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太極拳論》名家解(上)

《太極拳論》實際上是概括性很強的總結推手經驗的論文,它所依據的理論是我國古代哲學樸素的陰陽學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以此作為太極拳的基本理論,就使太極拳在廣泛流傳中不致練成剛拳、硬拳,也不致練成柔拳、軟拳,而是大家公認的有柔有剛、剛柔相濟。這應該說是《太極拳論》的主要貢獻。

(一)、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楊澄甫: 不動為無極,己動為太極。空氣磨動而生太極遂分陰陽,故練太極先講陰陽,而內包羅萬象,相生相剋由此而變化矣。太極本無極生,而陰陽之母也。 顧留馨: 所謂太極,古人」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一也」 ( 《易繫辭》)。這是我國古代的天體演化論,把太極形容為陰陽兩氣,混沌未分。也有人解釋」太極」是屋中最高處正梁的中心,意為最高、最中心的東西。(太極圖)呈圓形,內含陰和陽兩個半弧形的類似魚形的圖案。太極拳採用這個名稱,象徵著太極拳是圓轉的、弧形的.剛柔相濟的拳術。 陳微明: 陰陽生於太極。太極本無極。太極拳處處分虛實陰陽,故名曰「太極拳」。 沈 壽: 此句為太極拳命名的由來。「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唐·孔穎達(574-648)註:「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乙也。」兩儀,即天地,天地即陰陽。所以,說太極是「陰陽之母」。這裡包含了古代樸素的辯證法,也即「天下萬物皆可分陰分陽」之義存焉!但「無極而生」句,顯然與《老子》「有生於無」的命題是一致的,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宇宙生成觀。但古人以「太極」作為拳藝套路的命名,著重點就在於把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具體地應用到拳術領域中去,同時也運用「取象於天」的一些形象譬喻,來為武術教學服務,如此而已。至於《太極拳論》開篇這一句話的來源,當是根據宋代理學家周敦頤(1017-1073)在《太極圖說》中所說的「陰陽–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無極而太極」等語。總之,陰陽統一於太極是對的,而「無極而太極」(義同「太極者,無極而生」,也即道家「有生於無」的思想)則是唯心的。 許禹生: 太,大也,至也。極者,樞紐根柢之謂。太極為天地萬物之根本,而太極拳則為各拳之極至也。無極而生者,本於無極也。此拳重在鍛煉精神,運勁作勢,純任自然,不甚拘於形式。以虛無為本,而包羅萬象。故曰「無極」。然初學者究當就有形之姿勢入手學習,久之著熟懂勁,融會貫通,始能入於神化之境。 按周濂溪《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注云:上天之載,而聲無臭,而實造化之樞紐,品橐之根柢也。故曰「無極而太極」,非太極之前復有無極也。此雲「無極而生」,究有語病。 變易物體之位置,或動體進行之方向,曰「動」。保存或維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靜」。機者,徵兆也,如《陰符經》「天發殺機」之「機」。夫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太極者,其樞紐機關而已。太極拳當行功時,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嘗不靜。及其靜也,神明不測,有觸即發,未嘗無動。