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夢空間—夢醒時分(手機報國慶假日特刊 10.7)
(2010-10-20 09:59:12)
轉載標籤:雜談長假夢空間—夢醒時分(手機報國慶假日特刊10.7)
(2010-10-07 21:27:06)標籤:雜談分類:奇文軼事
【開篇】也許你正沉浸在美夢中,抑或正奔波在噩夢裡,當陽光灑進,鬧鐘響起的剎那,你會感到懊惱,遺憾,還是釋然?一切答案,盡在--夢醒時分。10月7日星期四農曆八月三十【導讀】[至人無夢]古人說「品德高尚者,不做想入非非的夢」,此所謂至人無夢。但常言又道「白日做得一分主,夢裡做得七分主。」你是選擇保持清醒,還是在夢裡過把乾癮?[大夢先覺]人生起伏,世事變幻,皆如大夢一場。有多少次,你曾認為「眾人皆夢我獨醒」?又有多少次,你苦苦搜尋噩夢的出口,卻倍感無力?[半夢半醒]夢裡是四海遨遊的瀟洒,閑庭信步的自在,華服豪邸的奢靡;醒來是堆積如山的工作,總不見漲的工資,越來越少的存款……做夢,醒來,還是半夢半醒?>>至人無夢對於「至人無夢」,我們需要新的解釋:至人,擁有清醒的頭腦,堅固的意志,以及持久的毅力;夢,特指白日夢。*白日夢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的時候,她已然成名--筆下生花,情辭絕代,風頭一時無兩。但並非人人都可以年少成名,在人生最美好的歲月里得享如此榮耀。因此,除卻那些果真年少成名的幸運兒之外,正常的過程是,大多數年輕蓬勃的夢想在遭到風霜的洗禮之後,逐漸趨於沉靜和安定。當然,還有一些始終不能釋懷的心,選擇了其它並不高明的方法來實現夢想--比如,炒作。在全民娛樂化的時代,各種出位的炒作層出不窮。不管是言語雷人,還是行動出格,無不昭示著一顆顆因浮躁而充滿妄念的心。白日做夢,終要醒來。面對網路上瘋狂的追捧,鏡頭裡尖酸的嘲諷,彷彿在夢裡享受虛幻的喝彩一般,毫無意義,當看客們意興索然,紛紛離去,荒唐的夢自會結束,而做夢者此時要面對的現實,或許只是另一場噩夢的開始。保持清醒,請務必記得:每個人都有實現夢想的權利,但白日夢除外!*清醒劑要想讓夢想成功實現,你需要時刻保持清醒,以下是兩劑良藥:1.司機考試某大公司準備以高薪雇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兩公尺。」第一位說。「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清醒劑:不要和誘惑較勁,而應離得越遠越好。2.讓失去變得可愛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清醒劑:成功者善於放棄,善於從損失中看到價值。>>大夢先覺入學時,我們聽著老師和學長們的「教誨之語」和「經驗之談」,似懂非懂;畢業時,再聽到關於惜時努力的話,已略有感悟;等到畢業很多年後,再回望當初,會感慨:這一場青春的夢,為何不早一些醒悟?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眾人皆夢我獨醒在意氣風發的年代,我們總有自己的主張,認為自己的慧眼已將是非善惡看得分明;而環顧周圍並肩而行的人們,似乎都還在夢裡,不曾醒來。隨著歲月的流逝,在經歷了得意與失意之後,我們必然會改變當初的一些看法,變得理性而溫和。面對得意時的無限風光,也許會突然擔心失去;也許會因為一下子沒了奮進的目標而茫然;自然也會沾沾自喜,但一定不會再盲目地傲然自大,因為懂得了「人生百轉,得意時須淡然,失意時須坦然」的道理。在人生的這場夢境里,若總能及時感悟,提前從不該沉溺的夢中醒來,也是一種幸運。當然,如果總是一味地失意,我們也許會漸漸變得不再堅持,會彷徨在眾人的意見之中,左右搖擺;甚至會決然地否定自己的看法,惶恐地追隨在別人身後。這表明你尚未夢醒,還在苦苦尋找著夢境的出口。
