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凈空法師講述《百法明門論》

第五卷  上一次給諸位介紹了前六識是依根立名的,建立這個名稱,具足五個意思就是依根、髮根、屬根、助根、如根,這一段跟諸位介紹過了,就是前六識它的來源,今天我們們接著再看第二末那識,末那是第七識,末那兩個字是梵語,翻成中國就叫作意,因為與第六意識名字相重複,所以要是把它翻出來,變成第六意識是意識,第七識也是意識,為了簡別,就是區分明白起見,所以第七識就用梵音,用末那,第七是意根,第六是意識。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法,第六識是第七識的作用,第六識稱為意識它是依根建立的,因為它的根叫作意,所以我們叫它作意識,譬如前面五識,依眼根建立的我們叫眼識,依耳根建立的叫耳識,它是依意根建立的所以叫意識,但是前面那個五識,它的根是屬於色法,它不是心法,末那它是屬於心法,它不是色法,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把搞清楚,此地有個簡單的批註,說意是業用,識是體,這是解釋意與識,前面這個意,就是第六意識,後面這個識就是末那識,所以末那識是第六意識的體,第六意識是末那識的用,末那識的業用,所依的根,我們叫它做意根,末那本身也是能依之識,所以合來起講,識就是意,所以末那它確確實實是意識,我們方便講呢,是意識之體,第六意識之用,雖然是體,它本身也有作用,第六意識是依它而起作用的,底下有個簡單的注,這個簡單注,我們在講第二表的時候,會給諸位說明白,心,我們常講的心是指第八,它有集起的意思,識是指前六,因為它了別的意思殊勝,七但名意,就是未那識,我們叫它做意識,有恆轉等無間義,就是它這一方面特別殊勝,這個意思我們也放在下面再說,它無集起了別故,這個無,不能說完全無,只是與第八、與前六識比較起來,它這個力量薄弱;你像了別,前六識了別的意思,很殊勝,集起呢,這個是第八最殊勝。  再看第三,說明阿賴耶,阿賴耶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藏識,這個藏是說的業用,藏就是像倉庫一樣,收藏東西,藏是藏的意思,識是體,在唯識裡面講,它有三個意思,就是能藏、所藏、執藏,有這三個意思,能藏呢?是諸法與識為緣,這個括弧裡頭,諸位要好好記住,這是唯識論裡面所說的,下面是我們的解釋,諸法與識為緣這是能藏的意思,識與諸法為緣這是所藏的意思,我們看底下的小注,第一個講能藏,指識體能藏諸種子,持稱義邊說,我們舉一個比例來說,阿賴耶好象是個倉庫,這個房子稱之為倉庫,一定它是收藏一些物品,我們才叫做倉庫;如果這個裡面沒有收藏東西,這個房子就不會叫做倉庫了,所以就它收藏物品來說,它叫做倉庫;這是指識體,它能含藏一切法的種子。  這一切法是指什麼呢?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所謂是身心宇宙、世出世間一切法,這個種子都是阿賴耶所藏的,都藏在這個裡面,阿賴耶廣大無邊,真是盡虛空遍法界就是阿賴耶的庫藏,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阿賴耶種子所現的相分,所以我們自己的根身,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六根所接觸外面這廣大的境界,無有窮盡的宇宙,全都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是我們自己本人,所以我們自己身體,以及整個的環境,不但包括六凡、四聖的法界也包括在其中,全是自己阿賴耶所變現之物,這個是世間人不相信的,前面講過了,不相信宇宙是唯識所變,不相信一切法是唯識所變,佛菩薩相信這一切法是阿賴耶所變,是唯識所變的,我們可以說佛菩薩與凡夫不相同的地方,就是這一個認識不一樣,這個認識在現代哲學裡面叫做人生觀、宇宙觀。換句話說,佛菩薩的人生觀、宇宙觀與我們凡夫決定不相同。  說到這個地方,為什麼說佛法不是宗教?這個意思諸位也一定明了了,為什麼說佛法也不是哲學,這個意思也顯示出來了,為什麼呢?哲學與宗教,都是有能有所,你看在這個意思裡頭已經沒有能所了,雖然講能所,可是能所都是自己,不是說自己之外,自己有能,自己之外有所,沒有這個概念,所以佛法裡面所研究的,是自己研究自己,所分別的是自己分別自己,因此分別即是無分別,研究也等於沒有研究,因為完全是在自體份上來說的,這個概念我們首先要建立,當然,說建立,說的很容易,事實上不簡單,為什麼不簡單呢?這裡面的道理,沒有透徹了解,沒有對它虔誠的肯定的,算是不容易,所以佛法講信,講到正信,就是虔誠肯定的去接受它、去理解它,這個就是所謂是解悟,從理解當中能夠覺悟宇宙人生的真實相,覺悟之後,要緊的就是怎麼樣去把它證悟,去證實,證實了,才是真正變成自己的,自己是入了這個境界,在佛法裡面所謂是修行證果,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正我們這個宇宙人生錯誤的觀念,這個是比什麼都要要的,因為觀念如果正確了,諸位要知道行為就正確了。  那麼行為正確,什麼標準的行為才是正確呢?跟諸位說到最高境界沒有標準,如果有標準的才算是正確,這個行為就不是正;你們想想看,訂個標準在那個地方,這個標準是正,那個極准它不正,你這個邪正還是對立,你心裡還有二法,二法就是迷,不是覺,這個意思很清楚,所以到了最高的境界,你看看《華嚴經》五十三參,一真法界這有沒有標準?已經沒有標準了,但是在這個以下,是有標準的,標準的建立是給那些沒悟的人,它須要標準,它要是沒有標準,天下就大亂了,已經悟了的人就不要標準了,為什麼呢?他入一真法界,入絕對的境界;沒悟的人他住在相對的境界里,相對的境界就要有標準,沒有這個標準,就不能維持世間的秩序。  譬如說世間人講善法,大家心裡歡喜;講惡法,心裡生煩惱,那麼這個就要訂標準了,才能維繫一個正常的秩序。假如在善法裡頭不生歡喜心,惡法裡頭也不生煩惱,這善與惡就變成一,對於你是一個感受,沒有兩種感受,既然沒有兩種感受,那標準就不需要了,有了標準豈不是累贅,是不是麻煩?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法,但是到沒有標準,不須要標準這個境界是很高,你打開《華嚴經》看是圓教初住菩薩,圓教的初住,別教裡面講就是初地菩薩,在我們凈土法門裡面講,理一心不亂,《《金剛經》》裡面說的標準,是破了四相的菩薩,你看經上說的,「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破我相是破我執,眾生、壽者是法執,由此可知我法二執都破了證得理一心不亂,這個時候沒有標準了。這個時候的修行,佛經裡頭有一個術語叫無功用道,可見得沒有到這個標準,是有功用的在修行;到了這個標準之後,是無功用的修道,所謂是自然任運。這樣的修行,跟我們有為法裡頭的修行,大大的不相同。  也許諸位要問從圓初住到如來地還有四十二個位次,諸位要曉得,這四十二個位次,是佛的方便說,對我們沒悟的人說,已悟的人,沒有階級,要是果然從圓初住到如來地,還建立四十二個階級,諸位想想,那怎麼能叫一心呢?一心裡頭還分四十二等,這不算一心,所以要曉得這是權說不是實說,是對我們凡夫說,可是到了一心,一心程度的確有淺深不一樣,所以佛給我們說這個四十二個階級,也不算是假的,但是在他們心裡頭決定沒有這個念頭,譬如說初住菩薩遇到等覺菩薩,決定不會說,他的程度比我高,我還不如他,沒有這個念頭。為什麼呢?如果有我、有他,你看看那四相都具足了,有我相,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有了,沒有這個念頭。等覺菩薩看初住菩薩也沒有這個念頭,心決定是平等的,是清凈的,雖然是清凈,是平等,就是真正的那個平等,清凈還是有差別,雖有差別,絕不起一念,絕對不會像我們凡夫,這個是初住菩薩。那是二住菩薩,二住菩薩知道初住菩薩的境界,初住還不知道二位的境界,不會像我們這樣子,在那裡分別計較,所以這是入了狀況之後,我們才曉得這個道理。  這就是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種種種子,統統是阿賴耶所藏,對阿賴耶講,阿賴耶是能藏,持種這個意思這一邊來說它是能藏的意思,識與諸法為緣,是指所藏種子也。識就是倉庫,倉庫要對它所收藏的那些物品上說,這些物品就是它的所藏;它所藏的,這個是從度熏義邊說,這是與雜染互為緣。要曉得阿賴耶廣大無邊,無所不藏,它什麼都含藏,因此什麼都會變現,它既有種子,它就會變現,就會現行,所以諸位要是曉得這個道理了,你對於宇宙之間,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你也就能明了了。譬如說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的龍,現在有人說龍未必是真的,我們學過唯識的人,對這個事情,見解就不一樣了,世間人有人懷疑有,有人認為可能沒有,是虛構的;在唯識學家講是有。為什麼呢?因為萬法唯心所造,你心裏面能想得出來,就會變現這個境界,境隨心轉,心是能變,相是所變。你心裡動了念頭,就有相,這個相就是阿賴耶的種子,一旦將來遇到緣,這個相就會起現行。雖然有這些森羅萬象,你要曉得,這些現象都是虛妄的,沒有真實可言,為什麼呢?因為能變的阿賴耶就不真,所變的相那裡是真實的?如果這個相要是真實的,諸位想一想這事事無礙就講不通了。  我們今天事與事真的有障礙,這個障礙從那裡來的呢?障礙是把妄相誤認為真實,所以才產生障礙,這個就叫迷、叫執著,是從這個地方產生的,如果我們的迷執要是打破了,就能夠證得事事無礙,雖然與雜染為緣,這個只是阿賴耶與雜染為緣,它與真如本性不相干,這一點要記清楚,我們在第一表裡頭就給諸位說過,識是從性變的,變出來的,同時我們在講席當中,這一份講義諸位拿去細細的看,如果有問題要提出來,提出來我們把它討論,因為我們講的時候,不必一項一項都那麼細細的來說。  第三個意思叫執藏,執就是執著、執持,執第二能變,這就是講的末那識,末那它是執著,遍計所執,執藏此識為我言,它執著什麼?執著阿賴耶是自己,如果執著阿賴耶的全體是自己,那就成佛了,那就沒事了,這就不算是毛病了。你看看阿賴耶的相分是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阿賴耶自體的相分,它不執著而執著這個相分裡頭,現在的身體,它就執著這一點點是我,這是錯誤了,如果它一旦覺悟了,整個宇宙這個相分是我,給諸位講,這就叫證得法身了,法是什麼?萬法,以萬法為身,這就叫法身。自己這個身體也是萬法之一,所以我們迷在那裡呢?就是在萬法當中,執著這一法是我,除我之外,那都是他,在這裡划了一條界線,這叫迷,取阿賴耶相分的一分。  我再給諸位說,我說這個不生不滅的道理給諸位聽,是不是現前就是的?如果你要曉得一切萬法就是自己,你想想看有沒有生滅?沒有生滅。我這個身滅了,還有許多身還在,就好象我們今天這個身體的細胞新除代謝一樣,我們現在等於好象迷了,不知道這個身是自己,把裡頭一個細胞認為是自己;這個細胞要生了,不得了,要滅了,這死了,這不得了了,不知道整個身是自己,我們今天就忘掉了,不曉得整個宇宙是自己,你幾時要是證得整個宇宙是自己了,這叫證得法身,法身不生不滅,這個相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楞嚴裡面說得很清楚。這是真正解脫,沒有生死、沒有三界,也沒有輪迴,你是證得了清凈法身,我們今天把阿賴耶的見分裡面的一分,認為是自己的心,還誤會了這個心是在自己身體裡面,想不通,不但這個心,我們從五蘊上來說,受想行識就是百法裡面所講的,心法、心所法以及不相應行法,都包括在裡頭,我們的身是屬於色法,這些東西,這是阿賴耶的見分,見分也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這個身體是相分,相分也是盡虛空遍法界,這個意思,諸位要很細心的慢慢去體會。  我們今天說見分盡虛空遍法界,這個在佛法上稍為有基礎的,他能夠接受,我要說這個身體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你不太容易接受,為什麼不容易接受呢?因為你執著這個身體是真的,你不曉得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是事事無礙,確實事事無礙,你不能證得。諸位從家裡到此地來了,如果這個身體要是有礙的話,那你這個身體就像泥塑木雕的佛像,它永遠不會動;你從家裡到此地來的時候,這就是無礙。你來的時候,是不是我家裡的這個身體呢?給諸位說,不是的,你要以為你家裡那個身體,現在到此地來了,這個就是你的迷惑;實際上我們的身體,是剎那剎那在變遷。這個一下搞不清楚,我舉個比喻給諸位說,我們像看電影,電影里屏幕上,你看那個人有動作、有說有笑,那麼他的一個動作,是不是同樣一個底片呢?不是的,他已經換了無數的底片,一張是一個樣子,所以給你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就是這個意思。從前講這兩句話,真要很聰明的人他才會覺悟,現在科學發達了,你一看到電影這個情形,你會覺悟,我們這個身相不是真的,阿賴耶的影相,是心心所變現出來的,二所現影故。諸位要記住這個變的速度太快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那麼我們這個變,他為什麼不變別的樣子呢?會變成好象原來的樣子一樣呢?諸位要曉得,這種變現呢?就是執著、執持,因為你有這個執著,所以它變的這個相,後面相跟前面相是一樣的,太相似了,這個就是一種執著的力量、執持,如果你要是不執著了,另外換一個心識了,相就會變,所以看相的人說,相隨心轉。你老是記著我叫凈空,好了,每一個相就是這個樣子,如果一旦變了,唉呀!我已經是成佛了,他就會變成佛相,我成菩薩了,他就會變成菩薩相,相確實會變的,剎那剎那之間不一樣,所以我跟大家講,人為什麼會老呢?因為你有個老的念頭,我一年一年衰老了,那當然老了,相愈變愈老了。那一個說我現在愈來愈年輕了,如果你有這個念頭,愈來愈年輕了,確實你這個相愈變愈年輕,所以相分恆隨見分轉,執著是見在執著,不是相在執著,那麼這個執著是阿賴耶執著阿賴耶。  末那識是個什麼東西呢?末那識是阿賴耶的見分,見分執著見分,見分執著相分,它又不是執著全體,就是這個見分,它執著阿賴耶廣大相分,這麼一點真認為這個是自己的身,身心都局限了,把自己本來面目喪失掉了,在這個裡頭搞生死輪迴,實在是很冤枉的事情,我覺得我跟諸位講這個問題,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諸位要是一下還體會不過來,不要緊,這個東西確實也不是一下就能夠會得過意思來的,可以慢慢的來,長時期的來,你要真正了解、發覺了,這真是宇宙之奧秘,今天科學家、哲學家、什麼宗教家都沒有發現,發現到這個奧秘,就叫佛菩薩,所以佛法廣大無邊,佛法裡頭沒有任何界限,你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這種奧秘,那你就叫外道;你真正明白了,這是明心見性,徹底見到了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自己本來面目。  所以這個毛病,實在講關鍵就在末那,末那就是阿賴耶裡頭的執藏,所以說此識為我,就是這個末那,又名我愛執藏,實在講這個執著,你要是找它那個根源,病就在貪愛,所以末那常說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四大煩惱裡面最重的,就是我愛,當然,如果我們講它的根本,我們講因緣,緣是隔一代的,因是最近一代的,譬如說我們與父母呢?這是因,我們與祖父母呢?這是緣,所以你看十二因緣,無明是緣,業是因,行是因,行就是行業,無明緣行,行緣識,所以無明是緣。緣什麼呢?第一個因:遠因;行業是第二個因:是最近的因。那麼末那,我見是遠因,我愛是近因;我見是惑,我愛是業,這個麻煩就大了。所以此地特別舉出我愛執藏,是識與諸法為緣,有情執為內我者,這是簡單給諸位介紹什麼叫做阿賴耶。  阿賴耶既然是藏識,當年翻譯的時候,為什麼不把它翻作藏識,還要保留阿賴耶的意思,就是因為藏識裡頭有三個意思,我們這一個藏裡頭,不能夠把三個意思表達出來,所以還是音譯過來,再加以解釋,它裡頭有三個意思,第三個意思就是末那怎麼來的,末那與阿賴耶的關係,是一體的,所以末那叫染凈依。我們再從《金剛經》裡面去看,《金剛經》裡面前半部是破我執,後半部是破法執,如果我們把我執、法執合起來看,前半部是破我法二執,後半部破我法二見,所以後半部的境界,比前半都要高,後半部的意思比前半部要深。你們讀《金剛經》,有的粗心大意,你不覺得,好象後半部跟前半部,好多地方都重複,實際上一點都不重複,你看前半部講菩薩是要斷我、人、眾生、壽者,斷的相,四相,後半部講的我、人、眾生、壽者是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你看不是相,是見,這個就是後半部的功夫,比前半部要深得多。  第四這一行是說明研究唯識的目的,「了別真妄,不生不滅」,真,不生不滅,妄也不生不滅,你真正明白了,妄也不生不滅,因為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生本不生,滅也無滅。要不然無生法忍怎麼能證得呢?如來果地上清凈寂滅相,你如何證得呢?一切法本來不生,我們現在也不生,是你看走了眼,誤會了,沒有生滅,所以你才沒有苦惱,自己腦子裡頭鑽出來無量無邊的苦惱,實際上那有呢?沒有,根本就沒有,所以這個不生不滅是真的,一點都不假,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呢?研究唯識的目的是通達一切經的義理,一切經的義理,唯識是全都包括了,所以我們在佛門裡面講,這是共同科目,唯識是共同科目,唯識是理論上的共同科目,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是行持的共同科目,生活行為生活規範!凈土是共同科目,最後的歸宿,這三門是共同科目。換句話說必須要修,你要不修唯識,你研究一切經義都會有障礙,都會有解不通的地方,唯識如果懂得,一切經確實迎刃而解,這是先把八識給諸位作簡單的說明,然後我們再細看這八識的性質。  第六卷  諸位看唯識簡介,第二表。首先說明識是從性變出來的,所以這個性,我們底下講它有內有外。但是諸位要曉得,這個內外是一不是二,這是我們學佛的比較困難的地方;就是我們無始劫以來,都有這個遍計所執,一說內外,馬上把它分了,內是內,外是外;內不是外,外不是內,這個就麻煩了,就沒法子入唯識之門,也沒法子入大乘之門。所以大乘佛法,無論講內外,講中邊統統都是一,都不是二。那麼這個內外下面就分了,心意識這個就是內,境就是外。識是從性變現出來的,說是內外還是一體,內就是講的見分,外就是講的相分,見相一個自證分,這個後頭會給諸位說明,底下有三段批註,它這個注一是在第一表裡頭,這個注就是注第一表所劃的圖,第一表裡面這個注一,法性如是,旁邊有個批註,這是當年李老師講的時候,可以說裡頭差不多有一半是李老師講的,我的舊筆記,另外一半是補充的,此是解釋性之來湩,是法性如是,但是雖是解釋性之來源,性沒有來源,怎麼能夠解釋呢?  所以下面說「世說解性」,世說就是世間人如此說,在佛法裡面講都是戲論,因為眾生有一個毛病,喜歡追根究竟,說阿賴耶識,識是從性變現的,性又從那來的呢?這個是喜歡追根究底,那麼世間說呢?這是以中國說法,舉出兩個,一個是列子,一個是易經裡面所講的,實際上易經只是講太極,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這個邏輯跟我們佛法裡面講的是相通的,但是後來儒家把太極上又加個無極,實際上這個都是佛教的思想,宋儒都是學佛的,把佛教的理論,佛教的思想,附會在儒家的經裡面,易經是儒家學說的基礎,也就是學說的根本,可以說六經都是易經的腳註,易經裡面所講的,確確實實是說的宇宙的本體現象,拿我們今天來講就是體相用三大,就說這個問題。所以無極是宋儒推之上曰純善之性,曰無極,動呢?就叫做太極,這是宋儒說的,在以前沒有這個說法,講太極呢?自古以來就有這個說法,這是舉孔子為例。最初有這麼一樁事情,大學謂之明德,所以這個明明,諸位想一想,明德不明了,才要再恢復明,如果已經明了,上頭那個明就不必要了,所以明明德就是要修德,不要上面那個明字,單單講明德,那是性德,因為性德本有;就好象起信論裡面所講的本覺本有,當然可以修得,不覺本無,當然可以離開,如果不覺本有,本有就離不開了,就斷不掉了,因為它本無。諸位要是懂得這個道理,拿這個原則,你可以推想到六道輪迴本無,本無當然可以斷掉,煩惱本無,本無當然可以斷掉,不生不滅是本有,當然可以證德,我們才會相信,才會曉得這個事實真相。  這個注子諸位自己看看就可以明了了,我們研究,還是從第二表來說起,先看注三,第一個是說八識可以分為四個部份,前五識是一個部份,它有很多類似之處,所以前五識可以合起來成為一個部份,第六識是一部份,第七識是一部份,第八識是一部份,將來我們在讀唯識,如果講「八識四部」,它就是指的這些。其次說明名稱的異同,這八個識都可以叫做心,所以我們常常稱它做八心王,就是都可以稱之為心,也可以稱之為識,八個都叫識,這是它的名稱可以相同。如果要是分別開來稱,第入稱之為心,第七稱之為意,前六都叫做識,這是分別的稱它,於是在宗門教下常常說離心意識,那麼你就曉得離心意識是什麼意思,就是第八、第七、前六都不用,這就是離心意識,這離心意識,諸位特別要記住,是對自己來說的,離心意識就是不用心意識,但是諸位要曉得,這個不用心意識,是對自己說的,如果對別人也不用心意識,那就錯誤了,對自己不用心意識,真性現前,也就是清凈心現前,可是對別人要用,就是要從自己清凈心裏面變起心意識為他受用,這個是佛菩薩,自受用裡面沒有心意識,他受用的要心意識,我們凡夫自受用的心意識,這個是苦不堪言,是自他俱用心意識,佛菩薩與我們不一樣的,是舍識用根,就是舍心意識用六根根性,所以他得大自在。  底下第三條說「名種之別」,別是講區別,八識或者我們講百法,就是五蘊,這個地方專門著重在八識上說的,八識就是五蘊,前五種就是受蘊,就是受,第六識就是想,第七識就是行,第八就是識,就是五蘊裡面講的受、想、行、識,如果要從百法裡面來講,那這個配法就不是這樣的了,百法裡面講這個受是五行心所裡面的受心所,作意、觸、受、想、思,是這個受心所,單獨列的一蘊。想蘊呢?