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47困卦(一)
李守力《周易詮釋》:解讀47困卦(一)
解讀47困卦(2月6日——2月15日)
【47.1】
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白話】
困卦:困窮之時自濟可致通達,應當守持正固,大人可獲吉祥,沒有咎害。此時有所言難以見信於人。
【解讀】
○困卦,下坎上兌,澤水困卦。《序卦傳》雲「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升進不止一定遭遇窮困,如佛陀所說「高者必墮」也。《繫辭傳》雲「困,德之辨也」,「困窮而通」,「困以寡怨」。在順境中很難分辨出德行的高低,唯有處於困境中才可見到真君子的面目,故「困,德之辨也」。困境是亨通的根基,在困境中易於消減他怨。
○困,帛書《易》、傳本《歸藏》同,秦簡《歸藏》作「囷」,囷、困音近通假,或是訛寫。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困,《說文》「故廬也。從木,在囗中。[止/木],古文困。」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為窮困,病困之義。」
甲骨文有[止/木]字,從止從木,困乃梱之初文,《說文》「梱,門橛也。」梱有限止義,引申而有困窮困極之義。段玉裁註:「門梱,門橜,闑,一物三名矣。謂當門中設木也。」
○困之古文[止/木],古文「止」為足,以木止足,限止之義。甲骨文亦有「困」字,可見商周時期「困」與[止/木]並用,兩字皆從木。
困卦的主卦和互卦皆有木:兌為「毀折、附決」,其原義是指草木,孔穎達曰:「兌西方之卦,取秋物成熟,稿稈之屬,則"毀折』也;果砧之屬,則"附決』也」。坎「其於木也,為堅多心」。上互巽為木,下互離「其於木也,為科上槁」
《易》以陰爻為小人(庶民),古今皆以草木、草莽、草野、草民、草根喻庶民,是以困卦陰爻爻辭皆有草木,初六「臀困於株木」,六三「據於蒺藜」,上六「困於葛藟」。
鄭東卿曰:兌正秋,坎正北。兌一陰始得秋氣,蔓草未殺,為葛藟。六三,秋冬之交,葉脫刺存,為蒺藜。初六,大冬之時,蔓草霜殺,所存者株木。三陰皆象草木。
2月9日
【47.2】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白話】
彖傳說:困窮,陽剛被掩蔽。面臨險境而心情依然洒脫,如此處於困境而不失亨通的境界,大概只有君子能做到吧!「應當守持正固,大人可獲吉祥」,說明濟困求亨要具備陽剛守中的美德。「此時有所言難以見信於人」,說明崇尚言辭反致窮厄。
【解讀】
○《彖傳》分為四個層面:以卦體釋卦名,自下至上以觀卦德,觀卦主爻,自上而下以觀卦象。
(一)以卦體釋卦名:「困,剛揜也。」
【從困卦卦符和卦名看《周易》的自然哲學特性】
聖人重卦並賦予卦名,遵循了嚴密的數理邏輯,代表了當時最高級的科學文明水準,由於兩千年來儒家思想重人文輕科學的傾向,致使《周易》中的自然科學屬性幽晦不明,中國易學史從漢朝的象數科學易向魏晉人文義理易發展,此後一直以儒家的義理易為主流,使得《周易》研究的人文性加強,科學性卻被削弱,自宋朝以後國人的科學精神逐漸喪失,發展到明朝因而錯過了文藝復興的大好時機,從那以後中國開始被西方拋到了後邊。了解中國易學發展史,可以從深層次認識「李約瑟難題」:「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此前筆者曾以睽卦、蒙卦、蹇卦等為例對重卦的科學性做過闡述,今再以困卦解析之:
聖人重上兌下坎為困卦,其取象非常精確!《彖傳》曰「困,剛揜也。」揜,同「掩」字。困卦是柔掩蔽剛,即陰掩蔽陽。
王弼曰:剛則掩於柔也。
孔穎達曰:此就二體以釋卦名,兌陰卦為柔,坎陽卦為剛,坎在兌下,是「剛見掩於柔也」。剛應升進,今被柔掩,施之於人,其猶君子為小人所蔽以為困窮矣。
愚按:若只以陰卦掩蔽陽卦為困卦,那麼陰卦有坤、巽、離、兌,陽卦有乾、震、坎、艮,上下重得十六卦,地天泰、地雷復、地水師、地山謙、風天小畜、風雷益、風水渙、風山漸、火天大有、火雷噬嗑、火水未濟、火山旅、澤天夬、澤雷隨、澤山咸諸卦皆是陰卦掩蔽陽卦,豈非全為困卦乎?
