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個笑話給你們聽,中國首部科幻大片
從上周到現在,Sir朋友圈一直被一部片的新聞霸屏。
一部國產片。
一部國產科幻片。
準確說,是——
中國首部好萊塢式科幻巨制。
《三體》
去年3月開拍,原本定檔今年7月上映。
結果上周五(6月17日),一位名叫@視爵Clark的微博網友爆料——
影片監製、出品方游族CEO孔二狗離職,特效團隊被更換,導演張番番拍攝的素材被廢棄。
《三體》上映將無限期推遲。
之後,投資出品方游族影業在微博回應。
駁回「製作團隊解散,製作人離職」,但也承認——
特效團隊更換,電影延期。
誰知道,這波還沒過,一個星期不到,又有大料——
接手做《三體》特效的主力公司「明迪傳媒」,被舉報盜用別人的作品,主創還冒充好萊塢背景。
是不是抄襲,還沒核實。
但不論從上周,網易娛樂對游族前副總楊璐的專訪:
《三體》延期的原因,在於對特效難度預判不足。
還是孔二狗的微博:
《三體》延期主要是對後期的要求超過以往,導演張番番如期並較好地完成了工作,絕不存在素材不能用的問題。
都能看出,他們想說——
《三體》延期,都怪上個特效公司不給力!
Sir覺得他們根本就是扯淡——
怎麼可能!
人家《三體》開拍前就說了,這家叫VHQ的特效公司,「國際頂級」!
做過《阿凡達》《哈利·波特》《少年派》的好么!
但奇怪的是——
在《阿凡達》《少年派》《哈利·波特》的IMDb頁面,上千個演職員信息中,並沒有顯示VHQ參與過。
所以,VHQ到底啥來頭?
官網顯示,這是一家新加坡的後期製作公司。
從作品展示可以看出,他們的業務大多是廣告,重心不在電影。
《三體》之前,它掛名參與制作特效的電影只有——
《狼圖騰》和《九層妖塔》。
看起來也並沒有什麼吊爆之處。
VHQ公司在IMDb頁面上,唯一被認可的,只有《三體》一部片。
換句話說,這些碉堡的好萊塢履歷,跟VHQ沒有半毛錢關係。
那上一個特效公司不靠譜,新主力「明迪傳媒」呢?
撇開是不是真抄襲了不談。
單這家公司老總彭善明的簡介,就破綻百出。
Sir又去前兩部的IMDb頁面找了找——
當然,也沒有他。
退一步,就算我們相信片方說法——
《三體》如今的問題出在特效上。大家都在爭取把特效做好,最遲明年就能上映啦。
是不是就能放心準備好兜里的錢了?
所有人都知道,《三體》的問題,遠不止特效這麼簡單。
當初《三體》將被改編成電影的新聞一出。
網友第一反應是——
求放過。
因為——
導演是張番番。
這位1973年出生的導演,在《三體》之前,知名度最高的兩部片是《密室》系列。
懸疑驚悚類型,豆瓣評分都沒及格(5.8和5.2)。
Sir碰巧看過這兩部。
只能說,作為一部懸疑推理片——
Bug不僅多得令人髮指,還明顯到小學生都能看出來。
廚房之前因為微波爐中的打火機和煤氣,災難性爆炸。
但是到後面,微波爐看起來完全跟新的一樣。
廚房的地面都沒有被熏黑。
時間設定是在半夜的戲份——
Sir用肉眼都看得到窗帘上透著陽光。
更別說第一部中,看起來還稍微有點恐怖的海報。
是抄襲了pink floyd的專輯封面。
導演,你484當我們傻?
一個故事都無法自圓其說的導演,為什麼要挑戰體量規模甚至超過《星際穿越》的科幻片?
其實,《三體》的電影改編權,張番番很早就從大劉手裡買來。
那時國內科幻環境低迷,有人願意來買版權,已經非常走運。
所以,劉慈欣以一個「無人問津「的價格,非常迅速地賣掉了《三體》5年期限改編權。
5年後,《三體》火了。
張番番怎麼能放過這塊「天鵝肉」。
據說他先後找了好幾家公司,要拍《三體》,首要條件就是——
必須得由他執導。
不懂特效怎麼辦?學啊。
電影開拍前,張番番就表示——
自己已經學習了很多綠幕技術。
孔二狗也在跟導演開過40次會後,堅信自己找到了中國的盧卡斯。
Sir讀的書少,但只用兩年,就能從特效小白變成中國盧卡斯?
Sir諮詢了一下技術流的機叔。
結果他說,綠幕,是最初級的特效技術——
綠幕技術,只是在拍攝時,在背景添加藍色和綠色的幕布,方便後期製作時,用「摳色」原理去掉這些顏色,然後添加視覺特效的拍攝方法。其實這種拍攝方法,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大規模運用了,根本不是什麼高精尖的技術。
而且從劇組之前曝光的現場照看——
片場綠幕褶皺這種低級錯誤,會給後期特效帶來很大麻煩。
再來看美國的真·盧卡斯,如何拍的《星戰》。
Sir不說細節,就談結果,你們就秒懂了——
為拍《星戰》成立的特效小組「工業光魔」,成了當今最大的特效公司。
為拍《星戰》成立的聲音公司「THX」,成了後來著名的影院音響標準。
每種武器和飛行器,都製作了細節精美的模型。
而為了讓模型拍攝更加逼真,甚至發明了攝影機運動控制系統。
這種系統,到今天也都在用。
機叔說,要懂個「綠幕技術」的張番番是「中國盧卡斯」,那他就是亞洲卡梅隆。
看到這,你可能要嫌Sir太苛刻——
導演懂不懂特效,真這麼重要嗎?
