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中國傳統文化概論11_第十章 中國傳統史學

第十章 中國傳統史學

第一節 中國古代史學是中國文化的寶藏

一、中國的古代史學的光輝歷程

(一)遠古至秦漢的史學先秦是中國史學的奠基時期。中華民族是具有深厚歷史意識的民族,早在遠古我們的祖先就注意積累和保存以往的經驗,傳播英雄人物的業績。由於當時沒有文字,所以只能靠腦記口說,輔之結繩刻木等簡單的方式,使其一代一代流傳下來。中國遠古時代的大量歷史傳說,即屬於此,如《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媧造人》等等。歷史傳說雖不能稱作史學作品,但畢竟已經包含著史學的因素,可視為中國史學的源頭。文字和曆法的產生及其不斷成熟,為史學的出現創造了條件,有意識的歷史記載逐漸成為統治者經常性的活動和國之大事。第一個史學之最,殷商和周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國歷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歷史記載。甲骨文和金文已有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等到方面的記載。負責記載的史官,負責占卜、記錄時事,起草公文、保管文書等工作,他們可以被看作我國最早的歷史學家。繼甲骨、金文之後,《尚書》中記載了殷、商王朝的大事。它是中國最早的文獻總集,《詩經》中的《大雅》一些詩篇,《公劉》、《綿》等反映了周王朝基某些歷史發展階段的傳說和歷史,可以視為漢族史詩。《大雅》中的有關篇章提供了周部的發祥、發展創業、立國的史料。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文化的下移和私學的興起,史學有了長足的發展。當時,各諸候國都有史官,記載本國的史事,如嚴晉國的《乘》,魯國的《春秋》一書。它不僅創立了編年體史學體裁,開啟了私人修史之先河,而且形成了「寓褒貶、別善惡」即通過歷史褒貶忠奸,區別善惡,懲惡揚善的史法和輕鬼神、重人事的史觀,因而孔子被學者們尊為中國史學之父。《春秋》之後,史學迅速發展,史著逐漸增多,春秋戰國時期限的史著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記事為主的編年體史書,如《春秋》、《左傳》、《世本》、《竹書紀年》。《竹書紀年》,本稱《紀年》,因文書於竹簡之上,故名之為《竹書紀年》。該書是西晉武帝墓葬中竹簡的一部分,文起於黃帝,止於魏王21年(前299年)。以記載魏史為主,共12篇。學者們認為該書某些史事與傳統記載不符。另一類是以記言體為主的心言體史書,如《國語》、《戰國策》等。總之,先秦是中國史學的奠基時期。(二)兩漢史學兩漢是中國史學的確立時期,成長時期.西漢武帝時,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寫成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小說通史《史記》,開創了中國史學的新紀元.這部史書組織嚴密,內容宏富。記事上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訖漢武帝。魯迅讚美《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東漢時,班固沿用《史記》的體例,編修成《漢書》,(即《前漢書》),此乃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斷代史。《史記》與《漢書》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史記》為通史的開山,《漢書》為斷代的初祖。東漢末年,荀悅奉獻帝之命,寫成《漢紀》一書,又創編年體斷代先例,也對史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自兩漢開始,通史、斷代均已定型,因此是史學的確立時期。(三)魏晉南北朝史學這是我國史學的大發展時期.主要表現在:(1)史著數量大為增加。據學者統計,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學著作較以前增加了四十多倍。范燁的《後漢書》,陳壽的《三國志》皆成書與這一時期。(2)史著種類繁多。從記事時限上看,有通史,有斷代史;從題材上看,紀傳體的地位得到鞏固,編年體蓬勃發展,人物傳記,史譯史注,地理方誌等類史籍也大量湧現。(3)這一時期,史學擺脫了經學附庸的地位。在學術領域裡,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南朝劉宋時,國家設置四種專科學校,以史學為專科之一。「史學」一詞也出現於這個時期。這一時期出現的圖書四部分類法將歷史著作獨立為專部,並形成經、史、子、集的次序。(四) 隋唐史學隋唐是我國古代史學的繁榮時期。主要表現在:(1)史書數量有了更大發展。《新唐書·藝文志》稱「藏書之盛,莫盛於開元。唐之學者自為之書者,有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這僅是唐開國百十年間的成就,其數量之多,超過以往任何時期。(2)正史編撰成績斐然。唐開國後,統治者十分重視史書的編撰,中央設史館專司修史,當時著名的官吏如魏徵、褶邃良也參與編史,史官多為一時高手。被列為正史的二十四部史書中,有三分之一是在這個時期修成的。(3)官修史書制度正式確立。隋文帝曾下令:「人間有撰集國史者,皆令禁絕。」貞觀三年,唐太宗設史館於宮中,專修國史。表明皇家對修史的壟斷,私修之風受到扼制。這一做法為後世各朝所效法,影響深遠。(4)出現了史學理論專著。唐代著名史學家劉知幾所著《史通》,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史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5)誕生了我國第一部典制通史。唐人杜佑《通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歷代典章制度沿革變遷的通史著作。它的出現,標誌著一種新的史體--政書體(或稱典志體)的創立,從而為史學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五)五代、宋、元史學 五代、宋、元是我國史學繼續發展的時期,其中兩宋史學發達,堪稱盛世。這一時期史學的成就主要表現在:(1)正式的編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一時期修成的正史有:宋代薛居正的《五帶史》(即《舊五代史》),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和《新唐書》。元朝脫脫的《宋史》、《遼史》、和《金史》。(2)產生了帶有總論性的三部通史巨著,即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鄭樵的《通志》、元代馬瑞臨的《文獻同考》。(3)南宋袁樞撰《通鑒紀事本末》,首創紀事本末體,為我國史苑又增添了一個新品種,這是中國歷史編纂法的一個重要創造。(4)宋代的"金石學"獨具特色,成績斐然。所謂金石,金指銅器和其它金屬器物,石指石刻等,古代專修國史。表明皇家對修史的壟斷,私修之風受到扼制。這一做法為後世各朝所效法,影響深遠。(5)出現了史學理論專著。唐代著名史學家劉知幾所著《史通》,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史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6)誕生了我國第一部典制通史。唐人杜佑《通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歷代典章制度沿革變遷的通史著作。它的出現,標誌著一種新的史體--政書體(或稱典志體)的創立,從而為史學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六)明清史學明清史學是我國史學的嬗變時期。明清兩代,史學出現了新的特點,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不斷問世。(1)這一時期,私人修史之風興盛。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著《藏書》、《續藏書》,對歷史人物重新分類評價。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高舉經世致用的旗幟,寫出了一些充滿時代氣息的史著,王夫之的《讀通鑒論》、《宋論》,顧炎武的《日知錄》、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都具有啟蒙色彩。(2)明清兩代,類書、叢書的編修達到了高潮,明《永樂大典》、清《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都代表了類書,叢書的最高成就。(3)清代的考據字在校、勘古籍、考證史實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果。重要的著作有錢大昕的《甘二史札記》等。(4)方誌編修在清代發展到鼎盛時期,數量之多、範圍之廣,亦為前代所不及。(5)史評史論在在明清時期有了新的發展,以清代章字城的《文史通義》成就最大。(6)明清兩代的官修史書,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在種類上都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期。官修正史有《元史》和《明史》。其它重要的官修史書有《大明會典》、《明實錄》、《清實錄》、《清會典》。「清通」(《清文獻通考》、《清通典》、《清通志》)等。乾隆年間官刻《二十四史》。