*我有一個夢想《英國達人》里的蘇珊大媽曾高唱:「我曾夢想著我的人生/完全不像我現在的生活/現在不像我曾經想像的/如今現實的生活已經扼殺了我昔日的夢想。」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或破滅,或實現,或還在實現的路上。當遇到了一個又一個挫折,我們會略帶灰心的問:究竟應該做一個多大的夢,才能不在現實中低頭,並最終實現?今年六月,李嘉誠在汕頭大學畢業典禮致辭中如是說:「我們都知道空抱宏願並無太大意義;漫無計劃地急於求成徒然令自己身心疲累。人生必須立志,必須以熱切的努力來追尋自己的夢想。如何追求個人快樂與滿足不一定能在課本中找到答案,只有在你積極實踐與心靈共鳴的行為時,富具意義的體驗才可驅趕心靈的空虛,讓你享受富足人生的滋味。」他在勉勵畢業生們的結束句中表示:若你能盡你的忠誠,努力在責任路上活出豐盛、快樂和充滿尊嚴的人生,日後能成就大業者,能出類拔萃者,能出塵不染者,舍你其誰?李嘉誠的這番話,或許並不能為所有在夢想中迷失的人釋疑,但至少可以嘗試,在切實具體的行動中追逐夢想,也許就會漸漸得到答案。>>半夢半醒人生在世,不可活得太任性隨意,也不能活得太木訥仔細。因此,半夢半醒的生活態度,就體現了獨到的平衡之美--既不會流連在五光十色的夢想幻境里,不思進取;也不會匍匐在現實的重壓之下,喘著大氣。*魚與熊掌台灣著名散文家林清玄曾寫過一篇題為《半夢半醒之間》的散文,文中說道:對於真正的懶人,再好的鬧鐘也沒有用,鬧鐘是給那些介於半夢半醒之間的人使用的。那麼誰才是半夢半醒之間的人呢?答案就是普普通通的張三和李四,你和我。那些一聽到鬧鐘響,立刻能處在清醒狀態的人叫做「慧根」,如果鬧鐘怎樣叫也叫不醒,甚至爬起來把總開關關掉,這種人叫「鈍根」。一般人既不是慧根,也不是鈍根,而是「凡根」。所謂凡根,是會清醒、會迷失;會升華、也會墮落;是聽到鬧鐘響時,徘徊掙扎在半夢半醒之間的人。他們會在叮嚀、囑咐和催促中醒來,但不論在現實中遭遇到什麼,他們都能順利地再次入夢--對夢想懷抱熱忱,對現實敢於直面。這樣看來,現實與夢想,也並非魚與熊掌,不可兼顧--只看你是否能擁有半夢半醒的態度。*捨得之間不願入夢的人,雖然清醒,但也因為清醒而疲累;不願醒來的人,雖然自在,但也因為自在而迷失。不願醒來的人很多,不願入夢的人同樣多。所以有人才會說,「人生一半在夢中」是難得的境界。從出生到成人,我們隨著歲月的變遷而豐富著記憶,這記憶中很可能痛苦居多。為了減輕你前行的負擔,要學會給自己做減法,扔掉那些令你沉湎在傷心中,無法釋懷的記憶,從不堪回首的舊夢中醒來。在現實中尋找另一個記憶點,重新出發。同樣,當現實中的困境令你感到壓抑,不妨暫時回到記憶中尋找那些曾讓你感到溫暖的舊夢,從夢中熟悉的人、事中,獲得繼續面對現實難題的力量。於是,在捨得之間,你會發現「半智半愚,半聖賢;半夢半醒,半神仙」的真諦。【尾聲】如果說,「至人無夢」是道德上的要求,「大夢先覺」是精神上的選擇,那麼在這短短七天的假日之夢即將醒來的時候,真心地希望,我們還能保有幾縷半夢半醒的餘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