於動時存靜意,於靜中寓動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合乎自然。此太極拳術之所以妙也。 萬物之生也,負陰而抱陽,莫不有太極。有太極斯有兩儀,故太極為陰陽之母。太極拳著著勢勢均含一、O、環形。其動而陽,靜而陰,及剛柔進退等,均與易理無異。故得假借易理以說明之,非強為附會也。 中國舊日學說,諸凡事物均以陰陽喻之。故陰陽無定位。太極拳之為陰陽亦然。如拳勢之動者為陽,靜者為陰;出手為陽,收手為陰;進步為陽,退步為陰;剛勁為陽,柔勁為陰;發勁為陽,收斂為陰;粘勁為陽,走勁為陰;手足關節之伸為陽,曲為陰;分為陽,合為陰;開展為陽,收斂為陰;身軀之仰為陽,俯為陰;升為陽,降為陰。凡此所喻,無論遇如何變化,內皆含一、O、環形。故動靜不同時,陰陽不同位,而太極無不在焉。 洪均生: 極是頂點、極限。加一」太」字,猶如我們習慣說的原始。我國古代所謂」太極」,含有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開始之意。無極是無的終點。說太極是由無極發生的,完全符合世界上事物發展的規律。  俗語常說:」無中生有。」一切的」有」都是從」無」中發生的。宇宙中的」有」是不可限量的。不過人的知識受到生理和環境等等條件的局限,不可能一一預先看出來。必須從不知之」無」而有所發現然後才能有所發明,進一步而有所創造,達到有所前進。發現、發明、創造、前進,又都是依靠科學知識而獲得的。但這是外因,它的內因離不開陰陽二氣。陰陽之氣是互相矛盾,互相推動,而又互相制約的,能推動變化,所以說為」動靜之機」、」陰陽之母」。

(二)、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楊澄甫: 練太極,心意一動則分發四肢,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九宮,即(PENG)、(NV)、擠、按、(CAI)、(NIE)、肘、靠、進、退、顧、盼、定。靜本還無極心神合一,滿身空空洞洞,少有接觸即知。 顧留馨: 古人認為太極是一個混圓體,包含陰陽兩氣。動時這個混圓體就起變化,分陰分陽,所以說太極生兩儀,亦即」動之則分」。靜時仍然是一個混圓體,陰陽變化雖然相對靜止,但陰陽的道理完全具備,所以叫做」靜之則合」 。 陳微明: 我身不動,渾然一太極。如稍動,則陰陽分焉。 沈 壽: 古老太極拳的「取象於天」,不僅僅是指用動作走弧線、勁路剛柔相濟來與「太極圖」相合。若從整體來說,首先是把打拳者的人體比作「太極」,身體一動就分陰分陽,這就不限於動作方圓和勁路剛柔了,而是包括了拳術實踐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現象。至於動分靜合,也有廣狹之別,例如:打拳為動,收拳為靜。舊稱「收勢」為「合太極」,即取「靜之則合」之義。再如:打拳雖屬「動」,但「動」中更有動分靜合,這個運動中的「靜」,與收勢後或起勢前的靜態自然是有所不同的了。《太極圖說》云:「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這段話正是《太極拳論》所含哲理的依據。 許禹生: 動,變動也。動之則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靜之則沖漠無征,而陰陽之理已悉具其中矣。太極拳術當行功時,其各姿勢,一動一靜相間。其拳勢之動者,前後左右上下,均有陰陽虛實可循,故曰「動之則分」。其靜的姿勢,雖無痕迹可指,然陰陽虛實已見其中,故曰「靜之則合」。若作運勁解,則太極之陽變陰合,即物理力學分力、合力之理也。太極拳術遇敵欲制我時,則當分截其勁為二,使敵力不能直達我身。(背勁)所謂「動之則分」是也。若將敵粘起用提勁,陽之變也。及起,須靜以定之使不得動,或敵勁落空。稍靜即發,利用合勁,陰之合也。倘敵欲發我,則應中心坦然,審然應機,靜以俟之,微動即應,所謂「後人發先人至」也。夫道一而已矣。