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古代文學簡論(之五)

齊魯古代文學簡論(之五)

——齊魯散文之美

張英基

摘要:齊魯散文的美學價值與審美觀,主要體現在齊魯諸子散文《論語》《孟子》《墨子》《荀子》《管子》《晏子春秋》《孫子》《孫臏兵法》《尉繚子》與歷史散文《國語·齊語》《國語·魯語》《戰國策·齊策》及諸子寓言等元典之中。其文學總體特徵為:儒、墨顯學,關注人生的創作態度;重個性、重情感的審美傾向;以形見理的表述方式;寓言文學形式的廣泛運用;具有獨特的形象系列;說理散文逐漸成型;崇散貴真的抒情性散文開始醞釀發展。

關鍵詞:齊魯 諸子散文 歷史散文 寓言 美學價值 審美觀

一、齊魯諸子散文的美學價值與審美觀

齊魯諸子散文的美學價值與審美觀,主要體現在《論語》《孟子》《墨子》《荀子》《管子》《晏子春秋》《孫子》《孫臏兵法》《尉繚子》等元典之中。其文學總體特徵為:儒、墨顯學,關注人生的創作態度;重個性、重情感的審美傾向;以形見理的表述方式;寓言文學形式的廣泛運用;具有獨特的形象系列;說理散文逐漸成型;崇散貴真的抒情性散文開始醞釀發展。

《論語》、《墨子》反映先秦時期齊魯諸子散文論述方式的進一步發展;《孟子》是文學走向解放的第一步,文學色彩顯著加重了;《荀子》、荀賦和佹詩,具有形成文學形式的劃時代意義。

齊魯諸子散文審美特徵及發展概言之,《論語》、《墨子》為關注審美的開創起步階段,《孟子》(《莊子》)進一步發展為審美具有了浪漫化的傾向,《荀子》(《韓非子》)則為精美化的審美髮展趨勢。

《論語》以言近旨深的語言、親切可感的人物個性、情趣盎然的場景描寫,為語錄體散文的首創。從說理散文的發展審視,《論語》開創了說理的邏輯性和語言藝術。其語序變化靈活的語法、雕塑美的修辭運用、形神兼備的成語和格言,都充分體現了高超嫻熟的語言藝術和審美價值。

孔子的主要美學觀是「盡善盡美」的審美理想,「興、觀、群、怨」的審美作用,「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審美教育。

孔子很注意美育陶冶,提出君子要追求「盡善盡美」的審美理想(1)。「善」指內容,就藝術實質而言;「美」指聲音,就藝術形式而言。他還提出君子應「文質彬彬」;「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君子」(2)。意謂樸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於樸實,又未免虛浮。樸實和文采,內容和形式,配合適當,這才是君子之審美修養。

孔子特別注意語言的審美修養,關於此類言論,在《論語》中,比比皆是。

《墨子》使語錄體散文逐漸過渡到專論體散文,在說理散文中有意識地運用形式邏輯推理,為論辯散文之發端。論證問題,有所謂「三表」或「三法」。凡所立論,極重依據。其敘述由簡單的對話,發展到比較完整的故事。例如:「楚王好細腰」的故事。(3)

《墨子》散文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方法,諸如排比、對偶等句式,既整齊美觀,又增強了語言氣勢。如排比、對偶例:

「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女子廢其紡織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離其耕稼而修刻鏤,故民飢。」

「天地也,則曰上下。四時也,則曰陰陽。人情也,則曰男女。禽獸也,則曰牡牝雄雌也。」

「聖人之所儉節也,小人之所淫佚也。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夫婦節而天地和,風雨節而五穀孰,衣服節而肌膚和。」(4)

《墨子·親士》:「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

《墨子·兼愛上》: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墨子·兼愛中》: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

《孟子》開駁論體散文之先河,注重論辯技巧,諸如,知言而識破綻、明確概念以辨是非、設前提而引人就範、轉話題而另闢蹊徑和善用引喻推理等。《孟子》非常注重語言藝術,因其口語化、通俗化而平朴自然,以物象喻理而形象可感,以論辯步步進逼而犀利明快,以排比盡列而氣勢磅礴雄健,以邏輯嚴密而析義周詳,其用語精鍊而辭約義豐。

《荀子》荀子散文,立論嚴正而情意醇厚,思想豐贍而斟酌百家,行文謹嚴而不過激,辭采宏富而自有綱紀。其語言優美,主張「言必當理」而注重語言技巧,堅持「與人善言」而將求善的內容與美的形式達到統一,講究「說話之術」而注重談話對象和方法。

