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傳授的「看人成就秘法」

殷浩然的易經空間

終南山中有位隱修的高人,他對相學也十分精通,年輕時曾得過高人的傳授,看相時不只看外形,更注重對方的精、氣、神與言行舉止,看人常能入木三分,對方的貧富貴賤與榮辱壽夭,一眼便知。

浩然過去曾經和他攀談過幾次,虛心求教,收益頗多。我曾問過他一個問題:判斷一個人能不能發達?哪年發達?除了看五官組合、手紋走勢、流年部位(一個人的面相手相上,每一年都對應一個位置)等外,還看哪裡?怎麼斷出發達的程度?已經發達的人未來更加發達還是一敗塗地,又看哪裡等等。

看富貴成就的秘訣

他告訴我了很多比較玄妙和細微的分別之法,這些竅訣在傳統的相書上都是沒有的,不過要分辨一個人面相或手相上細微之處的差別,可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記得他曾說:只會看形是枝末小技,也不可能把人完全斷准,要會斷「心」,同時參考他的「精、氣、神」,就能把這個人看得很准,不但能斷出當下如何,未來會怎麼樣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我就向他請教怎麼去斷「心與發達」之間的關係,他就告訴我了一個看人有沒有成就?能否富貴綿長的秘訣,這個訣竅特別准,我這麼多年來反覆試驗,確實能做到百不失其一。

這個秘訣就是:當一個人面對讚譽之時,如果一貫表現得很謙虛,很真誠地謙讓而不敢接受,這種人一定會有成就,即使當下的命運還很一般,未來的前途則不可限量;如果不但很謙虛,而且對於讚美不動於心,淡淡然似身外之物,這種人的成就最高,自信又自強,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這種目標不是以賺多少錢、取得什麼名譽、獲得什麼地位等為導向的,而是一種「使命感」,對己是「求真」(修道),對外是「濟世」(普度),總想著怎麼見悟真理,怎麼惠澤眾生等等。

反過來說,一聽表揚就喜不自禁的人,是沒有太大出息的;有些人雖然嘴裡謙虛,言語客氣,但神色卻透出按耐不住的得意之色,這種人一生難以獲得大的富貴,命運總起起伏伏、波折不定;如果小富即安、小貴自足,倒也無橫禍加身,一旦野心勃勃,名利慾太強,雖然也可能風雲於一時,但未來必會遭遇重大打擊而一蹶不振,或家破人亡,或錢財盡失,或丟職罷官、鋃鐺入獄,或不壽而夭等等。

當然要準確判斷一個人的人生際遇,還是要同時兼顧形法的。老人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外形再好,面相手相都很符合富貴的標準,但心性有很大問題的話,也難發達,即使發達也不長久;而反過來說,一個人即使外形條件不好(不符合相學的富貴標準),只要能修心,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性,也能獲得一定的成就和富貴榮華,而且能長久地保持下去,不會有橫禍與意外加身。

曾國藩的驚人看相術

這位高人所言其實和曾國藩的《冰鑒》有相通之處。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對相學悟性頗高,這位被毛澤東和蔣介石都視為老師的人物,除了那本膾炙人口的《曾國藩家書》外,還寫過一本專門記錄他研究相學心得的著作——《冰鑒》。

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在他的《老子他說》一書中談到:「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套——《曾國藩家書》。其實流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鑒》這一部書。」

據記載他常能一眼就判斷出某人未來能官至幾品,某人幾年內必丟官罷職,某人會有殺身之禍等,後來都一一應驗,神准無比(曾國藩一位幕僚的筆記中記述「大帥在軍命將,說某人可為營官;某人可為大帥;某人福薄,當以死難著名;某人福壽,當以功久終等,皆一一驗證。」)。他所用之法也是直入對方心性,注重神、色、氣,外貌外型只是參考。

曾國藩有如此的本事,除了他長期研讀古人的相學典籍外,還和他的經歷有關。他剛組建湘軍之時,每天都會親自坐在招募處親自審看應伍之人,後來湘軍後來膨脹到數十萬人,當然不可能再由他一一面試,但是麾下所有營官、統領仍然全都由他委派、批准,下級的哨弁、什長、勇丁等,也得一級一級上報給他批准,這也使得曾國藩積累了極為龐大數量的資料庫和樣本數,理論聯繫實際再加上悟性,使他掌握了相學中最精髓的相人之法。