也是五行裡面的想心所,就是五十一個相應的心所裡面有兩個心所獨立成為兩蘊,其餘的還有四十九個相應的心所,再加上二十四個不相應的心所,全部都是屬於行蘊,識蘊就是八識,前五識,第六、第七、第八,都包括在識裡頭,色就是色法十一個,五根六塵,這就把整個百法裡面,九十四種有為法統統包括盡了,五蘊就是百法,五蘊要是配八識來說,就是這個講法,這是單單配八識來說的。後面這一條,我們在這個地方簡單的說,因為底下還要來討論,就是八識的功用,前五是分別,這個分別,實際上是了別,分別就是了別,分就是分開來,譬如說眼識了別色塵,耳識了別聲塵,這個就是分開或者是分別了別,是這個意思,所以千萬不要看到分別,前五識有分別心,那就錯了。如果單單講眼識,眼識就是了別,因為它前面講了五識,五識各了別各的境界,又個不同,這個分是這個意思,就是它有五分,眼耳鼻舌身,它是分別,了別色聲香味觸,所以這個字要把它看清楚,它是分別了別,所以這個分別是了別的意思。  第六識叫恆易轉,換句話說,它是最不穩定。我們常常講主意不定,主意不定就一事無成,所以我期望同學們,如果你希望要有成就,就要拿定主意。古今中外那些成就的人,無論在哪一方面,他要是有成就的話,他的主意是堅定的,他是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就是連打仗都是如此。美國人在韓戰、越戰就是主意不定,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比敵人要強大的多,可是結果打了敗仗,原因在哪裡?主意不定。所以他這些軍事裝備沒辦法保護自己,到最後還是吃了敗仗,所以主意一定要定。  第六意識極不穩定,所以叫心猿意馬,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如果我們再要不拿定主意,你的光陰就浪費了,現在覺悟決定不晚,所以要把主意拿定,拿定就是學一樣東西。我也是常常勸大家,在佛法裡頭要紮根,要有根底,沒有根底,很難,太難、太難了;好象要建大樓,你的樓愈高,你這個地基打得愈深、愈堅固,你才能夠建高樓,基礎不穩固,那怎麼行呢?那沒有辦法。奠定基礎是要從待人接物、背誦經典上,認真的著手。想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在目前生活環境裡面,要做相當程度的自我犧牲,就是要忍受苦難,要肯吃虧,要能夠放得下。為什麼呢?我們這個心定了,心清凈了,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了,道業才能夠生根,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名聞利養還能夠動搖我們的心志,諸位想一想,你這個道業的根就扎不下去,為什麼呢?心隨名利轉。這個事情是麻煩。  所以以往蓮池大師他一生之所以成就,他常常對人說,他是得力於遍融大師的教導。遍融大師教他什麼?遍融大師在當年是佛門的泰斗,是當世的高僧大德,他為了要到他那裡請教,去求法,三步一拜,到他的道場,你們想想看,這多麼虔誠,那個時候他年輕,二十幾歲出來參學的時候,到了道場之後,老和尚看到他來了,這麼虔誠,也集了大眾在講堂去接見他,拜進了之後,跪在地下求法,老和尚說:「你不要被名聞利養害了。」就給他說了這一句話,別人聽了之後都笑笑:「我們以為老和尚有寶貴的開示,這麼虔誠拜到這裡,原來是老生常談。」這話老和尚常常講,常常講怎麼樣?聽的人耳邊風,蓮池大師聽了很感動,所以他給別人講:「你們不可以這樣說。」他是真正體會到了,所有修行失敗的人,都是被名聞利養害了,他這一句話,他聽進去了,這個就是印祖所說的:「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這一句話他真正覺悟了,曉得這一句話是對症下藥,所以他一生遠離名聞利養,他道業基礎才能夠奠定。  名利人之所好,今日出家之人,也不能避免,不曉得這個對自己傷害之大,它將你整個道業、整個前途,統統給你摧毀了,有幾個人曉得這個東西利害,如果我們把名聞利養從心地裡面拔除,名聞利養跟我不相關,你的心自然清涼自在,清凈心才是法器,清凈心決定不受世間的干擾,什麼魔王外道對你不發生作用,這樣的人在這一生,道業必定有成就,所以蓮池大師的成就,他一生常常說,得利於遍融法師這一句話點醒了他,他能成為一代祖師,一句話點醒了,而遍融大師這一句話常常說,沒有幾個人在這一句話裡頭覺悟過來,都把它聽做老生常談,不以為意,所以在當時沒有第二個蓮池大師。  遍融大師對一切人並不保留,並不是說對蓮池大師特別好,不是的!他雖然十分恭敬,對待他跟對待別人一律平等,沒有偏差,為什麼蓮池大師得利益呢?他聽了這句話,他開悟了,他明白了;別人聽了不明白。為什麼不明白?他不知道名聞利養對修行人所造成的傷害,他體會不到。所以出家人,真正是個學道的人,出家、在家都一樣,你要想道業成就,首先要把我所有的統統把它斷掉,這個是我所有;那個是我所我,你的道業就不要想成就了,為什麼呢?有了個我所有,就是累贅,你的心就不能定,就是這第六意識恆易轉,你主意就不定,要把它捨棄掉,不要害怕,我捨棄掉了,那我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道業才能成,你什麼都有了,你道業就不能成就,什麼都沒有了,佛、菩薩、護法神護持你;你什麼都有了,護法神遠離你,為什麼呢?你自己有辦法,用不著他,他來了,你也不會恭敬他,用不著他,因為你自己樣樣都有了。什麼都沒有,護法神就要照顧你,這個是一定的道理。我們對於一個學道的人也是如此,他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我們要照顧他,他要有了,他比我還多,我照顧他作什麼呢?用不著照顧他。所以我們要把一切物舍盡。  我們建立這個圖書館,建立這個道場,這大樓一直到今天還沒有算完工,手續統統都完全了,我們組織一個財團法人,我絕不參加,財團法人別人去組織,你們去管理,道場呢?你們的,我一無所有,如果我要是在裡頭加個董事長,這個道場是我的,我也完蛋了,為什麼呢?我對這個要操心,這個道場,有,與我無關;無,與我也無關,我什麼都不操心。佛、菩薩護持,如果你要是有個心,那萬一被人侵佔了,把我們趕走了怎麼辦呢?不要等他趕,他一不高興我就走了,我還要他趕?一個真正修道的人,佛、菩薩是處處地方都給你設了道場,多自在。所以我有這個圖書館,說老實話,這個圖書館的建立,我不自在,為什麼不自在呢?圖書館訂的這些課程,我天天在此地講,別的地方想請我去一下,我沒有時間,你看從前我沒有地方,哪個地方請我,我就到那個地方去,一年到頭雲遊四海,處處作客,處處觀光,多自在!現在我出去受限制,不自在,這是各有因緣,這個地方同修們有因緣,所以有這個道場的建立,這個道場不拒絕我在此地講經,所以這些大經大論,我們可以長時間來講解,來作研究討論,這是有這個道場的好處。從前我們各地方去講經,那都是看道場主人,他歡喜了,我們就講,他不歡喜了,我們就離開了。小部經決定沒問題,大部經很難講得圓滿。但是佛法之圓滿,絕不是一部經從頭到尾講完了叫圓滿,這是我們世間人眼光看的圓滿,佛法不如是。佛法是以開悟為圓滿,一部經從頭到尾講完了,你聽了也沒開悟,這不算圓滿。蓮池大師參訪遍融和尚只是一天,只是聽了幾句話,他開悟了,他真正覺悟到名聞利養的害處,他能在一生當中都不沾染名聞利養,這個是圓滿。六祖在忍和尚那個地方聽《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了,那是聽經圓滿,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法裡面講圓滿,是講你有悟處,並不是說一部經一定要從頭到尾講完,不一定。譬如佛講《華嚴經》七處九會,九次法會在七個處所,換了七個地方。所以我們要曉得圓滿這個意思是什麼。  那麼心不為世間這個環境所轉,如果被佛法轉了,那又是麻煩,凡夫的心被五欲六塵所轉,可憐!學佛的人,心如果被佛法所轉了,一樣的可憐!學不成,你這個道業不能成就,所以你要親近老師,你要有一個親教師,親教師就是和尚,這個在我們一般講就叫師承,你要有個老師,老師就是負責任指導你的,你要是真正跟這個老師學,你決定成就。老師教學他就是負這個責任,決定成就,成就之大小,那是在你自己的努力,但是可以說決定性的成就。如果你要是不接受老師的指導,沒有老師,沒有師承,這裡學一點,那個地方學一點,學成大雜燴,這是不會成就的,可以說是一無所成,充其量你那個成就叫世間成就,你在世間可以作個教授或者可以作個博士,在佛法里沒有成就,佛法裡面講的成就,最低級的是保住人身,我這一生得佛法的利益,來生不墮三惡道,這是最低的成就。我剛才經諸位講的,你要有一個親教師,有一個和尚,他給你決定性的成就,是最起碼你不墮三惡道,你來生的福報比這一生一定殊勝。你得人天福報,就是五乘佛法裡頭人天的成就,一定得到的。我們講六祖大師會下成就的四十三個人,是甲等的成就:明心見性,乙等、丙等的那太多太多了,真是無法計算的。你不聽老師的指導,那三途有份,那就是沒有成就了;你在世間無論你是怎麼樣輝煌的名聞利養,你來生墮三惡道,這個不算成就。  我們讀《安士高傳》,這大家都熟悉的,安士高那個同學,墮在惡道:畜生道,他是蛇身,他去作神,這個神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龍王,我們本身同胞講的媽祖,媽祖是屬於龍王,這個就是不算成就,沒有結果,那我們要研究,他為什麼沒有結果呢?他沒有離開名聞利養,雖然是明經好施,這在我們講很難得了,三藏教通達,講經頭頭是道,又喜歡布施,名聞利養他沒有斷盡,為什麼沒有斷盡呢?他在分衛的時候,分衛就是托缽,齋主供養的飯菜不太好的話,他心裡就不舒服:「我是一個修行人,我對眾生有這麼多的貢獻,怎麼這一缽飯還是這樣的?」心裡難過,這就是名聞利養沒有放下,心地不清凈,沒有開悟。諸位要曉得,我們今天得的享受,這個享受是業報:我今世的修行,來生的果報,我現前這個果報,是我過去的業報,怎麼可以說我現在的修行,殊勝功德,過去世的業報還現前,那是過去業報沒辦法,你功力不夠大,如果你這個功德果然殊勝的話,現世業報是可以轉的,不是不能轉的,可是轉怎麼樣呢?轉是一種殊勝的心才能轉;如果,唉呀!怎麼還是這樣?這就轉不了,這個念頭怎麼能轉業呢?轉業的念頭是再苦境界還是歡歡喜喜,這是個轉業的念,對於現在生活環境稍稍有一點不滿,有一點厭惡,這個念頭只有造業不能轉業。諸位要曉得清凈心轉業,染污心造業,所以第六、第七識它造業,它不能轉業。我跟大家講的,是處處為大家好,諸位要想成就,你要把我講的話牢牢記住。  你看看《了凡四訓》,了凡居士轉業了,了凡居士對於自己的生活有沒有抱怨?有沒有怨言?有沒有像安士高同學那種心情?你們要留意到這一點,我們讀古人的傳記,要體會到這個道理,作為我們自己修學的借鏡,他犯的什麼過失?這個過失遭遇什麼樣的後果?我們讀了以後,想一想我們有沒有這個過失?如果我們也有這個過失,將來遭遇同樣的後果。洞庭湖這個龍王,他很幸運,他的同學安士高得道了,所以到他要遭大難的時候,他就會救他一把。那麼我們也造了這個業,將來要受這個果報,看看我們附近的同學有沒有得道的呢?如果沒有得道的,我們將來遭難,誰來救我們呢?他是沾了安士高大師的光。可是安士高大師度他,為他修福,也只是把他脫離了惡道,把他送到忉利天去享天福,畢竟不能出三界,所以這個果報不是究竟的,究竟的果報,最低限度要帶業往生,帶業往生的清凈心,比袁了凡那還要殊勝得多。所以我們要不把世緣放下,這怎麼行呢?  在家的同修,我在此地要奉勸你們,你要覺悟,你今天的家業,你要冷靜的去想一想,是你自己的嗎?這個有所有權狀,那個也有所有權狀,一大堆,看到都是你自己的。我今天一個同學過去了,在開弔,我在這裡講經不能去,現在正在開弔,羅堅,這一死了,試問問這所有權狀,你都能帶去嗎?你一樣都帶不去。燒成骨灰了,那是你的?你不覺悟嗎?沒有一樣是你自己的!所以我們要覺悟。現前所有的,我常常給諸位說,我們有使用權,不要所有權。今天我們這個道場,我在這兒使用,我不要所有權,我這個用,用一天,這一天用得很自在,明天用不用?不知道,也許明天我死了,還用什麼呢?這就不要用。你這個是心開意解,得大自在,心裡頭一點牽掛都沒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清凈心是這樣得來的。今天用得很自在,如果想到我明天還要用,你的心就不自在了;你要想這是我所有的,你更不相在了;你說為兒孫,給諸位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真正為兒孫是怎麼為法?為他培福,這個是真正聰明人為兒孫。  前天有個同修來給我講,他弟兄兩個,他的弟弟很聰明,但是不喜歡念書,很會花錢,他來跟我研究,家裡的人對他都很頭痛。那麼他是個學佛的,佛法裡面講得很清楚,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另外是報恩、報怨的。他說不像是報怨的,因為對他家裡的人都很好,很像討債的。我說既然是討債的,那你就要還債,痛痛快快的還,他要錢的時候,隨他花,還了了,債就完了;可是作父母的人,如果有智能,還債當中為他修福。他說那這個怎麼還法呢?我就把我印的《大乘起信論》送他三本,我說這個就是方法,我印這個書,我是每年過生日為母親迴向,印一部書,這一千本書,三萬五千塊錢,你為你弟弟跟父母講,譬如這部書,三萬五千塊錢,用他的名字,贈送給十方,這三萬五千塊就還他了,還他又給他培福了,他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這是方法。更殊勝的功德利益呢?譬如說我們寒暑假辦大專講座,你出功德,我們辦一次講座大概是十萬塊錢,你拿十萬塊錢,用他作功德主,這十萬塊還他,辦這十天的講座,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這已經還他十萬了,這個還法,他既不拿去吃喝嫖賭去造罪業,還了他錢的時候,已經替他培福,這個還債法,將來這個人他心意會轉,會變成社會上一個好人,會變成國家有用的人才,這是有智能的人,還債的還法。否則的話,他這個錢還是拿去吃喝嫖賭,拿去糟蹋,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你看他一年要花多少錢,他們家有錢,是個大財主,你把這些錢拿去替他作功德。  那麼我舉例子,各大專院校,過去《大藏經》剛剛出來的時,那時候預約價錢很便宜,七千多塊一部,我買了十幾部,贈送給各學校的圖書館,像這種事情,都是還債,都可以還債,你們家裡有的是錢,用這種方式來還債,如果你真正覺悟,你這個弟弟能救回來,將來跟你的一家人相親相愛,給他培福,所以為兒女培福,應當要在這些地方作,要曉得這個是真正功德利益,特別是在佛門,正法,你要知道正法,在佛門裡面修福,這個福報無量無邊,這樣父母一轉變,變為他的大恩德主了,他自己不會做,你替他修福,替他培福。這是世間人他不懂,我給諸位說,我今天得自在,我的自在從那裡得到呢?你們大家都看到的,我是十方供養一點一滴統統都布施出去,如果說我還有「我有」、「我所有」,那就壞了,我要是積有就不自在了,你目前有再大的財富,你都不自在。佛光山的星雲法師,萬佛寺的聖印法師見到我的時候,唉呀!還是你自在。我當然自在,他為什麼不自在呢?一天到晚他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為什麼?他所有的太多了,有的愈多,操心愈多,愈不自在,你要想自在,統統放下,什麼都沒有就自在了。這個理,你們聽了也認為不錯,也點頭,你就是放不下,換一句話說你還是不自在,統統舍盡了,你所得到的是一切圓圓滿滿的;你不肯舍,你所得到的就是那一點點,有限的一點點,而且還得不到,還會失舍,隨時會失掉,所以第六識、第上識它的功用,你要搞清楚,你喜用它,修行證果,成佛作祖是它,你不會用它,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教你墮三塗、受輪迴也是它,所謂是罪魁功首,造罪業它第一、一等,你要說修功德,它也是一等,這個就是指的第六意識,所以先要它穩定、專一就會成功,可是你自己一定要去找,它為什麼不專一,要找這個原因,找到之後,把它消除,心自然就清凈,就專一了。  第七是「恆思量」,旁邊注的「有定所」,它與第六意識不一樣,第六意識是無有定所,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第七識有定所,定在那裡呢?我執,雖有定所,不好、迷惑,所有煩惱的根源都從它生的,有了我了,當然就想我所有,如果你要是真破了,我都沒有了,那來的我所有呢?到後面我們再細討論。  第八「含藏異熟」,我這個地方注的,含是包含,藏是收藏,異熟,就是因緣果時,它是會變的,變異成熟,怎麼個變異成熟法,下面再講。諸位再看注二,注二給我們解釋八識的性質,首先說「不動唯性」,第一表裡頭用圓圈作個符號,作個代表,真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心是不動的,不動的真性裡面具足無量的智能、無量的德能,佛與大菩薩就是住在不動這個本性,譬如經里常講,八地菩薩證得了不動地,換句話說八地菩薩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這個就是不動地,所以八地以上的菩薩,與如來的果位上實在沒有什麼兩樣,他所用的心,就是大圓鏡智,心要是動了,有一念妄動,這就變成識了,前面第一表裡面我們說過,它一動就變成識了,這個識我們叫它做阿賴耶識。  「集起唯心」,這是說明阿賴耶識,集是集種,集合種子,無量無邊的種子,統統收集在阿賴耶,阿賴耶像個大倉庫一樣,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種子統統都在阿賴耶識裡頭,這是集的意思;起就是起現行,起作用,這個唯心,這個心就是第八識,第八名心,諸位要曉得,集起兩個意思是同時的,譬如我們講現起,眼前的一切現象,這就是阿賴耶的起現行,這個現行是剎那剎那現起,所以這個現行它不是真的,經裡面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你就想想它這個現行是生滅的,生滅的現行是前後不相道的,個個是獨立的,就好象我們看電影那個底片一樣,張張是獨立的,但是它的速度太快了,我們眼睛看花了,十法界依正莊嚴現行的狀況就是這個樣子,一面起現行,一面這個種子落在阿賴耶里去,所以阿賴耶現行與種子好象在那裡循環,永遠在循環,循環在這個上面了,就是現行;下面了就是種子,不斷的種子起現行,現行變種子,這個就是阿賴耶的相。那阿賴耶多大呢?廣大無邊,一迷了真如本性,整個本性變成了阿賴耶;如果你一覺悟了,整個阿賴耶就是真如本性。這一段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在誰識里可以算是根本法,我們要是不把它搞清楚,以後對於唯識就會發生很多的障礙。  我們看注四這一段,在這一段裡面,先說五俱起識,這個就是明了意識,五俱起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與前五識同時俱起的,另外一個說法就是此地所列的三項,這三項裡面,分別是第六識,是與第六俱起,就是分別識,染凈是與第七俱起的,是末那識,意裡頭有染凈,根本依就是八識,八識裡面它有業相、轉相、境界相,它裡頭包括三個,加上前面兩個,一共是五種,無論哪一個識起作用,必定有這五種,所以叫它做五俱起識。  旁邊有個小批註釋根本依。根本就是種子,我們今天所謂的印象、習氣,譬如說我們見色、聞聲,心裏面落了印象,這個印象在唯識裡面就叫做種子,種子今人稱之為印象,種子的力量有強弱不同,有的力量很強,有的力量徇薄弱,這個意思我們也容易懂,好比印象有深有淺,如果特別氅意這個印象就會很深,如果沒有注意,這個印象力量就顯得很淺,力量強的先受報,力量弱的後受報,將來果報有先後的不相同,這個是我們要注意到的。  五俱起識底下有個三,這個三是批註,「前五了別外境,」就是眼耳鼻舌身,這前五識是了別外面的境界,「五識分了五境」,這個五識就是前五識,眼識它只了別色塵,耳識只了別聞塵,各有各的對象,彼此不會混雜,可是第六識就不一樣,第六是總了五境,它有這個能力,就是五塵境界落謝影子,它都能夠緣得到,因此它的功能也特別大,這是簡單的給諸位說明什麼叫五俱起識,這個都是唯識裡面很重要的法相名詞,我們要記住,將來在唯識經論裡頭常常會看到。第二講獨頭意識,獨頭就是指第六識,意有主宰的意思,這個後面有兩條注子,第一個注子是後頭所列的第二,這是講它恆易轉。小注裡頭第二是說性界,受恆易轉,也就是前面講的第六識恆易轉,曾經簡略的給諸位介紹過,即主意不定,主意不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不但是學佛,世間事情你要是拿不定主意,朝三暮四,無論是大事小事都不會有成就,哪些不定呢?你看這個地方舉出了三類:  第一個是講性,性有善、有惡、有無記,不穩定,譬如說我們對人,一會兒一個念頭,想想這個人不錯,對他很好,是善心所;一會兒想想他有很多毛病,這叫噁心所。所以它的念頭常常在轉,因為念頭常常在轉,所以才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香,如果這個念頭不轉了,那好的永遠是好,惡的永遠是惡。就是因為這個念頭轉得很快,甚至於自己都控制不了,這個講善惡之性。三性不穩定。  第二個講界,這個界特別是講果報,我們在六道輪迴不穩定,這個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總是在這裡頭輪迴,而且我給諸位說,色界、無色界去的機會比較少,欲界裡面的機會最多,所以總是超越不了欲界,這三界裡面是欲界最苦,為什麼脫離不了呢?就是五欲你斷不掉,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佛給我們講這叫地獄五條根,這五樁事情斷不了,欲界就不能夠超出,我們講念佛求生凈土,這五樁事情要是不能夠擺脫,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成,為什麼呢?就好象繩索一樣,它把你牽在這個地方,像我們坐船,船的纜繩一樣,它有五條纜繩,有一條牽住你,你這個船就不能開動,這是我們特別要記住的,如果不斷五欲六塵,三界就出不去,這個是變化很大,生生世世都在這裡轉變,捨身受身極不穩定,果報不穩定,前面一條是造因不穩定,就是造業不穩定,恆易轉,第二條是果報不穩定,也恆易轉,第三條是享受不穩定,享受是苦樂憂喜舍,我們想想人生在世,苦多樂少,這個可以說是剎那剎那都在那裡變化,這個是極不穩定。  