《管子》從文學的角度看,包括代表管仲政治主張的政論散文,如《牧民》《形勢》《權修》等篇;闡述稷下先生哲學思想的哲理散文,如《心術上》《心術下》《內業》等篇;記述有關管仲生平的史傳散文,如《大匡》《中匡》《小匡》等篇。具有寓言、歷史故事、散韻結合的議論文三大文學特色。諸如重語連篇、連鎖層出、數詞屢見、排語迭起等語言技巧。

《管子》中的政論散文和哲理散文,具有多種形式:或直論式,即直接論述;或註解式,即通過對正文、經文的解釋展開論述;或問答式,即通過問與答進行論述。

《管子》中的史傳散文多以記言敘事為主。敘事詳贍,不排斥異說。所記言論最多的是管、桓之間以及管仲、公子糾、鮑叔三人之間的問答。

《管子》散文,善於說理,極富文采。有的從正反立論,比較對照,先反後正,詳贍周到;有的善用比喻,形象生動,富有說服力;有的運用大量排比、對偶、頂真句式,增強語勢,句式整齊,形成對比;有的運用大量的韻語,琅琅上口,增強了散文的節奏感和音樂美;還有的運用精鍊概括的語句,寓意深遠,具有警句、格言的特點。

《管子》的思想內容豐富,辭采斐然,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前人評價說:「管子論高文奇」(5);周氏《涉筆》說,《管子》之文,「粹羽錯采,純玉間聲,時有可味者焉。」所言極是。

《晏子春秋》記錄了晏子一生的言行。描述了晏子尚儉、力行、愛民、睦鄰、尊賢、重禮的光輝形象。它長於記言,也長於敘事,故事性相當強。書中對晏嬰形象塑造體現其多重性格特徵:用政治事件和生活細節,寫其憂國憂民;以同君王交談,寫其恪守原則而富有智慧;以外交活動,寫其機敏的卓越才幹,體現齊人善辯的風範。晏嬰為體恤民情疾苦的仁者,在他身上充滿了傳奇色彩的超人力量;他又是一位具有機敏的辯才、料事如神的智者;晏嬰在內政、外交活動中,又表現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堅貞氣節和高尚人格的魅力。

《孫子》《孫臏兵法》《尉繚子》等兵書,其行文具有總起分述、條分縷析的共同特點,並善於運用嚴密的歸納、類比、比喻、活潑的對話等方式。《孫子》很講究語言技巧,具有韻文的節奏美、韻律美,運用比喻的修辭法增加了形象色彩,以排比分層依次而論,講究布局謀篇的結構藝術性。

二、齊魯歷史散文的美學價值與審美觀

齊魯歷史散文的美學價值主要體現在《國語·齊語》《國語·魯語》,《戰國策·齊策》等歷史散文著作中。

《國語·齊語》共一卷,八篇,主要記載了齊桓公與管仲之間的問答之辭,其內容也見於《管子·小匡》,但敘說不如《小匡》詳盡。《管子·小匡》的內容與齊國史料的原貌更接近一些,《國語·齊語》似將齊國史料整理概括而成的。

《齊語》記言始於齊桓公自莒返齊,索管仲於魯,宥其罪而任之以政。隨後,記齊桓公問政,管仲以「成民之事」、「定民之君」、「作內政而寄軍令」、「參其國而伍其鄙」等回答了他。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尊王攘夷,征伐四方叛亂,功業卓著,受到天子褒獎。最後,記齊桓公成就霸業, 諸侯賓服。

《齊語》在結尾處,全面總結了齊桓公成就霸業的原因:「輕其幣而重其禮」、「拘之以利,結之以信,示之以武,……通齊國之漁鹽於東萊,使關市幾而不征,以為諸侯利,諸侯稱廣焉。」「是故大國慚愧,小國附協。唯能用管夷吾、寧戚、隰朋、賓胥無、鮑叔牙之屬而伯功立。」不濫用武力強佔別國領土;不操縱干預別國內政;互惠互利,使別國得到實惠;對別國厚往而薄來。齊桓公成就霸業, 廣招人才,尊賢用能,具有強大的國力。既依靠武力,又伴之以「重其禮」,行其「仁」,施其「忠」,通其「利」等。

以上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全面概括了齊桓公霸業之成因。充分體現了《齊語》渾厚質樸的文風和平實無華的語言風格。

《國語·魯語》共二卷,三十七篇,主要記載了孔子及魯國君臣的言論,含有儒家重民、尚禮、崇德的思想。例如在講天、神、君、民的關係時,強調先民後神、以民為主的思想傾向等。行文以其縝密、生動、精練、真切的筆法,在歷史散文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如《魯語上》「長勺之戰」,這一段史實亦見於《左傳·庄公十年》,其文字微異,二者的思想傾向卻是一致的。先民而後神,是其主旨。