荀爽曰:謂二五為陰所弇也。
愚按:九二、九五被陰爻所掩者,非唯困卦,兌為澤、水澤節、坎為水皆是。
總結:
柔掩剛為困的條件是:二五卦主被陰爻所掩,悔卦(外卦)為陰卦,貞卦(內卦)為陽卦,所謂陰卦掩陽卦,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只有上兌下坎。
澤水一旦重卦為困,此時再去觀象,困窮之義會更明顯:
1.困卦,困窮之義,坎為陷,八經卦獨具困窮之義,故以坎為貞卦。
2.困卦三至上互坎,故困卦含兩個坎卦,困卦的陽爻被陰爻上下全部掩蔽了,井卦與困卦皆是兩個坎卦,井卦以坎陽卦包巽陰卦,非「剛揜」也。
3.馬其昶曰:「坎陽既陷於陰,又居巽離兌三陰之下,故獨為剛所揜。」困卦下坎上兌,下互離上互巽,三個陰卦掩一個坎卦,這是唯一的。
4.鄭玄曰:「坎為月,互體離,離為日。兌為暗昧,日所入也。今上掩日月之明,猶君子處亂代,為小人所不容,故謂之"困』也。」兌為西,日落之方,故為暗昧。故困卦有「上掩日月之明」之象,象徵君子被小人所困。
5.《大象傳》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水在澤下,澤枯無水,有困之象。朱熹曰「水下漏,則澤上枯,故曰:澤無水。」《大象傳》的觀象突出了困的「窮」義。
以上僅從上兌下坎重卦為困的過程,就可發現《易》從象數到義理的精確性、科學性。卦爻、卦象是象數,困窮為義理,這裡邊有陰陽、有數學、有形象、有寓意、有對立、有統一,所以《易》的卦符和卦名就已經具備了科學與哲學的雙層意義,《周易》實為自然哲學。
(二)自下至上以觀卦德: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困卦下坎險上兌說,說,脫也,引申為洒脫、愉悅。困者,君子困窮之時也,困其身,其心何能困哉?困其時,其道何能困哉?惟君子困而不失其所亨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即今之所說「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三)觀卦主爻:「貞,大人吉」,以剛中也。
《易》以陽為大,二、五為卦主,陽剛為大;守中故正固,故曰「貞,大人吉」。
陳夢雷曰:凡人處困,大則失節,小則憂隕,以中不剛耳。剛中則知明守固,居易俟命,所以「貞,大人吉」也。
(四)自上而下以觀卦象:「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上兌為口為言,下坎為加憂,引申為懷疑、不信。故曰「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有言不信」,孔子認為是指聖人之言人們往往不相信(見下邊的闡述)。
○帛書《繆和》篇與《說苑·雜言》引用困卦卦辭:
帛書《繆和》曰:
繆和問於先生曰:「凡生於天下者,無愚知賢不宵,莫不願利達顯榮。今《周易》曰:"困,亨;貞,大人吉;無咎;又言[不]信。』敢問大人何吉於此乎?」子曰:「此聖人之所重言也,曰又言不信。凡天之道壹陰壹陽,壹短壹長,壹晦壹眀。夫人道仇之。是故湯[囚於]王,文王絇於條里,[秦繆公困]於殽,齊桓公辱於長勺,越王勾賤困於[會稽],晉文君困[於]驪氏。古古至今,伯王之君,未嘗困而能(成王)[者,未之有]也。夫困之為達(道)也,亦猷□□□□□□亓□□□□□□□□□□□□故《易》曰:"困,亨;貞,大人吉,無[咎;又言不信。』此]之胃也。
《說苑·雜言》曰:
孔子曰:「……吾聞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不困不成行。昔者湯困於呂,文王困於羑里,秦穆公困於殽,齊桓困於長勺,句踐困於會稽,晉文困於驪氏。夫困之為道,從寒之及暖,暖之及寒也,唯賢者獨知而難言之也。易曰:"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聖人所與人難言信也。」
大意為:
繆和問先生:天下之人,不論是愚蠢的、有智慧的、賢良的、不肖的,沒有不願意追求利益顯達富貴的。現在《周易》所說「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敢問「大人何吉於此?」孔子回答說:這是聖人極有分量之言,但人們往往不相信。天道運行是一陰一陽的不斷循環,一短一長的不斷往複,一晦一明的不斷交替;仇即合。所以湯囚於呂,文王拘於羑里,秦穆公困於殽,齊桓公受辱於長勺,越王勾踐困於會稽,晉文公困於驪氏。從古至今,伯王之君,沒有經過困境而能成王者從來沒有。困之道,就像從寒到暖,再從暖到寒,只有賢人獨知而難言。所以困卦卦辭才那麼說。
《繆和》稱「子曰」,而《說苑》則明確地稱「孔子曰」。兩相對照,可以判定《繆和》此處的「先生」是指孔子。《說苑》所載「夫困之為道,從寒之及暖,暖之及寒也,唯賢者獨知而難言之也。」恰能對《繆和》「夫困之為達也,亦猷」後的缺文做一補充,「夫困之為達」可能是「夫困之為道」之訛。
2月10日
【47.3】
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白話】
象傳說:澤里沒有了水,是困卦的象;君子由此領悟處困之時寧可捨棄生命也要堅持實現崇高的志向。
【解讀】
○澤下水何以無水?
困卦上兌澤,下坎水,有澤有水,為何《大象傳》卻謂之「澤無水」?《易》以江河溪流為坎水,湖泊澤海為兌澤。朱熹曰:「水下漏,則澤上枯,故曰澤無水。」朱子所言精確恰當。以愚見,上兌為湖泊,下坎為陷,象湖泊底下產生斷層為地下暗河,澤水滲漏,故「澤無水」。《說卦傳》言兌卦「其於地也為剛鹵」是指水澤乾枯後形成堅硬的鹽鹼地。
高亨曰:「澤中無水,則澤中水草枯,魚類死,水草魚類處於困境,是以卦名曰困。」
「澤無水」不僅會危及水草魚類,更會危機民生,糧食是民生之本,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澤無水」會使整個民生導致困窮。水為生命之源,「天一生水」,腎水為先天之本,「澤無水」也象徵人體的生命遭遇困窮,故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推薦閱讀:
※命理解讀那些人喜好賭博
※從紫微斗數解讀您的婚姻會如何
※業內人士解讀預算500萬內最佳移民國家
※逍遙地仙解讀《天玉經》
※我們到底該怎麼去解讀動漫?
TAG: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