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女人,武則天憑什麼當上皇帝?

讀者們,七夕快樂啊!委屈你們情人節也要看嚴肅的歷史八卦了

沒有收到禮物和告白的也不要灰心

起碼你收到咱們時拾史事的推送了

文章就是禮物

(づ ̄ 3 ̄)づ

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有個皇帝:武則天。因為她太特殊了,一個女人,竟然可以登基稱帝,君臨天下。

不了解歷史的人也知道武則天,因為打王者農藥的時候,會發現這個英雄太貴了,不是很好入手!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武則天的評價褒貶不一,對武則天的事迹眾說紛紜。其中最大的疑問莫過於:她到底是靠什麼上位的?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討論......

首先你要有個好爸爸

武則天的爸爸武士彠,本是個商人,平時做點木材生意,社會地位不高;後幫助李淵起兵而飛黃騰達,並深受老李信任。武德末年,暢州有人告發趙郡王李孝恭謀反,李淵聞訊大驚,這還得了,急忙派武士彠去揚州任職,在遇到危機時,老李想到的就是武士彠,足見對他的器重。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武士彠是太上皇的人,仕途免不了受影響。所以在貞觀年間,武士彠只是擔任利州都督、荊州都督等地方官,沒有在長安城。貞觀九年,李淵駕崩,武士彠痛失基友,傷心過度,竟染病不起,沒過多久便去世了。

雖然早年喪父,但武則天可以從父親那裡獲得兩個優勢。

第一,在隋末唐初的歷史背景下,中國剛剛結束戰亂,經濟凋敝,民生艱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武則天是官宦人家的大小姐,不用為吃穿犯愁,還可以獲得讀書識字的機會。有文化,才能看懂奏章,處理朝政,這為日後治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她是開國功臣的女兒,父親的官職也不算低,這讓她有機會入選後宮,試想如果進不了後宮的門,一個女子,幾乎沒有染指權力的可能性。

其次你要有個好媽媽

武則天的享年是存在爭議的。她死於神龍元年,這沒有什麼問題,關鍵是她的出生時間難以確定。有人認為是武德七年,也有人認為是貞觀二年或者其他時間。出生年份未定導致出生地點也有爭議,為什麼呢?因為武士彠帶著家眷到過好幾個地方做官,在哪當官,武則天就出生在哪裡,所以有長安說、利州說、揚州說等等,莫衷一是。如果利州說成立,那麼武則天生於貞觀初年,和李治基本同齡,那麼就不存在什麼「戀母情結」、「姐弟戀」了。

無論相信哪種說法,武則天都活到了八十歲左右,她稱帝時也已年過花甲。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這絕對是高壽了。沒有健康的身體、長久的壽命,武則天熬不死丈夫,自然也當不上女皇。她為什麼可以活這麼久呢?

她的母親楊夫人發揮了很大作用,楊氏享年九十一歲,更是長壽之人,而且在八十多歲時,還和二十多歲的外孫賀蘭敏之亂倫,真是老當益壯。武則天繼承母親的長壽基因,養生方面也能得其真傳。後來乾隆和他的母親也是這樣,兩人都長壽,都活到八十多歲。

除了漫長的壽命,楊夫人手中的人脈關係也有助於武則天。李世民的後宮有個燕妃,是越王李貞的生母,楊夫人和她是堂姐妹。武則天的入宮,可能燕妃在背後也出過力,比如美言幾句什麼的。況且後宮是個「人吃人」的地方,她們一老一少,共侍一夫,彼此間還能有個照應。

.顏值與才華要兼得

武則天十四歲入宮,嫁給了四十歲左右的李世民當小老婆。中年大叔李世民怎麼就對武媚娘感興趣呢?

因為他聽說武士彠有個女兒,顏值高、舉止美,心動了。由於父親走的早,武家又是商人出身,門第不高,入宮後,武則天的地位很低,只是個卑微的才人。唐太宗並不喜歡她,一直沒有提升武媚娘的名分,而同時期進宮的徐惠卻從才人升至充容。

武則天的學習能力很強,「性明敏,涉獵文史」,天資聰慧,有學霸的潛質。她能寫詩,比如在感業寺期間寫下的《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曲折有致,訴說了相思之苦。她還能寫文,乾陵《述聖紀碑》的碑文就是武則天撰寫的,洋洋洒洒幾千字,非常壯觀。唐太宗曾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通曉歷史,可以讓武則天熟悉成敗得失,吸取經驗教訓。

富二代﹢官二代 美女 學霸,假如武則天出生在21世紀,追求她肯定要排很長很長的隊……

(唐墓壁畫:《樂舞圖》)