再如《魯語上》「晉人殺厲公」:

晉人殺厲公,邊人以告,成公在朝,公曰:「臣殺其君,誰之過也?」大夫莫對。里革曰:「君之過也。夫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於殺,其過多矣。……桀奔男巢,紂踣於京,厲流於彘,幽每於戲,皆是術也。夫君也者,民之川澤也。行而從之,美惡皆君之由,民何能為焉!」這一段是說,君王被殺,咎由自取,責任在君,而不在民。

《國語》的行文藝術,以記言為主,側重教誨,行文委婉,旨在說教。偏重記言,其記事較簡略。例如《魯語上》「長勺之戰,曹劌問所以戰」這一事件,主要記交戰前曹劌與魯庄公二人的對話,兩軍交戰過程卻寫得很簡略。有時將記事與記言交叉而又能融為一體,言為事發,事為言證。

《戰國策·齊策》是取材于田齊史籍而寫成的。《齊策》在《戰國策》中列為第四,共五十九篇。所記史實,從齊威王至於王建,多記錄縱橫家之言。記載了齊威王、齊宣王、淳于髡、魯仲連等人物的言行,均具有代表性。

《戰國策·齊策》具有很高的人文價值與藝術性。

描寫人物個性鮮明。例如:《戰國策·齊策一》寫靖君與齊貌辨之事。靖君力排眾議,堅持自己對齊貌辨這個人的判斷,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齊貌辨終於找到機會,先說自己無能,並且把太子醜化了一番,從而襯托出了靖君對君的忠心和偉大來。齊貌辨在遊說中,通過污損自己,取得對方信任,從而達到目的。

《戰國策·齊策四》馮諼和孟嘗君的故事,顯示了孟嘗君睿智大度、善御人才的領袖風度,展示了馮諼高瞻遠矚、謀略深遠的戰略家的魅力。

馮諼具有非凡的才智,他抱著期待心理,表現了他的自信。一開始以不斷的索要,考驗著輔佐者是否是胸懷寬廣、禮賢下士的真正領袖。當他試探後發現孟嘗君不勢利、非常大度,值得為他出謀劃策時,便毅然為孟嘗君做了許多好事。

「焚券市義」,在常人看來是愚蠢之極的。馮諼放棄了眼前的千金利益,而正是這一點體現了他的戰略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眼光短淺之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小利,馮諼卻以損失眼前的利益換來了長遠的更大利益。常人只能看出實物的價值,馮諼卻評估出了「仁義」二字巨大的無形價值,實際上他才是最精明、最會算計的人中之傑。

「狡兔三窟」,馮諼使孟嘗君「高枕為樂」。表現了馮諼非凡的謀略。他善於左右造勢、提升價值,馮諼使魏王珍重、競爭孟嘗君,從而引起了齊王的高度重視,他失去的才覺得珍貴了,馮諼之大計遂得以成功。

此外,諸如親冒矢石率眾攻克狄城,並關心涉葘老人寒冷而解裘衣之的田單;射書聊城,使燕將感動而退兵,並勸田單與士卒同甘苦,最後攻下狄城的魯仲連;還有勸諫齊宣王貴士的顏斶和王斗等,也都寫得很有個性。

《戰國策·齊策》所記人物的言論,善於分析形勢,闡發事理。例如《戰國策·齊策一》鄒忌諷齊王納諫:「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由自己容貌的美醜,聯想到朝政之得失;由自己所受到的「讚美」之辭,聯想到君所受的蒙蔽、欺騙。從而進一步啟發君王,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作者因小見大,闡發事理,精闢透徹,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戰國策·齊策六》載魯仲連勸燕將的說辭,令人頓生豪氣、讓人為之動容、折服。他既善於分析形勢,以時局脅迫燕將就範,又善於激發人們心靈深處的英雄豪情和凌雲壯志,非常善於調動人的情感,以高尚的人情事理打動燕將。

開始,魯仲連單刀直入,抓住燕將死守聊城不敢回國的根本原因不放,緊接著用事實指出,齊國一定能攻下聊城,以此打消燕將的僥倖心理,用武力威脅燕將必須放棄守城。威脅之後,又讚譽燕將如同墨翟、孫臏、吳起,讓他心生欣慰、躊躇滿志,並且指出了燕將班師回國後的美好前景。最後,用管仲、曹沫的非凡事迹和英雄壯舉,再一次地說明了忍小辱、建大功的必要性,進一步激蕩起燕將心中成大業、立大功的雄心壯志。整個遊說過程不僅極具說服力,而且形式上非常壯美,情感上讓人激情蕩漾、極富感染力。

