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中的發展(上) [許倬雲]
蔣經國巡視台灣中部橫貫公路的施工情況時席地休息。(資料圖)
許倬雲說台灣史之九
從1949年到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遷來台灣以後,二十年間,世界局勢不少變化。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和台灣關係密切;朝鮮戰爭結束,世界兩大陣容的冷戰方興未艾。那時,台灣並不處在兩個陣容衝突的焦點,而大陸內部,風風雨雨,經歷許多起起伏伏的運動,一時顧不到台灣,於是台灣可以有一段喘息的時間。台灣本身呢,蔣介石那一代人要重返大陸的希望,逐漸成遙不可及的美夢。於是,海峽兩岸基本上處於一個對峙而不衝突的局面。我的盼望:璧合之前須有珠聯,鏡圓之時還待金鑲;其間必有一段過程,一段秉承善意和理性,彼此相處的過程。
二十年的逐漸調整
台灣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逐漸將內部調整,以適應在台久居的形勢。國民政府在台灣,是依據1947年憲法的規定和後來加上的臨時條款,由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的「總統」,在台灣延續「中華民國」的存在。二十年來,蔣介石自己和選他出來的民意代表及監督「行政院」的立法委員們都垂垂老去。原有的機制很難維持「法統」的長存。無窮的國祚不能依靠有限的人壽,繼續下去。
1947年憲法規定,地方各級民意代表和縣市長,要經過民選產生。二十年來,在這一制度下,台灣人民已經熟悉,如何遵守民主選舉的規則,產生自己的民意代表和地方首長。台灣經歷這一個過程,獲得的經驗是複雜的:一方面,台灣延續了長期以來地方豪強的影響力,以及族群彼此間的分野;選舉因此往往不是憑藉著政見,而是憑藉著歸屬和認同,以及地方利益的劃分。這一民主基礎,其實並不理想。另一方面,國民已經嫻熟選舉程序;新一代的國民,已知道應該如何擺脫過去的習慣,用理念作為選舉的訴求。而且,在這一時期,還是有一些國民黨以外的候選人,經過民選而踏入政治。例如,台北市的原市長高玉樹,和國民黨並無淵源,也能高票當選。他是一個很優秀的市政專家,今天台北市很多的建設規模,在他的時代已經有所規劃和實現。
在「中央」民意代表方面,政府採取一個過渡的辦法:大陸時代選出的民意代表,固然留仁,以維持「法統」。台灣地區本身,卻按照人口比例,按照憲法,定期選出應有的代表。這是所謂「增、補選」的條款,逐漸調整原有的國會成分。台灣地區新當選的民意代表之中,國民黨支持一些候選人,包括地方有名望人士,也包括國民黨的黨工。這些人挾國民黨的優勢和資源,當然有較多當選機會。也有一些是台灣長期參與民主運動的地方領袖,也頗有人當選了。在國民黨心目中是大出意外;既然已成事實,這些人的影響逐漸增高。民意機構的成員比率,新陳代謝,經過增、補選舉產生的當地代表,終於成為議會的大多數,改變了原來「萬年國會」的結構。
日治時代,台灣的民主運動其實已經開始,林獻堂等人經過十餘次的請願,希望日本政府,賦予台灣百姓民選代表的權利。他們的請願沒有成功;這批爭取台灣民權的地方領袖,此時為爭取台灣民眾民權,重新努力。不久,林獻堂去了日本,不再回台灣。郭雨新、李萬居等人,還繼續為台灣人民爭取民主的權利。因此,台灣民間已有一股蓄勢待發的力量,經過不同的途徑,為台灣人民爭取民主的權利。
台灣政治結構的逐漸轉變
1960年代開始,國民黨政權的權力結構逐漸改變。蔣介石老了,國民黨的上一代人物,也都老了。蔣經國隨侍乃父,身在權力中心,成為蔣介石最信任的左右手。他的職務,由「政戰」首長,晉陞為「國防部長」,然後又轉任經建會,升任「行政院」副院長,輔佐嚴家淦。他已經掌握了軍事和經濟,兩方面的實權。1975年,蔣介石去世,嚴家淦接任「總統」,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握有行政大權。1978年,他接任「總統」職位,直到他在1988年去世,他主導台灣發展,因應內外變化,也有二十餘年之久。在蔣經國執政的後半段,也是他權力巔峰的時代,台灣內部最重要的改變,乃是經濟的市場化和國際化。台灣政治結構和社會結構的改變,也都必須從經濟結構改變的角度討論,才能理解其相應的關係。
