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太極拳流派與特徵

-->-->

百花山原創

中華武術千百年來浸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太極拳是我國傳統武術中的一支奇葩,經過數百年的繁衍傳承和充實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擅其長的眾多流派。

目前社會上流行的太極拳,基本上分為陳、楊、吳、武、孫及趙堡、李氏等幾大家。有趣的是,各流派的產生和發展,與各流派宗師所處的時代及個人生活環境、個人性格有極其密切的關係,並且極大地影響著其流派風格特點的形成和特徵的變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決定性作用。

陳式太極拳的特點:纏繞摺疊,松活彈抖,快慢相間,蓄髮互變。陳家最早出現的是一路至五路太極拳、一路炮捶及諸多器械套路,到了陳長興,將太極拳套路精練簡化為太極拳一路和二路(炮捶),稱為陳式太極拳大架(老架)。陳小旺說:「陳王廷依祖傳拳械,把武術中的手、眼、身法、步有機地同導引、吐納結合起來,使意識、呼吸和動作三者密切結合,形成『內外合一』的內功拳,並將中醫經絡學說的理論融合於拳術中。」「陳王廷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又吸取明代民間武術的精華,創立了太極拳螺旋纏繞、柔中寓剛、避實擊虛、順應客觀條件變化而變化、以意行氣、勁由內換、不丟不頂、八面支撐、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理論。」傳統陳式太極拳在習練時,有震腳砸拳、彈抖發力的動作和發聲助力的現象。

由上可以看出陳式太極拳發源於武術,還沒有完全脫離外家拳的影響,講求的是剛柔相濟、快慢相間,躥奔跳躍、平縱上躍,以發力造勢、以發聲助勢。

陳正雷解釋太極拳的剛柔:「『剛』就是以腰為軸,利用太極拳纏絲勁,牽動丹田充溢之內氣,在瞬間發出的爆發力,亦稱彈簧勁。」「柔並不是鬆軟,而是去一分拙力、蠻力,得一分柔勁後的纏絲勁。」換言之,陳式太極拳的剛柔都離不開纏絲勁,纏絲勁充分展現了陳式太極拳的特點之一。

在身法上,早年陳鑫《拳譜》關於官骸十三目的語錄中指明:「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含胸塌腰,沉肩墜肘。」陳小旺在解釋塌腰為:「腰部要有意識地向下垂,要按照脊柱的生理曲線自然下塌。」《現代漢語詞典》對「塌」字的解釋是:「陷下或凹下。」這與後來從陳式中發展起來的楊式太極拳對腰部要領的要求,發展至今出現了很大差別。

楊式太極拳的特點:立身中正、舒展大方、圓活飽滿、沉著松靜。楊祿禪三下陳家溝,歷時十八年,向陳長興學習陳式老架太極拳。後到北平清廷皇宮和王府授拳,因學拳者都是貴族子弟,不適宜大體力運動,楊家三代人不斷地將原拳式的動作修改簡化,姿勢動作漸趨柔和。楊健侯修改為中架,楊澄甫定型為大架。楊澄甫1928年率眾弟子南下,將楊式太極拳傳播到大江南北。拓展了太極拳健身功能,更適宜於推廣和普及。

楊澄甫口述的《太極拳十要》中在身法上要求「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松胯、分清虛實」,在行拳上要求「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其中虛靈頂勁一個「靈」字就已將外形上虛領頂勁中「領」的動作演化到了意的支配。塌腰發展為松腰,更加趨於自然,能松腰則應變自如。蓄髮時全憑腰部命門外凸,此時胸自能含,背自能拔,勁力自能合住。「用意不用力」更加完善了太極拳舍已從人的高境界理論。「動中求靜,以靜御動,雖動猶靜」 更顯現出楊式太極拳的王者風範。

楊振鐸曾說:太極拳最難練的是從容,要練出磅礴的內勁和於不動中呑吐萬物的氣慨。楊式太極拳就是朝著這種從容和磅礴的氣勢發展著。

李雅軒在太極拳的鬆柔上更是大膽地提出大松大軟,於鬆軟中求虛無的氣勢、求內勁的增長、求異常靈敏的感覺,於鬆軟中求勁起陡然、冷快絕倫、入里透內,求撒去全身皆是手。

對比楊澄甫不同時期的拳照可以看出,早期的技擊意識極強,弓步後腿蹬直,前腿膝蓋超過腳尖,上身前傾,都是不爭的事實。到了晚期,澄甫先師的拳技日臻成熟,身法上愈加中正,拳架樸實渾厚,氣勢騰然,動作空松靈活,剛柔內含,支撐八面。他留下的拳照如同名家書法一樣,為後人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學習和研究資料。

楊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深受廣大群眾熱愛,開展的最為廣泛。

吳式太極拳的特點:輕靜柔化,緊湊舒展,川字步型,斜中寓正。吳式太極拳是全佑從學於楊祿禪,後學於楊班侯,傳子吳鑒泉。吳式拳架保持了早期楊式的先師們身勢前傾的風格。1990年由中國武協組織太極拳名家規範各家理論,「斜中寓正」就被作為吳式太極拳的特點寫入史冊。後來在競賽套路的比賽中,這一特點被參賽者發揮到極致。李秉慈在《吳式太極拳的斜中寓正》一文中指出:「背、腰、臀、腿形成一斜線(前傾),是所謂的『斜』。」「傳統有『三尖』相照(對)之說。所謂『三尖』即腳尖、膝尖、鼻尖。這『三尖』要求垂直在一條垂直線上,這是它的寓正所在。」同時吳式太極拳的身形上還要求肩胯平正。在培訓班裡學習吳式太極拳的「斜中寓正」,會被要求正弓步時,腳尖、膝尖和鼻尖對正一線後,再稍後退1─2毫米,難度之大可以想像。川字步型,兩個腳尖要朝前,後腳跟內收不得超過20度,這種步型增加了向前的進擊力,而削弱了受橫向力打擊的承受能力。吳式太極拳的弓步是大實大虛,實則實到90%左右,虛也要虛得充分,加大了行拳的難度。吳式太極拳過去從技擊的角度講就是「大練小用」,放要放得出去,收要收得回來。用圈內人的說法是,練吳式太極拳相當的吃功夫。