當混沌未判,洪蒙未辟,本無動靜,何有陰陽?故以虛為本者,無不合道。天地如是。太極如是。太極拳習至極精處,亦如是也。然此指先天而言,指習拳術功深進道者而言。初學之士,驟難語此也。及乾坤既定,兩儀攸分,有陰陽斯有動靜,則言太極者,不能不就有形象者以講求之。太極拳之分合動靜,合乎陰陽。如動勢須求開展,運勁務明虛實。剛則化之,故曰「分」。柔則守之,故曰「合」。坤在靜中求動,無為始而有為終,必須伏氣。乾則動中求靜,有為先而無為了,只要還虛。蓋萬物之理,以虛而受,以靜而成。天地從虛中立極,靜中運機。故混沌開而闔辟之局斯立,百骸固而無極之藏自主,無不從虛靜中來也。重陽子曰:「此言大道之原,而功先於虛靜。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應。」由是觀之,習太極拳者,倘以虛靜為本,則分合變化自無不如意也。 洪均生: 這幾句是說明動靜的方向為開、合。開、合的限度要適當而無過、不及。尤其重要的是,它指出了動靜的基本規律為」隨曲就伸」,正是表達出螺旋形的運動形式。  按說動靜的分合,只是自然現象,」無過」、」不及」、」隨曲就伸」則是科學方法。我們聯繫陳式太極拳的順逆纏絲,可以體會」隨曲就伸」中必然包括著自轉與公轉。人的動靜開合,連初生的娃娃都會,同時也自然會自轉和公轉。這是人類的本能,也就是內因。至於開合、屈伸的無過、不及,卻必須通過學與練,才能做得十分恰當。  但是,本文只講出」無過不及」,卻沒有說明以何處作為標準,未免使人迷惑。陳式十六代後裔陳鑫先生(字品三)在所著的《陳式太極拳圖說》中提出:」兩手各管保護半個身體,以鼻為界。」這就比王宗岳的《太極拳論》講得清楚些。不過手部運動線路,並不經過鼻前,因此我教學生是以手心斜對心口為界。陳鑫先生又提出運動中自轉的纏法有順、逆之分。我根據陳發科師示範動作的變化,在自轉的順、逆變化之中,同時有前後、左右、上下公轉,而找出公轉正旋、反旋的規律,並從實踐中體會出」過則勁丟,不及則勁頂」的規律。  按照以上情況來看,又可以體會到,在身法、步法、手法的上下配合,處處都要嚴格掌握無過不及的規律,而且是差之毫厘,必然謬以千里。

(三). 「無過不及,隨屈就申」

楊澄甫: 無論練拳對敵無過不及。過,逾也。不及,未到也。過與不及皆失中心點,如敵來攻順化為曲,曲者彎也。如敵攻未呈欲退,我隨彼退時就伸,伸者出手發勁也。過有頂之敝,不及為丟,不能隨曲為抗,不能就伸為之離。謹記丟頂抗離四字,如功能不即不離,方能隨手湊巧。 顧留馨: 推手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來屈伸進退,要隨看對方的動作而採取攻防動作,不可主觀,不可盲動,要隨對方的屈伸而屈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對方的動作密切不離,不要過與不及,要不頂不丟; 對方進一寸,我退一寸; 進一分,退一分。退的少了成為」頂」,退的多了成為」丟 「。直來橫去,橫來直去」是武術各流派的共同經驗,太極拳推手還有形象上纏繞絞轉的」粘隨」特點,可練習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以利了解對方的動向、力點和快慢,作出判斷來克制對方。這比單憑目力來判斷對方動向的拳種,多了一種偵察能力」聽勁 「。 陳微明: 此言與人相接相黏之時,隨彼之動而動。彼屈則我伸,彼伸則我屈,與之密合,不丟不頂,不使有稍過及不及之弊。 沈 壽: 不論走架或推手,動作和勁力都不可過分或不及,過猶不及。兩者都是「毛病」。所以,初學太極拳要講究姿勢正確,動作合度,勁路適當。學習推手,更須力避「頂抗匾丟」四病,而要切實遵循「沾粘連隨」四要。「頂、抗」就是太過,「匾、丟」就是不及。走架時上下要相隨,虛實要分明,運臂邁步都要曲伸相繼,而變轉虛實尤不可出現遲重的現象,至於推手,更應「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曲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見李亦畬《五字訣》)亦即「捨己從人」,做到「沾粘連隨」,以對方的曲伸為曲伸。