那麼獨頭意識,注意看下面,它的功用第一個是動身業,意好象總司令一樣,它是發號司令在那裡指揮,我們身體一切的動作,都是它在那裡支配,第二個是發語,一切的言語,也是意在操縱的,它在那兒作主,譬如我們說一句話,要問你這句話什麼意思,意在那兒作主的,那獨頭意識它本身的活動就是意業,動身業就是身業:身的造作,發語業是言語的造作,由此可知,身語意三業的造作,是以意為主。那麼我們可以說意清凈了,身語都清凈;意是染污的,縱然身之禮拜、語之贊佛,都不清凈。譬如說我們心裡頭巴結佛,求佛保佑我升官發財,我對他禮敬、對他稱讚,這個禮敬,稱讚都不清凈,為什麼呢?你有企圖,如果佛不保佑你升官發財,那麼你對他就不禮敬,也沒有稱讚,所以諸位要曉得,意業不凈禮敬、稱讚都是不清凈的,假如意業是清凈的,打人、罵人都是清凈的。曾經有同學來問我,《四十華嚴》裡面甘露火王這是什麼意思?我說你作錯了事情,父母責備你的時候,那個時候的父母就是甘露火王,為什麼呢?父母打你、罵你,是為了你好,為了愛護你,所以是清凈的,不是染污的;別人作錯了事情,你看他打不打他?罵不罵他?他才不理他,佛陀教誡他的學生,有的時候也有罵,有責備的時候,那是清凈的,所以說意業清凈了,身語都清凈,意業不清凈的時候,身語都不清凈,最重要的就是意業,既然三業有造作了,有造作必定有果報,決定不會說造作之後沒有果報,給諸位說沒有這個事情。所以經論裡頭常常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果報來的時候,眾生害怕了,他在造作的時候,他不害怕,他忘掉了;果報現前的時候,他害怕了,這個時候害怕有沒有用處?一點用都沒有,菩薩對於這個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果報來了他不怕,縱然墮地獄,他也不怕,為什麼呢?知道這個是自作自受,那有什麼法子?所以他能夠逆來順受,這是菩薩。他明白人,菩薩是怕造因,菩薩怕造業,他知道造業要受果報的。  那麼我再告訴諸位,小乘人害怕的是怕身語業,所以小乘戒戒在那裡呢?身口七支,這個是小乘戒,大乘戒怎麼樣呢?大乘戒不禁身言,大乘戒戒在意地,所以大乘戒比小乘戒難。譬如講殺生,小乘戒一定要把有情的生命殺死了,這才犯戒,起心動念不犯乘,那個人我恨他,我想殺他,但是我沒有殺他,這個不犯戒,所以小乘戒跟世間法律是差不多的,你心裡起念頭,確實沒有這個行為,不構成法律的刑責。可是大乘戒裡面就不行,大乘戒里起心動念就犯戒了,這個是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大乘戒是戒在意業,不戒身語,因為意業清凈,身語自然清凈,所以身語就不必戒了,小乘戒在事,身語是事,不戒在心,大乘是論心不論事,這個是大小乘不相同的地方,所以小乘戒多,好持,容易作得到,大乘菩薩戒雖然不多,不容易作到,因為它是在起心動念之處。在中國無論是出家在家,是大小乘戒同時修學的,這個跟從前印度以及現在的南洋小乘國家的佛教不一樣。譬如泰國,他們只有小乘戒沒有菩薩戒,在中國受戒的時候,譬如說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這個是小乘戒,菩薩是大乘戒,在家同修受戒的時候,你受三皈五戒,是小乘戒,你受菩薩戒是大乘戒,所以大小乘戒並行,這種修行方法確實是很殊勝的。  底下是講果報,果報你看「引滿二業」,引業是講的正報,滿業是講的依報,這就是依正兩種果報。所以看旁邊小注第四,實際上底下這個表,我已經列出來了,引業指五趣總報,滿業指五趣身別報,諸位看錶解,這個表解彎過來,你看這一邊,引為總報業,指第八識,我們以人道來講,我們到人道來投胎,這是前世,我們這個業力可以說相當的複雜,五戒的業力很強,先得果報,我們到人道來投胎,得到這個人身,這是總報,這是引報,引業,就是在六道輪迴裡面,牽引我們到那一道去投胎,這叫做引業,這個就是第六識,我們一般講神識去投胎。  底下講異熟身酬引業,異熟身是相續相,這裡面牽涉到有很深的道理,這個異熟等我們講到阿賴耶識的時候,再給諸位說明,滿業是別報業之前六識所得的體,譬如說我們到人道來投胎,大家在前世都作有五戒之業因,都得到人身,可是雖得到人身,我們面貌不相同,這就是滿業,就是別報,我們身體健康狀況不相同,我們壽命長短不相同,這些跟我們身體正報不一樣,這是屬於滿業,都得到人身這是引業,所以給諸位說,引業是無記性的,可以說是平等的,都得一個人身,在滿業上講不平等了,滿業牽涉到過去善惡的業報,所以這個果報是相當複雜。再有我們生活的環境不相同,就是貧富貴賤不一樣,這個是依報的環境不相同。所以前六識,異熟身它這個是間斷的,前面八識是相續的,酬滿業就是苦樂憂喜舍,每一個人感受不一樣,這個是講果報,三業造作一定感受六道輪迴的果報。六道輪迴從那裡來的?是自己製造的,苦樂種種的受,從那裡來的,也是自己製造的,我們看別人享樂,不要去嫉妒,嫉妒造業;不要去障礙,障礙造的業更重,為什麼呢?各人各人的果報,如果我們再造業,那我們來生得到的是更不如意,比這一生還要差。如果你要覺悟了,從此之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我們今生種種不如意,到來生會得大自在,為什麼呢?今生修的善業多惡業少,來生必定是得自在。  第二講「諸識獨最」,這個旁邊我批註的是造業,第六意識在八個識五十一個心所裡面,講到造業它是第一,這個業裡面有善業有惡業有凈業,它都是第一,造善業它是第一,造惡業它也是第一,我們學佛修凈業它也是第一,譬如說我們念佛人目標是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諸位要知道,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都是第六意識心,都是意識心,當然我們的目標不僅如此,總想能證得理一心不亂,但是諸位要曉得理一心不亂是以事一心不亂為基礎,再往上提升的,由此可知,在修行的最初這個階段,我們用的確實是第六意識心,雖然我們今天常常強調舍識用根,可是畢竟我們還是舍不了,舍不了呢?你還是用的第六意識心,到第六意識心用到清凈無染,自然就轉成智能了,就是舍識用根,所以這個裡頭它有過程,它有程序的,不能夠躐等的,到達轉識成智了,世出世間一切真相,統統都明了了,正如唯識所說,後面一條說「輪迴不停」。輪迴就是第六意識的力量在推動的,換句話說輪迴就是它製造的,如果不是它,哪裡會有輪迴呢?沒有輪迴這個相。法界緣起這個相,有;輪迴的相沒有。法界緣起的這個相,給諸說是實相,所以你要是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過來的時候,你看到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什麼境界呢?是一真法界。你見到法界緣起,從法界緣起裡面看,法界是平等一相,清凈寂滅相,在一般的講法,八地菩薩才親證到,八地菩薩證得。如果把尺度放寬一點,我們也可以說圓教初住以上就已經入了這個境界,但是入的粗、淺,位次越往上,這個境界越細、越清楚,這都是一真法界。  在凈土裡面說,實報土與常寂光凈土,這個裡頭不但沒有輪迴,而且也沒有十法界,緣起有沒有?有緣起,那麼我們也許最關心一件事情,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沒有力量能證得呢?我相信每一個同修都關心這個問題,我可以告訴諸位,能不能證得,不要問別人,問你自己,換句話說,你自己肯不肯去求證,如果你自己肯,像經論裡面說的,直下承當,你確實在一生當中,可以證得,為什麼呢?因為用功這個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別人不能代替你,你要肯干,那你當然可以證得,一生決定可以成佛,我們再講一切經裡頭,有兩部經叫根本法錀,一部是《華嚴》,一部是《法華》,佛在這兩部經裡面,都擺出樣子給我們看,《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一生成佛,沒等第二生。《法華經》裡面龍女八歲成佛,這都是講一生。因此可知,這個一生是可以辦得到。  可是我在講席裡頭跟諸位講,我們要具足三個條件,這三個要是不具足,那麼就沒有指望了,三個要具足呢?這一生一定成就,這三個條件經上講:善根、福德、因緣,我們要具足這三個條件,我在講席當中又補充了三條,實際上這三條善根福德因緣都有了,我怕諸位因為常常念經,善根福德因緣有口無心念過去了,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我提醒諸位什麼呢?第一個就是要通達理論,第二要曉得方法,第三要明了境界,這三樁事情都是善根福德所包含的,理論通達了沒有懷疑,方法明了了,你可以修行,你自己有了辦法,境界知道了,你的信心增長,決定不會退轉,菩薩五十一個階級,我自己到那個階級,自己知道,前面情況怎麼樣我曉得,後面的情況是怎麼樣我也曉得,我現在自己在那個地方,我也知道,信心充足,法喜充滿。前面什麼不知道,裡頭什麼也不曉得,迷在裡頭,這個修行很苦,換句話說,好象自己走路一樣,走在大路當中,不曉得自己在那裡,這是很苦惱的事情,所以境界要曉得。  那麼理論、方法、境界我們可不可以都搞清楚呢?可以,這個大家放心,佛法講的,你要是具足有這個因緣的話,確實可以,所以佛法是自古以來,都有師承的,就是當我們自己沒有搞清楚的時候,這些條件不具足的時候,我們要依靠老師,要依靠一個善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統統搞清楚了就可以離開老師,為什麼呢?你可以獨立了,可以不必再依靠老師。拿《華嚴經》作比喻,在沒有搞清楚之前,善財童子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你看《華嚴經》這一段經文講的本末二會,文殊菩薩是本會,在四十華嚴裡面三卷經,頭三卷這是本會,就是善財還沒有具足這個條件,那他要跟老師,他要依靠老師,文殊菩薩就是它的老師,這個我們講師承,他這些條件統統都具足了,不必再依靠老師了,這就出去參學:五十三參,那是自修、自悟、自證,不必再依靠老師。由此可知,開頭,依靠老師非常重要,必須在老師會下成就這些條件,才可以獨立。  那麼究竟要跟老師跟多久呢?這每個人不一定,我們看看中國這些古大德,有些人很短,有些人期限很長,所以跟老師的時間是不一定,而是以具足這些條件為圓滿,你跟老師一天,一天當中你都具足了,那你就畢業了,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具足,那麼就十年畢業、二十畢業、三十年畢業,一生當中條件都不具足,一生都不能離開老師,這是古大德他們垂範的典型,這是我們的好榜樣,那麼親近老師這裡頭確確實實也是具足善根、福德、因緣,這個我們淺而言之,所謂善根,就是你能夠聽得懂,這是善根,你能夠明辨邪正是非,這是你的善根,你有這個能力,你對於老師能夠尊重,在學習期間當中,你有恆心,你有耐心,這是你的福德,為什麼呢?我不成就,我不離開老師一步,這是福報、福德,因緣是老師、同學、道場我們今天講一切設備,同參道友,這是因緣,這些統統具足,不太容易,那也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並不是很簡單的,你要是統統具足了,可以說成功就在望,指日可待。  獨頭意識後頭還有一個批註,就是這一張的最後,講獨頭意識,這裡頭又分三種,我們都要搞清楚,第一種叫定中意識,這是與定相應的,譬如修四禪八定,這是世間禪定,修九次第定這是阿羅漢所得到的禪定,以念佛法門來說,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由此可知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都是定中意識,這一種統統是講修行人,也就是講修行人之所用心,這個用心算是得法,即用第六意識心用得很如法。  下面兩種就是一般凡夫,獨散意識,就是我們現前,獨是簡別他不是五俱,它獨自起來的,這裡頭沒有其它的跟它一起,散是散亂,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散亂心,意志不能集中、精神不能集中,所以一般人頭腦糊里胡塗的,糊里胡塗的這個就是獨散意識,如果是五俱起意識,頭腦有條理、很清楚,獨散意識這個人就是糊里胡塗、迷惑顛倒,就是這樣的情形,這種情形也是我們常常能看見的,還有一種是夢中意識,你為什麼會夢?作夢也是獨頭意識在起作用,所以夢裡頭你的神志決定沒有清醒的時候那麼清楚,原因在那個地方呢?因為清醒的時候是五俱起意識,所以頭腦特別清楚,作夢的時候,它不是五俱起,它是獨頭意識,所以夢之境界就不太清楚。  這底下註明的:『此即獨散意識,因其形相內略異於五識,故別立此』,這個就是夢中的獨散的意識,統統都是屬於獨頭意識起的作用。下面批註為什麼叫它獨頭?「以皆不與五識俱起,」定中、獨散,夢中它都不與前五識同時起作用,「雖已得自在者」,這個已得自在者就是定中意識,像阿羅漢,像我們得一心不亂的,這是已經得自在了,可是定中意識是得於五識俱起,就是得自在的人它可以,夢中的境界還是跟我們醒的時候,一樣的清楚,那只有在定中才行,才可以做得到,普通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此地單講:「然今且取未得自在者言,」專門講凡夫,得到定的人,已經得自在的人,它雖然是與前五識起作用,但是那個前五它不是與根塵起作用,單單是五識起作用,這一點我們要了解,我們凡夫起作用是根塵識統統起作用,所以與定中意識起作用不相同。再看底下一條,第三段是末那。  末那恆思,怎麼叫恆呢?因為它恆思量,底下有二條二個注,「染有我,凈無我」,為什麼呢?末那是染凈依,這個講的是第七識,什麼叫染有我呢?這個就是見惑,所謂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末那就染了,四大煩惱裡面第一個就是我見,這是相當麻煩的,我們一般講的我執,所以它是屬於見惑,這個是相對的,因為有我,就有人,就有眾生,就有壽者,從相對裡頭建立的,凡是相對的,就是染污意,底下舉了例子,身我、法我、無我,我就是執著,執著這個染污意,這個染污意是什麼呢?它的體性我們要搞清楚,就是阿賴耶識裡面見分的一分,阿賴耶的見分廣大無邊,我們在廣大無邊的見分裡面,執著一分,好象整個大海是阿賴耶的見分,只執著大海裡頭起一個水泡泡,把那個水泡泡執著認為是我,這叫我執,水泡泡有沒有呢?實際上沒有,你們看水泡泡從這個地方飄到那裡去了嗎?你們仔細去觀察,這個道理明白了,我們今天根身,執著這一分精神,我們的精神就是阿賴耶的見分,那麼這個見分在那裡呢?這個事實真相必須搞清楚,我再舉一個例子,你們去想去,好象今天我們手上拿了一個無線電收音機,我們撥了中廣的頻道,在聽音樂,我們把音樂、音聲就比就阿賴耶的見分,這個收音機就比作我們的身體,你想想這個音聲是在他的身體裡面嗎?我們一面走著一面聽著,我們移動一步,這個地方的位置與這裡改變了,你收音機在此地,電流在這個地方,收音機搬到這邊來,是不是這個電流跑到這兒來了?不是的。這個電流還是在這裡好好不動,我們不明的白這個真相,以為就在這個裡頭,走到那裡它跟到那裡,那有這個道理?這是絕大的誤會,我們的身體就好象收音機一樣,而我們阿賴耶的見分,就像電流一樣,充遍了整個虛空,無論我們身體移到那個地方,都當處相應的,不是前面跟著來的,楞嚴裡面給我們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幾個人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以這種執著叫虛妄的執著,這一執著就變成染污了。  這個地方有個批註,第一條:有我六識為善,乃成有漏,第七識有這個執著,前六識無論作什麼善事,統統叫有漏善法,有漏善法諸位要記住,三界裡面有善報,它有果報。世間人認為果報好,貪圖果報,學佛的人曉得果報不好,不但那惡的果報不好,善的果報也不好,最好沒有果報,所以說好事不如無事,無事是真好。底下說明「我」有三類,一種是身我,我是身見,把這個身執著是我,二是法我,法我是執著有,一切萬法都把它當做實在的,這是法我,第三是無我,無我是執著空,我沒有了,實際上執著空,不是真正的無我,真正的無我在後面:凈無我,這是無漏的,這個地方無我是指什麼呢?譬如講無想天,四空天裡面的無我,都是屬於染有我,它是不是真的無我呢?它還是有我,它執著一個無我,它還有個無我,有個無我,當然還是有我,有有我跟有無我是一樣的意思,所以它沒有真正作到無我,真正作到無我,這才是無漏,真正無我是轉識成智以後,這才能作到真正的無我,表裡面給我們列的,染這就是有我,凈這是無我,所以在此地要著眼的就是染與凈,如果是染凈相對,那個凈還是不凈,還是屬於染,必須要超越染凈,才叫做凈,所以無我也是如此,無我與有我相對的這個無我,還是有我,所以底下注的有身我、法我、無我,這個無我就是有無相對的,超越相對的才是真正的無成,所以下面染有我裡面的無我,與凈無我的無我,這是我們比較容易看得出來的,但是染凈兩字,不太容易看出來,如果我們把染凈看做相對的染凈,那就錯了,這一樁事情,我們留在起信論裡頭再詳細的研究,如何才能達到真正的清凈,也就超越染凈之凈。  染有我旁邊的小注是見惑,相對的,講到見惑這就是屬於見思煩惱了,我們通常說之為見解上的錯誤,底下的小注,第一:末那執著有我,前六識雖然為善,善全是有漏的,因為它有我執,我執還很不容易破除,但是不破我執就沒有辦法出離三界,三界之內是有漏的,與有漏法相應,由此可知如果要想超越三界,必須破我執,我與我所這個觀念要斷盡,這才有能力超越三界。染有我裡面有三個意思,第一個叫身我,身就是生身,執著我們現前的身心認為是我,這可以說是三界之內的凡夫,普遍的執著,縱然到無色界天了,無色界天在凡夫位裡面,六道裡頭它算是最高了,比我們下兩界的人,那要聰明得多,他不執著色身是我,可是它執著神識是我,所以他還是有我執,只是我執的對象不一樣就是了。因此非想非非想天人,他還是逃不出三界,在這一點諸位要記住。欲界天人就有神通了,五通具足,能夠自在的變化,在我們凡夫看起來,那真是羨慕之極,諸位要曉得那依然是凡夫!我們對於這個境界決定不可以迷戀,迷戀那就上他的當了,《楞嚴》後頭有辨魔,《起信論》也有一段很長的文字未辨別。第二是法我,諸位一看就曉得,這個法我就是法執,身我是人我執,法我是法我執,無我就是空執,執著空、著空的,這統統都是屬於有執著,這三種執著,通常凡夫有前面兩種執著,就是我法二執,無想天與四空天它是執著空,換句話說都沒有破執著,破了執著這就叫無漏了。你看小乘聖者,我們講阿羅漢,阿羅漢斷見思煩惱,破人我執,這就算是凈無漏了,所以到阿羅漢才是真正的無我,不過雖然講無我,它的程度還很淺,他只是無生我,法我它還有,在圓教來說,要到初住位的菩薩,這個時候已經破一分法執,證一分法身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我們,真正學佛的人一定要向這個方向去努力,就是遠離我法二執,要向這個方向去邁進,才能夠得到殊勝的成就,下面再給諸位介紹阿賴耶識。  阿賴耶也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在古時候翻作「無沒」,意思就是說它永遠存在,它不會失去的,翻這個意思也是很對的,玄奘大師把它翻作藏識,這是新譯,藏裡面就含著能藏、所藏、執藏。批註五:「藏為能、所、執三也。」所藏就是萬法的種子,我們今天稱為印象或者是習氣,就是持的這些,第二個意思就是異熟,異是講變異,熟是說成熟,這裡頭有三種,第一個是時,時是講因果不同時,從因到果不是一時的,譬如一個植物像種瓜,瓜子是因,把瓜子種下去,總要三、四個月才成熟結瓜,所以從因到果不同時,先因後果,因果不同時,縱然講蓮花,佛法常以蓮花表法,蓮花很特別,就是它因果同時的,有花的時候,蓮蓬裡頭就有蓮子,可是諸位想想,還是不同時,為什麼?雖然有花蓮蓬裡頭有蓮子,那蓮子沒有長成,沒有熟,所以蓮子從開始長,到它長成熟的時候,還是不同時,不過這個蓮花是比較特別一點,就是因為我們看到它有花,蓮蓬里就看到它有蓮子,這是佛法常用蓮花表法,表因果不二這個意思。  阿賴耶裡面確確實實無論是心法,或者是色法,為什麼說解脫之道在此呢?就是它有這三個特性,於是我們求解脫的人就有了理論上的依據,有理論的依據,當然就是善巧的方法,此地這也許是省略,從因到果當中一定要有緣,如果沒有緣,雖有因也不能結果,所以佛法解脫之道,就在緣上,這個緣裡面,小乘法著重在事相上,斷惡修善,大乘法裡面著重在心法上,我們今天所謂的心理建設、改變心理,大乘法在這個地方。在事相上修行,不能夠圓滿的把心轉變過來,當然也有影響、也轉變,轉變的不究竟、不圓滿,如果是究竟、圓滿把這個心改正過來了,事上無有不善。而且這個善是屬於無漏善法,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我們今天讀《華嚴》特別偏重在《四十華嚴》,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我們要作佛,諸位曉得,從理論上講,毫無問題,為什麼呢?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本有,那怎麼不能作佛呢?如果說佛性沒有,那我們今天講,我們學佛要作佛,這個恐怕是有問題,佛性沒有,佛性是本有,而且佛性從來就沒有失去過,這還有什麼問題呢?佛性從來沒有失去過,在《起信論》裡面稱之為本覺,馬嗚菩薩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是什麼?妄心、妄想,不覺就是無明、妄想,可見得無明、妄想是本來無,本來無的,當然可以斷掉,不要怕。這個煩惱斷不掉,煩惱本來無,決定可以斷掉。  所以學佛,首先要建立這個信心,這比什麼都重要。學佛四個階段:信、解、行、證,這信心建立,在菩薩果位上就是信位,十信位的菩薩,如果你要是沒有這個信心,換句話說,你還在菩薩門外,你連十信都沒有,什麼叫初信,初信的條件就是相信佛性本有,相信無明,不覺本來空,他相信這個,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初信位的菩薩,相信我們自己具足了直心、深心、大悲心,雖然沒有證得,相信!這個叫信位菩薩,菩提心證得了,那就是圓教初住菩薩,所以你堅決相信自己有,向這個方向努力去修學,這就是信位菩薩。  