二、史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歷朝歷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歷史學予以極大的重視,官修私撰,久盛而不衰,堪稱中國文化史上的大奇觀。梁啟超說:中國於各門學問中,唯史學為最發達,史學在世界各國中,唯中國最發達。(1)首先,中國史學在古代學術領域中的為崇高,成就巨大。構成了傳統文化的主幹和基本內容之一。出現於魏晉南北朝,確立於唐初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不僅為史著獨立專部,而且位居第二。由此直至清代編《四庫全書總目》,史書一直位居第二位。這一點足可以看到史學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2)其次,我國古代史著的數量相當可觀,是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系統完整的記載。流傳至今的中國歷史文化典籍,諸如正史、二十四史、正續通鑒,十通等,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淵源。(3)再次,中國古代史著是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歷史著作涵蓋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歷史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具有記載、保存、傳播文化成果的重要功能。中國古代史學無異於一座蘊含著歷代文化精品的寶庫。只要我們粗略地了解一下中國古代文化,就不難看出,歷史學與其他諸學科都有密切聯繫。如經學、哲學、文學、宗教,藝術經濟都與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以史注經」的治學傳統,表明經學的發展離不開史學。中國古代素有文史哲不分家之說,像《左傳》、《史記》、《資治通鑒》、《戰國策》等,既是史學著作,又是文學佳作,對中國古典文字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史學還為文學創作提供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如《三國演義》取材於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所作的註解。文史哲不分家是古代學術字優彩傳流。北大、武大「人文」科學實驗班。