反之,如不能做到這一點,那不是太過,便是不及了。 許禹生: 過,逾也。不及,未至也。隨,無逆也。就,即之也。過與不及,皆為失中。失中則陽亢陰暌,未能有合也。太極拳於曲伸分合等處,運勁過則生頂抗等病。不及則有丟偏等病。欲求不即不離,則應隨之而曲,就之而伸。隨機應變,毋固毋我。因力於敵,以中為主,而粘、黏、連、隨以就之,自無不合。所謂「君子而時中也」。案初學此拳者,每失之過,迨稍懂勁,則每失之不及。學者宜審慎之。

(四)、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

楊澄甫: 比如兩人對敵,人力剛直,我用柔軟之手搭上敵之剛直上,如皮鞭打物然實實搭在他勁上,他想摔開甚難,他交就是膠皮帶纏住他能放能長,如他用大力,我隨粘他手腕往後坐身,手同時不離往懷收轉半個圈為之走化也,向他左方伸手使敵身側不得力,我為順,人為背,黏他不能走脫矣。昔有一軼事,有不法和尚善頭者,與一人較,人知其用羊抵頭之法無敵焉,甚懼。其人見和尚新剃頭,忽想一法,去屋用濕毛巾一條仿焉。和尚施其法,此人用濕毛巾摔搭頭上往下一拉,和尚隨倒,是即以柔克剛之理也。 顧留馨: 推手時要放鬆,攻和防都如此,逐漸練出一股」柔勁」來。剛勁好象一根硬木頭,堅實但變化少。柔勁好比鋼絲繩,變化多。俗語說軟繩能捆硬柴。但從理論上講,柔能克剛,剛也能克柔。 單純的柔是不夠用的,太極拳主張」柔中寓剛」、」剛柔相濟」,粘與走都要以柔為主,柔久則剛在其中,人以剛來,我以剛去對抗,這是兩方相抗,不是」引進落空」、」借方打人」的技巧,而應該」人剛我柔」地把對方力量引開,使之落空不得力。 所以學太極拳推手一開始就要放鬆,心身都要放鬆。對方剛來,我總是柔應,便對方不得力,有力無處用,這叫做」走化」,目的是我走順勁,造成有利於我的形勢,使對方走背勁,造成不利於對力的形勢。 當對方來勁被我走化形成背勁時,我即用粘勁加力於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從而無力反擊。粘好象膠水、生漆粘物一樣,粘走相生,剛柔相濟,這是推手的重要原則。 「粘」這個字,是三百餘年前俞大猷、戚繼光等提出來的,武術書上最初見於明朝俞大猷的《劍經》,在他的對打棍法(不是套路的對打)中有時用粘字。到清初,太極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勁,於是」粘」的用途日廣。練粘可使人的反應變快,觸覺靈敏,所以能做到隨對力來勁粘走相生,克敵制勝。 陳微明: 人剛我剛,則兩相抵抗。人剛我柔,則不相妨礙,不妨礙則走化矣。既走化,彼之力失其中,則背矣。我之勢得其中,則順矣。以順黏背,則彼雖有力而不得力矣。 沈 壽: 對方用剛勁打來,我以柔勁引化,這在術語上就叫做「走」,後人也稱之為「走化」。當我順勢地粘隨,暗暗地迫使對方陷入背境時,這在術語上就叫做「粘」,後人也稱之為「粘逼」或「粘隨」。粘,含有如膠似膝粘住物體的意思,但就「粘走相生、剛柔相濟」而言,粘是相對從屬於以剛制柔的一種方法。同時,走和粘是一個循環。一般地說,前者是以柔克剛,通過走而引化,使敵力失效,並使自己轉逆為順,從而出現敵背我順的新形勢;後者是以剛制柔,即通過順勢粘隨進逼,為發勁創造條件,一旦「得實」,即可發放,這也是打太極拳的人所常說的「以柔為主,剛柔相濟」的內容之一。而太極推手「沾、連、粘、隨」四要,歸結起來,也正是這「走、粘」二字了,學者通過親身實踐,悉心體認,就能領會太極拳前輩在教授推手時,分外強調這「走、粘」二字,是大有道理的。 許禹生: 人者,敵也。剛指剛強有為而言。柔者,無抵抗也。走者,化也。柔以承之,變化敵力之方向,不為所制,故曰「走」。順者,自由便利也。背者,不自由不便利也。粘者,取制敵人之力也。遇敵施剛力時,我惟順應其勢,取而制之,使俯就我之範圍,如以膠著物,故曰「粘」。太極拳常以小力敵大力,無力御有力。