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三十五集)

2008/10/19 華嚴講堂 檔名:52-213-0035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繼續舉行「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接到不少本地實際禪寺同修的問題,我們先回答這一部分,然後再回答網上同修的提問。問:這位同學提到,鍾博士您好!學生有疑問請問您,修身、求進、行道、利世、為善、師德等等,一切皆從孝開始嗎?答:是的。在《孝經》當中,孔老夫子「開宗明義」就給我們說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也就是說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一切聖賢教育都要從孝道出生,也就是要從教孝開始,立德、行道當然也要從行孝開始。為什麼?我們要了解這個宇宙真相是什麼,宇宙的真相就是一體,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不能夠有分別,互相之間有對立、有隔礙,這就破壞了一體。所以儒釋道三家,這些聖賢教育說來說去,不外乎就是把一體的事實真相講出來。佛家把一體稱為自性,像《華嚴》裡頭稱為自性,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心、識都講的自性,意思都是相通的。心和識不同的地方就是,心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一切法唯心所現;如果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就稱為識,不稱為心。因此宇宙一切萬事萬物,真的是一體,因為它同是一個心源所變現的。道家也講一體,道家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這是道,用的名詞不一樣,可是意思是一樣的。儒家講仁、講孝,這都是一體,仁是想到自己也想到別人,因為自己和別人是一體;孝,想到自己也要想到父母,父母跟我是一體,這才是真正講到究竟處。對我們一般初學者來講,這些高深的道理不容易體會,更別說契入。從哪裡做起?從行孝做起。因為我們凡人總有個分別執著心,都分親疏,跟自己最親的人,我們要跟他一體,這是下手處。我們跟父母是最親的,我們身從父母那兒來,從小到大父母撫養我們大的,恩重如山,所以對這個一體的概念感受比較親切,比較容易行孝。儒家講的五倫關係,最首要、最基本的一倫是父子有親,它是仁愛的原點,由這個逐漸去契入一體的大道。我們能夠有純孝的心,跟父母是一體,然後逐漸把這個心量擴大,看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佛家講「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看天地也如同父母,「天為父,地為母」,這心量廣大,包容宇宙,這就是孝心的擴展。所以你能成聖成賢,它的基點、基礎就是孝心。孟子說得好,「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堯、舜都是大聖人,他們之所以成為大聖,從哪裡做起的?孝悌之道。所以從這個道理我們就能明白,立身行道乃至普度眾生,這都是聖賢的事業,當然要從行孝開始。沒有孝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仁愛,不可能有真正的慈悲,也無法契入一體的境界。佛家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如果沒有孝道就不可能達到,因為這是跟心性相背離的。孝道是性德,跟心性相應,你隨順著性德才可能見性。所以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真的是要從根修起。現在我們為什麼修學不能成就,修了很久功夫都不得力?關鍵是根不夠紮實,那就是孝悌的根。有孝心才能尊師。為什麼現在人不能尊師重道,哪怕是講聖賢教育的人都做不到尊師重道?就是因為孝道沒有。所以我自己也是常常反省自己,修行、修學,修了這麼久,不能得力,確實孝心不夠。真正有大孝的心,必定是修行勇猛精進,不能勇猛精進,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祖宗、對不起老師,這是不孝不敬。所以我們就共同來努力,好好的在孝道上紮根。問:底下一位居士他的提問。我是一位來自上海的居士,想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在無證商販、菜販那裡購買物品、書時,是否也是參與了偷稅漏稅?懇請老師指點。答:嚴格來講,如果是販買東西有利潤,沒有交稅,這也算是偷稅漏稅。所以我們學佛如果嚴守戒律,是應該注意到這點,你不提,可能我們都忽略,你提了之後,我們就能夠注意到。因為在無牌小販那裡買東西,就等於隨喜他偷稅漏稅。如果你看到這些小販真的是家境很不好,他很需要維持生活,你可以拿錢供養他,布施給他,但是不要鼓勵他做無牌的這些生意。問:下面一個問題。我是一個無葯可醫之人,來寺院做法會聽經聞法,因為水土不服,身上又長了很多小紅點,奇癢無比,不知怎麼我現在見人就煩,煩得不得了,但我又沒有解決的辦法。想不修行算了,又想家裡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幾十口人都未聞到佛法,轉眼死路一條,這又堅定信心來修學,度一切苦難眾生我不敢想,但家裡的這些親人我不管是說不過去的。所以請求鍾博士給予我信心,幫我度過難關。所謂「一人得道,九祖生天」,我和我的至親、親人盼著您替我開示,衷心謝謝您。答:這位同修有這樣一種觀念,這就是孝心。