在1960年代以後,台灣已經有一批人士投入民主活動。他們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大陸來台的自由分子,他們從大陸時代開始,就深信人民參政的權利,是民權的一部分。在大陸,他們已經對國民黨威權體制有深切的不滿。另外一部分,就是在台灣成長,延續日治時代民主運動的人士,也可說是本土民主運動的第二代。這兩股力量,本來是各走各的路。大陸來台的知識分子,以雷震和殷海光等人辦的《自由中國》為最重要的輿論園地;後來在政府壓制下,雜誌被封,雷震入獄,但這些民主的訴求並沒因此死亡,在新聞界和學術界,民主訴求的聲音,仍舊不斷地出現。這批人基本上都是大陸來台人士,或台灣成長的青年學生。台灣本土民主運動的推動者,在「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時期以後,還沒有立刻冒出頭來,只在群眾之間默默地進行。
到了1960年代晚期、70年代初期,這兩股力量,也就是大陸來台的青年人,和本地成長的民主運動者,逐漸合流,經過大學的師生合力辦了一些雜誌,有《台大青年》、《大學雜誌》、《文星》等,雜誌刊物在各處流傳。台灣經濟開始成長,有了市場需要,兩家民營報紙,《聯合報》和《中國時報》,茁長為主要的新聞媒體。他們也逐漸發展為公眾輿論的論壇。
1969年,康寧祥當選為台北市議員;1972年,再由台北市議員當選為「立法委員」;這應當是新一波民主運動的初試啼聲。有許多不在國民黨之內的政治活動人物,逐漸結合,被稱為「黨外」,儼然一個不具名的政治團體。當時,大陸來台的青年人,大多在言論方面,努力鼓吹民主化;本地成長的運動者,則有不少投身實際的地方政治活動。台灣的政治結構,是在默默之中逐漸轉變的。
蔣經國主導的改革
1970年代,台灣的國際地位陡然變化。二十餘年來,台灣仍能保持聯合國的席位。1972年,因為基辛格的工作,中國大陸取代台灣,獲得聯合國的代表權。台灣在國際社會,從此身份曖昧模糊。同時,釣魚台的主權問題,引發海外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海外華僑,尤其知識分子,轉變了認同方向,承認中國大陸代表中國。這些轉變,對台灣的存在,的確形成重大的影響。台灣的執政當局,不能再依靠聯合國席位,或「法統」的延續,作為政權合法性的依據。蔣經國清楚地認識到,台灣的存在和發展,必須建立在人民的擁護上,也必須厚培國力,自求多福。從那時以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必須是以台灣為實質的主體。對台灣的歸屬感,才是政權合理性的實質基礎。
台灣人爭取民主,要求「當家作主」的意願已不是國民黨可以壓制。大陸來台的學者和青年們,也絕大多數投入為台灣爭取民主的活動。於是,國民黨政府必須致力於疏散民怨,上述逐步開放選舉,就是一種疏散民怨的方式。這一態度和政策的轉變,為台灣換得二十年的漸進蛻變,也正是在疏散壓力的過程中,政府在經濟、政治各方面,都可以和緩地有所作為。
台灣的國民黨軍隊,不僅裝備上得到美國的援助不斷改進,更重要是在組織上,數十年的內戰,將領擁兵自重。在蔣經國執掌軍權的時代,實行普遍徵兵制,征來的青年,受過軍訓,組成軍隊的基層,將領不能再擁有軍隊。蔣經國也重組情治單位,將情治單位統一,成為國安系統下面的「調查局」和「軍調局」。這些努力,一方面是蔣經國利用這些管道,掌握了政府的主導權;另一方面,軍隊和情治機關正常化,歸屬於政府。
快要進入1970年代的時期,台灣的經濟固然已經有所好轉,由於前面所說,耕者有其田和輕工業的發展,台灣已經有將內銷市場轉變為外銷的可能,但是力量還是相當薄弱。當時國民所得不過幾千美金而已,政府仰賴外援,自己的庫存並不豐厚。傳聞所說,蔣介石從大陸帶來幾噸黃金,幾噸黃金的總值也不過數億美金。這一數字,如果屬實,早就在1950年開始的五六年中,別無其它財源時,花費殆盡。1957年,我將要赴美留學的時代,當時的陳誠,曾經對留學生有坦白的講演,告訴我們:政府手上只有三千兩的沙金,用今天的價碼來換算,幾十萬美金而已。台灣必須要尋求出路,打破困境,培養自己的實力。