說服了他人,就是征服了他人之心,足以解累卵之危,足以救民於水火之難。魯仲連面對難以攻克的頑敵,對燕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或讚揚、或威逼,以千古偉業、英雄威名激發敵將的豪情,以容忍一時之辱,建萬世功業的策略誘導敵將的行動,魯仲連的這段說辭,可謂千古名篇。

《戰國策·齊策》闡發事理,善用寓言和比喻。例如:《齊策二》陳軫用「畫蛇添足」的寓言故事挽救了一個國家。他的口才很出色,謀略更出色。口才是為謀略服務的。陳軫先分析了楚國大將昭陽自身的私利,挑明了昭陽若為自己打算的話,就不應該攻打齊國。陳軫自己的目標與昭陽為私利所採取的行動相吻合,那麼齊國就得救了。

實施這個謀略的根本在於向昭陽講明過猶不及、不要「畫蛇添足」而要適可而止的道理。這個道理被陳軫用「畫蛇添足」的寓言故事說得一清二楚、淋漓盡致。在論說中運用妙趣橫生、意味雋永、形象生動的寓言故事,既能使受眾易於理解,又增強了說話的生動趣味性,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齊策二》秦攻趙於長平,趙軍糧告急,派人向齊國借糧,可是齊王不理睬。謀臣周子勸齊王說:「趙之於燕、齊,隱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則明日及齊、楚矣。」這就是「唇亡齒寒」所謂地緣政治學上的著名經典。地緣上的互相依存、聯盟抗暴,這是歷來各國政治家的共識。所以當今世界地域性聯盟特別之多,除了互利互助外,也是為了共同對付敵國。如果忽視地緣上鄰邦相互之間的利害關係,國家之間、朋友之間,沒有了相互幫助,那麼鄰國、親朋今日受損的境況,就是自己明日窘困的境況。

《齊策三》:孟嘗君將入秦,蘇秦以「土偶與桃梗」的對話勸阻他。桃梗說土偶:「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說桃梗:「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蘇秦以「土偶與桃梗」的寓言故事,勸孟嘗君不要象桃梗那樣漂泊異地。

《齊策三》:「韓子盧與東郭逡」,也是一則著名的寓言故事。淳于髡曾用它諫止齊王伐魏:「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淳于髡藉此寓言故事,希望齊魏兩國不要征戰不止,讓秦楚兩國坐收「田父」之利。

《戰國策·齊策》中還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也很妥貼精當。例如:《齊策一》靖君田嬰將城薛而退居,其門客把他比喻為脫離大海的「大魚」;《齊策三》淳于髡把求士之易,比作「挹水於河,而取火於燧」;《齊策四》馮諼把為孟嘗君營造的三個政治安身之地,比作「狡兔三窟」,等。這些形象生動的寓言故事和妥貼精當的比喻,極大的增強了散文的藝術性和感染力。

三、齊魯諸子寓言的美學價值與審美觀

齊魯諸子散文中存有大量的寓言故事,儘管還算不上是獨立的文學體式,但這些「文辭片斷」卻富含著文學意蘊,充滿著文學素質與藝術魅力。

據不完全統計,在齊魯諸子散文中,《論語》載寓言「割雞焉用牛刀」(6)、「聞斯行諸」(7)等;《管子》載寓言「傅馬棧」等;《晏子春秋》中載寓言:「掛羊頭買狗肉」、「狗猛酒酸」、「社鼠」等;《孫子兵法·九地》載寓言「常山之蛇」、「同舟共濟」,均有了敘事的因素。

《墨子》載寓言:「驥足以責」、「奉水與摻火」、「游耕柱於楚」、「以卵投石」、「沽酒葬父」、「擊鄰家之子」、「啖人之國」、「讓子墨子」、「祝一豚求百福」、「公輸為鵲」、「染絲」、「盜無自出」及佚文「蝦蟆蛙蠅與鶴雞」等。

《孟子》中的寓言諸如「緣木求魚」、「五十步笑百步」、「釁鐘以羊易牛」、「揠苗助長」、「王良與嬖奚」、「一傅眾咻」、「請損攘雞」、「逢蒙殺羿」、「不忍反射夫子」、「乞食墦間」(齊人有一妻一妾)、「欺之以方」、「再為馮婦」、「牛山之木」等,「一暴十寒」、「二人學弈」,二則寓言連用,開聯體寓言之先例。此外《荀子》中的寓言也不少。