自己身體不好,修學要求解脫,這是自利;同時要想到家裡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幾十口人要得度,這就是盡孝。所以為什麼我們說修行要功夫得力,根很重要?那就是我們有孝道。這個孝道它就是對一切的親人那種慈愛,首先是對父母,然後對親人。我們現在要幫助他們,最重要的是自己先成就,然後才能夠度化他們;自己沒能成就,要度他們,無有是處,不可能的。所以真正把孝心、真誠心發出來,你這些煩惱統統能夠克服住,要克服煩惱不難,你果然發出真誠孝心,要幫助家裡人,你什麼煩惱都沒有,你也不會有疑惑,你是信心十足。人為什麼會信心生不起來?還有個私心,這個私就會產生各種顧慮、各種猶豫、各種懷疑,這是我執在作祟。你果然把私心給拋掉了,甚至我這身體都可以把它甩掉,不要,你的功夫很快就得力。念佛這個法門最殊勝、最快速,《阿彌陀經》上講若一日、若二日至若七日,能念得一心不亂。若一日到若七日,對什麼人講的?對上、中、下三根。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說的,利根的人若一日就成就,就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鈍根的人,念七日他也能念到一心不亂;念個三天、四天能夠一心不亂的,這是中根。我們看看我們自己是什麼根性,為什麼我們念七天念不成功?不要說念七天,七十天都念不成功,七百天也未必念得成功。現在我們實際禪寺啟建護國息災法會七百天,你試試看,到二0一0年三月二十五號之前,你能不能念到一心不亂?為什麼我沒這個信心,為什麼我念不到?原因就是我這些自私自利的念頭,我對這個身心世界的執著放不下,不肯放下,怎麼可能一心不亂?心裡還老罣礙著。所以真修行人,首先要把這身體放下,這個身體是因緣假合之身,四大五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的,沒有真實,也沒有主宰,也不能長久,也不能帶走,也不是你的,所以要放下。它只是成為我們修行的拖累,真正願力勇猛的,就想早點見阿彌陀佛,他這身體可以立即放下。最近我看了蓮池大師傳記的一個戲劇,《歸元鏡》,這是記錄凈土宗三位祖師的生平,是用戲劇的方式寫的。記載蓮池大師,他前生是姓許的,許自新居士,他遇到佛法之後很勇猛,願意早點聞道開悟,但是苦於自己年紀老了,身體衰了,他覺得這個身體拖累我,我要趕緊換個身體,這叫乘願再來。所以他願力很堅定,站在那裡一下就往生了,身體就把它甩掉。這就是告訴我們,我們業障、業力深,用我們的大願力就可以把它控制住,身體的不舒服,這些統統都可以控制,身體也可以隨時放下。我們自己要多聽經,每天至少得保持四個小時聽經。現在我們道場很殊勝,每天有八個小時的聽經時間(在念佛堂),其餘時間就是念佛、三時繫念,解行並重。要真正肯干,在這道場裡面你會成就很殊勝。那不會修的人在道場裡面就造業,造什麼業?常常看到人我是非,看到誰對誰不對,某人怎麼樣怎麼樣不如法,心裡就看這些事,口上還說這些事,那就是造業。白白錯過了大好的因緣,本來是可以成就的,反倒在這裡造業墮落,這是最可惜的。所以說到底,還是要生起大願來,業障每個人都有,無始劫來都做了不少的罪業,這一生能不受報嗎?不要說前生,就是今生造的業就不少,殺、盜、淫、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瞋、痴、慢,這些惡業,真的我們現在受這些果報叫重罪輕報,我們要這樣來看。所以要忍受,「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再苦、再煩要忍住。昨天我給我父親打了個長途電話,談了將近一小時。他在廣東一個道場靜修念佛,可是也是業障現前,身心不穩,煩惱。為什麼煩惱?就在寺院道場裡面,心沒安在道上,沒安在念佛上,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發脾氣。當然是他身體有病,容易急躁,但是這個是可以用你的願心、你的精進念佛去降伏的。為什麼會生煩惱?因為還沒意識到生死事大、生死急迫。這麼大把年紀了,得了這麼大的病,時日無多,我就勸他,你現在還不放下,更待何時,壽命還能有幾年?我跟他講得很嚴重,語氣也比較重,因為看他這樣真的是令人著急,這生死道上一別離,將來再遇到佛法不容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凈土難遇,現在都遇上了,這個因緣真是像清朝彭際清居士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我們這一生造的什麼業,自己知道會到哪一道上去,貪心重的變餓鬼;瞋心重的墮地獄;愚痴的、不明事理的,猶猶豫豫不信因果,這是愚痴,感得畜生道。在這樣好的因緣裡面,真的要感恩,這是蒙三寶加被,自己還有點願心,願意求生凈土,這點願心就感得三寶的加被,護法神的護持。所以我們能夠在道場裡面來修道,儘管有不如法的地方,護法神沒有把我們趕出去,也沒有讓我們業障現行得太多,還能讓我們挨下去,這都是三寶護法的加被,我們真的是要至誠感恩。知道自己業障重,更要精進努力修學。就是你再精進、再努力,你能夠精進幾天,壽命還能有多長?按天算都能夠算得出來。所以真正精進努力,你可以提前走,少受點苦,你自在往生。往生之後乘願再來,你愛度誰度誰,眾生有這個緣的你就度他,自在!你就不會受這些輪迴的苦難。所以還是要發大願心,轉我們的業力,這個心發起來之後,這些問題統統沒有了,你信心十足。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接引眾生,絕無虛言,肯定辦到,你念阿彌陀佛一定往生。就怕我們願力不強,不肯去,還迷戀在身心世界這些境界裡面,還會動煩惱,這就是自己障礙自己。問:我們繼續看下面一個問題。別人飯桌掉的食物或別人扔掉的食物,撿回去後可不可以自己吃掉,有沒有什麼因果,會不會造偷盜的業?答:這個問題你要看當時的情況。