科幻片,有錢不就行。
確實,《三體》在開拍前,出品方游族影業CEO孔二狗就曾放話:
有錢就是任性。
去年8月,大劉拿下雨果獎後,片方更豪氣地表示:
無上限追加投資。
那麼,這部號稱「好萊塢級別的科幻巨制」,到底花了多少錢?
2億多人民幣。
也就是,不到4000萬美元。
這個級別的投資,在好萊塢大概是《雪國列車》的成本——
數據來源:Boxoffice Mojo
大部分都是室內戲,場景不超過三個。
而《三體》原著小說,是格局宏大的硬科幻,書中涉及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場面。
放在好萊塢,最起碼也得是《獨立日》系列的級別——
可要知道,《獨立日2》的成本,2億美元。
數據來源:Boxoffice Mojo
敢把牛吹得這麼大,不得不說說《三體》出品方游族影業。
說到底,就是一家網路遊戲公司。
他們更看中的,其實是《三體》的周邊開發。
游族製作的《三體》遊戲預告
這群人對電影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網遊的階段。
《三體》電影項目的前總策劃楊璐,說過這樣的話:
我在這個行業十年,好萊塢拿奧斯卡獎的大概是二三十年經驗,找到這些人來跟你討論,是很有意義的。但目前的狀況是,你要找到十幾個人跟你水平相當的,我覺得真的很難。
翻譯成人話大概就是——
在中國,我都找不到跟我水平差不多的人聊天!
可問題是,這位入行十年的「老司機」楊璐,我們也沒聽說,他做過什麼牛逼的電影項目啊。
Sir當然希望,這麼牛逼的科幻小說,能由中國人自己來拍。
但退一步說,《三體》,真適合現在就拿來拍成電影么?
劉慈欣曾說:
其實好萊塢來看過,但沒有興趣(拍)。
因為美國科幻片市場發展近一個世紀。
對什麼能拍,什麼不能拍有著一套嚴格的標準。
只要違反一到兩項,就會被否決。
而《三體》,違反了多項。
而且,哪怕是在技術實力最強大的好萊塢,也不能保證,所有優秀的科幻小說,都能像《銀翼殺手》《全面回憶》一樣,被改編成為好的科幻電影。
同樣拿了雨果獎的《安德的遊戲》。
豆瓣評分6.9。
更吊的《沙丘》(先後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原作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富想像力的作品。」
即使原作者弗蘭克·赫伯特參與編劇,導演是大衛·林奇。
結果也只好於「35%的科幻片」。
一部商業口碑皆成功的科幻片,背後站立的,是充足的時間、專業的編劇、大量的金錢,和一個龐大成熟的工業體系。
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卡梅隆拍《阿凡達》,籌備了14年——
1995年就寫出了劇本,之後一直打磨構思。
甚至自主研發了3-D攝影機和新技術。
先拍了另一部電影《深淵幽靈》試水,根據效果又花費好幾年,繼續完善。
最後才運用在《阿凡達》中。
電影拍了四年。
每幀畫面平均耗費4萬個人工小時,60%內容靠CG合成,40%靠演員演繹。
維塔公司負責將人物的動作移植,光這個環節,就花費了一年時間。
影片最後緩緩升起的巨型演職人員表裡,總計48家公司參與,1858名工作人員。
最終,《阿凡達》花費超過5億美元。
我們呢?
去年的《尋龍訣》,堪稱中國至今最好的特效。
但在導演烏爾善看來:
中國的電影還處於手工作坊的初級階段。
李安拍《色,戒》的時候也說——
中國的電影連道具都不會做。
在諾蘭為拍《星際穿越》,提前一年種了500畝玉米的時候。
《三體》卻連張概念海報,都要跟諾蘭玩雙胞胎。
《盜夢空間》vs《三體》
之後又被網友扒出,不止一次。
空中狀似飛船的形狀,也是直接從別的設計圖上摳下來的吧。
《三體》先導概念海報,注意飛船的輪廓
電子遊戲《光暈》里的飛船
還有跟比利時建築設計師Vincent Callebeut,2008年的作品「撞臉」的概念設計圖。
注意《三體》概念圖下方的建築
極似比利時設計師的Lilypad-The Floating City
兩年前,知乎上有個提問——
如何評價《三體》將要拍成電影的消息?
網友@我亂寫的這篇回復,也許能一語成讖。
我覺得大可不必多慮,這電影多半拍不出來。……總之,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個沒啥能力,卻一定要硬上的導演。
一群不懂電影,卻一定要拿電影撈錢的製片人。
幾家沒有技術,卻一定要去和好萊塢攀親戚的特效公司。
「成就」了今天《三體》電影被人恥笑的下場。
最後,Sir只想說——
如果拍《三體》,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次高考。
那小學生再怎麼作弊,也混不出及格。
推薦閱讀:
※如果 48 小時後就會生化危機,如何準備求生?
※一種高級智慧生物是否會允許另一種生物完成向高級智慧生物的進化?
※熱點事件念念碎:ETO所映射的現實意義
※出走半生,歸來依舊是少年
※為什麼不少 cyberpunk 小說里都有東方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