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華爾街蔓延至數百座城市 大投行仍漠不關心

2011年10月10日01:44中國新聞網我要評論(88)字型大小:T|T轉播到騰訊微博

當地時間10月5日,美國紐約「佔領華爾街」示威遊行全面升級,或達萬人參與。圖為在紐約市政廳附近廣場聚集的大批示威者。中新社發 李洋 攝9月17日開始的美國「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10月9日進入第23天,並從紐約不斷向數百座其他美國城市蔓延。這場活動的發生絕非偶然,其對象是華爾街大投行及其高管,針對的則是被星巴克首席執行官(CEO )霍華德·舒爾茨稱為「不負責任」的美國政府。對於此次抗議活動,各方表態不一。大多數人表示出理解和支持,也有人批評抗議者只是一味地宣洩情緒。而美國大投行則對抗議顯示出漠不關心。但這場抗議無疑暴露出美國經濟持續疲弱、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所帶來的社會矛盾激化問題。學生加入,持久戰態勢拉開美國「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10月9日進入第23天,並從紐約不斷向數百座其他美國城市蔓延。隨著工會和學生的加入,這場由幾十個年輕人發起的抗議開始向全國性社會運動轉變。抗議者們8日再次舉行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和集會。上千名示威者從其長期佔領的祖科蒂公園出發,沿著百老匯大道北上,揮舞著標語,步行大約5公里路程,抵達華盛頓廣場公園,與從四面八方前來的數千名抗議者匯合,舉行抗議集會。警察及其摩托車隊全程伴隨著遊行隊伍,沿著馬路靠近示威者一方行進,遊行隊伍始終在人行道上步行,警察在華盛頓廣場四周加強了戒備。數十輛警車停靠在廣場一側,廣場四周每一個出口、每一個街口以及廣場四周的地鐵站都有十多個警察站崗。示威者抵達華盛頓廣場後,開始發表演講,演講者每講一句,聽眾就跟著重複一句,讓每一個人都聽到演講詞。參加集會的人對每一個演講的人都報以熱烈的掌聲,並大聲喊著「佔領一切!」另外一些人在抗議集會上散發「佔領華爾街」報紙和各種傳單,還有很多人舉著各種各樣自製的標語牌在廣場上展示。大多數標語牌都是手寫的,有的用的是白紙,更多的人用普通的紙盒。標語表達的訴求五花八門。20多歲的大學生馬克·科維克高舉著「佔領華爾街,不要佔領阿富汗!」的牌子。他是新澤西一所大學的學生,他們正在醞釀將抗議活動在學校傳播開來。「美國不應該佔領阿富汗,佔領阿富汗是錯誤的。我為我們未來能否找到工作擔心。美國應該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國內事務中來。」50多歲的女性傑西卡·切爾西是華盛頓廣場附近的居民,她表示「我希望我們的聲音被社會各界聽到。世界是人民的世界,可是已經很多年了,沒有人傾聽我們這些社會大眾的聲音。」雖然抗議活動沒有領袖,也沒有統一的行動綱領,但是整個示威活動卻越來越有組織性。演講者們在集會上介紹了「佔領華爾街」的各活動小組,有信息組、音樂、藝術、食品、對外聯絡、醫療、物品、法律、統計數據、教育民眾等各種小組。信息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沒有領袖」,大家每天晚上7點在祖科蒂公園開會,交流信息,通過投票決定下一步行動。自9月17日「佔領華爾街」活動爆發以來,已得到工會和學生的支持,有超過70所大學的學生參與。類似的抗議已擴散到美國其他地區,「佔領芝加哥」、「佔領洛杉磯」等示威活動陸續展開,並蔓延到舊金山、華盛頓、波士頓、丹佛等美國50多個大城市。示威者稱他們將在本月佔領近150個美國城市,並準備在室外過冬,打一場持久戰。30歲以下年輕人是主力軍「佔領華爾街」的抗議者中大多數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或失業,或背負沉重債務、或是自己或父母房產被銀行收回,面臨各種各樣的經濟困境。上世紀60年代後,美國曾掀起過多場大規模示威遊行浪潮,包括80年代抗議政府對中美洲國家政策、90年代抗議自由貿易、2003年抗議伊拉克戰爭。這些示威潮都有一個「固態」的理想或口號,通常是為國家而示威,而「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中不少人的訴求則是「給我一個工作」。如今,許多美國年輕人心中充滿了「不確定」,不知何時,自己就會因債務而輟學,就會因畢業而失業,就會因裁員而無所依附;尤其可恨的是,身邊的富翁們可以享受低稅率,享受政府救助,享受待遇保護。有分析指出,金融危機後,美國投入了巨額救助資金,推出了大量經濟刺激計劃,並採取了兩輪量化寬鬆政策,但經濟復甦依然乏力,失業率更是數年來持續高企,這是誘發此次抗議活動的導火索。此外,美國後金融危機時期經濟疲弱,貧富差距愈發增大,占社會大多數比例的中產階級以下階層生活水平未有改觀,這是引發抗議的長期原因。此外,美歐債務問題不斷升級,全球經濟面臨風險,這讓人們感到恐慌和迷茫,只能以抗議表達心聲。9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失業率為9.1%,連續第三個月持穩於這一高位;失業人口總數為1400萬,基本與上月持平;共新增就業崗位10 .3萬個,其中約4.5萬個是8月份罷工的電信行業員工重新返回工作崗位。4月以來,美國每月平均的新增就業崗位為7.2萬個,遠低於此前7個月的16.1萬個的平均水平。