譬如說齋堂裡面吃飯,有時候人會掉飯粒什麼的,行堂的菩薩他發心不浪費東西把它吃掉,這就非常難得,這個不會有不好的因果,反而是好的因果,他這種示現教導人不能浪費糧食,要珍惜常住物。這不屬於偷盜,因為它已經掉下來了,而且是常住的,本來就是要供養大眾。這個偷盜的業,要看我們有沒有偷盜的心,如果有盜心佔人便宜,別人本來要吃的東西放在那兒,你給拿走吃掉了,那就是偷盜。沒經人同意,你就去拿掉,拿了吃掉,自己享用,那叫偷盜。因為這種盜心佔用,這才構成偷盜的業,所以這個我們要具體看待。問:下面一個問題。我衷心的請求您幫幫弟子,我已發願此生一定生西方見佛祖。《弟子規》我已看了十遍之多,蔡禮旭老師講的,但我為什麼還做不到?答:學習《弟子規》最重要是落實,聽懂一句做一句。實際上聽懂了他必定會做,為什麼我們聽了之後,甚至聽了十遍還做不到?一般我們講這是屬於業障重的,習氣很重,所以即使聽了,好像也聽懂了,還是做不到。怎麼辦?繼續聽。第二個,在做的時候,也要注重在事相上要做到,不能執理廢事。學佛、學道,或者是普遍的來講,學一般聖賢教育,道理懂得很多,但是往往在事相上他不能去落實,他會有一種錯誤觀念,說我明白就行了,不用去做。這個事相上不肯去做,執理廢事,這很難,道理其實還沒懂,所以事相上也不能夠放過。佛家講持戒,《弟子規》是戒律的根本,是基礎,這也是屬持戒範疇。持戒那真是老老實實,也要在事相上去持,通過事來修心,這樣去做。譬如說孝敬父母,《弟子規》開篇就說「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這是講事相,我們要去做。父母招呼我,需要我,我馬上要來到父母跟前給父母服務,對父母要講究禮節,要尊重。另外對父母行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真的要去做。這個不能叫布施,應該叫供養,財供養、法供養、無畏供養,因為供養的心更恭敬,對父母以恭敬之心來供養。第一步是財供養,要滿足父母的生活物質需要;第二個,無畏供養,父母有病要幫他醫治,父母心裡有煩惱,幫助他開脫,幫助他身心得到輕安;父母沒有智慧,不懂得宇宙人生真相,你要給他法供養。你自己好好修行,去感化他、帶動他,也要跟他說明道理,鼓勵他,勸化他,讓他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往生凈土,這是真正要去落實、做的。所以,如果自己覺得做不到,可以做些鈍功夫,一條一條對照著,我要怎麼樣去落實。現在我們華嚴講堂上的法師們,每天用《感應篇》功過格來做對照檢點。這是我讓他們做的,每天等於是細細的研讀一遍《感應篇》,一句一句對照哪些做不到。《感應篇》它修心地,心假如不在道上,今天這一天肯定《感應篇》很多條會犯了。然後反省改過,自己給自己打分了,今天得多少分,《感應篇》總共一百九十多條,將近兩百條,你犯了幾條,看看每天有沒有進步,常常犯的那幾條要著力去改,這樣去認真。《弟子規》也是這樣,《弟子規》每一條也就做為自己功過格,一條條對照反省,這才行。問:下面一位同修提問。我是共產黨員,想皈依佛門,決心已下,但黨紀與佛法之間產生了矛盾,該怎麼辦?答:佛法絕不會跟任何一法有矛盾。所謂佛法無邊,無邊就是可以包容,不會跟任何一法起矛盾,說到究竟處,佛法是不二法。如果黨紀和佛法之間產生矛盾了,那都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這是《六祖壇經》惠能大師給我們講的,我們明白了,假如有矛盾,那佛法沒學好。我們學佛重在心地修行,真正所謂皈依佛門,什麼叫皈依?三自皈,皈依佛是皈依自性覺,皈依法是皈依自性正,皈依僧是皈依自性清凈、和合,這叫皈依佛門。不是說在事相上、在形式上搞個皈依的儀式,找個師父,這叫皈依佛門,那全錯了。形式上皈依了,內容、實質上未必真有皈依,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外相上你是一位共產黨員,可是心是佛心,佛心去做共產黨員的事業,你會做得比其他黨員更好。為什麼?你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你真正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你是個真修行人,你是最優秀的共產黨員,怎麼會有矛盾?如果黨紀里不允許皈依的儀式,我就不做這個儀式,我真學、我真干,我搞實質,做真的,不搞那個形式上,這不就很好嗎?所以平時每天多聽經,聽經之後你覺悟了,什麼都沒有障礙。《華嚴經》講到最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統統都是各行各業的菩薩,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其他宗教的也有。如果善財童子到今天來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肯定也包括共產黨員,共產黨員里也有菩薩、也有佛。他只要覺悟就行,不用改變他原來的身分,也不用改變原來的信仰,什麼都不用改,改個心就行。問:下面黑龍江居士提問。有附體怎麼辦?答:有附體,這個附體都是你自己的冤親債主,跟你有緣的,他來,你覺得該怎麼辦?就像你家裡來了客人,你對這個客人該怎麼辦?你是熱情的招待他,跟他和諧相處,還是拿著刀把他轟出去?附體也是一樣,他找到你身上,你身體。首先你要知道,身體不是你,就像你的家一樣,它是你的一個載體,它不是真正的你,像個家一樣。他來到你的家裡居住,你真正學佛了,有慈悲心,要怎麼樣?以仁愛、慈悲、寬厚的心來對他,和諧相處,而且勸他也念佛、也修行,求生凈土,這是最好的辦法。假如他帶著怨氣來的,他來討債,這個時候我們更要謙卑,以懺悔心向他承認錯誤,過去因為糊塗,沒學佛,造作了罪業,傷害了你,請您原諒;現在我學佛了,我所修行的功德全部迴向給您,請你不要障礙我,障礙我修行,對你自己也沒好處,我真正修行念佛往生了,你得度,你得超升,兩全其美,雙贏。所以大家可以協商,可以把這個事情辦妥。