鐵錢的根本原因。
金國也有煩惱,產銅地區大多處於南宋境內(註:南宋時期,原銅產量也大幅下降,只有北宋時的十分之一左右),原料供應成為棘手的問題,大大限制了新增銅錢的能力。雖然金繼承了大部分的北宋銅錢,但新增無望,官方與私人的積存儲藏(主要原因)、銅錢外流、熔錢鑄器等因素,導致市面流通的銅錢越來越少,也出現了「錢荒」。金世宗統治的中期,「錢荒」的影響逐漸擴大,於是採取了一系列的對策:
1,嚴格執行「銅禁」與「錢禁」的政策;
2,收繳民間銅器,大定十八年(1178年)設監於代州,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設監於曲陽縣,鑄「大定通寶」小平銅錢,即使賠本也堅持生產;
3,將官庫所積存的銅錢投入流通(實際執行並不到位);
4,將官庫所存的「大觀通寶」大銅錢作折五投入流通;(註:原北宋京畿錢監所鑄造的大型「大觀通寶」折十錢,在改為當三使用時,重量超過幣值,因此北宋官方的庫存並沒有投放流通,一直留存到了金代)
自此金代貨幣制度中,流通的銅錢就有四等幣值: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絕大多數為北宋舊錢。
賠本鑄錢對於解決「錢荒」問題,仍然是杯水車薪,金章宗繼位後,罷廢了代州與曲陽縣的兩個錢監,將解決貨幣危機的注意力轉向紙幣-----「交鈔」。(註:推測某錢監在停閉前鑄造了「明昌元寶」小平銅錢)
金章宗改革鈔法,發行大鈔(1貫至10貫五等大面額)與小鈔(100至700五等小面額),廢七年換界之法,永久流通,許以舊換新,官方支俸與稅收均許折以「交鈔」。由此使得紙幣「交鈔」:增大了發行量,擴大了流通區域,擴展了使用領域,成為金代貨幣中的重要部分。
隨著發行量的增加,官方對於「交鈔」態度「利於出、諱於收」,幾年之內「交鈔」的信譽就出現危機,流通不暢。為了調控鈔法,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下令實行「限錢禁」,以法律形式禁止私人超過限額積存銅錢,但操作困難,成效不大;承安二年(1197年)實行「銀鈔相兼法」,以法律形式承認白銀為正式貨幣,鑄造「承安寶貨」1兩至10兩銀錠為流通貨幣,視白銀為紙幣「交鈔」發行的準備金之一。這是中國貨幣史上自西漢「白金三品」後,又一次白銀正式貨幣化的嘗試,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此時,金代貨幣制度變為錢、鈔、銀三者並行。
銅錢:小平、折二、折三、折五;
交鈔:大鈔,1貫、2貫、3貫、5貫、10貫;
小鈔,100文、200文、300文、500文、700文;
(以小平銅錢為記值單位,執行八十為百的省陌制)
承安寶貨:1兩、1兩半、2兩半、5兩、10兩。
(法定1兩白銀=2貫銅錢=2貫交鈔)
白銀與銅錢的兌價在民間是上下浮動的,官方規定的兌價執行得並不順暢;此外,民間白銀大多鑄為鋌型,流通交易時需要切削、稱重、驗色等環節,然而「承安寶貨」作為法定貨幣,標記重量和無須驗色,誘使民間參雜銅錫大量私鑄,導致市場混亂、流通不暢。承安五年(1200年),罷鑄「承安寶貨」,保留白銀作為法定貨幣(1兩合2貫)的制度,不再限定民間交易的形式。
鑄造白銀貨幣失敗,交鈔流通不暢,金章宗的目光又重新回到鑄造銅錢上。泰和四年(1204年),試驗鑄造了「泰和通寶」真書系列,有五等大小。按金代幣制分別為:
小平、直徑24.5mm左右;
折二、直徑29-30mm左右;
折三、(參考原「崇寧通寶」折十型,直徑33mm左右);
折五、(參考原「大觀通寶」折十大型,直徑41mm左右,見嘉德2010年秋拍、園地「泰和居」泉友發圖,直徑41-42mm);
折十、(直徑45mm左右,2015年美國拍賣,趙權之先生舊藏)。
鑄造足值足重的銅錢(小平至折五型),所費成本高於幣值,因此這次試驗並沒有推廣,官方隨後調整為生產「泰和重寶」纂書折十大錢,其直徑44mm左右,重20克左右(大概合小平銅錢5文的重量),靠重量取贏5文去補貼鑄造成本。
此後,金代的銅錢,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貨幣制度仍為錢、鈔、銀三者並行,以銅錢為計值單位、以交鈔為主要流通手段、以白銀為大額交易的補充(不限使用形式)。
泰和中,蒙古鐵木真崛起,對金國形成強大的軍事壓力。泰和八年(1208年),金章宗暴亡,衛紹王繼位,改元大安。大安二年(1210年),金與蒙古潰河之戰,賞軍之費竟然為八十四車的「交鈔」,可見「交鈔」的發行量已經失控。崇慶二年(1213年),衛紹王改元至寧,隨後被弒殺,金人擁立金宣宗繼位,當年即改元貞祐。
這段時期的銅錢,從留存的錢幣實物分析,衛紹王時有鑄造「崇慶通寶」真書小平、折二;「崇慶元寶」折三纂書;「至寧元寶」折三真書;金宣宗時有鑄造「貞祐元寶」小平;「貞祐通寶」小平、折二、折三。但是這些銅錢都是象徵性的試鑄,無法挽救金代貨幣制度的崩潰。「交鈔」濫發,貶值嚴重,流通停滯,「交鈔」一貫的實際價值貶為一個小平銅錢,「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使得民間窖藏銅錢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金宣宗貞祐三年(1215年),禁用現錢,廢除銅錢的法定貨幣地位,同時改「交鈔」名為「貞祐寶券」(「交鈔」貶值為面值的千分之一)。金代貨幣制度變為鈔銀並行,白銀迅速佔據民間交易的主要地位,而銅錢則開始流入南宋,紙幣仍然受到民間排斥,出現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
興定元年(1217年),印造「貞祐通寶」,1比1000與「貞祐寶券」並行,4貫為白銀1兩,「貞祐寶券」貶值至面值的1/1000,以白銀計貶值為1/2000;
興定五年(1221年),印造「興定寶泉」,1比400與「貞祐通寶」並行,2貫為白銀1兩,「貞祐通寶」貶值至面值的1/400,以白銀計貶值為1/200;
元光二年(1223年),印造「元光重寶」,與「貞祐通寶」並行;又以綾印造「元光珍貨」,與現銀通行;
天興二年(1233年),印造「天興寶會」,以白銀重量為計值單位,為1錢至4錢四等,同現銀流通;
次年金亡。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武漢大學要實行三學期制以及全校宿舍重新按院系分配?
※秦曉:中國模式是制度創新嗎?
※如何看待江蘇人對本省教育的優越感?
※對近代中國而言,「現代化」約等於「西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