第二節 中國古代史學的巨大成就

一、內容與形式

豐富的歷史內容和多樣的表述形式主義之結合,是中國古代史學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內容:通過前面介紹的「中國古代史學的光輝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各朝各代的浩如洇海的史籍,全面地,連貫地反映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比如,二十四史是一部完整的歷史巨著,它記載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明朝末年長達4000年的歷史,其中包括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氏族公社制、奴隸制和封建制幾個階段,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大事,以及成千上萬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階級階層、官制。從形式上來看,中國古代史學形式多樣,品種齊全、呈現出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的景象。初唐時的《隋書》把史書分為十三類,清朝乾隆時期編的《四庫全書總目》,將史部書籍分為15類: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誌、載記、詔令奏議、職官、政書、傳記、時令、地理、目錄、史評、史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史書體載和形式。

二、編年體

按照年、月、日時間順序記載歷史事迹的史書,稱為編年體。這種體裁的優點是史事和時間的緊密結合,給人以明確的時間觀念。孔子編訂的《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史。孔子修《春秋》體現了他的政治立場,達到「懲惡揚善」之目的,這就是寓褒貶、別善惡」的春秋筆法。魯國太史左丘明撰成的《左氏春秋傳》(簡稱《左傳》),這是繼《春秋》之後產生的又一部重要的編年史,其體例更加完備,記事更為詳實,文字更加優美,代表了先秦編年體史書的最高水平。東漢末年,荀悅撰成《漢記》,這是關於西漢一朝的編年體斷代史。體例嚴整、文字簡潔、敘事明確。到了宋代,司馬光撰《資治通鑒》,使編年史得到飛躍發展。《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記事上起三家分晉,下迄五代末年,共294卷,體例嚴謹,結構完整、敘事翔實、注重考證。且文字優美質樸,生動傳神。在編纂方式上,它既堅持了編年體以時間為序的特點,又吸取了紀傳體自己為首尾的寫史方法,對某些史事的敘述比較集中。《資治通鑒》代表了中國古代編年體史書的最高成就,問世以後備受世人推崇,自宋以後,代有續作。南宋有《續資治通鑒長編》、《續資治通鑒》。另外,清末陳鶴編《明紀》。屬於明代編年史。這樣一來,從《春秋》、《左傳》、《資治通鑒》到《明紀》,形成了自春秋至明末近兩千四百年前後銜接的編年史。編年史也形成了一個世代相繼、貫通古今的龐大史書體系。編年體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幾個分支,主要有「起居注」,「實錄」和「綱目」。起居注是帝王言行的記錄,魏晉以後的有起居注的編修。實錄是專記某一皇帝統治時期史事的編年體史料長編,即大事記。自唐以後,每一皇帝死後,都由史官撰修先帝實錄。「綱目」是編年記事的一種形式,始創於南宋朱熹的《通鑒綱目》。它以編年形式敘事。每敘一事,先擬標題,叫綱,其下簡單敘事,叫「目」。問世以後,為後代史學家所效法。「起居注」「實錄」「綱目」記錄的內容常被史家采入正史。古人認為歷史主要是帝王將相史,而不是農民起義史。總的來看,編年體的優點是便於查考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易於了解歷史事件的聯繫,並可避免敘述重複。缺點是不能集中敘述每一歷史事件的全過程,難以記載不能按年編排的事迹。一個人的活動,散見於各年之中,難以完整系統地記述其生平事迹。