機遇接盤俠很重要

在武則天的生命中,除了父母,最重要的人當屬他的丈夫——唐高宗李治。晚年,武則天為接班人的事情糾結:你說該立兒子呢?還是立侄子呢?狄仁傑堅決要求立兒子。他說按照慣例,侄子是不祭姑姑,等哪天您駕崩了,這些武家的後人不會祭祀你,也不會祭祀高宗皇帝,您忍心讓高宗變成餓死的野鬼嗎?武則天聽後為之動容。

李治的兩個決定,徹底改變了武則天的人生。

第一:將武媚娘從感業寺接回皇宮。

唐太宗去世後,武則天沒有生下孩子,按照制度,她必須出家為尼,日日夜夜為先帝祈福。不出意外的話,她將長伴青燈古佛,永無出頭之日。李治在侍奉父皇的時候就愛上了武媚娘,愛的無法自拔。按理說,他是皇帝,武則天又是他的庶母,後宮、民間有那麼多女人,何必背負亂倫的罵名,弔死在一棵樹上?褚遂良也說:「請妙擇天下令族,何必武氏?」但李治就是喜歡武媚娘,非她不可。

第二:讓武則天參政。

在舊史家眼中,唐高宗讓武則天參政是由於「昏懦」,但實際上,李治既不「昏」也不「懦」。讓皇后輔政是自願的行為,因為他受困於心腦血管疾病。以前我在新浪首頁看過一篇博文,有個作者是這樣表述的:「李治得了種怪病,史書也沒有太多的說明」,其實李治得的病一點都不怪!史書記載,顯慶五年,「上初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百司奏事,上使皇后決之。」明明白白說的是「風眩」,「風眩」是什麼?「風眩」相當於西醫的腦血栓,具體癥狀是怕熱、頭暈、目不能視;等到龍朔二年,李治「染風痺」,「風痺」相當於「腦栓塞」,病情加重了。二十多年後,李治「腦癰殆甚」,患上了腦瘤,得這種病,自然是命不久矣,所以他很快就駕崩了。

腦血栓、腦栓塞這樣的病很怪嗎?一點都不怪吧!可能你的家人、鄰居就有患這些病的。在李治他們家,李淵、李世民都得過風疾,「風疾」是總稱,「風眩」、「風痺」是「風疾」的具體癥狀。

李治什麼時候開始得風疾呢?從小就有,早在當太子的時候就已經患上了。貞觀十九年,李世民征討遼東,曾給李治寫過《兩度帖》,其中有一句:「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李世民為兒子的「頭風」操心:如果又發作了,你就告訴父皇。

但這個時期病情還不是很嚴重,等到顯慶五年,就明顯惡化了。受限於當時的醫療條件,李治的病無法治癒,只能托著,他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修宮殿,遠離暑熱地區;再比如泡溫泉、讓太子監國、服餌。

「服餌」就是把自己關進密室,服用礦物質,治療期間,必須大汗淋漓,等感覺有效果了,才可以慢慢停葯。所以「服餌」期間一般都會讓太子監國,李治在密室,出不去呀!

風疾發作的時候,頭重腳輕、眼睛看不見東西,難受的懷疑人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李治日漸衰老,身體越來越虛,工作能力當然進一步下降。可惜很多人根本不在意這些,看到「風眩」這些字眼,一帶而過,也不去查查有什麼癥狀。想當然的以為李治懦弱,與史實南轅北轍。

迫於身體原因,李治必須給自己減負,於是將部分政務交給武則天處理。除了武皇后,實在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太子吧,年齡太小,無法勝任。大臣吧,畢竟是外人,不放心。武皇后是李家的媳婦,讀過書,又有能力,輔佐的重任非她莫屬。病痛時,李治處理最重要的事情就可以了,一般的政務,交給武則天解決。

從顯慶五年到高宗駕崩,武則天參政二十三年,積累了豐富的執政經驗,聲望也在不斷攀升。高宗死後,武后繼承丈夫留下的權力,鬥倒李顯和裴炎。因為在夫婦二人的統治下,大唐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百姓生活總體向好。既然活得下去,對於他們來說,皇帝姓武還是姓李又有多大關係?照樣磕頭納稅。當徐敬業在揚州造反,各地並沒有多少人響應他;官員們,特別是軍官,之前由高宗任命,高宗去世了,轉而支持長期輔佐高宗的武后,這樣可以保證既得利益。沒有軍隊以及多數官員的支持,武則天不可能上位。