我們要修,諸位要曉得,我們發心要大,諸佛菩薩都是這樣期望我們,都是這樣勉勵我們,十法界我們學誰呢?學佛學。菩薩那都不甘心,一定要學佛,這個是諸位要特別記住的,如果你那個心,只是在菩薩位上,換句話說,你將來最大的成就,就是菩薩,距離究竟的果地,那還有一段相當的路程,我們為什麼不學佛呢?如果說你的悲心很重,內裡頭要學佛,外修菩薩行,這個可以,這是悲心重的一類眾生,自己內裡頭決定要學佛,受法乎上,我們的目標是在最上層,我們在日用平常修菩薩行,捨己為人,菩薩行是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這個是悲心特別重。但是諸位又要曉得一樁事情,菩薩的慈悲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沒有般若波羅密,你就不能修方便行,你們看看《華嚴經》裡面十波羅密,光是以般若波羅密作基礎,般若波羅密是根本智,由根本智再變出後得智,後得智是方便波羅密、願波羅密、力波羅密、智波羅密;如果你沒有根本智,你就是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那就是俗話講的:「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不但你那個慈悲叫濫慈悲,對自己沒有利益,而且害慘了眾生,這是沒智能,完全感情用事,還以為自己是大慈大悲,所以祖師提出來,告訴我們「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諸佛菩薩都大慈大悲,那諸佛菩薩還是禍害下流嗎?人家有智能為基礎,所以諸位修行必須著重在三學,三學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戒定慧,然後進一步才能夠修慈悲方便,因為慈悲方便統統是從智能裡面生的。  好,那我們想取法乎最上,我們既然有這個因、有佛性,我們現在取佛的緣,佛的緣裡頭,第一個條件,是真慈平等,菩提心裏面特別提出大悲心,這個大悲心是真的,不是假的,諸位要曉得,感情用事就是假的,真心是從平等、清凈裡面流露出來的,這是真的,所謂是永遠不變的,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那我們想想,我們待人接物,我們的心平不平等?不平等,我們對人有親有疏,換句話說,這個就是要覺悟,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要覺悟,我現在修的緣,不是佛的緣,不是學佛的緣,因為佛心是平等的。  再給諸位說,平等就是直心,菩提心裏面的直心,我們這個心,待一切人、待一切物不平等,這個在十法界的緣,佛這個緣就沒有了,佛的緣沒有了,雖然有佛的因,不會成佛、不會結果,當中沒有緣,所以諸位真正要想成佛,這一生想成佛,一定要修真慈悲,要修平等心,在一切不平等裡頭去修平等,如果境界都平等了,那還修什麼?那就成佛了,就是因為現在這個境界,擺在面前不平等,不平等裡頭你要去修平等,這就是佛的因加上佛的緣,後來一定結成佛的果,真慈平等心是成佛之緣,你看解脫之道不是操縱在自己嗎?我在境界裡頭就是修平等心,修真正的慈悲心,那我在解脫道裡頭,是至高無上的解脫,我們修的這個。  你看你修這個法門,有沒有人能夠障礙得了你?有沒有人能破壞得了你?沒有。障礙來了,破壞來了,你心是平等的,更顯得你平等,更顯得你慈悲,就成佛了,沒有能破壞的。第二等的是菩薩,菩薩是什麼心呢?六度普攝之心,一心一意以六度法普攝一切眾生、攝化一切眾生,這是菩薩的緣。我們阿賴耶識裡面有菩薩的種子,你修六度萬行,就是菩薩種子上加了緣了,那麼你這一生一定作菩薩,一定成就菩薩。辟支佛的緣是修十二因緣,聲聞之緣是修四諦、三十七道品,天人是修十善、四無量心,單修十善,欲界天,十善裡面有四無量心,那就是色界與無色界,五戒這是人之緣,過去修的戒是因,現在我們繼續再修五戒,是緣,來生必定不失人身。慳貪嫉妒,是餓鬼道的緣,你想想我們阿賴耶識裡頭有沒有?有!有慳貪,也有嫉妒,我們現在如果在一切境界裡頭,慳貪嫉妒還要增長,好了,餓鬼道我們有因,現在又加上緣,那將來必定變餓鬼,那還有什麼話說?瞋恚是地獄道,我們有瞋恚心,如果現在在一切境緣上,遇到不順心的,瞋恚就起來了,這就是把地獄道的緣又加深。愚痴是對於邪正不能辨別,是非顛倒,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把它顛倒了,好人看作壞人,壞人看作好人;好事看作壞事,壞事看作好事,這是愚痴,愚痴是畜生的因緣。細說說不盡,這是我們從總綱領上,提醒諸位同修。  所以說解脫道在此,完全看我們自己;十法界的升沉,都是在自己因果的轉變。再給諸位說,與外面的境界不相干,外面境界是我們修行的場所,你修佛也是靠外頭境界,修菩薩你也靠這個境界,境界是一樣的,就看各人怎麼修了,境界完全相同。古德常講境緣沒有好醜,好醜就是在你自己的心。所以十法界升沉,是你自心在境界上的轉變,成佛、成菩薩、變餓鬼、變畜生統統都是你自己在變,與什麼人、什麼境界統統沒有關係。諸位要能夠覺悟到這一點,《大乘起信論》裡面的始覺四位,你就算第一個始覺了:初信的始覺,你真正覺悟了,曉得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與我們的修學,確實沒有關係,修行成功與否,是在我們自己在境界里怎麼樣去用心,所以我勸諸位取法最高的,我們用清凈心、用平等心、用慈悲心,諸位要是能常常用這個心,你在境界里訓練,當然也不是一天、兩天你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總得有個十年、八年,為什麼呢?煩惱、習氣太重了,至少也得十年、八年,在境界里,心真正平了,真正的清凈了,對待一切人就如同自己一樣,確實沒有分別了,這樣才能夠漸漸入佛的境界,這樣念佛,才能夠有把握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作佛了,圓教初住以上:分證佛,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是從因緣果上,而且在人身裡頭又能聞佛法,而且聞到如來正法,這個給諸位說,這是善根深厚之人,確確實實有善根、福德、因緣,統統具足了。不要以為我們現在貪窮,我們在社會上也沒有地住、也沒有財富,實際上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比那些有地位、有財富的人,要好得太多。  今天在世界上,我們要是以佛法來講類似轉輪聖王的:美國總統,自由世界的領導人,他沒有聞到佛法,他享的是人天福報,福報享盡了,還得三塗去輪轉,換句話說,解脫之道他沒有聽到,解脫的機緣至少他這一生沒有。那麼我們在這一生如果能夠超越三界了,美國總統那個地位怎麼能跟我們相比?這個果報之差,那真是天壤之別,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相差太大、太大了,不能比!所以我們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這是過去世有善根,但是今天我們所得到的人身,單就這個身體來說,身是無記性的,沒有好醜,果報是這個身,如果你說這個身相貌好醜,身體健康狀況不一樣,那是屬於滿業,單單就身來講這是引業、這是果報,果報是無記性,每個人都一樣,今天科學家的分析,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原子、電子、基本粒子組合而成的,這都是一樣的,沒有兩樣,所以這個就是屬於無記性。這是講造業因的時候,有善有惡,你所得到的果是無記性,第三個意思就是變,變是講過程,變化,前面說了從生到熟,從因至果剎那剎那在那裡變化,這個變化在唯識裡面講,一個是業力,一個是願力,所以把這個果報它能夠維持在一定的期限,所謂一定就是願力與業力,一般凡夫是業力。  再給諸位說明,世間人常講,這個人出家修道命相都轉變了,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呢?也有點道理,不能說它沒有道理,可是也並不是完全如是,那就是你出家得有道才行,如果沒有道,還是受命運的擺布,還是受業力支配,如果你真正修道,你不出家也改變,由此可知,出家與不出家實在沒有分別,分別在你有道沒有道,分別在這個地方。真正有道之人,確實是能夠隨心所欲的,為什麼呢?願力住世,他不是業力,願力住世這個裡面也有因緣,願力住世說明這個不是業力,業力就是佛法常常講的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是屬於業力,如果你的恩怨債償完了,這個業力就沒有了,就報盡了,這一報盡又投胎轉世作另一次的報償,所以它不自在,不能隨心所欲,是為業力所支配,乘願再來的人則不一樣,那麼他有緣,他這個願就是緣,與那些眾生有緣,在佛法裡面講得度因緣,得度的因緣沒有了,他就不住世了,為什麼呢?他的願就是在度眾生,而眾生不願意跟他它,不想得度,那他住世沒用,所以他就要走,這個是自在的,這種人你如果去求他,我要跟你學,為了一個人,他也要住世,所以他的來去是自由的。  說到這個地方,過去我在台中的時候,民國五十三年,李老師那個時候是講圓覺經,楞嚴講完之後,講圓覺,圓覺經講圓滿了,有些同修們跟我說老師七十多歲,快到八十歲了,怕他走,他要是走了,我們沒有人領導了,沒有善知識可以親近了,有些同修找我商量怎麼辦?我說我們請老師講經。諸位曉得,講經有時限的,有期限的,如果講一部小經,兩年、三年就圓滿了,圓滿,可能就會走了,我說我們請他講一部大經,講什麼經呢?講《華嚴經》,大家都希望把《華嚴經》聽圓滿,《華嚴經》要是講不圓滿,他就不能走。所以你到台中去看,台中講《華嚴經》,聽經的人有三、四百人,講堂坐得滿滿的,果然把他留住了,所以他在台中宣布,一定要把《華嚴經》講圓滿。他還有個願,《華嚴經》講圓滿之後,最後講一部《阿彌陀經》,台中同學聽到這個事情,又跑來問我:「大概還要多久時間?」我就告訴他:「放心,至少要三十年。」從五十三年開始講《華嚴》,講到現在十八年了,才講到第二迴向,大概三分之一,後面還有三分之二,我算算至少要三十年,我說:「你們大家放心就是了,至少有三十年。」這就是願力,我們大家求他,我們希望把這部經聽圓滿,這一部經不圓滿的時候,那是有違背他的願。  由此可知,乘願再來是可以在一生當中辦得到的,我們自己發願,願的力量超過了你的業力,現前就是乘願再來,所以佛法是要啟請的,沒有人請,佛菩薩善知到沒有理由住世,因為他的業已經完了,沒有業力,沒有理由住世,釋迦牟尼佛當年能不能多住世呢?能!可惜的是弟子的的疏忽,沒有人請他老人家住世,沒有請。弟子們沒有請,魔王波旬來啟請,怎麼請法?請釋迦牟尼佛入滅:「你老人家說法已經四十九年,夠了,說了這麼多了,不必再說了,你可以入般涅盤了。」魔王一來請,諸位要曉得,佛菩薩大慈大悲,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一口答應了。弟子們以後曉得了,再來啟請,那不行,先已答應人了,先答應他了,佛沒有妄語、沒有戲論,既然答應你了,那就得要做到。弟子的疏忽。這個示現,也就是告訴我們,諸佛菩薩、善知識再來的人住世,是有因緣的,有人請他就住世,沒人請他不住世。有人真正來學,那一個人也得要教,也得幫助他成就;沒有人來學,他方世界因緣多的很,不守在一個地方。這都是講異熟、變異、解脫之道在此。  第三個意思就是先來去後,這是指六道凡夫,投胎阿賴耶識先來,人舍報之後,人命終最後去的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離開人身體了,這個人身體僵硬就冷了,阿賴耶識沒有離開,這個人身體有溫度,所以它是來先去後,投胎第一個它來,來投胎的是阿賴耶識。  第七卷  我們這一學期連今天是二天,下個星期還有一次,所以我把時間全都來講百法。百法裡面最重要的部份就是心法,所以我們也用了很多的時間來討論。實際上時間還是嫌太短,心法裡面的精義,還是不能夠往深處廣泛的來研究,心所法以下都好懂,為什麼呢?我們現代的心理學,可以說都研究到了,在心理學範圍之內了。唯獨八識,在前五識跟意識,心理學上會討論到,阿賴耶跟末那這是現代心理學所沒有能夠涉及到的問題,但是阿賴耶可以說是心理學的大根大本,本源沒有找到,那麼這個學術自然是有問題的。在此地我們跟諸位介紹到的,是以表解為中心,批註它注的很簡單,多半都是用比喻,希望諸位自己去看,我們用六個小時的時間,來給諸位介紹表裡面所列的,大家看心所有法的表解,就是四十九面的表解。  為什麼叫做心所有法呢?心就是指八識,是說這些法是八識所有的,換句話說就是八識的作用,在唯識裡面它有三個定義:第一、就是這些法不能夠單獨生起,一定要依靠心,就好象枝葉花朵一樣,它不能單獨生,它一定要靠根本,如果沒有根,它就不能生,八識就是它的根本,它是依八識所生起的,這是定義裡面第一條。第二、它一定與心相應,就是它起來之後,與心相應稱之為心所有法,還有與心不相應的,不相應的另外算一類,不包括在這一類,那就有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那個我們暫時不討論它,這是專門說它起作用是與心相應的。第三個定義,它必定是系屬於心的,心有八個,就看它與哪一個心相應;與哪一個心相應,就系屬於那一個心。譬如講遍行心所,遍行心所是八個識統統都有,如果與第八識相應的,它就系屬於第八識;與第七識相應的,它就系屬於第七識。我們這個本子沒有附八識規矩的表解,舊本子上有,八識規矩的表解我們也有單張的,諸位一看就曉得,排列得非常清楚。  五十一個心所又分為六類:第一類就是遍行。遍是普遍的意思,所謂普遍,它裡頭含著有四個意思,第一是說遍一切心,八個心王裡面統統都有。第二是遍一切地,這一切地是指三界六道,唯識把三界分成九地,欲界算一地,這個範圍很廣大,包括了欲界的六層天,當然包括了阿修羅道、人道、三惡道,這整個合起來稱為五趣雜居地,這算一地,色界四禪算四地,初禪算一地,二禪算一地,一共四地,四空天也算四地,所以一共合起來叫九地,諸位將來看到經裡面講的九地,就是說的三界,說三界就是九地,遍行心所是遍及九地,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統統都包括在裡頭,可見得它作用的範圍相當廣泛,第三它遍一切時,過去現在未來,它都能達到,第四它遍三性,唯識裡面講三性就是善性、惡性(就是不善的性),以及無記性、善、惡、無記它都有,由此可知這五個心所,作用確實是廣大,遍行簡單的介紹到此地。  第二講別境。別就是差別,這個意思是說它是各別緣各別的境界,這個心所它才能夠生起來,不像前面五遍行,前面五個心所是同時起作用,不是單獨的,所以唯識學家常講五遍行五個心所,構成了一個念頭,而且它的速庠,實在是太快了,五遍行一個一個來觀察的時候,不但不是我們的能力能辦得到的,恐怕八地菩薩還看得不甚清楚,為什麼呢?我們常常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個生滅就是一個念頭,換句話說,一個生滅裡面就包括了五遍行,由此可知,五遍行裡頭每一個心所是一個念頭的五分之一,你想想看這個多麼微細,就是因為它太微細了,速度太念了,所以阿賴耶變的相分,我們誤以為真實,這不能不說沒有道理,我們看電影,一秒鐘才二十四個生滅,鏡頭一開一合一個生滅,一秒鐘開合二十四次,我們已經就被騙了,被迷惑了,以為那個動作是真的,不曉得它本來是不生不滅,我們就被欺騙了,那麼想想看,如果一秒鐘二十幾萬開合,你怎麼能夠覺察它是虛妄的?所以遍行心所,在說起來一條一條給諸位介紹,它真正起作用,我們很不容易去體會,不要說觀察了,連小乘阿羅漢九次第定,都見不到,我們凡夫心思昏昧、散亂,當然是觀察不到;不但觀察不到,連體會意思都不容易。我們今天在經論裡面讀到這個問題,曉得有這回事情,這個在心法裡面可以說是極深的一層。  佛常講不動地才見到阿賴耶識,換句話說,他才見到五遍行心所的活動,往上去,九地、十地、等覺愈往上就看得愈清楚,八地菩薩才見到遍行心所活動的狀況。可是別境則不然了,別境這個念頭要粗得多了,它所緣的境界也有四類,第一是講它所喜歡的境界,這個是不一定的,他所喜歡的境界不一定是善與惡,這是不一定的,譬如好善之人,他所歡喜的是善事,惡人他就喜歡作惡,所以這個所樂之境,我們今天來講就是慾望,有這個慾望去引導它,這個心所才能夠生起來;第二是決定的境界,如果這個境界要是不決定,這個心所也不會生,所以它緣的是決定的境界,第三是曾經習的境界,就是過去有經驗,過去曾經學習過,這個學習的意思是很廣泛的,第四是所觀之境界,這五個心所它各緣的不一樣,就是各緣各的境界,不像前面五遍行,它是緣一個共同的境界,五個心所緣共同的境界,這是各有各的境界,各有各的界限,等我們討論到的時候,我們再說。  第三善心所,一共有十一種,這是歸納起來的數字,如果在瑜伽師地論裡面講,那個數字就多了,這是天親菩薩把它歸納,遍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這十一法的確它的性質屬於善良的,也唯有在善心當中,它才能夠生起,佛法講善的標準,必定是教我們得利益,現世得利益,來世還得利益這個才叫善;如果現世得利益,來世不得利益,這個不叫善,這是佛法講善惡標準與世間一般見解差別就在此地,世間一般見解認為我現在馬上得利益,就得好處,這個叫善,後果怎麼樣他就想不到,尤其講到來世,他更沒有想到長遠的利益,佛法裡面的善,是長遠的利益,只要是這十一個心所,我們要是常常來用它,換句話說,你生生世世得善果,得福報。  第四是講根本煩惱有六法,這六法的性質,就叫做根本煩惱,換句話說,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它生的,所以它叫根本煩惱,既然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它生的,那麼底下講隨煩惱,隨煩惱當然是它所生的,為什麼叫它為煩惱呢?煩的意思就是擾亂,使人心煩,得不到清凈,惱亂有情眾生,它這一攪和、一擾亂,果報就苦了,六道輪迴可以說就是它製造的,我們在六道裡面捨身受身,所得苦樂之報,也就是它在主宰的,所以我們對於這些心所,一定要認識清楚,認識了就不受它的害,不認識才會受它的害,認識就是所謂的覺,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念就是指煩惱心所,煩惱心所一現前,你要是能夠覺察,立刻曉得它了,那麼我們就不受它的害。  第五隨煩惱有二十類,稱做隨煩惱,意思就是說它是隨根本煩惱而起來的,唯識論裡面講「隨根本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分是分別,位是位次,就是一類一類的,位也可以當類講,就是隨根本煩惱分類裡頭所現的差別,根本煩惱有六類,所以隨煩惱那些是屬於那一類的?那些是從貪生起來的?那些是從瞋恚生起的?各有各的類別,不相同。等是平等,與那一類煩惱相等,流是流類,所以稱之為等流,等流這兩個字在佛法,尤其在唯識裡面我們會常常看到。  最後一條叫不定,不定心所有四種,它與前面五類不相同,前面五類性質屬於善的,就是善的,決定不是惡的,惡的決定不是善的,但是這四個心所不定,不一定是善,不一定是惡,要看它現行的境界而定,就是看它現行起作用時來講。底下說與此相應,這個此就是心王,括孤裡頭的王是批註,就是與此相應。  百法在此地只是給諸位作一個簡略的介紹,希望引起諸位同修對於唯識的愛好,這一次我們《百法明門》六種批註的本子,已交給印刷廠印了,這六種批註,可以稱得上權威的批註,都是好注,大概這個月可以印出來。因為我們大專講座用這個作教材,實際上這個教材沒有辦法照著講,照這個講的話,一年也講不完,提供諸位作參考,講座裡面我們介紹的還是用這個表解,詳細的都在這個本子裡面,我們現在繼續看底下的表解,第五十頁,諸位看遍行。  遍行心所有五,就是觸、作意、受、想、思,下面有簡單的批註,這個批註都是百法明門論窺基大師所解釋的,他解釋的多,此地只是摘錄一、二句最重要的,給我們作說明,我們初學的要記,就是這個東西一定要把它記住,你記表解里的注就好,簡單明了,五遍行的名稱:觸、作意、受、想、思就是這五類,首先跟諸位說明,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它排列的順序很重要,因為順序是不能夠顛倒的,所以諸位要是記誦百法,順序不能顛倒,它是有層次的,瑜伽師地論裡頭的順序是作意在前,是作意、觸、受、想、思,可是在唯識論裡面是觸在前面,那我們講這個順序不能顛倒,而《瑜伽師地論》與《唯識論》在五十一心所第一個心所,這裡頭我們就看到排列的方式不一樣,這個是有道理的,並不是它疏忽了,把它顛倒了,不是的。因為《瑜伽師地論》是菩薩教化二乘聖者,所以作意擺在第一位,那是對阿羅漢、辟支佛對那些人講的;而《唯識論》是對凡夫講的,所以對凡夫講的第一個是觸。二乘聖者他已經不觸了,不觸怎麼辦?不觸就要勸他作意,作意的時候,後面才有觸;所以排列的順序不一樣,是因為教學的對象不相同,攝機不一樣,是這樣的情形。到以後我們看《瑜伽師地論》看《唯識論》,看到這個順序不一樣,就不至於懷疑,曉得它教學的對象不一樣,觸怎麼解釋呢?「由根境識三和所生」,根是根身,像眼耳鼻舌身五根,境是境界,眼根所對的境界是色塵,耳根所對的境界是聲塵,有根有境還要有識,像我們在《楞嚴經》裡面最近所念到的十八界,根塵識這三種和合所產生的結果就叫做觸,觸是三者和合所產生的結果,換句話說,觸就是接觸,所以這個觸不是觸塵,觸塵單是身根所對的叫觸塵,這個是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不但是六根,它這個連阿賴耶也相應,末那、阿賴耶裡頭都有,簡單講就是接觸境界,境界初接觸的時候,這一接觸立刻底下一個心所就起來了,所以它是連帶作用,剛才講速度非常之快,那麼這就有作意。  作意是「引心趣境」,引是引導,前面根塵識三和所產生的結果,這個是觸心所起來了,如果單有觸要是沒有作意,諸位想一想那裡會成一念呢?不能成一念。所以立刻就有作意,立刻就有作意的心所起現行,這個作意我們可以說就是攀緣。但是這個攀緣要看在哪一個心王上,如果在第七、第八識極其微細,第八識是極微微細,第七識是極單純,七是什麼呢?只攀緣第八識見分的一分,所以它是極其單純。要是在第六識跟前五識的現象,比較上粗顯,雖然粗顯,也不是我們容易覺察得到。  第三個是受,第四個是想。在五蘊裡面,諸位要記住,就是將受、想這二個心所,建立成單獨的兩蘊,色、受、想、行、識,色蘊、受蘊就是此地的受心所,想蘊就是此地的想心所,行蘊是除了這兩個心所之外,其餘四十九個統統包括在行蘊裡頭,所以行蘊包含的範圍很廣大,不但是相應的四十九個包括在裡面,不相應的二十四個心所也包括在裡頭,所以行蘊它攝的心所最多。