三、紀傳體

紀傳體,「紀」是指皇帝的傳記,按年編寫;「傳」指將相和名人的傳記。按這種體材寫的史書紀傳體史書。本紀,列傳史紀傳體的主體,故城紀傳體。紀傳體創始於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字子長,。陝西韓城人。他繼承父志,忍辱發憤(受宮刑),艱苦著述,以畢生精力寫成《史記》(原名《太史公書》)一書,為中國史學豎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次數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本紀」以帝王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載帝王的政績言行,兼及當時的重大事件,相當於全書的總綱。「表」分年表和月表幾種,按時間順序,提綱挈領地譜列史實,相當於大事記。「書」是各種制度的專史。「世家」記載諸侯列國和部分重要歷史人物,如陳涉、孔子等人的事迹。「列傳」主要記載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也有部分列傳記載少數民族、鄰近國家的歷史(朝鮮、日本)《史記》在每篇之末,都附有一段評論性的文章,叫「太史公曰」發表作者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看法,有時還有非常深刻的評論(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創立的這種體例,以紀傳為主,表書為輔,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故後人稱之為紀傳體。其突出的優點:(1)記述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近三千年的歷史,是我國上古歷史的一次大總結。(2)將各種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機地匯於一書,縱橫條貫,氣勢恢宏,展現了上古時期我國社會各個層面的生活場景,是我們研究古代社會最好的一部大百科全書。(3)司馬遷在《史記》中愛憎分明。他既歌頌了陳勝、吳廣反對暴秦的行為。又指責了一些暴君,酷吏的罪行,並且敢於直截了當地記載當時統治者漢武帝的功過,表現了一個史學家「秉筆直書」的大家風範。(4)這部史書文筆簡潔,語言生動,描寫人物栩栩如生,塑造了眾多性格迥異的歷史人物。正因為如此,《史記》曾被魯迅先生評價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問世之後,成為史家競相學習的仿效的楷模。東漢班固著《漢書》,沿用《史記》體例而略有變更。班固是東漢傑出的外交家,出使西域的班超的弟弟。班固的父親班虎也是漢朝著名的史學家。班固寫的《漢書》記載了西漢一朝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斷代史。班固因宦官守權、被株連死於獄中,沒有寫完《漢書》,缺少的部分是由它的妹妹班昭等完成的。《漢書》凝聚著班固全家的心血。改「書」為「志」,並「世家」入「列傳」,分為紀、表、志、傳四部分,專記西漢一代歷史。其中的「志」,補充了新的內容,開拓了新領域,形罰電、五行志、地理志、文藝志。紀傳部分內容也更加詳實。《史記》、《漢書》以後,歷代史學家仿照紀傳體撰著了大量史書,形成一個貫通古今,連續不斷的龐大的紀傳體史籍體系。魏晉南北朝時,范曄的《後漢書》,陳壽的《三國志》也是紀傳體,此二書與《史記》、《漢書》並稱為前四史。紀傳體與「正史」有密切的關係。「正史」就是最重要,最正規,據群史之首的史書。今天我們說的「正史」是特指由清乾隆帝詔訂的二十四史,二十四史都是紀傳體。這二十四史是清代乾隆年間下詔編訂整理的。總計3229卷,記載了上至黃帝,下至明末共四千多年史事。解放後,二十四史重新整理,流行版有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舊唐書》、《舊五代史》,合稱二十四史。後來又有人把《新元史》、《清史稿》放進去,合稱「二十六史」。紀傳體的優點是:以人物為中心,便於考見各類人物的活動情況,而且有範圍更寬廣的歷史容量,便於通觀歷史發展的複雜局面。其缺點是記事分散於本紀、列傳、書(志)等篇中,不能完整敘述每一歷史事件的過程。