你要真誠心為他超度,給他立牌位,給他念經念佛做功德,真正這麼干,不是干假的;如果幹假的,他看出來了,他就在你旁邊守著,你要不真修,那他是火上加油,更惱怒了,他來討債、來報怨,報得更狠。所以附體這也很好,做你的護法,做你的監督,你要不能真干,他就跟你沒完。這是逆增上緣,也是好事,對於修行人來講,什麼事都是好事,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問:下面寧夏居士有人提問。真修行人,淫是非斷不可,但是老法師又講,修行人不能離婚,否則會下地獄。請博士開示,如何把握,有家庭應如何做?答:《楞嚴經》上四種「清凈明誨」,頭一條就講戒淫,確實淫慾是六道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所以佛告訴我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如果我們不能夠斷淫慾,六道輪迴是出不去。我們現在要念佛得三昧,這條不斷也是不行,不僅事上要斷,心上也不能有。尤其是對出家人要求是更嚴格,心與事俱斷。對在家人來講,特別是成家的,有正當的夫婦關係,首先第一個不能邪淫,就是夫妻關係以外的就不能做,連心都不能有,念頭都不能有,要斷這個,斷邪淫,邪淫是造最重的罪業,所謂「萬惡淫為首」。真正念佛求生凈土的人要出三界,《無量壽經》上也講,「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這裡沒有講三不邪淫,講不淫慾,這就比不邪淫要更嚴格,就是夫妻之間這個念頭,享受的念頭都不可以有,這講得最高級。真正修行人要做到這個不容易,而且家裡關係也要處理好,如果夫妻一方學佛,另一方不學佛,不能夠合作,這會動煩惱,起矛盾,這個怎麼辦?真修行人要學著恆順眾生,自己內心裡要斷這些貪慾,可是在事相上要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能因為我自己要修行而惱害眾生。跟你在一起的,結為夫妻的,那都是宿世很深的因緣,不可以結怨,更不可以離婚。離婚確實是對社會帶來很不好的影響,自己不能有這個念頭,難忍處也要忍。即使對方他自己提出來要離婚,當然我們也做到仁至義盡,他不能回頭,我也沒辦法,但是能夠解救、能夠回頭、能夠和合的,我們都盡量和合,這就做到仁至義盡。內心裡對身心世界都要放下,一點沒有想在這個世界享樂的心,這個沒有樂,刀尖蜜而已。跟自己有緣的眾生,我們盡量的帶動他學佛,啟發他覺悟,讓他跟我一起修道,同生凈土,這是慈悲。如果有厭棄眾生的念頭,這是小乘,不是大乘。小乘念佛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因為凈土宗是大乘。為什麼我們要往生?因為我要普度眾生,我發起這樣一個真誠心普度眾生,為了這個要求生凈土,我早日有了本事乘願再來,就真正落實度眾生的願。現在我沒這麼大的能力,可是身邊有緣的眾生我還是要儘力去度,所以跟一切眾生要學著隨順、禮敬,菩薩在一切地方都能讓眾生生歡喜心。這個事情真的很難做到,又要自己不起貪念,又要去恆順眾生,不容易,確實不容易,娑婆世界就是這樣,很苦的。所以沒有走上這條路的人,真的得要警覺一點,這條路是火宅,進去了要出來不容易。可是進去了以後就得恆順眾生,就得敦倫盡分,否則就造罪業,就跟眾生結怨了,反而成為你往生障礙。這些道理我們仔細的去體會,曉得怎樣用心。我們一有時間深入經藏,這個世間的因緣真的是叫得過且過,真的心中不要那麼多想法,想要今生做些什麼大事,這些念頭統統都是沒必要的。最重要的是這一生念佛求生凈土,解決這個大事要緊,其他都可以說可有可無的,隨緣過就好。問:下面一位提問。學生在您昨天講課時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您和師父上人都講「信願行」,媽媽也這樣說,因為這樣才能往生。為什麼《三時繫念》上講「信行願」,這兩種說法是一樣的嗎?答:是一樣的。信願行不就是信行願嗎?這是調一個字,一樣的。問:昨天聽您講「信」的含義,怎麼跟《三時繫念》上的不一樣?別人跟我說《三時繫念》是報恩法門,您學的是凈土法門。學生想學習《三時繫念》,也想參考凈土法門,這樣會不會有矛盾?答:《三時繫念》就是凈土法門,凈土法門也能稱為是報恩法門,這統統是一樣的,名詞術語不一樣,不要死在這個名詞術語裡頭。馬鳴菩薩教導我們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些名相術語,你要死在裡頭那就成為你的障礙了。三時繫念就是三個時辰念佛,繫念佛號這就是凈土法門,這就是信願行的行;裡頭也有信願,《三時繫念》里的開示,就是啟發我們信願。你說我昨天講的信跟《三時繫念》上不一樣,我忘了,您怎麼聽的是不一樣?如果是我真的講得不一樣,那我錯了。要「信」,肯定是哪一部經上講的都一樣,《三時繫念》講信願行,跟蕅益大師的註解《阿彌陀經要解》裡面講的信願行,道理都是一樣的,大概不一樣是語言文字、名詞術語用的不一樣,道理是一樣的。所以不可以住著在名詞術語這些方面。要聽這個理,而不是聽這些辭彙,這叫做會學。真正會聽經的人,他聽的是這裡頭的義理,懂這就好,不管你怎麼說都是這個理。為什麼凈土法門也能稱為報恩法門?可以說一切法門都是報恩法門。報誰的恩?「上報四重恩」,迴向偈里說的,第一個父母恩,第二個老師恩,佛陀就是老師,第三個國土恩,第四個眾生恩,我們身命、慧命成長有賴於這四恩。我們現在幸運聞到佛法了,一心一意的求生凈土,為的是趕緊到了凈土,自己斷煩惱、成佛道,廣度眾生,上報四恩。發這樣一個心,真誠心念佛求生凈土才容易相應,這個心就是佛菩薩的心。你能發起這種真誠報恩的心,你念佛就能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不能用功修行辦道的,就是報恩心不夠切,甚至都沒有,一天到晚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怎麼可能成就?真正發起報恩心,我們在道場里吃的每一粒米,都是信眾辛苦血汗錢來供養,「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麼多人的供養,而且是真誠心供養,你要不用真誠心辦道,你能對得起人家嗎?