受是「領納順違俱非境」,所以受就是領受,也就是我們講的感受。感受的境界可以分為二類,順境:就是順我們的心意,能夠令我們生歡喜,生樂受。「違」是違背了我們的意思,能令我們得到苦的感受。「俱非」是沒有苦樂;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無記性,說不上苦樂的境界,這個感受是沒有像苦樂那樣的明顯,所以它在造業的力量也薄弱,不太容易感受到果報。  有了作意它才有受,有受它裡頭就有想,想蘊是「於境取像」,實在講這個取像,我們為什麼不能說分別?因為別境才分別,但是「想」它也是有分別的,這個分別太微細了,極細的分別,我們常講心性分別:於境取像,到思這才構成一念,「令心造作」,思是什麼呢?思是有了界限,諸位想想看,這個想,想裡頭還沒有界限,所以批註「於境取像」,這個是很有道理的,所以我們看想中國文字,就會令我們聯想到,古聖先賢創造文字的時候,佛法並沒有到中國來,雖然在歷史上傳說的記載,佛出生的時候,就照我們中國古時候的記載來說,是周朝昭王二十四年,算到今天三千多年,照外國的記載,現在他們算佛歷才二千五百多年,就照中國來算,是周昭王的時候,我們中國在那個時候已經有文字了,而且我們的文化水準世相當之高了。從造字上你看「想」這個字,想在六書裡面講是會意,底下一個心,心裡頭有一個相,這是想,心裏面有個相,這個相裡頭並沒有分別,沒有起分別,只是心裡頭有個相而已,所以與佛法這個心所:於境取相的意思,可以說是完全相符合,所以我們常講思想,思是思,想是想,實在講是兩樁事情,思是有造作,想沒有造作,想只是取相而已,沒有造作,這個「思」是心裡有了界限,有分別了,你看它上面是個「田」,那個「田」就是界限,就划了界限了。想裡頭沒有劃界限,只是有相,但是相裡頭還沒有分別,到思這就有了分別,有了善惡、好醜這些分別,到有分別,批註上說「令心造作」,造作作的什麼?造作的是業。所以到這個地方才能講構成了一念,一念我們講就是一個生滅,也就是造的有業了,如果我要是能夠覺察在五遍行裡面,我們到受或者到想為止,換句話說,你就不造業,微細的末那與阿賴識,真的我們不能覺察,甚至於我們連體會都體會不到,就是它的行相太微細了;但是前六識的五遍行,我們如果心比較清凈一點,可以體會得到,我們眼見色、耳聞聲,這個境界比較粗顯,我們第六意識在打妄想,也能夠體會得到,如果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止於相,不在相裡面起分別,給諸位說,我們與這些大菩薩起的作用,實在講是無二無別,在境界裡面離了分別心,沒有分別當然就沒有執著,執著是因分別以後才堅固的執取,所以沒有分別就不面有執著,這就不造業,遍行就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再看底下一條別境。此地批註是:「別境五心所與各心王相應時」,底下是舉的例子,諸位自己去看,我們還是看錶解,諸位看第五十一面,別境簡單的說,就是造作了,我們一般講造業了,業也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善業,一類是惡業,不管你造善,造惡,總而言之,你離不開別境這五類的心所,除了善惡之外,譬如我們現在學佛,特別是念佛,修的是凈業,凈業也是五別境在造的,所以凈業還是它造的,由此可知,善惡染凈都離不開它,這五個心所,剛才給諸位說了,它各有各的境界,雖然它也是造作的一樁事情,是一個事情,可是一個事情裡頭,各有各的境界,好象一個機關裡面有五個職員,五個職員是共同來作一樁事情,但是它各人有各人的職守,各人有各人的工作範圍,但是它是起聯合作用的,譬如像軍事上作戰,現在講的陸海空聯合作戰,但是陸軍是陸軍,空軍是空軍,它各有各的範圍,但是作戰時它能夠配合起來,作一個整體戰,這五個各有各的範圍,但是造業的時候,它是總體的,它是聯合的,它與前面五遍行性質不相同,五遍行雖然是五個人,但是它的工作性質完全是一樣的,並不是一個一個分開的,所以它叫遍行心所,這個它每一個人是分開的,所以各有各的境界,名稱是「欲、勝解、念、定、慧」。這個順序也是不能顛倒的,好象辦事的程序一樣,它是有一定程底的。  第一個是欲,剛才講了,這個欲就是慾望,「緣所樂境起希望」,這個樂是愛好,這個境界是它喜歡的,因此不一定是善、惡、無記,對這個境界它有了希望,換句話說,這就是一個攀緣心,有了這個慾望,可見得這個獨立的一個境界。  第二個心所叫勝解,勝是殊勝,解是理解,「緣決定境印持之」,境界它明了,所以在這個境界裡頭下了決心,而且這個決心它能夠修持住,印就是印可,持是保持,這個就叫做勝解。  第三叫念,此地的念定慧,不是五根、五力裡頭的念定慧,名字是一樣,意思完全不相同,叫根五力裡面的念定慧,名字是一樣,意思完全不相同,五根五力裡面的念定慧,那必定修行人才有,不是修行人沒有,而這個念定慧是一切人統統都有,一切眾生每個人都有,他要是沒有,他就不造業了,所以名詞是一樣,意義不相同。念是「緣曾習境令心明記」,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經驗,過去所經歷的記得很清楚,不會忘記,就叫做念;以今天來講,就是我們所謂的經驗。經驗愈豐富的,他造業的力量就愈大。  定就是講專心,「緣專一境令心不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專心,不管作什麼事情,你用心要是專,這個事情就很容易成就。慧是「緣所觀境而起揀擇」,就是它在境界里選擇,為了要達成它的目的,這個目的就是慾望,它在手段、方法上有所選擇,它能夠選擇,那麼這個就是它的慧,如果我們將別境心所,這個造作是造一樁善事的話,譬如說別人有了苦難,它發了慈悲心,要去幫助別人,這是欲心所,它有了這個希望,想去幫助別人,對於別人的苦難他確實理解,知道得很清楚,這就是他的勝解;想想過去也曾經幫過別人,這個就是他有經驗,或者他自己雖然沒有幫過別人,他看到別人作過這些慈善事業,吸取他人的經驗,這也是念,從過去的經驗當中或者從別人的經驗當中,他專心去作這個專心就是定。  至於用什麼方式去作?用什麼方法去作,他在裡面考慮,在裡面選擇,這就是慧。這是我們講作一樁善事,造作時是有這些層次、有這些心裡,如果要是作惡,同樣的這五個心所一個都少不了,譬如作小偷對人家的財物起了貪心,他要希望得到,可見得他也有欲心所,他對於這個財物很肯定,認為這個對自己有決定的好處,有一定的利益,一點都不懷疑,這就是他的勝解,或者過去也曾經作過這個事情,是有前科的,或者看到別人作,他吸取這個經驗,這個是他的念,去搶劫,去偷盜也都要專心,不專心你也偷不到東西,所用的手、方法這就是慧,所以你想想看作惡、作善都離不開別境的五心所,我們修行,無論是在行門或是解門,同樣的也離不開別境的五心所,我們今天研究唯識,對於佛法這一門的學問,很愛好,能夠發生興趣,這就是欲心所,我們希望能夠理解它,希望能夠獲得,對於唯識的教義,能夠肯定的相信它,這是勝解,所以說同樣的須要這五心所,乃至於念佛,我們希望得一心不亂,希望在來世我們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位想想,別境心所依舊是不能離開,所以,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這五個心所,這五個心所我們要是善於利用,則能成就一切善法,不善運用,那就會成就一切不善法,至於善與不善,是下面心所裡面所說的標準。  諸位請看善十一法,剛才說過,這十一善法的性質,是善而無惡,它是與造惡完全相違背的,實實在在是善,第一個叫信,這個信底下就要加以解釋了,這是善心所的信,譬如作小偷的,他相信自己今天一定能偷到東西,這不是這個信,這個信裡頭不包括你有信心能夠作惡,你能夠得到惡的成就,這不是這個信,所以這個信它有定義的。「於實德能,深忍樂欲」,這是善心所裡面的信心所,實是講真實,真實是說什麼呢?是講的本性,縱然佛法沒到中國來,我們讀論語,大家相信孔子與釋迦牟尼佛沒有見過面,也沒有通過消息,在野史所記載的,最早也是周朝未年的時候,秦漢之際佛法傳說有到中國來,但是沒有被人注意到,真正注意到也就是國家派使節去求法的,是在漢明帝的時候,以前當然有可能有些到中國來的,沒有受到尊重,沒有受到注意,當然對中國文化不產生任何影響,可是孔子在論語裡面,曾經跟我們說過,講到性本善,孔子講的還不是性善,他講的是「性相近,習相遠」,這是孔夫子說的。主張性善的是孟子,主張性惡的是荀子,他們講的都有道理,聖人的境界那確實是不一樣。性相近,跟佛說法就很相似,佛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性相近。無所謂善惡,性是一樣的。賢人就要降一等了,不是從第一義而是從第二義者,從第二義看,性本與十一善心所就相應,為什麼呢?這十一個善心所也是我們本來具有的,與生俱來的,那麼講性本惡也有根據,為什麼呢?二十六個煩惱心所,就是六個根本煩惱心所與二十個隨煩惱也是與生俱來的,不能說它沒有道理,也有道理;所以你仔細去研究都能夠講得通,都能夠言之成理。所以《三字經》裡面講:「人之初,性本性」,你能夠相信,這個性是相接近的,本來是善的,這個是真實的,這個是「實」,這個是德。相信我們能夠成聖成賢,這個是「能」。  所以對於真實之法,對於德能,深不是淺,忍就是認可,就是同意,實德能這三者,是真實的,是我們可以證得的,這叫做信心,所以這個信是通凡也通聖,世間要想作一個賢聖君子,他所憑藉的就是這個信心,他要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夠成聖成賢成君子,或者是不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善人,換句話說,他善心所第一個他信心失去了,我們今天所講的自信心,人要是把自信心失去掉了,當然一切善法不會成就,為什麼呢?他自己不相信自己,所以這個是在三界之內成就一切善法,首先你要有信心,佛法裡面常講「信為道源功德母」,世間善法第一個是講信心,出世間的善法,第一條還是講信心,你看《華嚴經》的四科,第一個就是信,信、解、行、證。你不相信你自己能作佛,那你決定不能作佛;不相信自己能往生,當然往生不了,所以首先要建立信,心信心不是憑空建立的,是有理論依據的,世間有世間的理論,所謂是人皆可以為堯舜,堯舜是聖人,他能作得到,人人都能做得到,所以要相信自己。  大經裡面,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要我們有信心,必定能夠作佛,因為你本來是佛,現在不是佛了,可見得是喪失了信心,所以我們不能成就,那麼再說佛法裡面唯識確實是相當艱難的一門學問,古人也曾經勸告我們,雖然是很難,但是值得學,為什麼值得學呢?因為這門學問通了,世出世間法都通了,難是難一點,還是值得,能不能學會呢?那就在你自己的信心了,你果然具足了前面別境五心所,加上你的信心,那有不成就的道理?這個東西要專心,要有耐心,不怕艱苦,你才會有成就,這問學問從百法入門,必修的課程有五蘊論、有觀所緣緣論、有二十頌、有三十頌、有成唯識論、有瑜伽師地論、有解深密經,我們講六經十一論,這幾樣是最重要的,所以諸位要是專修唯識,你就可以從這幾部論,經是大經,取解深密經,取這一種,但是你要想修學,要剋期取證,就是自己要訂下一個進度表,或是三年、或是四年,一定要把這些經論學完,四年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專攻唯識的話,就是我剛才給諸位說的這幾種書,就足夠你四年去讀;而且你還要專心、專攻,一個人去學,所謂是孤陋寡聞,很苦。所以修學是離不開師友,老師,指導我們的人,同學,必須一天到晚互相切磋琢磨,在一塊研究討論,這是一門大學門。  所以將來有這個機緣,同學們真正對這個學問有愛好,能夠結合三、五個同志,人多了當然更好,但是不容易,很不容易得到,有個三、五個人在一塊用上三、四年的時間來專攻,經裡面是以《解深密經》為根本,這是唯識的根本經;論裡面是《瑜伽師地論》。要想專攻唯識,要是不專攻《瑜伽師地論》,那是不行的。但是你要攻《瑜伽師地論》,先要以《成唯識論》作基礎,所以在課程方面,是以第一個階段,就是以《成唯識論》為主,包括《百法》、《五蘊論》、《觀所緣緣論》、《二十頌》、《三十頌》、《成唯識論》,這得要兩年,得兩年的時間來專攻,包括《成唯識論》的窺基大師的《疏記》。  第二個階要就是以《瑜伽師地論》與《解深密經》這兩部為主。至少也要兩年的時間專攻,一天至少要用八個鐘點的時間,一天要有八小時的課程,四年畢業,這樣在唯識上確確實實奠定了深固的基礎。這是唯識宗或者,我們今天講唯識學系必修的課程,有價值。能夠花上四年的時間,以後無論研究大乘佛法任何一個宗派,那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在這個地方花上四年的時間,值得!不是不值得。  那麼諸位想一想,你要是專攻來作研究,護法,這就是你的福報、你的因緣。今天要是在學校裡面,學校沒有這個課程,縱有這個課程,沒有這麼專,這個東西要專攻,不專攻不行!所以說提供修學的環境,四年當中讓你作學生,能夠把一切世俗的事情都放下,這是很大很大的福報。如果一旦有這個機緣,這個機緣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佛法里常講,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自己要善於把握,輕易放過,以後想再得到這個機會,不容易了,我們圖書館這個環境,所苦的就是沒有宿舍,專攻,確確實實要生活在一起,為什麼呢?一天到晚要在一塊研究討論,雖然書不多,它有相當的深度,要很勤奮的去研究,四年才能夠達成目標。我們圖書館在設備上來說,大至上可以提供五、六個人作研究工作,這設備是夠的,我們目前有五部藏經,這個典籍大致上還可以供給五、六個人用的時候,是不會有問題的,要的就是要專心。這是善心所可以說是根本的一個心所,就是我們一定要建立自己堅強的信心,自信心。  第二個是慚,第三個是愧,慚愧這兩個心所是善心所。什麼叫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這兩個心所,就是我們世俗人講的良心,心良,良是善良,善良的心,王陽明先生所說的致良知,也就是特別要發揮這兩個心所,慚是自發力,就是我們自己的良知良能,他的作用就能夠,崇是崇尚,重是尊重,能夠崇尚,能夠尊重賢人善事,對於賢人善事決定沒有嫉妒障礙,這個叫慚。所以這個是自發力,自發的叫慚,愧就不是自發的,但是它的作用,與這個是一樣的,可是它是受外面力重而發的心,「依世間力,羞恥過惡」,世間是什麼?輿論,我要是作了不好的事情,別人會指責我,為了怕別人的指責,自己壓制自己,不敢為非作歹,這個叫愧,也就是說愧對別人。由此可知,這個愧心所不及慚心所,慚心所是以自發力,並不是受外面力量影響的,愧心所是受外面力量影響的,但是它不敢作惡,不敢為非作歹,所以它是屬於善心所,這兩個心所能夠教我們成就一切善法,精進不懈,所以佛法裡頭很推崇這兩個心所。  你看看印光老法師,這可以說是我們近代的大賢,凈土宗近一代的祖師,他老人家自稱,稱「慚愧僧」,我們在《文鈔》裡頭常常看到的「慚愧學人」。換句話說,他這個是示現的,也就是教給我們,今日之下修行人,能夠常常以這兩個心所現行,就好了。在凈業裡面,我們求個功夫成片,帶業往生就能作得到,如果這兩心所要是失掉了,那個麻煩可就大了,那就是煩惱心所裡頭無慚、無慚,無慚是什麼?沒有良心,今天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學派,就是提倡無慚、無愧,我都看到書攤上有叫厚黑學,那就是無慚、無愧一派,臉皮要厚、心要黑,換句話說,這種人就是無惡不作,他自己沒有天良,也不怕別人責備,作了壞事情,報紙上註銷來了,你看,我出名了,報紙上今天登我了,你看那個皮多厚,良心多黑,他以為他在社會上能佔到便宜,實在講果報在三途。不堪設想,這是我們學佛的人要警覺到的,知道那是邪知邪見,絕對不會有好結果。  我們接著看,下面無貪、無瞋、無痴,這三條也叫做三善根,佛法裡面常說的善根,善根就是指這個三條,那麼這個是講世間法;一切善法都是三善根所生的,出世間的善法,是從精進所生的,所以出世間的善報,就是三善根加上精進,因為出世間法,如果不精進就不能成就,也可以說出世間法的善報,只有一條,就是精進,諸位要是讀歐陽大師內學訓示,他老人家就是這樣說法的,貪、瞋、痴就是三毒煩惱,是根本煩惱前面的三條,此地是將貪、瞋、痴翻過來,無貪、無瞋、無痴,意思是什麼呢?「於三有及造成三有之具無著。」三有,三是指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是指果報,就是三界的果報,「及造成三有之具」,就是三界果報的業因,換句話說,這個意思就是說明了對於三界的果報以及三界的業因,都不貪著,這個叫無貪。  那我們可以說,三界包括的範圍非常之廣泛,三惡道業因就是貪瞋痴,不但貪瞋痴要舍掉,人道的業因是五戒,我們中國儒家所講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人道的業因,得人間富貴果報,天道的業因,欲界天是十善,我們常講十善業道,色界、無色界是四禪八定再加上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這個就是三有之具,能夠造三界的果報,那麼也許有人要問了,三惡道的因與果,我們是要離開它,這是對的;五戒、十善,佛常常說,那我們應當要執著,為什麼也不可以執著呢?諸位要曉得,五戒、十善在佛法裡面講是根本法,正所謂如果我們做人都做不好,你要想成佛、成菩薩那就沒指望了,佛法是建立在人天基礎上,所以我們要想成佛、成菩薩,因此善人好人是學佛的根本,我們應當要修,雖要修,不要執著,我們對於人天的善因,人天的善果,可以修,可以享受,不能執著,一執著這個裡面就生煩惱了,不執著沒有煩惱,所以你不執著,真正沒有貪心,以無貪心去修善,以無貪心去接受善的果報,這個雖然在修因證果上來講,心地是清涼自在,這叫真善。  那麼看看這個世間,確實有不少人在修因,在行善的,也有許許多多人,今天在享受果報的。但是你仔細去觀察一下,修善因的人他有煩惱,天天在做好事,他煩惱不斷;在享福的人,今天社會上有崇高地位的,有許多財富的,他也是煩惱離不開,所謂是富貴而不樂,這個原因在哪個地方呢?就是因為他的三善根沒有現前,他對於他的修因、果報都執著,在這裡頭取相執著,我們不能說他修的不是善法,不能說他得的不是善果,果報不清凈,雖善而不純,這是我們應當要留意的。  這一次我們的佛學講座,可以說你們同學們都有很大的福報,有許多善心的人發心,教材都是新印的,都是我們很慎重的去選擇,選擇好的教材,有些印出來了,有些還在印刷廠,這個月底統統會印好,譬如說唯識,這一次印的是這份教材,以及諸位現在看的《唯識易簡》,我們是用這兩種。課堂因為時間少,只有十幾個小時,就與我們此地一樣,用表解簡介為中心,書都送給諸位作參考資料,心經我們選擇的是泰國陳克文居士所批註的般若心經,他這個注子注得相當之好,他是以大般若經來批註心經,很難得的一個好注子,是近代人注的,雖然是文言文,但是很淺顯,所以這個注子相當之好。前面有台中李老居士一篇序文,特別給我們介紹,所以這一次我們選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已經印出來了,同時僑仁這邊的講座,你們同學們很發心,要我來講《了凡四訓》,所以《了凡四訓》的本子也印出來了,印出的這個本子,是你們同學們自己發心,拿錢出來印的,今天在道場也給諸位結緣,你們每一個人可以先帶一本回去看。僑仁裡面我們擔任是三門課,一門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圖書館有這個經本。另外就是《心經》,有六個小時,也是簡單的介紹,好在都有很好的參考書。還有一門就是《了凡四訓》,我是擔任這三個科目。《了凡四訓》裡面所給我們說明的理論與修學方法,以及所得的果報,確實著重在無貪、無瞋、無痴,你看人家這三善根如何來修學,如何將這三善根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他所獲得的是什麼樣的果報。我們俗話說改造命運,創造新的命運,命運是決定在我們自己掌握之中,不操縱在他人,鬼神不能主宰我們的命運,佛菩薩也不能主宰我們自己的命運,自己命運是自己主宰的,既然是自己主宰,當然自己可以改造,這個是毫無問題的,《了凡四訓》提供我們一個榜樣,提供我們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這是我們可以效法的。這是三善根的第一條。  第二講無瞋,瞋是瞋恚,前面的貪慾是對順境來說的,這一條是對逆境來講的,換句話說,不順自己心意,我們往往在這個境界生瞋恚心,這個也是根本煩惱,「於三苦及能生三苦之具無恚」,這是瞋恚心,三苦在佛學概要裡頭介紹過,苦苦、壞苦、行苦,這三苦把三界之苦全都包括了,我們欲界這三種苦都有,苦太多了,苦不堪言,苦果是我們現在受的,苦因就是惡業,就是現在所造的,下面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那就是苦因,就是三苦之具,三界裡面所受的苦報,那就是苦果,色界四禪雖然沒有苦苦,它是壞苦、有行苦,縱然到無色界四空天,我們所謂是精神的世界,它連身體也不要了,身體都不要了,壞苦沒有了,雖然沒有壞苦,但是它有行苦,所以佛說「三界通苦」、「三界火宅」,意思也就是這樣子,稱為三界火宅。  我們對於這些苦與果報、對於苦的因,不生瞋恚心,特別是見到別人在造作,我們更不應該生瞋恚心。聰明人他曉得別人在造苦因受苦報,與自己不相干!如果是看到別人在造苦因,自己瞋恚心動了,那麼自己造業了,這個真正是無妄之災,自作自受。尤其更甚的,譬如說看電影、看電視、看小說,看到自己心裡不如意的時候,瞋恚心生起來,這個叫冤枉!外面境界完全是虛假的,不是真實的,根本沒有這個事情,你看了之後,自己感情不能壓制、不能夠控制,在境界里起了貪瞋痴慢,這不叫冤枉嗎?自己在造罪業,後來自己還是要遭受苦報。  所以諸位要曉得,編寫小說的人,編寫劇本的人,以及那些導演、演員,在佛法裡面講,都是屬於綺語。你看看十惡業裡面:綺語,綺語什麼呢?花言巧語!編的那些言辭很美,教人在這裡面起心動念,起貪瞋痴,用這個方法來誘起一切眾生的貪瞋痴,起這個念,所以果報都不好。