四、政書:典章制度史

在史學界,一般把以事為中心,記述典章制度的史書叫政書。我國有關典章制度方面記載,起源很早,比如《史記》中的「書」,就記載了天文、地理、文物制度,但是作為一種體例完備、獨立成書的實體,是到唐代才正式出現的。政書中有綜述歷史典章制度的,叫做典制通史:由記述一代典章制度的焦點之斷代史。綜述典章制度的典制通史創始於唐代杜佑的《通典》。他花了36年時間,撰成通典200卷。記事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唐玄宗天寶末年。全書將歷代典制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門(教材266夜有誤),每門又分若干目。每目皆標有目名,其下以朝代先後為序,依次記述歷代典制。《通典》統括歷代各種典制於一書,分類編述,這樣完善編纂的體例,開我國典制通史之先河。《通典》200卷。記事上起三皇,下止隋末,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的精華在「二十略」實際上是各種典制的簡編通史。宋末元初人馬端臨仿《通典》體例,撰成《文獻通考》,記事自上古至南宋寧宗時期。馬端臨搜集資料,一是靠書本的記載,就是「文」;二是學士名流的議論,就是「獻」。作者詳加考證,去偽存真,區分類目,排比編纂,就是「通考」。這種方法實開後世歷史考證學的先聲。《通典》、《通志》、《文獻通考》後人合稱為「三通」。清乾隆年間,詔修「續三通」和「清三通」。清代官修「六通」與「三通」合稱為「九通」。1935年,商務印書館將民國初年劉錦藻的《清朝續文獻通考》,與舊有的「九通」合印,稱為「十通」。「十通」共兩千六百六十卷,實為我國典章制度的淵海。典制斷代史主要有「會要」和「會典」二類。會要為分立門類記載典制的史書,多為私人撰修。如唐代蘇冕的《唐會要》,清代楊晨的《三國會要》,會典也是記載一代典章制度的史書,但它將一代典制分記於各有關官衙之下,而且多為官修。如《唐六典》、《明會典》、《清會典》等。

五、紀事本末體

紀事本末體是以歷史事件為中心有頭有尾、有本有末、完整敘事的史書體裁。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這本書將《資治通鑒》加以整理,按時間順序,區分事目,將每一歷史事件獨立成篇,標以相應的題目,(共239個題目),每篇按年月日順序述其始末,能完整地敘述歷史事件的全過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首創了紀事本末體。他按事件和主題,把《資治通鑒》一書中分散的史實聯貫敘述。這樣避免了一件事在書中記載零散、互不相聯的缺點,有利於讀者集中和全面地了解歷史事件,因此這種體裁對後來的史書寫作,有很大影響。自袁樞首創此體起,後世史家紛紛仿效,上接下續之作不斷問世。《通鑒紀事體末》之上有《繹史》(從遠古至秦末)、《左傳紀事本末》(春秋時期);下有《續通鑒紀事本末》(北宋至元末)、《宋史紀事本末》、《明史紀事本末》、《清史紀事本末》。由此可見,紀事本末體史書也形成了一個貫通古今的獨立體系。