自2007年12月美國進入本輪經濟衰退以來,美國共有超過800萬人失去工作,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曆次經濟衰退中失業人數最多的一次。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日表示,美國自從2009年4月以來,失業率一直維持在9%以上的高位,失業率長期高企將帶來「全國性風險」。他表示:「幾年來我們的失業率一直接近10%,並且失業者中有45%的人失業時間超過半年,這是聞所未聞的。」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 D P)的第三次預估值為增長1.3%,高於上個月公布的1%的增幅。但分析人士指出,這種低速增長難以帶動失業率顯著下降。儘管權威機構認定經濟衰退自2009年6月結束,但經濟學家預計要經過逾5年時間,就業市場才有望恢復到健康水平。美國政府在改善經濟方面已是黔驢技窮。兩輪量化寬鬆政策都效果有限,美聯儲最近採取的「扭轉操作」也不被看好,財政政策受財政赤字和債務上限的束縛。民主和共和兩黨間的分歧也使很多經濟政策無法快速實施。全球範圍內經濟風險也在不斷加大。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魯比尼全球經濟公司創始人努里爾·魯比尼甚至斷定,目前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已經瀕臨衰退邊緣,而「美國、英國和一些歐元區國家已經陷入經濟衰退」。大投行對抗議漠不關心在經常發生聚眾抗議事件的美國,剛開始人們並沒給予「佔領華爾街」運動過多關注。發起抗議的第一周,主流媒體幾乎沒有什麼報道,第二周開始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位置安排一些較短的報道。有一些人表示不理解抗議者的做法,抗議者還遭到過一些無情的嘲諷,眾議院共和黨二號人物坎托甚至將抗議者稱為「暴徒」。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員史蒂夫·史高菲表示,「我想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抗議什麼,也許只是為了高興。」親共和黨傾向的福克斯電視台的評論員查爾斯·蓋斯帕里若則刻薄地說,這些抗議者幾周沒刷牙沒洗臉渾身臭氣,可惜連紐約地圖都不會看,主要的大投行早就不在華爾街附近辦公了,高管們也根本沒有在意這件事,因為大家「有更重要的事情去操心」。據悉,抗議者們目前集中的華爾街附近確實很多年前就不是大銀行大企業總部,一部分金融企業如摩根士丹利等集中在中城,或者金融區的西部,並不在抗議者雲集的公園附近。唯一離公園最近的大型金融機構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但近年來由於電子化交易的普及,交易員數量也在減少。一位美國投行高管表示「這個國家的財富是我們每天辛苦工作創造的,然後有人不工作卻說不公平,於是我們把創造的一部分財富分給這些人,可是這些人還不知感激。美國的資本制度從建國開始就奠定下基礎,也正因為如此美國才有了發達的金融業和巨額財富。這些人應該好好回去接受教育,而不是走上街頭漫無目的地抗議。」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7日警告示威者,攻擊銀行可能將銀行從紐約市趕走,傷害這個城市最主要的僱主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抗議的事情,其中有些是不切實際的」「如果你想要工作,你就需要幫助公司,讓他們有信心去僱人。」他還警告示威者不要挑戰法律,並批評加入抗議示威的工會:「他們的工資來自那些他們正在謾罵的人。」將在到來的大選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場運動很有可能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正如同樣起源於草根運動的茶黨如今在美國政壇右翼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場「佔領華爾街」運動或許也將演變為美國政壇左翼的一股關鍵勢力。此次抗議活動最初由一家名為《廣告剋星》的雜誌發起,口號是「佔領華爾街」,抗議者們將矛頭直指大金融機構的貪婪腐敗。許多人認為,這場「佔領華爾街」運動之所以持續時間長,且可能繼續持續下去,就是因為獲得了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認同與同情。路透社採訪不同領域的人士後發現,這場運動出人意料地獲得廣泛理解與同情。美國總統奧巴馬6日表示,以「佔領華爾街」為代表的抗議活動反映了美國民眾對金融行業的不滿情緒。美國民眾經歷了「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全國各地、各行業都遭受了重大損失,這些抗議活動正體現了人們對金融系統的不滿。美國達拉斯儲備銀行行長理查德·費希爾說,這場遊行示威是對持續高失業率的合理反應。「我同情他們,沒想到吧,」費希爾說「我們有太多人失業太久了,他們非常失落,我們理解他們的失落。」在喬治敦大學歷史學教授邁克爾·卡津認為,這場運動到目前為止最大的意義在於,可能是對「茶黨」等極保守政客的一種自由主義平衡,「政客必須受到觸動」。