可是在今天講,我們世間來說,賺錢他是第一,他收入的財富,比各行各業,都要來得多、來得容易、來得快,現前得的利益多!但是你想想那個果報,就太可怕了,你教多少人起心動念,起貪瞋的念頭?這個罪業就不得了,所以口業,我們講妄語、兩舌、惡口,這三項加起來,都敵不過綺語的罪業,綺語的罪業,非常非常之重,實在是太可怕了。如果諸位稍稍留意一下,你就能看得到花報就不好。你看多少國內國外有名的電影明星,都是很年輕死,死的都不好,都是自殺之類,這結果都不好。花報不好,果報更有他受的了。愈是成名的電影明星,愈是容易引起人貪瞋痴的惡念,他造的業愈重,他墮落的也越慘烈,這是不學佛的人不曉得,學佛的人很容易能夠看得出來。因此,口業裡頭,綺語決定做不得,我們自己活再艱苦,也不能用這個方法來取利。  三善根最後一條就是無痴,「於諸理事,明解不惑」,就是世間一切人情事理,明了、能夠明白,能夠理解,而不為境界所迷惑,這就叫無痴,痴是屬於根本無明的一分,諸位想想,他要是果然不被境界所迷惑,他在境界裡頭就不會起心動念,換句話說,凡是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了,總是先迷惑,然後在順境裡面才貪著,在逆境裡面才瞋恚,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貪瞋痴,前面兩種貪瞋是粗惑,愚痴是細惑,很難斷,貪瞋斷的是事,有定就可以斷了,可是破愚痴一定要開智能,惟有智能才能破無明,痴這個煩惱,如果我們要是能夠除去少分,對於一切事,就能夠明達,要是把它除盡了,世出世間一切理就現前了,在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法,如果有一點點私心、我執,就障礙了你的三善根,所以我們要修三善根,必須要將我執總得要淡幾分!能淡一分,就能得一分的三善根,能淡二分,就有二分的三善根,在佛法裡面,此地是講世間法,佛法裡面修三根的方法,就是六度裡面的布施對治貪的,就是無貪的增長,忍辱就是無瞋的增長,般若就是無痴的增長,所以在世間法裡面,是講無貪、無瞋、無痴,在出世間法裡面是布施、忍辱、般若。諸位如果要是明了無貪、無瞋、無痴是世間,三善根,那麼你就曉得出世間一切善法從那裡修呢?要從布施、忍辱、般若,無怪乎佛在金剛般若會上,特彆強調布施、忍辱,布施、忍辱這兩個法門,可以說把菩薩地所有法門,統統都包含了,所以這個就是菩薩法裡面的根本法。  再看底下一條,勤,「謂精進,能勇於修善斷惡」。這個勤是有一定的定義,就是修善斷惡,這個是善心所裡面的勤心所,孔老夫子有兩句話說:「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因此小善小惡,我們特別要留意,不可以因為善事太少了,作它沒有意思,不可以,為什麼呢?積小善就成大善,不能因為這個惡是小惡,這個無所謂,可是積小惡就成大惡,所以古聖先賢教誡初學,無不是從防微杜漸上用功夫,那就是說從小惡上下手,再小的惡,我們都要警覺,不作;注意到,大善大惡那更不必說了,小惡不作,大惡決定不會作,小善肯為,那大善他一定是儘力去修學,這個叫勤,也就是勇於修善斷惡。善惡的標準,簡單的說,凡是利益於自己的皆是惡,凡是利益於他人的都是善,這個是簡單的講,真正想修善行的,要記住這兩句話,我們起心動念都能夠替一切眾生設想,不要去想自己,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這個是善行,如果處處都把自己利益擺在第一位,而後再想到別人,這是不善,縱然修善,這善裡頭已經有夾雜了,已經不圓滿了,這個善行,了凡四訓裡面給我們的講的,有純、有雜、有圓、有偏,這就說得很多,有人修善,很純!有人修善,善裡頭雜的有惡的念頭,雜的有不善,不純,有大有小,不一樣。這些地方,我們要能夠善於辨別,使我們修善,能夠修到純善,修到圓滿究竟的善法,果報一定是相應的。所以諸位能夠信得夠,當然你就可以修了。  《了凡四訓》這個小冊子,對我學佛貢獻非常之大。我民國四十二年剛剛學佛,讀這個小冊子,我很受感動,我深深的相信它,所以才能夠放下,相信它裡面說的真理:一飲一酌莫非前定。才有膽子放下!世間人所以不敢放下,曉得是好,但是不敢做。原因在那裡呢?不敢相信。譬如說財物,我今天把財物統統舍掉了,那明天吃飯怎麼辦?我明天生活怎麼辦?有這個顧慮,所以這個信心不容易建立,你真正明了這個道理、相信這個道理了,我今天統統舍盡了,到了明天自然有,而且比今天還要豐富,這是一定的道理,為什麼呢?你的因殊勝,你的果報自然就殊勝。我們天天在這裡修因,你顧慮果報幹什麼呢?世間人天天念著果報,不敢把果報捨棄,所以在修因上他就不圓滿,也就沒有那麼單純了,因為他的果報他不能夠捨棄,不能把這個果報再變作修因的基礎,這一開也是相當不容易突破的,突破了命運就轉過來了,所以你要改造命運關鍵就在此地,就是你能不能真正相信這個道理,相信這個道理,你才會勇猛精進沒有任何顧慮了,全心全力的去修善。  底下這個心所叫輕安。「調暢身心,堪任有為。」調,我們常講的調伏,調就是調和的意思,伏是降伏,身心不調,身心呈現不健康的狀態;諸位曉得,身心不健康,作什麼事情都有障礙,無論世出世間法,你要想把它作好,首先要得到的條件!就是身心健康,輕安也就是身心健康,暢是舒暢,這個是健康的形象,堪任有為,有為就是事業,世出世間的事業,你就可以擔當,換句話說,輕安之所以不能夠現前,這是有障礙,就是這個善心所不能現前,有障礙,什麼障礙呢?我們常講的業障重,業障重,這個心所就不會現前,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將業障消除了,輕安心所就現前。有為在佛門裡面來講,特別是指的教化眾生,諸佛菩薩在九法界隨類現身,這就是有為法,在我們世間法常講的化民成俗,這個是世間聖賢的有為,在佛法裡面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入佛知見,這是佛法的有為,所以要從事這種有為法,必須要消除業障,使我們輕安的心所,能夠現前,才能夠擔當自行化他的事業。  第九個心所是不放逸,小注裡頭說:「由前精進三根,能防惡修善。」放逸是煩惱,到底下隨煩惱裡面會講到,所以不放逸是善心所,那我們先得簡單明了什麼叫放逸?雖然底下還會講到,因為你懂得什麼叫放逸,放逸反過來就是不放逸,放逸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馬馬虎虎、隨隨便便,作什麼事情不認真、不負責,那什麼事情很難成就,不放逸就是對於事情,他能認真的作、能負責的侶,所以他會有成就,由此可知,絕大多數的人學佛不能成就,我們常講,他的病懈怠放逸,確實如此!不放逸這個心所是從前面來的,它的體就是三善根與勤,精進就是勤,不貪、不瞋、不痴、精進,所起的作用就叫做不放逸,所以不放逸這個心所的體,就是三善根加上勤,它是從這個分位裡頭變現出來的,也就是它起的作用,它的作用能防惡修善,防止作惡,幫助你修善。我們世間法常謙,所謂精神集中,我們能夠將精神集中在一處,真是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俗說所謂的只要功夫精,鐵杵磨成針,這個力量就是不放逸,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樣的學習精神與態度,唯識學縱然艱難,四年的時間可以畢業,如果你要是懈怠放逸,那就不行,不要說四年,四十年也不能成就,四十年不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可見得是全靠不放逸的心所,使我們在限定期限之內,能夠將我們的學業完成,這個學業的完成,也就是將來我們修學的基礎。  我們常講學佛的根基不穩固,實在講,今天無論在那一宗那一派,十大宗裡頭,無論那一宗,都沒有奠定堅固的基礎,所以我們學佛之不能成就,是有道理的,我們看看古人,看看高僧傳,看看這些語錄,為什麼人家好象學了沒有幾年,就有成就,就有結果了,開悟的開悟了,證果的證果了,我們搞了這麼多年,真是連個消息都沒有,這道理在那裡呢?就是我們那一樣學問都沒有根底,虧吃在這個地方,世間成就大事業的人,你們去問問他,他都有基礎,他要是沒有基礎,他不能成就,世法都如此,何況是佛法呢?所以我們要重視學術的根基,千萬不可以疏忽,這個根基三、四年是可以完成的,所以一定要想盡方法,要吃苦頭,這三、四年的時間,要把一切外緣統統放下,完全像作學生一樣,那麼外緣放下就要吃苦,又要享受、又要想學問堅固,這是很難兼得的,不容易得到的,所以一定要吃苦頭,要把生活水準降低,專心在道學上,用上四、五年的功夫,佛門裡面常講五年學戒,打基礎,最低限度也要來個五年!諸位像現在大學裡面,實際上說,大學念到博士班還是基礎,還是奠定基礎,這是我們應當要留意的,現在佛門裡面也設的很多像小型的研究班,主要也就是提供諸位這樣的機會,我們圖書館也有這個意思來辦,也願意提供大家這麼一個機會讓大家好專心用幾年功夫,在佛法根本的學問上奠定基礎,以後對於自己的修學,對於弘法利生,才能夠像古聖先賢一樣的效果,同樣的有深遠的影響力,否則的話是做不到的。  第八卷  這個善十一,看錶解裡面「行舍」這一條,上一次講到不放逸,現在我們接著講行舍,什麼叫行舍?實際上這是兩個意思,行就是行業,我們今天講行為、造作,舍就是不著相,可見得這是相當的功夫,舍的意思,也就是平常講的放得下,這個主要說的是第七識,因為在五蘊裡面,行就是指的第七識,受想行識。「由前精進三根」,它與不放逸,體相是相同的,體是相同的,不放逸的體是精進不根,這三根諸位要記住,就是前面講的無貪、無瞋、無痴,這個三善根,精進就是勤,是以這四個為它的體。  「令心平等正直」,這是善法,心在境界裡頭這是不能不造業,凡夫所造的是善、惡、無記,但是你所造作,你要是不能夠從心地放下,那麼你就決定與煩惱相應,所以這個裡頭有取捨得失,就會有這些東西,雖然造作,造作之後,能放得下,這個放得下,就是佛法里講的不著相,不著相,心才能夠平等正直,那麼這個平等正直是不是菩提心裏面所講的平等正直呢?給諸位說是的,菩提心是無漏法,換句話說,必須要我執破了之後,這個行舍才是與菩提心相應,那就是菩提心,我執要是沒有破,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這個人他對一切事看得很淡,雖然作事情很積極,但是什麼事情看得淡,能提得起,能放得下,這個就是行舍,所以它是世間的善法。特別顯示在諸天,像色界、無色界天,他們修學的是四禪八定、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我們用這四個字來解釋行舍,慈悲喜是行,雖然他修慈悲喜,他能放得下,他不著相,這個就是人家高明的地方,所以是三界之內的聖人;用慈悲喜舍來看行舍這個善心所,就非常的明顯,也很容易懂得。  善法最後一條是不害。「悲愍有情,不為損惱。」佛法裡面常講,慈的定義就是沒有瞋恨,一個人到沒有瞋恚心了,怎麼不順的境界,逆境裡頭不生一點瞋恚心,這是慈;悲就是不害,前面講的平等正直,平等正直的表現,就是不害,這個注注得好!雖然很簡單,對於一切眾生,不為損惱,損是叫他損失,就是講傷害,傷害到別人,惱是什麼呢?叫他心裡不高興、生煩惱,所以我們真正要想修善,作世間善人,在佛法,善人的標準就是這十一條,具足這十一條,在佛法裡面就稱得上人天的善人,決定不落三惡道,這個在人天裡面有殊勝的果報,所以經上常講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如果叫眾生起了煩惱了,心裡不高興了,這還算什麼菩薩呢?世間善法都沒有了,有漏的善法都沒有了,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提高警覺。  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家那個世界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們不善,我們對於一切眾生還有煩惱的這種行為,還有這個念頭,那與西方極樂世界怎麼能相應呢?我們再想想,我們對於一切眾生為什麼要傷害他?為什麼要使他生煩惱?什麼原因呢?還不是自己放不下,你自己真的要是什麼都能放下,你對於眾生怎麼會有傷害的心?怎麼會有傷害的事?所以由此可知,放得下是世出世間善法的根本!這個十一法,它的性質純善,決定不是惡,善心所只有十一個,這十一個雖然是善心所,雖然是非常之好,可是一般人來講我們都具足,但是力量太薄弱了,敵不過煩惱心所,就好象一個團體裡頭,這幾個人真正是好人,他人數少,力量弱,還有一幫惡人,勢力很大,人數很多,所以往往善人出不了頭,辦不成事,道理就在此地,既然學佛了,我們得盡心儘力培養這十一個善心所,遠離二十六個煩惱心所,才能夠作到世間善人,才能夠與善法相應。  再看底下這個表,根本煩惱六,根本煩惱的性質,與善心所的性質完全相反,它能夠惱亂眾生,那麼把煩惱歸納起來,這是有六個,這稱之為根本,根本裡面的前面三條,又叫做三毒,那是最嚴重的,可以說是根本的根本,這個就是貪、瞋、痴、慢、疑、惡見,諸位從這個表解里一看,就知道我們平常講的見思煩惱,前面五種是屬於思惑,後面的惡見,就是見惑,八十八品見惑,前面五條是八十一品思惑,見思惑就是講的根本煩惱,「貪瞋痴障破戒定慧三德。」我們要想成就戒定慧,你要是不把貪瞋痴三毒煩惱拔除,你的戒定慧就修不成,所以我們今天想想修道的人,在佛門裡面不管是在家、出家,你苦修了多少年,你為什麼沒有成就?你之所以不成就,那是因為你的障礙沒有去掉,這個就是自己的障礙沒有去掉,帶著障礙來修戒定慧,不能成功,所以諸位,特別是大乘佛法里講三慧,三慧是什麼?聞思修就是建立在慧的基碬上,聞慧、思慧、修慧,所以你想想不除貪瞋痴行嗎?決定不行!貪瞋痴不除,在佛法里不管你修那一個法門,你的果報只是六道裡面的有漏福報,你們要是不相信,你們大家都常常在念八大人覺經,你看八大人覺經安士高大師傳記裡面所講的他那個同學,他前世那個同學,明經好施,是大法師,經典通達,講經說法又喜歡布施,我們今天看到這樣的人,那好得不得了了,好得不能再好了,他沒有貪心,他也不愚痴,就是有一點瞋恚,結果怎麼樣呢?還落在畜生道,在畜生道裡面去享福,就像我們台灣拜的媽祖一樣,水神,作了龍王了,他是個蛇身,畜生道,去作神去了,諸位想想,多麼的可怕,這個就是說明貪瞋痴沒有除盡,怎麼修,六道裡頭有漏福報,這個問題太嚴重,所以諸位要想成就,要想在這一生往生,我們一定要把這六個根本煩惱拔除,特別是貪瞋痴,這個細相不要再說了,下面講慢。  慢是「恃己才能,於他高舉」,貢高我慢,總覺得別人不如自己,這個在百法論裡面,這百法論大概也快要印好了,解釋得很詳細,諸位自己去研究,在佛經裡面講慢有七種,可以分為三大類,這七大類我在此地,不必細說;而這個傲慢是與生俱來的煩惱,是很容易壞事情,是大障礙。所以禮記裡面曲禮,你看看一打開,儒家的教學,也教誡學生傲不可長。這個意思是傲慢人人都有,你要是沒有,你就成佛菩薩了;所以人人都有,希望你不要增長就好了。因為儒家講的世間法,三界六道之內的,你只要不增長就有好處。佛法講出世間法,超越三界,越超三界那這個東西要不得,有了這個東西,你超越不了三界,所以儒家是伏斷,佛法裡面要滅斷,不能有,那麼怎麼樣修這個東西呢?儒家教我們學謙虛,你看易經裡面六十四卦「謙卦,六爻皆吉。」,純是吉利的,六十四卦只有這一卦,其餘的每一卦裡頭,都有吉、有凶,唯獨謙卦裡頭沒有兇相,所以教我們學謙、學敬。你看禮的精神就是在敬,《禮記》裡面說得好,什麼叫做禮呢?自卑而尊人。你們想想,這是教我們作什麼?就是伏滅與生俱來的傲慢煩惱。孔老夫子自己就作榜樣,他對人非常謙虛,雖然是聖人,對於一個小孩,有的時候有事情,還得要請教他,自己不曉得請教他。入太廟每事問,孔子到太廟,太廟的情形,他熟悉得太多了,他還樣樣都問那些執事的人,這個表現什麼?謙虛、恭敬。佛陀在世的時候,你們看看《佛本跡經》,你去看看《釋迦譜》,《釋迦方誌》所記載的,佛陀在世時對於每一個人都恭敬,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現在學了一點點東西,就自以為了不起,眼睛長在頭頂上誰也瞧不起,這個不行!這個不會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學謙,要學敬。  所以大乘佛法裡頭修行的綱領:十大願王,第一個就是禮敬諸佛,第二個是稱讚如來,第三廣修供養,你們看看這三條,這個三條就是消我們自己的業障,實在是了不起,佛法給我們講的清清楚楚,我們自己不肯干,那有什麼辦法呢?每一天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是增長罪業而不能夠消除罪業,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要認真的去修學,連佛對於一切眾生都恭敬,都沒有架子,我們今天千萬不要認為一出家了,穿上圓圓搭衣,你們一切眾生見到我要頂禮、要恭敬,要對我供養,這個念頭錯了,我們憑什麼?佛菩薩明心見性,他都不是這個樣子,他都對人很謙虛、很恭敬,我們憑什麼?這個煩惱是與生俱來,就是它與第七識是同時的,第七識:四大煩惱常相隨,我愛;就是貪,我慢;就是傲慢,我痴、我見,這四大煩惱常相隨,是根本煩惱,不斷,那就是障礙,戒定慧修不成功。  底下一個是疑。這個疑,注得很清楚,「於諸諦理,猶豫不決。」這個我要給諸位稍稍說明一點,因為禪宗裡頭,常常講到,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這疑是煩惱?要曉得,禪宗裡面講的疑,字是一樣的,音也是一樣的,意思不一樣,這個疑是懷疑,猶豫不決;諦、理,我們講是真理!聖教,猶豫不決!懷疑!懷疑怎麼樣呢?他不相信,這個就是煩惱。禪家所講的那個疑,不但是禪家,我們研究教也是如此。學佛的人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他也是猶豫不決,但是相信,而是自己程度不夠,所以這個疑它裡頭沒有煩惱,因為他是肯定的,自己程度不夠;那佛說的是對,沒有話說,我們在求證,所以這個才有開悟的希望。  譬如佛給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也沒見過,過去也沒有聽過,一般人聽了這個不相信,哪有這個事情?這個東西根本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理想國,那這個就是煩惱裡面的疑了。這是煩惱,障礙了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障礙了他的解行,這個是大煩惱。那麼我們聽了佛講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也沒見到,但是我們相信佛,佛說的總不錯,我們照這個去修,雖然去修,境界沒有現前,這個就叫做疑情。帶著疑情,不斷的去修,你要是得到功夫成片了,有點消息了,這就小悟了;再進一步到事一心,親證到這個境界了,這就大悟了,證到理一心,徹悟了,大澈大悟;這個就是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是這麼個道理。  那麼在經論裡面講這個疑,依六事,這個六事,這是煩惱。  第一個是不聞正法。沒有佛教弘揚的處所,這個處所太多太多了,我們不要說別的地方,拿我們地球來看,我們這個地球上,多少個國家,多少人民?有佛法的地方有幾處呢?沒有佛法的地方有幾處呢?簡直就不成比例,不聞正法,可以說知見都不正!他對於真理當然懷疑,這是一類。  這二類是見師邪行。譬如拿世間法來說,漢朝的大儒馬融,這個諸位都曉得,鄭康成的老師,鄭玄的老師,真正大學問家,他的私生活好象不檢點,他教學的時候,還要搞一班女樂在那裡唱歌跳舞,他在那兒欣賞,他那個講堂,這一面對著學生,這裡有一個布幕,有一個布簾拉起來,後面就是他的歌女們在唱歌跳舞,他在欣賞;所以有些學生上課就不用心,老師是這樣的,所以大家眼睛,心都注意到後面去了,他有這個愛好。可是鄭康成在他那個地方三年,也坐在底下聽講,從來沒有往後面看一眼,所以鄭康成在那個地方三年,回家去了之後,他給學生宣布,得到他的東西只有一個人,鄭康成一個人。馬融心量很小,鄭康成回去之後,他就派人在半路上行刺,想把他殺掉,不希望將來有人比他高,這馬融心量很小。鄭康成很聰明,小路溜掉了,高明,老師嫉妒學生,邪行,就不相信。可是鄭康成人家是君子,漢朝一代的大儒,他對他的老師還是尊敬,不管老師對他怎麼樣,他總是把他看著老師看待,這個是對的。  那麼在佛法裡面,老師邪行,這也是常見,不能因為這個就不相信了,就懷疑了,障礙了自己。譬如羅什大師,當年到中國來弘法的時候,因為他太聰明了,所以那個時候,姚興作皇帝,送給他十個宮女去侍候他,他也不能不接受,不接受人家不讓你弘法。好,為了要弘法利生,接受。學生不服氣了,你教我們要遠離女色,你還有十個漂亮的女孩子來天天陪著你。不服氣了。所以他表演了,羅什吞針,但是這個事情是真是假?只有傳說,究竟是不是有這個事情?我們也不曉得,很難考證。像這些事情要能信得過老師,如果對於這些信不過的時候,損失是自己。如果講到密宗裡面,那個邪行就更多了,你要是這樣也看不慣,那樣也看不慣,你對老師起了懷疑,那你什麼都學不成。密,為什麼密?就是很多地方是反常的,是不合乎禮法的,不能讓人知道的,就是不能公開那個修行法的。他為什麼不能公開?實在講,是大家程度不到,程度到了,佛法哪有秘密?沒有秘密!諸位曉得,佛法裡頭沒有秘密,就是那一類的修行方法,是我們一般人觀念裡面不能允許的,但是人家是修行,是一種高水平的修行方法,我們看到了會發生誤會,會以為那是邪行。  所以我們讀《華嚴經》,諸位應該曉得,我們這一次《華嚴經》,上次我跟大家講,歡迎諸位複印,現在也不必要複印了,人家發了大心,一個獨資印一千部,全部精裝,將來我們同修當然一個人可以送一部。而且這個《華嚴經》,我昨天晚上動了一個念頭,既然人害這麼發心,我們也作一個特別的發起,我們這個《華嚴經》的名稱,昨天晚上徐醒民到我這兒來,我跟他研究一下,叫他作一篇序文,我們這個版本,將來是《華藏連氏九九華嚴》,我們也不是《八十華嚴》,也不是《四十華嚴》,也不是《六十華嚴》,我們是《九九華嚴》,九十九卷。這個怎麼來的呢?所以一定要寫個序文。為什麼「連氏」呢?就是連居士他一個人發心的,這個印法是從這裡才開始,過去沒有印過,《八十華嚴》取前面的五十九卷,後面接《四十華嚴》,這樣子合起第一部《華嚴經》,一共是九十九卷。這個提倡的,是弘一大師提倡的,你們也許很多人看到過,弘一大師華嚴集聯,《華嚴經》裡頭集的對聯,他裡面有一篇《華嚴經》的讀誦方法,所以他的提倡就是我們讀《華嚴》,應當是從八十華嚴第一卷念到五十九卷,然後接著念四十華嚴,這樣一共是九十九卷,是我們中文本裡面,最完全的譯本。