汪波在《全佑老架太極拳》一文全佑老架太極拳的具體要求中指出「身法的立身中正,即是拳論中的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不偏不倚非指其形,乃指精神自然得中。若說其形,由於拳術的俯仰伸縮之法,必有正斜曲直,仰前偏後,有縮有散,有入地騰空,千變萬化,原無一定,取其斜中之正即可。」「練拳不能沒有伸縮,身法有時也有歪斜,有時彎腰幅度極大,只要仍然保持『百會』、『中極』、『一線貫穿』的原則即可,這就是所謂『中正之偏』。」全佑老架太極拳既保持了拳論中的立身中正,又在拳勢變化中取『斜中寓正』以達到精神自然得中的神明境界。可以稱得上是「學規矩、守規矩、脫規矩又合規矩」的最好範例。

武式太極拳的特點:姿勢緊湊,動作舒緩,步法嚴格分清虛實,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終保持中正。在松靜之中暗含著開、合、隱、現。用內動的虛實轉換來支配外形;轉身換勢以實腳轉動。

武式太極拳門內有人稱之為書房拳。武禹襄初學於楊祿禪傳授的陳式老架太極拳,得其大概,後求學於陳青萍的小架式太極拳,因替陳師解除了官司之困,陳青萍傾心授藝,月余,得其精妙,並得王宗岳《太極拳譜》,讀後大悟。武式家族世代為文人,武禹襄的兩個兄長是進士,本人是秀才,偏偏好武,鑽研陳式新、老架式的基礎上,結合《太極拳譜》的精華,創出了自成一派的武式太極拳。過去文人著長袍馬褂,武禹襄與李亦畲經常在書房裡練習拳勢並研究拳理,每悟得一理即抄寫下來貼於屋內各處,結合技擊實踐習練,如發現有誤即刻改貼,歷時三載。

武式太極拳注重內功,以內動帶動外動,內動明顯大於外動。武禹襄著《十三勢說略》中指明:「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猶須貫穿一氣,不外起、承、轉、合。」起為始,手起即承,出手不空,轉則變,合即發。起承轉合為每一招的手法。李鴻義述:「故此起承轉合四字為完整的太極手法要領,此在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之上,學練者萬萬不可忽視,當細心揣摩之。」武式太極拳對身法的要求嚴格而細膩,以身法中正為基礎,以尾閭正中為基準,出手不過足尖,起承開合,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不相逾越。武式太極拳步法特徵是進跟、退撤。

武式太極拳的理論細緻入微,簡練精要,將太極拳理論推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至今仍是指導太極拳理論發展的經典論述,字斟句酌地認真鑽研,可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感覺。

孫式太極拳的特點:進退相隨、邁步必跟,退步必撤,開合鼓盪,架高步活,每左右轉身以開合相接。拳式敏捷自然,內意至深。孫式太極拳的創使人孫祿堂,早年隨形意大師郭雲深學習形意拳,後從八卦掌大師董海川弟子程廷華學習八卦掌。其後因照顧病中的武式太極拳傳人郝為真,而得太極拳真傳。傳統孫式太極拳聚形意、八卦之精義,融蓄在太極拳的柔順中和之中,它以形意拳的三體式為整套拳架的基礎,要求重心上下沒有起伏,行拳時,小腿與大腿、大腿與上身保持135 度,以進步必跟、退步必撤作為該拳的基本運動形式,要求重心始終在兩足上交替變換。跟進退撤中也可以看到武式太極拳的動作痕迹。孫式太極拳行拳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每轉身時以開合相接,身到意合。故又稱開合活步太極拳。

孫祿堂先生在十年間先後完成了《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五部拳著,創立了拳與道合之武學思想及理論、技術體系,將孫式武學文化推進到了一個廣闊的研修空間。正因如此,孫式太極拳之深奧,涉及內容之廣泛,足以讓人傾倒。

早在1998年11月紀念鄧小平題詞「太極拳好」20周年之際,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了幾位中國主要傳統太極拳流派名家,席間孫劍雲先生說:「我繼承老先生(孫祿堂)功夫是一小部分,十分之一二,我的學生沒有全面繼承我的東西。」「我的徒弟中,日本的後藤練得最好。」「你們以後要練拳得到日本去找後藤。」「 孫式太極拳我之後就完了。」話講的讓人很受刺激,以為後滕真的不得了。據友人的介紹,後藤當時每年都要來中國找孫先生學拳,一呆就是幾個月,他學到的孫式太極拳內容最為全面。但是要想學到孫式太極拳的真諦,恐怕沒那麼容易。至今仍有日本人常年在京向孫式太極拳傳人學習。

十年過去了,隨著孫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的相繼去世,留給我們後人的思考愈加沉重。


推薦閱讀:

太極拳的發展
太極拳: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
混元24式太極拳教學
論陳式太極拳陰陽、剛柔的養生與實戰意義

TAG:太極拳 | 太極 | 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