六、史評

史評體著作按其內容可分為兩種:一是史書評論,一是史事評論。史事評論就是史學家對歷史事實進行評論,司馬遷的每文之後太史公曰,開了個頭,為後世所沿襲。西漢賈誼的《過秦論》是較早的史論專篇。之後,史論專著不斷出現,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王夫之的《讀通鑒論》。書中頗多真知灼見。全書共30卷,每卷又分若干篇,每篇選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若干,進行分析評論。史書評論就是對史學著作進行評論。這種史學評論,司馬遷的《太史公自序》是開端,《漢書·司馬遷傳》是其發展。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立《史傳》篇,專門評述史學著作。唐代劉知幾所著《史通》,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史學評論專著。《史通》20卷,內容廣泛,論及史書編撰、史學家修養、史學源流、歷史觀、治史宗旨、修史制度、史學體裁與體例等各方面內容,差不多囊括了歷史學的全部理論問題。中國古代另一部史學評論名著是清章學城的《文史通義》。這本書論述範圍很廣,在史學理論方面頗多創見。

第三節 中國古代史學的優良傳統

一、學兼天人,會通古今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序》中明確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著史宗旨。從此歷代史學家都力圖在自己的著作里展示其學兼天人、會通古今的恢宏氣象。歷史上的史學家在都是通才,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無所不通,人事、天事無所不曉。此謂學兼天人。會通古今,重視通史著述,是中國史學的又一優良史學優統,從西周元年(公元前841年)起,中國就出現了編年史。從此以後,中國歷史便有了持續不斷的記載,上下五千年,幾乎每年都有史可查。這下是中國史學家重視通史著述,力求貫通古今的結果。根據《四庫全書總目》和《清史稿·藝文志》著錄的史部圖書名稱,古代有三千九百部史書,多達八萬多卷。其中還不包括未被著錄的史書。中國古代史書的數量相當可觀,請般史書,應有盡有,逐步完善,各有源流,自成體系,相互補充,彼此印證,展示了史學家學兼天人,會通古今的宏大氣魄。中國古代史學家的這一傳統,不僅促進了中國史學的繁榮,而且也影響造就了其它國家難以比擬的通人、名家。日本、朝鮮等鄰國查古代史事常常要從中國古代史書中查閱。

二、以古為鏡,經世致用

在中國歷史上,以史為鑒的思想由來已久。西周的統治者宣稱「我不可不鑒於有夏,亦不可不鑒於有殷。」《戰國策》中指出:「前事之不忘,後世之師。」前事不忘後世之師中國歷代的統治者都十分重視借鑒歷史經驗。漢高祖劉邦為了謀求西漢王朝的長治久安,就讓一些謀士總結秦王朝短命的原因,於是賈宜寫了《過秦論》。唐太宗是歷代皇帝中最重視,最善於借鑒歷史經驗的帝王。他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明確的把歷史作為治理國家的一面鏡子。他嗜史成辟,常常讀史通宵達旦。宋代司馬光寫《通鑒》的目的就是給帝王閱覽,從中鑒戒得失,宋神宗皇帝特賜名為《資治通鑒》。強調以史為鑒的作用。清代王夫之對史學的借鑒功能做過深入的探討,他說:「得可資,失亦可資也;同可資,異亦可資也。故治之可資,唯在一心,而使特其鑒也。」中國古代史學家以「經世」為治史,目的以回答和解決社會提出的重大問題為己任。孔子作《春秋》是為了正世風,救亂世。司馬遷著《史記》是為了探尋「成敗興壞」之理,以「前事為後世之師」。杜佑著《通典》備述歷代典章制度的治事損益和利弊得失,欲尋求解決時蔽之方略,達到安邦濟世之目的。明清之際,針對宋明理學脫離實際,空談心性的弊端,許多著名史學家高舉「經世之用的大旗」,寫出了一批重要的史學著作。顧炎武、黃宗熙、王夫之、幸學誠便是其中的代表。