所以我們圖書館過去印過《八十華嚴》,也印過《四十華嚴》,可是沒有想到把這個合起來印,所以這次印,我們把它合起來,訂的題目就是《華藏九九華嚴》的版本,從我們這個地方開始。將來在印經史我們也會入名的,我們是《九九華嚴》,九九是從這兒來的,這是最完整的版本,也是最珍貴的版本。連居士很難得,發這個大心。  《華嚴》裡面諸位讀,這三章都讀過,我們看到邪行,善財童子是學生,勝熱婆羅門愚痴行,貪瞋痴,他就是愚痴,甘露火王瞋恨,密娑伐多女貪慾,這三位善知識表現的是貪瞋痴,清涼大師在勝熱婆羅門章裡面,一開頭就解釋,貪瞋痴就是戒定慧,所以佛門裡講煩惱即菩提,生死印涅盤,他們所修的是高級的修行法,但表現的呢?邪行!而且是極端的邪行。善財童子參訪甘露火王那一章你們細細去看看,他看到那一章的時候,都有一點不大敢接近,都懷疑了,諸天天神多少次的勸他,他才相信,才不再懷疑。因為甘露火王對人,簡直是就跟地獄一樣,殺害眾生太殘酷了,接觸之後,甘露火王是大慈大悲,但是在形相上看起來,那是暴君,不講理的,獨裁、專猘,哪裡曉得他是大慈大悲?所以這個也是很能教人誤會,使人退心。  還有一種就是知見不圓,也是懷疑,見到他所信、所受的種種意見差別,這個普遍呈現在我們現前佛教界里。譬如初學的人,他去見幾個法師了,走了幾個道場了,看到每個人講法都不一樣,每個人作法也不一樣,他懷疑了,這個就是知見不圓。所以學佛初學的人,你看自古以來主張是一個老師、一個道場,就怕這個。你走多了、聽多了、看多了,問題都來了,就產生障礙了,到最後沒有法子教。  第四種就是自己太笨了,太愚痴了,俗話說不開竅,老師怎麼跟你講,就是不覺悟,這也是很困難。第五種這是講佛法它有甚深的法性,絕不是一天、兩天,幾年功夫就能夠了解的,就能夠透徹的。第六條從教相來說,是博大精深,確實也叫人很難相信,所以有這六種原因,一切眾生起這個疑罩,障礙了自己學佛。這個五條就是見思煩惱裡面的見惑。  惡見,開出來五大類,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我們簡單說一說,身見: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個是很大的錯誤,孰不知身不是我?執著這個身是我,是一切眾生的通病,而且是堅固的執著,這一個執著不打破,不但你無法入道,那個道的門在那裡都不曉得,所以你看小乘須陀洹,這是入門,入門的資格就是把這個五種見,這個惡見統統都斷掉了,這個分配在三界裡面一共是有八十八品,我們曾經詳細的給諸位說明過,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才證個小乘須陀洹果,小乘入門了,那麼這五種見惑要是不斷掉,在門外,小乘的門外。那大乘更不必說了,大乘的入門,還得要破一品法執,我執斷盡了,還要破一品法執,這才能叫大乘入門,我們要是以《金剛經》來說,破四相,小乘破我相就可以了,就入門了,這就證須陀洹果,大乘怎麼樣呢?還要破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才能入大乘之門,大乘之門是圓教初住菩薩,這是大乘入門,小乘入門須陀洹果,那就是要這個見惑,把根本煩惱這六大類統統斷盡了,證小乘阿羅漢果,在我們念佛人講,得事一心不亂,由此可知,五見五條統統都破掉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得到一個功夫成片,帶業往生,也能夠預知時至,有這個能力。所以怎麼樣說,都得要破身見,這個五種是錯誤的見解,一定要遠離它。  相對的見解,凡是屬於相對的都是邊見,執的是兩邊,這也是一種執著。底下舉出一個例子,譬如說執著斷、常、空、有,斷常這是兩邊,斷是一邊,常是一邊;空是一邊,有是一邊,凡是這樣的見解,都叫作邊見,我們也可以講是偏見,見解不圓滿。第三種叫邪見,邪見特別是謗無因果等,不相信因果報應,這個是邪見,因為因果報應確確實實是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古人常說,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一定有果報的。還有一個解釋就是除了這四種見解之外,一切不正確的見解,都可以歸納在這個裡面,所以邪見的範圍,包括的很廣。  底下兩種,我們要特別注意一下,因為這個在佛法里是說的很多的。一個叫見取見,一個叫戒取見,特別是歐陽大師,就是歐陽竟無,他老人家說所有的宗教,都是戒取見,所有的哲學,都是見取見,他在民國十二年發表這個講演的時候,一般人都不服氣,要跟他辯論,可是他說的還是有道理,換句話說,所有宗教、哲學都無所取,所以他說佛法非宗教、非哲學,就是從這說的,所有宗教都是戒取見,所有哲學都是見取見,這個都是我們佛教不要的,都是要遠離的,你們看看他那兩篇講演,《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裡頭,說得透徹,講得很有道理,這個「見取見」跟「戒取見」都是成見,這兩種都是成見,都是錯誤的執著;一個是在因上的執著,一個是在果上的執著。  見取見呢?經論裡頭一般的解釋是非果計果,其實那不是一個究竟的果報,一般誤會當做果報,譬如說一般宗教,以為天堂就是永生的地方了,到那個地方就不生不滅了,所以追求這個果報,那裡曉得,天也不是究竟的,也有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不是究竟的;印度許多外教,把四空天、四禪天當作涅盤,這個也是誤錯的,到壽命完了的時候,自己又發生了疑惑,我證到涅盤,怎麼還會退墮呢?怎麼還會輪迴呢?那裡曉得那根本不是涅盤,所以這個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確確實實不是果報,誤會以為是果報,這個講的是一般哲學,所有的哲學到今天,他所說的宇宙人生的結論,都有問題,都不是究竟的,都不是真實的。那麼為什麼說宗教是戒取見呢?  戒取見是講修因,非因計因,換句話說,錯誤的修行的方法,譬如我們就拿宗教來說,一般人說要升天堂,我們信了上帝就能夠升天堂,這是錯誤的,沒有這個道理,你要想升天堂,天堂是有,去天堂有去天堂的條件,絕不是信了上帝就可以去的,這個是錯誤的,欲界天要修十善業道,欲界夜摩天以上還得要加一點定,是未到地定,並沒有修成功,它是要以十善業道作基礎,你要再往上面色界天去,那一定要修四禪八定、四無量心,所以絕不是說信了上帝就可以去,沒有這個道理。同樣的道理,今天的佛法真的變成宗教了,本來不是宗教,變成宗教,一般人誤會了,以為我信了佛,佛就會保佑我,我念佛了,將來就可以往生,那有這個道理呢?信了佛,信的後頭還有解,解之後有行,才到證,不是說信了就證,解行不要了,那有這個道理?說信了就能證的話,那這個變成宗教了,變成戒取見了,所以這是錯誤的。  我念佛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戒取見,沒有搞清楚,念佛要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心裡還是亂糟糟的,這不行,那就是憨山大師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念佛是要得一心不亂。經上講的清清楚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條件是在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是功夫,心不顛倒是福報,臨命終的時候,沒有病苦,心不顛倒、預知時至,這是你的福報,這樣才能往生。不是說念了就能往生,念,是要達到這個目標,這個水準,達不到這個水準,不行,就好象你們在學校念書一樣,我念書,將來就可以得個學士學位,得個博士學位,那是錯誤,那就是戒取見,念了書還要經過考試,考試及格了,學位才能拿到。不是我念了就行了,念了考試不及楚,也能拿到嗎?不行!拿不到的,所以這個裡頭要把分清楚,什麼叫戒取見?什麼見取見?這是六條根本煩惱,我們講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它生的,斷煩惱呢?會用功夫的人,從根本斷,這個效果最殊勝,也能夠節省時間。  所以你曉得這個十條,惡見底下開了三條,這十條是根本,我們在日用平常生活當中,就要在這上下功夫,要覺悟,不為煩惱所轉,我們的心才能夠得到自在,才能夠得到清凈,隨煩惱是與根本煩惱相應的,也就是從根本煩惱所生的,一共有二十大類,這二十大類裡頭也分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什麼叫小隨呢?小隨的意思是自類俱起,這個自類就是在它的範圍之內,一共有十條,小隨煩惱有十類,這十類會自類相生,換句話說,它會起連帶作用,第一個是忿,忿就是不高興,我們一看這個忿、恨是根本煩惱裡面瞋煩惱所生的,它與瞋相應;覆,是穩藏罪業的意思,就是覆蓋,我們今天講飾非文過就是覆這個煩惱,它是從疑裡面生出來的,每一條諸位一看就曉得,總不外乎前面六個煩惱是根本,它這個算是枝葉。  底下批註:忿是「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每一個人都喜歡得利益,如果與自己的利益相違背了,心裡就不高興,諸位要曉得,這個要不得,這個都是知見上錯誤,對於宇宙人生事實真相不能了解,所以才會有這個毛病,如果你真正明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這個煩惱就沒有了,在命裡面有的,該得來的,什麼時候再來,一定會現前;命裡頭沒有的,得來被人家拿去了,心裡也不懊惱,為什麼呢?沒有嘛!如果命裡頭有的,我得到這個東西,人家拿去了,拿去了又回來了,這命裡頭有的,人家拿去了不回來的,命裡面該沒有。所以一個人真正能夠相信命運,這些煩惱都少了,你通達佛理,那就更沒有煩惱了,心更清凈。所以學佛確實要從了凡四訓學起,了凡四訓就是告訴我們命運確實有,而且這個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自己可以轉移,自己可以改變,只要你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命運操縱在自己手上,這個多自在,連壽命都在自己手上,我們要長壽就長壽,俗話常說,好象這個命運是不由人,閻王叫人三更死,小鬼不敢留人到五更,那是什麼?命運確實是一定的,但是你自己懂得理論,懂得方法,自己可以改造命運、轉移命運,那閻王對你也無可奈何,也沒有你的辦法,真能作得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不是做不到的,所以這個忿恨心,如果有這個煩惱起來,自己一定要覺悟,對於自己大不利,於人於事不相干。  第二個是恨,恨這個煩惱比忿又要嚴重一點了,總是先心裡不高興,得不著懷恨,「由忿為先,懷惡不舍」,這就恨了,記在心裡,念念不忘,這就恨。第三是覆:「恐失利譽」,利是自己的利益,譽是榮譽,「穩藏自惡」,自己作的惡,不願意發露,在懺悔裡面發露,發露什麼?自己作的過惡,希望別人知道,知道,人家當然要罵你,要指責你,責備你,這個一罵、一誹謗、一指責,就報掉了,所以世出世間聖人都教我們,積陰德,什麼叫陰德呢?就是我們作的一切善,不要教人知道,人家要是都知道了,這個讚歎一下,那個恭維一下,報掉了。所以作的惡事情,希望人知道,馬上就報掉,我們以後不受惡報;我們作的善,要穩瞞著,不要讓人知道,我們的善愈積愈厚,這個就叫陰德,文昌帝君陰騭文,就是教人作好事人不要宣揚,不要作一點好事,唯恐別人不知道,到處去宣揚,那個好事一面作一面就報掉了,就沒有了;相反的,你作的惡事,不願意人知道,你的惡就愈積愈厚,那個善呢?統統都報掉了,你來生必定墮惡道,你說我作了多少好事,好事統統都報掉了,沒有啦!報紙、雜誌給你一登、一宣揚,好事沒有啦!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唯有積陰德,後來才有真正好的果報,這個覆是覆罪。  惱,「忿恨為先」,這個惱就是發脾氣了,恨是懷恨在心,沒有表現在臉上,惱是露在臉上了,所以「忿恨為先,追觸暴熱。」火爆的脾氣發起來了,這個是惱,都是由瞋恨這個煩惱里生的。底下一個是嫉。  嫉是嫉妒,嫉妒的相是「不耐他榮,妒忌為性。」看到別人得到利益了,得到榮譽了,自己心裡很難過,要想方法來破壞他,障礙他,這是嫉妒。孰不知對別人並沒有傷害,傷害的是自己,這小隨煩惱裡頭,嫉妒是很麻煩的,那麼這個嫉妒之心,可以說與生俱來的,很壞事,容易障道,下面一個,是從貪來的。  慳:「鄙遍財法,不能惠舍。」就是對自己已經得到的財與法,不肯布施給別人,我們曉得,財富之得來,是從布施當中得來的,智能、技能這是法,智能、技能能夠比別人高,是因為你修法布施所得的果報,換句話說,我們這一生當中所享受的果報,所得的財富、富貴,是你前生財布施所得來的,今天聰明智能是你過去法布施的果報;你今天的健康長壽,是你的無畏布施得的果報,譬如今天有人說怎麼樣運動才能健康,那是治標不是治本,本,是在無畏布施,布施是因,健康、長壽聰明財富這是果報,你不修因,那來的果報呢?現在可能有了財富了,有富貴也有聰明、有健康長壽,如果我們這一生再不繼續修,這個果報享盡了,來生就沒有了,如果你這個福報不太大,現在有,現在你不修,好了,到晚年你沒有了,這種情形,我們看得太多太多了。  我親自看到的就很多,年輕的時候得志,功名富貴財富都有,到晚年的時候,可憐!連一個照顧的人都沒有,孤苦伶仃,像這種人在社會上太多了,雖然是有兒女,兒女也都不錯,統統在外國,你病了、死了也沒有人照顧,可憐!所以老年退休的時候多可憐,有兒女等於沒有,不如我們從前農業社會,兒女在面前,兒孫在面前,真能盡孝道,頤養天年,現在是工業社會,都鼓勵念書念好書,拿到博士學位,出國去,留洋去,一留就不回來,兒子就完了,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觀念呢?兒女在國外都發達了,自己老夫妻兩個孤苦伶仃在台灣,這個現象我們看得太多了!沒有人照顧。你要是肯布施、肯修福,能夠布施年輕人,你兒女沒有在,年輕人常常來看你,跟你自己的兒女一樣,那就不一樣!所以諸位要想到自己果報,果報是自己修,你不肯修,就得不到這個果報,所以佛法教我們修布施、修財布施、修法布施、修法布施、修無畏布施,但是你得有善根,一說,你聽了就歡喜,就真肯干,這個人有善根,這個有福德,你像我們辦大專講座,這個培福是最殊勝的機會,那裡有這麼多學生在一起的時候,你胥在這裡修福,心地清凈,都在這個地方學佛,難得!好機會!所以大家熱心出錢、出力,印送教材,這是機緣,給你說了,你肯發心,這是你有福報,你有善根,那麼現在有這個機會,這個機會不碰到了,如果你想作,沒有這個機會,你也作不成,善根、福德、機緣統統都有,一說就歡喜,就肯干,真正是難得,所以我們對於財、法都要布施,印經,財法都有了,又是財又是法,這兩者都有。下面一條是誑。  誑:「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誑是誑妄,就是故意裝出那個樣子,好象有道德、有學問,教人家恭敬、教人家供養,這是誑。  諂是諂媚、巴解,我們世間人講諂媚、巴解人,其目的無非也是為了名聞利養。  第九是害,「損惱有情,心無悲愍。」這就是起害人之心,造害人之業,對於別人傷害、破壞。  最後一個是憍,這個憍是驕慢,我們現在講驕傲。「於自盛事,染著醉傲。」自己有點長處,是別人所不能及的,自己就很驕傲,我們今天世間講值得驕傲,值得驕傲,值得煩惱!我們學佛人應當要痛戒,這個十條是小隨,它可以一生起會連帶好幾個,自類俱起,這是小隨煩惱。下面有二條是中隨,中隨比它要嚴重了,為什麼呢??它自類俱生的時候,它往往是一樁事情,不會影響全局,所以稱之為小隨煩惱,下面中隨是遍不善性,凡是不善心所的必定有它,不像前面,前面不善心所,有這個可以沒有那個,但是這個一定會有它,無慚、無愧,在善心所裡頭有慚、愧心所,那麼無慚、無愧就是與慚愧相反的。  無慚是「不知自短,輕拒賢善。」不曉得自己的缺點,不曉得自己的過失,對於賢人好事他要排斥,以要拒絕,這個是無慚。無愧是「不顧世間,崇重曉惡。」就是世間的輿論,別人的指責,他根本不在乎,臉皮厚,前面的無慚是良心黑,無愧就是臉皮厚,今天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人提倡,叫厚黑學,厚黑一派就是無慚、無愧這一派,換句話說,這種人什麼壞事都作得出來,這就是根本煩惱裡頭,撥無因果:邪見,他不相信因果報應,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不相信,所以在自己本身來說,沒有良心,對外面則不怕任侗人及輿論的指責,他無所謂,這煩惱比前面要重得多了,這二條叫中隨。後面大隨的意思是遍染心所,換句話說,八個識多少都要受影響,都能教心不清凈,所以它叫大隨。  第一個是掉舉,掉舉就是心不定,我們講七上八下,你想用功靜坐一下,坐下來,心裡頭妄念紛飛,不知道來了多少妄想,這就叫掉舉,教你的心靜不下來,所以掉舉與昏沉是兩個嚴重的煩惱,我們想靜,靜不下來,這是一般人都有這個現象,另外不是掉舉就是昏沉,譬如你坐下來想靜一靜,馬上打瞌睡了,特別是在佛七當中,諸位能看到的,佛七止靜的時候,有許多人不但睡著了還打呼,呼呼大睡,那就是昏沉,另外一個是坐的時候,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那就是掉舉,他的神情不穩定,這都是障礙,這個都是煩惱。掉舉它障礙行舍,昏沈障礙輕安,諸位看看批註就曉得了。下面一個是不信。不信就是善心所裡頭信的反面,善心所裡頭第一個就是信,它這個不信,不信實德能,「於實德能不忍樂欲,障凈信。」那麼我們可以說是它對於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法,他不相信,不相信,他就不肯修學,當然所有的功德利益他就得不到了,所以是「信為道源功德毅」,這是不相信。底下是懈怠。  懈怠,這個懈怠也是很麻煩,我們所有一切的修學不能成功,都是懈怠懶惰,懈怠就是懶惰,所以我們要想方法來對治,就是一定要精進、要勤奮,來對治懈怠這個煩惱,無論是作事、求學、修道,都要勤;你不勤的時候,必定這個煩惱起來,對你會產生很大很大的障礙。底下這個是放逸。  放逸就是我們現在講,作事情馬馬虎虎、隨隨便便不肯認真,這個雖然是不懈怠,但是不能成就,就是不能認真去作,「不能防染修凈,障不放逸。」所以說作事、求學、修道我們要認真,要負責,不能夠隨便馬虎,那個作等於沒有作,作的不徹底、不究竟,所以要特別注意這些小地方,小地方你都能夠顧慮到,那大的不必說,當然能夠作的很圓滿。  第六個是失念,「於諸所緣,不能明記。」失念就是忘掉了,我們現在講忘記了,以念佛來說,功夫間斷了,這個是失念,失念時就落在無記裡面,你的功夫提不起來。  第七個是散亂,散亂就是對所緣的境界,心不能專註,就是作事情不能專心。諸位曉得,專心才會有成就,不專心不會有成就,所以要能夠專心,佛法裡頭的定,定就是治散亂的。  最後一個不正知,換句話說,見解上的錯誤,「於所觀境,起錯謬解。」就是錯誤的見解,這個它就是從邪見裡頭生出來的,不正知。正知,實在講相當不容易,我們自己正知見沒有現前,那我們就要依聖教,世出世間的聖教,才是正知正見的標準,雖然不是我們自己的正知正見,如果我們循著這個路線去走,也等於是我們的正知正見,但是必須到我們親證到的時候,才是我們的正知正見,沒有親證,我們取聖人的知見,作為我們自己的知見,這也算是正知正見,不會錯誤的,所以在修行沒有開悟以前,經論就是修正我們知見的,戒律是修正我們行為的,到了我們證果之後,那它是給我們作印證的,就是我們的知見跟它比一比,一樣不一樣?那就作為印證的,經律論是印證我們知見及行持,在沒有開悟之前,它可以作為我們見解行為的一個指導標準,修學的標準,這個二十種稱之為隨煩惱。下面有四個心所叫不定法,那就是說,它不定是善是惡,要看事,要看它所緣的境界而定,本身上是不定的。  第一個悔,「追悔往事」,為什麼它叫做不定法呢?你看往事,你要看往事是善是惡,這個悔就是後悔,如果說是一樁好事,他很後悔,我這個事情沒有作,這個悔就是善的;如果是一樁惡事,他後悔,這個事情我沒有作,那這個就是惡的,譬如說見到怨家對頭了,我後悔為什麼沒有把他殺掉,這個後悔就是惡的。如果遇到好事情,這個事情我為什麼沒有作,這是善的,所以它不定,不定是善惡,要看他的事情,但是它能障定,就是你這一後悔,心動了,所以佛法里這個東西不能要,就是不要後悔,無論是善是惡最好都不要後悔,因為你每後悔一次,你的阿賴耶裡頭以前這個印象加深,所以佛法裡頭教我們不要後悔。  第二個眠,就是睡眠。睡眠「令身昧略,不自在,障觀。」睡眠是昏沉的境界,這個怎麼說也是不定呢?必要的睡眠這是善的,睡得太多就不善了,譬如講過去修道的人、修行人,佛給出家人,出家人是一心修行,什麼都放下,心是清凈的,所以佛規定睡眠時間,四個小時,中夜睡眠,中夜睡眠,中夜就是晚上十點鐘到兩點鐘,這個是正常,是善的,我們世間人的標準,加了一倍,八小時,好!我們就訂八小時,八小時的標準就是善的,正常的,那你要是一天睡十小時,十二小時,這叫貪睡,那這就不善了,所以睡眠我們應當從八小時要能夠逐漸逐漸的減少,這個就好。如果從八小時逐漸逐漸的增加了,這個就不好,就教我們昏睡的時間加長,對於我們用功,在時間上來說是損失了,提不起觀照的功夫。有定功的人他是沒有睡眠的。所以這一點在此地附帶告訴諸位,說某人有定功,如果他盤腿在那裡坐,這個哪能叫定呢?這個不叫定。這是什麼呢?這是盤睡覺,不是躺著睡、坐著睡,坐著睡那有躺著睡舒服呢?對不對?所以這個諸位要曉得,真正入禪定的人,你看佛菩薩塑的像,身一定是正直的,挺起來的,他坐一天也是這個樣子,兩天也是這個樣子,三天也是這個樣子,絕沒有疲倦的容貌,這個是真的定;面上帶著疲倦,這個就不是定,那就是睡覺,我們要能夠辨別得出來,甚至於我看到人家打坐的時候,那個頭簡直跟腿勾在一起了,某人定功很深,我也點點頭,不錯,他定功是很深,那總不能誹謗人,他在打瞌睡的時候,這個時候要不得,那是傷人,是不是?所以他怎麼說我們就隨他怎麼說,但是我們自己要清楚,自己不能迷惑顛倒,他是真定或是假定,我們曉得,所以真正有定的人不睡眠。  底下兩個是尋、伺。尋、伺那也要看他什麼事情,尋伺在我們中國儒家所講就是審問慎思,儒家講作學問功夫它分五個階段,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個在佛法里就是聞思修,博學是聞,審問、明辨這都是思慧,都是思,篤行是修行,那麼尋伺就是審問、慎思,審問這個形相比較來得粗,慎思是來得微細,「於法推求,未審細察,令心粗轉。」