你這個債怎麼還?生生世世就披毛戴角還,做牛做馬還。這就是學佛我們要依義不依語,這是佛四依法,告訴我們要懂它的義理,不要在語言文字上轉圈。問:下來同一位同學他提問。學生想請教《三時繫念》中的一句話,「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學生認為這是念佛法門中的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也是信行願中的行,這樣的理解對嗎?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麼?答:「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是《三時繫念》引用的《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的話。你理解的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只對了一半,《無量壽經》上講「一向專念」,可是一向專念之前還有一條「發菩提心」。《無量壽經》講的宗要就這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兩條不能缺少一個,發菩提心就是信和願,一向專念就是行。什麼叫發菩提心?一般講四弘誓願發起來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真正發起來,這是大菩提心。在凈土宗裡面怎麼落實?那就是一心一意求生凈土,能夠將來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所以那個信和願要真實,發菩提心在凈土宗裡面落實就是信願。蕅益大師講的,說真信切願即是大菩提心,而且又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你能不能往生,最重要是看什麼?看你有沒有信、有沒有願。有信、有願,這是真發了菩提心,再加上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信願行具足。我們一般學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以為修凈土宗就是一向專念就可以,前面發菩提心給忽略掉。「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心他沒有,嘴上是發了,心裡沒有。怎麼見得沒有?跟眾生老是鬧矛盾,就是同屋的、同寮房的眾生還常常鬧矛盾,還不和,還勾心鬥角的。你看這「眾生無邊誓願度」發了嗎?沒發。為什麼沒發?因為他對這個世間的執著太深,他以為這個世界真有,他對這些境界、人事物控制佔有的念頭太深,放不下,所以自然就會容易跟人家起矛盾衝突,因此障礙了菩提心,也障礙了信和願,他沒真願意去往生。真願意去往生的,這個世間統統放得下,我就要走了,還要這個世間做什麼?什麼都放下,身外的金銀財寶、財產、妻兒、名利、五欲六塵統統放下,身也放下,身體再不好不管它了,我就拚命念佛求往生,這個身體病死拉倒,這樣的心,那是真干。而且心裏面的煩惱也放下,不再執著了,對一切人事物沒有再想控制佔有,好也好,不好也好,都無所謂,隨他去,我隨緣過,隨緣度日。有一日的時光就念一日的佛,心真老實,心真安靜,這念佛很快就往生。這就叫做「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六根不在外面追逐境界,眼耳鼻舌身意統統收回來了,凈念相繼就是佛號相繼。如果沒有真信切願,你沒真正發起放下身心世界求生凈土的心,你這六根不可能都攝,你肯定在境界上去跑,去追逐、去攀緣,收不回來。所以首先我們把這個心得發出來,你六根就很容易攝住,凈念很容易相繼。我自己也是常常很慚愧,講念佛法門也會講,佛法也懂得一點,可是妄念止不住,還是妄念紛飛,念佛凈念相繼做不到,想想為什麼?還沒真干,對生死那種怖畏的心也沒生起來,一天到晚還是因循度日,放鬆自己,縱容自己的習氣,這功夫怎麼得力?真正發起勇猛心的,那佛號就是一句一句的接下去不斷,任憑你張三李四說什麼,我的心都不動搖,任憑天塌下來,我心還是凈念相繼,粉身碎骨都不失正念。有這樣勇猛精進的心,你怎麼可能不成就?不要說往生,你大徹大悟都有分。所以「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用假借其他的方便法門,你就念阿彌陀佛就夠了,你就自得心開。自得心開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成佛了,念佛法門裡面稱為理一心不亂。這個不亂就是心不動,不再受外面境界動搖,色聲香味觸法,外面六塵動搖不了你,所有境界你都不動心。不僅是世法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你不動心,就是佛法裡面的禪修境界,那種妙樂你也不動心,統統放下,你才能自得心開。所以這裡講的同是一個道理,《楞嚴經》講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阿彌陀經要解》里講的「信願持名」,《無量壽經》里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講的是一個道理。這都是我們要「依義不依語」,經文用的文字不一樣,但是它義理是一樣的。問:下面一位同修提問。末學原在本寺出家,剃度師上滿下成老和尚及上悟下行法師,給末學等出家五人授沙彌十戒,回深圳後一直都是搭著五衣。後到百國興隆寺,到福建天湖凈寺,都說不如法。二00七年十二月份回到本寺,也有說不如法的。但今年五月份,百國興隆寺來了一位法師,也受了沙彌十戒,搭的也是五衣,法師說百國興隆寺全是這樣的,受了十戒就可搭五衣。