弱勝強、柔勝剛,為其主旨。但以常理言之,小固不可以敵大,弱固不可以勝強,柔固難期以制剛。然雲「敵之」、「勝之」、「制之」者,必有其所以制勝之理在。蓋敵力須加吾身方生效力,苟御製得道,趁其用剛發動之始,審機應變,採取擒獲,使還制其身。則我雖弱,常居制人地位。敵雖強,常居被制地位,難於自由發展,力雖巨奚益?!此老聃「齒敝舌存」之說也,頗合太極拳剛柔之義。然非好學深思之士,未足以語此。 洪均生: 這兩句話是說推手、散手的規律。對方用剛勁來進攻,我方必須以柔來走化。乍看起來,似乎不難理解,但在初學者以柔應剛,雖然不頂了,但又易出丟勁。  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如何用剛和用柔,怎樣是柔,怎樣是剛,以及剛柔如何配合變化。沒學過陳式拳法,或學陳式拳不懂纏法,他所用的剛和柔都不免直線進退。或者懂得走公轉的弧線,而不會用自轉配合公轉。所以在本身的感覺用剛則頂,用柔則丟。陳式的動作不論大小都在旋轉,轉半個圈便是180度的弧線和點組成的(實則應是由點成線)。與對方接觸之處,遇線則感到是柔的,遇點則感到是剛的。但我方的點碰到對方的線則必然滑過去而又成柔的。只有以點對點,才能顯示出剛來。如果雙方都是正面的點,又會形成頂勁。誰的勁大,誰的動作快則勝;而勁小的,動作慢的就被頂出去。陳式拳雖然需要用自己的點碰對方的點,卻用的是旋轉中輻射的點,所以勁發而不覺頂。  但又怎樣使人背我順呢?我認為這是和身、步、手法的公轉配合有關的。概括地講,便是自轉要因敵變順逆,公轉要因敵變三角形。不論是手與手、步與步,或手與步的配合,都應當是三角形的。

(五)、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楊澄甫: 今同志知其柔化,不知急應之法,恐難與外功對敵。急,快也。緩,慢也。如敵來緩則柔化跟隨,此理皆明。如敵來甚速,柔化烏能取哉?則用太極截勁之法,不後不先之理以應敵。何為「截勁」?如行兵埋伏突出截擊之。何為「不後不先」?如敵手已發未到之際,我手截入敵膊未直之時,一發即去,此為迎頭痛擊。動急由急應,此非真傳不可。 顧留馨: 動作快慢要決定於對力動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張。首先,手臂放鬆,觸覺靈敏,才能急應緩隨,處處合拍。只有觸覺靈敏了,才能做到」彼微動,已先動 「,才能制人而不為人所制。 陳微明: 我之緩急,隨彼之緩急,不自為緩急,則自然能黏連不斷。然非兩臂松凈,不使有絲毫之拙力,不能相隨之如是巧合。若兩臂有力,則喜自作主張,不能捨己從人矣。動之方向緩急不同,故曰「變化萬端」。雖不同,而吾之黏隨,其理則一矣。 沈 壽: 不論推手、散手,都以對方動作的緩急為緩急,即對方動得快,我也應得快;對方動得慢,我也以慢相隨。這就是所謂「捨己從人」和「因敵變化示神奇」。由此證明,太極拳法並不是只要慢、不要快的。而這種隨對方動作速率的變化而變化,離不開粘勁的具體運用。《拳法·剛柔篇》所說的「克敵制勝,全在用粘」,即與此意相合,若以武術古典理論來說,早在嘉靖年間(1522~1566),俞大猷就在《劍經》中提到了「粘」字。用「粘」必須熟習柔化。因此,《拳法·剛柔篇》又說:「不諳柔化,何來用粘?!」為了練出粘勁,達到粘走相生,緩急相隨,藉以克敵制勝,後世的太極拳法,不僅強調放鬆訓練,要求「慢中求功」,而且創造了「聽勁」、「問勁」、「答勁」等等一系列練習感知敏銳的方法,但這些太極功夫,都不是一日之功所能造就的,必須是日積月累,積功而成的。 許禹生: 此言己動作之遲速,當隨敵動作遲速之程度而異。但欲識敵之遲速程度,須先體察敵力之動機,方能因應咸宜。何謂動機?周濂溪《通書》有雲,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曰「機」。又曰:機微故幽,難識如此。設非功深,不易知也。然苟得其機,敵雖變化萬端,由一本而萬殊。而我則執兩用中,扼萬殊而歸一本。審機應候,無過不及,敵運動甚速,而我應付遲緩,則失之緩。