世界政策研究所主席米歇爾·烏克表示,長期以來,底層美國人參與政治的程度很低,他們的聲音很難被決策者聽到,利益也很難在政策中得到平衡和保護。這次抗議活動還會繼續擴大,這是民主試圖改變美國政治決策的有益嘗試。有觀點認為,此次抗議活動最終會對政治決策者施加壓力,促使其作出正確決定,如投資教育和基礎設施、創造就業、鼓勵創新等。美國智庫世界政策研究所主任米歇爾·烏克認為,這場運動的群眾基礎很可能在未來逐漸擴大。更多的老年人甚至中產階級都有望在起初以年輕人為主的抗議者的吶喊中覺醒,加入到這場抗議中,表達他們對於政治和經濟現狀的不滿。這場運動很有可能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正如同樣起源於草根運動的茶黨如今在美國政壇右翼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場「佔領華爾街」運動或許也將演變為美國政壇左翼的一股關鍵勢力。不過,一些立場中立的分析師認為,這場運動也可能不會產生多大的效用,因為,運動只是緣於一種「中產階級幻想」,即許多美國人習慣於把自己預先設想為「中產階級」,一旦失業,幻想破滅,許多人難以承受心理落差。新澤西州「健康專業人才與職工聯盟」組織負責人埃德加·阿拉塞納說,在歐洲,工人通常敢於毫不隱晦地宣布他們是工人階級,而在美國,許多工人羞於承認這一點,在他們的「美國幻想」中,他們總覺得自己的美國工人身份就是世界的中產階級。正是因為這一意識上的偏差,引發心理落差,進而形成宣洩。背景鏈接抗議活動矛頭直指美國金融市場「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顯示出美國民眾對華爾街貪婪無度、缺乏自律的憤怒,也顯示出對金融機構缺乏監管、金融市場功能失靈的強烈不滿。抗議者認為華爾街金融機構是導致2008年金融危機和當前經濟困境的主要原因,卻得到政府的巨額救助資金,損失被轉嫁給納稅人承受。2008年,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華爾街的許多投資銀行將大量以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為基礎的結構性衍生產品出售給全球投資者。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裂,這些產品瞬間一錢不值,引發次貸危機並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很快,雷曼兄弟倒閉、美國國際集團(A IG )被政府接管,美國金融業面臨崩盤。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亨利·保爾森提出7000億美元的救助方案,其核心便是拿納稅人的錢,挽救華爾街「大而不倒」的銀行。然而,救助方案通過沒多久,接受過巨額政府注資的A IG卻給高管們發放了高達1.65億美元的天價紅包。這相當於美國人均年收入的1.5萬倍,可以填飽1億多貧困人口的肚子。同樣,2009年美聯儲相繼推出兩輪「量化寬鬆」政策,共注入超過2.3萬億美元流動性,旨在提振實體經濟和就業,但這些流動性僅僅流入了股市,道瓊斯平均工業指數從2009年底的6626.94點上漲到今年4月的12810.54點。這令無數對沖基金中飽私囊,大投行年終則發放高額獎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曾到祖科蒂公園聲援抗議者。他認為,目前美國金融市場本應承擔的配置資本並管理風險的角色已經失靈。他說:「因金融系統過錯造成的損失正由社會均攤,收益卻進入私人腰包,這不是資本主義,不是市場經濟,這是扭曲的經濟。長此下去,美國將不能實現增長,不能創造公正的社會。」他抨擊說:「銀行所做的事情之一就是通過掠奪性貸款搶劫窮人。經濟危機時納稅人幫助銀行擺脫困境,銀行理應隨後恢複信貸,然而他們恢復的卻是自己的獎金。」他認為如果不擺脫魯莽借貸和投機行為,恢復融資的能力,美國經濟不會出現強勁復甦。但政府對金融系統的監管方面卻遲遲沒有具體措施出台。摩根大通銀行前執行主管威廉姆·庫漢近日著文說,2008年金融危機後,華爾街非但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反而是竭盡全力遊說國會試圖扼殺所有金融監管法案,導致意在監管華爾街、保護消費者、改革金融秩序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在推出一年多後,至今仍似一紙空文,毫無實施細節。在喬治敦大學歷史學教授邁克爾·卡津看來,這場運動堪比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的系列示威活動。「這有點兒像30年代的抗議活動,當年最原始的抗議者便是失業者,而後,示威演變為勞工運動,最後,學生、學者、工會也加入到這個隊伍中去,爭取同一個訴求:有個好工作。」 記者王婧(經濟參考報)
推薦閱讀:

轉:華爾街的男人們在穿什麼? - Fashion Man - 世界經理人網站
【技術講堂】像華爾街投機之王傑西·李費摩爾一樣操盤
槍火戰神之攻打華爾街有哪些小訣竅?
Fintech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下)

TAG:城市 | 華爾街 | 關心 | 佔領華爾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