這是尋,對於世出世間學問看他所學的東西是善是惡,所以他不一定,思呢?也是「於所尋法,數數推求,令心細轉。」就是愈研究愈清了,前面是僅得其皮毛,後面能夠得其精髓,這就是有深度了;諸位要曉得,這個尋伺在修行上是個障礙,有了尋伺,觀法就觀不成了,所以它障道,為什麼呢?諸位要曉得,尋伺用的是第六意識,我們今天講研究,研究用什麼心?用第六意識心,你用第六意識心去深究、去研究,佛法教你依文作觀,你這個觀想就沒法子了,它在那裡打閑岔,它在那裡障礙,所以佛法跟世間法的修學不一樣,佛法教你離心意識,那怎麼可以用它呢?這個是完全用意識心,就是用分別心。那麼心所法到這裡是告一段落。  下面講的是色法,一共包括了有十一類,就是五根、六塵,這個表裡頭列的很清楚,色是心王與心所變現來的相分,換句話說,就是心、心所的相分,這在四分裡頭跟諸位講過,所以它底下說,「二所現影」,這個相,叫它做形相,就是雖有,但不是真有,是幻有不是真有,實際上這些色法是當體皆空,此地的分類,五根是眼、耳、鼻、舌、身,這是講我們自己的根身,這個五類是屬於色法,六塵就是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但是這個法塵,法處它是一半屬於心法,一半屬於色法,那麼我們講法塵,是講法處裡頭的一分色法,不說它的心法,心法包括在心、心所裡面,只說它的一分色法,這也是必須要了解的,如果對於色法認識不清楚,我們對這個裡面會起分別、起執著,那麼這一切妄想、煩惱都會被它勾引起來,這是你不了解它的真實相,它會產生這作用,如果對它的真實相通盤了解了,那就得自在了。色法你可以自在的受用,不生煩惱,為什麼呢?因為色法是依他起法。我們看看《華嚴經》裡面,毗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你看他那個享受多自在,這是在經前面看到毗盧遮那如來;而這個經的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那個是諸佛菩薩示現的受用境界,又是多麼自在!這一前一後,你仔細去觀察一下,都是一真法界,自在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你懂得色法,它的真實相,就得自在,不為色所迷,就是不為色法所迷,受用而不迷。  我們凡夫之苦在那裡呢?受用迷在裡頭,這個才生了無量無邊的煩惱,表解裡面講的,它是先比喻來說,心王好比是太陽,心所好比是星星,沒有影相,這個從體上講,沒有影相,那麼色好比是它放的光,光就好比是影相,這是從比喻上說,實在講這個比喻,很不容易比喻得恰當,我們曉得古人有這個說法而已。  這個色是怎麼來的?心、心所變現的,怎麼變現的?《唯識論》裡面給我們講,這個色身,有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無明,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起信論給我們講的不覺,不覺就是無明,換句話說,把我們靈明覺知的心迷了,這一迷,這個心就變成了一個頑虛空,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虛空,我們現在的這個虛空,諸位要曉得,是漆黑一團,這是虛空的相,我們今天這個虛空,你們諸位想一想,如果沒有太陽、沒有月亮、沒有星星、沒有燈光,虛空的本來面目,你就看到了,虛空是黑的!所以密宗裡頭有個法叫大黑天,大黑天是什麼呢?就是虛空,就是無明,本來是光明的,一下迷失了,就一團漆黑,我們在日蝕的時候,諸位能感覺到,日蝕的時候,白天月球遮了太陽,你看立刻就變黑夜了,所以這個天空是黑的,這個虛空黑叫頑虛空,這個在細相裡頭叫無明業相,這是我們要講色的根源,要從這個地方說起。這個地方雖然有色,還沒有形體,有這個再一變,變成了轉相,轉相就是妄動,有妄動就變成了現前這個色法了,這十一類的色法,就變現起來,所以頭一個是無明,我們也叫著根本無明,或者叫它做身相無明,這身相就是一切現象,這個色法都是從它這兒生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像《楞嚴經》上說的,無明及四大妄色,這個就是講的受想行識所造的,五蘊,色從那裡來的,色是受想行識所造的,第三個原因呢?這愈說就愈粗了,就是見分求這個境界,見分它要見,要見沒有相,沒有相它偏要見,這個偏要見就無相裡頭生妄相,妄相現前之後,它在妄相裡頭迷惑顛倒,在妄相之中取少分以為是自身相,取少分的相分以為是自身相,取阿賴耶少分的見分以為是自心相,那裡曉得身心這個相都是虛妄的,都是不實在的,那麼此地的色法,單單指這個身相,因為此地不講心法,所以它是這麼來的,你要是把這個來源搞清楚了,你對於一切色法不執著了,為什麼呢?心、心所變現的,當體即空,根本就沒有這個事情,所以你儘管自在去享受、去受用,絲毫不執著,這個裡頭沒有過失,佛法裡面講離苦得樂,才能真正得到樂!所以要離一切色相,是離一切執著的色相,而不是離一切依他起的色相,依他起的色相,那能離得掉呢?所以離是離遍計所執,就是我們常講的即相離相,即相是即依他起之相,離相是離遍計所執之相,這個裡頭並不矛盾。  下面這個表解裡頭這色法,這就是色的定義,這裡頭說三條,所以稱之為色法,它一定具備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是「有見有對」,對是相對的,那麼這個見就是六根所能夠接觸得到的,這個叫見,這是浮塵根,我們現前的眼耳鼻舌身。第二個無見有對的,凈色根,凈色根是清凈四大,我們見不到,但是它是有對,它與色塵相對而起的。第三種是無見無對,無見無對是法塵,法塵裡面一分就是前面我們所講的五塵落謝影子,是無見無對的,這個統統是就現象上來講的,後面這個圖諸位自己去看,再看這一面,給我們講明法處,法處裡面有一分是色法,一分是心法,我們通常講法塵,就是講這一分色法,我們稱它為法塵,法處所攝之色。  再看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所謂不相應,就是這個二十四法它不與心相應,也不與心所相應,亦不與色相應,可是與心、心所、色都脫不了關係,為什麼呢?從它們變現出來的,雖變現並不相應,像古德的比喻,比喻得很好,譬如說他畫一個人的像,有甲乙丙三個人,它這個像畫甲的頭,頭是照甲的頭畫的,身材是照乙的身材畫的,手腳是照丙這個人畫的,都有所依據,那麼你說這個人是誰呢?你說甲,頭像甲別的不像,你說乙,身材像乙,手、腳、頭不像,所以他既不是甲,又不是乙,也不是丙,可是它又離不開甲、乙、丙,不相應行法就是這麼個意思,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它與前面心、心所、色法是脫不了關係的,但是它不是它那一類,所以它不能歸到它那一類,單獨再立一類,它是心法,但是是不相應的心法,前面那個心法,它與心王相應的,這個與心王不相應。  第一個是得,得就是得失的得,批註說:「於三性法假立獲得。」底下說:「依善惡等增減分位假立。」這個得,就是得失,三性,就是善、惡、無記,指這三種性質,所謂得,就是增加了,失就是減少了,它底下講依三性:善、惡、無記等增減分位上假立的,分是區分,從這個增減區分上來建立的,如果一分一分增長了,我們叫它做得了,減少了叫它做失了,失就是不得,用這個名詞,怎麼說它不相應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譬如說我們得到錢了,我得到錢,這個我,是心法,心、心所、心法,錢是色法,今天鈔票也好,硬幣也好,它是色法,我、錢,這個得,諸位想想,得是什麼法?單單從「得」說,它不是心法,不是心所法,它也不是色法,今天我們講這個二十四個不相應,拿今天的名詞來講:抽象的概念,根本沒有這個東西,抽象的概念嘛!你說心、心所,有這麼回事情,你說這個色法,也有這回事情,所以「得」是個抽象的概念,根本沒有這個東西,可是,它確實有這些概念,這個概念,你要是不明了,不曉得它,它會障礙你,它會妨礙你修證,所以你要明了它,它就不妨礙了。我們把它講到修行證果上來說,你說,修行得道了,那就壞了,為什麼呢?那個得是不相應行法,所以心經到最後告訴你無智亦無得,那個得就是不相應的這個得,你要以為真的將來,我得到無上菩提了,你決定沒有得到,你得到只是抽象錯誤的觀念,不是真正得到,你要是把這個概念統統舍盡了,那叫真得道了,所以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我們學道的人,要想真正能有成就,第一個事情就是把得失這個觀念要突破,你心就自在。  我們凡夫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希望得到,得到又怕丟掉,這個多苦!你要是得失沒有,你多自在,得到的時候不歡喜,失掉的時候沒有煩惱,你多自在!所以這一個苦惱是自己找得來的,根本沒有這回事情,你自己找的,那麼這二十四個不相應的性質,與這個都相同,在此地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不能給諸位細講,好在這個細的,參考書籍很多,百法的註疏大概快印好了,印好之後,我們首先贈送給諸位。  第二個就是命根,這個也是大家非常關切的,命根就是壽命,有長有短,你看批註說,命根怎麼回事呢?「先業」,先是先世,你前世所造的業,「所感隨壽長短住時決定。」底下講:「依性分位差別假立」,這個性是什麼性呢?就是善、惡、無記,以這個建立的,所以壽命長短是自己造的,是假立的,根本沒有這個東西,諸位如果要詳細的了解,相宗綱要裡頭有,專門來討論這個命根,可以參考相宗綱要,相宗綱要我們也決定印。  第三是眾同分,這個相就是大眾,「六趣差別各各不同自類而居」,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物以類聚,那一類的它就與那一類共同集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所以六道裡面,你與那一道有同業,我們同分,楞嚴裡面講的同分別業,同分也叫共業,共業所感他會在那一道,這個叫眾同分。異生性與前面恰恰相反,異是不一樣,但是這個定義是:「未得聖法性異聖者」,得這個字就是指聖果,小乘上說就是阿羅漢果,大乘來講就是十地菩薩以上,十地菩薩在大乘叫無學,就是你沒有得到這個果位,你的性與聖人不相同,這個叫做異生性,這個經是大乘經,所以這個異生性以大乘的標準,那就是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都叫異生性,包括的範圍相當廣大,它是「依不得分位差別假立」,沒有得到聖果。  底下講「無想定」,這個無想定它是「滅前六識心心所法」,這個滅是伏滅,就是他有定功,他能夠教第六意識以及與第六意識相應的心所,暫時停止活動,就是不起作用,他的果報在無想天,所以這個是石頭壓草,不是解決的辦法。滅盡定是「滅前六識心心所法及七識一分」,這個一分是染的一分,這就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所證得的境界,它這個對於前六識心心所,它是滅盡不起作用,七識的一分,他是伏斷,六識的心心所他是滅斷,這是證阿羅漢果,入偏真涅盤,超越三界了,這是小乘的聖果,叫滅盡定。底下「無想報」,就是無想天,無定這是因,無想報是果,「由欲界修定生彼天中名無想報」,這個無想天是在第四禪,我們稱它做外道天,第四禪的外道天,這個四禪,情形比較複雜,它有九天,有三天是正常的,就是四禪天,四禪是福天,有一個是外道天,就是無想天,另外有五個天,是三果聖人修行的處所:五不還天,也叫做凈居天,在此地不必細說了,所以它一共是有九層天。  下面我們再繼續看,「名、句、文」。這都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離不開的這些事項,但這都是不相應行法,名這稱之為身,身就是它有一個體,體的意思,名是什麼呢?名字、名詞,這是假立的,我們叫這個為扇,扇是它的名說,叫這個臘燭,它的名詞,臘台,它的名詞,這是名身,句呢?集合名就成為一個句子,我們的言說、我們的寫作,都有成句,句是代表一個完整的意思。文就是單字,實際上我們中國的單字,是文身,為什麼呢?因為它集合許多的文,它不是單獨一個字,文就是劃一道,一就是文,「二」字那就是二條文,所以中國的單字是屬於文身,就是單字,單字叫文身,名詞叫名身,一個完整的句子就叫做句身,集合許多的句子,這才成為文章、篇章,這些東西包括了我們的語言、文子,一切註疏,要曉得統統是不相應行法,所以底下講這是「依言說分位差別假立」。  再看底下,這有四個也是同類的,「依相分位差別假立。」的,有生、住、老、無常,就是我們講的生、老、病、死,但是這個不包括病,所謂生「先無今有」,住是有了之後,它有一段期間住在這個世間,雖然住在這個世間,他還是天天在變,一天比一天衰老,所以這個「住別前後」,他會衰老,那麼老了之後,這就變滅了,無常,無常就是死,是「有已還無」,還回到無,所以我們講萬法無常,有情的眾生,這個四種,我們稱做生老病死;無情的眾生,我們講植物,對植物我們講生住異滅,對礦物來講,我們以星球來講成住壞空,諸位要曉得,這都是一個意思,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都是一個意思,就是這四個字的變化,變化而已,都是不相應行法。  再看底下這幾類,這是從因果上假立的,第一個是流轉,這個流轉,實在講是決定一切法的過程,是「因果相續」,這個意思就是說因果報應是循環不斷的,在佛法裡面常說的惑業苦,說明這個輪迴的相是生滅循環,由於起惑就造業,由於造業就受果報,在受果報的時候又起惑,所以他永遠沒有辦法擺脫掉輪迴的現象,因此,我們明了這個因果也是心、心所、色法所造的,佛法的教學,也只能把這個事實狀況說出來,指出一條修行的道路,總得要自己去覺悟,悟了以後,這個路是要自己去走的,別人沒有辦法代替你,悟與行都是自己的事情,就是悔與修行統統是自己的事情。「定異」就是因果各別,這個意思就是常講的因果不能抵銷,決定是不一樣的,善因一定是善果,惡因一定是惡報,絕對不是說是善因有惡報,惡因有善報,這是決定不可能的;世間法裡頭常講將功抵罪,在佛法裡頭講不通的,佛法裡頭沒有這個說法,決定不能說是我修善可以能夠補過,不能!所以這一點諸位大家要曉得。那麼既然不能抵銷,我們一想著急了,我過去造的惡業,這怎麼辦?惡業銷不掉的,絕對不能抵銷的,可是這裡頭有一個事實的真相,業因哪一個力量強大,哪一個先受報,這是必然的。所以你既然曉得過去作了惡業了,我從今以後不造惡業,我拚命造善,我善業的力量強大,我善業力量先受報,惡業力量後報。如果你再明白佛法的道理了,我們修凈土,修凈業,我凈業力量強大,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到了那個地方之後,惡業種子雖然有,沒有地方受報,為什麼呢?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沒有機會報了,雖有惡業也沒有報的緣了,沒有緣就不受報,但是這個惡的種子,不會消失,所以諸位明白這個道理,惡作不得,作了還是有業的,這個因果不能抵銷的,要多行善,但是你要是更進一步了解,善惡業都不好,為什麼呢?都要招果報,最好修什麼?修凈業,修凈業善道惡道裡頭都不相應,這才能超越輪迴,了生脫死,這是學佛人應當要明了,應當要求取的。  下面講相應,相應就是相契合的意思,「因果相稱」,造什麼的因,一定得什麼樣的果報,這就相應,特別是在用心上,我們要是像佛一樣的用心,必定得佛的果報,佛的用心是真慈平等,所以我們待人接物,既然學佛了,與佛相應了,我們要以真心誠懇待人,決定沒有一絲毫的虛假,別人以假心假意對待我,那是他,他不學佛,我們要想成佛,決定要以真心真意待人,這個是學佛的根本法。  底下再講「勢速」,這個勢速實在上講就是行苦,勢是講行勢,速是講速度太快,「謂有為法迅速流轉如運奔等」,我們常講青春不再,流光似箭,這就是勢速,我們人的衰老,剎那剎那在衰老,什麼都有可以等待,時間決定不等待的,所以知道這個,人才會精進,一分一秒的時間不敢空過,要把握住,所以不曉得這個道理,精進的心提不起來。  下面講「次第」,次第就是順序,我們今天講社會的秩序,自然界的秩序,這都是次第。「編列有序,令不紊亂」,從真心迷了之後,發展到整個大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它有秩序,它一點都不紊亂的,所以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以為是有個神在主宰來安排,這個錯誤的,並沒有神在主宰安排;因為它發展是有秩序的,好象一個種子,它長成一顆樹,這個樹它有秩序的,它是根、有枝、有葉,你不能說這是有神在安排,有什麼人在支配它,這不是的,它從發展就有秩序發展,所以整個大宇宙,它都是有秩序的發展。順著這個秩序,就一切都很調和,你要是不順這個秩序,那就要出亂子。  底下講「方」,方是方位,東南西北方位,這是人假立的,決定沒有,是我們假設的。  「時」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這個也是假立的,也不是真正有的。  「數」是數目字,從一乃至於數到無量,這數目字也是假立的,也不是真正有。  底下,「和合」,眾緣聚會叫和合,「不和合」,眾緣分散了,叫不和合,這些法全是不相應行法。這是我們應當要明了的,如來藏、真如本性裡面決定沒有這些東西,可是在世間來講,它有這些事情,我們要隨順世間,決不能執著,為什麼呢?曉得這個東西,根本就沒有,你執著它幹什麼?有為法到這個地方講完了,所以這個裡面講,前面九十四種,皆是生滅變遷的有為法,從有為法顯示出有一個不生不滅、不變遷的,那麼叫它做無為法。無為法歸納起來有六大類。  第一虛空無為,虛空就是我們講的虛空,虛空是什麼呢?沒有生滅,沒有變化,有為法裡頭沒有辦法把它列進去,因為有為法的定義,它是有變遷、有生滅的,那我們這個虛空的確沒有生滅,沒有變遷,自古到今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它是屬於無為。底下講「非色非心離諸障礙從喻得名」,從比喻上,因為它沒有障礙,所以叫虛空。  第二個叫擇滅無為,這就是小乘四果,也就是滅盡定,它是擇滅無為,擇是選擇,「由無漏智斷諸障染所顯真理」,這個真理就是偏真涅盤,它選擇的,它在這裡選擇見思煩惱,它要把它斷盡,它在這上面用功夫,它不是統統都斷,這個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都斷,它沒有,它只斷一部份,它在那裡選擇,有選擇的,選擇煩惱心所,它把它斷掉,所以這個叫擇滅,這是小乘四果。  第三叫「非擇滅無為」,這就是本性的,這裡頭有兩種,有二類,第一個是「如法界本凈不由擇力斷滅所願。」這就是我們講的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用不著斷滅,像起信論裡面講的本覺本有,這就是本有,非擇滅的,不覺本無,也不須要斷的,它本來沒有,這是屬於非擇滅,這是真的,還有一類,「有為緣缺,暫時不生」,這個色不現前,譬如說眼,九緣生識,我們現在睡覺了,眼睛閉了,這個眼睛閉了,沒有張開的時候,外面色相你見不到,這個時候你的眼識暫時中斷,你不見色了,這暫時的,醒過來,眼睛一張開了,眼識又現前了,譬如這一類,這一類是暫有,屬於非擇滅無為。  第四種叫不動無為,第五種叫想受滅無為,這兩種都是四空天的,無色界的境界,不動滅無為是第四禪,「為四禪舍念清凈無喜樂等動其身心」,這是定功到了相當的深度,很深很深的禪定,什麼境界他都不起心不動念,他身心都不動,所以這是無為,不像菩薩,菩薩心不動,他身動,所以他不是有為也不是無為,你說他有為,他心不動,他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你說他是無為,他身動,他身也造作,他也講經說法,有為無為他都說不上,像佛與大菩薩都是這種境界,所以四空天,他是確實不動,身心都不動,那受想滅無為,這個就是四空定,前面是四禪,這是四空定,「入滅盡定想受心所不行」,他八識還在,只是暫時不起作用而已,這個滅是伏滅,不是斷滅,所以「滅」這一字,經論上常常看到,你一眼就要能看得出來,它是伏滅還是斷滅;它要是斷滅,那就是阿羅漢果,就是前面講的擇滅無為,這個不是斷滅是伏滅,暫時不起作用,這是四空天的境界,我們一般所謂是八風吹不動,有一點類似這樣的功夫。真正的無為,就是後面這個,「真如無為」,可以說前面的五種無為法,是相似的無為,因為什麼呢?它與有為法的條件不合,不能歸納在有為法裡頭,所以我們稱它做無為法,真正無為只有一個,就是真如無為,「非妄叫做真,非顛倒叫做如,諸法實性」,在我們有情眾生叫做佛性,在無情眾生叫法性,所以佛性跟法性叫真如無為,我們講一切萬法,法這一字,不包括真如無為,前面五種無為,都可以包括在法裡頭,為什麼呢?因為它脫離不了……,一種是補特伽羅無我,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人無我。  第二就叫法無我,首先我們要了解「我」的定義,在佛法一般講法,這個「我」的定義有三條,第一條就是有個實在的主宰,實在的主宰,這是「我」的意思,第二個要有一個實在的體性,它是實體,實實在在的,第三個有實實在在的自在作用,就是自在的作用,我們想想,我們現在這個身心,與這個條件都不符合,如果要是符合的話,我們要是有真的主宰,真的體性,真正自在作用,諸位想想,哪一個不想我很快樂呢?你為什麼有煩惱呢?那一個不想我年年十八歲多好呢?我健康長壽多好,為什麼你還有生老病死?你根本自己主宰不了自己,你自己沒有辦法得到實際的自在,所以你從這三個定義來看就曉得,我們這個身心裡頭沒有我,這是人裡頭沒有,諸法裡頭也沒有,一切法因緣所生,沒有實體,沒有主宰,沒有自在。  課程我們今天就結束到此地,講義諸位細細去研究,以後我們還要開這個課,我們還要作長時間的來研究,只要大家肯學,我們一定會找出時間來共同的深入研究。
推薦閱讀:

(17)[轉載]梅霞道人盲派論六親重點
(精)不吵不是好夫妻(轉載)
[轉載]五行稱命書
(12)[轉載](轉)《子平真詮》讀書心得3
(451)[轉載]對命運的正確認識

TAG:轉載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