敵勁尚未運到,而我先逆待,或加以催迫。則敵反有機可乘,是謂性急,其弊一也。守一以臨,純任自然,無絲毫之凝滯矣。故曰「得其一而萬事畢是也」。 洪均生: 這兩句講到時間也因敵而變,當然同樣要求」無過不及」。太極拳交手的規律是」彼不動,己不動」。這個方法是有理有利的,無過不及則是有節的。因為太極拳雖然也可以說是比較高深的一種武術,它的戰略卻以自衛為主,正符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這就是有理的。不先動手,對方無法看出我方的動向,豈不是有利?無過不及,不發著則已,發著則所攻的目標必然準確。同時又可保證自己重心的平衡,更較安全。  由於動作的時間因敵應快則快、當慢則慢,所以練拳也應快慢相間地運動。但陳式要求快慢相間的練法,是指的全套慢全慢、快則全快,並非一勢的動作忽慢忽快。如某所講的」轉彎宜慢」,更不可誤認為太極拳是能夠以慢勝快的。

(六)、」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

楊澄甫: 與人對敵,如推手或散手,無論何著數,有大圈,有小圈,半個圈。陰陽之奧妙,步法之虛實,太極之陰陽魚,不丟頂之理,循環不息,變化不同,太極之理則一也。 顧留馨: 動作雖然千變萬化,而粘走相生,急應緩隨的道理是一貫的。 沈 壽: 古人說:「法有萬端,理存於一。」聯繫到太極拳法,說明方法變化量雖多,但從理論上是可以通過分析加以綜合歸納的。《太極拳論》把上面所說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作為綱要提出來,認為不管太極拳法如何在應用中千變萬化,而其動分靜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走粘相望、緩急相隨等基本原理卻是一貫的。而這靜動、曲伸、走粘、緩急等對立統一的矛盾現象,又都可歸納為「陰陽」二字,陰陽是統一於「太極」的,這就是所以把這種拳法稱之為「太極拳」的緣由了。同時,這也就是上面淺釋中已談到的,把古代樸素辯證法應用於太極拳法中去了。洪均生: 太極拳的理只有一個。按舊的說法是陰陽對立學說,按新的說法就是矛盾對立統一法則。實際說來,有理必有合理的說法。它的基本規律,只是螺旋運動的順、逆自轉和正、反公轉。由於交手時需要因敵變化,除了眼法必須注視對方,不許隨著身、手亂轉而外,身的左右旋轉、步的進退、手的自轉與公轉的方向和角度的大小,莫不由於對方的變化而適當地加的加、減的減。而且加減的尺寸與時間,要做到毫釐不差,分秒必爭。真是千變萬化,卻還是一貫用纏法進行。所以我認為,明了拳理固然必要,而掌握運用拳法尤為重要。講理而不懂法,等於善談兵的趙括徒具虛名。

(七)、 「由看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 顧留馨: 這是太極拳推手功夫的三個階段 :即著熟、懂勁、階及神明。 一 、 著 熟: 著是打法、拳法、拳勢,譬如看棋。中國武術各拳種的套 路,就是各個不同的」 勢」聯貫組成的,每」勢」都有它的主要攻防方法和變化方法,錯綜互用,這就稱作 「拳術」、 「拳法」、 「拳套」。不講技擊方法的套路,稱作體操、舞蹈、導引或八段錦。有些拳種只講姿勢優美,實用性差,稱作花拳繡腿,是表演藝術性的武舞(講究實用性的稱作武藝)。練太極拳推手,首先是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和每勢的著法(攻擊和防禦的方法)要練得正確、熟練;特別是練拳架,首先姿勢要正確,拳套要聯貫熟練和呼吸配合好。然後在推手、散打中進行試用,捉摸每個看法用得上,還是用不上;用上了,用勁對不對等。這是前人教太極拳的次序,即首先要懂得每勢的看法和變化,不可瞎練,漫無標準地劃圈。 二 、 懂 勁: 看法練熟即可逐漸悟出用動的粘隨.剛柔、虛宜、輕重以及屈中求直.蓄而後發等道理。現在有些人學推手好談懂勁,但不研究看法,這是跳班、越級的方法。