在1970年代初期,蔣經國開始直接主持經建會,從他作經建會的主委開始,一直到嚴家淦「總統」的「行政院長」時代,他開始致力於台灣的基礎建設。也許因為蔣經國長期和政府中的技術官僚接觸,例如,農復會、電力公司等機構的工作人員接觸以後,逐漸理解到,這些人的做法,和傳統的黨官僚、軍人與情治人員完全不同。技術官僚是理性的、務實的,多方考慮地處理問題。於是,他用了一批從大陸帶來的技術官僚們,包括孫運璇、費驊、陶聲洋、李國鼎、蔣彥士等人。嚴家淦是他的上司,本身就是一個很能幹的技術官僚。他們這一批人,合作創造了台灣經濟發展的業績。
蔣經國時期台灣的經濟發展
1970年代初期,蔣經國的注意力在於經濟發展。第一步,次第推行了十大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配套措施,包括:修建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改進港口和機場、增加新的能源、水電、核能等等,作為未來開展工業建設和對外貿易的準備工作。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到1980年代,台灣的經濟發展,遵循幾個階段,逐步進行。
以產業結構而論,從農產品加工過渡到日用品的外銷,然後從日用品的外銷,進入一般電器器材的外銷。1970年代,開始注重大規模的紡織工業建設,成立了紡拓會,作為民間業者和政府的聯絡單位。在紡織工業的推廣方面,也連帶推廣了石化、塑料業。這一發展,造就了一大群能幹的企業家,建構了許多新企業。為了推廣石化工業,政府就設定鼓勵民間企業發展的措施,例如:五年免稅,又如:給予優先權利去劃定工業區等等。王永慶的台塑,利用這些措施,取得極大的發展優勢。運輸和交通事業方面,國營的招商局和華航,都轉變為民營。相對的,民間長榮企業集團在海運和航空方面,也都迅速地發展。這些項目的開展,使台灣對外的貿易有一定的優勢。
從石化工業升級到信息業,同樣的,政府也成立了資策會,推動台灣的信息工業,幫助民間企業,從海外取得專利、標下訂單,取得原料,以及提供種種相關的服務。為了和新起的工業配套,成立了新竹園區和其它比較小的園區。在園區之內,高科技的工廠可以得到很多方便;這一切產業升等措施和配套措施,使台灣終於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很快就在塑料業和信息業上,成績亮麗,佔了國際市場上重要的地位。
1970年代的中期、1980年代初的時候,台灣的外匯存底非常豐沛。下一步,本來應是建立科技自主地位。照孫運璇先生構想,在信息業方面要推動大規模集成電路,可以有具體的實力,開展信息工業的高科技創新的能力。不幸他自己中風致殘,於是,這部分工作就由李國鼎接下領導的任務。信息工業發展後來依然順利,成績斐然。著名的成功個例,包括施振榮的Acer,華碩,台灣的計算機平板及汽車內的計算機控制,幾乎佔了全球大部分的市場。
原來的構想是在信息工業以後,更進一步,開拓升級到前途遠大的高新產業:納米工業、光學產品和生物技術產品。但這三方面的升級,卻在蔣經國去世、孫運璇中風以後,在李登輝手上,並沒有繼續推動,以至於到今天,台灣的產業結構還是停留在信息工業的階段;而且越來越傾向於替世界各處的信息硬體作為代工,很少自己發展全套裝置,更沒有進一步發展自己創新的產品。固然在各個零配件的生產上,台灣的成績有目共睹;但在整體方面,台灣雖然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卻缺少自己開發的創新產品。
於是,台灣的產業從197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中期,似乎就走到了巔峰,從此停留在「高原」,憑藉生產實力,走向和大陸的市場配套,互動之際,有了上、下游分工的取向:台灣的零配件在大陸裝配,或者大陸的零配件到台灣來裝配。這種合作的趨向,使台灣的企業界固然有利可圖,但在整體經濟結構上,台灣卻必須依賴大陸的企業。
推薦閱讀:
※破解友誼區, 把(女性)朋友轉變成女(性)朋友!
※如何快速獲得福報,轉變命運?
※人民政協職能和任務的轉變
※內向=沒出息?是時候轉變你的育兒觀了!
※【聖者言教】第八課(九)凈觀的根本就是轉變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