三、求實直書、書法不隱

史學是一門求真、求實的學問。據實直書,不隱惡,不溢美。將歷史事實真實的記錄下來,是史學家必須具備的品質。但是要真正做到秉筆直書,並非易事。有時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在中國歷史上,曾廣泛流傳著齊太師以身殉職的悲壯故事,《左傳》中記載:齊國權臣崔抒殺了齊裝公,立景公。齊太史不畏權貴,在史書上直書道:「崔抒軾其君,」結果修遭殺害。齊太史的兩個弟弟繼續這樣寫,也被殺害。齊太史的第三個弟弟依舊這樣寫,崔抒一看沒辦法,只好作罷。齊太史的風範權柱了光輝的榜樣,為後來的史字家所繼承。司馬遷又是個典型。他在《史記》中,既寫了給他施以官形的當朝天子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又以「敢述非漢」的浩然正氣,忠實地記載了漢武帝的種種不善之事,漢武帝的迷信方術的愚昧,生活上的奢靡,無一從司馬遷的筆下逃過。北魏崔浩奉詔編寫魏史,成《國書》30卷。《國書》記事直書無諱,遭人忌恨。後來崔浩被殺,滅三族,受牽連而死者達128人。這就是震驚千古的崔浩史獄。清代著名學者全祖望,生活在文字獄迭起的雍正、乾隆年間。他不避文網,不怕來族,著史大量表彰明季忠烈。清末劉光權在《全祖望傳》中稱讚其「直筆昭垂,爭光明」。唐代劉知幾在《史通》中,專寫《直書》篇,把直書作為編纂史書的基本原則和評價史著的首要標準,他說「蓋烈士徇名,壯夫重氣,寧為蘭摧玉折,不作瓦礫長存」。為了使史官能夠據實直書,中國古代還形成了君主不觀當代國史的制度。舊唐書《褚逐良傳》記載道: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向記錄「起居注」的褚遂良提出欲觀史官所作的起居注。褚遂良說: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記人君言行,善惡畢書,人主不為非法,不聞帝王躬自觀史。唐太宗問:「朕有不善,卿必所記耶?」褚遂良答:「臣聞守官不如守道,臣職當載筆,君舉必記,何不書之」。結果史臣沒有讓唐太宗看起居注。一年後唐太宗又找史官房玄齡想看當代國史,結果又遭拒絕。從這段記載可知:其一、君主不觀當代國史之制,自古有之,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史官能夠據實直書;其二、據實直書,善惡無隱的治史傳統已深入人心,並成為史家修史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四、德識為先、才學並茂

史學既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問。又是一門對政治、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學問。史學本身的這些特點,要求治史者具備很高的多方面的素養。中國古代的史學家對此十分重視。並提出了很有價值的見解。《隋志》中提出,作為一名史家。學識上要「博聞強識」,見識上要「疏通知遠」。唐代劉知幾認為,史家必須兼有史才、史學、史識三長。才指史家撰寫史學作品的表達能力;學指史家掌握淵博的歷史知識和豐富的資料;識指史家明是非別善惡、觀成敗的能力、章學誠在充分肯定劉知幾史家三長說的同時,進一步明確提出史德,並在《文史通義》中專寫《史德》篇,以很大的篇幅加以闡述論證,從而把史家三長說發展為史家四長說,章學誠認為,作為一個好的史學家,必須全面具備才、學、識、德四個方面的基本素養,缺一不可。但是他以強調,四長之中,德識尤為重要。中國古代的史學家,不僅從理論上解決了史家自身修養的問題,而且付諸實踐。正由於此,才出現了眾多的史學名家和大量的優秀史著,使中國史學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走在世界史學的前例。思考題 1、簡述我國古代史學的發展歷程?(最早的歷史記載、最早的史學家、最早文獻總集)各個朝代有代表性的歷史著作及作者。(幾個階段) 2、論述史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3、古代史書主要分為哪幾種體裁?各有哪些代表作? 4、論述古代史學的優良傳統書面作業 1、21世紀如何弘揚優秀史學傳統? 2、古代史學著作有何現代意義?
推薦閱讀:

守傳統精義賦筆墨詞章——中國花鳥畫法
語言的牢籠——西方哲學根本傳統的一種闡明
中國傳統道德智慧的現代啟示2
談談傳統楊氏太極拳的「雲手」勢---劉習文 汪新華
傳統風水中什麼是「水勢證穴」?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傳統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國傳統文化 | 課程 | 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