只追求勁,不講求看法,往往無從捉摸,不看邊際。因為, 「勁附著而行,勁貫著中」,看法如果不從實際出發,舍近就遠,勁也就隨著」看法」而失去應有的作用。懂勁以後,著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看法和懂勁都要和呼吸自然結合,不屬拳法的動作不可能結合呼吸,例如兩個吸或兩個呼湊在一起的動作就不可能結合呼吸。懂勁質量愈高,推手時威脅對方的力量也越大,看法的使用也更能得機得勢。懂勁主要是從推手實踐中悟出來的。只練拳不練推手,對懂勁是談不上的。想像出來的懂勁,一接觸實際就不行。 三 、 階及神明: 「階及」意即逐步上升,亦即台階、梯子,須一步一涉 爬上去。 「神明 「意即神妙高明,隨心所欲,形成條件反射,熟能生巧。」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這句話,總的意思就是踢、打.跌、摔、拿等著法熟練後,逐漸悟出 「勁」貫看中的技巧,掌握」勁」這個總鑰匙,不求用著,而著法自然用得巧妙,最後達到 「妙手無處不混然」 的程度。 沈 壽: 著熟,著法熟練。懂勁,懂得勁的規律。神明,神妙而高明。俗話說:「熟能生巧。」。所以,學習太極拳也必須從熟練開始,一旦做到著法熟練,也就漸漸懂得了勁的變化規律。當然,這必須兼練走架和推手,光靠走架摸勁是不夠的。反之,只推手不走架,則推手懂勁的根莖也同樣是深不了的。大凡武術訓練,其初級階段,一般都是要求熟習著法,謹守規矩;而達到高級階段,也就是經過精熟和懂勁的道路,能夠隨機因敵變化,已形成條件反射,而能不拘守一著一式的成法,這時就達到神而明之的階段了。什麼叫「神明」?《孫子兵法·虛實篇》說:「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拳、兵同源,理無二致。戚繼光《拳經·捷要篇》說:「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窺者謂之『神』。」這就是拳諺所說的「拳打不知」了。但要達到上述神而明之的程度,必須從「守規矩」入手,而漸至「變化無方,心手兩忘」。達到這種程度,說明這時已邁入既守規矩而又能「脫規矩」的出神入化境界了。當然,檢驗的唯一標準仍在於能否克敵制勝,否則豈不都成了空話、大話?!「脫規矩」一語,與古人所說的「守法」之含義略同,如:明代庄元臣《叔苴子》說:「教劍者有法,及其能劍,忘其法並忘其劍矣!」又說:「未忘法而用劍者,臨戰鬥而死於劍。」這說明「未忘法」是死守常法而不會因敵隨機變化。在太極拳教學方面,歷代太極拳名家大都本著《太極拳論》所提出的這兩個訓練階段來進行教學。然而古今能「階及神明」的人,畢竟是比較少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為人們鍛煉的近期目的不盡相同。而今接受正規的嚴格的太極對抗性競技訓練的運動員,若與參加打太極拳的人數相比,那也是微乎其微的。這就有待於太極推手競賽的健康而蓬勃地發展了。 許禹生: 此言習太極拳者,進功自有一定之程度,而不可躐等躁進也。太極拳之妙用全在用勁(此勁字系靈明活潑、由功深練出之勁,不可僅作力量解)。然勁為無形,必附麗於有形之著,始能顯著。言太極拳者,每專恃善於運勁,而輕視用著,以致習者無從捉摸,有望洋興嘆之慨,虛度光陰,難期進益。較循序漸進者,反事倍功半。不遵守自然之程序故也。昔孔子講學,常因材施教,故諸門弟子各得其益。拳術雖屬小技,然執塗人而語以升堂入室之奧,未有能豁然者也。故習拳者,應先模仿師之姿勢。姿勢正確矣,須求各姿勢互相聯貫之精神。拳路熟習矣,須求各勢著數之用法。著熟矣,其用是否能適當。用均得其當矣,其勁是否不落空。勁不落空,是真為著熟。再由推手以求懂勁,研求對手動作之輕重遲速,及勁行之趨向方位。久之自微懂而略懂,進至於無微不覺,無處不懂,方得稱為懂勁。懂勁後不求用著,而著自合。進至無勁非著,無著非勁。漸至不須用著,只須用勁。再不求用勁,而勁自合。洵至以意運勁,以氣代意,精神所觸,莫之能御,則階及神明矣。