和丈夫搞好關係

太宗死後,武媚娘的一切都是唐高宗賦予的。可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皇帝能夠立你為皇后,也可以廢了你,武則天必須處理好與丈夫的關係。李治在位前十年,最大的人事變動就是幹掉了舅舅長孫無忌,武則天知道丈夫厭惡外戚干政,便主動編寫《外戚誡》獻給丈夫,同時要求把自己的哥哥們從中央貶到地方,縱觀整個高宗朝,武家沒有人身居要職。唐高宗又推崇節儉,武則天帶頭做表率,按照規定,皇后應該穿十三個褶的裙子,武則天只穿七褶裙。

永徽年間,唐高宗的子女少,且大多為宮女所生,武則天不顧身體,頻繁生育,三年多的時間生了三個孩子,讓丈夫很是高興。咸亨年間,國家形勢嚴峻,武則天上《建言十二事》,替丈夫分憂。正因為多年來,武皇后辦事「常稱旨」,李治臨死前對她依然信任,遺詔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

生於唐朝

朱熹曾說:「唐源流出於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隋唐以前是魏晉南北朝,自五胡亂華以來,不不不!是少數民族內遷以來,北方建立了多個少數民族政權,受此影響,禮法束縛較弱,婦女地位相對較高,「北狄風俗,多由內政」。唐朝延續北朝遺風,本身又是一個開放的王朝,難免受周邊胡人影響,故婦女不守禮法、有違名教的事情屢見不鮮。上至統治者,下至百姓,不以「懼內」為恥,比如房玄齡,他官至宰相,卻十分害怕自己的妻子。再比如唐末宰相王鐸,有一次,王鐸帶著姬妾鎮壓黃巢,忽然有人報告,夫人已離京,正在路上,王鐸說:「黃巢南來,夫人北至,何以安處?」幕僚笑著說:「不如降黃巢」。

(唐墓壁畫:《男裝侍女圖》)

(唐墓壁畫:《男裝吹簫女侍圖》)

  1. 當時沒有程朱理學,社會上對待女性的態度也相對寬容,女人可以讀書、騎馬、穿男裝;

  2. 貞潔觀淡漠,比如包養男寵、另覓情人、婚前失貞等等;

  3. 改嫁、再嫁非常普遍,政府鼓勵寡婦再嫁,因為可以增加人口,增加賦稅。

雖然唐朝也有節婦從一而終,但人數遠遠比不上明清。

記得有一種說法:「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實並不準確。就在唐高宗永徽四年,睦州女子陳碩真發動起義,自稱皇帝,雖然很快被唐軍鎮壓,但她一介女流,公然稱帝反抗朝廷,膽子也夠大的。除了稱帝,婦人參政也並非不可,隋文帝時,獨孤皇后「每與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宮中稱為二聖。」可見「二聖」是有先例的,李治、武則天稱「二聖」是效仿前人,並非首創;唐太宗時,長孫皇后有時候也參與政事,比如她的異母兄弟長孫安業謀反,本該處死,皇后怕別人說自己公報私仇,就建議太宗免死,哥哥長孫無忌身居高位,長孫皇后多次請求解除他的職務,這都是參政的具體事例。開皇、貞觀年間,隋文帝、唐太宗龍體健碩,能夠自己駕馭國家;李治身體差,更需要皇后走向前台。

魄力

成大事者,要有膽魄,該狠的時候要狠。

武則天稱帝有三大障礙。

首先,她是個女人,古代基本上沒有女人當皇帝的;

其次,她沒有門第,父親原本是生意人,庶族出身,人們更認同豪門大族;

第三,她長期輔佐高宗,靠太后的身份奪權篡位,並沒有立下非常大的功勞,改朝換代,說服力有些不夠。

正因為此,武則天的上位是有阻力的,特別是那些李唐皇族,他們不會甘心。受到的壓力越大,應對的手段越殘忍,武則天燕啄皇孫,利用酷吏排除異己。如果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看,她殺人如麻,的確冷血。如果站在政治鬥爭的角度看,又十分合理。武則天想當的是開國皇帝,一個開國之君,誅殺前朝皇族以及不願合作的大臣,實在是太正常了,隋文帝不就是這麼做的嗎?他是太后的父親,為了順利篡位,屠戮北周宗室,剷除尉遲迥等大臣,登上權力之巔。

個人努力、家庭背景、社會條件、機遇、魄力,是武則天能夠上位的關鍵因素,既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想要湊齊,難度極大,所以中國歷史上的女皇少之又少。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貞觀政要》、《太平廣記》

上一期:武則天的墓碑為什麼沒有字?

時拾史事∣嚴肅的歷史八卦
推薦閱讀:

哪些皇帝的謚號,一看就很有故事?
一次偶遇,她主動嫁給窮小子,幫他得了天下,生了4個皇帝
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怎樣,還不是個農民
一對半路夫妻締造了一個王朝,唐朝皇帝認他們為祖宗

TAG:武則天 | 皇帝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