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婚配失衡現象分析
上帝創造了亞當,可亞當很孤獨,於是上帝又用亞當的肋骨,創造了一個女人——夏娃,並給他們修建了一個漂亮的家——伊甸園,讓他們在那盡情地男歡女愛,繁衍後代。有人類就有男女之愛,人類社會制度的變革也是對男女婚配製度的改進,從群居到一夫一妻制,就是用家庭的穩定來達到社會的穩定。無女不安,我們老祖宗在職造字時就向我們揭示了這個古老的人道與事理,男女婚配權的普遍實現,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可是,我們不得不悲觀的看到,男女婚配權的普遍實現,這個歷朝歷代統治都很關注的問題,由於男女性別比例失調、經濟發展和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城鄉二元化管理和公共財政分配和投入不均衡等因素,現在實現起來很難——
首先是男女性別比例的失調。而自然的男女性別比例應該是105:100——107:100。據一項全國調查結果顯示,新生兒中女嬰與男嬰的比例是100:116。海南省的男性比例高達135:100。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重男輕女現象,而經濟改革使這種情況加重了,因為在新的勞動力市場上,男孩可以比女孩賺更多的錢。還有就是科技進步使選擇胎兒的性別成為現實,一份調查結果表明,中國中部的一個村莊的820位婦女當中,有300多位婦女實施過流產手術,其中有1/3的人做過胎兒鑒別,北京大學研究人口問題的
其次是經濟發展和財富分配的不平衡。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各個國家經濟發展進程中的普遍現象,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地理環境、歷史文化背景差異極大,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更為突出。 「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地區經濟梯次推進的戰略布局加重了這種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基礎較好,交通和地理環境也優越,利用政策先富起來了。再來看看分配製度,雖然我們實行的是「按勞分配」的分配製度,可在實際分配中又有戶口(農民、居民)、身份(正式、臨時工)。一個臨時工干著幾個正式工的工作,收入卻不到正式工的三分之一。這些地域、身份差距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而「嫌貧愛富」是人的本性,追求幸福也是人的基本權利,誰能指責全國的女人都往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跑呢?
第三是長期實行的城鄉二元化管理。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實行的是城鄉戶口二元化管理,農民在就業、入學、醫療、養老等待遇方面與城市居民相去甚遠,農民在法律上被明確規定為弱勢群體。大量農民工進城後做著最苦最累的活,為城市建設作出巨大貢獻,卻只能拿少得可憐的打工錢,這樣他們只能遊離在城市的邊緣,無法真正享受到市民的待遇。城市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我們的公共財政分配和投入多年來都實行傾斜辦法,以城市為中心,離城市越遠投入越少,造成邊遠山區在交通運輸、教育、醫療、文化生活方面遠遠落後於城市和平原地區。這樣就形成周邊地區的人口拚命向城市或市郊流動。
邊遠山區和貧窮的農村的男人婚配最難
男女性別比例的失調是嚴重的是邊遠山區和貧窮的農村,這種失調一方面體現在出生時的重男輕女,一方面是大量的女性流向城市和平原地區,邊遠山區的人們,在沒有文化、技術的情況下,婚姻就變成最容易離開山區的辦法,而女性在這方面的優勢顯然大於男性,這是偏遠山區單身漢比例特別高的主要原因。據幾個下鄉扶貧的朋友介紹,有的村莊20——40歲男青年光棍率達90%以上,人多地少,不得不外出打工,可現在城市服務業發達,女孩子到了城市很容易在飯店、髮廊找到一份工,適合男的工種就少了。而山區艱苦的生存條件,單調的文化生活,使山妹子往往一去不回頭,無論如何要嫁在城市或平原地區。男青年既融不進城市,回家更討不上老婆。這種情況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最為普遍,一個又一個的光棍村讓你觸目驚心,聽後膽寒。