是非數十年純功,曷克臻此? 洪均生: 這一段話說明從學拳到交手的前進方法和提高的層次。  我們首先應當認清什麼是」著」。太極拳的著,概括地講就是太極十三勢的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個手法,前進、後退的步法,左顧、右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它雖然分屬於手、步、眼、身,又是互相關聯的。除了眼法在左顧右盼之中只是中定地前進,而無後退,身法也有中定的左右旋轉和進退(左轉則左退而右進,右轉則右退而左進,更有隨著步法進退的位移)。手、步的進退,同樣有左右的變化,並且仍以中定為主。  沒有中定,則進退失據。  」掤」字有兩種意義:一是指內勁,即陳式的纏絲勁。它是貫串於周身,運用各種著法的勁。任何著法如果沒有掤勁,即使形式做對了,也是有形無質,不起作用的;一是指著法。它是與對方交手時的引化作用。所以掤著在陳式拳式中,每勢的每一動作,或轉折之處,都是掤著。它有正掤、側掤、上掤、平掤、下掤、左右掤和連掤、退掤等多種形式。陳式一、二路套路中約有數十種掤著。  我認為掤在太極拳中好比書法的點。字畫有點、橫、豎、撇、捺、折、鉤,但都從下筆的點而改變方向才形成的。即以點論,從一個點到幾個點,從在上的點(如主字),到在旁的點(如玉字),在下的點(如太字)來看,它的配合方向各有不同。主字的點必在正中,和王字的橫畫距離也需適當。玉字的點須在王字中間橫畫的右下側(犬字則在橫畫的右上方),太字則必須偏於大字撇的下側。而且下筆的時間也各有先後。兩個點在上的如羊字,在中間的如火字、曾字,在下的如隻字,還有在左旁的如冷、冰二字。三點在旁的如江海。四點在下的如點、魚。不但配合變化各有不同,用筆的方向也如纏法的順逆而適當運用。三點水的筆法第一、二點用順纏法,第三點則用逆纏法。下面四點的第一點用逆纏,末一點則用順纏。書法尚是如此,掤法當然應當隨著來力的方向,而變化順逆。沈家楨著《陳式太極拳》說,順纏為掤,只講對一半,豈不知逆纏也可以掤。但說逆纏為捋,不但不符合現實,而且完全違反陳式規律。陳鑫說:」守規矩而不泥於規矩。」這是指的順逆纏法必須遵守,卻可以適當加減轉換角度。我教學生常說:學拳要學得死,即一絲不苟,毫釐不差;用要用得活,即加減適度。  采、捋、挒都是順著來力的方向,引進落空的著法。但圈有大小、力有分合。采走的圈子高而大,合力多於分力;挒則圈小而分力多;捋走中圈,力則先合後分,分合各半。擠、肘、靠是以肩、肘、手三節互換化勁攻人的著法。按是解決擠肘靠的著法。拳式中每個動作都有這些著法。此文提出」著熟」二字,我認為學拳之初,便須先了解某式某動作是什麼著,為什麼這樣動作,全身這樣配合有什麼用處,然後加工練熟,才不枉費力氣。  著熟之後,為什麼又說」漸悟懂勁」呢?我認為如想弄懂所謂的」勁」,首先要認識勁是什麼,怎麼運用。著是有形的,勁是內在的。它是從形的正確模仿,細緻的鍛煉而漸漸產生的。這裡說的」懂」應當是指勁的運用,而懂的方法是在練架子和推手的科學試驗中漸漸悟出來的,也就是懂得時間和方向的結合與變化。  什麼是」神明」呢?這個詞不是指唯心的神,而是變化莫測、出奇制勝。關鍵首在」明」字,而且和上句的」著熟」是分不開的。著由明而熟,則勁又可由明而神。功夫提高是一層一層地前進的,所以文中說」漸悟」、」階及」。陳鑫先生曾有」出奇在轉關」的詩句。他說的奇、正與這裡的神是相同的。不過他說的」轉關」二字卻把陳式太極之所以神奇指明了。為什麼」轉關」卻可以說明出奇?出奇處在於雙方爭勝的關鍵時刻,動作變化角度與時間的毫釐、分秒不差,使對方與旁觀者認為必敗時,卻由於這一」轉」而勝,連他本人也有」我亦不知玄又玄」的感覺,豈不令人拍手稱奇。這種成效是怎麼得來的呢?下面接著說。

推薦閱讀:

陳氏小架太極拳一層架初解
太極拳推原解 陳鑫
基本功是練好太極拳的根基
武派郝架太極拳探討(一)
太極拳:十大要領莫輕視

TAG:名家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