另外一個斷相的訣竅

大家不妨想想周圍之人的境遇,看看這個方法應驗不應驗呢?!其實,相對於從讚美處識人,從反面識人更容易,只要觀察對方對於批評的態度,就能馬上判斷出這個人的秉性與成就來。

那種打死不肯認錯,寧失江山不失面子的人,一般都處於社會的最底層;當然這種人中有一定才能或知識的人,憑藉其自身的能力或技藝,也能在社會上博得一定或一時的名利或富足的生活,但大多都命運多舛,挫折和不幸總是不期而遇。

很少有人能做到對批評完全虛心接受,佛家說引起眾生顛倒妄想執著的「八風」,其中一個就是「人人都希望聽到表揚」,另一個就是「人人都不喜歡被批評」。面對表揚謙虛易,而面對批評虛心接受就難多了,特別是被身邊的親人(父母、夫妻、父子母女之間)、好友、下級等批評時,我們常常會一點也不願接受,常常反唇相譏乃至暴跳如雷。

對批評接受度的百分比,也常和這個人取得的成就相匹配。不喜歡被批評並不代表這個人命運不好,或者沒有成就或富貴,但在他/她的成長過程中,進步最大或最快的時期,一定是比較虛心的,只不過一旦人獲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建樹,傲慢心也會同步增長起來,這時最聽不得的就是批評之言了,那麼可能遭遇的不測之禍的風險也會越來越高。

那些對讚譽保持謙辭態度,以及對批評虛心接受的人為什麼更易於成功?這就涉及到成功的兩個基本要素了。

成功是上天的恩典

第一個,成功沒有模式可言,一個人或組織成功了,就會蜂擁而起眾多的模仿者,但依葫蘆畫瓢的結果是大多數人都失敗了。在這個成功者成功的同時,一般也會有大量和他採取同樣模式或更優於他模式的人在奮鬥,但只有他取得了最後的成功,為什麼?

這就是「天命使然」!上天選擇了你,所以你成功了!浩然這麼多年來接觸過大量特別優秀的人,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企業家,其中很多人都表示他們取得的成就,和他們自身的能力和學識無關,只不過是運氣更好罷了!相反那些有一點成就、地位與財富的人,都把功勞歸功於自己卓爾不凡的頭腦和能力。

一個深信自己的一切是拜「運氣」所賜的人,是驕傲不起來的,自然不會竊竊自喜甚至洋洋得意於別人的讚譽,這樣的人時刻都頭腦清楚,做事嚴密謹慎,就像《菜根譚》所言「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詩經·小雅·小旻》也說做人做事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成功雖然沒有模式可言,但有規律。其中一條規律就是「犯的錯誤比其他人更少」。一個總能清楚地認識自己,不過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與判斷,不驕不妄,謹小慎微的人,犯錯的幾率更少,成功的幾率也就更大。

勇於否定自己才能進步

第二個,成功都是通過「否定之否定」來實現的。位於高位的官員是從基層小吏一步步升遷上來的,大富豪也是從小職員或小業主一步步積累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一直伴隨著對自我的「否定」,在財富和權力增長的同時,他們的思想認識和人生觀、價值觀也同時經歷著洗鍊。

這就像一個人上台階,你只有「否定」了當下這個台階,才能邁上更高一階。能不自滿於當下取得的成績,認為自己需要不斷改進和提高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成就。「活到老學到老」不光是指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學習怎麼為人處世,怎麼運籌帷幄,怎麼去思考、分辨,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和決策。而這種學習的起點,就是勇於承認並願意改正自己錯誤或缺點。

不過一個人是很難發現自己缺點的,特別是心性上、見識上的問題,所以魏徵會對唐太宗說要「以人為鑒」。佛陀在《雜阿含經》中也告誡在家眾要得到現世的安樂,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善知識具足」。我們的缺點需要有智慧的人指出來,我們的行為需要經過他人評判才知道對錯,這個過程的表現形式就是「接受批評,然後改進」。

所以無法接受別人批評的人很難有出息,善於聽取別人批評意見的人更易成功,兩個成功要素的道理很簡單,做到卻很難。也正是因為常人太難以做到了,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做到,所以他們被稱為社會的精英!

成功的秘訣,就在毀譽之間!


推薦閱讀:

我們放棄八萬四千法門專修凈土、專念彌陀,三年就能成就
「興趣」的作用被人們神化了嗎,為什麼很多成功者都強調「我只是做了我喜歡做的事情」?
是什麼成就了偉大的演員
劉邦能成就帝業的寶典支撐
八字身弱就會財運不好,成就不了事業?

TAG:成就 | 看人 | 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