齊魯諸子寓言的思想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或分為:嘲諷、揭露、恫嚇、史鑒、謳歌、曉喻、哲理七大類;或按治國、修身、學習分為三類;或分為:由民間傳說加工改造的寓言、由歷史故事改造轉化的寓言、由諸子創作的寓言;或按物象、事象分類,諸如鳥獸、魚蟲、草木、山水、器具、人事等。

齊魯諸子寓言歷來為史傳散文所援引,成為各體文學資取的無窮源泉,為後世歷代的寓言、散文小品、志人、志怪、傳奇小說、戲曲等文學樣式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與藝術借鑒,成為滿足人們文學需求的各種讀物,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例如《孟子·離婁下》中「乞食墦間」(齊人有一妻一妾)的寓言故事,在明代萬曆年間,孫鍾齡將其演繹而創作了四十四齣的明代傳奇作品《東郭記》(8)。清代由此敷衍出的戲曲作品就更多了,例如雜劇有傅山的《齊人乞食》(亦名《驕其妻妾》)、許潮的《公孫丑東郭息紛爭》、熊超的《齊人記》、顧彬的《齊人記》,以及鼓詞《東郭外傳》等,均由孟子「乞食墦間」的寓言故事敷衍而成,足見其影響之大。

四、漢代齊魯文學的美學價值與審美觀

漢代齊地詩歌流傳很少,但散文作家則較多,其中著名而富有文採的是東方朔。東方朔(公元前154—公元前93年),平原厭次人,西漢著名辭賦家、政治家。他上書漢武帝說:「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征鼓之數,亦誦二十二萬言。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又常服子路之言。」(9)可見其年少時,刻苦好學,具有廣博的知識。武帝時,做過太中大夫。他為人滑稽幽默,善於嘲諷,其性格類似淳于髡。

東方朔善用多種文體,《文心雕龍》曾論及東方朔各種文體近十種。現存作品十八篇,以《七諫》《答客難》《非有先生》最著名。

《七諫》包括《初放》《沉江》《怨世》《怨思》《自悲》《哀命》《謬諫》,作品借屈原的身世寫自己的不遇,表白對國君的誠貞。《答客難》用滑稽口吻說明了專制君主愚弄臣下的把戲,反映了當時政治上的混亂。抒發了文人被帝王任意擺布、懷才莫展的苦衷:「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虜」,「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對秦漢專制集權的弊端予以揭露抨擊。這兩篇雖不以賦標題,實際上卻是賦體。

《非有先生》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運用正反兩方面的歷史故事,規勸漢武帝虛心納諫,勵精圖治:「褒有德,祿賢能,誅惡亂,總遠方,一統類,美風俗」,「上不變天性,下不奪人倫,則天地和洽,遠方懷之,故號聖王」。「傳國子孫,名顯後世」。同時,他還描繪了一幅理想社會藍圖:「正明堂之朝,君臣之位,舉賢才,布德惠,施仁義,賞有功;躬節儉」,「放鄭聲,遠佞人,省庖廚,去侈靡;卑宮館,懷苑囿,……開內藏,振貧窮,存耆老,卹孤獨;薄賦斂,省刑辟。行此三年,海內晏然,天下大洽,陰陽和調,萬物鹹得其宜;國無災害之變,民無饑寒之色,家給人足,畜積有餘,囹圄空虛……」(10)

先秦典籍經過秦火,或失或殘。到了漢代,齊魯的傳經者頗多,對經典的傳承,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其中與文學有關的:例如傳《書》的伏勝,齊(今鄒平)人;傳《詩》的轅固生,齊(今桓台)人,魯人申培公;任城(今濟寧)人何休,為《公羊傳》作解詁;齊人(高密)鄭玄,為《毛詩》作箋注等。他們對古代文學典籍的詮釋和流傳,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注釋:

(1)《論語·八佾》;

(2)《論語·雍也》;

(3)《墨子·兼愛》;

(4)《墨子·辭過》;

(5)宋·楊忱《管子·序》;

(6)《論語·陽貨》;

(7)《論語·先進》;

(8)饒龍隼《先秦諸子與中國文學》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8;

(9)《漢書·東方朔傳》卷六五;

(10)同上。

2004.7.19

張英基 2016-5-19收集整理稿

推薦閱讀:

最香的茶葉是舊土之情——悼念余光中先生
「窮山惡水出刁民」
你覺得小說《慕南枝》里的高妙容怎麼樣?
長白山文學【原創】詩詞【八十六期】
第四回. 喜兒喜兒.執念

TAG:文學 | 古代文學 | 古代 |