師父上人曾經講過,學佛不在形式,但末學覺得還是要問個明白,不能破壞佛教形象,請鍾博士為末學開示。答:這是一位出家人,我們做居士的不敢開示,對於出家的這些律儀,末學在家人不好評論很多。您說百國興隆寺的做法我也沒注意到,這些都不好評論。但是確實,既然學佛,正如我們師父上人常說的,出家人要做出家人的好樣子,在家人要做在家人的好樣子,這個好樣子是從裡到外都要做好樣子。不僅我們實質上心地要純凈純善,外表上也要有威儀,要注意很多細節,這才能夠讓眾生生起恭敬心、歡喜心,這是給佛法樹立好的形象,這本身就是功德。至於說出家只受了沙彌戒,還沒有受具足戒,能不能夠搭五衣?我記得在弘贊律師《沙彌律儀要略增注》裡面有談到這個問題,他說五衣、七衣和二十五條衣,這都是受了具足戒的出家人,他們才能搭。沙彌受沙彌十戒的只搭縵衣,所以搭五衣確實對沙彌來講不應該,應該搭那種沒有格紋的、就是一塊的那種縵衣,這個僅供參考。問:下面這位同修提問。他說往生被隨亡者骨灰被一同下入骨灰盒中,此做法是否如法?當何因果?答:這個往生被,我曾經聽過本煥老和尚說過,這是一位今年一百零二歲的老人家,也是非常難得,對我們師父在過去也是很護持,曾經邀請過師父上人到廣州光孝寺講《彌陀經》,當時我媽媽在一九九二年就去聽過。本老是虛雲老和尚的弟子,這個問題我母親曾經請問過他,就是我們送姥姥的時候,那是一九九四年,請問過他,說這往生被,包括亡人的皈依證,該怎麼處理?往生陀羅尼被,一般學佛人走的時候都蓋上。老和尚就說,可以跟亡人一起送入火化,皈依證也可以一起火化。這是僅供參考,我也不知道這樣做如不如法,不過老和尚是這麼說的。問:下面一個問題。做中峰三時繫念最後恭讀文疏沒有念「主修沙門釋凈空」,而是念道場住持,這樣如法嗎?答:這樣末學覺得是可以的。當然這個事情可能要請教你們那個道場的住持,他有這樣的責任來決定這個事情。像我們這裡三時繫念,念的主修沙門是我們師父上人的名字,為什麼?因為三時繫念,我們這裡的三時繫念是他老人家提倡的,他來提倡啟建,蒙滿公老和尚的護持建立這個法會,所以滿公老和尚是在這裡做護法,他是功德主的代表,啟請的主修沙門就是我們師父上人。在其他道場是不是這樣,就要看你們那個道場是怎麼做,跟那個道場住持來進行協商。問:下面說到,赴香港學習法宣法師助念,如理如法嗎?答:法宣法師我聽說好像他是馬來西亞的一位法師,也講凈土,但是我對他所說的並不了解,我不能夠回答您這個問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也不能夠自己不懂,來做判斷。因為我只聽一位法師、一位師父,我現在基礎很差,是初學,初學就只能跟一位老師學。其他的老師都很好,但是我要跟這麼多老師學,我自己學亂了,我自己懂得我的根性,我不是廣學多聞的人,我是要一門深入的人,我是只聽一位老師的人,我需要傳統的師承教育。傳統師承,我們師父上人就是這樣學過來的,他在李炳南老居士會下學習十年,就是遵守三個條件:第一個是,李老師是他唯一的老師,他只跟他一個人學,過去學的統統不算,不管你跟誰學,統統不算,從頭學起;第二個,李老師同意看的書才能看,不同意看的不能看;第三個,其他大德的開示,李老師不同意的不準去聽,再好的大德也不能聽,這是師承的教育。李老師要求我們師父遵守五年,因為五年學戒,就是學老師教戒,跟一個老師學,這個心專一,很快能夠把他的理念掌握。我們師父自動又延了五年,總共學了十年,都跟著一位老師,遵守師承,他得到了很大的利益,他真的就是李老師的傳法弟子。而且他的成就比起李老師來講,我們自己不敢太多評論,但是肯定不會亞於。我們看明白了,就想,這一生難得遇到師父上人這樣大善知識,我們就跟著師父上人的步伐走,他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學得跟師父一樣,你也就成為師父的傳法弟子了。這個關鍵你自己得發心,自己心要專一。所以我對其他的法師大德都是很恭敬,可是我也不是很了解,您不用問我。問:下面一位同修提問。有位修凈土多年的同修請教,他的雙眼有病,已障礙看書,聽看光碟幾年,在醫學上稱為視網膜色素變性,沒什麼有效的治療方法,最後結果就是雙目失明。只想眼睛能夠聽經看光碟就滿足了,請教鍾博士他怎樣做,如何修行,才能維持雙眼能夠看光碟?答:如果眼睛有毛病,看東西吃力,那麼可以放光碟閉上眼睛聽也可以。《楞嚴經》上講,閻浮眾生耳根最利,這六根當中耳根是最聰利的。所以佛在世時,他不著書立說,而是講經說法,用音聲做佛事,為什麼?因為眾生耳根根性最好,比眼根強,所以眼睛未必看明白,耳朵聽明白了。這是文殊師利菩薩在楞嚴會上揀選圓通,他就揀選耳根,說「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所以眼睛有毛病,我們不要太多顧慮,我們用耳朵聽。聽了以後,聽懂一句做一句,真修真干,每天可以多拜佛,多念佛,這個也不費眼睛,消除業障。業障消除了,眼睛自然就會得到清明,這都是業障。醫學上說醫不好的病,佛法都能解決,這要我們真有信心。問:下來我們再看底下這位同修,他有三個問題。一、末學念佛誦經容易昏沉,妄念紛馳,請教該如何對治?答:昏沉、妄念紛馳,這都是心不專一,沒辦法專註,就會出現這兩種現象,一種昏沉,一種掉舉,掉舉就是妄念紛馳。如何對治?這個也不是一蹴而就,你得發起真實願心,這是第一條,用自己勇猛精進的心去克服這些業障,一段時間的精進之後,這些業障就能夠消除。我記得我在很多年前,常常聽經也是打瞌睡。有一次到新加坡,我那是還在美國教書的時候,跟我母親到新加坡去拜見老法師,那好像是二00一年。老法師在大座講經,當時我就強迫自己要提起精神,老法師講經是晚上八點到十點,這段時間也很容易打瞌睡。我自己把腰板挺起來,不靠著椅背,眼睛規定不能夠隨意眨動,把心定下來,全神貫注的看著老法師聽講。如果眼皮剛要耷拉下來的時候,馬上警覺,或者是捏捏自己的肉,有點疼痛感,清醒一下,這樣去訓練自己。這一段時間以後,昏沉過去了就沒有了,慢慢你聽經就能愈來愈專註。當然平時修持也是很重要,平時如果事務很多,煩心事情很多,就容易一到修行的時候精神提不起來,這是常見的現象。