進城農民工擇偶面越來越窄
為了降低成本,吸引外資,我們一直實行低工資政策,改革開放20多年,農民工的收入僅僅增加了六十多元。可許多地方又偏偏要向國際看齊,價格和國際接軌。比如老百姓「三座大山」的教育、醫療、住房,價格直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電信價格更是高出好幾倍。民工進城很難置家立業,只能打工糊口,把辛辛苦苦掙來的幾個錢交給學校、醫院、電信、交通這些壟斷、暴利行業。雖然老家有瓦房兩間、薄田幾分,可一不流動,二不值錢。想找個城市妹子結婚,門都沒有。
要想回老家結婚也難,老家已經沒有年輕女人了。農民工只能在城市找打工妹,可打工妹也不願意一輩子在出租房、棚戶區里生活。而且在適應城市生活方面,農村女青年比男青年更有優勢,進城後大多數女孩子很快就學會普通話,且穿著打扮洋氣起來,而許多小夥子好幾年仍然鄉音未改,打工的男青年在婚姻上陷入了更為殘酷的「優勝劣汰」境地,越來越多的農村男青年娶不上媳婦,進城女青年則「攀了高枝」。即使嫁不出去,她們中很多人寧願做有錢人或城裡人的二奶、情人也不願意嫁給這些貧窮的打工仔,因此,這些打工仔只能在城市「盲流」, 在出租房看看,到髮廊去聞聞女人體香。
進城的打工妹容易現代「陳世美」 ,造成農民工離婚後單身
即使農村男青年結了婚,也受著離婚的威脅。據新聞披露,進城打工的青年離婚率增加。重慶市一些基層法庭統計,農村打工者離婚案占案件總量的六至七成。而在這些因一方進城打工引起感情破裂的離婚案中,女方提出離婚的占絕大多數。打工妹提出離婚的原因很多,概括來說,一是追求以物質享受為基礎的「實惠婚姻」,比如來自重慶奉節縣農村的劉某,婚後隻身到深圳一家賓館打工。為改變她鄉下人的身份,頗有幾分姿色的她,主動向賓館經理髮起進攻。他們兩人歲數雖相差十幾歲,但一個看中對方美麗,一個看中對方的錢和權,二人很快打得火熱。向法院提交了與丈夫離婚的訴狀。二是一些打工妹因打工過程開寬了眼界,不再忍受「湊合婚姻」,也下決心回家離婚。比如重慶庫區一個姑娘,婚後夫妻關係不好,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她就借口外出打工以躲避丈夫。在珠海,該女子給自己「充電」,半工半讀學電腦。2005年,在打工幾年後,她終於提出了離婚。離婚後的男青年要想再婚就難了,他們很快就落到前面兩種人的境地。
與農村男青年擇偶難相反的是,城市大齡女白領一夫難求
來自廣東省婦聯的一份調查顯示,廣東省未婚白領約150萬人,其中大齡單身女性佔到七成。據某高校工會幹部介紹,該校30歲以上的單身男女共200人,其中男性不足20人。在學歷要求高,收入穩定的單位,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只是比例略有不同而已。在經濟發達收入高的大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大量學歷高、收入高、身材高的「三高」女性白領婚配十分困難。
大齡女白領婚配難的原因很多,貧富差距的過快拉大,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收入差距過於懸殊,造成人口流動方向的過於單一;產業分布不平衡,第一產業集中在中西部,而女性集中的加工業、服務業等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這就造成農村女性流向城市,中西部女性流向東南沿海;等等。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觀念上的,受傳統觀念影響,女性不能接受「『女比男大」、「女比男高」和「女比男強」的婚配模式。女白領普遍認為男方應該 「年齡他必須比我大,哪怕只大一天;身材他必須比我高,哪怕只高
而本來這些農村打工妹是屬於農村男青年擇偶範圍的,她們大量嫁給城市男青年,一方面使城市大齡女白領一夫難求,另方面使農村男青年婚配更難。
推薦閱讀:
※為什麼婚戒要帶在無名指上(一個奇妙的生理現象)
※入戶大門切記不能有這些現象,財神見了繞道走,有錢人都懂避開
※杜小真:梅洛· 龐蒂和他的存在現象論
※任何人遇這現象都要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