平時心就得清凈,不要想太多的事,心裏面愈清凈愈好,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無事、空閑,這才容易與道相應。這些現象自己要努力去對治。問:第二個問題。末學膽子很小,早晚在自己家佛堂做功課都害怕,總覺得身後有很多眾生。在理上,末學也明白不用害怕,但末學控制不了自己,甚至一個人睡覺也有點怕。這該如何對治?答:有恐懼的心理,這個原因根本就在於我執很重,對身體的執著,對身命的執著,根本在這裡。如果一個人不怕死,可以說他什麼都不怕。所以這些眾生有沒有?真有。但是不用害怕,為什麼?眾生就跟人一樣,他也要來學佛,也要念佛,也要跟我一起做功課,那我隨喜他們,大家一起修行,這是好事,我們以平等心對他。要常常提起念頭把這個身體看破,要知道它是假的,它不是真我,要放下。平時要多這麼觀想,觀身不凈,身體都是污穢的東西,因緣假合,用個幾十年要把它捨棄掉,所以沒什麼可執著的。把身看破,這恐懼可以說減少了大半。另外一個,要多培養慈悲心,慈悲心重,恐懼就沒有,正所謂「仁者無敵」,仁就是慈悲,具足慈悲的人他心裡沒有敵人,他沒有敵對,沒有敵對就不可能有恐懼。恐懼心理是因為有敵對心才來的,你總覺得他可能會傷害你,所以你會有恐懼。你把敵對心理放下,恐懼就沒有了。如何放下?培養慈悲,「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心要真發起來,他們都是很苦的眾生。幽冥界的眾生最苦,真的是一天到晚不見天日,他比你更恐懼。餓鬼道眾生稱為是刀途,為什麼叫刀途?因為他總覺得好像有人拿著刀要追殺他,他有這種恐懼,很可憐。要憐憫他,希望他多有聞法得度的機緣,就不會有敵對心理、不會有排斥心理,希望他多多益善來聽經聞法,來一起做功課念佛,愈多愈好。這是很深重的慈悲心,你看這種慈悲底下哪有恐懼?所以有些人跟我講,他很怕什麼動物,有的人最怕蛇,有的人最怕老虎或者是什麼猛獸,甚至有的人對小動物都很害怕,見到老鼠很怕,或者見到蟑螂很害怕,見到蜘蛛很害怕。這種怕完全是虛妄的一種執著,另外就是慈悲心不夠。過去我沒學佛,小的時候,我記得我也是有這種無端端的恐懼,怕什麼?怕蟑螂。我其他的動物都不怕,蛇都不怕,就怕蟑螂,這蟑螂好像長的樣子就很讓人噁心,突然之間冒出來,還讓人嚇一跳,小孩時就有這個心理。後來學佛了之後,知道這些眾生都很苦,很愚痴,很可憐,以後見到什麼眾生,第一個念頭給他念阿彌陀佛,給他皈依,希望他得到超升。培養起這種念頭,什麼眾生你見了都不害怕,你第一念不是生恐懼,你是生慈悲,這是對治的方法。第三個就是要有智慧來朗照,要看一切眾生跟我一體,眾生都是我心所現,他跟我真的是原來一體,共同一法身,共同一心,所以對自己一體的部位,這些眾生,怎麼可以跟他對立?這些無端端的恐懼害怕心理全都化解掉了。問:第三個問題。我們這裡流傳,有些出家師父也這樣說,做三時繫念法會的主法不能是二堂師父,更不能是在家居士,說他們沒有資格為亡靈開示。請鍾老師為我們釋疑。答:這種說法,我還沒有在經典中看到過。曾經也請教過我們師父上人,三時繫念法會主法,居士能不能做?師父說可以。所以在這個法會當中,我們要了解,如何做才真正對亡靈有超度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真誠心。真誠,你念佛就有功德,這個功德才能夠超度亡靈。超度亡靈,不是我們身上穿的那件衣服去超度,而是我們真正用真誠心去超度。所以,如果是在家居士他們做,都以真誠心去超度亡靈,做得很認真,超度的效果不會亞於出家眾來做。我們都對《地藏經》很了解,地藏王菩薩前身也是凡夫,做婆羅門女、做光目女,她不是男眾,也不是出家人,在家女眾能超度她母親,把她母親從地獄裡超度到忉利天。不僅超度她母親,而且把她母親周圍的那些地獄眾生統統超度到忉利天上。她憑什麼能超度?她不是出家人,她甚至沒有立牌位,她就在家裡念佛,法事儀規她都沒有,就是念佛,能夠有這麼殊勝的超度效果。你就想到,佛法里真的是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個實質是什麼?你的真誠心。當然,如果是出家眾有這分真誠心,超度效果我相信肯定比在家眾要強得多。因為出家人他有更好的戒律,在家持五戒十善,而出家人要求五戒十善基礎上要持沙彌律儀,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統統做到。假如能夠再持好比丘戒、菩薩戒,這人就不是凡人了,他是聖賢僧,他是菩薩僧,那他當然超度效果比在家人強,可是要有這種戒行,超度才有這樣的威力。因此出家人當然做法會,知道自己荷擔著如來的家業、超度的使命,發起真誠心做,無量功德。在家人,沒有這樣的出家法師來做主法的話,自己在家裡面自己做,發起真誠心,效果也不差,也要有信心。這是我們把師父曾經講到的這些理念,我們再重複講一遍。當然不是說只有出家人做才有資格,在家人做就沒有這個資格,不是這樣。在沒有比丘師父(大僧師父)的時候,二僧師父上也可以,這些都是我們要了解的。當然按照這個禮儀來講,佛門禮儀,四眾有個先後,出家男眾第一,出家女眾第二,在家男眾第三,在家女眾第四,這個禮儀上講不可亂。「禮者,天地之序也」,也要遵守這樣的一種規矩,除非是萬不得已。問:我們再來看下面一位同修的提問。我喜歡讀書明理,疲於應付複雜的人際關係,有時止語讓人誤會,是拉長臉不高興。我常常把注意力用在學習、寫文章上,有時根本不去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想法,多數時候心都是專註的。但不知為什麼,總有些讓我意料不到的事找上我,有時是我太不注意了,有時是別人對我太注意了,有時剛剛平復的心又被人給打亂了,時常讓我生煩惱。我天生心單純,不雜亂,就是家人所說不懂事。我不知是多學世智聰辯好,還是保持單純好?很矛盾,請老師慈悲指導。答:單純好,單純容易入道,心裡不要存著這些人我是非,自己也要有定力,心要有主宰。在學習過程中,在修行過程中,當別人對我不理解,甚至說三道四,我們也要忍得過,這心還是要保持單純。你要看到別人說這說那,心裡又動搖了,那你心就不單純,你心裡就裝上人我是非了。所以保持單純不容易,單純是你的心不受外界污染,人家說什麼都好,我還是要按照正理如法的去做。修行就是心不著任何相,不要被別人的這些閑言雜語給亂了心,這就是看你有沒有真正功夫。當然跟人相處要懂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自己也不要太格格不入,跟人相處要隨和一些,不要太過顯得標新立異,要懂得要隨俗。表面隨俗,裡面心不要受污染,這是最好的。問:下面說,當一個團體被不明理的帶頭人引向墮落的思想行為當中,有時我的言行與之相違背,被讓人人害怕、被人當眾反駁的時候,我是隨順墮落,還是三緘其口,還是堅持己見?末學不知如何是好,迷惑,請老師直言引導。答:我們真正學道,要記住六祖大師講的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你修道,哪有工夫去看人家有過失?人家不明理,他引人墮落,你看到這些,心裡老想著,心就被污染了。要怎麼樣?見如不見。不是關係到原則上的事情,盡量的隨順;如果是關係到原則上的大事,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勸解,他聽就很好,他不聽,你最多勸兩次,不要過三,就隨順。各人因果各人負責,自己都沒得度,你管別人這麼多干什麼?所以真正把心收回來,這叫都攝六根,你凈念相繼,你念阿彌陀佛不要間斷,不要心往外老跑,老看人家不對。你看自己的不對這個要緊,改自己的毛病,你的功夫就提升了。提升以後,你真的會覺悟,你會明了,原來一切境界就是你的心。這些人不如法,其實不是他有錯,是我自己有錯,心境是一如,境界是我心變現的,我心要是沒毛病,根本不會變現有毛病的境界出來。為什麼境界有毛病?正好反映了我心裡有毛病,我這些是非的念頭、我這些分別執著的念頭沒放下。真正分別執著放下了,你看這個世界統統都是聖人,都是來成就你的佛菩薩,這就是用功關鍵處。問:下面一位同修講到,我的兒子明年初中畢業,考重點高中考不上,考職業高中或技校還行。只是不想讓兒子在這個社會受到污染,我非常讚歎老法師對您母親說的讓您成賢成聖,我也請您給我們母子拿個主意,感恩鍾老師。答:這個主意還得自己拿,別人代替不了的。像我的母親她贊成我、支持我走上學習聖教的道路,這個是我們母子兩個人同時都發心了。光我母親發心,我沒發心,這不行;或者光我發心,我母親不發心,這也會有障礙,所以兩個人都得發心。這個因緣也要看具不具足,光是母親發心,兒子沒發心,那你就只是空有其願。所以最關鍵的是抓住當下,讓孩子能夠多學習聖教,多聽經,把儒釋道這些根本的德行基礎打好。多聽佛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明了人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明了人生的意義在哪裡、人生的去向在哪裡,這些都搞清楚了,他自己就會做決定。問:下面他說,尊敬的鐘博士,末學在學習過程中碰到一些問題,敬請解答。一、有居士來到道場已幾個月了,但在來念佛堂聽經或繞佛時都披散頭髮,末學不知這樣是否如法,是否發心往生的人或已開悟的人不需遵守共修規約?答:發心往生的人和開悟的人肯定會遵守公約的,絕對不會犯規矩,他懂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一切戒律他都持好,這是真乾的人。如果念佛堂有這個規約,是應該遵守。假如說護法居士看到有不如法的現象,應該有義務提醒他,希望他改正。我不知道這個念佛堂有沒有這條規定,如果有,那麼確實,既然已經規定下來了,就要去遵守。如果是普通的在念佛堂裡面參與修行的人,不是護法,這些事情我們最好是少管,念阿彌陀佛,心地清凈,不要看別人的過失,這是最好的心態,莫讓境界污染了你的心。問:第二個問題。有居士在道場內有不守規約的事,末學在向旁人解釋事情的過程中,是否屬於揚人惡的行為?答:就看你自己的身分,你是不是有義務要向旁人解釋。如果你有義務把這個事情解釋、交代,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你就應該解釋。如果你沒有這個義務,沒有這個責任,那當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去說人過失,污染自己的心源?「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對人家的過失,我們不關己事莫開口;不僅不開口,甚至不存在心地上,污染心地。問:第三個問題。有附身者干擾道場,工作人員將其趕出道場,是否如法?答:工作人員確實應該維護道場的秩序,在勸解不能夠生效的時候,用這種強制性的手段,常住同意的,用這種方法維持道場秩序,也未嘗不可。過去真正叢林道場清規戒律都是很嚴格的,不如法的人經過勸告,一次勸告、二次勸告,三次勸告之後就要遷單,屢犯就不能在這兒住了,就干擾道場。如果想道場真正有嚴肅的道風,確實需要護法者他們有這種魄力,這是發心護法,功德很大。自己不能動煩惱,如果自己動煩惱,自己造罪業,你用自己造罪業的代價來護持道場,你想想最後你會到哪裡去?你護持道場是福報,修大福,可是你煩惱放不下,你六道輪迴出不去,你的福變成在六道里享。如果你瞋恨心很重的話,你將來在六道中難免會造作罪業,而且你福愈大造罪愈多,這些我們都要了解清楚。果然能夠發起大心護持道場的人,首先把自己煩惱控制住,然後維持道場要依道場規章辦事,一切如理如法,這就很好。今天全部的問題都是回答實際禪寺同修的提問,也回答圓滿了,網上同修的提問,我們就只能留到下次。今天我們的「修行與生活座談會」就到此圓滿,講的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不要在該表達愛的時候選擇沉默
幫老丈人家搞衛生真的錯了嗎?
那些高薪但沒有北京戶口的人,都是如何在北京長期生活的,四十歲以後還留在北京嗎?
縱貫生活|洗衣小竅門,太有用啦,必須收好!

TAG:生活 | 博士 | 修行 |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